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第34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唐茜[1](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并已成为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会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而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其适老性建设和研究均不足。因此,如何打造适老性景观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进行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并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利用案例剖析、文献归纳、SPSS25.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包含安全性、舒适便捷性、观赏性、易于交往性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在一级因子中,安全性权重最高,为0.576,舒适便捷性、观赏性和易于交往性依次随后。在二级因子中,园路安全无障碍权重(0.230)最高;最后,引入灰色评价法,详细阐述评价原理和步骤,建立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为例,证实了该体系的科学性和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评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横河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075,处于4个评价等级中的第3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164,处于第2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的结果要优于横河公园。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公园在安全性上均表现较好,但也存在适老性设计不足、养护管理不足和主题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2)靠近主干道、方便居民通行来往的平地型社区公园更能吸引居民。(3)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公园景观需求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公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指导。
曲晓燕,李云泉[2](2020)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降,日本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通过对中国的长期旅行调查,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旅行日志和中国调查报告书,成为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而山东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则是其重点调查区域之一。书院学生的山东调查报告书不仅直接呈递日本外务省和参谋本部等政府部门,还以此为基础编纂出版了《山东及胶州湾》和《支那省别全志》第四卷《山东省》等,为日本侵略山东、掠夺山东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书院的中国调查固有其为拓展日中商贸服务的经济考量,但在日本与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的山东地区,书院的调查从一开始便与日本的国策密切相关,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日本的"大陆政策"。
李亚辉[3](2018)在《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文中指出对于水平气井而言,气井产水会快速导致井被水淹而停产,因而水平井找水和堵水技术成为了高效开发气藏的关键技术,然而找水比较困难的局面成为了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气藏的关键因素,如何找准水平井出水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控水措施是目前困扰现场生产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DTS)也日趋成熟,它可以实时连续且比较准确的测试出水平井的温度(压力)分布剖面数据,然后通过对温度数据进行反演求得水平井沿程渗透率分布进而判断出出水位置,它可以避免常规生产测井注入测试难度大、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DTS测试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理论研究,为现场解决水平井的堵水、控水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从气藏渗流和井筒管流以及气藏和井筒的热力学机理出发,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基础上,考虑热膨胀、热对流、热传导、粘性耗散、焦耳-汤姆逊效应以及摩擦效应等微热效应,同时将钻井表皮、非均质及非达西效应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建立了井筒和地层的流动与热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井筒与地层的耦合的水平井温度剖面正演预测模型,并给出了耦合模型的求解方法及步骤,然后分析了地层渗透率、气井产量、水平井井况(井径、井壁粗糙度、等)及流体性质等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在正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LM算法和自适应的多策略差分进化算法(SMDE),建立了基于温度剖面测试数据的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模型,给出了一套计算井筒沿程渗透率分布初值的计算方法,从而加快了反演效率;针对底水气藏特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流程及方法,为高效获得沿水平井的地层渗透率和井筒产出剖面分布奠定了基础。采用C#语言和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对所建立的正反演模型进行了软件系统的开发。利用所开发的解释系统软件,对给定的水平井数据进行了渗透率和产出剖面的反演解释计算,反演结果表明水平井温度和渗透率分布吻合度较好,产出剖面解释也比较准确。利用文献实例数据对反演解释软件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很好地分析水平井各段贡献情况及出水位置。本文研究成果为国内气藏水平井完井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对DTS测试技术的普及和实现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马志敬[4](2018)在《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蒙古帝国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国家。元代时期统治者采取一些措施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治理,具有了一定的成效。元亡明兴后,统治政权又重新回到汉民族政权手中。明代一方面继承了元代民族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总结了元代的一些教训,改革并创新了一些政策。本文以元明两个朝代民族治理方面的异同为基本框架,利用对比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结合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多视角对元明时期西北地区民族治理的政策进行探讨,梳理其异同点并揭示原因,进行评议总结,为当今民族工作的进行提供有益的线索和启示。本文由绪论、主体论述及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在绪论中,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相关范围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等。主体论述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从政治角度分析元明西北地区民族压迫、宗藩关系的相同点,及其管理体系、政治联姻方面的不同点。第二章从经济角度论述元明西北地区的朝贡贸易、移民屯田、站赤建立的相同点,以及商业活动、手工业、茶马互市上的不同点。第三章从宗教文化角度论述元明西北地区教育及宗教方面的异同点。第四章简要阐释元明时期西北地区民族治理的异同并进行评议,最后进行小结。
