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CIO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一、CIO不仅仅是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21)在《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的CIO拼创行为对IS战略匹配影响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任玉[2](2021)在《分子级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智能制造逐渐渗透到各个工业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石脑油蒸汽裂解是生产烯烃的主要化工过程,也是能源消耗巨大的操作单元。传统粗放型和经验型的裂解过程模拟已无法满足当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亟需为该过程建立准确的、分子级的过程模拟与优化模型,以契合当前世界“分子炼油”的发展方向,及顺应过程模拟软件国产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近些年石化类车载燃料的市场受到电能、氢能等新能源冲击,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现象明显,传统千万级炼厂逐渐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因此,开发原子经济性更好、低碳烯烃收率更高的石油烃裂解新工艺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新型烃类低温引发裂解技术具有显着的开发潜力。该技术基于烃类高温热裂解机理,通过添加低温下更易裂解生成自由基的引发剂,从而达到提前引发链式反应的目的。然而,现有常见小分子助剂存在添加量大、成本高等缺点,而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助剂仅需很少的添加量即可达到优质的引发裂解效果。目前,助剂低温引发裂解增产低碳烯烃的作用规律尚未完全明晰,特别是聚合物助剂的引发机理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围绕分子级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模拟与优化,先后进行了石脑油组成分子重构建模、蒸汽裂解动力学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并进一步探究了助剂低温引发烃类裂解制烯烃的作用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基于常见宏观物性的石脑油分子重构模型。该模型使用确定性分子库,根据碳数和同系物两个维度,将C4-C12范围内的258个烃类分子集总为35个集总组分,并引入按照碳数或沸点遵循伽马分布的假设。对比了伽马分布中使用碳数和沸点的差异,以及宏观物性作为约束条件或目标函数的组合效果,采用文献中的50组石脑油样品对各建模方案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同系物内部含量按照碳数遵循伽马分布,并将PIONA(直链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含量数据放置于约束条件,而将其他宏观物性信息放置于目标函数的这种建模方案准确性最高。经检验,该最优组合的模型能够在仅依赖常见宏观物性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预测石脑油详细组成分布。(2)借助自动反应网络生成技术,构建了石脑油蒸汽裂解的详细自由基机理模型。提出一种分步式构建方法:从单个烃分子的反应网络自动生成开始,依据特定的合并规则将所有考虑的烃分子的反应网络合并。一共60种烃分子被选作反应物种来描述石脑油裂解原料。最终合并得到的模型包含1947个物种和82130个反应。文献中的正癸烷裂解实验被用来验证单个烃分子反应网络的准确性。正癸烷和主产物含量变化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一系列石脑油蒸汽裂解小试实验被用来验证石脑油混合物的详细机理模型。结果显示所得到的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网络能够在常规裂解温度下,准确预测主产物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副产物误差也在可接受范围内。(3)基于上述机理模型获取反应器模拟数据集,构建了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进料组成ANN和反应器ANN两个子网络构成,能够实现从进料石脑油宏观物性直接预测裂解产物分布。在第一部分进料组成ANN中,对比了直接通过油品宏观物性预测组分含量,和间接通过先预测PIONA各自含量分布再得到总含量分布的这两种ANN构建方法。结果表明间接法进料组成ANN预测精度更高。第二部分反应器ANN的裂解产物MAE(平均绝对误差)为0.24wt%。将两部分ANN结合起来,则对于直接法和间接法,其从宏观物性直接预测产物分布的裂解产物MAE分别为0.53wt%和1.02wt%。经验证表明间接法之所以能够拥有更低的产物预测误差,根本原因是其能够保证PIONA与实际值相等,而不仅仅是进料组成总误差的降低。最后,基于ANN代理模型,以乙烯、丙烯、甲烷为对象,对石脑油蒸汽裂解进行了耦合进料油配比的单目标和多目标过程优化,实现了进料组成和操作条件的同时优化。(4)选取三类常见小分子助剂的代表性分子,通过自动反应网络生成获得各助剂与正己烷的共裂解反应网络,通过反应器模拟对助剂的引发裂解性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引发温度与助剂本身裂解温度有关,助剂的裂解温度越低,正己烷裂解温度的降幅越大。三乙胺和硝基甲烷均能提高正己烷生成乙烯、丙烯的选择性,硝基甲烷更加显着,而DTBP几乎无效。通过考察影响助剂初始引发裂解速率的各因素,表明助剂的性能与初始引发反应的温度和自由基浓度关系密切。DTBP由于在过低温度下已完全裂解,因而几乎失效;硝基甲烷在预热段出口附近充分裂解,此时正己烷夺氢反应和乙烯生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均达到较高水平,释放的自由基正好能起作用;三乙胺由于裂解温度过高,烃类自身热裂解已发生,低温引发效果被削弱。通过计算助剂的自由基转化比,发现硝基甲烷比三乙胺拥有更高的自由基转化比,说明硝基甲烷释放的自由基浓度更高,这也是硝基甲烷呈现出更优促进效果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提出助剂选择和设计的三条标准:适当的裂解温度、较高的自由基转化比、较大的自由基夺氢反应速率常数。(5)通过自动反应网络生成技术构建了超支化聚合物助剂与烃类分子的共裂解反应网络。选取能够反应原始聚合物中心结构连接模式和端位基团基特征的代表性碎片和模型化合物作为反应物种。通过反应网络分析得到助剂碎片可能的裂解路径。发现助剂在裂解过程中不断生成·H、·NH2、·CH3自由基和一些小分子物质,与PY-GC/MS热裂解实验中的产物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助剂进攻正己烷的反应过程,超支化聚合物助剂的作用机理可以被解释为:助剂加入后释放活性自由基·CH3,·H,同时还引入了新的·NH2;三种活性自由基进攻正己烷,夺氢反应反超C-C断裂反应成为主反应,从而改变了正己烷的反应网络;·NH2具有较强的夺取仲氢原子的能力,生成的仲碳自由基可能具有更高的丙烯选择性。

陈志奎[3](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提出“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宋肖苗[4](2019)在《常压原油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失效概率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我国常压原油储罐数目也随之不断增长呈指数增长。与此同时,原油的物理特性、储罐结构、作业条件等使得储罐具有先天危险性,并且受到人员经验不足、管理疏松等因素的影响,常压原油储罐的失效概率大大提高。使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Risk Based Inspection,RBI)对常压原油储罐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实现检验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风险水平。但是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中失效概率的计算中仍存在着失效机理与国外差距较大、失效数据缺失以及对原始缺陷考虑较少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对常压原油储罐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动态风险评估,并且对失效概率中的通用设备失效概率因子和设备修正系数因子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以便于使得失效概率的分析结果更为准确。首先,对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对于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归纳了 RBI在我国常压原油储罐的应用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了解其基本概念、理论支撑、评估流程等,而后分析了几类储罐的结构特征,对其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比事故树、事件树、蝴蝶结模型的优缺点,提出采用蝴蝶结模型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动态分析模型,对某储罐的泄漏事件进行了分析,有效识别其中的高危风险因子和事故最可能发生的途径,并且通过对贝叶斯网络模型的修正实现动态的风险评估,为今后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于我国设计制造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而失效数据却直接从国外标准中获得造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我国失效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确定我国失效数据的收集内容,而后将统计模型优缺点进行对比选择运用威布尔分析方法进行失效数据的统计,列出了统计模型的详细步骤后,对失效数据的样本空间进行确定。并且通过对近年我国储罐事故和失效数据的统计得出结果对比,发现统计方法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科学性。最后,利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对设备修正系数进行改进。该方法就是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综合评价法融合在一起。第一步是依据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失效概率评估过程,建立常压原油储罐的失效概率数学模型;其次,在系数修正法的基础上,将设备修正因子划分为一级目标层A、二级要素层B和三级指标层C,利用AHP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引入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各指标;最后,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时,可以避免传统打分法可能造成的风险遮蔽问题,同时可以得出各因子对于需设备修正系数的影响大小排序,并据此结果对影响较大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

