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早期新生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早期新生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一、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博[1](2021)在《153例巨大儿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相关并发症对象和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单胎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153例作为观察组(即巨大儿组),并选取同期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3999 g)70例作为对照组(即正常儿组)进行回顾性分析。1、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巨大儿相关高危因素,包括母亲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值、孕次、产次、胎龄、新生儿性别、母亲孕期是否存在血糖升高(包括GDM和PGDM);2、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包括剖宫产分娩率、及相关并发症,包括新生儿是否合并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肩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NRDS;3、在巨大儿组中,根据巨大儿的母亲是否存在妊娠期血糖升高,将巨大儿分为巨大儿组1(孕母妊娠期血糖升高)和巨大儿组2(孕母妊娠期血糖正常),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及相关并发症包括新生儿是否合并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肩难产、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HIE、NRDS、新生儿肺炎、心肌肥厚、新生儿低血糖、血栓形成。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两组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比/频率[n(%)]进行统计描述,两组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母亲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值、母亲妊娠期血糖升高、男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次>1次、产次>1次、胎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上述具有显着差异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显示,妊娠期血糖异常(OR值5.487)、孕期体重增长值>17.25kg(OR值3.123)、孕前BMI>24.12kg/m2(OR值2.466),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观察组的剖宫产分娩率、NRDS、胎儿宫内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锁骨骨折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观察组(巨大儿组)中,巨大儿组1(孕母妊娠期血糖升高)的高胆红素血症、NRDS、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肺炎、肩难产、新生儿窒息、HIE、心肌肥厚、血栓形成、臂丛神经损伤明显高于巨大儿组2(孕母妊娠期血糖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锁骨骨折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妊娠期血糖升高、孕期体重增加、孕前BMI、男胎、母亲年龄。2、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妊娠期血糖升高、孕期体重增长值>17.25kg、孕前BMI>24.12kg/m2(孕前超重)。3、巨大儿剖宫产分娩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更易出现的并发症从高到底依次为:NRDS、胎儿宫内窘迫、肩难产、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4、与母亲妊娠期血糖正常的巨大儿相比,母亲妊娠期血糖升高的巨大儿更易出现的并发症,其几率从高到底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NRDS、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肺炎、肩难产、新生儿窒息、心肌肥厚、HIE、臂丛神经损伤、血栓形成。

周丽媛[2](2021)在《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显着改善生命早期不良营养编程的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异常[研究目的]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增长,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我国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的医疗资源多分布在疾病已形成期或出现并发症后,对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迫在眉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生命早期不良营养环境将增加成年期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本研究拟通过动物模型探究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是否可改善甚至逆转生命早期营养过剩导致的子代成年期代谢异常。[研究方法]我们构建了 2个独立的小鼠队列来验证“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的科学假说:1.母代运动干预小鼠模型:C57BL/6J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运动组。运动干预方式为自主跑轮。其中运动干预时间为孕前3周和孕期,饮食干预时间为孕前3周、孕期和哺乳期。2.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小鼠模型: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添加染料木黄酮组(0.6g/kg体重),干预时间为孕前3周、孕期和哺乳期。两个小鼠模型中雌性小鼠均与同年龄正常饮食自由活动状态的C57BL/6J雄鼠合笼交配,子鼠断乳后均给予正常饮食至24周龄。监测母鼠和子鼠的体重、出生体重、脂肪含量、摄食量、运动量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母鼠哺乳期结束后和24周龄子鼠处死取外周血,分离获取血清,进行胰岛素和血脂谱检测,分析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1.孕前3周、孕期和哺乳期高脂饮食使母鼠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高于正常饮食组。而母代运动干预对自身糖脂代谢改善有限,仅有降低HOMA-IR指数的趋势。然而,母代高脂饮食导致子鼠出现追赶生长,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发生肥胖的趋势,同时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显着增大,至24周龄时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显着增多,出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而母代运动干预可防止子代发生肥胖,同时降低血糖、减少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降低脂肪组织含量。2.在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小鼠模型中,我们同样发现母鼠围产期9周高脂饮食使自身和子鼠都发生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而染料木黄酮干预有降低母鼠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的趋势,同时可显着降低其孕期空腹血糖水平。