张立恩[5](2018)在《元代春秋学研究》文中提出从《春秋》学史的角度而言,元代《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受到清代学者评价的影响,现代学术界对元代《春秋》学多不甚措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人们对经学的重新认识和理性评判,元代《春秋》学亦重新进入学术研究视野,并产生了一些研究着作,但无论就横向的地域分布、纵向的发展历程,还是文献的考据整理、《春秋》学家思想内涵的掘发和诠释方法的呈现,皆有未尽之处。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以元代《春秋》学研究为题,在力图全面考证元代《春秋》学着述的基础上,着力对上述问题进行揭示,以期能客观、逻辑地呈现元代《春秋》学之思想面貌,并由之对其学术史价值做出评述。文章除导论、结语外,共七章内容。首章论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二章论元代《春秋》学之地域分布与学术师承,三至七章论草庐学派、程端学、黄泽、徽州学派及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思想。在具体论述上主要围绕《春秋》学家之《春秋》观、诠释方法等内容展开,将其对《春秋》学问题的思考置入《春秋》学史的发展脉络之中进行考察。草庐学派《春秋》学代表为吴澄,其秉持朱子《春秋》学观念并综合啖助、赵匡、刘敞之说而试图统一经说。在《春秋》观上,吴澄持朱子据实直书说,但认为《春秋》所据之“实”为“非常之事”,包括:有违典礼者、有关训诫者、变异者。吴氏反对以《春秋》为文辞褒贬之书,以别嫌明微为孔子之意,以《春秋》为孔子之刑书。在解经方法上,其发挥传统的属辞比事之法,并以“属辞所以合,比事所以析”对“属辞比事”提出新解。吴澄门人在《春秋》学上承继吴氏而又有发明,虞盘之《春秋》学如朱子、吴澄一样,重视《左传》事实,而尤能纠左氏“夸于辞”之偏,李衡之《春秋》学不但推尊吴澄,而且亦如吴氏《春秋》学一样贯穿着统一经说的意识。元明善则发挥《春秋》经世之旨以评论时事。程端学亦本朱子观念而建构《春秋》诠释体系,其以《春秋》为“圣人之实录”,而所书皆“非常之事”。基于这一理解,在褒贬观上,程氏一方面反对文辞褒贬之说,但另一方面又主张《春秋》以事见贬。程氏认为以往褒贬凡例之说盛行的原因是“后世但知圣人议人罪恶而已”,其所主以事见贬之说就是要克服文辞褒贬之弊而导人为善。在此意义上,他指出《春秋》宗旨在于使后世读《春秋》者“克己复礼”,所谓“使人知其非礼,则礼有在矣”。程氏还区分《春秋》大义、正义与小义、余义,二者之间有严格的价值层级关系,前者可含蕴后者,后者无法含蕴前者。在解经方法上,针对单个事件,程氏主张发挥“即其因以见其情”之法,针对复杂的、长时段的事件,则主张诉诸于“属辞比事”之法。程氏还将“属辞比事”分为“大属辞比事”与“小属辞比事”。前者是说“合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而比观之,后者是说“合数十年之事而比观之”。黄泽的《春秋》学继承朱子的基本观念。在《春秋》观上,黄氏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他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以此对朱子据实直书说之内在困境进行调适。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考证“事情”则要发挥“向上工夫”,其含三个环节:比事而观、逻辑推证、静定涵养。徽州学派学宗程朱,而尤宗朱子,其《春秋》学以赵汸、郑玉、汪克宽、俞皋为代表。赵汸继承黄泽“先考史法而后经义可求”的解经理路。在《春秋》观上,其以《春秋》为孔子经世之书。圣人籍笔削以表达其经世之志,笔削八义为:存策书之大体、假笔削以行权(不书、变文、特笔)、因日月以明类、辞从主人。变文又分为变文以示义、辩名实之际、谨中外之辩。圣人经世之志主要体现为:谨夷夏之辨、正名、明世变。在诠释方法上,赵汸主张解经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知足以知圣人,二是遵从属辞比事之法。郑玉《春秋》学推崇程朱之说,其《春秋阙疑》即折衷程朱之说而为之。在《春秋》观上,其对《春秋》之名及《春秋》之始隐终麟的解释皆有所发明。他认为“《春秋》有鲁史之旧文,有圣人之特笔”,是以在解经方法上提出“固不可字求其义,如酷吏之刑书,亦不可谓全无其义,如史官之实录也。”在这一基本立场下,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此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汪克宽的《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主于疏通胡《传》,不过,这是由于胡《传》颇能推广程子之说且受到朱子之推举。在《春秋》观上,汪氏继承胡《传》“《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的说法,并引朱说对之有所推进。他认为《春秋》所记皆非礼之事,有“因史旧文”“存而弗削”之处,亦有圣人笔削,乃圣心之理的呈现,故学《春秋》而格物穷理,则可以贯穿内圣外王之道而实现修齐治平。在诠释方法上,汪氏基于属辞比事而发挥直书见义、特笔见义、互文见义等方法。其所谓“属辞比事”首先是指意味着“连上下文并前后事迹”、“合上下文”来分析经义。其次,指对同类事件及对该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事件的比较分析,这一分析大抵遵循着事→辞→义的逻辑顺序。第三,指不仅综合经文,亦包含对传文的比较分析。俞皋《春秋》学“一以程朱为断”而尤为推崇程子“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的解经观念,力图建立系统的义例之学。其义例之说可概括为义例与非例,义例16种,所谓“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而为例十六条”。“非例”即“非可以例拘”者,分为三类:一是辞同义不同者,二是事同辞不同者,三是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俞氏对义例和非例的划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而是相对意义上的,按照不同的层次,例和非例可以相互转化。陈深《春秋》学之特点是综合以程子、胡《传》为代表的发挥文辞微言之解经路向与朱子为代表的据实直书经学风格,并总之以己意以解经。陈则通之《春秋》学善于通过对二百四十二年之经文及《左传》的比事而分析世变,并对《春秋》书法多有阐扬。王元杰《春秋》学之特点亦为综合程、朱、胡《传》及三传而又断之以己意以解经。其以《春秋》为“王者代天理物”、“代天以示赏罚”之书,是以其解经无论是对文辞褒贬的发挥,还是对据实直书的运用,目的皆在呈现圣人借《春秋》书法以经世之意。无论就汇集、整理、考辨前儒经说而言,还是就对后世《春秋》学之影响而言,元代《春秋》学皆具重要价值。仅就接续宋代《春秋》学的意义上来看,由于程朱于《春秋》无成书,因而接续程朱——尤其是朱子——以统一经义成为元代《春秋》学之首务。朱子基于其“圣人”观念而反对前儒文辞褒贬与史例褒贬之说,并通过吸收左氏家说及“据实直书”方法而建立了以史视《春秋》说。但其说无法担保圣人之意与经义之关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子又不得不退回到圣人“有意”作经,“笔削”鲁史而成之的立场上。这一理论困境反映出朱子实际上并未真正突破汉唐《春秋》学的“辞”→“义”诠释模式。随着宋元鼎革,元儒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吴澄、程端学主张《春秋》“非常而书”,藉由诠释进路的转换以证成朱子之说。黄泽则将“据实直书”整合为获取《春秋》书法的环节,赵汸通过“策书之例”与“笔削八义”的提出,进一步将“直书”置于《春秋》书法系统中,以此实现对朱子理论困境的解决。
