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伯格

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伯格

一、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堡(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娜[1](2020)在《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文中认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影响甚广的反正统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一方面推动了包括争取黑人权利、妇女平等、反战和平等各项社会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则是造成一定的社会痼疾,比如由性自由和毒品泛滥衍生的对于婚姻家庭和社会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场文学运动。“垮掉的一代”既是反文化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而艾伦·金斯伯格(下文简称金斯伯格)作为“垮掉的一代”这个群体的代表,则是这场运动的灵魂和标志。金斯伯格以其石破天惊的文学作品打破了美国“静寂的50年代”,充分地暴露了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社会危机和文学危机,为后来的美国文学乃至于整个世界文学带来了一股豪放诡异之风,打破了20世纪初由托马斯·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统领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藩篱,实现了一场深刻而彻底的诗歌转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完成了从现代诗歌到后现代诗歌的转向。同时,金斯伯格的生活方式也带有鲜明的后现代的颠覆特色,他本人性格狂放不羁,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对中央集权和主流价值观的强烈反抗,表现出鲜明的反正统文化倾向。因此要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把握金斯伯格的创作,深入探究其创作的时代、社会语境及与个人经历遭际的潜在关系,就不能不把他放在反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不能不结合这场反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来深入挖掘。本文即尝试把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置身于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加以研究,通过回溯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分析反文化运动的代表群体“垮掉的一代”的历史演进及创作特征,探讨“垮掉的一代”的领袖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思想特征。重点通过整体分析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思想和艺术维度探究挖掘其对正统文化的反叛和颠覆。深化对金斯伯格认识的同时,为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先概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等做必要的说明。第一章内容主要研究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了解其产生、主要表现形态及对后世影响,从而推导金斯伯格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结合“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实践发展,了解、把握金斯伯格的思想流变及在创作中的表现;第三章立足金斯伯格的诗歌创作,从内容上着重分析其对传统文学的断裂和反叛,主要表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颠覆;第四章则通过研究金斯伯格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种种探索,中心点在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叛逆上。最后的结语对金斯伯格的创作和人生经历给予后人的启迪与警示做一简单的总结。

张宪军[2](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王凯[3](2018)在《由山姆·费舍谈起——论《自由生活》中的诗歌主题》文中认为山姆·费舍是哈金的长篇小说《自由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该人物的刻画是以美国着名的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为原型的。哈金此举旨在突出山姆在武男追求诗歌艺术的道路上所起到的精神导师的作用,增加人物及情节发展的可信度。从某种程度而言,武男以诗为志的理想是离不开山姆对他的影响的。同时,哈金对宗教主题的复杂化处理衬托了主人公武男对诗歌的信仰,对自由的执着。主人公对诗歌的追求也重新诠释了美国梦的内涵。对武男而言,诗歌就是宗教,诗歌就是自由,诗歌就是他心中的美国梦。

仇艳[4](2018)在《加里·斯奈德作品中的自然-文本研究》文中指出自然是加里·斯奈德关注的焦点,有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问题始终是其作品的核心主题。对斯奈德而言,自然一方面具有建构性,自然的概念通过社会建构而成,是人类认知、社会价值等文化形式的投射;另一方面,自然其本身又是客观存在的,整个自然世界是由符号所组成的世界,具有文本性的特征。斯奈德将自然进行符号化、文本化,并形成其独特的自然观。本文主要从卡莱维·库尔等的生态符号学理论出发,在对斯奈德作品中有关“自然-文本”相关概念的符号学意义进行界定的前提下,分别从符义、符形与符用三个维度,对斯奈德的“自然-文本”,即斯奈德的“自然文学文本”及其作品中呈现的“自然文本”这对交织的意义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斯奈德作品中文本与自然,以及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论析斯奈德的文本与符号思想,本文旨在揭示其自然观。库尔的生态符号学理论遵循皮尔斯符号传统,是关于自然与文化关系的符号学。生态符号学分别从符义维度探讨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从符形维度探讨自然的结构与分类,从符用维度探讨人类对自然的参与及互动。尽管斯奈德几乎未曾受符号理论的影响,但斯奈德将自然视为文本性的世界,认为自然世界充满符号与文本,其有关符号的观点与皮尔斯的泛符号的自然观不谋而合,这成为本文以符号学思想作为理论方法的根本前提。从符义维度而言,斯奈德作品中的自然文本与自然文学文本两者通过意义关系而相互映射。斯奈德强调自然文本的表意功能,将自然的文本性视为人类与自然进行互动与交流的前提,自然文本“讲述”了自然世界的故事与历史,甚至映射人类的历史。作为诗人的斯奈德则充当自然文本的解释者与翻译者,通过象似性的手法在其自然文学文本中再现客观的自然世界,从而传达来自野性自然的声音。从符形维度而言,斯奈德的自然观遵循一定的发展轨迹,其自然文学文本亦体现了自然的多层结构。随着斯奈德深层生态思想的形成,其理想的自然状态从无人到访的“绝对的处女林”转变为文化与自然共存的“野性之园”的状态。在文化的加工与影响之下,自然通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化过程而分别呈现出一度自然、二度自然、三度自然的不同结构:在其作品中,自然化身为“山神”等神话形象;自然因人类的参与而发展成为“野性之园”;自然通过图像符号被描绘成山水画这一自然形象后,再由斯奈德通过诗歌语言这一任意符号转换成拟态的形象,呈现在其艺格符换诗中。通过人类的参与,自然因不同的符号过程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并呈现出“不同自然”的状态。从符用维度而言,斯奈德认为文化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必须建立在“地方”的基础之上,他提倡以“行”作为符号互动的方式,从而达到“重新栖居”这一符号适应的目的。“地方”是由人类与自然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斯奈德号召人们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通过培养地方感,形成本土意识,从而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世界内部所有的互动关系。斯奈德将“行”作为人类与自然交流互动的方式。通过行走、舞蹈、唱歌、吟诵、诗歌等“种间交流”的方式,人类得以与自然界的其他万物进行交流互动。斯奈德提倡泛人文主义的后人文主义思想,赋予自然以人性,将万物纳入“人”的范畴,并赋予非人类自然以声音和权利,通过与自然重建关系、“重建文化”,从而达到重新栖居的目的。通过自然文学文本与自然文本这对交织呈现的意义关系,斯奈德表达了一种新的“自然-文本”观;通过文化与自然符号互动模式的构建,斯奈德亦弘扬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即他所言的“自然的文化”或“与自然有关的文化”。