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民居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陈欣慈[3](2020)在《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巴荣鄂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作为我国群体最大的游牧民族,自古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但在社会转型期间,牧民开始经历从游牧到定居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在国内兴起,内蒙古因自然环境优越、景观独特、人文特色众多,成为了旅游热门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介入,使得蒙古社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突变下的蒙古社区整体氛围也被动地发生改变。但它能否满足新时代旅游背景下牧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并且同时满足其精神需求,这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在旅游行为中所要关注的不仅是蒙古社区的“本地人”,还有随着旅游发展进入这片土地的“外地人”。怎样让“外地人”更好的领略蒙古自然景观、人文色彩;怎样科学的向“外地人”传递蒙古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精神;怎样让“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旅游行为中双方都得到尊重,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并解决。本课题是源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内蒙古地域当代蒙古族牧民住居研究”中关于旅游文化下当代蒙古社区住居公共性的问题。以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设计为切入点,研究当代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的公共需求以及实现途径。通过对旅游文化以及公共建筑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找到现有研究的空白与不足。运用住居学原理明确蒙古族传统生活与空间公共性关联,得到空间公共性在民族生活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对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现状的实地调研、对“当地人”和“外地人”的访谈,多角度探讨蒙古社区的公共需求。根据以上信息的整理、总结、分析、提取,得出旅游文化下当代蒙古社区公共需求的预期,并对蒙古社区的发展进行预判,基于以上内容,得出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策略。在策略的指导下最终做出预测性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设计。论文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对当代蒙古社区住居公共性研究内容进行补充,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当代蒙古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增强蒙古社区凝聚力、提高牧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为旅游行为中的“外地人”提供更具民族色彩的空间。希望以此寻得新时代、新产业、新生活方式的新牧民的期望之所,建设和谐蒙古社区,传承、传播蒙古文化。
孙心乙[4](2020)在《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清代,辽西蒙古族喀喇沁部为守护“扎萨克”(旗主)衙门府,在今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有众多防御型营屯。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些营屯在防御使命终结后,以一种渐变的方式实现了由“军屯”向“民屯”的过渡,营屯内的蒙古族民众也由“兵民一体”的屯戍转为定居式农耕。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蒙古族营屯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一些营屯由内至外已与当地汉族村落并无二致;而另一些却仍保留防御型营屯的某些特质,尤其营屯内的“海青格热”传统民居,已成为今日辽西乡村的一道风景,在吸引外界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吸附了较多的发展能量。近年来,一些海青格热民居保存较好的营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北方民居建筑多样性的宝贵样本。本研究以辽西蒙古族营屯和“海青格热”民居为对象,依托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位”理论、建筑学“场所”理论等,对蒙古族营屯的建筑特质、变迁演化、运行机制、更新策略等展开系统研究,扩充了蒙古族民居的研究范畴。全文设六个章节展开研究和论述,并运用典型个案分析方法,选取四个形制不同的营屯,分别对其差异性演化、运行机制调适及更新实践进行了解析,揭示了营屯演化和更新的规律与逻辑。提出,营屯所处“生态位”(自然的和社会的)的规定性是制约营屯演化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不仅导致营屯在演化形制上出现差异,呈现不均衡性,也制约营屯在当下的更新基础、能量吸附与发展幅度。研究揭示了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问题。由于缺少科学规划与专业指导,近年来一些营屯更新呈现出恣意无序、开发无度态势,对营屯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或正在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与毁坏。这些问题与乱象,亟待专业机构予以规划指导,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学“进场补位”已刻不容缓。研究开掘了营屯内隐的“场所”意义。营屯是辽西农耕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的物化与载体,海青格热民居已成为当地蒙古族区别“我群”与“他群”的重要标识,具有“双遗产”属性与价值,对其实施保护与更新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研究落点在为营屯的更新“建模”并制定可行策略。蒙古族营屯更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生性需求强烈,及更新理论与更新策略欠缺。研究认为:营屯更新应根据具体营屯所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予以分级定位,将“场所”精神重建与生态化更新并置,以浓化民族传统、开掘聚落内涵为发展路向,实施或“借势发展”或“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具体实施中,可组构上、下、内、外互动的“多元行动方”动力框架,构建“多主体联动”的更新模式,以推动目标达成。本研究对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其他区域传统村落的更新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赵丹[5](2020)在《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曾经的乡村是一个诗意遍布的地方,但在现代化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正处于仿佛被时间挤压一般的迅猛发展中,甚至还来不及思考,乡村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城市的文化趋同、人为性的建设破坏开始在乡村中出现,乡村中特有的人文属性逐渐消失。但同时乡村的巨变又是一个必然现象,因为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和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对于乡村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具体的实施途径,如何真正地使乡村延续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二是如何解决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与现有民居空间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研究如何在原型思想下对于辽西地区的农村住宅进行更新,尝试着解决上述两个层次的问题。