一、同源宾语的格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昌杰[1](2021)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现代汉语动词分类研究》文中认为
曲晏松[2](2021)在《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研究 ——以十种白话报刊为语料》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有古代汉语的历史积淀,又有现代汉语的萌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保存了当时原生态的史料,是研究中国历史转型期语言总体情况和变化的参考依据,有着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对其中的白话离合词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离合词的发展演变,理清其过程和规律。本文选取了十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以其中的760个白话动宾离合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与分析,并与现代汉语的离合词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探究清末民初时期白话离合词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对离合词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支撑。“绪论”部分点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首先从离合词的特殊性和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研究价值角度对本文的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离合词研究的现状按发展阶段分为三部分进行了描写、对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研究现状按研究类型进行了描写,再次对研究方法做了说明,最后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做了介绍。第一章“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概述”,对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的界定、分类以及分布进行了阐述。首先提出白话离合词的界定原则,即需要同时满足扩展有限性和意义整体性两个方面的条件;其次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分为白话动宾离合词、白话动补离合词和白话主谓离合词;再次通过对白话离合词的分布统计,发现白话离合词不同类型上数量差异悬殊,限于时间和精力,确定在主体研究部分以白话动宾离合词为研究对象。第二章“白话动宾离合词的语法分析”,对白话动宾离合词的词类分布和句法功能进行了描写分析。词类方面将白话动宾离合词分为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三类;句法功能方面分别描写分析了白话动宾离合词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情况。第三章“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扩展分析”,对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扩展方式从补充说明动语素和修饰说明名语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动语素的扩展方式从插入动态助词、插入补语、重叠和倒装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对名语素的扩展方式从插入数量短语、代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五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第四章“清末民初特殊的动宾短语分析”,对清末民初特殊的动宾短语进行了描写分析。将特殊的动宾短语按结构类型分为“动双+宾”型与“动+宾双”型分别进行描写分析。第五章“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特点”,分析了白话动宾离合词的特点。多音节的扩展式结构、特殊的动宾短语与双音节动宾离合词并存,表现出过渡性特点;可插入的成分较长或多,可扩展程度高,表现出灵活性特点;不合语法规则的扩展和不完全地去词汇化的倾向,表现出多样性特点。第六章“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演变”,从清末民初到现代离合词的稳固趋向和个体更替角度对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CCL语料库及BBC语料库中是否有相应用例为主要依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与现代汉语离合词做了历时比较,分析了从清末民初到现代离合词的演变情况。
罗天华[3](2021)在《汉语是作格语言吗?——作格格局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厘清类型学对作格的界定,即本质上是动词与核心论元之间语法关系的编码方式,形式上表现为名词、代词上的标记,或动词上的人称标记;在此基础上,分辨了典型作格、广义作格以及若干非作格格局,论证了汉语没有类型学意义上的作格性。文章认为:1)作格语言类型与非宾格现象并不相涉,"句法作格"也不是"句法(学)中的作格"; 2)现代汉语名词、代词、动词均不负载作格信息,不是作格类型语言,而是一种中性语言; 3)古代汉语也不是作格语言,动词变读现象不标识人称信息,与作格格局有本质区别; 4)文献中与汉语"作格性"相关的语法问题,大都属于形式语法的非宾格现象,而不是类型学的作格格局; 5)类型学作格关注语法关系的形式表达,是相对少见的形态句法现象;形式语法非宾格关注动词的语义,是普遍的语法现象。
张培翠,马宝鹏,庄会彬[4](2020)在《信息结构—句法互动视阈下的“状语定化”》文中认为状语定化现象是一种动宾短语修饰语(即状语)移入动宾内部,与宾语邻接而具有一些定语特性的现象,属于形义错配。汉语状语定化的情况大致有二:对于形容词/副词性状语而言,按照信息结构的要求,它们可直接在宾语的定语位置实现,而名词性状语满足信息表达需要的手段则相对复杂。出于格的需要,它们实际上通常会出现在3个句法位置,从而其获得格的方式也有3种:出现在状语位置,从介词处获得格;出现在宾语位置,从动词处获得格;以宾语的定语身份出现,通过与宾语的一致关系获得某种格。最后一种实现方式即是状语定化。状语定化的两种情况虽然表面不同,实则本质相似,都是信息结构与句法互动的结果,其中来自信息结构的动力与句法上的限制之间的角逐则构成形义错配的主线。
赵彦春[5](2017)在《移位?还是原位?——以被动结构为例对生成句法逻辑结构的考察》文中提出移位理论体现了生成句法学的核心思想,是句法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从方法论上讲,移位理论中由于存在着重大理论弊端而失去解释力,主要是:形式与意义的缠绕、历时与共时的混淆、短语与句子的错位、词库与句法的含混。以被动句的移位问题为例对生成句法的逻辑结构进行考察,可以得出取消移位这一操作手段的合理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案有望解决移位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理论最简和方法最简的科学要求。
