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耿君[1](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王蕾[2](2020)在《武威雷台铜车马仪仗俑研究》文中提出
郭盼[3](2019)在《汉代人物造像风格的动画角色设计转换》文中研究指明汉代作为我国封建国家的强盛时代,由于其民富国强、技术进步、政治思想的影响,许多带有明显汉代文化特色的艺术珍品大量涌现。本文试图挖掘这一时期的文明状态及汉代造像中人物造像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梳理其艺术风格与特征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转换研究与设计思考。本文以“汉代人物造像风格的动画角色设计转换”为研究目标,且主要采用了对比研究与个案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与图像资料的搜集与研读,梳理其历史背景与脉络,归纳总结其风格演变,并对汉代人物造像进行分类整理,着重解析了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且通过对比分析找寻到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设计思维,以个案分析法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上,从艺术观念与思想方面对汉代人物造像艺术进行整体研究,由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试图归纳出其独特的精神意蕴,启发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因此,本文通过对当今动画角色设计中传统设计思维的思考,找寻两者之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为深入开发动画作品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将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当中为实践基础,着重解析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传统元素与动画角色设计的结合点,结合大量案例分析,找寻到二者的相通之处,通过选择与提取、联想与突破以形象重构、打散构成、直接转换的方式对汉代人物造像在动画角色设计方面进行了转换研究,进一步丰富角色的表现形式,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当下设计学所要探寻的中国未来动画角色设计的方向与理想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指向。
陆晗昱[4](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李星[5](2019)在《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考察》文中认为陕西省自1949年以来,集中在关中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随之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大批古墓葬、古遗址。本文主要对于关中地区有资料可寻的两汉墓葬中出土犬形陶俑做了搜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犬形陶俑进行了分型分期。西汉早期犬形陶俑体型较大,形态较为单一,制作精细,注重写实,以模制为主,细节部位如耳、口、鼻会进一步加塑,泥质灰陶居多,出土墓葬规格高。西汉晚期犬形陶俑仍然以泥质灰陶为主,也有火候较低的土黄色胎,延续前期写实风格,制作精细程度比之前略有下降,比例适中、手法简洁,出现二模合制的侧卧守犬形象,出土墓葬不局限于高等级墓葬,开始出现于等级不高的普通平民墓葬当中,但数量较少。新莽至东汉早期犬形陶俑形态与数量都进一步增多,出现前期所未见的蹲踞姿态,此时期犬形陶俑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些许的变形和夸张,将客观的表现和主观的再现完美结合起来,体型较前期缩小,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伴以少量的红陶和釉陶。东汉晚期出土犬形陶俑数量最大,形态种类和烧造方法也更为多样化,制作以模制为主,制法有二模合制,以及模制与捏塑相结合等。主要流行蹲踞和站立这两种姿态,也有奔跑以及狩猎姿态,工艺制作水平差距较大,陶质依旧以泥质灰陶为主,其次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红褐陶等。通过这些资料能够了解到关中地区西汉至东汉时期犬形陶俑的发展状况,对于其工艺制作水平与艺术面貌也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直观的认识。
李永涛[6](2019)在《河南北宋砖室墓中门图样研究》文中提出门图样早期装饰在汉代地上建筑,该图式最早于五代时期出现在墓葬内,魏晋时期经历短暂的消亡,于宋、辽、金时期再度兴盛,至明清时期再度衰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装饰雕塑题材。其所具有艺术性、象征性、装饰性特征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雕刻工艺和和丧葬信仰的实物资料;作为墓室内丧葬的隐晦符号,可以通过它探究当时社会对死亡的认知:亡魂升,死魄温,生人福,子孙衍。但由于学术界对河南地区此类图式的关注较少,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更少,因而有必要将河南地区砖室墓中的门图样加以系统化研究,结合当时的文献资料究其意义。文章探讨该图式的命名问题,回顾该图式以往命名的学术史,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局限性,并根据宋代的灵魂观念提出“灵魂之门”的概念,将墓葬中的其他门纳入到一个体系内加以研究。通过查阅河南地区近些年来考古发掘报告,共选取砖室墓葬60余座的90余例门图样,梳理其在地域的分布和时间的分布上的规律,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揭示其历时性变化和系统内部的分类情况。最后结合美术考古的相关知识,揭示该图式在墓葬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根据墓葬和该图式的构造特点,探索墓葬的地位及门图样的所属问题,进而通过分析门图样的相关图案探索人们所给予的愿望和雕造行业的发展情况。文章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河南地区该类图式研究的空白,其二是对该图式在墓葬中的作用、归属及其上的人物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作用是供墓主人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该门“折射”在墓主人所在的墓葬周围。