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

引种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

一、外引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1](2021)在《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杂交种的优良表现取决于亲本自交系,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是杂交育种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配合力是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的核心,是选配亲本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78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测定了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自交系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得知,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00、117、120、133、167、565、566、567、572、576、579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如自交系003株高和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值为-3.54和-5.63,利用自交系003组配杂交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自交系117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0.07、-10.85和-5.24。自交系167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7.76、-1.85和-7.13。自交系566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11.54、-12.94和-18.30。自交系576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2.57、-29.66和-5.36。自交系117、167、566、576的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值且较小。利用这四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种,能够有效的减小雄穗大小,获得株型紧凑上冲的品种。自交系055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8.06、0.21。自交系572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6.77、3.15。利用自交系055和572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种容易获得果穗较长,行粒数多的组合。2.依据各杂交组合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知,杂交组合006×565、012×566、012×579、053×567、097×565、100×565、117×566、117×576、133×579、167×576、188×572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如117×576组合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向效应,茎粗表现为正向效应,该组合表现株型紧凑上冲,株高、穗位适中。如100×565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秃尖长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为负值,这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3.通过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得知,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除茎粗以外,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株高等五个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和雄穗分支数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宜早代选择。穗位高、茎粗、雄穗长、穗上叶夹角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宜高世代选择。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不宜在早代选择,宜在自交系高世代性状表现稳定后进行选择。4.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知,株高和穗位高、穗粗和雄穗分支数、穗长和行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雄穗长和穗长、雄穗长和穗行数,穗粗和穗行数呈显着正相关。株高和雄穗分支、穗位高和雄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呈极显着负相关。穗行数和行粒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呈显着负相关。分析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庞伟强[2](2020)在《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文中指出玉米种质狭窄一直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发掘和创造玉米新种质,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黄淮海地区优良杂交种郑单958是我国第一大玉米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不耐高温、抗性减弱等问题。针对郑单958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筛选了Tuxpeno×Comiteco、V531、Dente Branco等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作为一级供体,与单交种郑单958的两个亲本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成18份顶交种作为二级供体,依据Hallauer、Dudley、Gerloff、Bernardo等学者提出的PTC、lplμ?、UBND、NI等遗传参数,评估其改良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及主要玉米自交系PH6WC的育种潜力,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一级供体直接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4(CHZM01015)、P8(VRZM13061)都有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群体P1(Tuxpeno×Comiteco)改良昌7-2,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2(V531)遗传基础丰富,改良郑58和昌7-2都可以,但是改良郑58效果最佳,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4(CHZM01015)改良郑58,以郑58为轮回亲本回交1-2代,再自交选系;群体P8(VRZM13061)改良郑58,然后F1代自交选系。其中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8(VRZM13061)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收获期含水量、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群体P4(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株高、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2)利用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发现改良郑单958的二级供体排名前三依次为:B7(昌7-2×Chis775)、A4(郑58×CHZM01015)、A9(郑58×VRZM13085),其中B7(昌7-2×Chis77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4(郑58×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穗位系数、抽雄期、吐丝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9(郑58×VRZM1308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多个农艺性状。