仝卓[6](2017)在《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英汉语动宾结构,研究句法-语义接口的互动关系。研究问题如下:1)什么是英汉语动宾结构的句法-语义接口?2)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的关系为什么是互动的?3)如何解释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的互动?借助大量英汉语语料,根据生成语法句法-语义接口的理论,运用理论思辨法,详细分析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具体研究过程如下:1)首先根据语义对英汉语动宾结构进行分类,分为三类:英汉语同源宾语结构,英汉语双宾语结构和英汉语超常宾语结构,以期解决第一个问题,本文研究以上三个动宾结构的接口问题。2)然后详细研究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互动的原因和对此的解释,为了深入剖析,利用论元,语义角色,最简方案等分别分析了英汉语同源宾语结构、双宾语结构、超常宾语结构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进一步指出其句法-语义接口存在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同源宾语结构中,由于同源宾语论元角色的转变,由正常作宾语的受事角色转变为非真正意义上的述题、受益者、或者感受者,从而促动其句法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迫使其英语同源宾语结构中的不及物动词转换为假及物动词(或称准及物动词),从而具有了赋予宾格的能力,当然,该处的宾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宾格,而是一个假宾格(或者称准宾格)。汉语同源宾语结构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所以不存在赋格的问题,但汉语同源宾语结构仍不是正常的动宾结构,其结构对于动词和宾语具有严格的限制,两者必须语义相关,且宾语与动词的动作是同步的,两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宾语论元角色的变化而为,从常规的受事转为工具或结果,最终促使其句法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的同源宾语结构。2)英汉语双宾语结构中,为了保持句法中主谓的一致性,发生了一系列的移位和合并操作,格的核查是借助于vp,其形成原因在于由一个宾语扩展为两个宾语,从而促使句法发生相应的变化。英汉双宾语结构对于施事的语义选择基本上是一致的,都为[+生命性],[+自主性],[+意识性];对与事的语义选择都限定为表“人”的语义成分,而汉语中可以通过转喻或隐喻延伸至更广的范围。对受事的语义选择按照不同的划分类别具有不同的属性,主要区别在于事物的具体和抽象的性质方面。3)英汉语超常宾语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用假宾语掩盖其真宾语,如:“吃食堂”中,用表达处所的“食堂”掩盖了真正的宾语“食物”。超常宾语结构中,具体是论元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改变还是句法的原因导致了语义的变化,并不容易界定。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经常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丰富的语义,此时为句法的变化引起语义的变化。但不管是语义促动句法改变还是句法促动语义改变,两者都是句法和语义互动的结果。以上发现对句法-语义接口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珠尔扎雅[7](2017)在《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通过语料查找和统计,对汉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由于笔者是非汉语母语者,因此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不同。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以实用性为主,尽可能兼顾描写和解释,既考虑理论方面的探索,也考虑应用方面的操作。本文包括绪论、结语等在内的八个章节及附录,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基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构式语法理论对于生成语法学派的反思与批判,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略的综述。第二章是建立研究汉语动词和宾语的理论体系,通过简述相关理论的主语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对汉语动词进行语法和语义分析的理论框架。同时尝试利用动词的语义特征给出界定方法,然后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每个动词作出判断和归类。第三章是谈动词带宾语的语法功能,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和整个结构进行次范畴研究。根据是否可以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形式动词之后所带的是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可以是光杆谓词,也可以是带修饰语的谓词。按动词后宾语的数量进行分类,有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其后只带一个宾语的为单宾动词,单宾动词可以根据它所带宾语的性质进行分类考察,对单双宾语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第四章是从宾语的类型、宾语的形式分类、宾语的数量分类、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等多个角度对宾语进行了考察。动宾结构作为现代汉语句子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整个汉语语言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虑到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个类别: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在区分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时,我们可以从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特征、宾语的可类推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方面入手。第五章是选取了动词中能带宾语的相关动词,对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动词带哪一类宾语的数量最多?