通过对搜集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发现其分布的地域性和时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地域上主要集中在郑、洛地区,此外河南的边缘地区也有分布,如安阳、三门峡、南阳、平顶山等地,北宋京畿之地发现较少,或与开封所处黄泛区有关;时间上可以看出该图式发展的脉络:早期的门图样构造较为简单以素面板门为主,门的主要构件具备,但细节不足,体现了早期门图样仅注重神似,到了中期以后,门的样式种类增多,装饰开始增多,人物形象开始出现,隔扇门开始占据墓门两侧的墓壁,这些变化与门在墓葬中地位的提升有关,具有“象生”的特点,晚期则出现出现衰落的迹象,建造的工艺开始衰落,门图样的装饰趋于简化;门图样的工艺趋于衰落,但其所具有的美好寓意得以保留,主要的纹饰有龟背纹、寿字纹等其他宗教性纹案。该图式是一种寄托,其出现在墓葬中是信仰催生的,具有装饰作用,寓意美好的愿望。
郭继锋[7](2017)在《论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将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艺术走向及相关成果,尤其着重研究中国二十世纪以来,雕塑家们在艺术风云急剧变幻的环境下,针对中国古代雕塑的考察与保护所做的不懈努力;在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为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雕塑教学体系和造型体系所做的不断探索;在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中,为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作品所进行的有益尝试。笔者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研究观点和教育思想,对他们的雕塑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获得建立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体系和中国当代雕塑造型体系的基本思路。可能他们的研究和成果尚有局限,但是,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不可予以重复的丰富成果和经验借鉴。笔者认为,在中国的现当代雕塑教学体系中及影响下,中国现当代的雕塑家们已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大量中国古代雕塑,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或掌握了中国古代雕塑工匠的创作理念和造型方法。尤其当许多上世纪初能够走出去并受到完整西方造型理念熏陶的雕塑家们能够在反观自身文化精神与风格特征时,反倒促使他们建立了重新看待自己历史遗产的新眼光,并在这种重新的审视中,获得了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造型理念和美学观的滋养,以及新生出了在现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新方法。在如今,西方当代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相映生辉……怎样把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转化为当代雕塑创作的新源泉,是本篇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的雕塑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雕塑探索中,已经能够有效地转化中西方雕塑教学体系融合所带来的观念与技术革新,也能够创作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优秀雕塑作品。他们针对中国古代雕塑的研究和创新所做的积极探索与成果,是我们要积极继承的,他们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顽强执着的探索精神和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要大力发扬的。
曾齐宝[8](2016)在《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雕塑无论在技法特征,还是审美意趣上与绘画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作为绘画主要表现手段的色彩和线条,却也是中国传统雕塑最主要的技法特征。还有,如“立体山水画”一般的山水塑壁与山水画也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这些特征称之为塑绘一体。在中国传统雕塑理论缺失的情况下,它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门径。塑绘一体首先是中国文化思维模式与时空意识下之产物;另外,作为中国传统雕塑最主要的两大类别,明器雕塑与佛教造像又分别出于事死如生和宗教仪礼的需要,而始终坚持对雕塑进行彩绘。还有,雕塑创作主体不仅塑绘兼长,并且创作过程中还直接对画样进行运用。再加上从事雕塑者与绘画者文化地位的不平等,集聚艺术精英的绘画体系,又以其高度的审美自觉、艺术范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雕塑起着全面地引导作用,同时雕塑也自然地依附于绘画。并且,中国古代不仅没有刻意区分雕塑与绘画,更是在画论中列“塑作门”。由于以上原因,最终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与绘画具有极大的互通性,并出现“雕塑似画”的现象。这种塑绘一体正是中国传统雕塑品评的重要依据。大体来看,可从色彩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三个角度,并参照绘画对其进行评价体系和范畴的梳理。这种综合表现和多重审美是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重要区别。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特征,而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法则。