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游憩的生态冲击及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1](2021)在《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资源,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另外,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我国对森林资源开始由开发利用转为生态保护,在此阶段,如何推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国有林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是管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不再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发展远景等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层面上。本文所研究的“森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是以“两山论”为基础,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价值核算、实证分析、中介效应、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诠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途径,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首先,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相关评估方法对伊春国有林区各林业局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总值为442.51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为212.86亿元;生态效益为84.55亿元;社会效益为145.1亿元;并利用此核算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二是分析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影响机制和效益提升驱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林业投资结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中介效应等方面内容;其次,分别以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因变量,以林龄结构、产业结构、林业各类投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人数为自变量,运用变截距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产生的边际效应和影响效果,以及分别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能够带动森林经济效益提升,国有林区应优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构建驱动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机制,通过均衡各方利益、信息披露、奖补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实现政府主导、国有林区生态经营、社会公众参与的最优发展模式。三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策略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战略,针对政府政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增值,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总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核算方法、影响机理、仿真驱动构建和效益提升保障体系,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杜娇娇[2](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罗莹[3](2019)在《京津冀森林游憩环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生态、经济、人居、旅游、交通等一体化全面有效推进。区域森林游憩需求不断上涨,然而当前区域内存在森林游憩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空间结构发展不均衡,以单一目的地型游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方式为主等问题。因此,急需找到合理的组织方式,整合利用区域内森林游憩资源、协调游憩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与游憩空间不合理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充分运用森林游憩学、人文地理学等知识,通过文献阅读、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空间分析的手段,采用SWOT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区域内游憩者的森林游憩需求、森林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森林游憩体系布局。研究成果如下:(1)区域游憩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的整体表现为:以缓解压力和亲近自然作为森林游憩的主要出行动机;出行频率主要在一个季度一次及以上,95.2%游憩者每年要参与一次森林游憩活动;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是游憩者在选择目的地时的重点考虑因素;喜欢周末出行,愿意到周边城市的未去过的森林环境游玩,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多个目的地出行;通常喜欢以自驾车的方式出行;在森林环境中喜欢开展登山健身、观光、休憩等活动。(2)京津冀地区内共有293处森林游憩资源,包括145处森林公园、45处自然保护区、103处自然风景区,在整体空间尺度上为聚集分布,最邻近指数(R)为0.5332,多边形变异系数(CV)为262.1%;在市域尺度上,资源分布均衡度低,差距悬殊,基尼系数为0.7957。资源分布密度上总体呈现出呈现以北京为强聚集中心,向东北倾斜的“十字型”的大聚集,小分散格局。(3)构建“两心一轴四环一网”京津冀森林游憩环带体系。“两心”为北部京津森林游憩发展中心、南部省会森林游憩发展中心;“一轴”为燕山-太行山森林游憩发展轴;“四环”分别为西北部冬奥、北部醉美山水林海、西部巍峨太行、东北部桃园寻芳森林游憩环带;“一网”为东南、南部郊野仙踪平原森林游憩网络。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区域森林游憩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吴振江[4](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拥有着全国生态位最为重要的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的大部分。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温带明亮针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特色突出,是中国各大国有林区中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多年来的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导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下、林业产业布局不合理、林区职工收入偏低、林区居民是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生态文明进程地不断推进,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决心以及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开始的国土绿化工程,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进入全面禁伐阶段,传统的林业产业随着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受到严重冲击。