原型与某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某个地域内特有的空间形式相联系,它具有跨越时间维度的地域文化联系性,是往昔与当下的联结。通过对辽西地区十个传统村落中传统民居观察、拍照、测绘、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所查的数据资料,将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按层次解构成两大类:空间组合模式和风貌要素。在原型视角下探讨传统民居在发展演变中变与不变的规律,提炼每一类要素潜在的、统一的原型。并引入模块化理论,探讨原型思想与模块化理论之间的联系——原型思想拓展了模块化的内涵,模块化在最大程度上延续了原型的概念,论证二者在农村住宅更新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继而在了解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现代背景下不同的生活需求将原型进行转译应用,将空间组合模式转译成标准化模块、将风貌要素转译成新的形式进行应用。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辽西地区农村住宅更新的设计方法:即农村住宅构成要素的解构、原型的特色提取、原型的创新转译以及原型的具体应用。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村民可以选择转译后的模块或者形式组合成适用于自家需求的不同形式,完成满足村民个体差异的农村住宅的更新。本文创新地以原型思想为认识论,模块化思维为方法论,类比二者相似的建构逻辑,将其应用在辽西农村住宅的更新中。以原型的视角系统地分析辽西地区传统民居与农村住宅的发展演变,总结其中的规律。并不只停留在对现状的分析上,结合现有的生活需求将原型进行转译并应用。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借由模块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关于传统民居原型的生长机制和演化进程予以重现,借鉴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应用到普通农村住宅的更新中去,适应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平衡村民实际生活需求和地域文化的矛盾,再次焕发乡村的无限生机。
宋凯[6](2020)在《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是传统游牧生活中的重要特征,可是无节制的放牧给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各项政策纷纷出台,牧民开始由游牧转变为“定牧”纷纷定居,草场民居及周围环境作为牧民进行各项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范围,但其现有民居建设体系并未成熟,设计施工水平较低,缺乏保温措施、气密性差、供暖设施简陋,导致牧区采暖季消耗大量能源,并直接造成牧民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度较差的现状。因此,如何将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当地的自然、气候、人文环境进行结合,建造出低能耗、高舒适度的牧民民居,是值得我们进行讨论的问题。本文将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现有定牧草场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整理、田野调研、热环境测试、模拟研究的研究方法,结合当地定牧草场民居现状,热环境特征以及人文环境特征等,并结合建筑学、气候学、建筑热工学等相关理论,对当地牧民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定性分析,以提炼总结出适合于当地民居的气候发展策略,对适宜于定牧草场民居建设采取的措施做出定量分析,确定适宜于当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手段,为当地民居的优化改造提供参考。文章首先通过文献整理,搭建起地域特色、气候、建筑三者密不可分的理论联系;其次,掌握当地的气候特征资料和建筑基础资料,以及对定牧草场民居的实地调研、测试、问卷的总结分析,进而明确建筑空间、建筑界面两个定牧草场民居中气候适应目标的应对策略;在得出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提出的适应性策略进行定量分析,判断策略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提出适宜于当地的改善措施;最后得出对定牧草场民居的优化设计方案。本研究以“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究适宜于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建筑改造与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定牧草场民居建设及既有民居的节能降耗改造提供借鉴及理论指导,对提高该地区牧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当地建筑能耗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晓男[7](2020)在《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种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发展,乡村地域建筑的整体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然而许多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模仿、机械复制,忽视了我国固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致于很多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传承和应用的过程中丢失。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开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在完善和发展现有的乡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以生态宜居为本,融入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特色,引进新技术新科技,延续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传承应用。吉林省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作为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独特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前郭县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上,同样贯穿于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发展过程中。本文通过研究前郭县建筑文化背景,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分析了前郭县现有的乡村地域建筑的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进行了提取,其中主要包括功能符号、装饰符号和特色文化符号。分析探讨了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演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发展的影响。论文在分析研究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演变的基础上,对当代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应用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前郭县人民的生活居住需求和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从而探索出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的策略。通过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探索,在现有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对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应用单体进行初步的模型建构设计,希望为当代新农村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传承应用提供集实践性、应用性、借鉴性于一体的新的发展。