这种新的“自然-文本”观与“文化观”共同构成了斯奈德的“自然观”,升华成为其生态诗学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为解决当今的环境危机提供重要的参考范式,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王勃[5](2018)在《逾越之痛:《裸体午餐》的生命政治》文中指出“毒品文学”是20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一道奇景,而威廉·巴勒斯正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瘾君子三部曲”可以说是他放荡一生的精神写照,在该系列小说中,巴勒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隐秘的瘾君子世界。《裸体午餐》是“瘾君子三部曲”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这部作品独具一格,描画了在一个地狱般的世界中瘾君子与同性恋群像。小说对“身体”这一现代哲学重要命题的关注使其被纳入到生命政治这一理论视野中,在这一理论透视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观照巴勒斯的文学世界里的精神困境,从而体会其作品所体现出的政治与美学之间的张力。第一章集中探讨《裸体午餐》的美学意蕴,以“变形”这一文学现象为出发点论述小说中的沉默美学,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小说中“虫人”的形象特征,在讨论“变形”这一文学现象的基础上兼论小说整体的创作风格,总结其反语言和反文学性的美学特点。第二章以生命政治理论来观照小说中的“区间”世界。简单梳理生命政治学说的理论谱系,阐释“区间”中的生命权力运作以及瘾君子/酷儿作为赤裸生命的特征。第三章将《裸体午餐》置入“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这一政治文化语境中来进行讨论。《裸体午餐》作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产物,天然地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一政治性体现在小说的内容上就是瘾君子/酷儿身体的逾越,然而这一逾越最终走向毁灭之途,因此巴勒斯式的理想主义必然也是虚无主义的。结语认为《裸体午餐》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反叛性,虽然这一反叛最终走向失败,然而却代表着一种向人文主义复归的努力,因此在人这一形象被肢解和降格的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邱食存[6](2017)在《“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后现代性强调人们要以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去思考、感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以统一性与整体性为主体的理性思维的超越以及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等批判性思维的青睐。198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第三代”诗歌的时代,这一时期氤氲而生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时代精神首先为“第三代”诗人所感知、体验并赋予变革性的诗意表达。不再先锋的朦胧诗落潮与“第三代”诗歌异军突起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是当时历史语境以相生相异的诗歌话语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变奏曲。本文以后现代性作为切入点,选取崛起于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第三代”诗歌对于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后现代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力图阐明“第三代”诗歌是“第三代”诗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烈后现代性特质的诗歌文本。除去绪论、结语与附录,本文共分五章,大体内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阐释工具的效度与限度问题,强调“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并考察诗人们在何种语境之下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给予转换中的时代精神以何种展现以及这种展现背后所生发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次,分类梳理并简要评述已颇为丰富的“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相关着作和论文,指出将“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第三代”诗歌进行概念界定,介绍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转换的背景来考察“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以及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笔者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主要差异源自于时代精神的转换,而“第三代”诗人恰恰是“嗅”到了时代精神转换之时某种弥散的后现代氛围,这才发起了一场迅疾而磅礴的中国式后现代诗歌运动。第一节梳理了时代精神转换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考察了朦胧诗承接并发扬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第三节指出“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及其对于中国新诗后现代性转向的开创性意义。第二、三两章讨论“第三代”诗歌的文化资源问题。第二章以中国禅宗为例探讨“第三代”诗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文化”是“第三代”诗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反叛意味的文化资源之一,本章主要从中国禅宗文化输出与回流的视角探讨禅宗如何成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宗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受到了禅宗的极大影响,但这些影响与“第三代”诗歌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中国禅宗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性,禅宗中的“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对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特别是“垮掉派”诗人的反叛精神具有重大影响。而一直处于被抑制被忽视的“第三代”诗人又是在“垮掉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反叛精神的启发之下祭起反叛大旗的,从而开启了深具中国后现代性特质的“第三代”诗歌运动。通过接受深受禅宗影响的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反叛精神的影响,“第三代”诗歌间接地对禅宗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再创造。第三章以“垮掉派”诗歌为例,考察了“第三代”诗歌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反叛精神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所呈现出的反叛特质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式的,是“第三代”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做出的诗意表达。第一节考察了1950至19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于“垮掉派”诗歌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对于有着反叛精神的“第三代”诗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节考察了“垮掉派”诗歌在反叛精神上对于“第三代”诗歌的巨大影响。第三节主要从反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以及“第三代”诗歌中的“文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第三代”诗歌对“垮掉派”诗歌反叛精神的主体性接受。第四章主要从诗歌的文体、形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解构维度来阐释“第三代”诗歌的后现代性反叛特质。