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西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一、对西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荷惠子[1](2021)在《基于Copula函数的无定河流域输沙量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中游地区水沙输移过程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无定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的主要产沙区,在该区开展流域输沙模拟对流域侵蚀产沙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水沙模型大多是确定性的,即以一个确定的点估计形式输出确定性输沙量预测值给用户,回避了该模拟值的不确定性问题,无法满足决策者对风险信息的需求。以概率分布形式定量描述和估计水沙模拟过程的不确定性,据此做出的概率模型不仅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在实践应用中能产生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输沙量预测模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水文频率分析以线性关系为基础,而Copula函数可刻画变量间线性或非线性关系,优势明显。故可应用Copula函数理论,探究基于Copula函数的不确定性预测模型计算方法。以无定河六个测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为研究对象,在满足一致性要求前提下,由突变年份至2000年作为建模期建立了 6个测站水沙特征变量的Copula联合分布模型,以2000年~2015年作为预测期分析了不同年径流量下的年输沙量模拟值及其50%、90%不确定区间。以期为无定河流域治理规划、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采用PE3分布、Gamma分布和Exponential分布对各站水沙序列进行单变量拟合分析,拟合检验结果表明:白家川、青阳岔和李家河站年径流量的最优边缘分布为Gamma分布函数,丁家沟、赵石窑和绥德站年径流量的最优边缘分布为PE3分布函数;白家川、赵石窑和绥德站年输沙量的最优边缘分布为PE3分布函数,丁家沟、李家河站年输沙量最优边缘分布为Exponential分布函数,青阳岔站年输沙量最优边缘分布为Gamma分布函数。(2)确定了研究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最优Copula函数。Copula函数能够精确的模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联合分布,选择Frank Copula函数为白家川、赵石窑、绥德和李家河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间最优联合分布函数;Gumbel Copula函数为丁家沟、青阳岔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间最优联合分布函数。(3)建立了无定河流域基于Copula函数的年输沙量概率预测模型,模拟了实测年径流量条件下年输沙量结果,并给出了年输沙量模拟的50%和90%不确定区间。模拟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的输沙量概率预测模型模拟结果可靠,相比传统幂函数回归模型,Copula预测模型白家川、丁家沟、赵石窑、绥德、青阳岔和李家河站连续概率排位分数(CRPS)降低的幅度为 19.37%、14.75%、30.65%、91.13%、54.97%、24.63%。(4)对不同年径流量概率区间下年输沙量概率区间的变化比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应的水沙关系。年径流量从50%-75%量级增长至75%-100%量级变化过程中,白家川、绥德、青阳岔和李家河4个水文站年输沙量75%-100%量级增长明显,呈现”大水对大沙”的特点。

祁志[2](2021)在《秸秆填埋侵蚀沟复垦稳定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秸秆填埋复垦是一种用于修复东北地区耕地中侵蚀沟的技术,本文研究复垦沟道位的导排水能力、秸秆的腐解速率、环境效应、复垦效果,旨在为沟毁耕地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村选取一条复垦后的侵蚀沟为试验区,对表层土壤的入渗能力、渗井的入渗能力、秸秆层的持水能力、暗管的排水能力进行系统测定并分析,从而评价复垦沟道位的导排水能力;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引龙河农场选取复垦3、7、13、20年后的侵蚀沟,对填埋的秸秆进行取样测定并分析,从而评价秸秆腐解速率;在中国科学院海伦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的秸秆填埋复垦小区对暗管排出的废水进行取样测定并分析,从而评价周围水体环境质量,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村复垦示范沟对复垦位、普通耕地表层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并分析,从而评价复垦后土壤环境质量,通过对复垦后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分析,对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村复垦示范沟对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和养分性状进行系统观测并秋收测产,解析黑土水分、养分、产量空间异质性及其相关性,明确沟坡侵蚀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侵蚀沟填埋复垦后导排水能力研究。(1)复垦沟道位秸秆层储水量为463kg/m3,雨季导入地下的径流能够完全被秸秆层储存,之后通过暗管排出;复垦后耕地能承受44-80 mm/h的均匀降雨并及时渗入地下;95%的地表汇流转为地下径流,这大大减少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实现了变地表径流为地下导排水,因此,沟道复垦后未被二次冲刷成沟。秸秆腐解速率研究。填埋20年后的秸秆不同组分的腐解速率不同,其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腐解较快,木质素几乎不发生腐解。填埋的秸秆长期处于厌氧环境,且被水浸泡,由于黑龙江省特殊的气候条件,秸秆层约半年处于冻结状态,故腐解缓慢。秸秆捆的厚度平均每年下降1.4 cm,复垦沟道位泥沙一年沉积5.8cm,所以,秸秆层下降部分可被春季翻耕以及雨季汇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填充,因此,沟道复垦后未由于秸秆腐解而塌陷。环境效应研究。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暗管排出的废水中的BOD5超标1.8倍,COD超标3.9倍;内梅罗评价结果表明暗管排出的废水超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首先,暗管排出的废水经过河水的不断稀释,在其下游小流域出口的光荣水保站卡口站处,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均已经达标;其次,秸秆腐解速率越来越慢,腐解产生的污染物质不断减少,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会不断减少。因此,秸秆腐解对河道水体环境未造成污染。复垦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虽整体均低于耕地耕层中对应养分的含量,但均能达到耕地耕层中对应养分含量的70%以上。总体而言,暗管排出的废水会对排污口处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但未对河道水体造成污染;复垦位耕层土壤环境与耕地耕层土壤环境虽有差异,但相差不大。复垦效果研究。(1)沟坡侵蚀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水分性状造成了显着的影响,全生育期汇水区表层0-20 cm垄沟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为12.2%-17.4%,为中等变异;块金值/基台值<0.2,表明沟坡汇水区土壤含水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雨季块金值/基台值近为0,表明沟坡汇水区土壤含水量完全受地形等结构因子导致的径流迁移的影响,空间有效相关距离最小,为55.2 m。(2)沟坡汇水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分别为23.9-49.7 g/kg、0.8-1.7 g/kg、0.3-0.6 g/kg、70.3-183.8 mg/kg、27.8-78.9 mg/kg、71.2-202.1 mg/kg,主要受结构因子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空间相关距离小于100 m,全磷含量有效空间相关距离最大,接近500 m。(3)汇水区大豆产量的变化范围为1669-3223 kg/hm2,玉米产量的变化范围为8177-10871 kg/hm2。复垦位沟道位大豆和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耕地平均产量的84.1%和86.6%。大豆和玉米的最低产量均出现在下游复垦位处,且沟坡侵蚀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大于玉米。沟坡侵蚀加剧了汇水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降低了耕地生产力。

魏巍[3](2020)在《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生态经济与环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对保护区域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减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单一评价方法,本文从区域能值消耗平衡的角度,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方法,构建了青海省生态补偿评估模型;研究中,通过对比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熵值法,确定使用熵值法计算青海省各州市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权重;结合3S(GIS、RS、GPS)技术,动态分析了青海省2001-2016年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生态补偿标准的时空趋势变化;进而从行政区补偿、生态系统补偿和生态功能区划补偿三个角度给出了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基于区域能值背景,添加了废弃物数据、“文化账户”,考虑了废弃物、人类科技教育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植被生理角度计算气候调节价值的方法考虑了不同植被吸收热量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与地区实际情况更加贴合。。