吕彬彬[5](2019)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有效提升国家和工业企业创新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呈现何种影响、作用机制如何以及CIO对两者的关系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些企业、政府、学术界所密切关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信息系统成长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结合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企业实际状况,提出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采用IT基础设施和IT应用来衡量信息技术,采用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将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类型视为控制变量,并考虑CIO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接下来,对收集到的445个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层次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信息技术对创新能力的结构方程模拟与数据有较高的拟合度;检验CIO调节作用的层次回归模型显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可以得出:(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均可以显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需要“软硬”结合,既要有良好的基础建设,还要有成熟的应用软件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2)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云、开放社区等的使用会显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但这需要建立在完备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之上,更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战略规划。(3)CIO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单项应用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有削弱作用;对单项应用与管理创新的关系有正向促进作用。

顾美玲[6](2018)在《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移动化、云化、平台化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不断深化IT应用,提升组织绩效。IT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能够创造战略性的商业价值,然而新兴技术背景下,中国企业的IT与业务融合水平亟待提高。IT-业务融合是新技术嵌入组织的过程,不仅涉及组织从战略到流程等全方位的变革,更涉及到组织成员对新事物的态度以及成员间的交互行为等内容。由此可见,深层次融合需要深入到反映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文化层面加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更广泛的组织环境和内在的组织观念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创新文化在IT-业务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体针对以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以及驱动因素是什么?(2)企业创新文化影响IT-业务融合的关键路径是什么?(3)企业创新文化影响IT-业务融合的路径在不同的情境下将发生何种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融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所赋予IT-业务融合的新特点,提出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并基于层次视角对IT-业务融合的概念维度进行了划分。为构建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首先,本文利用元分析技术建立了IT-业务融合的驱动因素框架;其次,在界定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维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论述了企业创新文化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一般路径;再次,将创新文化的作用路径置于企业信息化情境下,结合IT-业务融合驱动因素框架,基于“文化情境—顶层制度设计—结果”与“文化情境—行为塑造—结果”的理论逻辑,提出IT治理、社会维度两个中介变量,并分析了中介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最后,研究了组织结构与制度环境两个变量对模型的调节作用。至此,打开了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路径的“黑箱”。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以信息化建设5年以上,并且实现了核心业务领域(如采购、生产、研发等)信息化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在制度环境欠完善地区和制度环境较完善地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每个企业收集两份问卷,最终获得来自198家企业的396份有效问卷。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多群组分析以及连续变量的调节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逐一检验。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1)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影响IT与业务的基础架构融合、流程融合和战略融合;(2)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影响IT治理的组织机制和关系机制,IT治理的组织机制和关系机制在企业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影响社会维度,社会维度在企业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IT治理的组织机制、流程机制和关系机制积极影响社会维度;(5)在具有有机式与机械式组织结构类型的企业中,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路径存在显着差异;(6)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企业创新文化与IT治理/IT-业务融合之间关系。本文旨在揭示创新文化帮助企业实现IT的业务价值的内在机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融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所赋予IT-业务融合的新特点,提出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并利用元分析技术建立了IT-业务融合的驱动因素框架,这有利于弥补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尽管信息系统领域学者已经认识到IT-业务融合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但对于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却始终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伴随着研究的深入,IT-业务融合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更加得以彰显,需要不断完善其概念内涵。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兴技术背景下IT-业务融合所呈现出的新特点,界定了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次视角,将IT-业务融合划分为基础架构融合、流程融合和战略融合三个维度。同时,利用元分析技术构建了IT-业务融合的驱动因素框架。这将有助于弥补IT-业务融合的概念边界模糊等不足,为推动IT-业务融合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本文构建了以IT治理和社会维度为中介的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机制模型,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打开了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路径的“黑箱”,填补了两者间作用机制研究的空白。当前理论界对于创新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如企业绩效,而关于创新文化对其它重要的过程变量影响的研究却较为鲜见。在企业信息化情境下,少数学者探讨了文化与组织IT应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但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路径的“黑箱”却尚未打开。