(3)利用自交系PH6WC广适应性以及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可以有效的测试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组合C1(PH6WC×(Tuxpeno×Comiteco))、C2(PH6WC×V531)与对照郑单958相比表现增产且其他农艺性状优良,有望直接通过PH6WC与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测交选育出高产、收获期含水量低、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丁亚慧[3](2020)在《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文中提出杂种优势是常见的遗传学现象,研究杂种优势作用机制可以促进遗传育种进程。前期关于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受群体类型、群体大小以及分子标记密度的影响,构建的遗传图谱分辨率低,定位到的杂种优势QTL区间范围大,鉴定到的杂种优势位点的位置不够精确,因此不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关键的杂种优势位点以及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使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组合Zheng58×Chang7-2、B73×Mo17和C428×C434作为研究材料,构建了群体总量为5360株的F2代杂种优势群体。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每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低丰度测序,获得具有高度多态性的SNP位点,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对三套杂种优势群体的亲本、F1和F2单株进行表型鉴定,获得19个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鉴定控制表型性状的QTL位点。在三套杂种优势群体中总共发现了628个关键的QTLs位点(三套群体分别鉴定到256、214、158个QTLs)。结合基因组数据以及表型数据进行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发现绝大部分位点表现为完全-不完全显性,其次是超显性。通过进一步的QTL等位基因贡献率分析我们发现来自于父母亲本的有利的杂种优势等位基因比例相似,分别占50%左右。通过628个杂种优势关键QTLs位点,我们筛选到了17个与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的主效QTLs位点,为了验证随机误差对主效位点的遗传效应估计值是否存在影响,我们在环境条件不同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了二次重复实验。选取Zheng58×Chang7-2群体的2225个F2单株进行农艺性状表型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两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得到的杂种优势主效QTLs位点的遗传效应总体上一致,具有稳定性。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关键的主效QTL位点KY4q19进行深度解析,发现该位点内存在一个功能已知的玉米基因ub3,该基因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和玉米产量,与水稻杂种优势基因IPA1同源。通过对比亲本和杂交种基因序列发现,ub3基因的编码区不存在差异,而启动子区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导致了该基因在双亲和子代中表达量的不同。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在玉米亲本和杂交种之间可能存在部分共有的功能基因和不同的调控节点共同决定了作物中的杂种优势,为玉米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鑫哲[4](2019)在《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文中提出利用外来优良种质开展种质创新是我国拓宽玉米种质,增加群内遗传方差的有效途径,而创制育种新材料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选系基础群体。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8年,根据育种实践筛选出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和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制57个F1杂交组合(SS类群21个杂交组合,NSS类群36个杂交组合),再以CA193和CA749配制三交杂交组合。利用不完全区组田间试验设计,种植在吉林公主岭、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和河南新乡,评价其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效应,以及构建的F1杂交组合配合力表现,综合分析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应用潜力,为玉米种质创新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评估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鉴定出8份产量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并且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分别为:Jing66、PHB1M、MBPM、PH6JM、PH4CV、PH09B、PH1CRW和XY828M。同时,Jing66能缩短受体自交系生育期和秃尖长、降低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B1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收获时含水量,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MBP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6J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缩小秃尖长;PH4CV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PH09B和PH1CRW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缩小秃尖长;XY828M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2.针对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的不良性状,综合被测系配合力,以及F1杂交组合性状配合力表现,最终筛选出与骨干自交系组配的7份F1杂交组合,作为选系基础群体用来开展种质创新。其中CA749×PH09B可用于改良CA749产量性状;H446×XY828M可用于改良H446穗行数性状;四144×PH6JM可用于改良四144百粒重性状;W9706×Jing66可改良W9706的产量性状;PHB1M、Jing66和XY828M与CA193构成选系基础群体,改良CA193的百粒重性状。3.比较SS类群和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与7个国内骨干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发现SS类群的7份玉米自交系比9份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更加广泛,利用潜力更大。

冷益丰[5](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韩建[6](2018)在《45份白粒玉米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潜势研究》文中认为白粒玉米作为西南地区部分山区人民的主食,品种的更新换代十分缓慢。虽然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白粒玉米种质资源,但是针对这些资源的相关研究报道却较少。因此,研究白粒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对探明白粒玉米的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结合适宜西南山地玉米生态区的“温带种质×热带种质(亚热带)”杂种优势模式,以外引的45份白粒玉米自交系以及4份标准测验种(掖478、MO17、丹340、黄早四)为试验材料,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设计,配制294份杂交组合,在四川新津(海拔450 m)、贵州桔山(海拔1250 m)、云南禄劝(海拔2250 m)3个不同环境下进行一年三点联合鉴定。结合SSR分子标记对45份白粒玉米的杂种优势类群、10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以及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得到以下结果:1、从1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6对扩增带型清晰的引物,在49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67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异范围211个,平均每个检测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4.