于海燕[6](2016)在《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文中提出家谱是一种记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其成员生平事迹等家族发展史的文献。作为江苏省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既有明清时期坚实的传统为基础,又有江苏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民国时期家谱存量甚为丰富,这其中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谱的纂修。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氛围相对浓厚,编修程序相对完整,体例相对完备。同时,受社会变革的影响,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在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体现在对宗族事务及其管理、教育的发展、女性上谱、经济事务的记载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以家谱纂修者的微视角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见证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由于受时代和纂修者的出发点等因素所限,民国时期江苏毡家谱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需要从文化的高度和科学的角度去认真对待。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背景及概况。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因素分别进行分析。以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家谱总目》、国家图书馆“中华寻根网”所涉及的江苏省民国时期家谱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数量、纂修次数、版本、区域分布和时段分布等分别进行统计,展现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总体情况。第二章研究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对于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进行研究,对谱局的设立、职责与分工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挖掘家谱纂修背后的细节。对于修谱人员的分析,旨在揭示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人员组成及其修谱者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要求。之后,对江苏省家谱的编修程序进行分析,如搜集资料、聘请谱师、印刷家谱、领谱散谱,展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家谱纂修过程。最后,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的经费保障进行分析,试图从经费的筹措方式、支出构成等方面有条理地产生,以期了解与家谱纂修有关的经济问题。第三章是对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的体例研究。民国时期处于一个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生活也必然因时而变。为了将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纳入家谱中,家谱的体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这部分对诰命、凡例、序跋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家谱中诰命的处理、凡例的变化、序跋的数量、序跋者的身份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第四章论述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内容研究。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之一,该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家谱中宗族事务及其管理,内容涉及祭祀、丧俗、墓地、家规家法;民国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内容有:重视家族成员教育、开展以家族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对传统家族教育的转型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女性上谱部分则对民国时期对女性上谱的规定、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内容还涉及经济史料、民族主义、佛教、医学、体育等等方面。第五章研究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的纂修理论。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家谱功能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一些家谱纂修者对民国以前的家谱进行批判,这是本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民国时期家谱纂修者对欧苏二法的扬弃以及对本家族旧谱的批判。接着,对近代史观引入家谱纂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进化史观、全球史观、新文明文化史观等都对家谱的纂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对修谱原则进行了归纳概括,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家谱的纂修践行了信实、平等、实用等原则。第六章剖析了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编纂的特点与局限。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家谱内容不断拓宽,折射出时代变迁。历史局限体现在内容上,存在滞后观念,书写上有隐恶扬善现象,形式上雷同部分偏多。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家谱历史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如家谱纂修的目的性、修谱过程的主观性、纂修监管的无效性、家谱的沿袭性等等,都影响了家谱纂修的质量。本文的创新在于:这是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昕做的第一次系统和综合性研究。这种系统和综合性研究体现在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研究的角度上。从文献学角度看,本文对江苏省内民国时期部分家谱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家谱的特点、生产方式、家谱的贡献和局限进行研究。从史学角度看,本文解读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展现民国时期江苏省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小见大,以微知着,是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从文化角度看,由江苏省所特有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孕育的家谱文化,兼具时代性、区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家谱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将以上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得以呈现,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透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动机、纂修机构、纂修过程,以及所编纂家谱的体例、内容、理论、特点和局限等方面,力图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进行分析,试图把握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家谱的发展脉络、发展状态和发展规律,以期对当代家谱纂修提供借鉴,使家谱这种古老的文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周瑾锋[7](2016)在《唐宋笔记小说硏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代小部研究领域,肇记小说历来较少受到嗣注,有限的关注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未能给予其独立的文学视角的研究,即大多还停留在迥逞的研究,没有从笔记小说本身的文体学或理论批评角度展开。在唐宋小说研究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笔记小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唐代小说研究一直以傅奇为主流,而宋代的小说研究重点也是以括本为主的白话小说,笔记小说虚於次要地位。