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敏,闫东雪,刘雪婷[1](2021)在《“续译”在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分析"续译"在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中的作用。139名中国英语外语学习者13周的多轮"续译"结果显示:1)学习者英汉互译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均提高显着;2)英译汉中的英语理解及汉译英中的英语运用均提高显着;3)英译汉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达到了对称发展,而汉译英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依然发展不对称。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思维模式的有意识转换是"续译"高效促译、促学的根源;学习者主导性语言作为译出语或译入语影响翻译技巧的理解与运用,但非主导性语言水平的提升可促进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对称发展。

张野,吴秀英[2](2019)在《浅谈大学生汉译英中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应对策略》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走上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正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很多大学开设了各种翻译课程,例如汉译英课程。但是在调查过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之后发现,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发展。在翻译的过程中,中国人具有的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可能并不适用,这一点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翻译出的中式英语句子、用中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英语句子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使中国学生在学习汉译英课程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从目前看,这阻碍了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从长远上来看,这不利于国际化的交流合作。本文针对大学生汉译英所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借此改变当前的英语翻译学习现状。

张慧霞[3](2019)在《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文博资料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着文化交流的效果。但是文博资料文风朴实、专业性强、布局灵活,这些特点都给译者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文博资料英译研究对于相关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文作者参与了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英译实践,翻译的文本资料包括《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行动成果展》等共计12个汉译英文本。翻译过程中,作者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的主次信息划分上都出现了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作者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在撰写本报告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主次信息有了进一步认识,并采用例证法和比较法,对原译和改译进行对比,结合中英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原译文的不足之处,经过反思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英译文博资料有所借鉴,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报告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作者在本章主要简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任务过程,作者在本章主要对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改做了回顾。第三章为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在本章,作者结合具体实例,对翻译过程中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出现的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主要是漏译主要信息、多译次要信息、弱化主要信息和强化次要信息——做了分析;在第四章作者针对主次信息区分不当的问题总结了翻译对策,即深入理解原文、强化表达能力、活用翻译方法。第五章是结语,在本章,作者反思总结了在翻译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仍遗留的不足之处及拟采用的应对策略。

郭艺WEI[4](2019)在《汉译英中译文的信息结构不合理现象 ——以《微雪的早晨》英译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是基于笔者10,000字的汉英翻译实践而作的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文本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微雪的早晨》,载于1927年7月20日《教育杂志》月刊第19卷,讲的是大学生朱君的故事。受封建社会的影响,朱君因恋爱不自由而导致精神分裂,最后因服错药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篇小说旨在批判包办婚姻和封建礼教。该篇小说立意深刻,文章语言采用白话文,通俗易懂,比较适合进行翻译实践。结合我国当下的翻译现状来看,汉译英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极具学术个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的研究力度。我国文学作品底蕴深厚,非常富有中国特色,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其对外翻译更应受到更多的关注。笔者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是以选择了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另外,在已有的对译文信息结构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数是集中在英译汉口译过程,而笔译类型的汉译英方面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选择汉英笔译过程中信息结构不合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就非常有意义,而且笔者的英译文应该是该小说的英语首译,也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有所贡献。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篇实践报告的研究方向及内容。第二章是任务过程。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何为信息结构,然后概括了《微雪的早晨》英译文中信息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包括信息级别降低和信息级别提高两方面。在第四章中,笔者在分析信息结构不合理问题的成因之后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即:理解不透需夯实、技巧不活需熟用、意识不强需提高。第五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微雪的早晨》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苏浩朋[5](2019)在《目的论指导下的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研究 ——以南昌八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八一公园内的解说词系统改进以及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其解说词的汉译英内容革新,并从中找寻可以加以总结归类的翻译模式,以此对江西传统园林解说词的汉译英工作给予一些参考和建议。文章中主要的研究内容有:首先深入研究八一公园内存在的园林景点的历史变迁、文化背景,只有真正了解八一公园的历史与文化,才能较好的进一步向国外游人提供富有园林气息、充满园林专业性的解说服务;第二重新规划并制作八一公园内现有解说词系统,为之后的汉译英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第三提炼出将目的论恰当使用在八一公园解说词上的方法;第四融入自己的传统园林知识,完成八一公园解说词汉译英的更新;最后尝试总结园内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的特质,将成果推广至江西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工作。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本文获取的成果有:结合解说词系统构造要求和传统园林解说词系统的特色,先把八一公园的解说词系统进行了分类改进;之后通过对翻译目的论和实际应用《中式英语之鉴》的研究,尽可能规避中式英语的发生,同时结合传统园林解说词特色,确定了解说词文本的汉译英方法,做出了照顾英文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时又将传统文化表达出来的解说词汉译英文本。并且最后在完成该园园名汉译英后,进行了一些理论总结,分别是翻译时应从目的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让他们从自身文化出发更易理解解说词文本;在翻译时应避免同一园名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出现,并且尽量遵循英语使用规则,避免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译;最后根据园林景点的不同命名方式总结出诸如纪念人事、描写实景/虚景、衬托情感的命名导致出现不同的翻译侧重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李本福[6](2018)在《汉译英中“中国特征”的保留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化具有悠久深远的历史,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阅读中国历史的书籍,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把汉语中独特的文化特征保留下来,是翻译人员潜心研究的一个方向。在翻译的过程,译者应最大程度保持原句的"味道",尽量表达原文传达的思想感情、文化特色和写作手法。该文从三方面论述"中国特征"的保留问题希望能推进汉译英中中国文化的保留。