最多的是带几类宾语?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情况怎么样?具有多义项的动词带宾语时,哪一义项的带宾语能力强,带宾语能力强的义项常带哪类宾语等,这些问题都是亟需回答的。按照《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标准,本文把宾语分为14类,并考察带不同类型宾语的动词数量,做出统计。第六章是我们将动词带宾语的形式进行考察,涉及的结构有“动词重叠+宾语”结构。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语法现象,动词不仅能重叠使用,而且有的重叠动词还能带宾语,因此我们将针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特点和情况考察进行探讨。动词重叠是指汉语的动词可以重叠起来使用,重叠的动词表示一定的意义,并具有特别的表达功能。第七章是试图从孟琮1999年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提取出可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并对这些动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结合语料库探索这类非常规动宾结构中动词与宾语的个性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一种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第八章是讨论述宾短语在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充当中心语的定语的情况,并且这种用法非常普遍。从述宾短语作定语的判定方法、“的”的省略、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等方面入手,对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系统的阐述。
王刚[8](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王艳艳[9](2015)在《存现句中there的句法定位》文中认为有关there的句法地位问题,各大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及论证。但他们对there进行句法定位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移位,并遇到了相应的问题,本论文试图从取消移位的角度重新对there进行句法定位,从而避免了基于移位操作对there进行句法定位所遇到的难题。
宋夫容[10](2015)在《“N1+V1给+N2+N3+V2”结构的层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双宾语句、连动句及兼语句的研究,无论是传统语法的研究还是其他理论下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和成就。然而对于“N1+V1给+N2+N3+V2”(如我送给你一本书看)这样的结构句式,虽然有一些不同理论背景下的学者对这一句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但是还没有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甚至对于此句式的命名和归属,学术界还没达到统一。对于此类句式,传统研究大都把它作为兼语句式来分析。本文认为,“兼语”是不存在的,“兼语”的出现是句法向语义让步的结果;不少学者用生成语法理论对该句式进行句法分析,然而生成语法理论下的X-bar图式过多地偏向线性描写和语义解释,导致了实体性最简探索的不经济,因此X-bar图式下的句式分析也显得冗余和繁琐。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本着语句是纵向指派与合并的思想,基于原则与参数理论,根据人类语句的逻辑模板,对该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本文认为,人类语句的基本框架F是由NP和VP构成的,其他成分是附加于框架F上的。因此“我送给你一本书看”句式可分析为:“我送一本书”为基本单句,单句是由NP“我”和VP“送一本书”构成;其中,介宾短语“给你”及目的状语从句“看”是附加于单句“我送一本书”之上的。在这里,我们把“给”分析为介词,把VP“看”分析为作为目的状语从句。本文认为,这种分析不仅解决了结构主义层级分析“兼语”的不足,而且简化了生成语法理论移位的冗余和繁琐,同时还为解决像汉语这种缺少形态变化的意合语言对双宾结构的层级分析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案。
二、同源宾语的格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源宾语的格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研究 ——以十种白话报刊为语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概述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的界定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的分类 |
第三节 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的分布 |
第二章 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语法分析 |
第一节 白话动宾离合词的词类分布 |
第二节 白话动宾离合词的句法功能 |
第三章 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扩展分析 |
第一节 补充说明动语素 |
第二节 修饰说明名语素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特殊的动宾短语分析 |
第一节 动_双+宾型动宾短语 |
第二节 动+宾_双型动宾短语 |
第五章 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特点 |
第一节 过渡性 |
第二节 灵活性 |
第三节 多样性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白话动宾离合词的演变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到现代离合词的个体更替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到现代离合词的稳固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话动宾离合词表 |
附录二 白话离合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汉语是作格语言吗?——作格格局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作格是什么 |
2.1 典型作格 |
2.2 广义作格 |
2.3 作格分裂 |
3. 作格不是什么 |
3.1 作格不是非宾格 |
3.2 句法作格不是句法学中的作格 |
4. 现代汉语不是作格语言 |
5. 古代汉语也不是作格语言 |
6. 结语 |
(4)信息结构—句法互动视阈下的“状语定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状语定化现象及其动因 |
