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认为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着,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着,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贾旭[2](2020)在《LNS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强调了农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从会计角度来看,重视农业就是重视其生物资产的核算,然而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将会披露出不同的生物资产信息,因此研究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以来,由于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价格产生巨大变化。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具有一定公司规模,并且该公司生物资产以生猪为主,受疫情影响公司生物资产收益变化较为明显,因此,选取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LNS公司生物资产计量现状的分析,发现LNS公司目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无法体现生物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生物资产在成长过程中的增值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采用混合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采用混合计量模式的解决方案,即对生物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进行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结合CAS39会计准则,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时,分别选用净现值模型、历史成本加自然增值模型两种计量方法。进而,通过比较两种计量模式结果,分析得出混合计量模式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存在能够体现生物资产自然增长性以及对生物资产价格变动敏感等特性,并提出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刘宁[3](2019)在《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研究》文中提出存货科目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科目之一,它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状况。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讲,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存货占据企业运营资金的比重较大,存货与仓储的循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企业供产销的环节中。由于存货自身的独特属性,其错报的现象日趋严重。并且,农业类企业在众多的错报案件中,占比较大。而此行业大类中的畜牧业企业,存在部分存货的价值形成特殊以及草料的盘点难度较大等情况,使得审计人员在对其实行存货审计的过程中,未能执行有效的发现和揭示存货错报的审计程序,导致存货错报可能性增加以及存货审计风险的加剧。在此情况下,如何执行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来发现畜牧业企业的存货错报,降低存货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上述情况,以存货项目为切入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存货审计的研究情况。结合畜牧业企业,阐述了存货以及存货审计的定义、特殊点、确认的依据以及其审计的内容、流程、风险点。以Y畜牧业公司的存货审计作为研究的案例对象,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即风险评估程序、存货的内部控制测试、存货实质性测试,叙述了审计人员对案例对象进行的存货审计。分析和总结出在此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货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本文研究Y畜牧业公司的现状,总结出Y畜牧业公司的存货特点,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审计人员在企业存货审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出审计人员应当深入地完善审计的风险评估机制、优化对Y公司存货监盘方面的审计流程、重视运用分析程序等结论,希望对审计人员提高存货审计的质量和企业管理存货有所帮助。
顾元鹏,徐晓军[4](2017)在《江苏泰兴市2017年上半年畜牧生产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江苏省泰兴市2017年上半年畜禽生产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畜禽生产特点,指出了畜禽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畜牧业发展对策,并预测了当地的畜禽产品市场趋势。
程永金[5](2015)在《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文中提出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的变化,是影响相关产业生产和供给的重要因素,我国居民的肉类食品消费购买水平在不断上升,消费结构由传统以猪肉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种肉类品种共同消费结构转变,尤其是牛羊肉等相对高档肉类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和比重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由2000年的7.2千克上升到2013年的32.4千克;人均牛肉消费量从2000年的4.0千克上升到2013年的4.3千克。截至2013年末,我国奶牛存栏量达到1 445万头,牛奶产量达到3531.42万吨,牛肉产量673.21吨。巨大的消费需求为我国肉牛及奶牛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然而,我国传统肉牛产业发展日渐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由于经济效益下降而导致肉牛养殖规模缩减;肉牛交易市场和屠宰加工企业产能过剩;母牛价格倒挂及整个产业链环节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异而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而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杀母弑青”及繁育环节利润低而导致牛源短缺问题,我国肉牛产业照此发展下去将出现无牛可育肥的境地。在牛肉需求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将达到10.13千克,到2030年将达到10.81千克[1]。因此面对国内牛肉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解决牛源短缺的问题对于发展我国肉牛产业,提高牛肉市场供应能力,缓解国内牛肉市场供需矛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做好传统肉牛养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奶公牛肉用化率,不仅能够开辟新的肉牛牛源,同时也有利于奶牛养殖业产业链的延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培育。本文以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肉用奶公牛养殖业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首先探究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资源现状和养殖现状,即奶公牛在肉用化养殖育肥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和区域性的问题,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试图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然后,基于对苏沪地区240个肉用奶牛养殖主体的调研结果,分析肉用奶公牛育肥养殖的成本构成情况及成本收益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犊牛成本占肉用奶牛育肥养殖总成本的50%左右,近年来的架子牛成本持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明显上升;(2)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中的第二大成本,且伴随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成本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3)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传统肉牛养殖业所面临的诸如牛肉开发度不足、环境污染等制约性问题;(4)分散的养殖导致单个养殖户的市场议价能力较低,风险抵御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卖方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最终不利于养殖户养殖收益的提高。最后,本文基于以上分析、论证结论提出以下点建议:(1)整合奶公牛资源,加强品种培育与改良,降低架子牛成本;(2)建立奶公牛肉分级体系标准,强化品牌建设,增加牛肉产品附加值;(3)研制并推专门化人工饲料,提高科学化投喂水平,降低饲料成本;(4)建立污染防治与治理的多方投入机制;(5)推动养殖企业的整体合作水平,推动卖方市场的发育、完善。