唐宋两代在文化上高度繁荣,在笔记小说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准,其中唐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重要过渡陪段,宋代是肇记小说走向成熟、繁荣的陪段,唐宋两代的笔记小说理应成为笔记小说乃至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是关於唐宋笔记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关注唐宋笔记小说的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前唐宋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大致了解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创作、传播、批评等情部沉,有助於我封唐宋小说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对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小说总体格局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本论文涉及了一些笔记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关於“小说”、“笔记”、“笔记小说”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仍然处於模糊含混的状态,有待於进一步的厘清和规范。唐宋两代作为笔记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笔记”或者“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观念上有哪些继承和燮化发展也有待於作过一步的梳理。其次,本论文将涉及唐宋时期笔记体小说的多个方面,对笔记体小说的撰述背景、撰述意图、撰述方式、命名方式、目录着录等方面过行探封,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的创作、传播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关於小貌文体的研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傅奇体、话本体、章回体都己经有了专门的论着,得到了学界的承认。而“笔记体”这一称谓在学界还存在较大学议,本论文作为对唐宋笔记体小说的研究,势必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笔记小说作一番梳理,以期对笔纪小说的体制、叙事、审美方面的特徵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第四,本论文在输述的遇程中,不但注意到唐宋笔记小说在创作和文体规范的延续性、一致性,也兼顾到了差异性,即因唐宋雨代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笔记小说在观念、创作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文体上的差异。最後,本论文在材料的挖掘上,将立足於已有的材料基础,尽可能有所扩展,将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材料纳入到研究的范围内,加以关注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观点新结论。
毋燕燕[8](2015)在《《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文中指出《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是目前《礼记》研究领域中稍显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礼记》自汉代成书后,所收录的46篇中又有23篇从中析出单篇别行,因为这些篇目出现单篇别行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寡以及存世情况差异较大,本文便选取《礼记》中的《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五篇单篇别行较多的篇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学术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在整理、校勘、考辨文本文献的同时,以期在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视野下对《礼记》单篇别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有深刻地认识。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引言主要对《礼记》单篇别行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作以说明。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檀弓)单篇别行研究》,通过考察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着作的类型、存佚、着录情况、内容特色,发现《檀弓》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维系着儒家的伦理纲纪,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及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在《礼记》成书后仍单篇别行的主要原因。此外,从《檀弓》单篇别行文本的类型中我们看到了《檀弓》如何从儒家经典文本向文学文本、文章学范本转化的轨迹。第二章《(王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王制》单篇别行现象的考察,发现《王制》单篇别行多出现在清代,且与清代的政策改革密切相关,为清代政治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第三章《(月令>单篇别行研究》,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月令》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月令》所载的四时模式构成了华夏思想文化的根基,其时间观念不仅对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人类的世俗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并集中体现了儒家对“时”的思考。第四章《<深衣>单篇别行研究》,主要是对历代《深衣》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出现原因与价值的研究,发现深衣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服饰含义之内,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尚礼重德的文化符号,成为儒者德行的象征。第五章《<投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投壶》单篇别行现象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即使是休闲的游艺活动也格外强调礼法的尊卑有序。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则在前五章的研究基础上,整体论述《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突出《礼记》在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附录“《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与“近四十年以来《礼记》研究现状”,分别梳理了《礼记》其他篇目的单篇别行情况以及近四十年以来学术界关于《礼记》研究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虽为附录,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孙海江[9](2014)在《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油库工程爆破控制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黄岛国储地下洞库工程为目前世界单次开挖规模最大的洞室群工程,开挖洞库总长达15930m,主要由主洞群、竖井、水幕系统及施工巷道等组成,洞室掘进总里程约15930m,开挖总方量达367×104m3。黄岛国储地下洞库工程显着特点是多条大型密集平行布置,非衬砌或基本不衬砌地下水封洞室群。