以此切入将是对中国传统雕塑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中国雕塑学建构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作为一种蕴含本民族审美心灵和视觉习惯,并极具中国特色的雕塑语言,在注重学科综合和多元互动的当下也必将凸显其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毛娜[9](2016)在《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文中指出汉画西王母图像包涵很多信息,是汉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民俗神话等综合的艺术呈现,对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多领域,非某一学科所能涵盖。多年来就此课题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存许多未尽之处。本文在广泛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科学发掘的汉画西王母图像实物等材料为主体,借助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综合的研究方法,尝试着解说西王母图像传播的两条线路;图像发展规律、社会文化叠加、审美需要三种原力推动的西王母图像造型变化;以及情境式、功能式、象征式和趣味式四种艺术表达方式等问题,具体论述概括如下:论述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界定汉画与西王母信仰的概念,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全面系统的梳理,对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分六个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以期全面掌握新的研究动态,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原型分析。西王母从战国之前到秦汉,经历了“人化”、“仙化”的动态过程,本章将这一动态过程分为先秦和秦汉两部分,结合文献资料,对西王母原型的流变、神格特征等进行分析确认,为之后的论述勾画西王母的初步轮廓。第二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类型学研究。本章将考古发掘而来的较可靠的西王母图像资料尽量收集齐全并进行系统梳理,按四个出土西王母图像较为集中的区域即豫中南地区;鲁、苏北、皖北、豫东地区;陕北、晋西北地区,以及四川地区,进行典型图像的类型学分析,考察其演变序列和造型构图特点,为进一步展开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第三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研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四个主要区域出土的西王母图像的构图形式和造型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各区域内西王母图像的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文化、民俗对图像构成的影响。第四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成学研究。本章首先探讨了西王母图像的制作工艺,包括墓室壁画的地仗层、颜料分析;画像砖模具制作;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敷彩的文化内涵等。其次研究了西王母图像的构图,并运用对比等方法分析探讨了西王母图像的构图与造型变化轨迹以及传播路线。最后运用艺术学中的构成学理论,研究论证了在宗教文化元素不断叠加、审美诉求和艺术构成的合力推动下,促使西王母图像造型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第五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汉画西王母图像作为造型艺术,同样需要有自己的表达形式。本章从众多不同地域、不同造型手法的西王母图像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剖析,从艺术学的角度将四个主要区域的主流表达方式归纳为情境式、功能式、象征式和趣味式,并分别作了分析论述。第六章,西王母与汉代民众的精神文化信仰。西王母信仰是汉代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画西王母图像是当时多种社会文化符号的集合体。本章主要分析论述了西王母信仰的思想根源、西汉初期的宗教结构和西王母信仰盛期的宗教结构,并探讨了西王母信仰与道教形成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收获进行总结,检视研究的不足和局限,以及以后需要弥补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马建博[10](2016)在《“黄土画派”研究》文中提出“黄土画派”是陕西地区继“长安画派”之后出现的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当代画派之一。在深入生活,表现人民的艺术道路上,“黄土画派”坚持弘扬黄土文化、体现黄土精神,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主张吸收世界一切优秀艺术的“精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以创作具有“黄土画风”、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为己任,成为在全国颇具规模并不断发展中的“学院式”的当代画派。本文是对“黄土画派”的综合性研究。文中第一部分从20世纪美术思潮演变及近代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发展的背景出发,对影响“黄土画派”形成的西北自然与人文环境、长安画派的艺术实践,以及延安革命文艺的发展予以分析,研究刘文西西北画风的形成,及与受其教育和影响的一批画家形成群体风格,并最终形成画派的过程;第二部分具体分析“黄土画派”深入生活的艺术创作道路,阐述其以采风写生的方式介入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真、善、美艺术元素的创作方式;第三部分研究“黄土画派”的艺术特色,发现其注重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学习世界一切优秀艺术为我所用的艺术态度,以及“黄土画派”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中所倡导的“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艺术宗旨的内涵;第四部分对“黄土画派”的创作主题、导向及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其以黄土地人文风情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所体现出的黄土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土画派”这种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艺术追求,使其成为当代绘画领域正能量的代表,体现出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下,文艺作品反映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主流趋势在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产生的积极作用。