孟祥海[6](2014)在《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8%和46.5%,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饲养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农牧脱节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NH3-N排放量分别是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25%,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牧业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按CO2当量计算,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威胁。本文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科学量化我国畜牧业氮磷排放对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和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微观上分析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我国中央和地方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2章),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第3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第6章)和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第7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畜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畜牧业氮磷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承载压力超标的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大幅提高,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化的畜禽生产布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已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链间进一步融合,涌现出广东温氏、中粮肉食、新希望、罗牛山、雏鹰农牧等一系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集团,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考虑化肥使用和农作物需肥量等因素,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已成为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2011年,除西藏外我国大陆地区其它省份畜牧业氮磷排放均呈现环境承载超标;经济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畜牧业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牧交错区、农区和牧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着,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0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2)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畜牧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在系统阐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采用1990-2011年22年间反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程度的3项指标: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土壤氮素超载量、水环境承载压力指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前提下,分别对历年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是否符合EKC曲线。研究表明:畜牧业氮磷排放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缓和的趋势。(3)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防治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武汉市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选择武汉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后,针对畜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本文在梳理武汉市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03家猪场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sc回归模型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治理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污染治理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场决策者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近3年效益情况、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畜禽污染程度的认知、是否认为畜禽养殖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因养殖场环保问题影响到与周边村民、村委会或政府的关系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具有显着影响。(4)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银河猪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效益,研究表明:武汉银河猪场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治污工程、实施土地流转与整理开发、严格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牧一体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单纯的生猪养殖相比,该循环农业系统在资源减量化程度、环境承载压力状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占优势。(5)提出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梳理和评述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污染防治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等污染防治策略。本文可能以下有3点创新:(1)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畜牧业氮磷污染领域的分析,本文将畜牧业氮磷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纳入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运用环境承载理论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拓展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体系,研究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2)研究方法的应用有所创新。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畜牧业氮磷污染所形成的对土壤或水体单个领域污染的风险分析,本文则基于环境承载理论,综合考虑化肥使用、农作物吸收、牧区粪便燃烧等因素,科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对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及时空特征;与此同时,在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畜禽饲养和粪便管理系统等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分析,而本文则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的调查数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宏观研究层面,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方法测算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微观研究层面,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污染防治策略的提出层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国际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赵明义,李文兴,刘书印,杨秋[7](2011)在《外购奶牛时应注意的事项》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奶牛的饲养量猛增,许多农户从外地购买奶牛进行饲养。但不少人对奶牛知之甚少,盲目购买,上当受骗,造成了不少损失。因此,在购买奶牛时,应注意了解有关情况,确保购买到健康优质高产奶牛。
赵保生,乔瑾,雷建平,郑小培[8](2008)在《交奶农户的管理及奶源质量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在乳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让其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直受到消费者喜爱,乳品加工企业需始终贯彻"用户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管理理念,同时要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奶源质量的控制,包括建立健全交奶农