林业保护政策成为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路径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家政策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众多林业产业中选取种植养殖业、森林旅游业、林产工业、营林产业、北药业和木材采运业作为不同时期的林业富民产业,并选取在岗职工人数、林业投资完成、森林管护面积作为要素投入,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区职工人均工资作为林区发展目标。在第4章中,通过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别刻画了 6大富民产业与3个目标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怎样的带动能力。然而,由于“天保工程”、“全面禁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将无法表达出来,因此,本文在第5章进一步将主要富民产业作为中介变量,分别探讨这些林业富民产业,在要素投入增长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过程中和林业总产值增长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带动过程中,哪些发挥了中介作用以及中介效应的贡献率;第6章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转型特征和区域集聚特征,从而未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建设明确新的方向。最后,第7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国家林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指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向林业富民产业有序过渡、并指明富民产业发展的路径应从: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方面进行富民路径发展和建设,为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提供建议。
王屏[5](2015)在《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中西方游憩者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森林旅游为现代林业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背景下,中国森林生态服务经济功能价值得以实现,然而,森林景区的建设至今仍大多停留于初级阶段,强调开发却忽视游憩者本身对资源的破坏,可持续森林管理实践如何由单纯保护向保育并举转变,进一步将游憩者对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小值,其间解说则为关键。因此,本文从生态文化全新角度审视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揭示其解说体系的内在规律。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目标维度和构件要素研究在阐明森林旅游解说属性前提下,依据生态文化内涵有所创新地提出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目标;并于解说传播实质入手,解析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件要素。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目标为生态审美愉悦和生态道德教育。(2)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件要素为解说信源、解说受众、解说对象、解说载体,其中将解说载体细分成人——机系统、人——物系统、人——人系统三种类型。2、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内核和效用因子研究立足解说目标,厘清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相关概念及结构变量间逻辑关系,以体验为核心范畴选取心理学、美学、传播学作为研究理论谱系,探察游憩者最优生态体验塑造机制;并借鉴SMRM解说系统规划模式,提取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内核与效用因子。结果表明:(1)森林游憩者最优生态体验感知机制应由心理集合与环境协同共同塑造。(2)完整的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内核应涉及解说目标、解说受众、解说过程、解说效果四个层面。(3)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效用因子分别为解说文本、解说媒介、解说序列。3、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量表开发和实证研究根据森林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的概念操作化过程设计测量项目,通过两阶段预调查数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开发出正式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量表;并以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问卷调查地,在对概念模型中研究假设的有效性验证基础上,提供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量表由解说重要性、解说文本、解说媒介、解说序列、解说效果五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结构信度和效度。(2)中西方森林游憩者关于解说文本、媒介、序列对森林公园旅游解说重要性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3)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的观景思维、解说句式、解说风格偏好均不受结构特征影响,但三者偏好中西方森林游憩者存在差异。(4)中西方森林游憩者对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媒介选择的分类均可归为人人、人物、人机三种,三个分类彼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但其间的分类排序中西方则存有一定区别。(5)中西方森林游憩者对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内容排序评价结果保持一致。(6)中西方森林游憩者关于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两两间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分别对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整体作用对森林公园旅游解说效果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4、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采用系统论思想明晰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运行机理,将理论应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围绕解说效用因子进行中西方游憩者比较研究,遵循生态行为产生的过程定式,深入剖析生态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分层定位模式为双重体验逻辑、耦合功能应用、连锁梯度效应、场所精神承载。(2)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实现路径为生态场域形构的信息干预、生态认知交互的道德演化、生态体验唤醒的行为感应。
