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李荀,刘兆鹏[1](2021)在《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是控制细菌感染的有效靶标。喹诺酮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由于不合理使用以及滥用,导致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与喹诺酮类药物的结合位点发生突变,使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非喹诺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与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的结合位点不同于喹诺酮类药物,从而对喹诺酮类耐药的细菌发挥药效。本文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总结了近6年来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鹤营[2](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董金娇[3](2021)在《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通过增加组蛋白乙酰化和染色质重构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或细胞周期阻滞,拓扑异构酶(Topo)抑制剂通过催化DNA链的断裂与结合进而影响DNA的拓扑状态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许多研究证实HDAC与Topo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因此,设计同时作用于HDAC和Topo的药物是一种可行的抑癌策略。本文第一部分是基于HDAC/Topo双靶点的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通过分析HDAC和Topo抑制剂的关键药效团发现其具有共同的药效团特征,即平面结构和适宜长度的疏水侧链,在此基础上根据药效团融合原理,设计合成了28个化合物。通过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8e、8f、8g、10、14d对MGC-803、MCF-7、RBL-2H3三种癌细胞的IC50均小于20μM,当化合物Linker中n=5时,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其中化合物8e(n=5)对He La(IC50=4.58μM)、MGC-803(IC50=11.52μM)、MCF-7(IC50=7.88μM)、RBL-2H3(IC50=4.58μM)四种癌细胞的IC50小于15μM。HDACs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HDACs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c、8e、8f、10、14d、14e、20e、20f和20g的HDACs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伏立诺他。Topo活性抑制实验表明,化合物8d、8f、10、14b、20a~20g、22、24a对Topo II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f、10、14b、20e、20f、20g表现出较好的HDACs和Topo II双靶点抑制活性。细胞凋亡实验表明,在2.5μM时,化合物10、22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比率分别为40.67%和58.60%,当浓度增大到10μM时,凋亡率分别为80.07%和70.74%。分子对接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化合物对HDACs和Topo II的抑制活性。ADMET和类药性预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均具有良好的ADMET性质并符合Lipinski规则。DHHC20是棕榈酰基转移酶家族中的一员,在调控蛋白的转运、稳定性、细胞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与正常细胞比较,在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和前列腺癌中DHHC20表达水平上调,因此抑制其活性可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本文第二部分是作用于DHHC20靶点的靛红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本部分基于DHHC20蛋白中配体小分子PAP所在的活性口袋及Ducker等人发现的非脂质类棕榈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化合物V,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将化合物V的苯并氢化噻喃酮骨架替换为生物电子等排体靛红结构,根据配体小分子PAP的结构及其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合成15个DHHC20抑制剂。通过MTT法检测化合物对He La、MGC-803、MCF-7、RBL-2H3等四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b对He La、MGC-803和MCF-7三种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其IC50小于20μM。AO/EB染色实验表明,化合物5a和5b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了化合物对DHHC20的抑制活性。
张鲜萍[4](2021)在《硫代对称二氨基脲类席夫碱铜配合物的细胞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铜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众多蛋白与酶的活性中心,对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铜作为过渡金属,可与不同结构的配体结合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诸多研究表明铜配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因此铜配合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前期研究表明硫代对称二氨基脲类席夫碱铜配合物1、2和3能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和TCPTP的活性。本论文在此基础上对铜配合物1、2和3的细胞效应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MTT法研究了铜配合物1、2和3对SW-480、MCF-7和Hep G2三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究了作用时间和配合物浓度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显示铜配合物1-3均能有效抑制三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对细胞的抑制增殖与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铜配合物2对三个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较好,其IC50值均不高于5μM,对SW-480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好,IC50为2.4μM。(2)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了铜配合物1-3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了它们在SW-480细胞的摄入量。由细胞凋亡实验分析可知,三个铜配合物都能诱导SW-480细胞在早期发生凋亡,诱导细胞凋亡能力顺序为2>3>1,铜配合物2诱导SW-480细胞能力最强,药物浓度为5μM时细胞凋亡率已经达到96.7%,因此铜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配合物诱导细胞凋亡。ICP-MS分析显示,三个铜配合物的摄入量均高于Cu Cl2·2H2O。铜配合物1进入细胞的量较少,而铜配合物2和3有较好的脂溶性,能较好地进入细胞,且铜配合物2进入细胞的量最大,说明铜配合物2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与其细胞的摄入量关系密切。(3)蛋白免疫印迹研究表明高浓度铜配合物2降低了几乎所有检测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包括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底物p-Src(Y529)、p-Src(Y418)和p-IRS-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EGFR和内参蛋白GAPDH和β-Actin;以及凋亡因子Bax、Bcl-2和Caspase 3;只有p-EGFR明显增加。