对于子鼠,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可阻止其出生后追赶生长,同时显着降低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减少24周龄时皮下和内脏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研究结论]母代孕前期3周和孕期的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可显着改善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导致的子代易感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母代孕前期3周、孕期和哺乳期的生物活性成分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同样降低了成年子代的体脂含量,改善了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导致的子代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血脂谱紊乱。因此,对生命早期不良环境进行运动和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甚至逆转不良“代谢记忆”,及时预防和阻断成年期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使从根本上在生命早期水平阻断未来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成为可能。第二部分肠道菌群在介导母代干预调控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中的作用[研究目的]肠道菌群在代谢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在生命早期不良发育环境增加成年期代谢异常风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能是破译“代谢记忆”的关键机制之一。鉴于运动和染料木黄酮均可调控肠道菌群,我们拟探究肠道菌群是否在介导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建立的母代运动干预小鼠模型和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动物模型基础上,获取哺乳期结束后母鼠以及成年24周龄子鼠的盲肠内容物。肠道微生物16s rRNA扩增子测序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 PE250。应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获得的reads进行OTU分析、物种注释、物种差异分析及样本多样性分析,并将差异物种与代谢通路相关联,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差异菌属与糖脂代谢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运动组三组间母鼠菌群β多样性分析显示显着分离。同时运动干预使母鼠肠道中Alloprevotella、Barnesiella、Odoribacter和Saccharibacteriagenerancertaesedis菌属丰度显着增加。对于成年子鼠,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三组子代菌群显着分离。母鼠围产期高脂饮食使子代在属水平显着富集Lachnospiraceaincertae sedis和Anaeroplasma菌,而母代运动显着增加成年子代Helicobacter、Odoribacter和 Clostridium/mXIVb丰度。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代高脂饮食使子鼠显着富集的Anaeroplasma菌与糖耐量试验糖负荷后血糖以及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和总胆固醇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同时Lachnospiraceaincertaesedis菌与血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与此相反,母代运动干预增加的Helicobacter和Odoribacter菌均与成年子鼠的血糖、胰岛素和血脂呈现显着负相关。2.在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小鼠队列中,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三组母鼠菌群显着分离。在属水平,高脂饮食显着富集Mucispirillum菌,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后该菌丰度明显恢复。而 Barnesiella、Clostridium XIVa、Clostridium IV、Eubacterium和Bifidobacterium在高脂饮食后丰度显着低于正常组,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可恢复Allobaculum、Barnesiella、Clostridium XIVa和Eubacterium的丰度。对成年子鼠,β多样性分析显示母代高脂饮食和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后成年子代肠道菌群显着分离。在属水平,母代高脂饮食使子代肠道中双歧杆菌属丰度显着降低。而Erysipelotrichaceae incertae sedis菌属在母代摄入染料木黄酮的子代肠道中显着富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属以及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显着富集的子代Erysipelotrichaceaencertaesedis菌与成年子代的血清空腹胰岛素、血脂以及白色脂肪含量呈现显着负相关。[研究结论]1.母代高脂饮食和运动干预使母体和成年子鼠的肠道菌群显着分离,组成和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改变的菌群与糖脂代谢指标呈现显着相关性。其中肠道有害菌Lachnospiraceaincertae sedis的减少和产短链脂肪酸菌的显着富集,可能是介导母代运动跨代调控代谢的关键因素。2.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摄入也调节了自身和子代的肠道菌群,改变的菌群与改善的代谢指标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其中肠道产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丁酸)菌以及Erysipelotrichaceae incertae sedis的显着富集、有害菌属 Mucispirillum的减少,可能在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改善子代代谢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双歧杆菌菌属与母体和子代的代谢改善均相关。本研究原创性地探究了肠道菌群在介导运动和染料木黄酮摄入跨代调控代谢中的作用,从肠道菌群视角为生命早期预防和阻止代谢异常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证据和可能的干预靶点,为我国代谢性疾病的防治窗口前移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解释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调控成年期子代代谢的重要机制[研究目的]表观遗传学是介导基因和环境互作的重要机制,在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近期证据显示miRNAs可能是介导生命早期不良环境编程代谢的关键机制之一。但目前尚无研究探究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肝脏代谢的编程效应及miRNAs是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建立的母代运动和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的跨代动物模型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获取了 24周龄成年子鼠的肝脏组织,进行RNA提取和转录组学、miRNAs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与正常饮食组相比,母代高脂饮食导致成年子代肝脏195个基因显着上调,158个显着下调;而与高脂饮食组子代相比,母代运动显着上调285个基因,下调324个基因。其中母代高脂饮食显着上调而运动干预显着下调的基因共有12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上;而母代高脂饮食显着下调而运动干预显着上调的基因共有89个,主要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代谢信号通路上。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母代高脂饮食的子代肝脏共有20个差异的miRNAs;而与高脂饮食组子代相比,母代运动干预使13个miRNAs下调,7个miRNAs显着上调。两组比较中有3个共同差异的miRNAs,分别为miR-204-5p、miR-10b-5p、miR-139-3p,均在高脂饮食组子代显着下调,而母代运动干预上调其表达。