李佳静[8](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荒漠化地区。早期生活着北方游牧民族,近代随着外来移民的迁入,有蒙、汉、回等28个民族聚居于此。该地区逐渐形成以游牧生产为主,农耕生产和农牧结合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当地人们掌握了适应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营建技术,居住形式由游牧的蒙古包转变为定居的土木民居、砖木民居。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该地区的乡土民居陷入发展的困境。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的乡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自然、社会、人文等要素剖析该地区乡土民居的产生过程,总结了“自发产生、文化影响”的民居发展规律。通过对30多个村落的调研,归纳了该地区块状集聚型、轴线布置型、带状指向型、分散布局型四种乡村聚落形态及蒙古包、宁夏式民居、甘肃式民居、现代民居四种民居类型。选取两个代表性的村落进行深入调研,探究人与建筑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发现使用的空间不合理、物理性能差、地域文化缺失等民居现状问题。选取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的营建智慧进行挖掘。从聚落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建筑材料构造、造型及细部、资源利用等六个层面定性分析和从气候、外环境、风环境三个层面定量分析展开研究。总结出该地区聚落选址主要考虑日照条件;为适应寒冷气候而采用平面布局封闭,空间组织内聚;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建筑造型规整;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乡土民居营建智慧,并将其传承与更新。结合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从营建智慧传承与更新、居住功能完善与拓展、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对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进行优化设计。引入“农家乐”模式,提出“自住”型民居、“自住+商住”型民居两种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从外环境、风环境角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探讨地域适应性的民居方案,补充该地区关于乡土民居营建与发展的研究,为荒漠化地区民居的发展与更新提供一定的指导。
图努拉(Tunula)[9](2019)在《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信仰。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呈现着不同的现代化发展特点,面临着多样复杂化的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游牧文化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依托的独特文化,是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游牧民族的主体文化。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在空间组织结构、空间特征、聚落风貌样式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游牧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程,相对完整的保留着游牧文化的基因。本文研究的阿拉善左旗,是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人文多元、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善左旗农牧区开始推行家庭承包制,牧民开始定居,游牧民族聚落出现明显的变迁。1999年,阿拉善左旗贺兰山东麓展开第一批生态移民。2003年,阿拉善左旗开始全面禁牧,牧民开始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截止2012年,禁牧、集中安置化等涉及全旗40%的牧区人口,牧民开始快速而大规模的城镇化。2017年,阿拉善左旗城镇化率达到74.4%。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聚落环境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城镇化发展对缓解生态问题、促进阿拉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在社会变革、文化交融、游牧民族聚落的进一步变迁进程中,游牧民族文化流失等问题。本文以导论、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对策与思路的逻辑展开研究,首先解析研究对象的研究背景;对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总结;对游牧民族聚落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结合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回顾不同时期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历史演进过程,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传统游牧民族聚落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再以阿拉善左旗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描述性研究、田野调查、分析总结两种聚落存在问题及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从文化传承视角引申出游牧民族聚落适宜性规划策略。基于特殊生态系统、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游牧民族聚落具有完整的维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模式、共生逻辑。探究现今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发展,需要尊重游牧民族聚落历史演进规律,尊重主体文化,挖掘游牧文化、生态、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拓展游牧文化的生态内涵。根据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及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适度、适量开发,建立文化生态特区。对聚落过度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游牧民族聚落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构游牧民族聚落,牧户单元、聚落产权等。
蔡玉[10](2019)在《蒙古族传统织物在室内家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协作频繁,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加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人们被世界的多彩文化所吸引着,这种一时间的文化冲击必然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几十年来,有些古老的传统文化险些断代,为了民生社稷的长远发展,这种暂时的文化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有着古老的文化与灿烂的历史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民族征战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华夏文明,各民族间的发展与交融一直互有影响,从民族到文化,从服饰到语言,可谓方方面面,生生不息。