表明铜配合物2并非通过抑制PTPs提高其底物磷酸化水平来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大量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提示铜配合物2可能通过激活细胞中某些因子,由此提高蛋白质的降解能力来大量降解蛋白质从而促进细胞凋亡。(4)由于蛋白酶体与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研究了铜配合物2对SW-480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铜配合物2明显提高了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并降低SW-480细胞中泛素化蛋白质的量。由于经过高浓度铜配合物2培养的SW-480细胞提取物的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远远高于高浓度铜配合物2直接处理SW-480细胞提取物的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我们推测铜配合物2可能是作用于蛋白酶体的上游靶标,从而诱导蛋白酶体的表达并使其活性增强。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铜配合物2可能通过增强蛋白酶体活性影响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研究铜配合物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薛佳兴[5](2021)在《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超过肺癌的220万,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同时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高达15.5%,也是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占比约为12.7%。TNBC组织病理学分级多为III级以上,恶性程度高,较其他乳腺癌亚型更具侵袭性。同时TNBC包含一系列异质性的分子结构,其治疗进展一直落后于其他分子亚型的肿瘤。所以积极寻找TNBC新的作用靶点以及新的化疗药物仍然是我们需要积极努力的目标。Loonamycin(LGY)是南京大学戈惠民团队从诺卡氏菌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蝴蝶霉素类似物,前期研究结果表明LGY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拟通过检测LGY对两株TNBC细胞MDA-MB-231和MDA-MB-468的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实验分析LGY作用的分子机制,希望能进一步揭示LGY抑制TNBC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为LGY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首先,在细胞学层次上,为了研究LGY对TNB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本部分选取两株TNBC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68为研究对象,采用了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术、DNA松弛等实验进行研究。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LGY能够抑制TNBC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68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实验结果表明:LGY对两株TNBC的细胞凋亡无显着作用;LGY作用于MDA-MB-231细胞时可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作用于MDA-MB-468细胞时可引起细胞周期G2期阻滞。DNA松弛实验显示,LGY对拓扑异构酶I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细胞实验证明LGY能够影响TNBC细胞株生命过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LGY抑制TNBC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对用药细胞株与对照组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符合筛选条件的基因1764个。与对照组(Ctrl)相比,LGY处理组中,上调基因737个,下调基因1027个,并进行了综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GO分析提示,在表达值下调的基因中突触后膜定位有明显定位。多与神经突触信号转导、肌动蛋白结合及离子门控通道等条目有关。在表达值上调的基因中,多定位在细胞外固定相关条目,多与信号受体活性调节、内皮细胞增殖调控、细胞运动等条目有关。KEGG分析发现下调基因主要集中于神经相关功能通路及RAP1信号通路。上调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过程。GSEA富集分析提示LGY处理组TNFα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存在上调,可能主要受到PSMB5和SETD7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GY能以类似蝴蝶霉素的形式与DNA拓扑异构酶结合,此外还能与PSMB5和SETD7发生作用。后续RT-PCR实验结果证实了差异基因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LGY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TNBC细胞增殖;(2)LGY可以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I相互作用而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发挥细胞毒作用;(3)生物信息学预测LGY也可能通过结合基因表达调节蛋白PSMB5和SETD7,进而影响GNG7、GNG11、CXCL8、ADCY2等基因的表达,最终上调TNFα介导的NF-κB通路和p53通路,导致TNBC细胞系细胞周期阻滞,发挥细胞毒作用。
赵彬[6](2021)在《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快,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亟需寻找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是一种可在不转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诱导体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细胞模型,具有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与原肿瘤一致性强的优点,具有用于个体化肿瘤药敏预测的潜力。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进行了高通量敏感药物筛选实验,以探索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例信息。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标本并培养条件重编程细胞。选择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条件重编程细胞传代扩增。(2)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检测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和转录组表达谱,对比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在常见突变基因位点的一致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一致性。(3)使用高通量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胞对110种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构建剂量-效应曲线,计算药物敏感性评分(DSS),并根据DSS评分寻找每株条件重编程细胞的敏感药物。使用RRA算法整合DSS评分,得到反应药物有效性的综合药物排序。(4)检索外显子测序结果中与相关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与药敏结果进行比对。通过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计算经典通路或重要基因集的活化程度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通路GSVA评分与条件重编程细胞药物敏感性DSS评分的关联。