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荒漠化防治压力转移模式综述——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

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荒漠化防治压力转移模式综述——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

一、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沙漠化防治中压力转移模式的检讨——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良[1](2021)在《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极易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协同干扰而退化。草原文化遗址作为全面认识游牧民族文明的载体,其区域生态环境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遭受严重破坏,面临严重威胁。因此,亟待建立健全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评估遗址地区历史时期的生态风险,预估未来时期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生态风险,探究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草原文化遗址地区多种风险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本文以NDVI表征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的生态环境,定量归因分析影响NDVI的自然要素(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人类活动(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区域生态环境与气候和LUCC的作用关系。基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结合“3S”(Remote sensing、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技术,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综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90-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风险评价,分析风险变化原因,针对区域风险差异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和应对措施。结合全球气候模式预估不同排放情景下2020-2045年遗址地区的生态风险,探究其未来风险变化的原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1982-2016年的NDVI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均表现出显着升高趋势。在年尺度上定量分离气候要素与LUCC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现降水和最低温是影响NDVI的主导气候因子,LUCC通过改变下垫面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主导人文因子。在年尺度上,降水对NDVI起决定性作用;在季节尺度上,不同的气候要素都有其最适宜植被生长的区间,植被的生长受到降水和温度的共同控制而发生变化。(2)1990-2015年间,遗址地区均存在生态风险。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增加,元上都遗址地区生态风险下降。成吉思汗陵遗址地区由于气候暖干化、土壤含水量降低以及降水集中度增大导致生态风险的发生和加剧,当地旅游业、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元上都遗址地区由于暖干化气候改变蒸散发,同时过度放牧和草地开垦等加速了草原局部退化。甘珠尔庙遗址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加剧了植被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2000年后内蒙古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成吉思汗陵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局部区域的生态风险降低,但总体生态风险依旧较高。元上都遗址地区的恢复措施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气温升高延长了植被生长季,降低了低温冻害的发生频率,生态风险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降低。(3)基于CDF-t对CMIP5的14个气候模式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未来不同RCP情景下3个遗址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的降水在2020-2045年的变化率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三个遗址地区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三个情景下的增温速率均超过0.5℃/10a。依据构建的区域生态风险预估指标体系和建立的评价模型,预估遗址地区未来时期不同RCP情景下的生态风险,三个遗址地区在未来不同情景下均为重度风险。其原因在于未来三个地区降水集中度变大,温度升幅超过0.5℃,由此引发的极端事件和土壤干燥加速的协同作用加剧了局部气候变暖,使得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持续加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模型,结合气候模式实现了对区域未来长期生态风险的预估,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成因认识、评估和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朱晓昱[2](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维护草原健康、优化土地管理、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解析了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规律,结合传统统计学和结构方程模型阐释了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并以陈巴尔虎旗为案例分析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管理结合起来,提出草原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0-2015年,研究区耕地、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增加,草原、湿地、其他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林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余类型相对较少。草地在1990-2000年减少面积较大,为1 309.79 km2,耕地1990-2000年增加面积较大,为1 212.08 km2,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2000-2010年下降最为明显,减少363.76 km2,人工表面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大,为162.52km2,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净减少213.15 km2,减幅21.52%。