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型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型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何世华[1](2020)在《600例西藏地区发作性疾病患者VEEG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发作性疾病的病种,明确需要进行录像脑电图监测的发作性疾病种类。分析常见发作性疾病即癫痫发作及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高原地区、高海拔及高血红蛋白是否对癫痫发作产生影响。以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预测发生脑血管意外后及脑囊虫病等致使大脑皮层存在病灶者的患者发生癫痫的风险率,以指导临床预后判断。总结西藏地区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符号学特征,提供更多与癫痫相鉴别的依据。方法1.临床资料:在符合医学伦理要求和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依据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相关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纳入2013年至2018年期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0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且均完成录像脑电图监测。2.本研究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发作性疾病的定义按照范杰[1]和Stafstrom CE[2]在相关报道中所提到的定义;癫痫诊断参照《神经病学》诊断标准[3];分析清醒期、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及监测到的临床发作期的脑电波形,脑电图诊断标准按刘晓燕编着的《临床脑电图学》进行分析[4];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参照诊断PNES发作的线索[5]和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提出的PNES诊断的确定性水平[6]。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百表示,并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结果在录像脑电图监测的600例发作性疾病中,有痫性样异常放电者171例(28.50%),录像脑电图在其发作期和(或)发作间期能监测到异常放电,表现为广泛性或局灶性痫性异常波,其中有癫痫诊断意义的录像脑电图监测结果为143例(23.83%)。西藏地区目前需要进行录像脑电图监测进行鉴别的发作性疾病有29种类型,主要发作类型有癫痫、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痫性发作、晕厥等。主要的几种发作类型如癫痫发作、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痫性发作、晕厥,在发作前有明显的发作诱因或者前驱表现。性别、发作病程、发作频率、影像学提示大脑皮层有病灶在癫痫发作组和非癫痫发作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项logistic分析中,性别、大脑皮层病灶、发作频率、发病病程及居住地海拔是癫痫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相对于女性在癫痫发作中更明显,女性发生癫痫风险是男性发生癫痫风险的0.416倍(P<0.05,OR=0.416);而皮层有病灶相对于皮层无病灶者,发生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12.674倍(P<0.05,OR=12.674);发作频率越频繁,再发癫痫的风险随之增加(P<0.05,OR=1.636);其发作病程越长,再发癫痫的风险较病程短者增加2.509倍(P<0.05,OR=2.509)。患者居住地海拔高度和癫痫发作呈正相关(回归系数=0.001),海拔每增加一个单位高度其风险较减低一个海拔高度增加1.001倍(P<0.05,OR=1.001)。脑卒中为发作继发性癫痫的其主要因素(32.69%);脑卒中亦为青年人群发生癫痫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脑囊虫病。在各年龄段中,女性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患者均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中主要分布于青年。多因素二项logistic分析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显示,文化程度、性别为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能显着影响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发生,发生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患者的文化程度较其他类型发作的患者的文化程度偏低;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在男女性别中的发作有差异,女性发病风险是男性发病风险的1.796倍(P<0.05,OR=-1.796)。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符号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肢体抖动,男性占63.64%,女性占54.76%。将其按照各种符号学特征分为四大类型后,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全身性运动发作,男性12例(54.55%),女性42例(50.00%),各类型发作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未成年组与青年组的发作类型时,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西藏地区发作性疾病表现和癫痫发作类似的疾病种类较多,这些类型的疾病需要进行录像脑电图监测。2.少数录像脑电图监测发现有癫痫样波形时,未诊断为癫痫的患者需要长期随访有无癫痫样发作。3.在西藏地区,高海拔会增加癫痫发病风险,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颅内大脑皮层存在病灶者,其发生癫痫风险也相应增加。4.癫痫发作如果不早期进行治疗,随着发作病程的延长,其再发癫痫的风险也随之增加。5.录像脑电图监测仍然是癫痫发作和非癫痫发作鉴别的金标准。6.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与文化程度及性别相关,青年女性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易患,发作时临床表现丰富,最常见的符号学特征为肢体抖动,最常见的类型为全身运动性发作。

廖德君,莫兴泽[2](2017)在《中药治疗脑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西药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国内外临床工作者治疗脑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中药治疗脑囊尾蚴病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副作用较小,治疗成本低等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治疗脑囊尾蚴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中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前景及实际困难。