(5)获取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三阴性乳腺癌的高通量mRNA芯片数据和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差异基因富集分析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通过GSVA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的生物通路。结果:(1)成功构建了 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6株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相似,二者的转录组基因表达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5)。(2)PF-04691502,一种PI3K/Akt和mTOR双靶点抑制剂是RRA综合药物敏感性评分最佳的药物,而其他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有2种mTOR抑制剂,2种Akt靶向药物,1种Syk(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1种EGFR抑制剂,1种植物来源的小分子药物(重楼皂苷VI)。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替西罗莫司、利罗莫司和Torin1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2~0.97)。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0.93)。(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中PI3K-Akt通路的GSVA评分与Ipatasertib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587,P=0.045)。mTOR通路的GSVA评分与Torin 1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62,P=0.030)。EGF通路的GSVA评分与吉非替尼的DSS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0.60,P=0.039)。(4)我们进一步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了 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现Akt1/mTOR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相关通路的GSVA评分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较短的总体生存期相关(P<0.05)。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GSVA高评分或抗原加工和呈递通路GSVA评分较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1)本研究培养的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个体化肿瘤模型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和药敏试验。(2)条件重编细胞药敏试验结果较稳定,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敏感性预测。本研究中的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靶向PI3K-Akt、mTOR、EGFR、Syk通路的药物以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比较敏感。(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数据中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针对相应通路的靶向药物的有效性成正相关,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转录组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显着相关,因而GSVA评分也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敏感性预测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价。
高建梅[7](2020)在《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喹啉是一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杂环功能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医药的创制与研发中。喹啉活性功能基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构建基序,是众多创新药物和天然产物的结构母核或药效团,喹啉类衍生物具有多种显着的生物活性。截止目前,已有许多喹啉类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系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并且在临床上得以应用。据此,本论文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了三个不同系列的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并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先导分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喹啉骨架的全新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喹啉骨架类抗肿瘤化学实体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有很多科研工作者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了多种结构多样的喹啉类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作用靶标如拓扑异构酶、G-四链体、微管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PI3K-ATM-mTOR通路等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并且已有大量的喹啉类衍生物进入了临床评估。因此,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全新的抗肿瘤化学实体具有一定的研发前景。第二章: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喜树碱是一类含有喹啉骨架的天然源生物碱,课题组前期发现10-氟喜树碱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据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本章将继续以10-氟喜树碱为先导结构,在其20-位引入肉桂酸酯类衍生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并评价了所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对三种肿瘤细胞系(HCT-116、PC-3和A549)的增殖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IC50值范围为0.01-49.87μM。其中3和5t是该系列中最有效的化合物,对三种肿瘤细胞系的增殖显示出很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化合物3:0.011、0.0085、0.012μM;化合物5t:0.010、0.016、0.019μM),优于或相当于拓扑替康。化合物3和5t对PC3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比拓扑替康分别高约2.3、1.5倍。由此可见,化合物3和5t在治疗前列腺癌领域具有一定的研发前景。第三章新型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Boeravinone类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但其抗肿瘤谱窄且活性弱,需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或改造而达到增强活性且扩大抗肿瘤谱的目的。