(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经济+农畜因素+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农畜因素驱动占主导地位(路径系数最大为-0.84)。显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化率(因子载荷最大为0.95)、第三产业增加值(因子载荷最大为0.83)、牲畜数量(因子载荷最大分别为0.95和0.90)。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分布和结构影响,草地受畜牧业因素影响明显,建筑用地受城镇化和经济因素影响较明显。(3)案例研究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以来,陈巴尔虎旗草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草地放牧利用和割草利用面积分别为83.00×104 hm2和80.29×104 hm2。割草场和放牧场草原平均生物量由2010年的8.72×103 kg/hm2、7.68×103 kg/hm2,分别提高到2019年的12.93×103 kg/hm2、11.12×103 kg/hm2,草原植被长势向好。2019年,陈巴尔虎旗除宝日希勒镇外其他苏木均达到草畜平衡,宝日希勒草畜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割草地面积有限,冬春季饲草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季节性失衡。(4)研究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草地及割草地退化、人类活动增强和湿地萎缩等。本文针对草地保护与建设,提出按照“五区一带”的空间布局建议,将土地利用变化与草原畜牧业管理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管理建议与对策,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草原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创新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克服了传统统计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农畜因素和气候变化三大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的大小和方向,定量研究了不同驱动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丁文强[3](2019)在《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和减畜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少草原载畜量是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本文以减畜为研究目标主线,以内蒙古自治区5个草原类型的15个旗(县)的895户牧户为研究样本,基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农业补贴理论和社会实践理论,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多元Logit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减畜行为和减畜意愿的影响,剖析影响牧户政策满意度、超载行为、减畜行为和减畜意愿的因素,评估草原补奖政策生态功能目标的实现程度,以期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效率提供依据和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牧户对政策满意度较高并因生态区域和牧户属性不同而异。(1)内蒙古自治区调查区牧户对草原补奖政策具有较高的认可度,牧户满意度均值为2.61,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对政策评价为非常满意的牧户占65.4%,一般满意占30.2%,不满意仅占4.4%;(2)5个草原生态类型区的牧户对政策满意度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沙地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草原;(3)牧户户主年龄、家畜数量变化情况和政策执行情况对牧户政策满意度呈显着正向影响,草场流转情况和草畜平衡补奖收入对其呈显着负向影响。2.放牧仍是牧户的主要生计策略;超载依然严重且与牧户草地资源占有量呈负相关。(1)调查区牧户生计资本总值为1.428,生计资本存量较少;(2)纯牧户具有较高的家庭收入,仍是牧户首选的生计策略,非牧户以政府转移和财产性收入为主,属供养型生计策略;(3)从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分析,牧户倾向于转向纯牧户生计策略;(4)草场超载率由2010年的69.51%降低至2015年的44.70%,降低了24.81个百分点,但超载仍然很严重;(5)超载率与牧户对畜牧业生产的依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草地生产力和草场经营规模呈负相关关系;(6)冬季家畜数量和固定资产数量对是否超载和超载程度呈显着正向影响,草场经营面积对其呈显着负向影响。3.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减畜行为具有调节作用。(1)内蒙古自治区调查区内65.64%的牧户实施减畜行为,减畜率均值为28.75%,减畜率与草原经营面积和牧户对畜牧业依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2)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减畜行为和减畜程度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从影响系数分析,草原补奖资金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牧户选择减畜行为的概率提高124.2%,减畜率增加的概率提高136.8%;(3)草原补奖资金和牧户家庭与城市距离对牧户是否选择减畜行为呈显着正向影响,民族类别、家庭收入、牲畜数量对其呈显着负向影响,草原补奖资金和牧户家庭非牧收入比例对牧户减畜率呈显着正向影响,生态条件偏好的草原类型区牧户减畜率相对较高。4.在现行草原补奖政策下牧户继续减畜的意愿不高。(1)在现行草原补奖政策下,愿意继续减畜的牧户占比11.51%,不愿意的为88.73%,减畜意愿较低。(2)草原补奖政策资金对牧户减畜意愿具有政策激励作用,从影响系数分析,草原补奖资金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愿意减畜的概率增加99.3%。(3)在社会实践理论下,经济资本中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牲畜数量对牧户减畜意愿有促进作用,草场经营面积和家庭贷款总额对其有抑制作用;文化资本中的户主年龄有促进作用,民族类别和户主教育程度有抑制作用;社会资本中的户主职业类别有促进作用,牧户家庭成员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数对其有抑制作用。为此建议,要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调整和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具体包括:(1)提高草原补奖政策标准;(2)实施区域差异化的草原补奖政策,不搞“一刀切”;(3)特别重视草场经营面积小的牧户的减畜激励问题;(4)发挥家庭资本禀赋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以此更好更快地实现草原补奖政策目标。