第一节结合“第三代”诗歌的戏剧化与散文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文体的解构。第二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在视觉上的非诗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形式的解构。第三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奔突的口语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语言的解构。第五章着重聚焦于“第三代”诗歌的建构维度。第一节结合大量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以声音为中心所进行的生命诗学建构。第二节则结合具体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在稗史化、俗常化和时间空间化等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突破以整体性与统一性等理性原则为基调的现代主义诗歌范畴的同时,完成了以多元性与差异性等批判性思维为特征、以普通人俗常人生体验和感受为主题的新的时代精神建构。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第三代”诗人所采取的某种戏谑的、语言狂欢式的非诗化解构姿态只是他们建构生命诗学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的一种策略。“第三代”诗歌注重于用生命之声来表现日常生活美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寻求以非隐喻象征性的原生态口语作为言说方式,肯定当下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一种超越艺术崇高性指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第三代”诗歌创作既有着消解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思维的宏大叙事的后现代性解构策略,同时也具有表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倡导差异性与多元性诗歌创作原则建构的一面。附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参照,附录比照正文中“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论述线索,主要从“垮掉派”诗歌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垮掉派”诗人日常生活体验、口语化语言、诗歌中的声音与音乐、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力图证明“第三代”诗歌与“垮掉派”诗歌都是诗人在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基于自我独特生命体验而做出的本土性诗意表达,其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特质各具特色,难以通约。

黄守岗[7](2017)在《“达摩狮”的嚎叫:艾伦·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名字往往与"垮掉的一代"、"反正统文化"、"嚎叫"甚至"同性恋"等字眼联系在一起。颇具戏剧性的是,1972年,金斯堡皈依佛教并获赐了"达摩狮"(Lion of Dharma)的法号。早年声色犬马的他,其名字居然能与"佛教"联系在一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现象。此外,作为二战后以一首《嚎叫》震撼诗坛的诗人,金斯堡的创作无疑与后现代大潮的兴起有极大关联。虽然在学界将金斯堡与后现代相联系的提法有很多,但金斯堡的诗歌究竟具备哪些后现代元素?它们是怎样得到体现的?迄今,学界却少有人对此做出系统回答。"后现代"一词通常包含三层意思:后现代性、后现代化和后现代主义。二战后,作为文学术语的"后现代"有时也和"后现代主义"通用。后现代主义本是一个纷乱庞杂、众说纷纭、甚至具备自我解构性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发表了各自针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不同见解。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梳理,找出其共通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金斯堡诗歌创作的解读及其背景的梳理,归纳出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对金斯堡诗歌创作的解读与梳理,结合后现代主义这一理论视角,本文认为金斯堡诗歌创作中的后现代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作主题上,金斯堡的诗歌主要表现在"反抗"与"消解"上,即反抗中心与权威,反叛正统文化,消解理性与疯狂的二元对立;创作方式上,金斯堡的诗歌创作体现在"自发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上,即注重创作方法上的"即兴"与"速写"和创作形式上的"吟诵"与"表演"上:社会文化角度体现在对"东方"的关注上,即在反叛姿态上表现出对西方正统宗教的拒斥,转向对东方的"佛禅"与"中国"的关注。以上几大元素的核心是"反叛"与"解构"。"对’中心’的解构与反抗"是指对美国正统文化的反叛,对一切宏大叙事的质疑和对疯狂与理性的解构;" 自发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是对传统以语言、语义为载体,以韵律、格律为要求的传统诗歌创作方式的反叛;"对东方佛禅与中国的关注"是金斯堡不满基督教在美国一统天下局面的表现,是对西方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尤其是人与自然一分为二的对峙局面的解构与反叛。一言以蔽之,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集中体现在"反叛"与"解构"、"即兴"与"速写"、"吟诵"与"表演"以及"对东方的关注"上。需要指出的是,金斯堡对东方"佛禅"和"中国"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东方有多么迷人,更多的也是他反叛姿态的一种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东方只是给金斯堡提供了一个反叛的渠道或路径,他在中国也并没有找到拯救西方的良药。相反,他在中国看到的是种种社会问题和充满"他性"的怪异风景,他对佛教的兴趣也主要体现在对"禅空"的体认上。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集中体现的正是这种"反叛"、"狂欢"和"虚无"的基调。金斯堡的后现代诗歌艺术正是在现代主义"日日新"的口号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在反叛传统和不断革新中汇入到了以"反叛传统"、"求新求异"为鲜明特征的美国诗歌艺术史中。不过,相比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金斯堡在反叛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更为激进。

郭英杰[8](2016)在《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文中指出庞德是20世纪充满争议性的大诗人,他也是英美诗歌界最难懂的作家之一。他花费五十二年时间仍未创作完成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被公认为是一部"天书"。除了二十多种语言文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有支离破碎的排版印刷、杂乱无章的文本结构、意识流式的表达陈述和透着神秘主义面纱的思想主张,这一切使《诗章》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同时也给欧美和国内的诗歌评论家带来困难和挑战。多年以来,在对《诗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篇章一直无法有机联系到一起,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致使读者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容易陷入僵局。朱丽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帮助读者转换思维和理解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个让人困顿的难题。《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着手进行研究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欧美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主要展开五方面的研究:第一,把庞德生前撰写的各类文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为读者进行研究工作准备第一手素材;第二,对庞德的成长经历、个人境遇、人生起伏等展开个案研究;第三,对庞德的诗歌或翻译作品等,以导读和文本指南的形式进行概述;第四,对庞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进行挖掘和整理;第五,对庞德的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讨论。