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我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网络时代我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对网络时代我院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苗新蕾[1](2021)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文中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进入网络时代,各种网络新媒体顺势而生,这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网络强国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评价维度,分析其网络媒介素养的现实状况,找到建构和优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实路径。

李晓东[2](2021)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芳[3](2021)在《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东红[4](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宋晓娟[5](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提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吴春晓[6](2021)在《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触角逐渐延伸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他们的生活与网络紧密相关,网络信息和流行文化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从大学生审美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实践活动具有新的审美特点,网络信息和流行文化对其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带来新的时代烙印。网络空间中渐渐浮现出伪、丑、恶的文化和现象,侵蚀着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影响大学生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审美价值的追求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素养的培育,给高校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如何解决网络文化为高校美育带来的种种难题,成为当下高校美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探究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以及如何实施大学生网络美育成为了当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追求成长发展的美育诉求。挖掘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审美对象,将其进行大致分类,并以此为调查基础,对四川省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网络审美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获得大学生对自我网络审美行为的认知、情感及价值现状,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实际情况及其对网络美育的现实需求,初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实施的主要困境,并找出其具体原因。尝试从网络空间主体责任、网络信息监管、高校美育合力等方面提出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实践路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网络审美素养提供了实践指向,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赋能,帮助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实现当代大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

林虹雨[7](2021)在《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研究 ——基于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到21世纪以来,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因其能解决学生主体性遮蔽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健康成长,更能满足人本化的需求,故而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下,“走班制”因其符合我们国家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走向,及国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学生个性潜能的激发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被我国赋予极高的教育效能期待,所以我国学校也积极地进行改革探索。基于我国的“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实践情况,走班制主要包括整体走班和局部走班这两种形式。但在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走班制”面临着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教学工作及德育实施这些方面的现实挑战。面对这些现实的挑战,本文旨在基于对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思考,以期为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指明前进方向,使其“走”得更加平稳顺畅。本文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对怀特海的自由与纪律节奏思想和走班制这两个主题进行文献综述;进行走班制的概念界定,梳理走班制与选课制、学分制和走班教学的关系;并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探究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背后的哲学原理以及对出现在《教育的目的》、《怀特海文录》和《观念的冒险》中自由与纪律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和梳理,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探讨了“走班制”为什么会被我国赋予极高的教育效能期待;国内主要表现的走班制的两种实践模式;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走班制”面临着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教学工作及德育实施这四大方面的现实的挑战。第四部分内容主要论述“走班制”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教学过程及德育实施这四大方面的挑战,并基于怀特海的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为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予以优化路径。相比较整体走班制而言局部走班制在实践过程中实施压力较小,给予学校更多可操作的空间,并保留了固定且稳定的班集体,自由与纪律兼顾,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懂得尊重,有所敬仰。所以局部走班制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但在局部走班的课程设置上,课程呈现的不能仅是碎片化的知识,课程多样性和体系化也应兼顾。在局部走班的选课问题上,学生要正确看待自身兴趣,发现自身真正渴望;同时把握好选课权,不使自由被浪费。同时在局部走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的节奏,使学生专注集中地学习,促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路博琳[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当前中国的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参与对象也不断增加,对人们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更加剧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不稳定因素的出现,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局势、新要求,更要提升整体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群体,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要责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状态,是国家整体形象的代表。尽管目前新时代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清晰,但仍有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同感不强,仍然存在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所以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工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分析,旨在提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路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主要从五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社会公德意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现状等进行具体的论述。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社会公德意识相关概念,其次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相关理论基础的论述。第三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原则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重点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进行调查,并对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面总结出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及要求,总结出有效、切实可行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路径。

姜鑫[9](2020)在《网络媒介视角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媒介开拓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领域,成为了中学生人才培养和中学教育工作改革的新挑战。本文以网络媒介的影响为先决范围来分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困境,从而加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建构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对策,促进中学生教育全面发展。