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0.340.86,平均0.64;遗传相似系数变化为范围0.52690.9401,平均0.6793,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矩阵,按照UPGMA方法,参照4份标准测验种的主要杂种优势群,当阈值为0.667时,将45份白粒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2、在固定测验种的条件下,以特殊配合力聚类。当阈值为12.01时,可将42份被测系划分为6个类群,与SSR聚类结果相比少了塘四平头类群,其余类群中材料有少许变化,但整体趋势与SSR聚类结果一致,在实际运用中应两种方法相互结合比较,根据材料的具体表现具体应用。3、综合45份白粒玉米自交系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其田间表现,筛选出白2、5008、8072、GY156、GY435、SC122共6份一般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的白粒玉米自交系,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可重点测配。其中白2、SC122两份材料株型略披散适宜做父本,其余4份材料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更适宜做母本。5008、GY435两份材料属于粗穗、多穗行型材料;8072、GY156两份材料属于长穗、深籽粒型材料。4、对45份白粒玉米自交系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大小排序一致。狭义遗传力大小依次为穗行数(79.57%)>穗位高(63.35%)>株高(63.26%)>穗粗(56.05%)>穗长(53.30%)>出籽率(49.27%)>百粒重(33.15%)>行粒数(31.23%)>秃尖长(21.31%)>单株产量(18.26%)。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株高、穗位高5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可在早代进行选择。秃尖、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不宜在早代进行选择。5、通过参试组合与对照单株产量的分析,筛选出8072×SC122、GY435×SC122两个在桔山与禄劝均稳定增产的抗病组合,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2.6%与4.8%,适宜在云南、贵州中高海拔生态区域种植;筛选出GY435×绵817在新津与桔山平均增产7.8%的强优势组合,适宜在贵州、四川中低海拔生态区域种植;筛选出8072×绵817在新津增产达到10.6%的高产组合,适宜四川平丘、浅丘生态区域。

李春雷,苏桂华,何宇,路明,刘文国,苏义臣[7](2017)在《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发挥东北春玉米区玉米种质资源的生产潜力,以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 6×7)设计组配42份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等研究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以秃尖长最大,为56.51%,其余均较小,为6.31%13.62%;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自交系Y5、Y12和Y13较优,但个别性状需要重点改良或选择性应用。各性状广义遗传力为30%82%,狭义遗传力为16%69%,穗行数的遗传力最高,穗粗的遗传力最低。

胡春辉[8](2017)在《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文中指出研究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和性状表现特性对玉米育种和遗传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100对SSR引物分析211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类群划分,并分析了供试自交系的遗传结构。同时,对供试自交系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年多点测试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供试自交系的高效利用和进一步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0对SSR标记在211份自交系中共扩增到376个等位变异,平均3.76个/位点。在这些标记中,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座211,多态信息含量0.200.86,基因多样性0.210.77。(2)利用NTSYS软件对211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类群划分,依据非加权组平均(UPGMA)聚类方法,同时参考所包含材料的系谱来源等信息,在GS(Genetics similarity)为0.698时可将其划分为6个类群,这6个类群依次为A群、B群、C群、D群、E群及F群。其中,A,C和E是三大类,其中包括200份自交系,占94.79%。其中A群在GS(A)=0.760时,分为6个亚群,A-1A-6亚群分别包含8、17、1、1、2和2份自交系;C群在GS(C)=0.724时,分为11个亚群,C-1C-11亚群分别包含17、6、32、2、5、21、8、7、2、3和3份自交系;E群GS(E)=0.712时分为6个亚群,E-1E-6亚群分别包含23、2、9、5、18和6份自交系。(3)对于6个不同类群之间的遗传差异,类群间遗传距离GDs值范围为0.090.46,平均GDs值为0.25,其中类群D和F遗传距离最高,为0.46,表明这两个类群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类群E与C遗传距离最低,为0.09,表明这两个类群存在较小的遗传差异。(4)对211份供试玉米自交系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联合方差分析,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着差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03.83%;粗淀粉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为1.78%。,表明供试自交系性状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利用SPSS软件对27个性状进行UPGMA聚类,将211份自交系划分为11个类群。(5)对比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和农艺性状聚类结果,二者的一致性较低。但对农艺性状的研究可以为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6)研究结果验证了5个典型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Lancanster×LRC、改良Reid×TSPT、TSPT×Reid、Reid×Lancanster和Reid×PB;根据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确定了A、C和E 3个核心优势类群;根据20个重要商业杂交种的亲本,确定两种核心杂种优势模式为C×C和A×E。2个高油和1个爆裂自交系被分类在E-6和A-3亚群。

刘文国[9](2015)在《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过去的几十年里,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系统研究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对于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的遗传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解析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基于NCII设计分析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在不同密度水平下,评价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规律,为今后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及育种技术路线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年-2010年间审定的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四平头、PB、Volga、旅大红骨和其他等7个类群。其中,以Reid、Lancaster、四平头、PB和Volga这五个类群为主。主要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有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Reid×Volga、Lancaster×PB、Reid×Lancaster和Reid×PB等6种,尤其以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和Reid×Volga这3种杂种优势模式占优势。