其靶基因参与了表观遗传调控以及SREBF调控的胆固醇合成。3.与正常饮食组相比,母代高脂饮食导致的成年子代肝脏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固醇类激素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TGFβ信号通路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相关信号通路上。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母代染料木黄酮摄入显着调控了 49个差异基因,其中32个上调,17个下调,这些基因显着富集在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上。其中共有10个母代染料木黄酮干预逆转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与免疫调控和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上。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母代高脂饮食的子代肝脏共有20个差异的miRNAs。而与高脂饮食组子代相比,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使27个miRNAs水平改变,包括17个显着下调,10个上调。两组比较中共有3个共同差异的miRNAs,分别为miR-12206-5p、miR-200a-5p、miR-21a-3p,均在母代高脂饮食子代中显着下调,而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可显着上调其表达,其靶基因参与了糖脂和氨基酸代谢调控等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结论]1.母代运动干预在分子水平也显着调控了子代成年期肝脏代谢,逆转母鼠高脂饮食调控的基因,这些基因富集在糖脂代谢相关重要信号通路上。同时显着逆转成年期肝脏组织3个miRNAs表达水平,其靶基因进一步参与调控胆固醇合成代谢以及表观遗传学修饰,可能在介导运动跨代代谢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不仅在表型方面,在分子水平也显着调控子代成年期肝脏组织代谢,逆转高脂饮食改变的基因,这些基因显着富集在免疫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显示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可上调其高脂饮食下调的子代成年肝脏组织 miRNAs 水平,包括 miR-12206-5p、miR-200a-5p、miR-21a-3p,这些miRNAs参与了糖脂代谢调控和炎症反应,可能是介导母代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编程子代成年期代谢的关键分子之一。总之,本研究开创性地探究了表观遗传调控在介导母代运动和染料木黄酮饮食干预编程子代成年期代谢中的作用,为不良“代谢记忆”的逆转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生命早期糖脂代谢异常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段丽娜[3](2020)在《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特发于妊娠期的糖代谢异常,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分类中的独立类型之一。据资料表明,约80%左右的糖尿病孕妇均为妊娠期糖尿病(GDM),而我国GDM发生率已达17.5%,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世界各国报道GDM的发生率在1%~14%,虽然大部分GDM产妇于分娩后,糖代谢会逐渐变为正常,但是,临床研究证实,GDM会增加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控制孕妇的血糖指标。本文主要研究助产士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的结局。[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确定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产妇选中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妊娠及分娩期间接受传统护理的7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妊娠及分娩期接受助产士护理干预的70例设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如年龄、怀孕时间、孕前BMI等类似,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在妊娠及分娩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指导、营养管理等,而实验组在进行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采取助产士综合护理干预,并区分三个阶段对干预措施的实施进行有所侧重地研究。[结果](1)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的孕期增长体重、羊水指数、空腹血糖、分娩体重、餐后2h血糖、BMI等指标水平经过对比,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水平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早产、高血压、剖宫产率、羊水过少、羊水污染、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若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水平(P<0.05),但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发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的概率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水平(P<0.05),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新生儿肺炎、巨大儿的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指标水平,则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4)两组分娩时S-AI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且(P<0.05),但实验组患者分娩时的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指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两组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且实验组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纳入实验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自评评分、社会关系、日常生活方面的限制、对工作和前途的影响以及总生存质量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组总满意度97.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助产士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产妇血糖,改善母婴妊娠结局,进而提升孕产妇自我管理的水平和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于晓晴,刘作侠,史伟[4](2019)在《母亲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新生儿血脂指标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新生儿血脂指标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为早期预防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116例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取90例正常母亲及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检测,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糖尿病母亲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清TG、TC、HDL、LDL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新生儿中巨大儿、感染、低血糖、窒息、高胆红素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母亲在年龄、剖宫产、孕前BMI、体质量增加、流产次数、血糖控制满意、HBs Ag阳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孕前BMI>24 kg/m2、血糖控制不满意糖尿病母亲是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0岁、孕前BMI>24 kg/m2、血糖控制不满意糖尿病母亲是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加强围产期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唐芳[5](2019)在《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孕妇中被确诊为GDM患者96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1-96数字中抽签,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糖控制方案。