本文基于“文化情境—顶层制度设计—结果”与“文化情境—行为塑造—结果”理论逻辑,通过引入IT治理、社会维度两个中介变量,阐释了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路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拓展了IT-业务融合的研究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文化视角下IT深层次应用方面理论研究的不足。(3)本文系统研究了IT治理的组织机制、流程机制和关系机制对社会维度的IT与业务部门间合作关系和交互行为的影响,更加深入地揭示了企业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从行为视角阐释了IT治理对IT-业务融合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只关注了IT治理对理性(知识)维度的IT与业务战略融合的影响,忽视了IT治理作为企业与IT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对社会维度的IT与业务部门之间合作关系和交互行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IT治理的组织、流程和关系机制通过有效的引导、约束和激励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行为,将有效提升IT与业务部门对彼此使命、目标和计划的认知和承诺的水平,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挖掘企业创新文化影响IT-业务融合的中介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企业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之间的深层次影响关系,同时从行为视角阐释了IT治理对IT-业务融合的作用机理。(4)本文对比了在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中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路径的差异,并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加深了对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之间关系的认识,丰富了情景化的管理理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一种管理变量会比其它变量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更加行之有效(陈佳俊,2003)。然而现有研究在探讨创新文化的影响时,还很少关注调节变量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内部情境变量组织结构和外部情境因素制度环境对模型的调节作用,验证了在具有有机式与机械式组织结构类型的企业中,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路径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企业创新文化与IT治理/IT-业务融合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更加准确地阐述了本文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5)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企业管理实践启示与建议,为更好地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与IT-业务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尽管现有研究认识到阻碍企业利用IT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特征与人员水平而并非技术因素,但尚未系统地基于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作用机理,对IT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对策性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索了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在新兴技术与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管理实践所带来的启示,进而针对不同影响路径提出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外部环境特征,更好地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与IT-业务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李磊[7](2018)在《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测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中由于政策的倾斜导致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充分,以至于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畸形局面。在张培刚教授“牛肚子理论”的引导下中部获得了发展的关注,“中部崛起”战略得以提出并迅速实施贯彻。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这“五化”和市场化程度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着各自的力量,而且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五化”都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但各自之间的发展并不充分、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以中部六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建立“五化”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体系,选取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各省“五化”各自的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同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各省“五化”耦合协调度,然后引入市场化程度指标与之进行回归拟合,最后在各省“五化”耦合协调度发展状况及市场化回归分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地为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通过促进“五化”耦合协调及提升市场化程度来促进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进而能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带动西部产业升级,最终促进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认为,(1)2000-2015年中部六省“五化”各自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而“五化”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则呈上升趋势,但阶段性发展特征明显,2000-2005年属于失调衰退期、2006-2010年属于过度协调期、2011-2015年属于深化协调发展期;(2)根据中部六省最终“五化”耦合协调度可以将六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湖北省、湖南省与河南省处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第一梯队,江西省、安徽省处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梯队,山西省处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梯队;(3)市场化程度对“五化”耦合协调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因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化水平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中部六省应该继续深化市场化经济改革,打破地域限制和地方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内各项资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

刘丛[8](2019)在《智慧政府视角下行政联合审批研究 ——以S市落户审批为例》文中指出社会发展促使公共事务的日趋复杂,政府行政行为过程中的“跨部门”现象也日趋显现。目前在多数行政审批领域,通常“一事项”需要“多部门”联合审批决定。部门横向分割的审批权配置导致了职能化、分散化、碎片化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这样的传统审批模式对于外部环境来说,存在诸如多头标准、程序繁琐、准入壁垒等问题,而在内部环境也造成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等情况。网上行政审批成为政务模式信息化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一大实践,受到各地政府推崇。但大多数的网上联合审批仍停留于内部政府之间的信息流转,对外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协作。近年来,打造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政府”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化变革的新趋势。在“智慧政府”建设这一有利背景下,若能够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部门联合审批模式从“线下”联合式窗口搬迁至“线上”政务网络平台,不仅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化解了线下集约、合成窗口带来的专业性缺失的问题。然而目前实践方面“一门式”网上行政联合审批模式大多只停留于内部信息传输、外部端口受理等形式化的数据交换模式。而研究领域对于网上联合审批也多是从流程方面考虑,而忽视系统性地考量。鉴于此,本文将以“智慧政府”为视角,依托整体政府理论,提供有效的行政审批权能分析和整体性治理路径;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各审批部门间的权益如何协调,归口如何统一;将以流程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制度、流程等方面,系统分析网上联合行政审批的机制、结构及运作体系。在顶层设计、制度考量、管理理念上始终沿着不断精细聚焦、不断深化完善的路径发展、演变,具体到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规范。再通过探讨国内外不同地区线下联合审批或网上集成审批模式,挖掘不同发展模式的可取之处。本文将以S市落户审批为例开展案例研究,探讨随着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视野的不断开拓,S市落户联合审批如何辩证认识到自身的不同之处,从而能从制度设计出发,通过整合目标与手段、部门利益与权责、组织机构与人员,重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审批理念,设计“一门式”联合网上审批模式。最终能打造符合“智慧政府”发展理念的,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基础的,自“政务服务网”或其他移动统一端口受理,后台审批到最终落户办理的一站式审批模式转型,实现从线下分散型审批模式到内外网沟通链接。本文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联合行政审批模式的优化带来实践借鉴意义,以期提出的优化路径能够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