(2)2001-2016年青海省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快速增加,16年间从6.78hm2增加到36.97hm2,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保持在10hm2左右,生态赤字持续加大;全省的生态环境供给与消费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东部人口集中,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高,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低,生态赤字较大;中西人口密度小,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低,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高,生态盈余较大;但是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赤字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盈余区域不断缩小。(3)2001-2016年间,青海省的供给服务价值从33.36×104万元增加到338.80×104万元,文化服务价值从1.30×105万元增加到3.10×106万元,调节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变化,其中西北部的调节服务价值有所增长;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系统生态总值不断上升,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4)2001-2016年青海省的生态补偿标准较快增加,16年一共增加了4.93×1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13%。中西部城市是全省主要的生态冗余区域,但是冗余面积从2001年的6448.19×104hm2减少到2016年的2771.96hm2,冗余地区能够提供的生态冗余价值也不断降低;需要生态补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格尔木地区,面积从2001年的700.59×104hm2增加到2016年的3876.82×104hm2,所需金额也在不断上升。(5)2001-2016年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较高水平,其中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在2008年猛然增长,波动较大;海北州、海南州和黄南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果洛州和玉树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其中玉树州从2007年起由生态冗余区变为补偿区,所需补偿标准不断提高(这与2005年草原法实施后的地区实际情况吻合)。研究表明青海省未来的补偿原则是对各行政区补偿时要以东部地区和海西州为主、中西部地区次之。(6)2001-2016年青海省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标准(最大值、平均值、最低值)不断增加,林地、草地、农田、城镇所需的补偿金额普遍较高。以16年的平均值来看,三种水平上的生态补偿标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最高标准:草地>城镇>农田>林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平均生态补偿标准:城镇>农田>林地>草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荒漠及裸地;最低生态补偿标准:林地>农田>城镇>草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7)对生态功能区划进行补偿时,水源涵养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最高,其次是防风固沙功能区划、产品供给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的补偿标准最低。在各个功能区划内,各生态系统的补偿标准大小顺序依次是:水源涵养功能区划:草地>荒漠及裸地>农田>林地>水体>城镇>永久性积雪及冰川;防风固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荒漠及裸地>林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产品供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林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荒漠及裸地>草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水体。(8)为了更好地推行生态补偿政策,青海省要优化政府管理部门,建立权责分明的生态补偿主管部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监测、评估体系;拓宽省内筹措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发展地区农牧业产业及相关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收入结构;采用国家统一补偿与区域内自我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许国成[4](2018)在《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以来,我国各部门、各地区都以生态环境为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相继提出了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方案和相应的体制制度及改革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国家层面的战略与政策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生态文明的制度体制也在逐步完善。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后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是首要任务,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是诸多大江大河源地,且城市生态环境整体较为脆弱,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发展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因而,具有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西部地区城市,其生态文明建设攸关全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成效,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容量支撑,生态文明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为研究主题,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生态文明评价理论,又能通过对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科学分析,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特征的发展道路,同时在科学评估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西部地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论文在阐述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主要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法和政策德尔菲法,构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评价西宁市的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和水平,最后提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策略及政策支撑。除绪论外,本文结构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二章对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的一般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主要对城市发展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文明等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城市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第三章从西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制度与投入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根据所构建的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调整指标,对西宁市的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进行了评价和讨论。第六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最后一章是研究总结及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西部城市开始展现强大实力和成长潜力,且西部地区具有清洁能源条件优势,有望成为我国未来的清洁能源基地。但是,空气污染越来越成为西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2)通过对西宁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估,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西宁的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整体达到良好等级,2013年得分74.12,2014年得分78.16,2015年得分为80.02,2016年为83.75分。近10年来西宁市的生态文明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且大致呈现三个阶段特征。西宁自2012年以来的生态文明专项建设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基本建成生态文明社会。2005-2016年间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稳定,但整体水平高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较快。(3)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要以突出三个特点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以低碳与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规划布局;要以法治保障、组织保障、产业政策、财政金融、公众参与和生态补偿机制为政策支撑,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发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较为系统地提出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提出应在阐述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构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特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经验,最后提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策略及政策支撑。(2)结合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特点,构建了具有西部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3)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西部典型城市西宁进了案例分析。

