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配合

一、腹腔镜下直肠癌的手术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朱伟权[1](2021)在《机器人直肠癌NOSES术后近期细菌学及肿瘤学意义的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直肠癌根治术(Robot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by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R-NOSES)无菌、无瘤效果,并分析其术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就诊的6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排除标准后,共有63例患者成功入组,其中32例行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1例行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直肠癌根治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病理资料、细菌学和肿瘤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能否达到与常规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相似无菌无瘤标准及术后短期疗效。细菌学分析通过术后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菌培养。肿瘤学分析通过术后腹腔冲洗液进行肿瘤细胞检测。结果:63例患者成功入组,均成功施行手术,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BMI、ASA等级、术前肿瘤T分期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近期细菌学方面,R-NOSES组的腹腔冲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中,4例阳性,阳性率为12.9%,R-LAP组腹腔冲洗液细菌学培养结果中,2例阳性,阳性率为6.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肿瘤学检测,细胞学检测及染色体检测,两组阳性均为0例,阳性率均为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近期疗效指标方面,与R-LAP组相比,R-NOSES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43.67±20.08 vs 62.36±29.01,P<0.05),术后第1天、第3天VAS评分更低,术后第1天VAS评分(3.83±0.75 vs 4.97±0.73,P<0.001);术后第3天VAS评分(1.90±0.85 vs 2.93±0.9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质时间、术后拔出尿管时间、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菌原则方面,看机器人NOSES手术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常规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但似乎并未造成腹腔额外的重大污染而导致额外的并发症。在无瘤原则方面,机器人NOSES手术近期能达到与常规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相似的肿瘤学效果,目前并未发现有肿瘤细胞播散的情况。从短期疗效来看,NOSE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减轻了术后疼痛,并且在整体美学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魏德超[2](2021)在《老年男性患者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指征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指征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确诊为老年男性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并成功实施手术的60例患者,按照是否造瘘分为造瘘组和未造瘘组,包括造瘘组24例,未造瘘组36例。通过统计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数据,将患者临床指标的数据进行量化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术前临床指标比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时间、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BMI、病灶距肛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术中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术后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进食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瘘组均明显短于不造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造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老年男性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术中造瘘组较未造瘘组有着一定的优势,可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术后短期内影响患者的生活且需要返院行回肠造口还纳术。

赵子民[3](2021)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的短期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次研究通过搜集行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的患者与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样本的临床及病理数据,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NOSES)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样本,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符合入组研究条件的共120例,其中行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的患者60例(实验组),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0例(对照组)。实验组全部无腹部辅助切口,标本经自然腔道肛门取出。对照组经腹部5cm辅助切口将标本取出。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术前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BMI、肿瘤距肛门距离(Distance from tumor to anus,DTA),手术耗时(operation time,OT)、术中出血量(Bleeding loss,BL)、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Exhaust time,ET)、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Postoperative eating time,PET)、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Pain degree,PD)、术后睡眠质量评分(Sleep quality,SQ)、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PHS)、术后相关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C),如吻合口漏、肠梗阻、术后感染,术后肛门功能、肿瘤学指标包括病理分型(Pathological typing,PT)、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TNM分期、淋巴结检出个数(Lymph node dissection,LND)、环周切缘(Incisal margin,IM),探讨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临床效果。全部患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分析手术指标与术后指标,卡方检验评价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男性29名,女性31名,平均年龄(61.04±10.14)岁,平均BMI为(24.09±3.19Kg/m2),术前肠镜报告肿瘤平均距肛缘距离(11.94±6.19cm)。对照组60例患者男性38名,女性22名,平均年龄(59.50±10.98)岁,平均BMI为(25.12±3.92Kg/m2),术前肠镜报告肿瘤平均距肛缘距离(11.50±3.49cm)。在手术相关指标中,BI、ET、PET、LND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05)。两组OT、PHS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但术后住院时间相反。实验组平均PHS(11.55±3.79)天,平均OT(207.75±65.56min),平均BL(36.66±12.84ml),平均ET(3.96±2.65)天,平均PET(4.23±2.56)天,术中LND(11.88±3.57)个。对照组平均PHS(15.90±7.47)天,平均OT(163.75±46.46min),平均BL(36.00±16.28ml),平均ET(4.96±1.85)天,平均PET(5.01±2.04)天,术中平均LND(12.25±3.56)个。睡眠评分与疼痛指数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和疼痛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SQ(6.26±1.16)、PD(2.95±0.79)。对照组SQ(11.38±1.35)、PD(5.76±1.06)。两组PC的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别(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腹腔感染1例,无术后肠梗阻。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4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肠梗阻1例。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0例患者中,60例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良好(Williams标准),Kirwan分级中,Ⅰ级患者有57例,Ⅱ级患者有2例,Ⅲ级患者1例,Ⅳ级与Ⅴ级均为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良好(Williams标准),Kirwan分级中,Ⅰ级患者55例,Ⅱ级患者4例,Ⅲ级患者1例,Ⅳ级与Ⅴ级均为0例。实验组在60例病理样本中,溃疡型腺癌46例,肿块型腺癌14例,平均肿瘤最大直径(4.24±1.71cm)。根据AJCC TNM分期,Ⅰ期患者数量为3例(5.0%),Ⅱ期患者数量为33例(55.0%),Ⅲ期患者数量为24例(40.0%)。对照组在60例病理样本中,溃疡型腺癌46例,肿块型腺癌14例,平均肿瘤最大直径(3.86±1.68cm)。根据AJCC TNM分期,Ⅰ期患者数量为5例(8.3%),Ⅱ期患者数量为32例(53.3%),Ⅲ期患者数量为23例(38.3%)。两组术后病理显示均无切缘阳性病例。结论: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心里压力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常剑[4](2020)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8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则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术中所需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短期、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肠癌远切端与近切端切除长度、肿瘤直径、距下切缘距离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前1d时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发现,两组除NK细胞对比无明显差异之外,试验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发现,试验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以及GLQI总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随访发现,出现肠梗阻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其余指标包括切口种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术后1年内死亡率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近远期疗效显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并不断完善。