雷益[10](2020)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惩戒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却面临着许多困难,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这导致教育惩戒在实施中存在惩戒缺失、惩戒不当等现象。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戒实施进行了研究。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提出实施建议,以期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所帮助。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不明、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和原因不当、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当、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不当、教育惩戒实施的效果欠佳、实施教育惩戒存在顾虑。笔者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其原因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学校缺乏监督指导、教师自身综合素养不足、家长认知和观念的偏差、家校沟通不足、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社会舆论的误导等。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教育惩戒的如下建议: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和家长提高认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科学制定班规、优化惩戒程序、建立监督和救济机制。在外部因素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采取能做到的一些措施,尽量保障教育惩戒的合理实施。

二、对网络时代我院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网络时代我院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1.1 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规范网络行为
    1.2 利于高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1.3 利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2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
    2.1 网络中自我意识觉醒,但使用与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2.2 容易主观化理解网络信息,对信息的辨别与解读能力不够
    2.3 网络话语权提高,但缺乏理性参与能力
3 提升路径
    3.1 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3.2 高校要注重思政课的开发,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3.3 国家和社会应相互配合、补充

(4)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宪法意识概述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2.2.1 宪法知识
        2.2.2 宪法理想
        2.2.3 宪法情感
        2.2.4 宪法意志
        2.2.5 宪法评价
        2.2.6 宪法信仰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2.4.1 宪法至上意识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2.4.3 基本权利意识
        2.4.4 权力监督意识
        2.4.5 遵守规则意识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抽样方案设计
        3.1.3 问卷回收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因素
        4.2.2 学校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2.4 自身因素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主体性原则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6.1 优化社会环境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6.2 加强学校教育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3 重视家庭教育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6.3.3 营造民主家风
    6.4 强化自我教育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大学生美育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美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美育
        (二)网络美育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四)媒介传播理论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目标一致性
        (二)教育内容相通性
        (三)教育实效的互动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审美对象
        (一)网络内容美
        (二)网络形式美
        (三)网络语言美
        (四)网络艺术美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审美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审美的认知维度分析
        (三)大学生网络审美的情感维度分析
        (四)大学生网络审美的价值诉求分析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困境
        (一)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欠缺
        (二)大学生网络审美价值观偏离
        (三)大学生网络美育缺失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困境的原因探析
    一、网络空间缺乏审美标准
        (一)网络热点演变为审美潮流
        (二)娱乐狂欢掩盖主流价值观审美
    二、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的侵蚀
        (一)网络恶搞-以丑为美
        (二)网络暴力-以恶遮善
        (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俗为尚
        (四)丧文化、佛系文化-以“颓”为进
    三、高校育人理念相对滞后
        (一)高校美育发展落后于大学生审美需求变化
        (二)高校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育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网络空间主体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美育环境
        (一)强化媒介主体责任,优化网络内容美
        (二)强化网络文化主体责任,提升网络艺术美
        (三)强化自媒体用户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
    二、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健全网络美育安全屏障
        (一)完善网络信息传播规范,加强网络信息违规违法惩戒
        (二)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力度,及时过滤不当信息
    三、增强高校育人合力,提升大学生美育实效
        (一)科学设置美育课程,增强大学生审美认知能力
        (二)广泛开展美育实践,丰富大学生审美情感体验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引领,提升大学生网络审美价值高度
        (四)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经历