王梅[5](2017)在《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救济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其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相关论着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惟救济对象的划分一般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老、弱、病、残疾等个人生理原因以及其他因个人能力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常态贫困人口;另一类是因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依据救济对象的划分,本文的研究围绕常态的贫困救济和灾荒救济两大板块展开。又因青海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在沿着“国家大历史”轨迹行进的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选择以近代青海作为研究的特定时空背景。具体而言,本文的论述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社会救济的整体及区域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对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事业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写作视角上,在关注官方的救助行为的同时,将视角转入普通人和下层社会,对各民族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予以关注,探究在困境中基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部分,从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行政设置的历史沿革等入手,对本文的研究客体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海拔高,地形复杂,形成了以寒冷、干旱、多风为特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本区在近代一直频遭自然灾害的侵扰。而人文环境上,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生计方式上农耕和畜牧并存;政治制度上,近代青海府县制与土司制度并存,并保留了一定的政教合一制度;宗教氛围浓厚,寺院在该地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且在传统社会多元构成的基础上,又有近代因素的发轫。人文特征的多样性,使救济活动的开展带有地域的烙印,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异质性特征。第三部分,对近代青海常态贫困救济的开展,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官方的救济活动包括:一,官办救济机构的设立;二,开展“冬令救济”,设立平民工厂,实行义务教育、平民教育以及多类奖助项目的助学活动,因突发情形而返贫的民众的灵活救济,等等。民间力量的慈善救济包括:民间由血缘性和地缘性支撑下的互助共济、融入习俗中的慈善行为;民间慈善团体施舍贫民的活动以及宗教组织在收容孤儿、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助葬、举办冬赈等方面的作为。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教会在传播“福音”过程中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慈善救济活动。第四部分,对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开展情况,以救济活动实施的主体不同分官方(国家和地方)、民间、外来力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并兼论其成效。政府的救灾活动。政府的救灾除机构的设置和制度层面的建设外,具体分防灾、应灾、灾后善后三个阶段展开。灾前的防治包括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禁烟、发展仓储、备荒植物的推广种植、设立气象、水文监测机构等备荒措施,以及以卫生机构的免疫种痘、卫生清洁运动的发起、卫生观念的普及等为内容的防疫举措。灾害发生时,按规定勘灾、定灾后,政府开展了急赈、工赈、疫病的救治等赈济措施。灾后,政府通过安辑流民、蠲缓、灾后补种、借贷、对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等多种手段以平抑粮价、恢复生产。灾荒救济中的民间力量。世人以青海地处偏远,民众智识落后、保守性成,不思改革。实则不然,民众在防灾备荒方面有所实践。在面对灾害时,除向政府呼吁请赈外,也有一定的自救行为,包括结成互助关系、民间土法防疫、祈雨防雹等。此外,民间个体、宗教组织、救灾团体参与赈灾,形成多重的民间救灾格局。而作为外来力量,西方传教士在灾害发生时治疗时疫、救治伤员、发放赈济粮,为灾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第五部分,揭示近代青海的救济事业从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反映出的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近代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成效,并结合当代地方实际,探讨近代青海民族地区社会救济研究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周静茹[6](2014)在《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文中指出贫困作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贫困问题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面临贫困困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背负贫困历史包袱最重的国家。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反贫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民族地区的减贫趋势出现了减弱和停滞,中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民族地区的贫困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同时其贫困成因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于一体,使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成为了制约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本文力求在人类学对“人”的发展关怀的视角下,以六盘山回族地区为例,探讨这一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从而为探索当前中国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的准备和田野调查概述,以理论演进为主线对反贫困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分别阐述了什么是贫困、谁是穷人及怎样的贫困三个问题,以呈现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贫困概况。第二部分是对贫困原因的分析,本文认为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贫困成因,除了贫困的资源性约束与基本生存的贫困、贫困的能力约束与人力资本的贫困、贫困的制度性约束与“人”的发展权利、机会的贫困外,还有其特殊成因,即贫困的历史性继承与地理区隔的贫困,这些分析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民族地区贫困及其成因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第三部分在总结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剖析了制约当前反贫困发展的各种困境,主要从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发展的冲突、社会保障体系与反贫困实践脱节、地方性知识对反贫困项目植入的反弹、六盘山回族地区非农化困境、以及国家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发现正是这些困境造成了该地区反贫困实践难以深入开展。第四部分尝试运用二元动力聚合与转换理论来构建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的具体途径,六盘山回族地区目前正处于以国家权力为主要动力的外源动力嵌入发展阶段,在外源动力输入过程中需要着重培育和促进地区内源性动力增长才能实现内、外源动力的聚合,并最终达到内源性动力主导的民族地区内生性发展。第五部分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方性知识系统对现代性发展话语的解构以及贫困研究必须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人类学路径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反思。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贫困作为对人的一种客观的生存状态的反映和表征,其实质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能得到满足实现后的必然社会现象,只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客观需要一天得不到满足,贫困就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认清贫困的本质,这也是人类反贫困的出发点和基石。