谢栋[5](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00例。其中ERAS组53例,传统方案组47例。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后第1d、3d、及5d的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指标,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治疗方案较传统方案是否具有优势。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既往基础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比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比传统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住院费用较传统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两组具有可比性。ERAS组患者的术后1d、3d、5d白蛋白水平均高于传统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ERAS组患者术后1d、3d、5d血糖水平均低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pectively)。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espectively)。结论1加速康复外科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情况、减少术后应激反应。3加速康复外科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图0幅;表7个;参134篇。

杨志林[6](2020)在《吴茱萸热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吴茱萸热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外一科住院并且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热水袋热熨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治疗,治疗组予吴茱萸热熨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治疗,观察7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腹痛腹胀等症状、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收集并整理临床相关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评价吴茱萸热熨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位置等方面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两组组间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第三天,治疗组的腹痛、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一天(治疗前)、术后第七天两组腹痛、腹胀评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治疗组白细胞、C一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治疗下,吴茱萸热熨的中医外治法,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产生积极影响,肯定了中医药在胃肠外科术后康复的疗效,临床上值得大力应用及推广。

李杰[7](2020)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近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阐明NOSES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分类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设备与仪器要求,剖析NOSES的独特优势、面临的问题与争议,以期为NOSES的推广做出更多的临床贡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组(NOSES组)和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组(传统腹腔镜组),按照1:2配比纳入病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BMI、肿瘤标志物等)、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病理资料(分期、神经侵犯等)、术后临床结果(术后疼痛评分、首次进食时间等)、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肺部感染等)、术后3月肛门功能评估、以及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是否存在差异,进而对NOSES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其中NOSES组50例,传统腹腔镜组100例。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P=0.487)、年龄(P=0.365)、身体质量指数(P=0.200)、术前CEA(P=0.973)、术前CA199(P=0.707)、术前CA125(P=0.410)、肿瘤距肛缘距离(P=0.597)、术前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P=0.716,0.608,0.843)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2.全部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死亡。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所有患者无一例行术中输血。传统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NOSES组短(185.62±60.03 min vs 244.30±25.79 min,T=-6.606,P<0.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3.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环周切缘阴性,均达到根治性要求。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有统计学差异,传统腹腔镜组分期晚于NOSES组(X2=8.737,P=0.013)。两组患者的癌结节数、清扫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总数、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微卫星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83,0.844,0.240,0.843,0.877,0.549)。4.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P=0.160)、尿管拔除时间(P=0.072)、是否重置尿管(P=0.274)、是否安置胃管(P=0.767)、胃管拔除时间(P=0.494)、是否安置肛管(P=0.423)、肛管拔除时间(P=0.589)、首次进食时间(P=0.645)、首次排气时间(P=0.076)、首次排便时间(P=0.136)、镇痛泵使用时间(P=0.888)、引流管拔除时间(P=0.875)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无引流管拔除后发热。NOSES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早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1.84±0.47 d vs 2.50±0.60 d,T=-6.856,P<0.001)。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镇痛泵,术后疼痛评分为1.56±0.50分vs 1.91±0.67分,NOSES组较传统腹腔镜组评分低,差异具有显着意义(T=-3.270,P=0.001),且NOSES组额外使用止痛药物的次数少于传统腹腔镜组(X2=3.985,P=0.046)。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P=0.659)、肺部感染(P=0.891)、尿潴留(P=0.185)、腹腔感染(P=1.000)、肠梗阻(P=1.000)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和直肠阴道瘘。两组患者术后3月肛门功能评分(X2=2.455,P=0.964)、直肠前切除综合征评价(X2=1.691,P=0.429)无统计学差异。6.所有患者随访截止至2019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6个月26个月);传统腹腔镜组一例患者随访至16个月时发生死亡,NOSES组无一例发生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传统腹腔镜组发生远处转移4例,NOSES组未发现转移患者,结果未呈现统计学差异(X2=3.347,P=0.067)。结论:1.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相比于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感更轻、离床活动时间更早,具有创伤轻、痊愈快、美容佳的优势。2.NOSES不增加吻合口漏、肺部感染、直肠阴道瘘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术后随访患者肛门功能、肿瘤复发转移等疗效指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无显着的区别。3.本研究表明NOSES安全、有效,只要掌握好适应症,NOSES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存在许多临床推广优势。但本课题系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少、观察时间尚短、临床数据不够充分,仍需更大量、更全面、更有价值的数据进一步验证和支持NOSES的临床疗效。