试验组实施常规血糖控制方案加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比较两组患者:①干预后四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干预后第4周GHb;②干预过程中目标血糖、体重达标率和入院时GHb;③妊娠结局(包括孕妇及新生儿结局)。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且方差齐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使用均数±标准差,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资料的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频数(N)、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根据资料的构成情况,选择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频数的比较。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干预后4周餐后2h血糖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及干预后第4周GHb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目标血糖达标率、体重达标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GHb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结局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试验组(10.6%)低于对照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剖宫产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褥感染、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试验组(4.3%)低于对照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大儿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出生体重儿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4周,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降低GDM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效果优于常规方法;在GDM患者的血糖控制中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方法;可降低GDM患者妊娠结局孕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其中剖宫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可降低GDM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在降低GDM患者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效果不明显。

王欢[6](2018)在《一日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介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定义为: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GDM的发生近期会影响孕产妇、胎儿健康,远期亦增加母亲产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可增加子代成年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有效控制孕期血糖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故而报道的发生率相差较大,为1%14%。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大龄产妇(定义为35岁以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和妊娠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等,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如久坐行为的生活方式。目前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IR)、炎症因子、脂肪因子等。另外,孕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GDM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血糖控制和改善妊娠结局。一般来说,最初的GDM管理包括饮食的指导教育和锻炼方式的实施。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血糖控制,妇女一般会服用抗糖尿病药物,直接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间接降低胎儿的血糖。GDM影响母儿的健康,包括近期影响和远期影响。饮食疗法是治疗女性GDM的第一道防线。故对于诊断为A1级GDM的患者,可先给与营养饮食干预。研究目的通过病例比较分析,研究“一日门诊”对于糖耐量异常诊断为GDM患者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并符合纳入标准的GDM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纳入的20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并将对照组按纳入标准各分为100例。(2)各组年龄、学历、流产次、胎次、身高、孕前体重、产检次数、孕期新发病、整个孕期增重斤数、24周后增重斤数、有无写一周食谱、孕期有无使用胰岛素治疗、入院时空腹血糖、入院时血红蛋白数值、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值、终止妊娠周数、分娩方式、有无胎膜早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血糖、产妇产后42天OGTT是否正常。再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1)分别对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在年龄、家族史、流产史、胎次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分别对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在产检次数、24周后增重情况进行单因素、有无使用胰岛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各组孕期新发并发症进行统计,共新发疾病7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量过多、胎膜早破、泌尿系感染、胎儿畸形、ICP、贫血)。A组发病率为最低。(4)各分组母亲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三组入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本资料中,A组达标率高于其他两组。(5)通过对三组母亲以及新生儿结局分析,分娩方式、正常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进行差异性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成功与否,与患者依从性有关,且呈正相关;2.依从性高的患者大多有较高的教育背景;3.“一日门诊”的参与,可降低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羊水量过多、胎膜早破、泌尿系感染、胎儿畸形率);4.