马国军[7](2014)在《基于SWAT模型的湟水河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基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流域生态水文效应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综合作用体,气候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能引起流域下垫面的巨大变化,导致流域产汇流机制与水文情势发生改变。而基于不同水量平衡计算模拟时,径流和泥沙量对气候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开展针对不同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水文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湟水河(西宁段)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流域气候、地形、土地利用/覆被、土壤等多种因素,在分析1955-2010年间降水、气温、径流和泥沙变化及三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西宁水文站上游流域1990-2010年的径流和泥沙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55-2010年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径流和泥沙则呈明显下降趋势;降水、气温和泥沙没有发生突变,而径流则在1967年发生了突变。(2)基于RS和GIS技术,对流域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主要是草地向林地和耕地转变以及耕地和草地向建筑用地转变,且2000-2010年转化幅度较大。(3)在分析了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基础上,建立湟水河(西宁段)流域的空间数据库并构建了SWAT模型。利用SWATCUP软件分别对实测径流和还原径流作为观测值下的径流、泥沙模拟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校准及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的月径流校准和验证效果均达到月均值NS系数Ens0.5、相关系数R20.6的水平,且还原径流下的径流模拟效果更好,说明SWA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流域的径流量;而由于受上游采洗砂场人为因素的影响,两种情况下的泥沙模拟结果和实际有较大出入。(4)在进行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时,以还原径流作为观测值,分别从子流域划分数目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输入两方面进行考查,结果表明二者对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均不明显。(5)基于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别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景和气候变化情景,通过不同情景下径流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径流随着森林或草地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同等面积下林地对径流的影响更大;径流随降水增加而增加,随气温升高而减少,且降水变化对径流影响更明显,而气温对其影响则相对较小。通过对不同气候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组合情景下流域未来预测径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同等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径流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李延俊[8](2014)在《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寒并且持续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的保温和采暖是建筑热工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村民们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火炉、火墙、火炕等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然而,乡村住宅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密闭性能差、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传统的采暖方式也存在采暖效率低、排烟不畅等不足。较差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还造成巨大的采暖能耗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地区非商品能源存在被常规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如何在改善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应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本论文对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提高乡村住宅的保温性能;优化被动式太阳房、火炕等采暖设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乡村地区巨大的生物质能储量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乡村住宅采暖方式,提出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的采暖模式。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理论推导、热环境测试、软件模拟四种方法来研究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采暖问题。本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及采暖设计原则;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首次对西北地区进行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2)全面、定量地探讨了乡村住宅各项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西北各地区适宜的建筑设计参数和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做法;(3)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优化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关键设计参数推荐值;确定西北地区乡村住宅最适宜的火炕形式;提出炊事火炉连接热辐射箱为起居室采暖的运行机制;(4)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模式参数体系;依据各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设计西北各地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在软件DesignBuilder中创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本论文的研究改善了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乡村住宅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增加了当地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

王媛[9](2014)在《西北清真拉面:从在地小吃到异地生计——基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家户的家乡调研》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化隆外出拉面人的家乡实地调研,回溯了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西北民族小吃——清真拉面,由在地小吃转变为穆斯林流动人口重要异地谋生手段的历史进程,并着重分析了宗教信仰在这一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检视了流出地政府将民间自发外出的拉面人纳入"拉面经济"的多种努力,指出家乡调研对于外出打工人口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张进升[10](2013)在《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简单地利用火,到发明和使用火,经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到工业的兴起,生产力提高,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增强,人口增加,相应的对森林破坏加剧,尤其当代,各地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还有对环境的污染。而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环境保护有非常大的作用,而青海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因此,保护该地区的林业,以保护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青海自然条件严酷,气候严寒,干旱少雨,林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但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因此形成了“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这又为林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青海在远古时期曾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喜马拉雅运动使高原隆起,冰期来临,气候变迁,森林发生多次进退,最后大面积消失。历史时期,远古青海先民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牧业、农业。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牧业发展,及交替,各种战火的频发,同时人对林木的各种利用,使得有限的森林遭到极大地破坏。尤其汉、唐、宋,明清时期,为了充实固守这些地区,移民屯田,发展农业,毁林,破坏草场,对森林、草地带来极大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坏境。清末到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时期,青海境内的森林几乎消失殆尽。青海森林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趋势严峻,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童山濯濯、荒地千里,一望无垠”状况,因此,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的生态效益得到更深地认识,因此,保护森林已是当务之急。