向前明[8](2020)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以下简称为TaTME)是一种新兴的直肠癌手术方法。但就如新术式的出现总会带来对其安全性,可行性,临床疗效进行质疑,这是无可厚非的。更充满疑问的是,目前该术式的临床研究还缺乏大中心、大样本的验证;而对于该术式的无瘤操作技术和对经肛门入路操作的解剖认识不足;外科医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结构化学习方能掌握。上述因素都影响了外科医师们对TaTME的接受程度和其进一步的扩大,这就推动我们对TaTME进行各项研究,包括可行性和根治性,R0切除,学习曲线、和经肛门腔镜下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同时也为该术式的推广使用提供临床借鉴。第一部分 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对比研究目的:评价TaTME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临床资料与方法:将2018-12月至2019-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评估适合TaTME术式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同意后,纳入TaTME手术组中,后将手术方式,手术学指标,肿瘤学指标和近期疗效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aTME经肛经腹组28例,LaTME30例。手术学结果:TaTME组手术时间为187.82±38.99min,LaTME手术时间为113.00±21.84min,,两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5.00±18.40ml和73.16±17.88ml;两组术后镇痛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3±0.71d和1.83±0.64d,1.76±0.58d 和 1.75±0.58 d 及 8.43±3.51d 和 8.07±3.29d;两者无显着差异性(p>0.05);术后并发症TaTME组和LaTME组两者无显着差异性(p>0.05)。肿瘤学根治性结果:两组在标本切除长度.肠管远切缘距离方面比较无差异;两组远处切缘所在病理学检查为阴性。预后:两组随访时间到至今,所选入组为T3期以下,患者复查无瘤生存。结论:TaTME是安全可行的,TaTME在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等在近期疗效中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在系统经过对经肛门手术中相应的解剖知识理解和把握后可使其得到一定推广。TME具有进一步的微创优势,相比较传统的腹腔镜下TME,TaTME同样能严格遵守肿瘤学根治性原则。TaTME组标本的肿瘤学评价和复发率、生存率表明经肛经LaTME给患者带来一定微创性的同时并未牺牲肿瘤根治性;同时其更进一步地减少了人为的创伤并将微创外科的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第二部分 观察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外科解剖平面目的:探讨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进入外科平面的解剖点,重点就单孔下多通道腔镜技术下经肛门入路中间隙的解剖位置和各阶段外科平面的解剖学标志进行总结。临床资料和方法:将2018-12月至2019-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施行的TaTME手术中,重点单孔下多通道腔镜技术下经肛门入路中间隙的解剖位置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同一手术者序贯操作下对经肛部肿瘤方下荷包缝合后进行分离离断直肠前壁、后壁、侧壁操作进行记录。通过与影像记录对比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腹部分:左结肠旁沟脏层腹膜与壁层腹膜的生理性粘连带为左侧Toldt’s间隙的解剖起始点。解剖左结肠旁沟不同部位生理性粘连带,即可进入左侧Toldt’ s间隙,该间隙为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后界为肾前筋膜,该筋膜向背侧中线附近延续为主动脉前筋膜,向左下方延续为骶前筋膜,向直肠前方延续为Denonvillies筋膜前叶,形成一个由中线向左外侧、左下侧及直肠前方的筋膜整体结构;Toldt’s间隙亦循着该筋膜结构在左半结肠及直肠后方形成一个完整的无血管间隙,左半结肠及直肠根治性手术即循着该间隙进行,直至盆底水平截止。经肛部分:TME终点线位于肛管直肠环水平,距肛缘约3.0~3.5 cm,该区域即所谓的外科学肛管,其比解剖学肛管高出1.8~2.0cm。所以在中低位直肠癌中远端切缘要保证足够长的切缘。专家共识指出:低位直肠癌远端隔离端距肿瘤下端1~2cm,但低位直肠癌(距肛缘不足4~5cm)经肛部分的切除操作时,起始行荷包缝合的地方是从齿状线下缘至肛管直肠环之间横断直肠或内括约肌(这和2017版的共识不一样),可以达到TME标准;直肠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内环外纵),浆(外)膜层其四个部分在镜下观察有不同之处,正确辨认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经肛分离直肠前壁较经腹更为方便直观,直肠尿道肌是前壁最早的重要解剖学标志,钝性分离后可看到被膜覆盖的前列腺后壁继续分离后可以看到精囊腺之后与腹腔组术野相通;直肠后壁剥离的首要解剖标志是Hiatal韧带(直肠尾骨肌),继续往头侧分离遇到Waldeyer筋膜(直肠骶骨筋膜),此处是L型骨盆腔的拐点,会转为相对致密的地方;直肠侧壁要正确认识直肠固有筋膜和盆神经从两者间隙,而直肠侧韧带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手术时要靠近固有筋膜侧作为切除线能兼顾肿瘤根治和神经保护;结论:Toldt’s线是左结肠旁沟脏层腹膜与壁层腹膜的生理性粘连带的解剖起始点为正确的外科平面标志。