李雅鸿[9](2016)在《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IT治理领域更多的是集中于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对IT治理与企业价值和绩效的虽有涉及,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略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IT治理是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导致了IT投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按照战略信息协同理论、制度环境理论、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等观点,有必要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对IT治理进行研究,将IT治理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协同一致,将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所面临的法规标准制度环境引入IT治理模型,在辨析IT治理作用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和机理的同时,探索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实证研究IT治理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从价值链的角度构建企业IT治理体系。同时,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在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其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绩效,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IT治理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IT治理对企业价值和绩效的影响作用。首先,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IT治理的概念内涵、IT治理的研究问题、IT治理的分类和经典模型,并对国内外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评述;其次,依据企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对IT治理的研究概念重新整合,将其划分为四个维度,以此构建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探索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和对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命题;然后,利用国内三板挂牌企业的经验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实证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最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结构方程、多元回归等方法对600份问卷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考察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和根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第一,对IT治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价值链”角度拓展了IT治理的研究内容。依据战略信息协同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制度环境理论、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等观点,剖析了IT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将企业价值目标、企业内外部资源和IT治理三个维度与企业所处的特殊的法规标准环境联系结合起来,提出企业IT治理体系的ROGE概念模型,构成一个四维立方体的体系结构。第二,依据公司治理理论和企业边界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从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维度对企业价值进行了剖析,分析了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了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的作用,以及IT治理的本质和公司治理的关系,阐述了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文中研究认为在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构了企业价值链并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解析了IT治理、法规标准、IT能力、企业绩效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和概念模型。第三,IT治理与企业价值具有正向相关性,是影响和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IT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证数据检验的基础上,得出IT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因素影响最大,由于利益相关者性质不同,目标诉求不同,只有对IT治理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提高企业IT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第四,IT治理对企业绩效有多个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营绩效、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其中对运营绩效的影响最大。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投入产出等经济效益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企业中的组织机构方面,不过IT治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影响到IT治理的落地问题。在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必须和IT治理紧密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防控工作。第五,IT治理并非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而是经过IT能力路径作用于企业绩效,影响到企业绩效的变化,而IT能力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来影响企业绩效。IT能力通过IT与企业业务匹配程度、基础设施的投入、IT人才力量、IT部门合作能力四条路径影响企业绩效,其中IT与企业业务匹配程度和IT人才力量的影响力最大。IT治理通过IT能力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当纳入IT能力的中介效应时,IT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不再存在直接的显着性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关于IT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显着性关系,只是统计意义上的而非是理论上的定量式的作用关系。最后,依据制度环境理论,剖析了法规标准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IT方面各种法规标准通过IT治理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作用和积极影响,法规标准环境是我国企业IT治理的关键前驱动力。企业在遵循国内外相关先进IT治理标准和法律规范时,是会增加一定的治理成本,但其提升IT能力水平和改善企业绩效的效果是显着的。