周璐[6](2015)在《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森林,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满足百姓生态需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对休闲游憩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城市森林因交通便利、资源类型适宜,成为城市居民开展游憩活动的首选地点,发展城市森林游憩则成为了现代城市森林经营的主要内容之一。感知形象是城市森林游憩地和游憩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认识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游憩地形象策划、游憩开发管理的基础。通过文献回顾、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城市森林游憩地的形象建设、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思路,进一步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新一轮城市森林发展政策、战略和规划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系列概念的界定,认为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是游憩者(也包括潜在游憩者)对城市森林游憩地总体上的、抽象的、概括的主观感知与评价。对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感知形象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游憩者的个体因素和体验因素、以及游憩地的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具体表现为游憩者的环境价值观、游憩需求、游憩动机、行为特征、社会统计特征等。体验因素通过游憩者的满意度表现出来,与游憩过程中的感知有一定的相关性。情境因素是游憩地的景观资源、设施、服务等客观属性。(2)对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个体因素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森林价值取向及游憩服务需求,并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以及消极取向五种类型,而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对森林资源持不同价值取向的游憩者,对森林游憩的服务需求有一定的区别。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对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游憩行为特征及对城市森林游憩地的认知开展了分析,发现游憩者更重视游憩活动带来的功能效益和情感效益,但生态意识还有待加强。(3)对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体验因素的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概念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益感知、社会效益感知和情感效益感知;其中,情感效益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益感知和社会效益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对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情境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城市森林游憩地的质量构成要素,认为包括景观质量、环境质量、设施质量、管理与服务质量四个方面。通过游憩者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游憩者对案例地的景观质量及环境质量的评价较好,但对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的评价不高。针对城市森林游憩地在资源保护、设施提供、环境管理、产品开发、游憩者引导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游憩地质量的措施。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从感知角度对城市森林游憩地形象进行探讨,丰富了城市森林游憩、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理论体系;形成了对城市森林游憩者森林价值取向及游憩需求的再认识;深化了对城市森林游憩者感知与满意度体验的认识。但还需要在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机制、城市森林游憩效益、城市森林游憩地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胡晓曦[7](2015)在《环境价值测算研究 ——以森林游憩价值测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若人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便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森林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类,具有固氮释氧、净化空气等一系列生态价值,森林是大气的净化器,能有效防治雾霾的形成,保障人类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森林的价值是巨大的,有效挖掘这种潜在价值,能帮助我们在认识环境的过程中自发的保护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基础研究,总结各种观点和方法的利弊,并基于环境有价论的基础上,沿用环境价值“加总”、“求和”的思想,从生产者角度出发,采用边际机会成本法,构建森林游憩价值核算体系。接着又选取秦岭39个森林公园为实证对象,对其森林游憩价值进行核算。得出秦岭森林游憩总价值约为216.3亿元,其中,边际外部成本即森林资源本身的生态价值占总价值的74.12%,表明森林游憩主要是依靠森林本身的生态功能产生价值,可以解释为森林资源是环境友好型,在森林游憩中带来了正的边际外部价值,其生态价值组成了森林游憩的主要价值。而森林游憩带来的外部成本价值中,秦岭森林的固碳释氧价值量最大,占外部成本价值的35.07%,保育土壤、涵养水源次之,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再次。其次,在肯定森林资源巨大价值的基础上,未来十年,经济社会如何与森林资源协调发展,以此来提升森林环境价值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情景分析法,进行了情景设定,从高冲击水平、高不确定性水平的驱动力群中挑选出政府管制、市场发展、消费方式三个因素,并构建出8个基本逻辑情景,结合关键决策因素对保守结果、中间结果、最佳结果进行了内容描述,并进行了相应的情景分析,得出了不同情景下森林环境价值的提升路径。通过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得出,如何使森林资源发挥有效价值,如何使经济社会与森林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提升森林环境价值,我们就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倡导生态旅游;整合森林资源,发挥集群优势;转变居民消费方式,提高环保意识;拓宽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共同努力,发挥森林的巨大优势,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汤澍,周璐[8](2014)在《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城市森林游憩区的内涵,认为城市森林游憩区的质量构成包括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其中,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游憩区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提高的现实路径,因此环境和服务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游憩者提供更好的游憩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结合游憩区质量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在环境和服务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管理对策。