“黄土画派”艺术从萌芽到形成及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主题创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黄土画派”在作品立意、审美,以及艺术追求等方面丰富地展现出当代中国画创作及审美理念的发展过程,其正在进行中的多元的艺术探索方向,也为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对于“画派”的研究,尤其是对当代“画派”的认识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黄土画派”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其进行客观的、动态的关注和适时的研究,是对当代绘画发展现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以“黄土画派”为研究对象,并打破以往对画派成员个体绘画成就为主的论述而突出“群体”的概念,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以图呈现出当前以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艺术风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解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
一、辽阔的疆域 |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独尊 |
二、道教思想盛行 |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
三、太乐及其职能 |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
一、以舞相属 |
二、即兴舞蹈 |
三、自娱舞蹈 |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
一、宫廷乐舞 |
二、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
一、美的造型 |
二、圆形轨迹 |
三、以腰为轴 |
四、形神统一 |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
一、袖的分类 |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
一、盘鼓舞其名目 |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
一、郊祀乐舞 |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美丑兼备 |
二、本俗求雅 |
三、阴柔飞动 |
四、以悲为美 |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
一、继往开来 |
二、审美走向自觉 |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汉代人物造像风格的动画角色设计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汉代人物造像的历史成因及其风格演变 |
2.1 汉代人物造像的历史成因 |
2.1.1 汉代人物造像由来的思想渊源 |
2.1.2 汉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需求 |
2.1.3 汉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
2.2 时代审美认知习惯的演变 |
2.2.1 王权贵族阶层的审美认知习惯 |
2.2.2 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认知习惯 |
2.2.3 平民阶级的审美认知习惯 |
2.3 汉代人物造像的风格演变 |
2.3.1 表现手法上由写实到写意的演变 |
2.3.2 形式上具像到抽象的演变 |
2.3.3 题材上内容的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 |
3.1 汉代人物造像的分类 |
3.2 汉代人物造像的特征提取 |
3.2.1 以线刻型的汉画像砖 |
3.2.2 因材施艺的汉雕塑 |
3.2.3 气贯神韵的汉壁画 |
3.2.4 虚实之韵的汉帛画 |
3.2.5 寓巧于拙的汉代陶俑 |
3.3 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 |
3.3.1 简约抽象的造型与富于想象力的构思 |
3.3.2 以满代多的构图叙事 |
3.3.3 圆弧式的线条韵律 |
3.3.4 生动传神的时代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代人物造像风格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转换研究 |
4.1 现代动画角色设计应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
4.1.1 现代动画角色的设计特性体现 |
4.1.2 现代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民族性精神体现 |
4.2 汉代人物造像在当今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影响价值 |
4.2.1 汉代人物造像中的文化内涵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
4.2.2 汉代人物造像的艺术特征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
4.3 汉代人物造像风格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转换研究 |
4.3.1 汉代人物造像中形的选择与提取 |
4.3.2 动画角色设计中形和意的联想与突破 |
4.3.3 汉代人物造像艺术特征的继承性直接转换 |
4.3.4 动画角色设计中形象的重构 |
4.3.5 动画角色设计中形象的打散构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汉代人物造像对动画角色创作的探索性设计实践 |
5.1 《夸父逐日·新编》动画作品设计思路 |
5.2 动画作品设计流程 |
5.2.1 《夸父逐日·新编》的故事剧本及元素提取 |
5.2.2 《夸父逐日·新编》角色设计 |