据此,本章以Boeravinone类天然产物为先导模型,通过将氧原子置换成氮原子而引入喹啉活性功能基,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喹啉类化学实体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发现此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谱较广,大部分化合物对HepG2、HCT116、SW1990、MCF7、A2780和Hela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7a、7d和7g是活性较好的化合物,7a对Hel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IC50为4.37μM,比伊立替康(IC50=15.61μM)高约3.6倍;7d对HCT116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0.9μM;7g对MCF7的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0.34μM,明显优于伊立替康(IC50=23.32μM)。第四章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N,N-二甲基乙二胺基作为活性功能基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结构优化中。尤其是作为活性拼接片段常常在抗肿瘤药物创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TAS-103、ARC-111及其衍生物等。据此,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章利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在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12位引入N,N-二甲基乙二胺基合成了一系列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8c和8d是该系列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对HepG2细胞系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7.36和19.84μM。与7c和7f相比,8c和8f显着提高了其抗肿瘤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马晓艳[8](2020)在《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及Ki-67、TopoⅡ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究》文中指出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与癌症相关的第三大死亡原因。CRC患者的治疗和5年生存率取决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和病理分级。然而,尽管提高了肿瘤的早期筛查率及改进了CRC病理分级和分期,但是仍然不能有效预测CR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一些研究表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CRC中Ki-67、Topo II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中MLH1、MSH2、MSH6、PMS2四种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s,MMRPs)及Ki-67、Topo IIα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1.收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之间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11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经两位资深病理医师按照WHO诊断标准严格复审。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MLH1、MSH2、MSH6、PMS2和Ki-67、Topo IIα在CRC中的表达,判断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3.探讨Ki-67、Topo IIα和MMRPs的表达及微卫星不稳定性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MLH1、MSH2和PMS2的表达与年龄、发病部位及分化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LH1的表达还与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MSH6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MSI-H与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Ki-67与Topo II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4.Topo IIα的表达与MLH1和PMS2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opo IIα的表达与高频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RPs的表达及MSI-H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TopoⅡα的表达与MLH1和PMS2的表达及MSI-H相关。
韩天植,张琴,何思哲,农林青,王金涛[9](2019)在《金属配合物作为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简称Topo Ⅱ)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能够催化DNA在超螺旋和解旋状态之间转化的基本核酶,在许多DNA有关的遗传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Topo Ⅱ分为α和β两种同功酶,其中Topo Ⅱα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对DNA拓扑异构酶Ⅱ的结构、功能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外的金属配合物作为Topo Ⅱ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梁贵宾[10](2019)在《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与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代表性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氨萘菲特、米托萘胺和DMP-840等展示了优良的抗肿瘤作用,并进入Ⅱ期临床,但它们的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它们的广泛使用。本文首先综述了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67个C-4位末端修饰哌嗪的萘酰亚胺类衍生物,并经过1HNMR,13CNMR,HRMS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运用了MTT法测试了67个萘酰亚胺化合物对MGC-803、SKOV3、HepG2、T24、A549、SMMC-7721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人体胃粘膜细胞株GES1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均对MGC-803、SKOV3、HepG2、T24肿瘤细胞株表现出优良的体外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到微摩尔级别:化合物NA19、NA1A、NA29、NB01、NB21对人体胃癌MGC-803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为5.23±0.66μM、5.73±0.49μM、3.04±0.27μM、1.41±0.11μM、0.86±0.16μM明显优于氨萘菲特(9.06±0.45μM)和米托萘胺(6.81±0.75μM)的体外抑制活性;化合物NA19、NA1A、NA29、NB01、NB21对人体膀胱癌T24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为3.03±0.48μM、0.59±0.06μM、2.08±0.25μM、0.33±0.07μM、0.42±0.05μM明显优于阳性药氨萘菲特(5.01±0.47μM)。裸鼠移植瘤模型测试了化合物NA19、NA29、NA1A对人体膀胱癌T2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NA19、NA29、NA1A的抑瘤率分别是56.3%、64.5%、57.1%,抑瘤效果略差于氨萘菲特(抑瘤率为70.6%)。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主要靶点是DNA以及拓扑异构酶,本文应用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化合物NA19、NA1A、NA29与DNA以及拓扑异构酶Ⅰ的相互作用。化合物NA19、NA1A、NA29与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1A与DNA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化合物NA19、NA1A、NA29与拓扑异构酶Ⅰ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29对拓扑异构酶Ⅰ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周期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1A、NA19、NA29主要将HepG2细胞阻滞于G1期,且化合物浓度与G1期细胞比例呈正向相关;在化合物浓度为2μM时,三者G1期的阻滞率分别为69.18%、91.60%和61.23%。本文为进一步的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基础,有望寻找得到高效的抗肿瘤试剂。