查爱苹[9](2013)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82年11月,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正式建立。30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但风景名胜区旅游利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功能,过度强调开发的行为时有发生,对风景名胜资源产生了巨大压力,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成为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永恒主题。本文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经济价值作为研究内容,根本的宗旨在于从环境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如何评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内在价值和游憩价值、如何认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有效保护的必要性和游憩利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促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从而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内容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遵循理论→方法→应用的逻辑思路,行文主体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从研究历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述评,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鉴于对风景名胜等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尚未达成一致认识,第三章运用经典价值理论对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来源进行分析,在肯定具有经济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构成体系,经济价值由商品价值、游憩价值和内在价值共同组成。第二部分为研究方法,包括第四章。主要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背景成长起来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囿于环境科学的研究框架,对于方法所依赖的问卷调查对象——游客,缺少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游客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行行为,正是旅游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基于旅游学学科范畴的游客消费行为方式的研究,对经济价值评估所需的变量进行了修正。就旅行费用法而言,主要修正变量包括旅行时间的价值度量、多目的地旅行、年度游客调查、替代效应和拥挤效应等;就条件价值法而言,对各类偏差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三部分为实际应用,包括第五到第七章。在第一部分经济价值构成及第二部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案例研究。根据2012年全年度的游客市场调查,运用旅行费用法的三种基本方法和条件价值法分别对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566~2731.30亿元;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1277.81亿元。本研究得到201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为1843.81-4009.11亿元。最后,文章基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两个方面,就立法、管理、经营及监督四个角度探讨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回归至最本质的问题——如何实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平衡。
朱解放[10](2012)在《基于SD法的北京市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游憩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游憩者的游憩需求,通过对游憩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分析得出游憩者对于森林游憩空间的偏好度,分析哪些植被因子影响公众对森林游憩空间评价,旨在从游憩者需求这一人性化的角度分析森林游憩空间特点,为以后规划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森林游憩空间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总体代表北京市森林游憩空间特点的8个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公园样地的植被相关资料,分析游憩者满意度、舒适度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SD法刻画出游憩者对森林游憩空间感知的基本印象。通过现场发放SD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了有效问卷352份,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游憩空间的绿视率、合理的搭配乔灌草、增加植被色彩的种类并且合理的搭配植被色彩可以提高游憩者满意度。在整体评价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的4个因子中,空间植被因子贡献率最大,达32.0%,提高森林游憩空间质量关键是改善游憩空间的植被质量。
二、森林游憩的生态冲击及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游憩的生态冲击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综述 |
1.2.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生态系统 |
2.1.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 |
2.1.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与价值评估 |
2.1.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估与效益提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价值论 |
2.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伊春国有林区现状分析 |
3.1 伊春国有林区概况 |
3.2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1 森林面积及蓄积概况 |
3.2.2 林龄结构概况 |
3.2.3 造林管护概况 |
3.3 伊春国有林区林业经济概况 |
3.3.1 林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概况 |
3.3.2 林业投资概况 |
3.3.3 从业人员概况 |
3.3.4 森林旅游概况 |
3.4 伊春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 |
4.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核算 |
4.1.1 经济效益核算对象 |
4.1.2 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
4.1.3 经济效益核算指标体系 |
4.1.4 经济效益核算 |
4.1.5 经济效益核算结果 |
4.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核算 |
4.2.1 生态效益核算方法 |
4.2.2 生态效益实物量核算 |
4.2.3 生态效益价值量核算 |
4.2.4 生态效益核算结果 |
4.3 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核算 |
4.3.1 森林游憩价值 |
4.3.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核算 |
4.3.3 社会效益核算结果 |
4.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
4.4.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 |
4.4.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因素 |
5.1.2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内部性因素 |
5.1.3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