本文分析了黄岛国储地下洞库工程控制爆破的特点、难点及主要技术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梯段垂直孔+预裂爆破、梯段垂直孔+光面爆破、水平浅孔+光面爆破等多种不同的控制爆破方案,制定了可靠的爆破监测系统,通过对地下洞库爆破破坏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三种控制爆破技术在大型密集水封洞室群开挖的适用条件,同时明确了具体的爆破控制要点:钻孔精度、单段起爆药量、药包直径以及装药结构等;研究了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振动安全监测手段,并对实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统计;针对水雾降尘和泡沫降尘进行了现场试验进行比选,确定了最优的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有害效应的综合控制技术,实现了降尘效果可达45%以上标准等。本文对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开挖爆破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付真真[10](2013)在《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主要由绪论、结语和三章主体部分组成,主要围绕着《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作品的研究历程,从阶级-革命视角、启蒙-人性视角、城乡文化视角、性别视角、宗教-民族视角、地域文化视角以及语言、译介、版本、改编等不同的视角来评析《骆驼祥子》近八十年的研究历程,进而通过这个个案研究来透视文学作品接受认识的变迁以及《骆驼祥子》的多角度解读对整个现代文学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针对作品研究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自1936年《骆驼祥子》诞生以来,评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息。文学评论界对它的研究正在从单一化、主观化逐步走向丰富化、客观化。我在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曾经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与《骆驼祥子》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共计700篇左右。我的这篇毕业论文就是在大量研读这些重要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所搜集到的数百篇研究论文为依据,对八十年的《骆驼祥子》研究史进行全面梳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动机、方式、及意义。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状况,将这一研究历程分为三个时间阶段:1936-1949年、1949-1978年、1979年至今,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研究视角、研究成果以及缺陷,使《骆驼祥子》研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总体来讲,序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第一章到第三章是正文的主体部分,虽然篇章并不多,但每章中包含的容量却很大。每章中对《骆驼祥子》研究的多个视角进行逐一阐释,并且将具有相对性或者相近性的研究视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章里的阶级-革命视角和启蒙-人性视角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注重社会批判的功利性,一种关注人性本身。通过对这两大对立视角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追踪到时代主题的变迁和文本接受认识的变迁,进而对整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具有启发意义。第二章是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研究视角,从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城市现代化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性别视角是新世纪以来才提出来的研究视角,具体到作品而言,主要涉及了老舍的男性意识与文学创作、以女性意识反观作品思想内容这两大话题,反映了女性意识的崛起与传统男性意识的对峙。第三章主要谈到了《骆驼祥子》研究的宗教-民族视角和地域文化等视角,作品中不同的文化元素正是作家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生活经验积累的集中体现。另外,语言、译介、版本、改编等方面的《骆驼祥子》外延研究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结语部分无疑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通过对《骆驼祥子》研究的研究得出了重要的认识,包括对《骆驼祥子》文本的认识、对现代文学的认识以及对学术史发展的认识这三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提出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并且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二、《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第34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第34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归纳法 |
1.2.2 现场调研法 |
1.2.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2.4 灰色层次分析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公园 |
2.1.1 社区和社区公园定义 |
2.1.2 社区公园特征 |
2.1.3 国内外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
2.1.4 杭州市社区公园现状 |
2.2 老年人 |
2.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2.2 老年人群体划分 |
2.2.3 当代老年人群体特征 |
2.3 适老性设计及评价 |
2.3.1 适老性设计的定义及概念辨析 |
2.3.2 国内外适老性设计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外适老性评价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基础 |
3.1 相关术语和评价研究 |
3.1.1 评价的概念和过程 |
3.1.2 评价方法 |
3.2 本文研究方法—灰色层次分析法 |
3.2.1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运用 |
3.2.2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和思路 |
4.2 评价指标初选 |
4.2.1 实践案例梳理 |
4.2.2 相关文献资料梳理 |
4.2.3 指标初选结果 |
4.3 评价指标遴选 |
4.3.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
4.3.2 指标遴选的问卷结果分析 |
4.3.3 指标遴选结果 |
4.4 评价指标说明 |
4.4.1 安全性 |
4.4.2 舒适便捷性 |
4.4.3 观赏性 |
4.4.4 易于交往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前期工作 |
5.2.2 权重计算过程 |
5.2.3 评价权重分析 |
5.3 灰色综合评价 |
5.3.1 评价灰类确定及数据集处理 |
5.3.2 三角白化权函数白化处理~([143,144]) |
5.3.3 灰色评价权向量和灰色评价矩阵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实证研究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6.1.1 调查内容 |
6.1.2 调查对象 |
6.1.3 调查地点及时间 |
6.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6.2.1 杭州市基本情况 |
6.2.2 上城区基本情况 |
6.2.3 上城区社区公园基本情况 |
6.3 灰色分析法评价分析 |
6.3.1 横河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馒头山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3.5 比较研究 |