二、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的结构与功能 |
2 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1 吡咯酰胺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2 三氮杂苊烯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3 喹啉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4 苯并咪唑脲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5 吡唑并吡啶酮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6 香豆素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7 吲哚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8 噻唑脲和氮杂吲哚脲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9 其他类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3 总结与展望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与细胞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2.1.6 细菌培养 |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2.1.9 细胞培养 |
2.1.10 细胞毒性 |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2.1.12 3D-QSAR |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 |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2.3 讨论 |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2.4 小结 |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与细胞 |
3.1.2 药物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溶液配制 |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3.1.6 细菌培养 |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3.1.8 细胞培养 |
3.1.9 细胞毒性 |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3.1.11 3D-QSAR |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3.2 结果 |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3.3 讨论 |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蛋白酶 |
4.1.2 菌种与细胞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
4.1.7 酶动力学试验 |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11 细胞毒性 |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
4.3 讨论 |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
(3)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 |
1.3 拓扑异构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 |
1.3.1 拓扑异构酶 |
1.3.2 Topo I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3 Topo II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5 棕榈酰基转移酶(DHHC20)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设计思路 |
1.6.1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思路 |
1.6.2 DHHC20抑制剂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HDAC/Topo双靶点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2.3 生物活性实验 |
2.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2 体外抗增殖实验 |
2.3.3 HDACs活性抑制实验 |
2.3.4 Topo I活性抑制实验 |
2.3.5 Topo II的提取及其活性抑制实验 |
2.3.6 划痕实验 |
2.3.7 细胞凋亡实验 |
2.4 分子对接 |
2.5 化合物类药性及ADMET预测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化合物的合成 |
2.6.2 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 |
2.6.3 HDACs活性抑制实验 |
2.6.4 Topo I活性抑制实验 |
2.6.5 Topo II活性抑制实验 |
2.6.6 划痕实验 |
2.6.7 细胞凋亡实验 |
2.6.8 分子对接结果及讨论 |
2.6.9 化合物ADMET预测 |
第三章 DHHC20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生物活性实验 |
3.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2 体外抗增殖实验 |
3.3.3 划痕实验 |
3.3.4 AO/EB染色实验 |
3.4 分子对接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化合物的合成 |
3.5.2 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 |
3.5.3 划痕实验 |
3.5.4 AO/EB染色实验 |
3.5.5 分子对接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硫代对称二氨基脲类席夫碱铜配合物的细胞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铜配合物的生物学效应活性研究进展 |
1.1.1 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1.1.2 铜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
1.1.3 铜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1.2 铜配合物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研究 |
1.2.1 铜配合物作用于DNA影响其生物学效应 |
1.2.2 铜配合物作用于蛋白质影响其生物学效应 |
1.2.2.1 铜配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作用 |
1.2.2.2 铜配合物对DNA拓扑异构酶的抑制作用 |
1.2.2.3 铜配合物对蛋白酶体的抑制作用 |
1.2.2.3.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 |
1.2.2.3.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作用过程 |
1.2.2.3.3 蛋白酶体抑制剂 |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
1.3.1 设计思路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铜配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试剂 |
2.4 实验内容 |
2.4.1 溶液的配制 |
2.4.2 细胞培养 |
2.4.3 形态观察法研究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形态的影响 |