确定了以吉V022、吉V993为代表的欧洲Volag种质与我国的Reid、Lancaster、四平头等类群存在距离,并独立成群,建立了Reid×Volga和四平头×Volga两个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利用3K SNP芯片技术对1978年-2012年间主推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129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地方种质、四平头和PB等5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5.58%、27.91%、29.46%、10.08%和6.98%。依据主成分分析和模型聚类可进一步简化为A群(Reid)、B群(Lancaster)和D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地方群体选系),所占比例分别为16.28%、11.63%和38.76%,有33.33%的自交系为混合群。按NCII试验设计组配5×6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5份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应用的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结果表明,对黄早四的遗传改良因性状而异。单株产量、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出籽率这四个性状上没有显着进展,保持了黄早四原有的配合力。而散粉期、吐丝期、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这7个性状则进行了显着改良。改良性状呈现的趋势包括:在四-444之后选育的黄改系延迟了散粉、吐丝期,推迟了生育期;向缩短穗粗的方向改良;在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向增加或减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改良。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吉85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最好。设置3个密度梯度,分别为D1(45000株/公顷)、D2(60000株/公顷)和D3(75000株/公顷),将吉单系列玉米品种划分为中熟和中晚熟2种类型。对1970年-2010年代的53个吉单系列玉米品种进行了耐密性分析。1970年-2010年间,中熟和中晚熟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产量遗传增益速率分别为110.55kg公顷-1年-1和107.25kg公顷-1年-1。中熟品种产量演变趋势呈前期快速增加、后期平缓的趋势,中晚熟则呈前期快速增加、中期趋于平缓、后期继续增加的趋势。产量的遗传增益主要是由单株产量贡献的,品种耐密性改良进展虽不显着,但耐密性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中熟与中晚熟品种在穗长、穗行数、穗粗方面演变趋势相同,而在单株产量、行粒数、百粒重、秃尖和出籽率演变趋势不同。不同年代重点改良的性状不同,1980年代的中熟吉单品种在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行粒数上得到显着改良。199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百粒重和穗粗上得到显着改良,但中熟组品种显着降低了穗行数。2000年代的中熟品种在穗粗和穗行数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百粒重上得到显着改良。201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穗粗和穗行数上得到改良,但降低了穗长和行粒数。

吴玥[10](2014)在《中国北方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早、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推广取得最有成效的作物,也是杂种优势群划分及其利用研究最早、最深入的作物。根据国内外杂种优势群及优势模式的划分及其特点,结合北方玉米育种及生产实践,按照简便、适用、有效的原则,将北方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为Reid群、No Reid群和Dom群3个优势群,构成三角型杂种优势模式,简称“三·三”理论。其特点是:第一,3个类群相互间构成独立优势类群;第二,类群内选系,其他两个群作测验种;第三,两个类群间选系,第3群作测验种。本实验根据三角型杂种优势模式:Reid×No Reid、Reid×Dom、No Reid×Dom进行了实验设计,对“三·三”理论进行验证与研讨,为北方玉米育种提供理论支撑。试验共分为3个模式组。模式1,以Reid×No Reid为基础所选育的自交系为被测系,以DOM群自交系为测验种,组配杂交种。模式2,以Reid×DOM群为基础所选育的自交系为被测系;以No Reid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组配杂交种。模式3,以No Reid×DOM群为基础所选育的自交系为被测系;以Reid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组配杂交种。在每公顷6.0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9.0万株/公顷不同密度条件下,以单株产量杂种优势作为指标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配合力等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模式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三种模式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在6.0万株/hm2、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不同密度条件下,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模式2总平均优势值最高为135.36%;其次是模式1,总平均优势值为127.4%。模式3的总平均优势值亦存在正的优势,为110.56%。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新选自交系与测验种之间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具有增产的潜力。实验结果还表明,在6.0万株/公顷密度下,三个模式中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为5AD×JD441,优势值为41%;模式3的强优势组合数最多为4个,模式1最低,不存在。在7.5万株/公顷密度下,三个模式中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为PH09B×JD636,杂种优势值为38%;模式1的强优势组合数最多为6个,模式2最低仅1个。在9.0万株/公顷密度下,三个模式中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是6WC×JD636,杂种优势值为52%;模式2的强优势组合数最多为4个,模式3最低为2个。2.在三种不同密度条件下,通过对三种模式下所选育的15个自交系进行GCA效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式1中自交系JD207、JD448产量性状的GCA效应值较高,且产量构成因素的GCA效应表现较好。模式2中,自交系JD441、JD450的GCA效应值均较高,6WC改良了旅系米质不好的缺点。模式3中,自交系JD636的产量GCA较高,J1658有效地降低了株高,增加了穗行数;自交系JD604、JD607的一些农艺性状还需要进一步改良。3.在三种密度条件下,通过对三种模式所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SCA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6.0万株/公顷密度下,杂交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值为正的组合有37个,模式1中组合SCA效应值均较低,模式2中等,模式3最高;在7.5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单株产量SCA为正的组合有40个,其中模式2所占的比例较大,模式1、3中组合SCA效应值中等,而模式2中组合的SCA最高;在9.0万株/公顷密度下,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值为正的组合数为38个,模式2、3中组合的SCA效应值中等,而模式1中组合的SCA最高。通过对组合的杂种优势、SCA效应值的分析发现,二者结论基本一致。4.在三种密度条件、三种杂优模式下,通过对10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秃尖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向,而且随着密度的增大,秃尖长对产量的负向作用就越大。因此,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出籽率,秃尖长两个性状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应该予以重视。5.结合中国北方玉米育种生产实践,认为“三·三”理论更具有实用性—简便、有效、易掌握;既综合了国内外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优点,又克服了缺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二、外引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引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1)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的起源进化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2.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2.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1.4 配合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1.4.1 配合力