5.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2.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
5.2.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5.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1 中介效应 |
5.3.2 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
5.3.3 森林经济效益的中介效应 |
5.3.4 森林社会效益的中介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6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分析 |
6.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
6.1.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思想 |
6.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6.1.4 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
6.2 演化博弈仿真及策略分析 |
6.2.1 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 |
6.2.2 不同因素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 |
6.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构建 |
6.3.1 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分析 |
6.3.2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建议 |
7.1 政府层面 |
7.1.1 增加扶持政策供给 |
7.1.2 保证林业投资的合理有效 |
7.1.3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
7.1.4 优化交易市场结构 |
7.1.5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监管制度 |
7.1.6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7.2 集团层面 |
7.2.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认识 |
7.2.2 注重企业科学技术研发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
1.5 研究样地概况 |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1 本文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
2.1.2 游赏路径特征 |
2.1.3 景点分布特征 |
2.1.4 景点季相特征 |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
4.2.1 动态管理模式 |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
5.3.1 生态游憩型 |
5.3.2 景观游憩型 |
5.3.3 设施游憩型 |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
致谢 |
(3)京津冀森林游憩环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游憩相关概念 |
1.2.2 森林游憩发展现状 |
1.2.3 游憩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
1.2.4 游憩资源空间布局研究概述 |
1.2.5 游憩空间规划具体案例分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状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经济发展水平 |
2.2.2 人口数量分布 |
2.2.3 道路交通建设 |
2.2.4 旅游发展状况 |
2.2.5 历史文化概况 |
2.3 森林资源概况 |
2.4 森林游憩发展概况 |
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及资料收集 |
3.1.2 数据获取 |
3.1.3 实地调查 |
3.1.4 问卷调查 |
3.1.5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3.1.6 SWOT分析法 |
3.2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京津冀森林游憩者行为与需求特征分析 |
4.1.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4.1.2 游憩者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4.2 京津冀森林游憩空间格局分析 |
4.2.1 总体类型 |
4.2.2 空间聚集性 |
4.2.3 空间均衡性 |
4.2.4 密度分布格局 |
4.2.5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4.2.6 附属型资源空间分布 |
4.3 京津冀森林游憩环带体系构建 |
4.3.1 SWOT分析 |
4.3.2 构建目标 |
4.3.3 总体布局 |
4.3.4 发展建议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京津冀地区森林公园名录 |
附表B 京津冀地区自然保护区名录 |
附表C 京津冀地区自然风景区(森林相关)名录 |
附录D 京津冀森林游憩需求及游憩行为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业产业 |
2.1.2 富民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互联网+ |
2.2.5 绿色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林区职工人均工资 |
3.2.2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2.3 林业产业增加值 |
3.3 主要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整体概况 |
3.3.2 种植养殖业 |
3.3.3 森林旅游业 |
3.3.4 林产工业 |
3.3.5 营林产业 |
3.3.6 北药业 |
3.3.7 木材采运业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与林区经济社会的互动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的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2.1 相关分析 |
4.2.2 ADF检验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2.4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5 脉冲响应函数 |
4.3 富民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4.3.1 相关分析 |
4.3.2 ADF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5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带动分析 |
4.3.6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增加值的带动分析 |
4.3.7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的带动分析 |
4.3.8 富民产业对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中介效应分析 |
5.1 中介效应方法 |
5.2 富民产业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主成分排序与聚类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研究方法 |
6.2.1 主成分排序图 |
6.2.2 系统聚类分析法 |
6.3 实证分析结果 |
6.3.1 主成分排序图结果 |
6.3.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对策 |
7.1 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 |
7.2 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 |
7.3 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 |