蔡一闻[10](2016)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化成为高校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推动高校变革和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战略资源。美国等发达地区高校通过IT治理理念的导入,将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与大学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校级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多种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手段,全方位进行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将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学校优秀资源。业务-IT匹配是影响组织IT发挥其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研究学者都开始关注组织信息化战略的匹配度,并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例研究。高校作为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也应当注重本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方的战略匹配度,以便在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本文参照Luftman教授提出的业务-IT匹配成熟度(SAMM)模型和IT治理理论,编制了适合测量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的调研问卷,对上海S大学业务-IT匹配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的业务-IT匹配度已全面进入第四阶段--改善/管理阶段,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部门的战略匹配度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匹配度高于教学与科研,符合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调查还显示高层支持、基础设施、有效交流和战略合作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成熟度有影响的四大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S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的实证研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文章提出的战略匹配度问卷也希望能从不同角度为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CIO不仅仅是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O不仅仅是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2)分子级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石脑油蒸汽裂解过程简介
        2.1.1 蒸汽裂解装置
        2.1.2 烃类热裂解反应机理
    2.2 石油组成分子重构技术研究进展
        2.2.1 分子重构建模方法
        2.2.2 石脑油馏分的分子重构
    2.3 石脑油蒸汽裂解动力学建模研究进展
        2.3.1 不同水平的动力学模型分类
        2.3.2 自动反应网络生成技术
        2.3.3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2.4 助剂低温引发烃类裂解研究进展
        2.4.1 小分子助剂
        2.4.2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
    2.5 课题的提出
第三章 基于常见宏观物性的石脑油分子重构建模方法与比较
    3.1 引言
    3.2 建模方法
        3.2.1 石脑油确定性分子库
        3.2.2 分子重构数学模型
    3.3 案例分析
        3.3.1 伽马分布中使用碳数和沸点的比较
        3.3.2 在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中放置PIONA数据的比较
        3.3.3 最优建模方法的详细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符号命名
第四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模型的自动反应网络生成
    4.1 引言
    4.2 建模方法
        4.2.1 挑选作为反应物种的烃分子
        4.2.2 单个烃分子反应网络自动生成
        4.2.3 石脑油混合物的反应网络合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个烃分子裂解反应网络的验证
        4.3.2 石脑油混合物裂解反应网络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符号命名
第五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与优化
    5.1 引言
    5.2 人工神经网络的搭建
        5.2.1 数据集的获取
        5.2.2 进料组成的ANN模型
        5.2.3 反应器的ANN模型
    5.3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果与讨论
        5.3.1 进料组成ANN的预测性能
        5.3.2 反应器ANN的预测性能
        5.3.3 组合ANN的预测性能
        5.3.4 猜想验证
    5.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过程优化
        5.4.1 耦合石脑油进料配比的单目标优化
        5.4.2 裂解产物的多目标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分子助剂低温引发裂解过程模拟与性能对比
    6.1 引言
    6.2 小分子助剂低温引发裂解反应过程建模
        6.2.1 引发裂解反应网络模拟
        6.2.2 裂解过程反应器模拟
    6.3 不同助剂的低温引发裂解效果与对比
        6.3.1 低温引发裂解效果
        6.3.2 烯烃产率提升效果
        6.3.3 选择性调变效果
    6.4 助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
        6.4.1 助剂的裂解温度
        6.4.2 助剂的自由基转化比
        6.4.3 助剂设计标准浅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引发裂解机理探究
    7.1 引言
    7.2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共裂解反应网络模拟
        7.2.1 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7.2.2 共裂解反应网络自动生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的裂解路径
        7.3.2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的作用机理分析
        7.3.3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与小分子助剂的对比
    7.4 木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1.1 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格
    第三章 基于常见宏观物性的石脑油分子重构建模方法与比较
    第四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模型的自动反应网络生成
    第五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与优化
附录2 程序
    第四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模型的自动反应网络生成
    第七章 超支化聚合物助剂引发裂解机理探究
附录3 反应网络
    第四章 石脑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模型的自动反应网络生成
作者简介

(3)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4)常压原油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失效概率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RBI国外研究现状
        1.2.2 RBI国内研究现状
        1.2.3 储罐风险评估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风险的检验概述
    2.1 RBI技术基本概念
    2.2 RBI技术与传统检验方法的区别
    2.3 RBI优点及局限性
        2.3.1 RBI方法的优点
        2.3.2 RBI方法的局限性
    2.4 RBI的关键要素
    2.5 RBI技术的应用范围
    2.7 RBI技术文件的关系
    2.8 RBI的方法介绍
        2.8.1 定性方法
        2.8.2 半定量方法
        2.8.3 定量方法
    2.9 基于风险的检验预期效果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储罐失效机理动态分析
    3.1 储罐结构
    3.2 大型原油储罐重大危险源辨识
    3.3 储罐主要失效形式及失效机理
        3.3.1 储罐失效形式
        3.3.2 储罐主要失效机理
    3.4 事故树分析法
        3.4.1 事故树的基本概念
        3.4.2 事故树分析法的步骤
        3.4.3 事故树的符号及意义
    3.5 储罐失效事故树的绘制
    3.6 储罐失效原因分析
    3.7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态风险评估
        3.7.1 事件树与Bow-tie方法概述
        3.7.2 贝叶斯网络概述及联系
        3.7.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3.7.4 案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用设备失效概率的改进
    4.1 系数修正法模型
    4.2 通用失效概率数据的处理
        4.2.1 失效数据的收集
        4.2.2 失效数据的统计模型
        4.2.3 同类失效概率的计算
        4.2.4 失效样本容量的确定
    4.3 统计结果
        4.3.1 依据事故类型
        4.3.2 根据事故等级
        4.3.3 根据事故发生时间
        4.3.4 根据主要成分化学品分类
        4.3.5 根据火灾爆炸事故
        4.3.6 改进建议
    4.4 实例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备修正系数的改进
    5.1 我国常压原油储罐修正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设备修正系数整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5.2.1 AHP传统方法简介