国内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五大板块最引人注目:第一,就庞德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展开具体研究;第二,借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讨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外在联系;第三,借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庞德的创作历程和诗学思想进行文学考察;第四,围绕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比萨诗章》等诗歌作品展开风格、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第五,从美学视角对庞德的《神州集》、《诗经》等翻译作品进行解读和透视等。经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劳伦斯·S·瑞尼的《一首蕴含历史的诗:<诗章>的文本研究》(1997)、理查德·泰勒的《<诗章>的文本》(1999)和詹妮弗·玛丽·努尔米的《埃兹拉·庞德<诗章>里的认识论以及互文性实践》(2007)涉及文本及互文性理论,但是明显有一些缺陷。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庞德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对庞德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尤其对他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进行文本细读方面,还有待开拓和创新。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博硕士论文旗帜鲜明地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研究的。鉴于此,本研究希望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弥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之外,主要涉及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讨论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用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庞德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实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诗学功能。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诗章》是一部众声喧哗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有富含诗意的意象在相互唱和,而且还有意象构成的漩涡充满各种回声和余音。此外,《诗章》作为诗歌艺术文本,其字里行间镶嵌着荷马、但丁、惠特曼、布朗宁、叶芝、艾略特、H.D.等诗人的影子,是一部众星闪烁、杂语纷呈的抒情戏剧史诗。实际上,《诗章》对史诗《奥德赛》和《神曲》进行了思想体系和叙述风格的戏仿,同时融合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风、布朗尼的戏剧独白体、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以及艾略特、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这一切造就了庞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特立独行的诗学品格。第二章讨论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不是狭隘的宣扬美国文化至上的表述和话语,而是相反,庞德认为美国文化充斥着腐朽和堕落的内容,问题重重,只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才能使美国和美国文化走向光明,重新焕发生机。这也影射了人类文化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全面对话的倾向和事实。从互文性视角考察,庞德的确主动地在《诗章》里借助多样性的文本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再现各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狂欢,另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庞德要真实表达的文化诉求。第三章讨论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名副其实地承担着历史记事和历史警示等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本,《诗章》不仅吸收和改编历史上前人或后人的文字作品,而且借助戏仿、拼贴、引用、模仿等手段,对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本进行了文本间的重组和改造。庞德的诗就是要整合古往今来的历史力量,并相信这些历史力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诗章》中,读者不难读到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社会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的事例。第四章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自出版以来之所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德把自己不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完全暴露在《诗章》的具体情节。庞德最初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后来因为笃信激进主义者奥拉格·拉奇和道格拉斯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学思想,希望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与此同时,他还不识时务地寄希望于像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目,以为"公牛"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结果成为政治糊涂虫。他还在《诗章》中流露出一种反犹太主义思想,那是一种带有民族偏见的反犹太主义的罪恶。虽然庞德对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思想有所忏悔,但是显然不够深刻。庞德的政治经济学带着伤疤,但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比如,庞德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的影子。第五章讨论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是庞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宣言书,里面点缀着闪光的细节,充满对正、明、仁以及真、善、美的追寻、叩问和反思,是庞德道德意识和哲学观念互文作用的结果。纵观《诗章》,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庞德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念,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英法的启蒙哲学、德国的理性哲学、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甚至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哲学。这些不仅反映了庞德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反映了他对东方道德哲学的开放式理解和接受。庞德对中、诚、仁、道等哲学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使他自觉地与治国治民的实用主义哲学建立互文性的联系;他对是非、美丑、正邪哲学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使他对社会道德标准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诗章》中,还会发现庞德是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热情崇拜者,他也是平民主义道德哲学的代言人。庞德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认为那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同时希望他维护百姓利益的话百试不殆。