邓先德[9](2005)在《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业是一个构成复杂、涉及面广的产业,发展奶业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总存栏数的90%以上,奶牛传统养殖的“小、散、低”的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迫切要求向奶牛饲养规模化、现代化转化。根据我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推行奶牛的适度规模经营,合理布局规划。本博士后出站报告针对这一奶业发展趋势,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数据,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主要推行奶牛养殖小区模式,分办公奶农生活区、奶牛生产区及饲草料加工贮存区等几大区域,各区域之间以道路(分净、污道)、绿化带及消毒池等分隔开。特别是对饲草料种植区和粪便处理区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确保了奶牛养殖小区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工作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基础。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已经发展到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必须依靠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依据北京市大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兴质监发[2003]26)精神,通过近两年的大兴区奶业发展的实地考察研究,针对大兴区奶牛场养殖的实际情况,起草编制了大兴区地方标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供包括奶牛场建设、奶牛育种、奶牛繁殖、奶牛饲养管理、奶牛的饲料、奶牛的卫生保健及牛乳质量控制等七部分。这将为北京市大兴区奶业标准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奶牛养殖小区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保障。本人在博士后工作期间完成了全国饲料工业委员会下达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专项《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和农业部下达的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专项《奶牛精料混合料》两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在《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国标起草制定过程中,对国内外奶牛生产和饲料标准制定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和采纳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标准力求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奶牛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营养需要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为饲料厂和奶牛场配制预混料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项目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的审定,并转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推荐性标准送审阶段。《奶牛精料混合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标准SB/T 10261—1996《奶牛精料补充料》的修订和补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标准、饲料和动物营养权威部门出版物和文献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奶牛精料混合料》的修订,原有标准称为《奶牛精料补充料》经专家们研究决定,首次科学的定名为《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首次依据不同粗饲料类型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奶牛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奶牛精料混合饲料营养成分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奶牛场和生产经营奶牛精料混合饲料的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项目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的审定,并转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推荐性标准送审阶段。
黄云鹤,赵春影,怀志凯,肖树宝[10](2004)在《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长,带动了奶牛业的发展,广大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高涨。但据调研,因部分农户和下岗职工致富购牛心切,没有外购奶牛的经验,购牛不当,给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事件经常发生。为了使农户避免或减少损失,促进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总结归纳了部分奶牛农户购买的经验。
二、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1.2.2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资料来源 |
1.5.1 二手数据资料 |
1.5.2 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 |
1.5.3 问卷调查数据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其他相关概念 |
2.1.3 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市场均衡理论 |
2.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变化 |
3.1.2 内蒙古农村电商规模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3.2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3.2.1 政策支持 |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
3.2.3 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3.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农户网购程度 |
3.3.3 农户网购技能熟练度 |
3.3.4 农户网购平台 |
3.3.5 农户网购原因 |
3.4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农村电商的推动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
3.4.2 配套资金的下放与使用不合理 |
3.4.3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作用未充分发挥 |
3.4.4 冷链物流的高成本限制了农产品上行 |
3.4.5 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不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
4.1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理论模型 |
4.1.1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消费者电商采纳分析 |
4.1.2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生产者电商采纳分析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
4.2.1 人力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2.2 社会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4.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4.4 农户不愿意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1.1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机理 |
5.1.2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机理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3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 |
6.1 相关文献综述 |
6.1.1 有关的经济学解释 |
6.1.2 有关的文献综述 |
6.2 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来源 |
6.3 案例分析 |
6.3.1 电子商务改变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机理 |
6.3.2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 |
6.3.3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 理论分析 |
6.4.1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
6.4.2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
7.2.1 模型选择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倍差法的前提假设条件 |
7.3.2 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示范项目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
7.3.5 地区异质性检验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 |