蒋艺[7](2018)在《汉译英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研究及其教学启示——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谈起》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由早期常见的"One Belt and Road"Strategy版本到官方发布的"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版本,避免了因文化负迁移而给西方社会造成文化误读的负面影响。由此,深入文化与迁移,分析跨文化视域下汉译英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剖析造成文化负迁移的原因,探讨其对汉英语言文化学习与教学的启示,有助于推进文化教学的发展。从而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放眼于天下,推动国内外跨文化交际,促进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冯佳[8](2017)在《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加工活动。伴随着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尤其是键盘记录技术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译者认知过程这一神秘的“黑匣子”得以科学地探悉。但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不同翻译方向下译者认知过程还鲜有系统性实证对比研究,中英语言翻译过程研究更为罕见。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是翻译认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有效分配注意资源的能力反映翻译认知过程的效能,也体现翻译能力中最重要的策略子能力。本论文即针对注意资源分配这一难题开展研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历时两年多,陆续采集来自40多位被试、170余个翻译任务的3千余分钟、数百万眼动数据点的翻译过程数据和5万多词的翻译产品数据。基于上述大规模数据,突破传统研究只关注过程或只关注产品数据的单一分析模型,将过程和产品数据进行多维度匹配整合,生成反映译者注意焦点的全息翻译进程图,从中分析1)中英互译时译入、译出中注意资源分配机制的异同,2)在熟悉、草拟和修订这三个阶段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机制,3)处理不同难易度文本时的注意资源分配异同,4)源语和目标语文本解读、产出时的注意资源分配等。本研究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在译入和译出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机制呈现出诸多不同。翻译方向对译者的总体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从时间维度上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熟悉阶段和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从认知加工类型维度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目标文本加工活动有显着影响,即对目标文本阅读理解和目标文本产出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文本难度只对熟悉阶段和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作为首例科学、系统地探究中英语言对双向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本研究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来自英汉语言对的实证研究证据。同时,通过对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的全景式深度描述和区分阶段和认知加工类型的细致比较,深化了译入和译出认知过程的认识。作为国内利用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对翻译认知过程进行大规模系统实证研究的探路者,在数据搜集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层面进行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和尝试,为后续研究及其他语言对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借鉴和参考。

张峥帆,田静,张玉娇,赵月[9](2017)在《论汉译英中中国文化的保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汉译英中中国文化保留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从时代背景阐述其重要性;其次,第二部分,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汉译英中保留中国文化的一些阻碍因素;最后本论文从翻译手段角度提出了一些途径和手段来进一步推动汉译英中中国文化的保留。

周璐璐,金铠[10](2016)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京剧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分析——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空缺是指一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难题和障碍,因此,弥补"文化空缺"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空缺现象以及采取的翻译补偿策略,从而使京剧文化的外译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续译”在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3. 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研究问题
    3.3 干预材料与实施过程
    3.4 测试材料及评分标准
    3.5 标注及统计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学习者翻译技巧理解及运用干预前后对比
    4.2 学习者翻译技巧理解及运用英汉互译对比
    4.3 学习者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对称性发展对比
5. 讨论
    5.1“续译”促学学习者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
    5.2“续译”前后学习者英汉互译中的技巧理解及运用差异
    5.3“续译”前后学习者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变化
6. 结语