对于生活在内蒙古的我而言,少数民族的文化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感受与熏陶使我逐渐对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室内空间而言,蒙古族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图案与色彩无疑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表达方式,相信各民族间都有着优秀灿烂的装饰艺术特色,所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的室内装饰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继承,不应在外来文化冲击下被抛至一角甚至遗忘舍弃,这是作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室内设计研究者们的历史使命。而在当下看似繁荣的室内软装市场中,百姓仍对所谓的奢华情有独钟,而对奢华富贵的定义往往等同于所谓“欧式”风格,在室内空间中,各类欧式装饰构件与图案花纹在室内空间中直接被“拿来”拼凑甚至滥用,这直接导致人们的审美被拉低,而这种低层次审美导致市场的倾斜,反倒是更加变本加厉的侵蚀着本不健康的大众审美,导致恶性循环。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对文化的发展也在日益加快着,软织物是室内设计中重要部分,也是最能直接让广大人民所谈论的空间范畴之一。作为从小生活在蒙古族聚集的地区,加上自己对室内空间的理解,想到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当代室内研究者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此课题便由此展开。本文重点研究蒙古族文化室内装饰历史沿革与传统织物在当代室内软装中的应用。论文的框架设定为四章。首先,第一章重点进行选题的背景研究,完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综述工作,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概念做出解释,充分挖掘课题研究的学术及现实意义。论文第二章重点针对室内软装织物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进行详细概述,包括艺术形式、审美特性等方面。第三章通过对第二章背景知识的综合分析,并在设计表达、功能要素、设计方法、设计原则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第四章则在上述的分析结果下通过展望、创新,实例分析的手法为现代室内设计全新的民族视野探究一条可行之路。所以,秉承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内涵,在应用视角下,以功能为主要导向,兼顾文化传承与文脉归属,创造新时代中式设计形式,展现实用性与审美并存的的新型室内人居空间家具织物艺术。
二、蒙古族民居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族民居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
3.1.1 材料特性 |
3.1.2 结构特性 |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
3.3.1 杆件结构体系 |
3.3.2 板壳结构体系 |
3.3.3 块材结构体系 |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
3.4.1 传统工程节点 |
3.4.2 现代工程节点 |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1.2 空间组织形态 |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2.2 空间组织形态 |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3.2 空间组织形态 |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巴荣鄂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蒙古社区 |
1.3.2 预测设计 |
1.3.3 “本地人”与“外地人” |
1.4 研究综述 |
1.4.1 旅游文化相关研究 |
1.4.2 社区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研究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蒙古传统生活与空间公共性关联研究 |
2.1 蒙古地域生活活动成因解析 |
2.1.1 地域环境对生活活动的影响 |
2.1.2 社会形态对生活活动的影响 |
2.1.3 民族信仰对生活活动的影响 |
2.2 蒙古传统生活对空间公共性影响解析 |
2.2.1 生物性生活对空间公共性的影响 |
2.2.2 辅助性生活对空间公共性的影响 |
2.2.3 创造性生活对空间公共性的影响 |
2.3 空间公共性在民族生活中的内涵解析 |
2.3.1 象征内涵解析 |
2.3.2 仪式内涵解析 |
2.3.3 场所内涵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现状调研解析 |
3.1 调研地概述 |
3.1.1 调研地选择 |
3.1.2 区位概况 |
3.1.3 历史沿革 |
3.1.4 自然环境 |
3.1.5 人文环境 |
3.1.6 旅游发展 |
3.2 调研工作概述 |
3.2.1 预调研 |
3.2.2 正式调研 |
3.3 调研资料整理 |
3.3.1 访谈资料整理 |
3.3.2 图像资料整理 |
3.4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整体面貌现状解析 |
3.4.1 社区整体面貌现状解析 |
3.4.2 社区旅游资源现状解析 |
3.4.3 小结 |
3.5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生活现状解析 |
3.5.1 本地人公共生活现状解析 |
3.5.2 外地人公共生活现状解析 |
3.5.3 小结 |
3.6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现状解析 |
3.6.1 公共建筑功能分类解析 |
3.6.2 公共建筑建构解析 |
3.6.3 小结 |
3.7 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
3.7.1 社区整体发展总结 |
3.7.2 旅游活动问题总结 |
3.7.3 公共建筑问题总结 |
3.8 基于调研的蒙古社区发展预测 |
3.8.1 社区整体发展预测 |
3.8.2 旅游活动发展预测 |
3.8.3 社区公共建筑预测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策略 |
4.1 社区规划布局策略 |
4.1.1 交通道路布局 |
4.1.2 公共空间布局 |
4.1.3 基础设施布局 |
4.2 公共建筑定位策略 |
4.2.1 “本地人”的“社区中心” |
4.2.2 “外地人”的“旅游中心” |
4.2.3 功能复合的公共建筑 |
4.3 基于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策略 |
4.3.1 基于象征性的现代传承 |
4.3.2 基于仪式性的现代传承 |
4.3.3 基于场所感的现代传承 |
4.4 公共建筑具体构建策略 |
4.4.1 组织形态方面策略 |
4.4.2 适宜建造方面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呈现 |
5.1 社区规划布局 |
5.2 设计概述 |
5.3 方案一呈现 |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3.2 参考案例解析 |
5.3.3 方案组织形态呈现 |
5.3.4 方案适宜建造呈现 |
5.3.5 方案可行性呈现 |
5.3.6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4 方案二呈现 |
5.4.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4.2 参考案例解析 |
5.4.3 方案组织形态呈现 |
5.4.4 方案适宜建造呈现 |
5.4.5 方案可行性呈现 |
5.4.6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5 方案三呈现 |
5.5.1 方案定位及构思 |
5.5.2 方案组织形态呈现 |
5.5.3 方案适宜建造呈现 |
5.5.4 方案可行性呈现 |
5.5.5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研表格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4)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民居与村落研究范式的转变 |
1.2.2 传统村落更新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畴 |
1.3.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辽西蒙古族营屯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辽西蒙古族相关研究 |
2.1.1 辽西地区农耕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