5.2.3 《夸父逐日·新编》的场景设计 |
5.2.4 《夸父逐日·新编》的制作手法 |
5.3 对未来动画角色设计的设计思考 |
5.3.1 转换设计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
5.3.2 提升角色设计水平 |
结论 |
附录 Ⅰ汉代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分析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5)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概述 |
第一节 犬形陶俑的辩证 |
第二节 犬及犬形陶俑 |
第三节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出土情况 |
第二章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分型 |
第二节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分期 |
第三章 犬形陶俑的两汉历史背景研究 |
第一节 犬与汉代畋猎活动 |
第二节 犬与汉代饮食 |
第三节 犬与贵族生活 |
第四节 犬与东汉庄园经济 |
第四章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的美学分析 |
第一节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的工艺制作 |
第二节 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的艺术风格 |
第三节 艺术风格成因分析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6)河南北宋砖室墓中门图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门图样的界定 |
第一节 门图样的相关称谓 |
一、“妇人启门图”的提出 |
二、其他称谓的出现及原因分析 |
三、命名的局限性 |
第二节“魂门”与“启门” |
一、“魂门”概念的提出 |
二、“魂门”与“启门”的关系 |
三、两者的差异 |
第三节 门图样的组成要素、载体及环境 |
一、组成要素 |
二、门图样的载体 |
三、门图样的环境 |
第二章 河南北宋砖室墓门图样的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门图样的起源与发展 |
一、门图样题材来源 |
二、发展过程 |
三、门图样的传播 |
第二节 门图样的地域与年代 |
一、门图样的地域分布 |
二、门图样的年代 |
第三节 门图样的分类研究 |
一、石棺门图样 |
二、墓壁门图样 |
第三章 门图样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门图样的意义 |
一、角色扮演:阴、阳两界的通道 |
二、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
三、建构“物境”——装饰作用 |
第二节 宋代砖室墓与墓内门图样关系 |
一、墓葬 |
二、砖室墓中门图样解析 |
三、门图样的所属 |
第三节 门图样相关问题研究 |
一、门图样的制作 |
二、人物装束及社会地位 |
三、门图样上的美好寓意 |
结语 |
附表:河南地区北宋门图样年代及地域分布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概况 |
二、相关的概念 |
三、提出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古代雕塑在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系统中的背景概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传承体系 |
一、中国古代雕塑文献记载的雕塑造型方法 |
二、中国古代雕塑“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
第二节 影响中国古代雕塑传承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现实生活因素 |
二、陵墓仪葬因素 |
三、宗教思想因素 |
四、民族融合因素 |
第二章 中国古代雕塑进入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系统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古代雕塑的重新认识 |
一、20 世纪初法系教育背景雕塑家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关注与借鉴 |
二、20 世纪中期苏系教育背景雕塑家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关注与借鉴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雕塑教学体系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引入 |
一、中国各美术学院逐渐开设中国古代雕塑课程概况 |
二、以中国古代雕塑为教具进行造型基础训练的尝试与探索 |
第三节“以中入西”的中国现当代雕塑教学变革 |
一、中国各美术学院对中国古代雕塑认识的差异性 |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不同造型训练方法 |
第四节“中”“西”雕塑教学体系相结合的成果 |
一、富有启示意义的理论成果 |
二、具有开创性价值的实践成果 |
第三章 中国古代雕塑在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中的成果运用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造型方法的当代运用 |
一、线刻、浮雕、圆雕的综合运用 |
二、“由方见圆”的空间表现 |
第二节 中国古代雕塑形式美感的当代借用 |
一、线性表达的东方神韵 |
二、体块构成的力量表现 |
三、面中蕴含的装饰美感 |
第三节 中国古代雕塑思想观念的当代表达 |
一、意象生成的精神境界 |
二、质地美感的材料置换 |
三、观念介入的依托手法 |
结语 |
一、得出的结论 |
二、问题与对策 |
感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情况 |
(8)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塑绘之辩 |
第一节 塑绘一体之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中西塑绘关系之比较 |
1、西方塑绘的历史之争 |
2、中国传统之塑绘不分 |
第二章 历史探源 |
第一节 中国文化思维模式与时空意识之影响 |
1、整体思维与艺术表现之综合化 |
2、时空一体与艺术空间之时间化 |
第二节 传统雕塑之社会功能及其对彩绘之要求 |
1、明器雕塑与事死如生 |
2、佛教造像与宗教仪礼 |
第三节 雕塑创作主体之塑绘兼长及创作中的画样运用 |