2 状语定化研究现状:兼谈轻动词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
3 状语定化的推导: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
3.1 形容词/副词状语的定化 |
3.2 名词状语的定化 |
3.21 赋格问题 |
3.22 题元角色的指派问题 |
3.23 状语定化在语义上的放行机制 |
4 结束语 |
(5)移位?还是原位?——以被动结构为例对生成句法逻辑结构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移位理论对被动结构的解释 |
(一)移位理论下的被动结构 |
(二)移位动因分析 |
1. 格理论 |
2. 题元理论 |
3. 特征核查 |
(三)移位理论存在的问题 |
1. 形式与意义的缠绕 |
2. 历时与共时的混淆 |
3. 短语与句子的错位 |
4. 词库与句法的含混 |
三、生成语法的逻辑结构 |
四、新的理论思考——取消移位 |
(6)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
Abstract in Chinese |
Abstract in English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rammar |
2.1.1 Syntax |
2.1.2 LF (The Semantic Component) |
2.2 Generative Studies o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
2.3 Studies o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of the VO Construction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Classifications of VO Construction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3.1 The Cognate Object Construction |
3.2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
3.2.1 The VO Construction of Verb Merging with the Preposition |
3.2.2 The VO Construction of Verb Merging with a verb with the“give”Meaning |
3.3 The Super Object Construction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onstruction |
4.1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gnateObject Construction |
4.1.1 The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gnat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Chinese |
4.1.2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gnat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Chinese |
4.1.3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Cognate Object Construction |
4.2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
4.2.1 The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Chinese |
4.2.2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and Chinese |
4.2.3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
4.3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uperObject Construction |
4.3.1 The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Chinese |
4.3.2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Object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Chinese |
4.3.3 The Interaction in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uperObject Construc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7)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
1.2.1 前人对动词与宾语的定义及研究 |
1.2.2 以往汉语动宾分析研究成果 |
1.2.3 汉语动宾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
1.4.1 范畴化理论 |
1.4.2 动词的次范畴 |
1.4.3 认知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步骤 |
1.7 研究框架 |
1.8 考察范围与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动词的基本语义分类 |
2.0 引言 |
2.1 动词的研究范围 |
2.2 动词的语义分类 |
2.2.1 动作动词 |
2.2.2 存现动词 |
2.2.3 关系动词 |
2.2.4 使令动词 |
2.2.5 能愿动词 |
2.2.6 心理动词 |
2.3 结语 |
第三章 根据后带宾语情况分类 |
3.0 引言 |
3.1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研究范围 |
3.2 现代汉语及物动词 |
3.2.1 形式动词 |
3.2.2 单宾动词 |
3.2.3 双宾动词 |
3.3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 |
3.4 结语 |
第四章 宾语的类别及典型考察 |
4.0 引言 |
4.1 宾语的类型 |
4.1.1 语法类型 |
4.1.2 语义类型 |
4.1.3 宾语的形式分类 |
4.1.4 宾语的数量分类 |
4.2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动宾结构 |
4.2.1 一般动宾结构和特殊的动宾结构的区分 |
4.3 动宾结构动词和名词的语义 |
4.3.1 语义确定方法 |
4.3.2 重新确立名词性宾语的类别 |
4.4 结语 |
第五章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分析 |
5.0 引言 |
5.1 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情况考察 |
5.1.1 汉语动词考察 |
5.1.2 动词带宾语总体情况 |
5.2 带各类宾语的动词分布情况考察统计 |
5.3 动词带宾语能力强弱的情况考察 |
5.3.1 动词带宾语数量与带宾语能力 |
5.3.2 动词及物性弱强程度与带宾语能力 |