(2)浅谈大学生汉译英中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大学生汉译英中中式英语的起因
    2.1中英思维方式不同
    2.2词汇差别
    2.3语法差异
3.大学生汉译英中中式英语的表现
    3.1硬译
    3.2语法错误
    3.3词语错用,词汇缺失
    3.4 外国文化的缺失
4.大学生汉译英中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
    4.1提高口语能力
    4.2加强语法学习
    4.3加强词汇学习
    4.4了解国外文化
5.结语

(3)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
    3.1 短语层面
        3.1.1 漏译主要信息
        3.1.2 多译次要信息
    3.2 句子层面
        3.2.1 弱化主要信息
        3.2.2 强化次要信息
第四章 汉译英中主次信息区分问题的翻译对策
    4.1 深入理解原文
    4.2 强化表达能力
    4.3 活用翻译方法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汉译英中译文的信息结构不合理现象 ——以《微雪的早晨》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汉译英中译文的信息结构不合理现象
    3.1 信息结构简介
    3.2 信息级别降低
    3.3 信息级别提高
第四章 信息结构不合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4.1 理解不透需夯实
    4.2 技巧不活需熟用
    4.3 意识不强需提高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目的论指导下的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研究 ——以南昌八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园林解说词系统相关研究
    2.1 解说词的定义及分类
    2.2 各类解说词系统建设原则
    2.3 传统园林解说词系统的特色
        2.3.1 园内解说词总量有限
        2.3.2 单位地域面积内的解说词数量相对较多
        2.3.3 解说词内容更具有文化特色
        2.3.4 小结
3.八一公园内解说词系统建设
    3.1 八一公园历史概况
    3.2 园内现有主要景点分布及其相关介绍
        3.2.1 百花洲与东湖
        3.2.2 冠鳌亭
        3.2.3 苏圃
        3.2.4 贡院井
    3.3 园内的解说词系统现状
        3.3.1 园内指导类解说词现状
        3.3.2 园内管理类解说词现状
        3.3.3 园内教育类解说词现状
    3.4 园内各类解说词具体优化研究
        3.4.1 指导类解说词优化意见
        3.4.2 管理类解说词优化意见
        3.4.3 教育类解说词优化意见
        3.4.4 结合二维码科技提出的补充意见
4.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调研及翻译目的论研究
    4.1 国内现有园林解说词汉译英调研实践
        4.1.1 需要改进的汉译英文本分析
        4.1.2 总体较好的解说词汉译英文本分析
        4.1.3 国内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现状小结
    4.2 翻译目的论相关研究
        4.2.1 翻译目的论及其遵循原则
        4.2.2 翻译目的论实践与拓展——《中式英语之鉴》带来的翻译启发
    4.3 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的特色
5 八一公园解说词汉译英系统调整建议
    5.1 园内解说词的汉译英现状
    5.2 园内各类解说词汉译英具体优化研究
        5.2.1 指导类解说词汉译英
        5.2.2 管理类解说词汉译英
        5.2.3 教育类解说词汉译英
    5.3 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建议——理论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成果与获得的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汉译英中“中国特征”的保留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汉译英中保留中国特征的重要性
2 汉译英中中国特征保留的问题
    2.1 传达原有的中国文化不能“绕道”
    2.2 民族文化冲突要求同存异
3 古典诗歌汉译英过程中诗意损失问题
    3.1 中国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3.2 汉译英诗意的损失
4 结语