2.1.2 辽西蒙古族文化的现代重构研究 |
2.1.3 辽西蒙古族聚落与民居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 |
2.2 聚落及其建筑内涵研究 |
2.2.1 场所理论 |
2.2.2 建筑叙事研究 |
2.3 生态位理论与村落生态化更新研究 |
2.3.1 生态位理论及其拓展研究 |
2.3.2 “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与探索 |
2.3.3 村落生态化更新理念及其旨向 |
2.3.4 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4 现代视域下村落运行系统的相关研究 |
2.4.1 村落运行的自组织研究 |
2.4.2 村落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研究 |
2.5 小结 |
3 蒙古族营屯的建构属性与机制转化 |
3.1 营屯的防御属性建构与运行机制 |
3.1.1 喀喇沁左翼“扎萨克”衙门的护卫机制 |
3.1.2 营屯的他组织运行特点 |
3.1.3 营屯运行中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比较 |
3.1.4 营屯运行研究视角的构建 |
3.2 营屯形制与防御型特质 |
3.2.1 以旗王府为中心的防御型营屯设置 |
3.2.2 “五营环卫”的营屯布局 |
3.2.3 “兵民一体”的屯戍特质 |
3.3 营屯的空间图式与防御功能表达 |
3.3.1 营屯的空间图式 |
3.3.2 作为营屯界域的“马蔺道” |
3.3.3 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中的落点与表达 |
3.4 防御使命的终结与营屯的衰落 |
3.4.1 旗王府的焚毁与营屯防御使命的终结 |
3.4.2 他组织运行机制的抽空与营屯的衰落 |
3.4.3 由防御型“军屯”向“民屯”的演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营屯的建筑特点与“场所”意义 |
4.1 营屯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 |
4.1.1 营屯演化的形制差异 |
4.1.2 由“军屯”到“民屯”的运行机制调适 |
4.1.3 海青格热民居的自主营造 |
4.1.4 营屯的俗常生活 |
4.2 营屯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及其建筑的叙事性 |
4.2.1 海青格热与满族民居比较 |
4.2.2 海青格热与汉族囤顶民居比较 |
4.2.3 海青格热与汉族平顶式民居比较 |
4.2.4 营屯的建筑叙事 |
4.3 营屯的场所意义 |
4.3.1 关于海青格热的族群记忆 |
4.3.2 营屯的“场所”特征与内涵认同 |
4.3.3 建筑构件的符号展演与象征意味 |
4.3.4 场所精神对营屯建筑演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营屯更新的路向探索与典型案例分析 |
5.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及其制约性 |
5.1.1 营屯更新的生态位基础评估 |
5.1.2 营屯文化结构质素辨析 |
5.1.3 营屯物质要素更新的途径 |
5.1.4 生态位法则对营屯更新的制约性 |
5.2 形制差异的营屯更新案例剖析 |
5.2.1 生态文化村——白音爱里 |
5.2.2 宗教旅游村——官大海 |
5.2.3 原生态改造村——东哨镇十家子村 |
5.2.4 整体移民村——南山村 |
5.2.5 经验与问题 |
5.3 营屯更新中的矛盾与调适 |
5.3.1 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 |
5.3.2 传统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材料 |
5.3.3 消费观念与居住品位 |
5.3.4 整体更新与个性需求 |
5.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4.1 建筑适应性的社会边界 |
5.4.2 建筑适应性的空间尺度 |
5.4.3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镜像 |
5.4.4 营屯更新的适应性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6 复杂系统运行下营屯更新的模式建构与实施策略 |
6.1 复杂系统运行下的营屯更新动力与路向 |
6.1.1 营屯更新的复杂系统运行特点 |
6.1.2 基于自组织的内源演替与内生性需求 |
6.1.3 基于他组织的能量注入与伴生性“人为”接合 |
6.1.4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营屯更新的路向选择 |
6.2 营屯更新中的系统运行张力与多向度动力 |
6.2.1 文化政治场域中的建筑:权力操作与资源分配 |
6.2.2 营屯更新的“多声部”语境辨析 |
6.2.3 多向度驱动力与“生态宜居”理念磨合 |
6.2.4 纠偏与调控:营屯更新的幅度与限度 |
6.3 新语境下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3.1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6.3.2 建筑学的“进场补位”及其作为 |
6.3.3 营屯更新中的“多主体”互动与协同 |
6.3.4 营屯更新的“多主体建模”构想 |
6.4 营屯更新的策略实施与目标旨向 |
6.4.1 基于生态位法则的“借势发展”与“错位竞争” |
6.4.2 “双遗产”特质开掘与更新潜能激活 |
6.4.3 文化意义再生与多元价值创化 |
6.4.4 场所重建:营屯更新的目标旨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的建设困境 |
1.2 国内外有关农村住宅更新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
1.2.1 农村住宅更新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农村住宅更新的相关实践 |
1.2.3 关于农村住宅更新的启示与总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民居 |
1.3.2 农村住宅 |
1.3.3 更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原型思想 |
2.1.1 心理学与哲学领域中的“原型” |
2.1.2 建筑领域中的“原型” |
2.1.3 “原型”与“类型” |
2.1.4 “建筑原型”的概念界定 |
2.1.5 辽西传统民居“建筑原型”的表现形式 |
2.2 模块化理论 |
2.2.1 模块与模块化 |
2.2.2 模块的特性与模块化的特性 |
2.2.3 国内外关于模块化的发展现状 |
2.2.4 模块化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
2.3 原型思想与模块化思维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
2.3.1 原型思想下的模块化 |
2.3.2 原型思想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
2.3.3 模块化思维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
2.4 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4.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
2.4.2 原型思想与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
2.4.3 模块化与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
2.4.4 原型思想与模块化的相关文献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分析 |
3.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1 地形地貌 |
3.1.2 自然资源 |
3.1.3 气候条件 |
3.1.4 人口及经济状况 |
3.1.5 历史文化 |
3.2 辽西地区传统民居的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地点的选取 |
3.2.2 传统村落的主要特征 |
3.2.3 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 |
3.3 辽西地区普通农村住宅的调研分析 |
3.3.1 调研地点的选取 |
3.3.2 普通农村住宅的基本现状 |
3.3.3 家庭结构的变化 |
3.3.4 生产方式的变化 |
3.3.5 生活方式的变化 |
3.4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困境 |
3.4.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的主要问题 |
3.4.2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更新所面临的困境 |