        1.4.2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设计及管理
    2.3 田间调查及农艺性状测定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方差分析
        2.4.2 配合力分析
        2.4.3 遗传相关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株型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3.1.1 玉米株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3.1.2 玉米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1.3 玉米株型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3.1.4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3.2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3.2.1 玉米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玉米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2.3 玉米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3.2.4 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3.3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表现
        4.1.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
        4.1.2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
    4.2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
    4.3 下一步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2)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现状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1.1.2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以及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1.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方法
        1.4.1 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1.4.2 外来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1.5 有利等位基因评估的方法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1.7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顶交种组合的配制
        2.2.2 三交种测交组合的配制
        2.2.3 田间试验鉴定
        2.2.4 调查农艺性状与方法
    2.3 统计分析
        2.3.1 数据处理
        2.3.2 方差分析
        2.3.3 多重比较
        2.3.4 超标优势
        2.3.5 供体评价参数计算
3 结果分析
    3.1 一级供体对郑单958的改良潜力评估
        3.1.1 A、B组顶交种产量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1.2 A、B两组顶交种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3.1.3 A、B两组18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1.4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遗传参数分析
        3.1.5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3.2 一级供体改良PH6WC的育种潜力
        3.2.1 C组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C组9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3 二级供体对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
        3.3.1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3.2 三交测交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3.3.3 顶交种供体组合产量PTC分析
        3.3.4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3.5 改良郑单958各个性状的最佳二级供体分析
        3.3.6 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4 讨论
    4.1 一级供体选择的依据
    4.2 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4.3 外来种质本土化的重要性
    4.4 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对黄淮海玉米品种改良创新途径的探讨
    4.5 PH6WC的利用
    4.6 试验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杂种优势的概念
    1.3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基础研究
        1.3.1 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1.3.2 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1.3.3 上位性假说(Epistasis hypothesis)
        1.3.4 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1.3.5 基因差异性表达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1.4 杂种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
        1.4.1 基因组学研究
        1.4.2 表观遗传学研究
        1.4.2.1 DNA甲基化
        1.4.2.2 染色质重塑
        1.4.2.3 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
        1.4.2.4 组蛋白修饰
        1.4.3 转录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4.4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4.5 代谢组学研究与杂种优势
    1.5 杂种优势研究技术的发展
        1.5.1 QTL定位
        1.5.2 分子标记开发
        1.5.3 基因组测序
        1.5.4 转录组测序
        1.5.5 蛋白质组测序
        1.5.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6 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酶和试剂
        2.1.3 实验引物
        2.1.4 引物合成与基因测序
    2.2 实验方法
        2.2.1 玉米材料种植与生长环境
        2.2.2 研究技术路线
        2.2.3 玉米植株表型和果穗表型鉴定
        2.2.4 玉米基因组DNA提取
        2.2.5 全基因组测序
        2.2.6 群体基因型分型