“一日门诊”的参与,显着改善母儿妊娠不良结局(早产、过期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分娩方式);5.“一日门诊”教育模式优于门诊口头教育结果,其对于中轻度的GDM显着有效,临床上可以推广实施。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7](2018)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文中提出1前言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上的进步,血糖监测方面从只能在医院检测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甚至无创血糖监测,治疗方面从只有磺脲类、双胍类和人胰岛素等种类很少的降糖药,到目前拥有二肽基肽酶IV(DPP-4)抑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8](2018)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上的进步,血糖监测方面从只能在医院检测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甚至无创血糖监测,治疗方面从只有磺脲类、双胍类和人胰岛素等种类很少的降糖药,到目前拥有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

刘小利[9](2017)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早期并发症及血脂水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情况及母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对早期新生儿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209例诊断妊娠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早期并发症情况,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脂水平。结果妊娠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易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感染、巨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并发症,孕母血糖控制满意组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比较,新生儿早期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患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的高危因素,易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感染、巨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早期并发症,孕期血糖控制良好对新生儿早期血脂水平存在影响。

孙秋峰[10](2017)在《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改善母儿结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的效果及对母儿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132例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6例,其后根据OGTT试验结果各分为两个亚组,在对照组中,GDM患者36例,GIGT患者30例;在治疗组中,GDM患者35例,GIGT患者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加用胰岛素和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善效果强于对照组,且GIGT患者的改善效果强于GDM患者(P<0.05);治疗组的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GIGT患者与GDM患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患者,采用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可改善母儿结局,且安全性高。

二、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153例巨大儿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1 巨大儿发生的机制
    2.2 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
        2.2.1 妊娠期糖尿病
        2.2.2 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早期体脂率
        2.2.3 孕期食量、孕期体重增长值
        2.2.4 产前体重、产前BMI
        2.2.5 新生儿性别
        2.2.6 孕妇年龄
        2.2.7 孕次、产次、孕周
        2.2.8 孕妇孕期身体成分
        2.2.9 巨大儿分娩史
        2.2.10 其他
    2.3 并发症
        2.3.1 产妇并发症
        2.3.2 新生儿并发症
    2.4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3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相关高危因素的比较
    4.2 巨大儿相关高危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3 巨大儿独立危险因素的 ROC 曲线分析
    4.4 巨大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4.5 巨大儿中对其母有无妊娠期血糖升高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
    5.2 巨大儿相关并发症
    5.3 母亲糖尿病对巨大儿并发症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按英文字母顺序A-Z)
实验材料
第一部分 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显着改善生命早期不良营养编程的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异常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1.1
    讨论1.1
    结果1.2
    讨论1.2
    结论
第二部分 肠道菌群在介导母代干预调控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2.1
    讨论2.1
    结果2.2
    讨论2.2
    结论
第三部分 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解释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调控子代成年期代谢的重要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3.1
    讨论3.1
    结果3.2
    讨论3.2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综述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能量代谢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3)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及现状研究
    2 助产士护理干预的概述及研究现状
    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研究对象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助产士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1.4.2 第二阶段(28孕周-36孕周)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
        1.4.3 第三阶段(36孕周至产后)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
    1.5 效果评定
        1.5.1 母婴分娩结局
        1.5.2 视觉模拟评分(VAS)
        1.5.3 焦虑程度
        1.5.4 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
        1.5.5 生存质量量表
        1.5.6 护理满意度
    1.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对比两组妊娠期各临床指标