2.4.4 MTT法检测铜配合物1-3 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5 铜配合物2 作用SW480 细胞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形态的影响 |
2.5.2 铜配合物1-3 对SW-480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3 铜配合物1-3 对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4 铜配合物1-3 对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5 铜配合物2 作用SW-480 细胞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6 铜配合物1-3 抑制三种肿瘤细胞增殖结果对比 |
2.6 小结 |
第三章 铜配合物诱导SW-480 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2.1 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 |
3.2.2 ICP-MS分析法 |
3.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试剂 |
3.4 实验内容 |
3.4.1 流式细胞术检测铜配合物1-3 对SW-480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2 ICP-MS法测定SW-480 细胞中铜的含量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铜配合物1-3 对SW-480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2 SW-480 细胞中铜的摄入量 |
3.6 小结 |
第四章 铜配合物对SW-480 细胞中蛋白质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1 实验仪器 |
4.3.2 实验试剂 |
4.4 实验内容 |
4.4.1 溶液的配制 |
4.4.2 细胞的培养 |
4.4.3 细胞收集和裂解 |
4.4.4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4.4.5 蛋白变性 |
4.4.6 蛋白免疫印迹 |
4.4.6.1 电泳 |
4.4.6.2 转膜 |
4.4.6.3 丽春红染色 |
4.4.6.4 封闭 |
4.4.6.5 抗体孵育 |
4.4.6.6 ECL化学发光法曝光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铜配合物2对SW-480 细胞中PTPs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4.5.2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中凋亡因子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铜配合物对SW-480 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试剂 |
5.4 实验内容 |
5.4.1 溶液的配制 |
5.4.2 蛋白的提取 |
5.4.2.1 细胞培养与加药 |
5.4.2.2 细胞收集及裂解 |
5.4.2.3 蛋白浓度的测定 |
5.4.3 底物浓度的选择 |
5.4.4 铜配合物2 对细胞内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 |
5.4.5 铜配合物2 对细胞提取物中蛋白酶体活性的直接影响 |
5.4.6 铜配合物2对细胞中泛素化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5.4.7 电泳实验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底物浓度与细胞中蛋白酶体活性的关系 |
5.5.2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内蛋白酶体CT-L活性的影响 |
5.5.3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提取物中蛋白酶体CT-L活性的影响 |
5.5.4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中泛素化蛋白质的影响 |
5.5.5 铜配合物2 对SW-480 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Loongmycin对人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Loonamycin处理三阴乳腺癌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Chk1及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培养、鉴定 |
一、实验材料 |
1、患者与样本 |
2、主要试剂、耗材 |
3、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及传代 |
2、高通量测序 |
三、实验结果 |
1、条件重编程细胞及其镜下形态 |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
四、讨论 |
1、条件重编程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 |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高通量药筛试验 |
一、实验方法 |
1、药物组设计 |
2、敏感药物筛选实验 |
3、药筛实验数据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筛查 |
2、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DSS评分的整合 |
3、条件重编程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
三、讨论 |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
2、PI3K-Akt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3、mTOR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5、靶向血管形成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
6、拓扑异构酶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7、靶向乏氧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高通量测序 |
一、实验方法 |
1、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 |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总体转录组差异分析 |
3、条件重编程细胞基因集变异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 |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转录组差异 |
3、三阴性乳腺癌来源的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基因集变异分析 |
4、基因集变异分析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 |
三、讨论 |
1、靶点基因外显子突变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
2、基因集变异分析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通路分析 |
一、实验方法 |
1、数据获取及批间差校正 |
2、差异基因筛选及基因集富集分析 |
3、生存分析 |
二、实验结果 |
1、批间差校正 |
2、差异基因筛选 |
3、基因集富集分析 |
4、差异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
5、GSVA评分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
三、讨论 |
1、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生物标记 |
2、GSVA评分可作为三阴性乳腺患者的预后评估手段 |
四、小结 |
结论 |
综述: 个体化肿瘤模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
背景 |
一、2D肿瘤模型 |
二、肿瘤类器官 |
三、PDX模型 |
四、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 |
五、微流控芯片肿瘤模型 |
六、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喹啉骨架类抗肿瘤化学实体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进入临床评估的喹啉类抗肿瘤药物 |
1.3 喹啉类抗肿瘤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