        2.2.7 邻接进化树分析
        2.2.8 构建Bin Map遗传图谱
        2.2.9 表型性状QTL分析
        2.2.10 候选基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表型
    3.2 杂种优势群体亲本的遗传进化树分析
    3.3 杂种优势群体的多态性SNP位点鉴定
    3.4 杂种优势F2 群体基因组测序
        3.4.1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析
        3.4.2 遗传重组率分析
        3.4.3 基因型分离比统计分析
    3.5 玉米植株与果穗农艺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3.5.1 农艺性状的田间统计与数据分析
        3.5.2 农艺性状的正态分布
        3.5.3 农艺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与优亲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6 杂种优势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3.7 群体的Overlap QTL分析
    3.8 QTL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3.9 杂种优势的等位基因效应
    3.10 环境效应对杂种优势位点的影响
    3.11 杂种优势的关键候选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杂种优势作用机制的研究
    4.2 杂种优势群体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3 表型数据的QTL效应与杂种优势作用模式之间的关系
    4.4 亲本杂种优势等位基因的贡献
    4.5 杂种优势关键候选基因的作用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4)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概述
        1.1.1 玉米种质的概念
        1.1.2 我国玉米种质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1.1.3 外来玉米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1.2 基于配合力效应评估玉米种质利用潜力的研究进展
        1.2.1 配合力的概念
        1.2.2 配合力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1.3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1.3.1 杂种优势群概念
        1.3.2 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
    1.4 遗传多样性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1 形态学水平
        1.5.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
        1.5.3 分子(DNA)水平
    1.6 玉米种质创新的关键环节
    1.7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表型性状调查
        2.3.2 基因型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配合力分析
        2.4.2 表型性状分析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外引玉米自交系与拟改良系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SS类群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1.3 NSS类群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2 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3.2.1 三交组合的表型方差分析
        3.2.2 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2.3 N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3 基因分型结果与分析
        3.3.1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外引自交系与我国骨干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外引种质的配合力表现
        4.1.2 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潜力
        4.1.3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5)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样品制备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2.1.4 SNP基因型鉴定
        2.1.5 SNP统计分析
        2.1.6 亲缘关系评估
        2.1.7 群体结构分析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2.2.5 SNP特征分析
        2.2.6 Kinship分析
        2.2.7 群体结构分析
        2.2.8 主成分分析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组合配制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3.1.9 杂种优势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鉴定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45份白粒玉米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潜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白粒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1.1.1 白粒玉米种质资源
        1.1.2 白粒玉米利用现状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遗传多样性概念
        1.2.2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概况
    1.3 青贮玉米概况
        1.3.1 青贮玉米分类
        1.3.2 我国青贮玉米利用现状
    1.4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概况
        1.4.1 杂种优势概念与机理研究进展
        1.4.2 杂种优势的意义
        1.4.3 配合力概念及测定方法
    1.5 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种优势模式利用
        1.5.1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1.5.2 杂种优势模式利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田间试验方法
        2.2.1 试验地点
        2.2.2 试验方案
        2.2.3 性状统计与方法
    2.3 品质分析
        2.3.1 样品制备
        2.3.2 测定指标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2.4.1 DNA提取
        2.4.2 DNA检测
        2.4.3 PCR扩增
        2.4.4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4.4.1 主要试剂与配置
        2.4.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 统计分析方法
        2.5.1 联合方差分析
        2.5.2 配合力方差分析
        2.5.3 配合力效应分析
        2.5.4 产量对照优势分析
        2.5.5 SSR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49份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
        3.1.1 SSR标记多态性
        3.1.2 SSR遗传相似系数
    3.2 配合力结果分析
        3.2.1 联合方差分析
        3.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3.2.3 配合力效应
        3.2.3.1 一般配合力
        3.2.3.2 特殊配合力
        3.2.4 遗传力与遗传方差
    3.3 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3.3.1 四份标准测验种的产量优势