8.1.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电子商务采纳行为 |
8.1.3 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消费 |
8.1.4 电子商务成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新载体 |
8.1.5 电子商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
8.2.2 积极完善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体系 |
8.2.3 加大对普通农民电商知识的宣讲 |
8.2.4 基于已有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8.2.5 “引进+培育+合作”吸引电子商务人才 |
8.2.6 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
8.3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LNS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物资产 |
2.1.2 会计计量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全面收益理论 |
2.2.2 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LNS公司生物资产的计量现状 |
3.1 LNS公司概况 |
3.2 LNS公司生物资产计量的现状 |
3.2.1 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计量 |
3.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 |
3.3 LNS公司生物资产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生产性生物资产自然增值无法计量 |
3.3.2 会计信息相关性受到影响 |
3.3.3 生物资产价值变动对企业价值影响无法体现 |
3.4 本章小结 |
4 LNS公司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 |
4.1 LNS公司选择计量模式的影响因素 |
4.1.1 内部公司计量要求 |
4.1.2 外部经济环境要求 |
4.2 LNS公司混合计量模式的选择 |
4.2.1 混合计量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4.2.2 混合计量模式选择的可行性 |
4.3 本章小结 |
5 LNS公司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及保障措施 |
5.1 LNS公司生物资产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 |
5.1.1 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 |
5.1.2 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 |
5.2 两种计量模式对LNS公司生物资产计量结果的对比 |
5.2.1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对比 |
5.2.2 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对比 |
5.2.3 两种计量模式结果对比 |
5.3 LNS公司实施混合计量模式的保障措施 |
5.3.1 增强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 |
5.3.2 重视混合计量模式的实践应用 |
5.3.3 考虑突发因素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硏究方法及硏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概述 |
2.1 畜牧业企业存货的内涵和特点 |
2.1.1 畜牧业企业存货的定义 |
2.1.2 畜牧业企业存货的特点 |
2.1.3 畜牧业企业存货确认的制度依据 |
2.2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内涵和依据 |
2.2.1 存货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
2.2.2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
2.2.3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审计依据 |
2.3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内容及流程 |
2.3.1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目标及风险点 |
2.3.2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内容 |
2.3.3 畜牧业企业存货审计的流程 |
3 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案例分析 |
3.1 Y畜牧业公司存货基本情况 |
3.1.1 公司原材料期末占比大 |
3.1.2 原材料易发生减值 |
3.1.3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为零 |
3.1.4 部分存货由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化形成 |
3.2 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的流程 |
3.2.1 对Y畜牧业公司的风险评估程序 |
3.2.2 对Y畜牧业公司的控制测试 |
3.2.3 对Y畜牧业公司的实质性程序 |
3.2.4 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的独特性 |
3.2.5 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结论 |
3.3 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过程问题与原因分析 |
3.3.1 存货审计过程中的问题 |
3.3.2 存货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完善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的建议 |
4.1 完善审计的风险评估机制 |
4.1.1 识别潜在关联方 |
4.1.2 掌握企业存货计价与减值标准 |
4.1.3 向各部门询问Y公司的生产情况 |
4.2 完善对Y公司的存货监盘 |
4.2.1 制定适合公司的存货监盘计划 |
4.2.2 转变审计监盘的侧重点 |
4.2.3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管理 |
4.3 充分运用分析性程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江苏泰兴市2017年上半年畜牧生产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生产基本情况 |
2 当前畜禽生产特点 |
3 畜牧生产存在的问题 |
4 畜牧业发展对策 |
5 畜禽产品市场走势预测 |
6 山羊、奶牛生产 |
(5)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及问题说明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2 研究综述 |
2.1 传统肉牛行业及养殖状况研究现状 |
2.2 肉用奶公牛资源及养殖研究现状 |
2.2.1 奶公犊牛资源现状研究 |
2.2.2 奶公牛的育肥效果及屠宰性能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我国奶公牛资源及其养殖业发展现状 |
3.1 我国奶公牛资源利用方式演变 |
3.1.1 提取动物血清阶段 |
3.1.2 小规模化养殖阶段 |
3.1.3 规模化开发阶段 |
3.2 奶公牛资源及肉用化养殖现状 |
3.3 我国肉用奶公牛养殖产业面临的问题 |
3.3.1 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认识不足导致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
3.3.2 奶公牛肉层次低,分级标准尚未建立 |
3.3.3 专门化饲料研发及投资程度低 |
3.3.4 忽视品种改良而导致的品种退化 |
4 苏沪地区奶公牛养殖背景与概况 |
4.1 苏沪地区奶牛养殖背景及现状 |
4.2 苏沪地区的牛肉消费现状 |
4.3 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概况 |
4.3.1 养殖方式 |
4.3.2 养殖规模 |
4.3.3 养殖周期 |
4.3.4 饲料使用 |
4.4 苏沪地区奶公牛养殖业面临的问题 |
4.4.1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
4.4.2 投资意愿低 |
4.4.3 养殖成本较高 |
4.5 苏沪奶公牛养殖发展方向——基于对上海金博奶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
4.5.1 金博奶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概况 |
4.5.2 金博公司的现代化企业之路 |
5 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初步整理 |
5.2 肉用奶牛小公牛养殖成本项目构成 |
5.2.1 成本项目 |
5.2.2 成本项目构成及计算 |
5.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不同规模养殖主体的养殖成本构成分析 |
5.3.2 2013 年肉用奶公牛养殖单位收益情况分析 |
5.3.3 2013 年苏沪肉用奶公牛成本收益的财务分析 |
5.4 多因素计量分析 |
5.4.1 模型的选取与构建 |
5.4.2 运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估计 |
5.4.3 模型检验 |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及原因探讨 |
6.1.1 变动成本比重大,养殖成本上升明显 |
6.1.2 卖方市场发育程度低,养殖户议价能力弱 |
6.1.3 奶公牛肉开发深度及品牌建设程度低,收益潜力挖掘不足 |
6.2 苏沪肉用奶公牛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2.1 整合资源,改良品种,降低架子牛成本 |
6.2.2 建立奶公牛肉分级体系标准,增加产品附加值 |
6.2.3 研制并推专门化人工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
6.2.4 优化污染预防与治理投入机制 |
6.2.5 推动养殖企业的整体合作水平,推动卖方市场的发育、完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