        5.2.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5.2.3 某储罐的设备修正系数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5.3 常压原油储罐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
        5.3.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5.3.2 常压原油储罐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模型的建立
        5.3.3 某储罐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研究
    5.4 实例运用对比
        5.4.1 概述
        5.4.2 储存物料性质
        5.4.3 工艺说明
        5.4.4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与RBI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两化融合
        2.1.2 信息技术
        2.1.3 创新能力
        2.1.4 CIO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信息系统成长理论
    2.3 相关方法介绍
        2.3.1 结构方程模型
        2.3.2 层次回归分析
第三章 理论模型、假设提出与变量选取
    3.1 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3.1.1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假设
        3.1.2 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假设
        3.1.3 CIO的调节作用
    3.2 变量选取
        3.2.1 信息技术
        3.2.2 创新能力
        3.2.3 CIO
        3.2.4 控制变量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分析
        4.1.1 数据收集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1 自变量:信息技术
        4.2.2 因变量:企业创新能力
        4.2.3 调节变量:CIO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1 信息技术
        4.3.2 企业创新能力
        4.3.3 CIO
    4.4 变量的相关分析
    4.5 模型与假设检验
        4.5.1 主效应分析
        4.5.2 调节作用分析
    4.6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5.1 技术路线
        1.5.2 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技术采纳理论
        2.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1.3 企业文化理论
        2.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5 场动力理论
    2.2 企业创新文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企业创新文化内涵的回顾
        2.2.2 企业创新文化的相关实证研究
        2.2.3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3 IT-业务融合研究综述
        2.3.1 IT-业务融合概念内涵的回顾
        2.3.2 基于静态观的IT-业务融合相关研究
        2.3.3 基于动态观的IT-业务融合相关研究
        2.3.4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4 文化视角下的IT吸纳过程相关研究综述
        2.4.1 基于层次视角的文化对IT吸纳影响关系述评
        2.4.2 基于过程视角的文化对IT吸纳影响关系述评
        2.4.3 现有相关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及驱动因素分析
    3.1 IT-业务融合的概念内涵解析
        3.1.1 IT-业务融合的内涵
        3.1.2 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2 IT-业务融合的概念维度划分
        3.2.1 维度划分的依据
        3.2.2 IT-业务融合的构成维度
    3.3 基于元分析技术的IT-业务融合驱动因素分析
        3.3.1 元分析技术
        3.3.2 驱动因素研究框架及假设
        3.3.3 研究设计
        3.3.4 文献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3.5 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分析
        3.3.6 元分析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内涵解析
        4.1.1 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内涵
        4.1.2 企业创新文化的特征
        4.1.3 企业创新文化概念维度的界定
    4.2 企业创新文化的功能及一般作用路径的理论分析
        4.2.1 企业创新文化的功能
        4.2.2 企业创新文化的一般作用路径探索
    4.3 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作用路径的理论分析
        4.3.1 中介因素的识别
        4.3.2 中介因素的概念内涵界定
        4.3.3 中介因素之间作用关系探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5.1 理论模型构建
    5.2 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之间关系的假设提出
        5.2.1 创新文化与基础架构融合
        5.2.2 创新文化与流程融合
        5.2.3 创新文化与战略融合
    5.3 创新文化与IT治理之间关系的假设提出
        5.3.1 创新文化与IT治理组织机制
        5.3.2 创新文化与IT治理流程机制
        5.3.3 创新文化与IT治理关系机制
    5.4 IT治理不同维度中介作用的假设提出
        5.4.1 IT治理组织机制的中介作用
        5.4.2 IT治理流程机制的中介作用
        5.4.3 IT治理关系机制的中介作用
    5.5 创新文化与社会维度之间关系的假设提出
    5.6 社会维度的中介作用的假设提出
    5.7 IT治理与社会维度之间关系的假设提出
    5.8 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的假设提出
    5.9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假设提出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
    6.1 研究设计
        6.1.1 问卷设计
        6.1.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2 变量测量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4 实证分析
        6.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6.4.2 创新文化与IT-业务融合不同维度之间关系的检验
        6.4.3 创新文化、IT治理与IT-业务融合关系的检验
        6.4.4 创新文化、社会维度与IT-业务融合关系的检验
        6.4.5 IT治理与社会维度的关系检验
        6.4.6 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检验
        6.4.7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1 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分析
        6.5.2 创新文化、IT治理与IT-业务融合的影响分析
        6.5.3 创新文化、社会维度与IT-业务融合的影响分析
        6.5.4 IT治理对社会维度的影响分析
        6.5.5 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分析
        6.5.6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6.6 新兴技术与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实践启示与管理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未来展望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元分析使用文献列表
    附录B 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影响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C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流程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思路及流程图
    1.4 创新点及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
    2.1 “五化”互动关系及作用机理
    2.2 耦合度概念及测度介绍
3. “五化”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原有“五化”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2 指标构建总体目标
    3.3 指标构建原则
    3.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指标数据说明及无量纲化处理
        3.5.1 数据搜集相关情况说明
        3.5.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3.6 评价体系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
        3.6.1 主成分分析理论介绍
        3.6.2 主成分分析对指标体系的筛选