3.5 本章小结 |
4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空间组合模式的提炼与应用 |
4.1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内核和优势 |
4.1.1 内核:基于传统民居原型的更新 |
4.1.2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优势 |
4.1.3 模数选择与模块化结构体系 |
4.2 农村住宅的空间秩序 |
4.2.1 “中心性” |
4.2.2 “方向性” |
4.2.3 “领域性” |
4.3 农村住宅的功能空间 |
4.3.1 堂屋空间 |
4.3.2 卧室空间 |
4.3.3 餐厅空间 |
4.3.4 厨房空间 |
4.3.5 卫生间 |
4.3.6 储藏空间 |
4.3.7 商业经营空间 |
4.3.8 民宿空间 |
4.4 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 |
4.4.1 院落布局 |
4.4.2 单体建筑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风貌要素的提炼与应用 |
5.1 立面形态的原型提炼与应用 |
5.1.1 屋顶 |
5.1.2 门 |
5.1.3 窗 |
5.2 材料色彩符号的原型提炼与应用 |
5.2.1 材料 |
5.2.2 色彩 |
5.2.3 装饰符号 |
5.3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设计方法 |
5.3.1 原型思想下的设计方法 |
5.3.2 农村住宅构成要素的解构 |
5.3.3 原型的特色提取 |
5.3.4 原型的创新转译 |
5.3.5 原型的具体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定牧草场民居现状及特点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关于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牧区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6 课题来源 |
1.7 研究框架 |
2 建筑气候适应性与地域性建筑相关理论 |
2.1 建筑气候适应性 |
2.1.1 建筑气候学 |
2.1.2 热力学建筑 |
2.1.3 建筑标准中的气候 |
2.2 地域性建筑理论 |
2.2.1 新乡土主义 |
2.2.2 抽象的地域主义 |
2.3 建筑气候适应性与地域性绿色理念的关联 |
2.3.1 建筑适应气候环境的地域性 |
2.3.2 气候环境对地域建筑的塑造 |
2.4 本章小结 |
3 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特征 |
3.1 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3.1.1 地形、地貌特征 |
3.1.2 生态环境现状 |
3.2 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及气候条件分析 |
3.2.1 气象数据统计 |
3.2.2 气候条件分析 |
3.3 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人文环境特征 |
3.3.1 牧民的生态观念 |
3.3.2 牧民营建房屋中蕴含的生态理念 |
3.4 本章小结 |
4 锡盟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
4.1 锡盟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现状 |
4.1.1 空间形制布局总结 |
4.1.2 围护结构材料及构造 |
4.2 建筑室内热环境 |
4.2.1 现场实测内容 |
4.2.2 定牧草场民居热环境实测结果分析 |
4.2.3 定牧草场民居能耗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锡盟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4.3.1 空间应对策略 |
4.3.2 热工应对策略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锡盟东北部地区气候适应性策略的效能研判 |
5.1 分析方法及软件选取 |
5.1.1 分析方法及差异模型建立 |
5.1.2 软件选取 |
5.2 空间设计的气候效能研判 |
5.2.1 建筑朝向的效能研判 |
5.2.2 平面与功能布局 |
5.2.2.1 阳光间的效能研判 |
5.2.2.2 北向廊道空间的效能研判 |
5.2.2.3 东西向附属空间的效能研判 |
5.3 热工设计的气候效能研判 |
5.3.1 外围护结构的效能研判 |
5.3.1.1 屋顶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1.2 外墙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1.3 地板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1.4 窗户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2 内维护结构的效能研判 |
5.3.2.1 顶棚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2.2 内墙保温的效能研判 |
5.3.2.3 南向窗墙面积比变化的效能研判 |
5.4 牧户单元综合优化方案效能研判 |
5.4.1 优化方案 |
5.4.2 优化前后差异模型与基础模型能耗数据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未尽研究工作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6.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目录 |
附录B 定牧草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调研问卷 |
附录C 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定牧草场民居调研资料汇总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1 地域建筑 |
1.4.2 乡村地域建筑 |
1.4.3 文化符号 |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吉林省前郭县建筑文化背景研究 |
2.1 前郭县概况介绍 |
2.2 影响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的生成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人文因素 |
2.3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基本类型 |
2.3.1 蒙古族乡村地域建筑 |
2.3.2 汉族乡村地域建筑 |
2.3.3 蒙古族与汉族融合的乡村地域建筑 |
2.4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2.4.2 人为与自然灾害 |
2.4.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
2.4.4 建筑文化符号传承缺失的问题 |
2.5 前郭县建筑风貌总体定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提取 |
3.1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提取的原则 |
3.2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功能符号的提取 |
3.2.1 聚落形态 |
3.2.2 院落类型 |
3.2.3 单体平面布局 |
3.3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装饰符号 |
3.3.1 装饰图案 |
3.3.2 建筑构件 |
3.3.3 建筑色彩 |
3.3.4 建筑材料 |
3.4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特色文化符号 |
3.4.1 火炕文化 |
3.4.2 居住文化 |
3.5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价值 |
3.5.1 文化生态价值 |
3.5.2 历史人文价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应用研究 |
4.1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应用理念及原则 |
4.2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功能布局上的应用 |
4.2.1 乡村聚落形态设计应用 |
4.2.2 院落布局形式设计应用 |
4.2.3 单体平面设计应用 |
4.3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建筑造型上的应用 |