寺院对林业和环境的保护,古今恒有,寺院的生态保护功能已是大家的共识,而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多寺院的有利条件,无疑对林业和环境保护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通过了解青海地理环境变迁,影响到森林的繁茂和退化的变化,从而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森林的变迁,除自然作用外,历史时期,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其结果不论在那个时代,总体上是对森林的破坏,要想森林得到恢复,就得减少人口,较少人类活动,而且还要帮助修复生态,退耕还林还草,退出不适宜种植农业的山坡地,种草种树。同时,要认识到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是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人类要尽可能地从事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产活动,以及养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要以中国古代农业“三才”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回归传统,寻求人类生活和生产走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对西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西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pula函数的无定河流域输沙量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沙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2 单变量水文频率分析
        1.2.3 Copula函数在水文领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方法
    2.1 无定河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水文环境状况
        2.1.3 水土保持情况
    2.3 数据收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分析方法
3 水沙特征变量的边缘分布模型
    3.1 边缘分布的选择与参数估计
        3.1.1 边缘分布类型
        3.1.2 边缘分布参数估计
        3.1.3 拟合优度评价
        3.1.4 拟合优度检验
    3.2 水沙变化的一致性检验
        3.2.1 年径流量基本特征与趋势
        3.2.2 年输沙量基本特征与趋势
    3.3 边缘分布函数计算
        3.3.1 边缘分布参数估计
        3.3.2 边缘分布拟合优度评价及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Copula函数的水沙特征分析
    4.1 Copula函数理论
        4.1.1 Copula函数定义及分类
        4.1.2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4.1.3 Copula函数拟合优度评价
    4.2 Copula联合分布模型参数估计
    4.3 Copula联合分布评价优选
    4.4 Copula联合分布拟合优度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Copula函数的输沙量模拟研究
    5.1 Copula预测模型
        5.1.1 条件密度和条件分布
        5.1.2 Copula概率预测模型推导
        5.1.3 水文预测评价指标
    5.2 Copula概率预测模型模拟结果
    5.3 Copula预测模型结果对比评价
        5.3.1 不确定性区间对比
        5.3.2 预测值对比
    5.4 年输沙量概率区间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秸秆填埋侵蚀沟复垦稳定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侵蚀沟防治技术概述
        1.2.1 国外防治侵蚀沟模式
        1.2.2 国内防治侵蚀沟模式
        1.2.3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复垦技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垦后导排水能力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土体垂直入渗能力分析
        2.2.2 渗井入渗能力分析
        2.2.3 秸秆持水能力分析
        2.2.4 暗管排水能力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秸秆腐解速率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秸秆总量变化
        3.2.2 秸秆组分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暗管排水水质对环境的影响
        4.2.2 复垦后耕层土壤质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垦效果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汇水区水分分布
        5.2.2 汇水区养分分布
        5.2.3 作物产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复垦后导排水能力研究
    6.2 秸秆腐解速率研究
    6.3 环境效应
    6.4 复垦效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外研究进展
        1.1.3 国内研究进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类型
        2.1.3 土地类型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发展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统计数据获取及处理
    3.2 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
    3.3 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
    3.4 其他数据获取及处理
第四章 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4.1 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4.1.1 改进的EEF模型
        4.1.2 EEF的计算方法
        4.1.3 ECC的计算方法
    4.2 GEP模型
        4.2.1 GEP的简介
        4.2.2 GEP计算方法
        4.2.3 权重计算及选取
    4.3 生态补偿测算
        4.3.1 生态补偿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4.3.2 生态补偿对象的确定
        4.3.3 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EEF模型结果分析
        5.1.1 EEC与EEF时间变化分析
        5.1.2 EEF与EEC空间变化分析
    5.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
        5.2.1 供给服务价值分析
        5.2.2 调节服务价值分析
        5.2.3 文化服务价值分析
    5.3 青海省生态补偿分析
        5.3.1 生态补偿调整系数分析
        5.3.2 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4 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分析
        5.4.1 按行政区分类补偿
        5.4.2 按生态系统分类补偿
        5.4.3 按生态功能区划分类补偿
第六章 讨论
    6.1 青海省改进的EEF模型研究结果讨论
    6.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结果讨论
    6.3 青海省整体生态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 青海省分类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1 按行政区生态补偿讨论
        6.4.2 按生态系统补偿结果讨论
        6.4.3 按生态功能区划补偿结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青海省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
    7.3 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6。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理论
        2.1.1 城市化的内涵
        2.1.2 城市化阶段
        2.1.3 城市化与生态
    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1 承载力概念演化
        2.2.2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2.2.3 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2.2.4 生态承载力实践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2.3.2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3 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城市生态文明理论
        2.4.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4.2 生态城市
        2.4.3 生态文明城市
        2.4.4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城市
第三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3.1 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概况
        3.1.1 总体发展概况
        3.1.2 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社会经济发展
        3.2.1 经济总量
        3.2.2 产业结构
    3.3 资源能源利用
        3.3.1 资源能源基地
        3.3.2 资源能源效率
        3.3.3 清洁能源发展
    3.4 生态环境
        3.4.1 土地资源
        3.4.2 水资源