黄文生[3](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庞增园[4](2010)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主要包括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3个方面,ITWMAECP)治疗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癫痫患者27例,作为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然后在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癫痫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静脉注射、中药辨证论治和抗癫痫西药治疗,观察疗程为14天。治疗前后通过自拟的临床观察表、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和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31(QOLIE-31)来观察及记录癫痫发作次数、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四诊证候资料以及生存质量,结束后,从癫痫发作次数、癫痫中医证素(SF)得分和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3个方面评定癫痫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的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癫痫病因分布、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和QOLIE-31量表调查的完成率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并且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以下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总体有效率和性别差异使用列联表资料分析,临床疗效百分率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于年龄、中医证素得分、QOLIE-31评分等计量资料,先使用探索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否则使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研究结果:在纳入本临床试验的27例受试者中,26例完成了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13例,治疗组14例,脱落1例,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15.38%、0%、0%以及100%;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效差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0.77%、61.54%、7.69%、0%以及92.31%。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经Mann-Whitney U检验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中医证素(SF)分布显示,风证(23例)所占的例数最多,痰证(21例)和闭证(20例)所占例数次之,所有受试者心血虚和。肾阳虚的得分都未能达到证素诊断标准。SF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基本证素治疗后的SF得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治疗前,治疗组闭证SF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比较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治疗组火证、瘀证以及肾阴虚证的SFD都大于对照组,治疗组闭证的SFD小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风证、痰证、心血虚、脾气虚证以及肾阳虚的SFD和对照组相比,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QOLIE-31量表在本院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显示,在合格受试者中,已完成QOLIE-31量表的患者有8例,而未能完成QOLIE-31量表的病人有19例,调查的完成率为30%。本试验发现未能完成调查的原因有:四肢无力而不能写字者4例,文盲者3例,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但尚能完成简单指令者7例,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者1例,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者1,观察疗程内因猝死而未能完成量表调查者1例,不愿意接受量表测评者2例。结论: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研究发现,痫病发作期以邪实(风、痰、闭)为主,为标急之证,与临床研究报道相似。癫痫发作次数疗效对比显示,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ITWMAECP)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显示,ITWMAECP治疗后,两组各SF得分均显着降低,其中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得分的降低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ITWMAECP不但可以减少临床癫痫发作的次数,而且在改善火证、瘀证和肾阴虚证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本研究还探讨了ITWMAECP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中,发作次数疗效评价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实现了中西医结合评价疗效的目的。但是在生存质量评价方面未能良好实施,本试验所采用的QOLIE-31量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主要用于慢性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本研究探讨了该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癫痫患者中的适用性问题,结果发现该量表的总体适用性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被测量人群特点发生了改变,如本研究发现受试者主要因智能障碍而不能完全理解量表内容、四肢无力而不能自主完成量表、视力障碍而不能看清量表内容和意识模糊而难于理解量表内容等原因而无法完成测评。并且因为完成量表测评的例数太少,而未能得到研究结果。考虑在今后的试验中引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适应范围更广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杨艳君,甄天民,孔庆安[5](2008)在《囊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中、西药治疗囊虫病的效果、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李可建[6](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祝司霞[7](2006)在《囊立消胶囊对脑囊虫病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脑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致残率、死亡率均相当高,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本研究所用中药复方囊立消由雷丸、元胡、补骨脂、黄芪、丹参、地丁等组成,此复方在临床应用多年,治疗脑囊虫病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与机理,本文进行了相关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囊立消治疗脑囊虫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利用猪胆汁培养基观察该方在体外对猪囊尾蚴的抑制或杀灭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以观察该方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扭体法观察该方的镇痛效果;通过小鼠耳廓微循环法、大鼠体外血栓法和对小鼠出、凝血时的测定观察该方的活血作用;采用青霉素腹腔注射法制备小鼠癫痫模型,并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癫痫小鼠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ATPase的活力。 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囊立消具有体外抑囊作用;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对热板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及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扩张小鼠耳廓微动、静脉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降低血栓长度和重量;降低癫痫小鼠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ATPase的活力。 结论:囊立消能抑制猪囊尾蚴存活,具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癫痫等作用。