1.3.1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1.3.2 G-四链体(G-quadruplex)稳定剂 |
1.3.3 微管蛋白(tubulin)抑制剂 |
1.3.4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 |
1.3.5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 |
1.3.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
1.3.7 其他类 |
1.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化学合成 |
2.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化学合成 |
3.2.4 目标化合物7a-7k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3.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化学合成 |
4.2.4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4.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及Ki-67、TopoⅡ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及Ki-67、TopoⅡα的意义探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金属配合物作为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一)DNA拓扑异构酶II的结构和功能 |
(二)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二、金属配合物作为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一)铂类配合物作为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二)钌配合物作为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三)铜配合物作为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四)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 |
三、结论 |
(10)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肿瘤现状 |
1.2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单体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简介 |
1.2.2 .双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3 .多环修饰的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4 .萘酰亚胺类有机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
1.3 .哌嗪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4 .萘酰亚胺衍生物课题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化合物设计思路 |
2.2 .三类4-位末端修饰哌嗪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
2.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2.2.2 .叔丁氧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2.3 .叔丁氧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2.4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
2.2.5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2.6 .N-苯甲酰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
2.2.7 .N-苯甲酰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3 .四类4-位末端修饰哌嗪3-硝基-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
2.3.1. 3-硝基-1,8-萘酐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
2.3.2 .对甲苯磺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3 .对甲苯磺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3.4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5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3.6 .苯甲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7 .苯甲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3.8 .叔丁氧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9 .叔丁氧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2.3.10. 4-吗啉-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2.3.11. 4-吗啉-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的合成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实验设备、试剂及细胞株 |
3.2 .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癌细胞株抗肿瘤活性 |
3.2.1 .实验方法 |
3.2.2 .NA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3 .NB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NA19、NA1A、NA29 化合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3.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化合物与拓扑异构酶I相互作用研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化合物对Hep G2细胞周期影响研究 |
4.4.1 .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周期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喹诺酮类细菌ⅡA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马洁,李荀,刘兆鹏.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1(11)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HDAC/Topo及DHHC20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D]. 董金娇. 河北大学, 2021(11)
- [4]硫代对称二氨基脲类席夫碱铜配合物的细胞效应及机理研究[D]. 张鲜萍. 山西大学, 2021(12)
- [5]深海微生物来源Loonamycin抗三阴乳腺癌作用机制初探[D]. 薛佳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6]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D]. 赵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D]. 高建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8]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及Ki-67、TopoⅡ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究[D]. 马晓艳.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9]金属配合物作为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韩天植,张琴,何思哲,农林青,王金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6)
- [10]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梁贵宾. 广西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