        3.4.3 工业污染
        3.4.4 大气污染
    3.5 国土空间开发
        3.5.1 主体功能区划分
        3.5.2 优化开发区域
        3.5.3 重点开发区域
        3.5.4 限制开发区域
        3.5.5 禁止开发区域
    3.6 法律法规及制度现状
第四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 评估框架
        4.1.1 评估指标发展历程
        4.1.2 代表性研究
        4.1.3 方法论
        4.1.4 基本框架
    4.2 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择
        4.2.2 指标体系
    4.3 评估应用
        4.3.1 指标调整
        4.3.2 目标值
        4.3.3 监测与评估
第五章 西宁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案例分析
    5.1 西宁市概述
        5.1.1 社会经济发展
        5.1.2 资源能源利用
        5.1.3 生态环境保护
        5.1.4 国土空间开发
        5.1.5 生态文明发展历程
    5.2 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数据来源
        5.2.3 评价结果
    5.3 经验与启示
第六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及政策支撑
    6.1 发展路径
        6.1.1 以突出三个特点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6.1.2 以低碳与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6.1.3 以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6.1.4 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6.1.5 以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规划布局
    6.2 政策支撑
        6.2.1 法治保障
        6.2.2 组织保障
        6.2.3 产业政策
        6.2.4 财政金融
        6.2.5 公众参与
        6.2.6 生态补偿机制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关于社会救济史的整体研究
        (二) 关于甘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西北及青海社会救济事业的区域研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问题及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青海的自然环境
        一、地貌
        二、气候
        三、土壤与植被
        四、河流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
        一、多民族聚居和传统地方社会的多元化
        二、宗教氛围浓厚、寺院林立
        三、近代因素的发轫与地方社会
    第三节 近代青海的行政区划及建置的沿革
        一、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及建置
        二、近代以来青海的基层行政组织
第二章 济贫事业
    第一节 近代青海民族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官方的济贫活动
        一、官办救济机构
        二、救济机构以外的官办救济事业
    第三节 民间的慈善救济
        一、血缘组织下的互助与济贫(汉族的宗族、撒拉族的孔木散、土族的舍房、藏族的“日科尔”)
        二、地缘组织(村落、藏族部落内、城镇会馆组织)下的互助济贫
        三、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
        四、民间社会团体的慈善救济活动
        五、融入民间习俗中的济贫行为
    第四节 西方教会的慈善救济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及发展情况
        二、教会在医疗和助学方面的济贫活动
    第五节 近代青海济贫事业的成效及其评价
第三章 灾荒救济
    第一节 灾荒概况
        一、灾荒概述
        二、灾荒的影响
    第二节 官方救灾
        一、近代国家和青海地方的救灾机构及其制度建设
        二、灾前预防
        三、临灾赈济
        四、灾后善后
    第三节 民间救灾
        一、防灾备荒的探索
        二、民间赈灾款物的筹集与对政府救灾的支持
        三、民间的应灾举措
    第四节 西方传教士的救灾
    第五节 近代青海灾荒救济的成效及评价
        一、政府救灾活动的成效及评价
        二、民间力量救灾活动的评价
第四章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及反映的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特点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辅
        三、多层次和多样化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中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关系
        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二、地方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有关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的部分法规
    附录二 近代青海自然灾害发生统计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反贫困理论综述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概况
    第一节 清末回民大迁徙与六盘山新回民聚居区的形成
        一、清代以前的西北回民分布概况
        二、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的“善后”安插与回族新聚居区的形成
        三、“陕回”与“甘回”——文化的割裂与历史的重构
    第二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地理范围界定
        一、田野点地理范围
        二、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人口与生计方式变迁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回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第二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现状
    第一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概述
        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二、平凉市回族乡
        三、泾源县
    第二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特点分析
        一、贫困的绝对性
        二、返贫率高
        三、贫困的多维性
        四、贫困群体的民族身份标识
    第三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的人文内涵
        一、贫困状况的主观体验与自我认知
        二、贫困群体“去道德化”的实践
第三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的历史性继承与地理区隔的贫困
        一、历史视野中回民空间转换与生存环境的逆转
        二、地理区位的市场化悖论
    第二节 贫困的资源性约束与基本生存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资源要素
        二、表现在资源性约束上的基本生存的贫困
    第三节 贫困的能力约束与人力资本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人力资本现状
        二、人力资本贫困与反贫困能力约束
        三、人力资本的提高与流失之间的悖论
    第四节 贫困的制度性约束与“人”的发展权利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制度变迁
        二、制度性约束下的权利贫困
第四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成果
    第一节 从外部干预到回族内生性发展的政策调整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政策演变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政策述评
    第二节 反贫困模式的多元化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模式演进与述评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具体措施选择
    第三节 反贫困的女性性别敏感指标的引入
        一、贫困的女性面孔
        二、针对女性的反贫困政策
第五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困境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发展的冲突
        一、梯田农业的生态困境
        二、自然生态对农业产业化的制约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与反贫困实践的脱节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评述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困境与问题
    第三节 地方知识对反贫困项目植入的反弹
        一、市场导向对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与文化逻辑的漠视
        二、现代性“美学”秩序对传统居住伦理的背离
    第四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非农化发展困境
        一、城镇化困境
        二、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困境
    第五节 国家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
        一、国家反贫困政策支撑有限
        二、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缺位
        三、地方政府对反贫困战略的执行偏离