1、创作主体之塑绘兼长 |
2、创作过程与画样运用 |
第四节 传统雕塑理论缺失与塑列画苑 |
1、传统雕塑理论缺失之历史现状 |
2、从“塑列画苑”看塑绘一体之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形式理法 |
第一节 泥塑彩绘及其与绘画重彩体系 |
1、泥塑彩绘之形式与技法 |
2、雕塑与绘画色彩观之比较 |
第二节 线性表现及其与书画用笔 |
1、线性表现之形式与功能 |
2、雕塑用线法则与书画用笔 |
第三节 山水塑壁及其与山水画 |
1、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壁形式 |
2、塑壁与山水画 |
第四章 审美品评 |
第一节 色彩美 |
1、形色并举 |
2、随类赋彩 |
3、指意象征 |
4、伦理貌色 |
第二节 线条美 |
1、气韵生动 |
2、灵性空间 |
3、简易之道 |
4、文质之和 |
第三节 意境美 |
1、沉冥山水之宗教境界 |
2、人山辉映之山水化境 |
3、间隔化之自足境界 |
4、纵深手法之空灵境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原型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西王母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西王母 |
第二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河南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二节 山东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三节 陕北、晋西北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四节 四川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三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研究 |
第一节 河南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二节 山东及周边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三节 陕北、晋西北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四节 四川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四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成学研究 |
第一节 汉画像的制作 |
第二节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图 |
第三节 西王母图像构成的自然美法则 |
第四节 西王母图像的人文理性构成 |
第五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艺术表达方式 |
第一节 情境式 |
第二节 功能式 |
第三节 象征式 |
第四节 趣味式 |
第六章 西王母与汉代民众的精神文化信仰 |
第一节 西王母信仰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西王母信仰与道教的形成 |
结语 |
附图1 河南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2 山东及周边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3 陕北、晋西北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4 四川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黄土画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黄土画派”的孕育 |
1.1 学术渊源 |
1.1.1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
1.1.2“徐蒋体系”与“浙派人物画” |
1.2 思想观念的确立 |
1.3 西北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
2“黄土画派”的形成 |
2.1 刘文西人物画风 |
2.2 群体风格的形成 |
2.3“黄土画派研究会” |
3“黄土画派”的创作方式 |
3.1“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
3.2 采风写生的坚持 |
4“黄土画派”的艺术风貌 |
4.1 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 |
4.2 中西绘画理念的融通 |
4.3 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 |
5“黄土画派”的艺术追求 |
5.1 以黄土风情为对象的创作主题 |
5.2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5.3 以社会主旋律为方向的创作思路 |
6“黄土画派”的现实意义 |
6.1 在美术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
6.2 学院美术教育的新范式 |
6.3 传播与社会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 |
致谢 |
四、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武威雷台铜车马仪仗俑研究[D]. 王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3]汉代人物造像风格的动画角色设计转换[D]. 郭盼.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5]关中地区两汉犬形陶俑考察[D]. 李星.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6]河南北宋砖室墓中门图样研究[D]. 李永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论中国古代雕塑对中国现当代雕塑教育的影响[D]. 郭继锋. 西安美术学院, 2017(12)
- [8]论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塑绘一体[D]. 曾齐宝.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9]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D]. 毛娜. 郑州大学, 2016(08)
- [10]“黄土画派”研究[D]. 马建博.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