陈治水,贾丹兵,孙旗立,周丽娟,邓伟哲,李春杰,李春雷,王宇光,王宇恒[8](2004)在《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消痰杀虫、熄风活血中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临床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观察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结果 ;中药杀灭体外培养的猪囊尾蚴采用猪胆汁培养基方法 ;中药抗癫痫作用采用小鼠电惊厥模型、回苏灵致惊厥和士的宁致惊厥模型。结果 :中药组 195例治愈率 72 3%,阿苯达唑组 97例治愈率 5 0 5 %,中西医结合组 93例治愈率 87 1%(P <0 0 1) ,三组副作用发生率以中药组为最低。 11 1%以上浓度的灭囊灵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猪囊尾蚴有显着的杀灭作用 ,其ED50 为 5 18%。灭囊灵高低剂量组对三种小鼠癫痫模型均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结论 :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理想治疗法则 ,中药治疗脑囊虫病的机理与直接杀伤猪囊尾蚴、降低颅内压和抗癫痫等作用有关。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600例西藏地区发作性疾病患者VEEG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索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临床资料和基本标准
    2.1 临床资料
        2.1.1 癫痫的诊断标准
        2.1.2 诊断PNES发作的线索
        2.1.3 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提出的PNES诊断的确定性水平
        2.1.4 PNES发作症状分类标准
    2.2 基本标准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3.数据录入
4.分析指标
    4.1 基本资料分类
    4.2 临床特征情况
    4.3 统计学分析
    4.4 技术线路图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1.1 临床资料
        5.1.2 人口学资料
    5.2 分类及VEEG临床特征
        5.2.1 发作性疾病的分类及各类的构成比
        5.2.2 发作性疾病的VEEG特征
        5.2.3 VEEG监测的阳性结果比较
    5.3 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分析
        5.3.1 癫痫发作单因素分析结果
        5.3.2 癫痫发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5.3.3 症状性癫痫不同年龄段病因分析
    5.4 PNES发作的临床特征
        5.4.1 PNES在男女性别、各年龄段的占比
        5.4.2 癫痫家族史在PNES发作中的差异
        5.4.3 PNES发作的单因素分析
        5.4.4 PNES发作的多因素分析
        5.4.5 PNES发作的符号学特征及分类
6.讨论
    6.1 癫痫发作研究情况
    6.2 PNES发作的研究情况
    6.3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中药治疗脑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西药及副作用
2 常用中药及其疗效
3 中药治疗的优势
4 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中药治疗存在的问题
6 中药治疗的展望

(4)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况与分析
    1.1 中医对癫痫的认识
    1.2 中医治疗癫痫的药理研究
        1.2.1 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
        1.2.2 中药单方的实验研究
    1.3 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3.1 中药方剂治疗癫痫
        1.3.2 中成药治疗癫痫
        1.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
    1.4 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1.5 醒脑静注射液的研究概况
        1.5.1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研究概况
        1.5.2 醒脑静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1.6 中医治疗癫痫的疗效评定标准现况
        1.6.1 属于主流的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1.6.2 其他癫痫疗效评定标准
    1.7 小结
第2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方案
    2.1 病例选择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标准
    2.2 剂型、生产厂家、规格、给药途径及批号
    2.3 给药方法
        2.3.1 一般治疗和病因治疗
        2.3.2 药物治疗方案
    2.4 观察与记录
        2.4.1 临床观察表
        2.4.2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2.4.3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2.5 疗效评定指标
        2.5.1 癫痫发作次数
        2.5.2 癫痫中医证素(Symptoms factor,SF)得分
        2.5.3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 Difference,SFD)
        2.5.4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各项T值及总分T值
    2.6 统计分析
第3部分 实验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数据分布特点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
    3.4 癫痫病因的分布特点
    3.5 癫痫发作分类的分布特点
    3.6 QOLIE-31量表在住院癫痫患者调查中的完成情况
    3.7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的疗效比较
    3.8 癫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
    3.9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数据分布的特点
    3.10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癫痫中医证素(SF)的影响
    3.11 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数据的分布特点
    3.12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对治疗前后癫痫中医证素得分的差值(SFD)的影响
第4部分 讨论
    4.1 癫痫的病因分布
    4.2 癫痫的中医证素分布
    4.3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控制发作次数的疗效
    4.4 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中医证候疗效
    4.5 癫痫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的适用性评价
    4.6 探讨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6.1 西医诊断标准
    6.2 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6.3 中医诊断标准
    6.4 中医辨证标准
附录二 英汉索引
附录三 临床观察表
附录四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
附录五 癫痫中医证候调查表
附录六 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T值表
附录七 癫痫中医证素权重表
致谢

(5)囊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囊虫病
2 吡喹酮治疗囊虫病
3 阿苯达唑治疗囊虫病
4 吡喹酮与阿苯达唑联用治疗囊虫病
5 奥芬达唑、甲氧达唑治疗囊虫病
6 驱绦治疗与对症治疗
    6.1 驱绦治疗
    6.2 对症治疗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7)囊立消胶囊对脑囊虫病的药效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与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8)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及疗效标准
    1.5 猪囊尾蚴体外抑制实验方法
        1.5.1 培养基制备
        1.5.2 培养与观察方法
    1.6 灭囊灵抗癫痫实验方法
        1.6.1 实验动物与仪器
        1.6.2 药物与试剂
        1.6.3 实验分组
        1.6.4 实验方法
        1.6.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600例西藏地区发作性疾病患者VEEG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D]. 何世华. 西藏大学, 2020(02)
  • [2]中药治疗脑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J]. 廖德君,莫兴泽.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7(04)
  • [3]《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
  • [4]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D]. 庞增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5]囊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杨艳君,甄天民,孔庆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09)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囊立消胶囊对脑囊虫病的药效学实验研究[D]. 祝司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 [8]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研究[J]. 陈治水,贾丹兵,孙旗立,周丽娟,邓伟哲,李春杰,李春雷,王宇光,王宇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型囊虫病46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