(8)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过程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
        2.1.1 键盘记录
        2.1.2 眼动追踪
        2.1.3 多元互证法
    2.2 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2.2.1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
        2.2.2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类型活动
    2.3 关键概念界定
        2.3.1 翻译方向
        2.3.2 注意资源分配及其操作定义
        2.3.3 考察注意资源分配的常用指标
    2.4 注意资源分配的实证研究
        2.4.1 按阶段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4.2 按认知加工活动类型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4.3 不同文本难度条件下的注意资源分配
        2.4.4 不同翻译方向的注意资源分配比较研究
    2.5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5.1 翻译进程图
        2.5.1.1 翻译过程数据
        2.5.1.2 翻译产品数据
        2.5.1.3 翻译过程数据与翻译产品数据的多维度匹配与整合
        2.5.1.4 翻译进程图的解读
        2.5.2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2.5.2.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2.1 预先规划
        2.5.2.2.2 回读
        2.5.2.2.3 在线修订
        2.5.2.3 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4 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综合考察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数据收集方法、
        3.2.1 眼动追踪
        3.2.2 键盘记录
        3.2.3 给提示回溯性口语报告
        3.2.4 翻译难度量表
    3.3 探索性实验研究
    3.4 研究设计
        3.4.1 被试
        3.4.2 实验文本
        3.4.2.1 选材基本原则
        3.4.2.2 英语源文本
        3.4.2.3 中文源文本
        3.4.2.4 正式实验文本
        3.4.3 实验任务
        3.4.3.1 实验室环境
        3.4.3.2 翻译任务书
        3.4.3.3 实验流程
        3.4.3.4 实验文本呈现
    3.5 数据准备和数据分析
        3.5.1 实验前期准备
        3.5.2 眼动数据去噪和筛选
        3.5.2.1 注视点筛选标准
        3.5.2.2 眼动数据筛选
        3.5.3 数据的整理、标注和深加工
        3.5.4 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翻译方向对总体和阶段性资源分配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
    4.2 翻译方向对总体注意资源的影响
        4.2.1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4.2.2 翻译任务时长的描述统计分析
        4.2.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2.2.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2.2.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2.3 翻译任务时长的推论统计分析
        4.2.4 来自翻译难度量表评分的交叉验证
        4.2.5 结果与讨论:总体注意资源分配
    4.3 翻译方向对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4.3.1 熟悉阶段
        4.3.1.1 熟悉阶段的描述统计分析
        4.3.1.1.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1.1.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1.1.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1.2 熟悉阶段的推论统计分析
        4.3.1.2.1 熟悉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1.2.2 熟悉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1.3 结果与讨论: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4.3.2 草拟阶段
        4.3.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2.2 按翻译方向和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2.3 推论统计分析
        4.3.2.3.1 草拟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2.3.2 草拟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2.4 结果和讨论:草拟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4.3.3 修订审读阶段
        4.3.3.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3.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3.3 推论统计分析
        4.3.3.3.1 修订审读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3.3.2 修订审读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3.3.3 结果和讨论:修订审读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4.4 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4.4.1 翻译任务时长和各阶段时长间的相关关系
        4.4.2 结果与讨论: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翻译方向对不同认知加工活动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5.1 阅读加工活动
        5.1.1 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1.1.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1.2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1.3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2 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5.1.2.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TrtS)
        5.1.2.2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S)
        5.1.2.3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FixS)
        5.1.2.4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S)
        5.1.2.5 结果与讨论: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的认知资源分配
        5.1.3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1.3.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3.2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3.3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
        5.1.4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5.1.4.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TrtT)
        5.1.4.2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T)
        5.1.4.3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nrmFixT)
        5.1.4.4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T)
        5.1.4.5 结果与讨论: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2 目标文本产出活动
第六章 通过翻译进程图考察译者的注意资源分配
    6.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6.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6.3 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总体及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7.2 不同认知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
    7.3 研究意义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英语源文本
    附录2: 英语源文本文本难度主观评分得分汇总
    附录3: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汇总
    附录4: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文本的文本难度专家评分结果
    附录5: 正式试验文本汇总
    附录6: 中文试验文本分词结果
    附录7: 实验流程介绍
    附录8: 知情同意书
    附录9: 被试背景问卷调查表
    附录10: 实验练习任务源文本
    附录11: 实验任务顺序表
    附录12: 翻译难度评分表
    附录13: NASA-TLX翻译难度量表结果
    附录14: 眼动数据质量筛选——加权凝视比截图

(9)论汉译英中中国文化的保留(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译英中保留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二、汉译英中保留中国文化的阻碍
     (一) 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二) 中英语言翻译习惯的差异
三、如何在汉译英过程中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四、结论

四、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续译”在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中的作用[J]. 张素敏,闫东雪,刘雪婷. 现代外语, 2021(06)
  • [2]浅谈大学生汉译英中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应对策略[J]. 张野,吴秀英. 青年文学家, 2019(36)
  • [3]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D]. 张慧霞. 山西大学, 2019(02)
  • [4]汉译英中译文的信息结构不合理现象 ——以《微雪的早晨》英译为例[D]. 郭艺WEI. 山西大学, 2019(02)
  • [5]目的论指导下的传统园林解说词汉译英研究 ——以南昌八一公园为例[D]. 苏浩朋.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汉译英中“中国特征”的保留问题探讨[J]. 李本福. 海外英语, 2018(23)
  • [7]汉译英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研究及其教学启示——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谈起[A]. 蒋艺. 当代教育评论(第7辑), 2018
  • [8]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D]. 冯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9]论汉译英中中国文化的保留[J]. 张峥帆,田静,张玉娇,赵月. 北方文学, 2017(17)
  • [10]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京剧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分析——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J]. 周璐璐,金铠. 校园英语, 2016(25)

标签:;  ;  ;  ;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