        3.3.2 三份白粒测验种的产量优势
    3.4 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3.4.1 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聚类
    3.5 生物产量分析
        3.5.1 白粒组合的生物产量
4 讨论与结论
    4.1 玉米自交系的聚类方法
    4.2 45份白粒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
        4.2.1 一般配合力
        4.2.2 特殊配合力
        4.2.3 杂优模式
        4.2.4 单株产量杂种优势
5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性状调查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性状
    2.2 13份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2.3 42份杂交组合玉米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
    2.4 杂交组合的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8)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研究与评价
    1.2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
        1.2.1.1 RFLP标记
        1.2.1.2 RAPD标记
        1.2.1.3 AFLP标记
        1.2.1.4 SSR标记
        1.2.1.5 SNP标记
        1.2.2 分子标记在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2.2.1 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2.2.2 种质类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
        1.2.2.3 品种及种质资源鉴别
        1.2.2.4 种质资源的创新
    1.3 玉米种质资源类群研究与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1.3.1 玉米种质资源类群划分
        1.3.2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1.3.3 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途径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SSR引物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测试
        2.3.2 SSR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3.1.2 供试玉米自交系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与类群划分
        3.1.3 各类群间遗传多样性与主成分分析
        3.1.4 各类群间遗传距离分析
    3.2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分析
        3.2.1 各表型性状方差分析
        3.2.2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特征分析
        3.2.3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4 供试自交系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3.3 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性状表现特征分析
        3.3.1 基于表型性状划分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3.3.2 SSR分子标记划分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3.4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划分类群结果对比
    3.5 代表性骨干自交系与所属类群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4 结论与讨论
    4.1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
    4.2 供试自交系SSR分子标记类群与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比较
    4.3 未知来源自交系的类群划分与利用
    4.4 代表性骨干自交系的进一步改良与利用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9)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及演变
        1.1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
        1.2 国内外玉米品种的演变
        1.3 国内外玉米品种改良
    第二章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生产发展及种质基础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
        2.2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主要种质基础
        2.3 吉林省玉米主要杂优模式分析
        2.4 吉林省玉米种质应用总结
    第三章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3.1 DNA分子标记的时代意义
        3.2 代表性分子标记种类及用途
        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的应用
        3.4 SNP分子标记
        3.5 SNP分子标记的应用
        3.6 SNP的发展前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2000年至2010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1978年至2012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时期黄改系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中国北方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玉米育种历史现状
    1.2 国内玉米育种历史现状
    1.3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4 快速选育、改良自交系的方法——单倍体-二倍体纯合选系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分析
    3.2 配合力分析
    3.3 不同密度不同模式下组合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外引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D]. 李威.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D]. 庞伟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利用三套玉米杂交群体对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及遗传解析[D]. 丁亚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4]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D]. 赵鑫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6]45份白粒玉米遗传多样性与育种潜势研究[D]. 韩建.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7]13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J]. 李春雷,苏桂华,何宇,路明,刘文国,苏义臣. 贵州农业科学, 2017(12)
  • [8]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SSR分子标记分析[D]. 胡春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9]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D]. 刘文国.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2)
  • [10]中国北方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D]. 吴玥.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引种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