第六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探索
    第一节 制度创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外源性动力获得
        一、制度与政策的有效保障
        二、市场力量的引入和培育
        三、反贫困的社会力量帮扶
    第二节 自主发展——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内源性动力培育
        一、在倾听中求得决策——参与式发展及其社区组织构建
        二、民族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三、地方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
    第三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动力系统重构
        一、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动力源
        二、反贫困动力系统重构
第七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理论反思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对现代发展话语的解构与整合
        一、地方性知识对西方现代性的消解
        二、作为认知方式的地方性知识的实践
        三、地方性知识与现代反贫困项目的整合
    第二节 “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二、经济增长——目标还是手段
        三、针对谁的反贫困与发展
    第三节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路径选择
        一、人类学与发展的纠葛
        二、场外批判还是参与其中——人类学视野中的反贫困
        三、向发展人类学路径转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SWAT模型的湟水河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环境演变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方法
        1.2.1 气候变化的水文效应
        1.2.2 LUCC 的水文效应
        1.2.3 存在的问题
        1.2.4 发展趋势
    1.3 SWAT 分布式水文模型
        1.3.1 SWAT 模型特点
        1.3.2 SWAT 模型基本结构
        1.3.3 SWAT 模型基本原理
        1.3.4 SWAT 模型与 ArcGIS 的集成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气象水文要素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气象水文要素变化
        2.2.1 数据来源
        2.2.2 气象水文要素变化分析方法
        2.2.3 气象因子变化
        2.2.4 水文要素变化
    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2.3.1 数据来源
        2.3.2 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
3 SWAT 模型的构建
    3.1 模拟时段和模拟区域的确定
        3.1.1 模拟时段
        3.1.2 模拟区域
    3.2 SWAT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3.2.1 DEM 数据
        3.2.2 土地利用数据
        3.2.3 土壤数据
        3.2.4 气象数据
        3.2.5 水文观测数据
    3.3 基于 DEM 的水文参数确定
        3.3.1 河网的生成
        3.3.2 子流域的划分
        3.3.3 水文响应单元的生成
    3.4 SWAT 模型的初步模拟
        3.4.1 输入数据的创建
        3.4.2 模拟方法的选择
        3.4.3 初步模拟评价
4 基于 SWAT_CUP 的参数校准、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
    4.1 SWAT_CUP 的功能
        4.1.1 SUFI2 不确定性分析
        4.1.2 SUFI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实测径流下的参数敏感性
        4.2.2 还原径流下的参数敏感性
    4.3 径流参数校准及验证
        4.3.1 实测径流下的月径流参数校准及验证
        4.3.2 还原径流下的月径流参数校准及验证
        4.3.3 实测径流和还原径流下的月径流模拟对比
    4.4 泥沙参数校准及验证
    4.5 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4.5.1 子流域划分数目
        4.5.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输入
5 基于 SWAT 模型的未来环境演变下的生态水文效应
    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生态水文效应
        5.1.1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构建
        5.1.2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拟结果
    5.2 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水文效应
        5.2.1 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
        5.2.2 气候变化的模拟结果
    5.3 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水文效应
6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乡村住宅采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被动式太阳房研究现状
        1.3.2 火炕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西北地区概况
    2.1 西北地区范围界定
    2.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资源
        2.2.4 土地资源
        2.2.5 化石能源
        2.2.6 太阳能资源
    2.3 西北地区经济要素
        2.3.1 经济发展状况
        2.3.2 经济总量现状
        2.3.3 居民收入水平
        2.3.4 居民消费水平
    2.4 西北地区社会要素
        2.4.1 人口现状
        2.4.2 技术人才
        2.4.3 人民生活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现状
    3.1 乡村住宅的概念
        3.1.1 相关概念阐释
        3.1.2 乡村住宅界定
        3.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方案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建筑概况
        3.3.1 乡村住宅规划布局
        3.3.2 乡村住宅单体建筑
        3.3.3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
    3.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3.4.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构成
        3.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各类能源消费分析
        3.4.3 西北各省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3.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分析
    3.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现状
        3.5.1 采暖方式
        3.5.2 采暖满意度
    3.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
        3.6.1 陕西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2 甘肃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3 青海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4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综合分析
    3.8 小结
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基础问题研究
    4.1 建筑热过程
        4.1.1 总述
        4.1.2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4.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4.1.4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4.1.5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
        4.2.1 人体热舒适理论分析
        4.2.2 我国建筑标准对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的规定
        4.2.3 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相关研究
        4.2.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现状
        4.2.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主观温度计算
        4.2.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
    4.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原则
        4.3.1 住宅本体高效保温
        4.3.2 合理修建被动式太阳房
        4.3.3 生物质能采暖应用
        4.3.4 合理高效燃煤采暖
        4.3.5 多能复合采暖
        4.3.6 采暖模式因地制宜
    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
        4.4.1 既有相关气候区划
        4.4.2 气候区划的意义
        4.4.3 气候区划的原则
        4.4.4 气候区划的指标
        4.4.5 气候区划的方法