    2.2 对比两组母婴分娩结局
        2.2.1 对比产妇分娩结局
        2.2.2 对比两组围产儿结局
    2.3 对比两组产后VAS评分
    2.4 对比两组干预前、分娩时产妇S-AI评分
    2.5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
第三章 讨论
    3.1 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于各项妊娠指标影响
    3.2 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影响
    3.3 助产士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3 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1.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2.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婴结局影响
    3.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母亲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新生儿血脂指标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新生儿血常规检测
        1.3.2 糖尿病产妇资料收集
    1.4 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血清血脂水平比较
    2.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糖尿病母亲影响新生儿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
    2.4 糖尿病母亲影响新生儿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5)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妊娠期糖尿病流行病特征
        1.1.2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危害
        1.1.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
        1.1.4 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1.2 样本量的计算与确定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研究工具
        2.2.3 干预措施
        2.2.3.1 对照组干预措施
        2.2.3.2 试验组干预措施
        2.2.4 观察指标
    2.3 技术路线图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学原则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相关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干预后4周血糖相关指标的比较
    3.4 干预过程中两组GDM患者目标血糖达标率、体重达标率及入院时GHb的比较
    3.5 两组GDM患者妊娠结局的比较
        3.5.1 两组GDM患者孕妇并发症的比较
        3.5.2 两组GDM患者新生儿并发症的比较
4. 讨论
    4.1 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可安全快速地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h血糖
    4.2 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4.3 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
    4.4 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4.5 本研究的安全性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
    4.7 本研究的局限与改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一日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背景回顾
    2.1 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2.2 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
        2.2.1 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2.2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2.3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学
        2.2.4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2.2.5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2.2.6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与治疗
3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
        3.1.1 资料来源
        3.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组
        3.2.2 观察以及记录的数据以及指标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有关患者学历和依从性的分析
        4.2.1 依从性分析
        4.2.2 三组患者学历程度分析
        4.2.3 三组使用胰岛素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4.3 各分组母亲妊娠合并症的比较(%)
    4.4 各分组母亲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4.4.1 三组入院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4.4.2 三组终止周数相关因素分析
        4.4.3 三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4.4.4 产后OGTT的复查情况
    4.5 各分组新生儿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4.5.1 三组新生儿体重结局分析
        4.5.2 三组新生儿低血糖分析
    4.6 母亲孕前BMI与新生儿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参与“一日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依从性
    5.2 参加“一日门诊”的患者母亲妊娠并发症
    5.3 参加“一日门诊”患者的妊娠结局
    5.4 参加“一日门诊”患者新生儿结局
    5.5 孕前BMI与新生儿血糖的联系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
    2.1 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演进
    2.2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2.3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影响因素
3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3.1糖尿病的诊断
    3.2糖尿病的分型
    3.3各种类型糖尿病的特点
        3.3.1 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鉴别点
        3.3.2 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
        3.3.3 GDM
4 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4.1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
    4.2 一级预防的策略
    4.3 二级预防的策略
        4.3.1 高危人群的定义
        4.3.1. 1 成年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4.3.1. 2 儿童和青少年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4.3.2 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4.3.2. 1 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4.3.2.2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4.3.3 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4.3.4 血糖控制