互文性理论是解读《诗章》的一把钥匙。借助该理论来关照《诗章》,不难看出,《诗章》作为文本的确具有开放、多元和跨语境的特征。当然,通过解读《诗章》再反观互文性理论本身,会发现对《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互文性理论的一种贡献,或者说是一种开拓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庞德的《诗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该研究只是借助互文性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因此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依据克里斯蒂娃等文艺理论家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可以把《诗章》视为诗歌艺术文本、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但是不可能穷尽这些领域所有现象的研究,因为《诗章》本身就是由各种所指和无数话语组成的集合体,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从一首诗的所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所指,以至于从某个诗歌话语中可以读出无数隐含话语。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充满了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变得趣味横生、意义无穷。

王凯[9](2015)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华裔文学正经历着新的变化。随着9·11事件的发生,文化和族裔的问题日益突显,反对多元文化的新保守主义也出现了重新抬头的趋势。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美国华裔作家开始以他们的文学作品体现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后,兴起、发展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真正得到广泛的关注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然而,在学术界,人们历来对多元文化主义持有不同的看法。其反对者指责多元文化主义突显肤色和种族的做法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他们担心过多的强调差异会导致社会的分化和矛盾。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支持者却不这么认为。对他们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有利于摆脱文化间的不平等,承认不同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有利于保护少数族群和少数族裔的文化和应有的权利。争议固然存在,但双方还是存在着共识之处:即多元文化主义所提倡的是文化的平等和包容。故此,本文将选取学术界的这一共识,以多元文化主义为研究视角考察美国华裔文学在21世纪的新趋向。哈金(Ha Jin,1956-)、谭恩美(Amy Tan,1952-)和任璧莲(Gish Jen,1955-)既是美国华裔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纵观他们以前的作品,这三位作家可谓是各具特色。在对文化的观察上,哈金是以中国移民的视角观察中国,谭恩美是以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观察中国和美国,而任璧莲则是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和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三位作家都出版了个人的新作,其中,既包括虚构类作品,又包括非虚构类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虚构类作品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体现出了以文化平等和包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而非虚构类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他们在体裁上的突破,还道出了他们的创作思想。故而,本论文分别选取每位作家的一部虚构类作品和一部非虚构类作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他们在小说创作上的新特点,而对非虚构类作品的研究则旨在阐释他们在创作上发生变化的原因。论文研究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多元文化主义、本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意义和目的。第一章以哈金的《自由生活》和《移民作家》为研究对象,着重指出了哈金处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和两个世界之间的边缘位置。重要的是,这种边缘的位置不仅赋予了他独特的观察和再现视角,更赋予了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使他成为了一名与权势对立、与文化霸权对立的作家。故此,在他的第一部美国小说《自由生活》中,哈金将视角转向了美国,着重关照了美国梦、美国的社会问题等重要议题。《移民作家》是哈金的第一部非虚构类作品,这在哈金整个的创作中,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散文集和《自由生活》以不同的体裁阐述了哈金关心的身份、语言以及家乡的问题。对移民作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哈金对多元文化的思考。第二章以谭恩美的小说《拯救溺水之鱼》和散文集《命运的反面》为研究内容,主要分析了母亲的病故、个人的患病以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对谭恩美创作上的影响。和谭恩美以前的作品相比,《拯救溺水之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方面,这篇小说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族裔背景和性取向,体现了多族裔和多元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该小说在主题上探讨了政治与媒体的共谋关系,鲜明地体现了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论述的媒体奇观理论。而从《命运的反面》中可以看出,疾病和死亡使谭恩美对生命和苦难有了新的认识。同时,9·11事件这场巨大的灾难则开始让她思考苦难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因素。第三章主要以任璧莲的《世界与小镇》和《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为论述对象。《世界与小镇》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第一部反映9·11事件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任璧莲透过对柏拉图哲学思想以及对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挪用,一方面揭示了文化霸权和文化漠视的原因,突出了其主张多元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拉近了她的作品与文学经典的距离,突出了这部小说的普世性主题。而《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则是任璧莲的首部文化评论集。在这部作品中,她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分别从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的角度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借此阐明了文化共存的立场。论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9·11事件的影响下,文学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有了更多的关注。其中,美国华裔文学也渐渐体现出了这一新的特点,正越来越明显地在文化的意义上扮演着抵抗话语的角色。它所挑战的是漠视他者文化的文化霸权,而它所宣扬的则是一种以文化平等、文化包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价值观。在后9·11时代的今天,面对新保守主义对多元文化的巨大挑战以及对族裔问题的负面影响,这种抵抗的话语愈加显得举足轻重。