        4.4.6 气候区划的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采暖节能的乡村住宅模式研究
    5.1 乡村住宅功能分区的采暖需求分析
    5.2 乡村住宅规划设计与节能
        5.2.1 村落规划
        5.2.2 院落规划
    5.3 乡村住宅单体设计与节能
        5.3.1 建筑平面
        5.3.2 建筑高度
        5.3.3 建筑窗墙比
    5.4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与节能
        5.4.1 既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5.4.2 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
        5.4.3 外墙构造做法
        5.4.4 屋顶构造做法
        5.4.5 门窗构造做法
        5.4.6 地面构造做法
    5.5 本章小结
6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研究
    6.1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
        6.1.1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概述
        6.1.2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
    6.2 被动式太阳房适用及优化
        6.2.1 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基础
        6.2.2 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6.2.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6.2.4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6.3 火炕采暖适用及优化
        6.3.1 火炕的应用基础
        6.3.2 火炕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6.3.3 火炕设计优化
    6.4 热辐射箱采暖适用分析
        6.4.1 火墙的应用及特点
        6.4.2 热辐射箱的研发设计
        6.4.3 热辐射箱适用分析
    6.5 西北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设施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适宜性研究
    7.1 相关概述
    7.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参数设定
        7.2.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4 西北Ⅳa区、西北Ⅳ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5 西北Ⅳc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6 西北Ⅴa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7 西北Ⅴ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设计及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7.3.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4 西北Ⅳ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5 西北Ⅴ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6 乡村住宅典型实例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8.2 本课题的研究前瞻
致谢
论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9)西北清真拉面:从在地小吃到异地生计——基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家户的家乡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地的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一些说明
    ( 一) 家乡调研
    ( 二) 调研方式及过程说明
二、民间异地闯业
    ( 一) 出走化隆
    ( 二) 西北传统小吃
    ( 三) 穆斯林自我服务
    ( 四) 信仰闯业
    ( 五) 大众实惠快餐
    ( 六) 清真产业链
    ( 七) 面殇
三、官民并举的拉面经济
    ( 一) 2003—2004 年左右清真拉面流动人口的拐点
    ( 二) 县政府的服务型支持
    ( 三) 民间及官方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10)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森林
        1.3.2 林业
        1.3.3 林业保护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林业史研究现状
        1.4.2 中国林业史研究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1.4.3 青海林业史研究
        1.4.4 青海环境史研究
        1.4.5 青海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
        1.4.6 青海人与环境关系的多学科审视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青海发展林业的重要性
    2.1 青海的自然地理环境
        2.1.1 青海的基本情况
        2.1.2 青海特殊自然条件
        2.1.3 青海森林的原始分布
    2.2 青海林业
        2.2.1 青海林业发展情况
        2.2.2 青海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 青海自然环境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2.3.1 自然条件对青海林业的影响
        2.3.2 青海林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3.3 林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2.4 青海保护林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1 地史时期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2 历史时期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2.1 秦汉以前青海先民对森林的简单利用
        3.2.2 秦汉时期移民屯垦对青海森林的破坏和利用
        3.2.3 隋唐时期战争和垦殖对青海森林的破坏
        3.2.4 宋元时期农牧交替对森林的破坏和政教合一对森林的保护
        3.2.5 明清时期大量垦荒对青海森林造成极大地破坏
        3.2.6 近现代对木材的巨大耗费和对森林保护的重视
第四章 青海在不同时期对森林的利用和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1 青海在不同时期对森林的利用和破坏
        4.1.1 原始社会对森林的依赖和主要“火猎”导致的森林破坏
        4.1.2 农耕时期垦殖、战争、农牧交替和各种用材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
        4.1.3 工业时期对森林的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和农牧业等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2 青海森林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4.2.1 水土流失严重
        4.2.2 土地沙化趋势严峻
        4.2.3 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4.2.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破坏,数量减小,种类减少
        4.2.5 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第五章 青海寺院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
    5.1 青海多民族和多宗教形成众多的寺院
    5.2 寺院对林业的保护作用
    5.3 如何更好地发挥寺院对林业保护的作用
第六章 青海环境与森林变迁的重要启示
    6.1 青海自然环境对森林的影响和森林重要的生态作用
    6.2 青海森林变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3 青海林业保护和古代思想在林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6.4 寺院对林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西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pula函数的无定河流域输沙量模拟研究[D]. 张荷惠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秸秆填埋侵蚀沟复垦稳定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D]. 祁志.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 魏巍. 兰州大学, 2020(01)
  • [4]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D]. 许国成. 中国地质大学, 2018(10)
  • [5]近代青海社会救济研究[D]. 王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 周静茹. 兰州大学, 2014(01)
  • [7]基于SWAT模型的湟水河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 马国军. 郑州大学, 2014(03)
  • [8]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D]. 李延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9]西北清真拉面:从在地小吃到异地生计——基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家户的家乡调研[J]. 王媛. 回族研究, 2014(01)
  • [10]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D]. 张进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西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