5.3.3 动词的音节与带宾语能力 |
5.4 结语 |
第六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结构的情况考察 |
6.0 引言 |
6.1 关于对单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与范围 |
6.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类型 |
6.3 从动词的次范畴角度考察动词的重叠 |
6.3.1 表示动作动词 |
6.3.2 表示存现动词 |
6.3.3 表示关系动词 |
6.3.4 表示使令动词 |
6.3.5 表示能愿动词 |
6.3.6 表示心理动词 |
6.4 动词重叠式的特点 |
6.4.1 动词重叠之后的句法特点及功能变化 |
6.4.2 重叠式带宾语能力变化情况 |
6.4.3 重叠式带宾语类型的对比 |
6.5 汉语重叠式带宾语的制约机制 |
6.5.1 语义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5.2 句法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5.3 语用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 |
6.6 结语 |
第七章 动词带谓词性宾语情况分析 |
7.0 引言 |
7.1 谓宾动词的概念界定 |
7.2 动宾结构非常规搭配考察概况 |
7.3 谓宾动词的分类 |
7.3.1 前人研究成果概况 |
7.3.2 谓宾动词分类新探 |
7.4 谓宾动词小类分析 |
7.4.1 只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4.2 只能带动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4.3 既能带动词宾语又能带形容词宾语的谓宾动词 |
7.5 结语 |
第八章 述宾短语的入句情况 |
8.0 引言 |
8.1 述宾短语的语法功能 |
8.1.1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
8.1.2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谓语 |
8.1.3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宾语 |
8.1.4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定语 |
8.1.5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
8.1.6 述宾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
8.2 判定述宾短语作定语的方法 |
8.3 “的”在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隐现问题 |
8.3.1 汉语“的”字隐现规律的研究 |
8.3.2 “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 |
8.3.3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的”的隐现规律 |
8.4 述宾短语作定语时对中心语的选择 |
8.4.1 施事中心语 |
8.4.2 系事中心语 |
8.4.3 工具中心语 |
8.4.4 质料中心语 |
8.4.5 处所中心语 |
8.4.6 时间中心语 |
8.4.7 同位中心语 |
8.5 形容词性的述宾短语 |
8.6 结语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致谢 |
(8)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存现句中there的句法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种理论的提出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从取消移位对there进行句法定位 |
三、总结 |
(10)“N1+V1给+N2+N3+V2”结构的层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状况 |
1.1.3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理论及语料来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主要相关研究 |
2.1.1 结构主义背景下的研究 |
2.1.2 在生成语法理论下的研究 |
2.2 国外主要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语言逻辑模板 |
3.1 “语言逻辑模板”特点——纵向指派 |
3.1.1 横向移位的不足 |
3.1.2 纵向指派特点 |
3.2 “原则与参数”思想 |
3.3 逻辑模板的基本框架 |
3.3.1 先前句子结构研究 |
3.3.2 语言逻辑模板框架 |
3.4 小结 |
第4章 结构层级分析:语句逻辑模板 |
4.1 “N1+V1 给+N2+N3+V2”句式特点 |
4.1.1 “N1+V1 给+N2+N3+V2”与双宾语句式的区别 |
4.1.2 “N1+V1 给+N2+N3+V2”与兼语句式的区别 |
4.1.3 “N1+V1 给+N2+N3+V2”与连动句的区别 |
4.2 目的状语从句作为附加语及其生成位置 |
4.2.1 目的状语从句的判断 |
4.2.2 目的状语从句附加语的参数设置及其位置 |
4.3 “给”+NP 作为附加语及其在逻辑框架中的位置 |
4.3.1 对“N1+V1 给+N2+N3”句式研究的评述 |
4.3.2 “N1+V1 给+N2+N3”结构中“给”的词性分析 |
4.3.3 “给”的参数设置及“给”+ NP 在逻辑框架中的位置 |
4.4 该结构在逻辑模板中的句法表征及其位置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同源宾语的格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现代汉语动词分类研究[D]. 黄昌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清末民初白话离合词研究 ——以十种白话报刊为语料[D]. 曲晏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汉语是作格语言吗?——作格格局是什么和不是什么[J]. 罗天华. 当代语言学, 2021(01)
- [4]信息结构—句法互动视阈下的“状语定化”[J]. 张培翠,马宝鹏,庄会彬. 外语学刊, 2020(06)
- [5]移位?还是原位?——以被动结构为例对生成句法逻辑结构的考察[J]. 赵彦春.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7(01)
- [6]英汉语动宾结构句法—语义接口的互动关系研究[D]. 仝卓. 宁波大学, 2017(02)
- [7]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D]. 珠尔扎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2)
- [8]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存现句中there的句法定位[J]. 王艳艳. 校园英语, 2015(22)
- [10]“N1+V1给+N2+N3+V2”结构的层级分析[D]. 宋夫容.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