徐文[10](2015)在《禅宗诗学的跨文化阐释—加里·斯奈德禅宗思想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诗人斯奈德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诗歌翻译与诗学理论,全面地建构了一种具有美国当代特色的禅宗诗学。这种诗学的主体观念是一种对现代化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理想主义境界的守护精神。这种观念的结构有三个方面:中国禅宗思想特别是寒山等人的诗化境界与美学观念、梭罗式的人文主义理想生存实践与美国本土的生态文学思想。本文还提出这样的观点:斯奈德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具有体系性诗学理论与丰富诗歌创作实践的美国诗人,他的诗学论着中从跨文化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儒释道诗学的一体性,这是他对东方美学的一种体验与阐发,具有创造性价值。对此,本文尝试进行以下论述:斯奈德不拘泥于佛教教派观念,从古典诗歌中洞见佛教要义,从佛教一般思想直到禅宗思想。在其西方传统思想的“前视野”下,按照其创作和修行的需要,创造性地融入了儒释道各家的学说,以生态书写为着力点,从早期的修炼,一路发展到禅宗生态思想。儒释道思想的融入,使得他经历了由出世到入世这样一个积极进取的历程,从早期的精神的迷惘,寄情禅宗,到后期积极投身政府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事务。而诗歌创作、散文书写则成为他积极入世的工具和旗帜,斯奈德从儒释道三家中所摄取的更多的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如何“诗意地栖居”方面的思想。斯奈德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其动力之一就是三教合一、禅宗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本文努力阐发的一种新观念,此其一。以历史主义的语境分析,从发展角度研究斯奈德诗歌的源流,包括18世纪到20世纪三大中国潮,特别是欧美意象派诗歌的大潮;以及爱默生、梭罗等在内的大人文主义的自然文学,对斯奈德诗歌中同样存在的自然文学因素与生态文明思想都有深刻影响。本文认为这些自然书写和文学传统作为桥梁,沟通了斯奈德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加之斯奈德本人对中国儒家经典的阅读,使得他的诗学中创新性地嵌入了受佛禅影响、与佛禅合流的“宋明理学”等新儒学的基因,此其二。本文论证了斯奈德诗歌的禅诗诗风,认为其诗风以禅宗思想为主体,但同时融入了儒道诗学观念与历史进程,阐释了斯奈德所说的“儒释道社会主义者”的声音。在斯奈德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其玄妙的禅宗意象,这些意象背后又巧妙地隐藏了儒家以及道家思想的痕迹。在一系列禅宗意象的联合下,斯奈德在诗歌中营造出自然、淡雅的诗歌意境。斯奈德以此为宗旨,不仅将诗歌作为日常生活和修行的审美意识,而且也作为一种艺术判断和道德判断的法则,作为他传播佛法的工具,此其三。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对象从构成上是诗歌创作、诗学理论与翻译这三大部分。这是对象层次,而从审美层次包括儒释道诗学观念的合一,这里面是以禅宗为主体,融汇了儒家与道家思想。最后,从研究方法角度又是从诗歌与诗学包括翻译中的意象意境、诗风来论。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国内外针对斯奈德诗歌以及诗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基本梳理,描述与总结了写作本文的缘起及其定位,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斯奈德的诗歌创作,为了找寻到其诗歌中的禅宗美学,本章先从佛教的源头——印度佛教出发,顺流而下,随着其传入中国发展出中国化的禅宗而后传入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再从日本汇入美国文化的脚步,溯源斯奈德禅宗思想的来源。以此做为背景,观察美国新文化中的禅宗美学,并基于此研究斯奈德的诗歌创作。第二章则重点关注斯奈德的禅宗诗学,从形而上的艺术判断与道德判断以及形而下的日常生活的修行入道,讨论斯奈德禅宗诗学的作用以及目的。其禅宗诗学包含天下诸事相互依存的“缘起论”和世间万物贯彻融通的“圆融观”。并且,斯奈德结合了东方佛学教义和西方生态理论之后形成“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和相生相起的“因陀罗网”观念,这二者的结合形成斯奈德独有的佛学生态观。斯奈德的“无常有论”和人间万物随缘即起的“自性空观”形成其佛学的认识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斯奈德的诗学观念归结为写作与修行的合二为一:禅即诗,诗即禅。在语言观方面,斯奈德的佛法中存在着一个可说与不可说的“语默悖论”,通过与佛家“不立文字”的对照,探讨其诗学的言意合一。第三章从斯奈德对寒山诗以及十七首中国唐诗的翻译,来讨论其诗歌翻译与禅宗美学的关系。对于斯奈德翻译的方法、手段以及翻译过程进行梳理与总结,认为斯奈德作为一个“跨越者”,跨越了太平洋东西两岸,通过其具有禅宗意味的“视觉化”的翻译,冲破了语言的藩篱,不即文字又不立文字,对汉语古典诗歌进行了新的创造。第四章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溯源斯奈德诗学中的儒家思想,以世界文学史上的三大中国潮为背景,讨论了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中国儒学人文思想的阐释与再建,如何影响了梭罗、庞德等人,并进而在斯奈德的诗学中打下深刻烙印。第五章关注到斯奈德禅宗诗学中的道家意蕴,分析了斯奈德的“道”为何物,以及他的“道”在其诗歌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对他的禅宗诗学的影响与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他的诗歌中道家审美特色:虚静自然的观物方式,对青、白等朴素之色的偏好、诗歌中的对道家意象的化用。结语部分重申本文中心论点:斯奈德的跨文化的禅宗诗学,是在美国化的禅宗美学指导下,在诗歌创作中的意象、意境、诗体、诗风与语言中再现出来,并与诗学观念与诗歌翻译建构为独特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多元化则表现为以儒家、道家、佛家以及美国本土文化为元素,以汉语古典诗歌为催化剂,通过自己的创作和亲身的实践与修行作为反应条件,以生态书写为着力点,创造出他独特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跨文化禅宗诗学。

二、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堡(论文提纲范文)

(1)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反文化运动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反文化运动的生成崛起
        一、正统美国文化的嬗变
        二、反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反文化运动的表现形式
        一、摇滚乐
        二、性革命
        三、吸食毒品
    第三节 反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一、积极性:推动社会变革
        二、消极性:造成社会痼疾
第二章 “垮掉的一代”运动与金斯伯格反文化意识
    第一节 “垮掉的一代”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一、“垮掉的一代”的产生
        二、“垮掉的一代”的特征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反文化意识
        一、倡导吸毒与性自由
        二、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三、寻求宗教精神突围
    第三节 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一、金斯伯格反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二、金斯伯格对“垮掉的一代”的影响
第三章 金斯伯格的创作与宏大叙事的颠覆
    第一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内容的消解
        一、对主流意识和价值标准的否定
        二、对霸权主义和政治高压的批判
        三、对传统性道德和生活方式的抗争
    第二节 金斯伯格的创作对宏大叙事艺术的推翻
        一、采用以呼吸为单位的长句
        二、提倡“一切语言皆可以入诗”
        三、为“真实”进行艺术创新
        四、建构“真实”的美学主张
第四章 金斯伯格诗歌形式的自由与叛逆
    第一节 “狂欢化”的语言
        一、谩骂与脏话
        二、讽刺和嘲笑
        三、语言的“舞蹈”
    第二节 碎片与拼贴
        一、碎片化写作
        二、拼贴的方法
    第三节 爵士乐风格
        一、即兴性
        二、吟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2.2 大萧条的孩子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2.3 贫困的雌性化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1.3 缘何有“城愁”?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由山姆·费舍谈起——论《自由生活》中的诗歌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伪诗人与真诗人