        4.3.5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4.4 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的策略
        4.4.1 继续血糖、血压、血脂控制
        4.4.2
5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5.1 基本原则
    5.2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5.3 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5.4 教育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5.5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实施
        5.5.1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者, 强调多学科团队
        5.5.2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者的关键时间点
        5.5.3 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有效评估
    5.6 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6 血糖监测
    6.1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6.2 Hb A1c
    6.3 GA
    6.4 CGM
7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7.1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72-73, 75]
    7.2 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8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8.1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8.2 膳食营养因素
        8.2.1 能量
        8.2.2脂肪
        8.2.3 碳水化合物
        8.2.4 蛋白质
        8.2.5 饮酒
        8.2.6 膳食纤维
        8.2.7 钠
        8.2.8 微量营养素
        8.2.9膳食模式
    8.3 营养教育与管理
9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1 0 戒烟
1 1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1 1.1 口服降糖药物
        1 1.1.1 二甲双胍
        1 1.1.2 磺脲类药物
        1 1.1.3 TZDs
        1 1.1.4 格列奈类药物
        11.1.5α-糖苷酶抑制剂
        1 1.1.6 DPP-4抑制剂
        1 1.1.7 SGLT2抑制剂
    1 1.2 GLP-1受体激动剂
    1 1.3 胰岛素
        1 1.3.1 概述
        1 1.3.2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1 1.3.3 胰岛素的多次治疗[171-178]
        1 1.3.3. 1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1 1.3.3. 2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
        1 1.3.4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1 1.3.5 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164]
1 2 2型糖尿病的代谢手术治疗
    1 2.1 代谢手术的适应证
    1 2.2 代谢手术的禁忌证[193]
    1 2.3 代谢手术的疗效判定
    1 2.4 代谢手术的术式与选择
    1 2.5 代谢手术的风险
    1 2.6 代谢手术的管理
        1 2.6.1 术前筛选及评估
        1 2.6.2 代谢手术治疗
        1 2.6.3 术后管理
        1 2.6.4 术后随访
1 3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1 3.1 筛查
    1 3.2 心血管病变风险因素的控制
        1 3.2.1 降压治疗
        1 3.2.2 调脂治疗
        1 3.2.3 抗血小板治疗
1 4 低血糖
    1 4.1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1 4.2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1 4.3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1 4.4 低血糖分层
    1 4.5 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及预防对策
    1 4.6 低血糖的治疗
1 5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 5.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要点提示
        1 5.1.1 临床表现
        1 5.1.2 化验检查
        1 5.1.3 诊断
        1 5.1.4 治疗
        1 5.1.5 DKA的预防
    1 5.2 高血糖高渗状态 (HHS)
        1 5.2.1 临床表现
        1 5.2.2 诊断
        1 5.2.3 治疗
16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6.1糖尿病肾病
        16.1.1筛查
        16.1.2诊断
        16.1.3治疗
        16.1.4随访与转诊
    16.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6.2.1诊断与分级
        16.2.2筛查
        16.2.3随访
        16.2.4治疗
    16.3糖尿病神经病变
        16.3.1 DPN的分型及临床表现[72]
        16.3.2 DPN的筛查与诊断
        16.3.2.1糖尿病DSPN的筛查
        16.3.2.2糖尿病DSPN的诊断
        16.3.2.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
        16.3.3治疗
        16.3.3.1针对病因治疗[72, 294, 296]
        16.3.3.2针对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治疗
        16.3.3.3疼痛管理
        16.3.3.4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
        16.3.4预防
    16.4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
        16.4.1 LEAD的筛查[323-324]
        16.4.2 LEAD的诊断[325]
        16.4.3 LEAD的预防及治疗
        16.4.3.1 LEAD的治疗目的[324]
        16.4.3.2糖尿病性LEAD的预防
    16.5糖尿病足病
        16.5.1糖尿病足病的诊断及分级
        16.5.2糖尿病足病的预防
        16.5.3糖尿病足病的治疗
        16.5.3.1在进行足溃疡治疗之前, 首先要评估溃疡性质
        16.5.3.2足溃疡感染的处理
17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17.1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17.1.1术前准备及评估
        17.1.2术中处理
        17.1.3术后处理
    17.2危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管理
        17.2.1血糖控制目标
        17.2.2治疗方案
    17.3孕期糖尿病管理
        17.3.1孕期糖尿病的危害
        17.3.1.1短期危害[388]
        17.3.1.2长期危害
        17.3.2孕期糖尿病与诊断标准