6.3.6 相关性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 |
6.4 实证研究总结与启示 |
6.4.1 问题总结 |
6.4.2 经验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思考与建议 |
7.1 设计原则 |
7.2 设计要点 |
7.2.1 打造安全无障碍的园路环境 |
7.2.2 营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植物景观 |
7.2.3 提供利于康养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
7.2.4 配套舒适独特的游憩设施 |
7.3 管理模式 |
7.3.1 公众参与式景观管理模式 |
7.3.2 智慧化运营管理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2.1 创新 |
8.2.2 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指标满意度大众问卷 |
附录二:专家问卷 |
附录三:权重计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四:公园评价大众问卷 |
附录五:公园灰色评价过程及结果 |
(3)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出剖面理论计算研究现状 |
1.2.2 产出剖面测试工艺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4 反演解释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水平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模型 |
2.1 水平气井单相压力模型 |
2.2 水平井气液两相压力模型 |
2.3 水平井井筒温度剖面模型 |
2.4 气体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
2.4.1 气体定压比热容 |
2.4.2 天然气偏差系数 |
2.4.3 焦耳-汤姆逊系数 |
2.4.4 天然气黏度计算 |
2.5 地层水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
2.5.1 地层水密度 |
2.5.2 地层水黏度 |
2.5.3 地层水体积系数 |
2.5.4 地层水的焦耳汤姆逊系数 |
2.5.5 气水界面张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藏非等温渗流稳态模型 |
3.1 气藏非等温流动模型 |
3.1.1 物质平衡方程 |
3.1.2 能量平衡方程 |
3.1.3 稳态模型有限差分求解法 |
3.1.4 稳态模型半解析求解法 |
3.2 水平井气藏压力分布模型 |
3.2.1 产纯气时地层压力分布 |
3.2.2 气水两相地层压力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井与气藏渗流的稳态耦合模型 |
4.1 水平井与气藏耦合求解产出剖面 |
4.1.1 等温渗流耦合模型推导 |
4.1.2 等温耦合模型求解方法 |
4.2 水平井与地层非等温耦合模型 |
4.2.1 非等温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2 非等温耦合模型求解方法 |
4.3 单相产气温度剖面单因素分析 |
4.3.1 水平井产量的影响 |
4.3.2 水平渗透率的影响 |
4.3.3 地层与流体总导热系数的影响 |
4.3.4 天然气相对密度的影响 |
4.3.5 井壁绝对粗糙度的影响 |
4.3.6 水平井井直径的影响 |
4.3.7 水平井轨迹的影响 |
4.3.8 钻井污染表皮的影响 |
4.3.9 非均质性的影响 |
4.4 单相产气温度剖面多因素分析 |
4.4.1 正交分析法简介 |
4.4.2 试验结果分析法简介 |
4.4.3 温度剖面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分析 |
4.5 气井产水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1 均质定产气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2 均质定压条件下不同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3 非均质定产气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4 非均质定压条件下产水量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5.5 不同高渗带位置对温度剖面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理论 |
5.1 底水锥进突破时间预测模型 |
5.1.1 直井底水锥进预测 |
5.1.2 水平井底水脊进突破预测 |
5.2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方法 |
5.2.1 产出剖面反演模型 |
5.2.2 产出剖面反演方法 |
5.2.3 渗透率分布初始化方法 |
5.2.4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流程 |
5.3 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评价 |
5.3.1 单相气井产出剖面反演 |
5.3.2 气水两相产出剖面反演 |
5.3.3 DESA反演算法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平井产出剖面反演解释系统实现 |
6.1 软件开发语言及开发环境介绍 |
6.1.1 开发语言简介 |
6.1.2 开发环境介绍 |
6.2 剖面解释系统结构及实现思路 |
6.2.1 解释系统结构说明 |
6.2.2 解释系统实现思路 |
6.3 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
6.3.1 启动界面介绍 |
6.3.2 软件主界面介绍 |
6.3.3 软件工程界面介绍 |
6.3.4 数据输入界面介绍 |
6.3.5 数据处理界面介绍 |
6.3.6 结果显示界面介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例应用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DTS技术概要 |
附录2 18种常见纯物质物性参数表 |
附录3 BWRS方程中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表 |
附录4 井筒与地层总传热系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政治治理比较 |
第一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政治治理的相同点 |
一、民族上的不对等 |
二、确立宗藩关系 |
第二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政治治理的不同点 |
一、管理体系及性质不同 |
二、元代与诸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联姻 |
第二章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经济治理比较 |
第一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经济治理的相同点 |
一、与西北地区的朝贡与回赐 |
二、重视西北站赤的建设 |
三、采取移民与屯田的政策 |
第二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经济治理的不同点 |
一、元代西北地区商业活动得到空前发展 |
二、元代设立机构支持少数民族手工业 |
三、明代西北地区茶马互市复兴 |
第三章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治理比较 |
第一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治理的相同点 |
一、儒学得到发展 |
二、伊斯兰教广泛传播 |
第二节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治理的不同点 |
一、科举政策不同 |
二、宗教政策不同 |
第四章 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评析及启示 |
一、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评议 |
二、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异同的原因分析 |
三、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元代春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 |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发展历程概述 |