二、作为信仰和美国梦的诗歌

(4)加里·斯奈德作品中的自然-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与体例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第2章 斯奈德的“自然-文本”及相关概念的符号学意义
    2.1 符号
    2.2 文本
    2.3 自然-文本
第3章 意义的传达与解释:斯奈德自然-文本的符义维度
    3.1 自然是“野性的书写”:自然文本的表意功能
    3.2 “诗歌是流水的声音”:自然文学文本的表意功能
第4章 自然的文化化:斯奈德自然-文本的符形维度
    4.1 “绝对的处女林”:“零度自然”
    4.2 形象化的自然:一度自然
    4.3 “野性之园”:二度自然
    4.4 从山水画到艺格符换诗:三度自然
第5章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符号互动:斯奈德自然-文本的符用维度
    5.1 “地方”:人类与自然的符号互动之所
    5.2 “行”:人类与自然的符号互动之道
    5.3 “重新栖居”:人类与自然的符号互动之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逾越之痛:《裸体午餐》的生命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巴勒斯与《裸体午餐》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裸体午餐》的美学意蕴
    (一)瘾君子的“虫人”变形
    (二)酷儿欲望的形质化渗出
    (三)《裸体午餐》中的沉默美学
二、生命政治视域的瘾君子/酷儿
    (一)生命政治学说概述
    (二)“区间”的生命权力运作
    (三)瘾君子/酷儿与赤裸生命
三、政治文化语境下的《裸体午餐》
    (一)《裸体午餐》的政治隐喻
    (二)《裸体午餐》的身体反叛
    (三)《裸体午餐》的意义及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后现代性理论的效度与限度
    二、“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时代精神的转换
    第一节 时代氛围:转换的背景
    第二节 朦胧诗: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接续
    第三节“第三代”诗歌: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
第二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回流:以中国禅宗为例
    第一节 以禅入诗之传统
    第二节 中国禅宗与后现代性
    第三节 中国禅宗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影响
        一、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接受
        二、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运用
    第四节 中国禅宗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回流性影响
第三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外来资源:以“垮掉派”诗歌为例
    第一节“垮掉派”诗歌批判的反作用
    第二节“垮掉”精神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影响
    第三节“第三代”诗人对“垮掉”精神的主体性接受
        一、反英雄与非英雄
        二、“文革”式反叛因素
第四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解构之策略
    第一节 诗歌文体解构:戏剧化与散文化
    第二节 诗歌形式解构:视觉上的非诗化
    第三节 诗歌语言解构:奔突中的口语化
第五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建构之维度
    第一节 声音·语感·生命诗学
        一、语感:“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建构
        二、声音:“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稗史化
        二、俗常化
        三、时间空间化
结语
附录 一种参照:“垮掉派”诗歌的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后记

(7)“达摩狮”的嚎叫:艾伦·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反叛与解构:中心的消解
    第一节 金斯堡对正统文化的反叛
    第二节 金斯堡对疯狂与理性的解构
    小结
第二章 即兴与速写:自发式写作
    第一节 金斯堡自发式写作的成因
    第二节 金斯堡自发式写作的特征
    小结
第三章 吟诵与表演:表演式创作
    第一节 表演诗歌概述
    第二节 金斯堡诗歌中的表演
    小结
第四章 佛禅与中国:反叛的另一路径
    第一节 金斯堡的佛教诗学观
    第二节 金斯堡诗歌中的佛禅
    第三节 金斯堡诗歌中的中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8)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诗章》的写作背景和宏旨
    2. 《诗章》的框架和内容
    3. 《诗章》与文本和文本性
    4. 《诗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5. 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方法
第1章 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
    1.1 意象与漩涡:众声喧哗的诗歌
        1.1.1 《诗章》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的颠覆
        1.1.2 《诗章》对意象派和漩涡派诗风的继承和发展
    1.2 影响与踪迹:叶芝、惠特曼、布朗宁和其他
        1.2.1 《诗章》与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
        1.2.2 《诗章》与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
        1.2.3 《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1.2.4 《诗章》与艾略特、卡明斯、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
    1.3 《诗章》对《奥德赛》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3.1 《诗章》对《奥德赛》思想体系的戏仿
        1.3.2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1.4 《诗章》对《神曲》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4.1 《诗章》对《神曲》思想体系的戏仿
        1.4.2 《诗章》对《神曲》叙述风格的戏仿
    1.5 《诗章》诗歌艺术特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1.6 小结
第2章 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
    2.1 多样性:特别的文化盛宴
        2.1.1 《诗章》里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2.1.2 《诗章》里东西文化的对话和狂欢
    2.2 隐喻性:"黑暗的森林"与美国文化
        2.2.1 《诗章》展现的美国文化
        2.2.2 《诗章》表达的文化诉求
    2.3 人类文化的碎片化叙事
        2.3.1 《诗章》里文化的碎片化与现实性
        2.3.2 《诗章》里的文化杂糅与叙事
    2.4 "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无知"
        2.4.1 《诗章》的文化功能论
        2.4.2 《诗章》的文化优势论
    2.5 《诗章》赋予人类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
    2.6 小结
第3章 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
    3.1 "一首包含历史的诗"的历史性内涵
        3.1.1 《诗章》文本的历史性
        3.1.2 《诗章》历史的文本性
    3.2 社会之镜:没有人能看到他自己的终结
        3.2.1 《诗章》的历史记事功能
        3.2.2 《诗章》的历史警示功能
    3.3 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建构统一
        3.3.1 《诗章》的个人历史叙事
        3.3.2 《诗章》的社会历史叙事
    3.4 历史之网:一只大蜘蛛的执着梦想