Toldt’s间隙是循着该筋膜结构在左半结肠及直肠后方形成一个完整的无血管间隙,左半结肠及直肠根治性手术即循着该间隙进行,直至盆底水平截止,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正确外科平面。TaTME前壁较易识别,后壁要注意直肠骶骨间隙而不要走深进入骶前筋膜下间隙。侧壁要注意偏内行程,避免损伤两侧前方的血管神经束分布区域,以及出现在两侧侧韧带中有髂内动脉发出的直肠中动脉分支,避免过分靠外侧而损伤盆丛神经。

沙正宏[9](2020)在《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在直肠癌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手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按照NOSES纳入标准,将弋矶山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2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病例资料设为观测组,3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情况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两组均未发生非吻合口瘘性腹腔感染。两组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切缘、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组术后疼痛评分较腔镜辅助组低,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组术后通气时间较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组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全腹腔镜直肠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可避免另加腹部小切口取标本,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早的特点,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王朝霞[10](2020)在《分析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集2017-11~2019-11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30例,以随机法分为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与65例研究组(手术室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肠道恢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护理满意度发生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可通过手术室护理方法取得显着干预效果,确保手术安全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二、腹腔镜下直肠癌的手术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腔镜下直肠癌的手术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机器人直肠癌NOSES术后近期细菌学及肿瘤学意义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术前管理
    2.3 手术步骤
        2.3.1 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
        2.3.2 机器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直肠癌根治术
    2.4 NOSES中无菌无瘤操作技巧
    2.5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方法
        2.5.1 主要设备与试剂
        2.5.2 腹腔冲洗液标本的采集
        2.5.3 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检测
        2.5.4 腹腔冲洗液细菌培养
    2.6 术后围术期管理
    2.7 术后出院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资料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肿瘤学检测结果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参考文献