第二章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 |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考述 |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之分布格局与师承特点 |
第三节 元代《春秋》学之师承谱系 |
第三章 草庐学派的《春秋》学 |
第一节 吴澄的《春秋》学 |
一、吴澄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吴澄对《春秋》性质的理解 |
三、吴澄对《春秋》宗旨的理解 |
四、吴澄《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草庐学派传人之《春秋》学 |
第四章 程端学的《春秋》学 |
第一节 程端学生平及其《春秋》三书 |
第二节 程端学对《春秋》性质之认识 |
一、《春秋》之名 |
二、论《春秋》撰作与笔削之法 |
第三节 论褒贬与《春秋》宗旨 |
一、文辞褒贬与以事见贬 |
二、“《春秋》为克己复礼之书” |
三、《春秋》之义 |
第四节 程端学《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黄泽的《春秋》学 |
第一节 黄泽生平与《春秋》学着述 |
第二节 论孔子观史作经与《春秋》之例 |
第三节 黄泽对三传之反省 |
第四节 黄泽《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六章 徽州学派的《春秋》学 |
第一节 赵汸的《春秋》学 |
一、赵汸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论“圣人制作之原” |
三、《春秋》笔削之权 |
四、《春秋》经世之志 |
五、赵汸《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郑玉的《春秋》学 |
一、郑玉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郑玉对《春秋》性质的诠释 |
三、郑玉对《春秋》宗旨的认识 |
四、郑玉《春秋》诠释的方法 |
小结 |
第三节 汪克宽的《春秋》学 |
一、汪克宽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
二、汪克宽的《春秋》观 |
小结 |
第四节 俞皋的《春秋》学 |
一、《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之体例及其宗旨 |
二、论《春秋》义例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 |
第一节 陈深 |
一、陈深的《春秋》观 |
二、陈深《春秋》学之特点及其诠释方法 |
小结 |
第二节 陈则通 |
一、比事论世变 |
二、陈则通对《春秋》书法的阐扬 |
小结 |
第三节 王元杰 |
一、王元杰《春秋》学宗趣考实 |
二、王者“代天理物”、“体元居正”:王元杰之《春秋》观 |
小结 |
结语元代《春秋》学之特点及其学术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附录元代《春秋》类着述考 |
例言 |
元代《春秋》类着述207种考 |
辨非28种 |
后记 |
(6)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述评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纂修背景及其概况 |
第一节 纂修背景 |
一、社会环境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第二节 纂修概况 |
第二章 纂修的组织与经费保障 |
第一节 修谱机构的组织及职能 |
一、谱局的设立 |
二、职责与分工 |
第二节 修谱人员 |
一、修谱人员的构成 |
二、修谱者的素质要求 |
第三节 家谱的纂修程序 |
一、立案文卷 |
二、资料搜集 |
三、家谱纂修 |
四、家谱印刷 |
五、领谱散谱 |
第四节 经费保障 |
一、资金筹措 |
二、经费支出 |
第三章 纂修体例研究 |
第一节 体例概说 |
一、民国以前家谱体例的发展演变 |
二、民国时期家谱体例概况 |
第二节 体例上的变化 |
一、凡例 |
二、诰命 |
三、序跋 |
四、图、表的应用 |
第四章 纂修内容研究 |
第一节 家谱中所见宗族事务及其管理 |
一、祭祀 |
二、祠堂 |
三、墓地 |
四、家规家法 |
第二节 家谱中所见民国教育 |
一、传统家族教育转型的动因分析 |
二、家族教育转型的实践 |
第三节 家谱中所见的女性 |
一、民国以前的女性上谱 |
二、民国时期女性上谱的背景、规定及实践 |
第四节 家谱中所见经济史料 |
一、记录区域产业的发展 |
二、揭示民族企业的兴衰 |
三、重视经济单据的留存 |
第五节 家谱中所见其他史料 |
一、民族主义史料 |
二、社会习俗变迁史料 |
三、佛教、医学和体育史料 |
第五章 纂修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修谱功能之重新审视 |
一、家谱功能的演变 |
二、家谱功能的沿袭 |
三、家谱功能的拓展 |
第二节 对民国以前家谱的批判 |
一、对欧苏二法的扬弃 |
二、对旧谱的批判 |
第三节 近代史观的引入 |
一、进化史观 |
二、全球史观 |
三、新文明文化史观 |
第四节 修谱原则 |
一、信实 |
二、平等 |
三、实用 |
第六章 纂修特点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地域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局限性 |
一、局限性的体现 |
二、局限性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目录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已有研究之概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背景 |
第一节 史家情怀与知识主义 |
一、实录与动态——史家情怀 |
二、博物与求知——知识主义 |
第二节 宗教情怀——翰迥报应、求仙长生 |
一、佛教——论迥报应 |
二、道教——求仙长生 |
三、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唐宋笔记小说 |
第三节 三教的融合与世俗化 |
一、三教的融合 |
二、三教的世俗化 |
第四节 民间宗教与信仰 |
一、鬼神精怪与命定思想 |
二、南方文化 |
第五节 商业、城市化及出版印刷的影响 |
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意图 |
第一节 资治体、寓劝诫 |
一、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影响 |
二、时代变迁之要求 |
三、箴规与辅教 |
第二节 广见闻、补史阙 |
一、广见闻 |
二、补史阙 |
第三节 资谈笑、助谐谑 |
一、笑话、谐谑与娱乐 |
二、剧谈与娱乐 |
三、滋味与娱业 |
第四节 其他意国及宋人的新燮 |
第三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与命名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 |
一、笔记小说的着述方式 |
二、笔记小说的取材方式 |
三、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方式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命名 |
一、唐宋笔记小说命名基本情况 |
二、唐宋笔记小说小说命名的理论内涵 |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徵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体制特徵 |
一、标题 |
二、分类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徵 |
一、叙事与虚构 |
二、从口传到书面 |
三、程式化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审美特徵 |
一、体制风貌与审美 |
二、撰述状态与审美 |
三、案头与审美 |
余论 |
附录一:唐宋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官方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的着录情况 |
二、《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着录情况 |
第二节 私家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郡齐读书志》的着录情况 |
二、《直齐书录解题》的着录情况 |
第三节 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形成的原因 |
一、四部分类法与笔记小说之着录 |
二、笔记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四部之关系 |