1.2.1 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1.2.2 关于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畜牧业 |
2.1.2 畜禽规模化养殖 |
2.1.3 环境与环境污染 |
2.1.4 畜牧业环境污染 |
2.1.5 畜禽粪污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 |
3.1 引言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提高 |
3.2.2 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2.3 畜禽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 |
3.2.4 畜牧推广技术体系完善,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 |
3.2.5 畜禽养殖企业集团涌现,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
3.3 我国畜牧业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4 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4.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
4.3 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研究过程 |
4.3.4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
5.1 引言 |
5.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
5.2.1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历程 |
5.2.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特征 |
5.3 武汉市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
5.4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实证分析 |
5.4.1 研究方法 |
5.4.2 数据来源 |
5.4.3 自变量选取及预期作用方向 |
5.4.4 实证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
6.1 引言 |
6.2 案例猪场概况与污染防治措施 |
6.2.1 案例猪场概况 |
6.2.2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措施 |
6.3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
6.3.1 水体污染治理效果 |
6.3.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
6.3.3 空气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
6.4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
6.5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
6.5.1 能值分析方法 |
6.5.2 数据来源与计算公式 |
6.5.3 能值分析步骤 |
6.5.4 系统能值分析结果 |
6.5.5 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及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1 引言 |
7.2 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1 中央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2 地方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3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述 |
7.3 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借鉴 |
7.3.1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2 欧盟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3 加拿大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4 日本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5 国外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4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4.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
7.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经济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
7.4.4 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
7.4.5 推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
7.4.6 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Ⅱ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环境监测数据 |
致谢 |
(7)外购奶牛时应注意的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优良纯正的品种 |
2 选择正规的供种单位 |
3 认真细致对引种地进行疫情深入调查 |
4 认真进行奶牛的挑选 |
4.1 索取查看奶牛系谱 |
4.2 严格进行奶牛的外貌鉴定 |
4.2.1 体型外貌特征 |
4.2.2 乳房特征 |
4.3 仔细鉴定奶牛的年龄 |
4.4 详细做好奶牛健康检查 |
4.5 认真进行妊娠检查 |
5 防止被骗和调包 |
6 严格进行检疫和防疫 |
7 搞好运输管理 |
8 做好进场管理 |
(8)交奶农户的管理及奶源质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交奶农户的管理 |
1.1 注重制度保障, 强化合同管理 |
1.2 注重技术保障, 强化组织沟通 |
1.3 注重资金扶持, 提高原奶产量 |
1.4 注重以点带面, 推动乳业发展 |
1.5 注重行业自律, 规范乳品市场秩序 |
2 控制原奶质量的方法 |
(9)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前期调研 |
1、大兴调研 |
2、和林格尔县调研 |
二、小农户养殖与集约化养殖的差别 |
三、小农户如何适应现代奶牛养殖发展的需要 |
四、我国奶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
第一篇 和林格尔奶业发展规划 |
第一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规划的依据 |
第三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条件 |
第四章奶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发展重点 |
第五章 园区总体规划 |
第六章 建设项目规划 |
第七章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第二篇 大兴区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第一章 奶牛场建设 |
第二章 奶牛育种 |
第三章 奶牛繁殖 |
第四章 奶牛饲养管理 |
第五章 奶牛的饲料 |
第六章 奶牛的卫生保健 |
第七章 牛乳质量控制 |
第三篇 国家、农业行业的起草与制定 |
第一章 《奶牛精料混合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 |
1、《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编制说明 |
2、《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正文 |
第二章 《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 |
1、《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送审稿编制说明 |
2、《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送审稿正文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建议 |
附件一 投资预算表 |
附件二 其它附件 |
附件三 《绵羊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 |
致谢 |
四、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葛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LNS公司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与应用研究[D]. 贾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3]Y畜牧业公司存货审计研究[D]. 刘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4]江苏泰兴市2017年上半年畜牧生产情况调查[J]. 顾元鹏,徐晓军. 养殖与饲料, 2017(08)
- [5]苏沪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D]. 程永金.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3)
- [6]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孟祥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7]外购奶牛时应注意的事项[J]. 赵明义,李文兴,刘书印,杨秋. 当代畜牧, 2011(08)
- [8]交奶农户的管理及奶源质量的控制[J]. 赵保生,乔瑾,雷建平,郑小培. 中国乳业, 2008(05)
- [9]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D]. 邓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5)
- [10]农户外购奶牛注意事项[J]. 黄云鹤,赵春影,怀志凯,肖树宝. 吉林畜牧兽医,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