4.3.1 建筑色彩设计应用 |
4.3.2 建筑墙体设计应用 |
4.3.3 屋顶设计应用 |
4.3.4 门窗设计应用 |
4.4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策略总结 |
4.4.1 文化符号提取 |
4.4.2 文化符号创新 |
4.4.3 文化符号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8)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机遇 |
1.1.2 社会背景——乡村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
1.1.3 文化背景——乡土民居文化特色缺失严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理论支持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创新点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概况 |
2.1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因素 |
2.1.1 地理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资源特征 |
2.2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人文历史因素 |
2.2.1 历史沿革 |
2.2.2 宗教信仰 |
2.2.3 生活习俗 |
2.3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因素 |
2.3.1 社会因素 |
2.3.2 经济因素 |
2.4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概况 |
2.4.1 聚落概况 |
2.4.2 民居概况 |
2.4.3 调研小结 |
2.5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演变 |
2.5.1 平面布局 |
2.5.2 空间组织 |
2.5.3 建筑结构与构造 |
2.5.4 建筑材料 |
2.6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类型分析 |
3.1 现状乡土民居类型定义 |
3.1.1 宁夏式民居 |
3.1.2 甘肃式民居 |
3.2 现状乡土民居类型对比分析 |
3.2.1 院落空间 |
3.2.2 建筑形式 |
3.3 宁夏式民居——召素陶勒盖嘎查 |
3.3.1 召素陶勒盖嘎查概况 |
3.3.2 1#民居概况 |
3.3.3 2#民居概况 |
3.3.4 民居现状问题 |
3.4 甘肃式民居——查干陶勒盖嘎查 |
3.4.1 查干陶勒盖嘎查概况 |
3.4.2 1#民居概况 |
3.4.3 2#民居概况 |
3.4.4 民居现状问题 |
3.5 现代民居 |
3.5.1 民居概况 |
3.5.2 民居现状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营建智慧 |
4.1 定性分析 |
4.1.1 聚落选址 |
4.1.2 平面布局形式 |
4.1.3 空间组织手法 |
4.1.4 建筑材料 |
4.1.5 建筑结构与构造 |
4.1.6 建筑造型与细部 |
4.1.7 清洁能源利用 |
4.1.8 本节小结 |
4.2 定量分析 |
4.2.1 基于Ecotect的气候分析 |
4.2.2 基于Ecotect的外环境分析 |
4.2.3 基于Ecotect的风环境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优化设计 |
5.1 营建智慧传承与更新 |
5.1.1 聚落选址 |
5.1.2 平面布局 |
5.1.3 空间组织 |
5.1.4 建筑材料 |
5.1.5 建筑结构与构造 |
5.1.6 建筑造型与细部 |
5.1.7 清洁能源利用 |
5.2 居住功能完善与拓展 |
5.2.1 “自住”型民居 |
5.2.2 “自住+商住”型民居 |
5.3 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 |
5.3.1 附加阳光间 |
5.3.2 太阳能光电一体化 |
5.3.3 太阳能地暖 |
5.3.4 沼气池 |
5.4 优化方案的定量分析 |
5.4.1 基于Ecotect的外环境分析 |
5.4.2 基于Ecotect的风环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牧民定居背景 |
1.1.2 社会历史背景 |
1.1.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演进背景 |
1.1.4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背景 |
1.1.5 游牧文化传承与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游牧民族聚落 |
1.4.2 聚落空间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 |
1.5.2 人居环境理论 |
1.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4 反规划理论 |
1.5.5 非平衡理论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6.1 国内研究综述 |
1.6.2 国外研究综述 |
1.7 论文框架 |
2 游牧民族聚落的文化背景 |
2.1 游牧文化 |
2.1.1 游牧文化形成背景 |
2.1.2 游牧生活方式 |
2.1.3 游牧民族生态观 |
2.1.4 互惠互助社会制度 |
2.1.5 游牧民族本土知识 |
2.1.6 物质、非物质文化 |
2.2 游牧文化内涵解读 |
2.2.1 游牧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态模式 |
2.2.2 “草、畜、人”的共生生态逻辑 |
2.2.3 文化生态观的空间投射—聚落 |
2.2.4 文化生态观直观体现—蒙古包 |
2.2.5 文化载体牧民是社区内生动力 |
2.2.6 游牧文化维护着草原生态平衡 |
2.2.7 游牧文化内在价值的重新认识 |
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变迁 |
3.1 内蒙古游牧民族聚落变迁历程 |
3.1.1 居住方式的演变 |
3.1.2 土地所有制变迁 |
3.1.3 社会联系的变化 |
3.1.4 生计方式的改变 |
3.1.5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 |
3.2.1 阿拉善左旗概况 |
3.2.2 从游牧到定居的聚落空间变迁 |
3.2.3 从定居到城镇化的聚落空间变迁 |
3.2.4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2.5 聚落空间布局变化 |
3.2.6 牧户聚落空间变迁 |
3.2.7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
3.2.8 “放牧”空间的缩减 |
3.3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1 整体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2 牧户单元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空间的变迁特征 |
3.4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因素 |
3.4.1 政策、经济因素 |
3.4.2 行政区划的变化 |
3.4.3 资源环境的恶化 |
3.4.4 生产方式的转变 |
4 当前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及存在问题 |
4.1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1 聚落等级结构特点 |
4.1.2 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3 典型传统定居聚落现状—乌力吉苏木 |
4.1.4 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5 典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嘉尔嘎勒赛汉镇 |
4.1.6 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特征分析 |
4.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存在问题 |
4.2.1 生态环境问题 |
4.2.2 社会民生问题 |
4.2.3 社区内动力的缺乏 |
4.2.4 人力资源配置矛盾 |
4.2.5 潜在的聚落空废化 |
4.2.6 游牧文化逐渐衰弱 |
5 当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的影响 |
5.1 消极影响 |
5.1.1 忽略空间特征而引起的文化流失 |
5.1.2 空间与主体割裂导致的文化流失 |
5.1.3 “集中”式布局影响下的文化衰弱 |
5.1.4 生态观、价值观的弱化及变化 |
5.1.5 物质、非物质文化的变异与失传 |