7.4 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 |
7.5 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 |
7.6 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 |
7.7 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 |
7.8 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中西方游憩者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森林旅游发展前景 |
1.1.2 中国森林公园发展态势 |
1.1.3 基于生态文化视域探讨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
1.2 基本概念 |
1.2.1 森林公园与国家公园 |
1.2.2 生态旅游与森林旅游 |
1.2.3 旅游解说与环境解说 |
1.2.4 生态文化 |
1.3 研究思路和目的 |
1.3.1 研究对象与调研区域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森林公园生态教育相关研究 |
2.1.1 环境教育内容、机制与功能 |
2.1.2 环境教育活动框架与规划设计 |
2.2 旅游解说经典理论相关研究 |
2.2.1 理性行为理论(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 |
2.2.2 环境公民行为模式 |
2.3 述评 |
第三章 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目标维度和构件要素 |
3.1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基本属性 |
3.1.1 森林旅游基本特征 |
3.1.2 森林旅游解说基本属性 |
3.2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目标维度 |
3.2.1 生态审美愉悦 |
3.2.2 生态道德教育 |
3.3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构件要素 |
3.3.1 解说信源 |
3.3.2 解说受众 |
3.3.3 解说对象 |
3.3.4 解说载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理论谱系和效用因子 |
4.1 分析思路 |
4.1.1 解说目标维度与游憩者生态体验既向的逻辑关系 |
4.1.2 游憩者生态体验与游憩者生态知识、生态态度、生态行为的逻辑关系 |
4.1.3 解说效果与游憩者生态知识、生态体验、生态态度、生态行为的逻辑关系 |
4.2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理论谱系 |
4.2.1 体验理论谱系 |
4.2.2 心理学与美学理论谱系 |
4.3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内核 |
4.4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效用因子 |
4.4.1 解说文本 |
4.4.2 解说媒介 |
4.4.3 解说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量表开发 |
5.1 量表开发程序 |
5.1.1 量表开发步骤 |
5.1.2 本研究量表开发程序 |
5.2 量表维度初步确定 |
5.3 量表项目初步确定 |
5.3.1 测量项目产生的理论基础 |
5.3.2 量表的调查对象基本结构和初始测量项目 |
5.4 量表评分级度 |
5.5 第一阶段预调查 |
5.5.1 数据收集 |
5.5.2 数据分析 |
5.6 初始量表项目的修正 |
5.6.1 焦点小组访谈 |
5.6.2 初始量表项目的修正 |
5.7 第二阶段预调查 |
5.7.1 数据收集 |
5.7.2 数据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实证分析 |
6.1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
6.1.1 概念模型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数据来源及分析 |
6.2.1 样本来源与结构特征 |
6.2.2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3 实证分析 |
6.3.1 解说文本分析 |
6.3.2 解说媒介分析 |
6.3.3 解说序列分析 |
6.3.4 旅游动机分析 |
6.3.5 解说重要性分析 |
6.3.6 解说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态文化视域下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研究 |
7.1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运行机理明晰 |
7.2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分层定位模式 |
7.2.1 解说双重体验逻辑节点 |
7.2.2 解说耦合功能应用节点 |
7.2.3 解说连锁梯度效应节点 |
7.2.4 解说场所精神承载节点 |
7.3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模式实现路径 |
7.3.1 生态场域形构的信息干预 |
7.3.2 生态认知交互的道德演化 |
7.3.3 生态体验唤醒的行为感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8.3.1 本研究的局限 |
8.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发展游憩功能是现代城市森林经营的主要内容之一 |
1.1.3 从感知角度探讨城市森林游憩地形象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案例地的选择 |
1.4.3 数据资料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森林研究综述 |
2.1.1 城市森林基础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森林管理的研究 |
2.1.3 城市森林功能及效益的研究 |
2.1.4 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 |
2.2 城市森林游憩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森林游憩概念研究 |
2.2.2 城市森林游憩需求研究 |
2.2.3 城市森林游憩价值及游憩功能评价研究 |
2.2.4 城市森林游憩管理的研究 |
2.2.5 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 |
2.3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概念研究 |
2.3.2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形成和分类研究 |
2.3.3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 城市森林游憩地概念界定 |
3.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3.1.2 户外游憩的概念 |
3.1.3 城市森林游憩的概念 |
3.1.4 城市森林游憩地的概念 |
3.2 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概念界定 |
3.2.1 感知形象的概念 |
3.2.2 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概念 |
3.3 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 |
3.3.1 影响因素概述 |
3.3.2 城市森林游憩者的个体因素 |
3.3.3 城市森林游憩者的体验因素 |
3.3.4 城市森林游憩地的情境因素 |
3.4 理论基础 |
3.4.1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
3.4.2 游客“需要-动机-行为”模式 |
3.4.3 游憩效益理论 |
3.4.4 感知价值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个体因素研究 |
4.1 本章研究思路 |
4.2 城市森林游憩者价值取向与游憩需求分析 |
4.2.1 研究过程 |
4.2.2 数据分析 |
4.3 城市森林游憩者行为特征分析 |
4.3.1 研究过程 |
4.3.2 样本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
4.3.3 游憩者行为特征分析 |
4.3.4 受访者对游憩地的认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体验因素研究 |
5.1 本章研究思路 |
5.3 研究设计 |
5.3.1 测量指标体系 |