附录二:唐宋笔记小说序跋辑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後记 |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单篇别行——《礼记》研究的另一维度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植弓》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檀弓》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二章 《王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王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月令》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四、“月令体”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四、“月令体”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月令》单篇别行原因与价值 |
一、《月令》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月令》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四章 《深衣》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及价值 |
一、《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深衣》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投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以“投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以“投壶”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投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礼记》单篇别行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 |
附录二:近四十年《礼记》研究现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油库工程爆破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以及研究意义 |
1.2 地下洞库爆破施工技术现状 |
1.3 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关键技术问题 |
1.4 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爆破开挖工程简介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5.1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2 本课题研究主要创新成果 |
第2章 地下水封洞室群开挖爆破方案研究 |
2.1 不同爆破方式对洞室围岩影响的对比分析 |
2.1.1 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比较 |
2.1.2 不同爆破方式下爆破对围岩动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
2.1.3 地下水封洞室群开挖爆破试验方案选定 |
2.2 地下水封洞室群中下层开挖爆破试验 |
2.3 三种爆破方案的振动特性 |
2.3.1 爆破振动成果分析 |
2.3.2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
2.4 三种爆破方案爆破影响深度分析 |
2.4.1 声波检测成果 |
2.4.2 基于声波检测的洞室群开挖爆破扰动评价 |
2.4.3 三种爆破方案爆破影响深度比较 |
2.5 开挖爆破方案比选 |
2.6 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封洞室群爆破安全监测研究 |
3.1 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安全监测方案 |
3.1.1 安全监测依据 |
3.1.2 主要监测项目 |
3.1.3 爆破安全监测部位及测点布置 |
3.1.4 爆破振动安全监测系统 |
3.2 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安全监测成果 |
3.2.1 爆破振动监测成果及分析 |
3.2.2 宏观调查成果 |
3.2.3 声波测试成果 |
3.2.4 静、动力测试成果综合比较 |
3.3 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封洞室群开挖爆破有害效应的综合控制技术 |
4.1 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有害效应 |
4.1.1 爆破振动 |
4.1.2 爆破粉尘与毒气 |
4.2 地下水封洞库开挖爆破振动的综合控制技术 |
4.3 地下水封洞室群爆破开挖的粉尘控制措施 |
4.3.1 洞外水雾降尘试验 |
4.3.2 地下水封洞库爆破开挖降尘试验方案 |
4.3.3 水雾降尘试验成果分析 |
4.4 其他爆破有害效应的防控措施 |
4.5 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封洞室群开挖爆破精细化施工效果 |
第6章 成果综述 |
6.1 主要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学肯定与政治批判(1936——1949) |
1.2 在狭隘的视野中徘徊(1949——1978) |
1.2.1 几本重要的文学史中的书写 |
1.2.2 《骆驼祥子》的专论文章 |
1.3 在开放的环境中攀登(1979——) |
1.3.2 几本重要的文学史、小说史对《骆驼祥子》的书写 |
1.3.3 新时期以来的《骆驼祥子》研究概述 |
2 《骆驼祥子》研究的阶级/革命视角与启蒙/人性视角 |
2.1 阶级/革命视角:永恒的时代主题 |
2.1.1 阶级视角下审视《骆驼祥子》 |
2.1.2 革命意识下观照《骆驼祥子》 |
2.2 启蒙—人性视角:从梁实秋到陈思和 |
2.2.1 梁实秋:《骆驼祥子》启蒙—人性视角的开拓者 |
2.2.2 民间启蒙与人道温情下的人性挖掘 |
2.2.3 重现虎妞的人性内涵 |
3 《骆驼祥子》研究的城/乡文化视角与性别文化视角 |
3.1 城/乡视角:城市他者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 |
3.1.1 “乡下人进城”潮流下的《骆驼祥子》 |
3.1.2 祥子的社会身份认定 |
3.1.3 徘徊于城乡边缘的祥子的精神困境 |
3.1.4 《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录意义 |
3.2 性别视角:现代女性意识对男权传统的批判 |
3.2.1 老舍的男权意识与文学创作 |
3.2.2 《骆驼祥子》:作者男权意识的代表之作 |
3.2.3 女性意识下反观《骆驼祥子》 |
4 《骆驼祥子》研究的宗教/民族视角与地域文化视角及其他 |
4.1 宗教视角 |
4.1.1 老舍的宗教情怀与文学创作 |
4.1.2 《骆驼祥子》中的宗教意识 |
4.2 民族视角 |
4.2.1 老舍独特的满族气质的形成 |
4.2.2 《骆驼祥子》:隐含的满族文学创作 |
4.3 地域文化视角 |
4.3.1 北京——《骆驼祥子》的地理坐标和文化坐标 |
4.3.2 市民风俗画背后的文化意蕴探究 |
4.4 其他 |
4.4.1 语言研究 |
4.4.2 译介研究 |
4.4.3 版本研究 |
4.4.4 改编研究 |
5 结语 |
5.1 研究的意义 |
5.2 研究的反思 |
《骆驼祥子》研究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第34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D]. 唐茜.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调查[J]. 曲晓燕,李云泉. 暨南史学, 2020(01)
- [3]基于DTS数据的底水气藏水平井产出剖面解释模型及实现[D]. 李亚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4]元明西北地区民族治理比较研究[D]. 马志敬. 烟台大学, 2018(01)
- [5]元代春秋学研究[D]. 张立恩.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研究[D]. 于海燕. 扬州大学, 2016(12)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D]. 周瑾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D].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黄岛国储地下水封油库工程爆破控制技术及应用[D]. 孙海江. 山东大学, 2014(04)
- [10]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D]. 付真真.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