        3.4.1 《诗章》历史的超现实性
        3.4.2 《诗章》历史的预言性
    3.5 《诗章》、历史拾荒者与历史的放逐
    3.6 小结
第4章 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
    4.1 家族传统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4.1.1 《诗章》折射出的"家族意识"
        4.1.2 《诗章》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4.2 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
        4.2.1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适性"
        4.2.2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民族性
    4.3 "政治糊涂虫"与梦想的幻灭
        4.3.1 《诗章》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
        4.3.2 《诗章》政治经济学与危险的"公牛"
        4.3.3 《诗章》政治经济学梦想的幻灭
    4.4 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真实和扭曲
        4.4.1 《诗章》反犹太主义思想的根源
        4.4.2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表现
        4.4.3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忏悔
    4.5 《诗章》的"苦恼":带着伤疤的政治经济学
    4.6 小结
第5章 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
    5.1 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合欢
        5.1.1 《诗章》处处点缀"闪光的细节"
        5.1.2 《诗章》的道德哲学思想
    5.2 道德哲学:人存在的驱动力
        5.2.1 《诗章》中的古希腊哲学
        5.2.2 《诗章》中的德国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5.2.3 《诗章》中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
    5.3 《诗章》与道家智慧、佛学以及儒家思想
        5.3.1 《诗章》里的道家智慧
        5.3.2 《诗章》里的佛学思想
        5.3.3 《诗章》里的儒学思想
    5.4 庞德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
        5.4.1 《诗章》中的是非观
        5.4.2 《诗章》中的美丑论
        5.4.3 《诗章》中的正邪意识
    5.5 《诗章》与平民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庞德生平
    附录二: 庞德作品
    附录三:《诗章》的主体框架结构
    附录四:《诗章》成书的过程年表
    附录五:《诗章》各章节内容概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哈金:中国经验vs.普世经验 第一节
    哈金小说创作的嬗变:从《辞海》到《战争垃圾》 第二节
    《自由生活》:反省美国 第三节
    《移民作家》:远离主流 第四节
    以诗言志:论武男的诗 第二章
    谭恩美:母女冲突vs.世界问题 第一节
    谭恩美小说创作的嬗变:从《喜福会》到《接骨师的女儿》 第二节
    《拯救溺水之鱼》:言说世界的问题 第三节
    《命运的反面》:初探创作的转向 第四节
    谭恩美的小说创作与母亲 第三章
    任璧莲:族裔身份vs.文化比较 第一节
    任璧莲小说创作的嬗变:从《典型的美国人》到《爱妾》 第二节
    《世界与小镇》:反对文化漠视 第三节
    《虎书:艺术、文化和互存的自我》:倡导文化共存 第四节
    后9·11时代的新问题 结语 引用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禅宗诗学的跨文化阐释—加里·斯奈德禅宗思想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定位
    第二节 东西方禅宗诗学相关该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斯奈德其人及其创作
        二、斯奈德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问题和思路
第一章 加里·斯奈德的禅宗诗歌
    第一节 禅宗思想的旅行
        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二、佛教东传至日本
        三、禅宗在美国的传播
    第二节 美国新文化潮流中的禅宗美学
        一、美国诗歌意象与“禅宗美学”
        二、“残缺苹果”图象与禅宗美学
        三、残缺的“美”:历史与现实镜象
    第三节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创作
        一、诗言志:禅宗之道
        二、禅诗化的意象
第二章 禅宗诗学的主体建构
    第一节 诗主体的禅思与禅诗的主体
        一、佛法修持之行
        二、诗歌文本与传法
    第二节 斯奈德禅宗诗歌的形而下的意义——日常生活入道
        一、日常习禅与坐禅
        二、日常生活的实践
        三、斯奈德的“行”与“道”
第三章 禅宗与斯奈德的“视觉化”翻译诗学
    第一节“寒山”与寒山诗的英译
        一、斯奈德英译寒山诗的经典化及其原因
        二、斯奈德的英译寒山诗中的语言与文化
        三、斯奈德英译寒山诗中的禅境
        四、结语
    第二节 禅与斯奈德“十七首唐诗”的翻译
        一、翻译与创造:视觉化翻译的指向。
        二、斯奈德的翻译手法简析
        三、反思斯奈德的翻译与再创作
第四章 斯奈德的儒学观念撷英
    第一节 斯奈德诗歌的语境:欧美的“中国潮”
        一、中国戏剧对欧洲社会思想的影响
        二、“意象派”与中国格律诗
        三、禅宗诗的美国流
    第二节 宋明理学的欧洲启蒙
        一、什么是“大人文主义”?
        二、新理学与大人文主义本体论
        三、欧洲神学与宋明理学的观念分合
    第三节 美国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中国儒学人文思想的阐释与再建
        一、爱默生与宋明理学的美国接受
        二、“超灵”与“理”的认识论
        三、“心境”与“心性”的核心观念
    第四节 斯奈德的“自然观”儒学
第五章 斯奈德禅宗诗学的道家意蕴
    第一节 斯奈德的“道”为何物
        一、道家之“道”——从宇宙进化论说起
        二、从三教演变看斯奈德的“道”
        三、斯奈德思想、生活的道家色彩
        四、斯奈德的“道”论
    第二节 诗歌创作观念与道家思想
        一、题材
        二、意象、意境与抒情
    第三节 斯奈德诗歌的道家审美特色
        一、虚静自然的观物方式
        二、水墨与色彩——对青白之色的偏爱
        三、对道家意象的化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与主持、参与的项目以及获奖情况
后记

四、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堡(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斯伯格与反文化运动[D]. 李颖娜.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3]由山姆·费舍谈起——论《自由生活》中的诗歌主题[J]. 王凯.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03)
  • [4]加里·斯奈德作品中的自然-文本研究[D]. 仇艳. 湖南大学, 2018(07)
  • [5]逾越之痛:《裸体午餐》的生命政治[D]. 王勃.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D]. 邱食存. 西南大学, 2017(10)
  • [7]“达摩狮”的嚎叫:艾伦·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D]. 黄守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8]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D]. 郭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D]. 王凯.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8)
  • [10]禅宗诗学的跨文化阐释—加里·斯奈德禅宗思想的嬗变[D]. 徐文. 苏州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美国人文主义诗人金斯伯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