        17.3.2.1 GDM
        17.3.2.2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17.3.2.3孕前糖尿病 (PGDM)
        17.3.3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孕前管理
        17.3.3.1孕前咨询[393-394]
        17.3.3.2关于孕前药物应用[395]
        17.3.3.3孕前血糖目标
        17.3.4孕期糖尿病的筛查
        17.3.4.1高危人群筛查
        17.3.4.2非高危人群筛查
        17.3.5孕期糖尿病的管理
        17.3.5.1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17.3.5.2血糖监测
        17.3.5.3血压监测
        17.3.5.4体重管理
        17.3.5.5孕期降糖药物
        17.3.5.6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与低血糖
        17.3.5.7孕期糖尿病产后管理
    17.4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17.4.1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
        17.4.2治疗
        17.4.2.1健康教育
        17.4.2.2饮食治疗
        17.4.2.3运动治疗
        17.4.2.4药物治疗
        17.4.2.5血糖监测
    17.5老年糖尿病
        17.5.1老年糖尿病定义及流行病学
        17.5.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7.5.3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17.5.3.1急性并发症
        17.5.3.2慢性并发症
        17.5.3.3低血糖
        17.5.3.4老年综合征
        17.5.3.5
        17.5.3.6
        17.5.3.7
        17.5.4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17.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与高血糖
        17.6.1糖尿病合并OSAHS患病率
        17.6.2 OSAHS的诊断
        17.6.2.1 OSAHS诊断标准[427]
        17.6.2.2 OSAHS的诊断方法
        17.6.3糖尿病合并OSAHS的治疗
        17.6.3.1生活方式干预
        17.6.3.2降糖药物治疗
        17.6.3.3改善OSAHS的治疗
    17.7糖尿病与感染
        17.7.1糖尿病患者常见感染类型
        17.7.2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
    17.8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17.8.1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种类
        17.8.2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
    17.9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17.9.1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风险
        17.9.2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
        17.9.3糖皮质激素所致高血糖特点及临床筛查策略
        17.9.4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增多 (库欣综合征) 引起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17.9.5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的治疗策略选择
    17.10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
        17.10.1临床特点
        17.10.2治疗及管理
    17.11重性精神障碍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药物治疗
        17.11.1重性精神障碍
        17.1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18代谢综合征
    18.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8.2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18.2.1生活方式干预
        18.2.2针对各个组分如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肥胖等的药物治疗
19糖尿病与中医药
    19.1治疗建议
    19.2糖尿病前期治疗的循证证据
    19.3糖尿病治疗的循证证据
附录1本指南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
附录2糖尿病筛查、初诊及随诊简要方案
    1筛查
    2初诊
        2.1
        2.2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3随诊
附录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方法
附录6常用体质指标
本指南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10)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改善母儿结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血糖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2分娩结局指标对比分析
    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讨论

四、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新生儿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153例巨大儿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的分析[D]. 孙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母代运动和饮食干预对子代成年期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周丽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D]. 段丽娜. 东南大学, 2020(01)
  • [4]母亲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新生儿血脂指标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于晓晴,刘作侠,史伟. 中国妇幼保健, 2019(04)
  • [5]目标导向性血糖控制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唐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一日门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效果研究[D]. 王欢. 西安医学院, 2018(01)
  •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04)
  •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01)
  • [9]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早期并发症及血脂水平分析[J]. 刘小利.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04)
  • [10]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妊娠期首发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及改善母儿结局的研究[J]. 孙秋峰. 陕西中医, 2017(02)

标签:;  ;  ;  ;  ;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早期新生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