5.2 积极作用 |
5.2.1 经济产业转型—游牧文化得到推广 |
5.2.2 草原生态平衡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
5.2.3 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
6.1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和时代需求 |
6.1.1 文化传承视角下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 |
6.1.2 文化传承视角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重新审视 |
6.1.3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发展的时代需求 |
6.2 游牧文化对游牧聚落空间发展的价值研究 |
6.2.1 游牧文化的生态经济价值 |
6.2.2 游牧文化和可持续发展 |
6.2.3 传统游牧文化的取舍 |
6.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要点 |
6.3.1 文化视角下聚落空间的适宜概念研究 |
6.3.2 文化视角下聚落规划影响因素选择 |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思路 |
6.3.4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原则 |
6.4 适宜性聚落空间应对策略—游牧民族聚落重构 |
6.4.1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重构思路 |
6.4.2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社会、经济重构 |
6.4.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体系重构 |
6.4.4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开发、保护格局重构 |
6.4.5 基于文化传承的牧户聚落单元、产权再构 |
6.5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
6.5.1 结合自身发展,分级、分类、“本土化”发展 |
6.5.2 活化本土社区,建立生态文化保护特区 |
6.5.3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地保护制度 |
6.5.4 灵活布局公服设施,提升设施共享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 1.嘉尔嘎勒赛汉镇现场调研(访谈交流) |
附录 2.阿拉善左旗现状教育机构统计情况表 |
(10)蒙古族传统织物在室内家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综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的发展与流变 |
2.1 蒙古族传统织物的历史追述 |
2.1.1 蒙古族及传统织物的起源与演变 |
2.1.2 地域环境与人文特征对传统织物纹样的影响 |
2.1.3 历史文化与民族个性对传统织物纹样的推动 |
2.2 蒙古族传统织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
2.2.1 蒙古族传统织物的艺术特质 |
2.2.2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各时期的发展与流变 |
2.2.3 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织物艺术的借鉴与融合 |
2.2.4 蒙古族传统织物中的纹样类别 |
2.3 蒙古族传统织物图案艺术的审美特性 |
2.3.1 崇圆尚力的表现风格 |
2.3.2 通灵轻巧的造型原理 |
2.3.3 饱满艳丽的装饰特性 |
2.3.4 淳朴直白的美学意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家居室内软装空间中的设计策略 |
3.1 室内家居软装艺术与蒙古族传统织物工艺 |
3.1.1 室内家居软装艺术的概念与特点 |
3.1.2 室内空间同软装饰的关系与特点 |
3.1.3 蒙古族传统织物生产工艺与特点 |
3.1.4 蒙古族传统织物室内装饰与特点 |
3.2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设计表达 |
3.2.1 织物分类 |
3.2.2 陈列方式 |
3.2.3 价值意义 |
3.2.4 重点问题 |
3.3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功能分区 |
3.3.1 入口与玄关 |
3.3.2 客厅与卧室 |
3.3.3 餐厅与厨卫 |
3.4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设计原则 |
3.4.1 民族地域文化导向性原则 |
3.4.2 民族形式内容统一性原则 |
3.4.3 民族色彩图案多样性原则 |
3.4.4 民族风格特色协调性原则 |
3.5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设计方法 |
3.5.1 再造想像与二次抽象 |
3.5.2 打散重构与分解转换 |
3.5.3 观察联想与构成创新 |
3.5.4 形态置换与异性同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现代家居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启迪 |
4.1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4.1.1 家居空间与装饰元素设计现状分析 |
4.1.2 软装饰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现状分析 |
4.1.3 文化审美与符号更新的社会意义分析 |
4.2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创新理念 |
4.2.1 文脉传承与古为今用 |
4.2.2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性 |
4.2.3 色彩丰富与形式多元 |
4.3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设计展望 |
4.3.1 促进中国室内软装文化的发展 |
4.3.2 提升民族室内软装饰市场需求 |
4.3.3 带动相关产品的拓展与开发 |
4.3.4 丰富多民族室内装饰艺术创作 |
4.4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实践 |
4.4.1 注重产品的销售与推广 |
4.4.2 注重市场的定位与目标 |
4.4.3 注重品牌与形象的设计 |
4.5 蒙古族传统织物艺术在室内软装空间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4.5.1 呼和浩特草原风情园案例分析 |
4.5.2 呼和浩特内蒙古饭店案例分析 |
4.5.3 蒙古族家装室内空间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插图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蒙古族民居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旅游文化下蒙古社区公共建筑预测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巴荣鄂黑村为例[D]. 陈欣慈.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4]辽西蒙古族营屯的演化与更新研究[D]. 孙心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D]. 赵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锡林郭勒东北部地区定牧草场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宋凯.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D]. 郑晓男.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8]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D]. 李佳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9]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D]. 图努拉(Tunul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蒙古族传统织物在室内家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蔡玉.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