(2)老年男性患者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指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对象
    2.4 术前准备
    2.5 造瘘组手术步骤
    2.6 未造瘘组手术步骤
    2.7 观察指标
    2.8 术后并发症诊断标准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3.2 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附录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男性患者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的指征及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3)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的短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腹壁无切口NOSES手术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
    3.2 两组肿瘤根治情况对比
    3.3 两组术后短期疗效
    3.4 两组不同时期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3.5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
    3.6 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腹腔镜的特点及在结直肠癌中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3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可比性的比较
    4.4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的应用价值比较
    4.5 腹腔镜结肠手术新技术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资料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 各组围手术处理方案
        1.1.4 手术方式
        1.1.5 观察指标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和医疗费用
        1.2.3 两组患者白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标
        1.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讨论
        1.3.1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加速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1.3.2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白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3.3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3.4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的由来、步骤和意义
    2.1 结肠癌的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2.2 加速康复外科与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
        2.2.1 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与发展
        2.2.2 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的发展与肯定
        2.2.3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3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内容
        2.3.1 术前宣教
        2.3.2 术前优化患者整体情况
        2.3.3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3.4 术前肠道准备
        2.3.5 术前碳水化合物负荷
        2.3.6 麻醉方式的选择
        2.3.7 手术方式的选择
        2.3.8 预防术中低体温
        2.3.9 鼻胃管插管
        2.3.10 术后多模式镇痛
        2.3.11 围手术期液体容量的管理
        2.3.12 术后早期经口喂养
        2.3.13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2.3.14 腹盆腔引流管和尿管的管理
        2.3.15 预防术后肠梗阻
        2.3.16 血栓的预防
        2.3.17 术后早期动员
    2.4 加速康复外科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吴茱萸热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直肠癌的概况
        一、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
        二、直肠癌手术治疗进展
    第二节 直肠癌术后问题的认识
        一、直肠癌术后的问题
        二、影响直肠癌术后康复的因素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直肠癌术后康复的认识
        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概念
        二、ERAS在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
        三、ERAS在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祖国医学对直肠癌术后康复的认识
        一、祖国医学对直肠癌术后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药在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
        三、吴茱萸热熨在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与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样本含量估算
        (二) 病例分组
        (三) 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一) 一般资料
        (二) 安全性指标
        (三)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四、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五、研究结果
        (一) 临床资料
        (二) 两组资料均衡性比较
        (三)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基础
    二、吴茱萸的选择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三、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
    四、吴茱萸热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疗效分析
    五、结论
    六、存在的不足:
    七、改进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观察记录资料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技术路线图
    附录4: 样本量估算
    附录5: 随机入组的方法及结果
    附录6: 随机分组的方法及结果
    附录7: 英文缩略语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近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时间及地点
    1.2 研究对象
    1.3 患者筛选标准
    1.4 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手术设备及主要器械
    1.6 术前评估及准备
    1.7 手术步骤
    1.8 术中情况
    1.9 术后治疗
    1.10 手术相关观察指标
    1.11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数据收集情况
    2.2 研究对象术前临床资料对比
    2.3 研究对象术中资料对比
    2.4 研究对象术后病理资料对比
    2.5 研究对象术后临床资料对比
    2.6 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资料对比
    2.7 研究对象术后3月肛门功能评价资料对比
    2.8 研究对象术后复发转移资料对比
3 讨论
    3.1 NOSES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2 NOSES的分类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3.3 NOSES手术仪器及设备要求
    3.4 NOSES的优势
    3.5 NOSES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观察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外科解剖平面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分组
    2.手术处理
        2.1 手术者
        2.2 术前处理
        2.3 手术处理原则
    3.研究方法
    4.数据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手术安全的可行性指标
    3 手术肿瘤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2 肿瘤根治原则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分析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3 讨论

四、腹腔镜下直肠癌的手术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器人直肠癌NOSES术后近期细菌学及肿瘤学意义的前瞻性研究[D]. 朱伟权. 南昌大学, 2021(01)
  • [2]老年男性患者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的指征及意义[D]. 魏德超. 大理大学, 2021(09)
  • [3]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的短期临床研究[D]. 赵子民.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D]. 常剑. 苏州大学, 2020(02)
  • [5]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D]. 谢栋.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吴茱萸热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D]. 杨志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近期疗效分析[D]. 李杰.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8]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分析[D]. 向前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沙正宏.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10]分析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患者根治术效果观察[J]. 王朝霞.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02)

标签:;  ;  ;  ;  ;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