5.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3 研究假设 |
5.3.4 概念模型 |
5.4 研究过程 |
5.4.1 调查开展 |
5.4.2 问卷设计 |
5.4.3 研究方法 |
5.5 模型检验 |
5.5.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5.3 拟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情境因素研究 |
6.1 本章研究思路 |
6.2 城市森林游憩地的质量构成要素 |
6.2.1 景观质量 |
6.2.2 环境质量 |
6.2.3 设施质量 |
6.2.4 管理与服务质量 |
6.3 城市森林游憩地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6.3.1 游憩者对游憩地的质量评价 |
6.3.2 游憩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3 城市森林游憩地质量改善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城市森林游憩地形象建设的启示 |
7.3 本文创新之处 |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2 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城市森林游憩者价值取向与游憩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城市森林游憩者行为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3 城市森林游憩者感知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
(7)环境价值测算研究 ——以森林游憩价值测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环境资源价值判定研究 |
1.3.2 环境价值核算思想研究 |
1.3.3 生态环境价值核算研究 |
1.3.4 环境价值核算实证研究 |
1.3.5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资源及价值特点 |
2.1.1 环境资源的概念 |
2.1.2 环境资源的特点 |
2.1.3 环境资源的价值 |
2.1.4 环境价值的内涵 |
2.2 环境价值核算理论 |
2.2.1 要以可持续发展观贯穿始终 |
2.2.2 要以外部性理论作为测算基础 |
2.2.3 以评估理论作为测算目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游憩价值核算体系的建立 |
3.1 传统环境价值核算 |
3.1.1 传统环境价值核算方法 |
3.1.2 各类方法评述 |
3.2 研究方法创新——边际机会成本法 |
3.2.1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机理 |
3.2.2 核算体系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森林游憩价值测算实证分析 |
4.1 秦岭森林环境概况 |
4.2 秦岭森林游憩价值测算 |
4.2.1 森林资源的边际生产成本(MPC)测算 |
4.2.2 森林资源的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测算 |
4.2.3 森林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MEC)测算 |
4.2.4 森林游憩的边际机会成本(MOC)测算 |
4.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森林环境价值提升的路径选择 |
5.1 分析方法——情景分析法 |
5.1.1 情景分析法的概念 |
5.1.2 SRI分析步骤 |
5.2 情景模型的设定 |
5.3 森林环境价值提升路径选择 |
5.3.1 情景一:保守结果 |
5.3.2 情景二:中间结果 |
5.3.3 情景三:最佳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大力发展旅游业,倡导生态旅游 |
6.2.2 整合森林资源,发挥集群优势 |
6.2.3 转变居民消费方式,提高环保意识 |
6.2.4 拓宽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市森林游憩区的内涵 |
3 城市森林游憩区的质量构成 |
3.1 环境质量 |
3.2 服务质量 |
4 紫金山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1 环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2 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 紫金山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对策 |
5.1 环境质量管理对策 |
5.2 服务质量管理对策 |
(9)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恒久而弥新: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
1.1.2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的经济意义 |
1.1.3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本章注释 |
2 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
2.1 国外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
2.1.1 研究历程:半个世纪的跨越 |
2.1.2 研究方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为主 |
2.1.3 研究内容: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行 |
2.2 国内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
2.2.1 研究历程:尚显稚嫩的学术领域 |
2.2.2 研究方法:“拿来主义” |
2.2.3 研究内容:薄弱的理论与纸上的实证 |
2.3 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的方向 |
2.3.1 国内外文献简评 |
2.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风景名胜区 |
3.2 风景名胜区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分析 |
3.2.1 哲学价值论 |
3.2.2 劳动价值论 |
3.2.3 效用价值论 |
3.2.4 基于环境哲学的反思 |
3.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
3.3.1 经济价值 |
3.3.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 |
3.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3.4.1 公共产品 |
3.4.2 外部性 |
3.4.3 消费者剩余 |
3.4.4 支付意愿/受偿意愿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4.1 旅行费用法研究 |
4.1.1 模型及函数形式的选择 |
4.1.2 旅行时间的价值度量 |
4.1.3 多目的地旅行 |
4.1.4 其他 |
4.2 条件价值法研究 |
4.2.1 WTP-WTA不对称 |
4.2.2 各类偏差 |
4.2.3 本土化研究 |
4.3 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 |
4.3.1 有效性检验 |
4.3.2 可靠性检验 |
4.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4.4.1 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
4.4.2 旅游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
4.4.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4 旅行费用法及条件价值法的本土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客调查与分析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问卷设计 |
5.2.1 总体旅游感知 |
5.2.2 旅游消费行为 |
5.2.3 游客支付意愿 |
5.2.4 游客基本信息 |
5.3 抽样调查 |
5.3.1 预调查 |
5.3.2 正式调查 |
5.4 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
5.4.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5.4.2 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