4. “五化”耦合协调性测度分析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五化”各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指数测度
    4.3 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测度
        4.3.1 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度测度
        4.3.2 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度测度
    4.4 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分析
5. 市场化程度与“五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5.1 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及“五化”协调发展的作用
    5.2 市场化水平与“五化”耦合协调度回归分析
    5.3 市场化水平与“五化”耦合协调度关系总结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共性政策建议
        6.2.1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规模化、社会化经营
        6.2.2 改善工业化结构,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6.2.3 协调城镇化发展格局,推进质量型城镇化发展
        6.2.4 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产业间的融合力度
        6.2.5 全面贯彻绿色化发展理念,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6.2.6 提升市场化开放水平,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6.3 针对性政策建议
        6.3.1 湖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建设中部崛起核心增长极
        6.3.2 湖南: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6.3.3 江西:走低碳发展之路,青山永驻、绿水长流建好“后花园”
        6.3.4 安徽:提升经济开放程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有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6.3.5 河南: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农业进程,建设天下粮仓
        6.3.6 山西:积极促进产业发展低碳化、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系列—: “五化”耦合协调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表系列二: 中部六省“五化”原始数据附表
    附表系列三: 中部六省“五化”标准化后数据附表
    附表系列四: 中部六省“五化”指标权重系数表
    附表系列五: 中部六省“五化”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及综合发展指数表
致谢

(8)智慧政府视角下行政联合审批研究 ——以S市落户审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二、国内研究成果
        三、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概念厘定及理论探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念厘定
        一、智慧政府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
        三、“一门式”
        四、联合审批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整体政府理论
        (一)整体政府理论的阐述
        (二)整体政府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阐述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三、流程管理理论
        (一)流程管理理论的阐述
        (二)流程管理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第三章 实证案例研究
    第一节 S市落户联合审批模式概况
        一、S市落户审批历史沿革
        二、S市落户审批信息系统审批现状
    第二节 S市落户联合审批存在问题
        一、现有流程环节复杂部门协调缺失
        二、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无法共享
        三、信息流阻断严重安全性缺乏
        四、传统G2G模式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第三节 S市落户联合审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整体性角度出发谈S市落户管理格局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谈S市落户审批环节
        三、从流程管理角度谈S市落户审批制度
        (一)落户制度优势
        (二)落户管理制度缺陷
        (三)落户办理流程局限
第四章 国内外行政审批实践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国外的实践现状
        一、国外的实践概述
        二、案例一:美国政府规制及CIO运行机制
        (一)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及网上联合审批制度历史沿革
        (二)美国网上行政审批模式
        (三)美国网上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经验
        (四)美国CIO制度的应用研判
        三、案例二:日本以战略为主导的电子政务改革
        (一)日本电子政务历史沿革
        (二)日本政府电子政务及网上审批制度战略规划
        (三)日本网上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经验
        (四)日本战略规划的应用研判
        四、国外的实践现状的综合分析
        (一)有效政府规划
        (二)统一窗口服务
        (三)关注利益相关主体
    第二节 国内的实践现状
        一、国内的实践概述
        二、案例一: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网上行政服务改革
        (一)浙江行政服务改革简介
        (二)浙江省行政服务改革的应用研判
        三、案例二:深圳市并联审批模式
        (一)深圳市并联审批改革简介
        (二)深圳市并联审批改革的应用研判
        四、国内的实践现状综合分析
        (一)政策导向明确实施方法各异
        (二)缩减审批层级落实简政放权
        (三)优化流程设计电子化应用逐步加强
第六章 联合审批优化策略探寻
    第一节 从整体性治理角度出发打造线上联合审批模式
        一、加强战略规划
        二、构筑高效政府CIO创新运行机制
        三、横向纵向全方位勾连业务与技术
    第二节 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实现制度化管理
        一、规避联合审批外部性
        (一)完善联合审批立法
        (二)引入第三方评议制度
        (三)全面建立诚信体系
        二、完善审批信息共享融通
        (一)利益相关者主体协同
        (二)实现审批信息实时共享
    第三节 加强流程管理打造线上电子化线下专业化
        一、线上全面电子化
        (一)电子身份认证
        (二)电子证照发放
        (三)电子档案管理
        二、线下高效专业化
        (一)消减内部层级审批
        (二)厘清线上线下职责
        三、“一门式”网上联合流程设计(以S市落户审批为例)
        (一)流程再造设计特征
        (二)流程再造优势
        (三)网上流程再造设计具体形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1.1.2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1.1.3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1.2 问题提出与解析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研究与理论基础
    2.1 IT治理理论
        2.1.1 IT治理概念和内涵
        2.1.2 IT治理的研究问题
        2.1.3 IT治理分类和经典模型
    2.2 企业价值理论
        2.2.1 企业价值概念和内涵
        2.2.2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视角的研究
        2.2.3 基于财务战略视角的研究
        2.2.4 基于影响因素视角的研究
        2.2.5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研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司治理理论
        2.3.2 信息技术理论
        2.3.3 资源基础理论
        2.3.4 企业能力理论
    2.4 国内外基于IT治理的企业价值研究
        2.4.1 国外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2.4.2 国内关于IT治理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
        2.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IT治理ROGE概念模型构建
    3.1 IT治理研究新视角
        3.1.1 竞争环境下企业IT治理的行为分析
        3.1.2 基于价值网络的IT治理概念整合
    3.2 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3.2.1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3.2.2 战略与信息的协同性分析
    3.3 模型构建的相关理论