(7)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研究 ——基于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走班制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向
        (二)走班制实施应然与实然相背离
        (三)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有助于审思走班制的问题与困境
    二、研究综述
        (一)我国走班制的文献综述
        (二)怀特海教育的节奏原则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分制与选课制
        (二)走班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二章 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及其理论基础
    一、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创造性原理
        (二)相关性原理
    二、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内涵分析
        (一)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表述
        (二)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具体内涵分析
第三章 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实践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普通高中实施走班制的缘由
        (一)社会需求导向: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学习需求导向: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育实践导向:顺应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趋势
    二、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实践模式
        (一)局部走班: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模式
        (二)整体走班:全员、全科走班模式
    三、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实施困难:取消行政班导致德育资源缺失
        (二)课程设置阻力: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存在矛盾
        (三)学生选课盲目:选课“自由权”被浪费
        (四)教师工作挑战:教师教学与管理负担过重
第四章 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对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的启示
    一、在走班制模式选择上,局部走班较整体走班更具优势
    二、局部走班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课程多样性和课程体系化
    三、局部走班在选课上,使学生发现真正渴望把握选课自由权
    四、局部走班在教学工作上,要使学生的求知获得最大收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概述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概念及功能
        一、社会公德意识的内涵
        二、社会公德的功能
        三、社会公德与其他道德的关系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习近平的新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论述
        三、经典道德教育理论
        四、群体动力理论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对公民道德的新要求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四、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要求
        五、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及原则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及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内容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要求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原则
        一、时代性与方向性相统一
        二、集体与个体培育相结合
        三、高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情况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总体分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公德培育的重视不足
        二、社会公德行为与意识的不一致
        三、践行遵纪守法的意志不坚定
        四、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欠缺
        五、助人为乐意识较为薄弱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有待加强
        三、家庭对社会公德教育重视度不够
        四、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
        五、受到不良群体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路径
    第一节 促进良好社会公德培育环境的形成
        一、强化政府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发挥大众媒体的宣扬作用
    第二节 增强高校社会公德教育实效性
        一、强调高校教育引导作用
        二、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
        三、灵活创新高校教学中社会公德培育方式方法
        四、丰富大学生社会公德实践环节
    第三节 重视家庭在社会公德培育的作用
        一、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形象
        二、家长要转变错误的教育方式
    第四节 提升大学生自我修养
        一、不断学习社会公德知识
        二、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三、提高自身的自律自省意识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网络媒介视角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分析
    (一)网络行为“自由化”导致中学生思想道德淡化
    (二)网络文化“多样化”影响中学生价值观念形成
    (三)教育工作者能力与水平脱离网络时代发展需求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探析
    (一)建设客体环境氛围
        1、重视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构
        2、加强市场网络媒介监管环境
    (二)提高主体能力水平
        1、提高教师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
        2、培养中学生网络自律规范意识
三、结语

(10)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1.班级管理
        2.教育惩戒
    (三)文献综述
        1.班级管理相关研究
        2.教育惩戒相关研究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现状
    (一)对教育惩戒的认识和态度
    (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和原因
    (三)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
    (四)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
    (五)教育惩戒的场所
    (六)教育惩戒的公平
    (七)教育惩戒的效果
    (八)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顾虑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育惩戒认识不清
    (二)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和原因不明
    (三)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不明
    (四)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当
    (五)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不当
    (六)实施教育惩戒的效果欠佳
    (七)实施教育惩戒存在顾虑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问题的归因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学校缺乏监督指导
    (三)教师自身综合素养不足
    (四)家长认知和观念的偏差
    (五)家校沟通不足
    (六)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七)社会舆论的误导
四、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建议
    (一)提高法律素养,正确认识教育惩戒
    (二)帮助学生和家长提高对教育惩戒的认识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获取家长的支持
    (四)科学制定班规,明确教育惩戒实施的依据
    (五)正当使用教育惩戒
    (六)提高专业素养,优化惩戒技巧
    (七)注意教育惩戒的公平性
    (八)建立监督和救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对网络时代我院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J]. 苗新蕾. 大众标准化, 2021(22)
  •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 李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芳.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4]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当代大学生网络美育研究[D]. 吴春晓.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我国普通高中走班制研究 ——基于怀特海自由与纪律节奏原则的思考[D]. 林虹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研究[D]. 路博琳.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9]网络媒介视角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姜鑫. 长江丛刊, 2020(32)
  • [10]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惩戒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雷益. 西南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网络时代我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