5.4.3 总体感知及满意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6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 |
6.1 基于旅行费用法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 |
6.1.1 ZTCM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
6.1.2 ITCM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
6.1.3 TCIA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
6.1.4 基于TCM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对比 |
6.2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 |
6.2.1 游客门票支付意愿分析 |
6.2.2 游憩价值评估 |
6.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的效度分析 |
6.3.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的效度讨论 |
6.3.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差异分析 |
6.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在价值评估 |
6.4.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在价值评估的CVM调查 |
6.4.2 保护费用支付意愿值的统计与分析 |
6.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7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
7.1 完善法律法规 |
7.1.1 健全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7.1.2 构建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法律支撑 |
7.1.3 特许经营权立法 |
7.2 创新管理体制 |
7.2.1 明确管委会职能 |
7.2.2 拓宽资金来源 |
7.2.3 重视非营利组织 |
7.3 改革经营方式 |
7.3.1 特许经营 |
7.3.2 旅游开发 |
7.4 强化监督约束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来源 |
8.1.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 |
8.1.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
8.1.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评估 |
8.1.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实现机制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1 杭州西湖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
后记 |
(10)基于SD法的北京市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的游憩空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游憩空间研究现状 |
1.3.2.1 环城游憩带 |
1.3.2.2 滨水区游憩空间 |
1.3.2.3 游憩商业区(RBD) |
1.3.3 森林游憩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4 森林游憩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4.1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
1.3.4.2 森林游憩行为研究 |
1.3.4.3 森林游憩需求研究 |
1.3.4.4 森林保健研究 |
1.3.5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森林美学 |
1.4.2 环境心理学 |
1.4.3 景观生态学 |
1.4.4 游憩心理学 |
1.4.5 心理物理学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北京市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2 北京市公园概况 |
2.2.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2.2 朝来森林公园 |
2.2.3 香山公园 |
2.2.4 植物园 |
2.2.5 海淀公园 |
2.2.6 紫竹院公园 |
2.2.7 玉渊潭公园 |
2.2.8 世纪园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实地勘察法 |
3.3 SD法 |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2 SD形容词对的选取以及评价尺度的确定 |
3.3.3 SD调查问卷 |
3.4 野外调查方法 |
3.4.1 样地设置 |
3.4.2 植被调查 |
3.4.3 游憩行为观察与记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样地的森林游憩空间描述与SD评价 |
4.1.1 样地的森林游憩空间描述 |
4.1.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样地描述 |
4.1.1.2 朝来森林公园样地描述 |
4.1.1.3 香山样地一描述 |
4.1.1.4 香山样地二描述 |
4.1.1.5 植物园样地一描述 |
4.1.1.6 植物园样地二描述 |
4.1.1.7 海淀公园样地描述 |
4.1.1.8 紫竹院公园样地描述 |
4.1.1.9 玉渊潭公园样地描述 |
4.1.1.10 世纪园样地描述 |
4.1.2 森林游憩空间SD评价 |
4.2 游憩者基本信息 |
4.3 植被因子与SD因子之间的模型建立 |
4.4 森林游憩空间质量评价 |
4.4.1 游憩者对游憩空间的满意度、舒适度总体评价 |
4.4.1.1 影响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原因 |
4.4.1.2 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多元模型建立 |
4.4.2 森林游憩空间SD评价的模型建立 |
4.4.2.1 因子数的确定 |
4.4.2.2 因子组量化计量 |
4.4.2.3 游憩空间综合质量量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外业照片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森林游憩的生态冲击及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D]. 赵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京津冀森林游憩环带体系构建研究[D]. 罗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D]. 吴振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中西方游憩者比较分析[D]. 王屏.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4)
- [6]城市森林游憩地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D]. 周璐.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7]环境价值测算研究 ——以森林游憩价值测算为例[D]. 胡晓曦.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8]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研究——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J]. 汤澍,周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12)
- [9]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D]. 查爱苹. 复旦大学, 2013(02)
- [10]基于SD法的北京市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研究[D]. 朱解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