        3.3.1 法规标准-制度环境理论
        3.3.2 核心能力-企业边界理论
        3.3.3 信息技术-商业生态理论
    3.4 企业IT治理概念模型
        3.4.1 内外部资源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2 目标决策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3 IT治理体系与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3.4.4 ROGE概念模型提出
    3.5 IT治理对企业绩效跟踪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4.1 IT治理的维度分析
        4.1.1 企业IT治理的目标
        4.1.2 实现IT治理目标的条件
        4.1.3 价值链视角下IT治理的作用
    4.2 企业价值的维度分析
        4.2.1 企业价值:市场价值
        4.2.2 企业价值:内在价值
    4.3 IT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作用分析
        4.3.1 IT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重构价值链与提升竞争优势
        4.3.2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概念模型
    4.4 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数据分析
        4.4.1 解释与被解释变量指标
        4.4.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4.4.3 样本与数据
        4.4.4 假设研究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分析
    5.1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5.1.1 IT治理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公司治理的互动过程
        5.1.2 IT治理的研究构面
        5.1.3 IT治理、法规标准、企业绩效
        5.1.4 IT治理、IT能力、企业绩效
    5.2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2 IT能力在IT治理及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5.2.3 IT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4 法规标准环境对IT治理的影响
    5.3 研究假设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IT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6.1.1 调研方法与对象选择
        6.1.2 测量量表设计
        6.1.3 问卷设计与发放
    6.2 数据分析与处理
        6.2.1 数据分析方法与要求
        6.2.2 数据描述性统计
        6.2.3 数据样本缺失处理与正态分布检验
    6.3 模型的信度效度检验
        6.3.1 量表信度分析
        6.3.2 量表效度分析
        6.3.3 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潜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6.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1 中介作用的检验
        6.4.2 模型修正与探索
        6.4.3 最佳模型路径探索
    6.5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6.5.1 实证假设检验结果
        6.5.2 结果解释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和展望
    主要的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研究数据样本的股票名称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企业IT治理情况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一.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三.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简单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
        二、战略匹配度
        三、IT治理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战略匹配理论
        一、战略匹配(SAM)模型的阐述
        二、战略匹配成熟度(SAMM)模型的阐述
        三、战略匹配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第二节 IT治理
        一、IT治理的阐述
        二、IT治理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第三节 高校信息化战略匹配度假设维度的构建
第三章 S大学信息化战略匹配度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S大学信息化建设的起源和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学校IT部门起源与现状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
    第三节 S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样本收集的考虑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项目区间度分析
        四、因素分析
        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六、S大学信息化战略匹配度现状及相关分析
    第四节 S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研究结果分析
        一、因素分析性分析
        二、信息联络员制度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与分析
    第一节 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与分析
        一、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
        二、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分析
    第二节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与分析
        一、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
        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分析
    第三节 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个案比较分析
第五章 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加强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提升学校高层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设立CIO或类似角色
    第二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
        一、提升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
        二、采取外包优化服务水平质量
    第三节 提高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
        一、多元角色参与的组织架构
        二、扩大优秀信息化人员队伍
    第四节 通过战略合作提升对科教研信息化支持
        一、引入新技术支持教学信息化
        二、加大对科研信息化的创新探索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信息化战略匹配度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CIO不仅仅是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的CIO拼创行为对IS战略匹配影响实证研究[D]. 王丽.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分子级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D]. 任玉. 浙江大学, 2021(01)
  • [3]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4]常压原油储罐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失效概率的研究与应用[D]. 宋肖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吕彬彬.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企业创新文化对IT-业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D]. 顾美玲. 吉林大学, 2018(12)
  • [7]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测度研究[D]. 李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8]智慧政府视角下行政联合审批研究 ——以S市落户审批为例[D]. 刘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IT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及对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雅鸿.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蔡一闻.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CIO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