苗静[4](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苏日娜[5](2018)在《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世界各地的草原都在面临过度放牧,草原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使群落结构和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采取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同步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提出草原合理利用和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建议和对策,对于草原保护与草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托于内蒙古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在2011-2013年,不同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调查了 250对野外样地(围封和放牧)群落结构(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分析放牧对草原的影响,并基于CASA模型模拟NP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草原类型NPP和载畜量时空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草原放牧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群落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在不同年份、草原类型和放牧,与围封样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草原类型对这些变量的影响最大。空间上,放牧显着减少了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群落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而对荒漠草原影响则不显着(p>0.05)。时间上,群落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均无显着变化(p>0.05)。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存在线性和单峰型关系,但在不同年份和放牧干扰下,其具体的关系形式不同。不同草原类型地上生物量与盖度、高度和物种丰富度均显着相关(p<0.0001),其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受放牧的影响。影响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草原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植被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则主要依赖于植被盖度的变化。(2)空间上,内蒙古草原NPP总体表现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不同草原类型NPP差异较明显,草甸草原NPP最大(122 g.m-2.a.1),典型草原次之(116.17 g·m-2.a-1),荒漠草原最小(39.3 g.m-2.a-1)。时间上,2011-2013年内蒙古草原生长季平均NPP分别为185.01、306.59和340.74 g.m-2.a-1,草原NPP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时间和空间变化上都呈现出统一特点,即降水越多NPP越大。CASA模型与250个围封样地地上生物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011年R2=0.53、2012年R2=0.58、2013年R2=0.60;P<0.0001),与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较低,且CASA模型模拟的草原NPP中NDVI、降水和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和控制因子。(3)2011—2013年,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利用率分别为41.28%、40.38%、38.05%。空间上,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理论载畜量,2011年三种草原类型均超载,2012和2013年只有荒漠草原超载,且2012、2013年部分草原类型产草量仍有盈余。时间上,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载畜量2011-2013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从严重超载逐渐转变到不超载,而荒漠草原超载情况仍十分严重。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计算的载畜量发现,2011-2013年不同草原类型全部超载,且随时间的推移超载情况逐渐减轻。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主要受放牧强度的影响。而围封样地地上生物量主要受降水因子的影响。总之,本研究表明放牧是引起内蒙古草原产量下降和草原整体退化的主要原因,对于荒漠草原,由于受长期过度放牧和水分限制的共同影响,退化情况严重,应严格控制牲畜数量,特别是对于重度退化的草地实施休牧或长期围封,加速退化草原的恢复。对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在围封区实施季节性休牧或划区轮牧,以草定畜,制定适宜载畜量,合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缓解草原退化。

叶生星[6](2018)在《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为对象,重点分析草原的防风固沙功能,通过对风速、植被盖度、坡度环境因素对风蚀量影响的测定研究,定量测定不同风速、不同植被盖度和不同坡度对草原风蚀运动规律和特征的影响;在维持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研究确立区域的经济利用限值核算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风速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随着植被盖度降低,其减缓风速的力度也在降低;在同一坡度下,随着植被盖度降低,其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在减小;当草甸草原植被盖度为40%、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为30%、固定沙地植被盖度为20%、半固定沙地植被盖度为10%时,吹蚀风速为0水平时,风速随高度的增加开始急剧增加随后变化比较缓慢。2、随着风速增加,草甸草原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但总体降低趋势明显;典型草原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固定沙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半固定沙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13m/s之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3、在不同风速下,草甸草原输沙率、典型草原输沙率、固定沙地输沙率和半固定沙地输沙率表现一致,4种类型都在高度范围内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积沙仪的中低段。对各高度段的输沙率来说,0~2cm范围内输沙率一般较少,3~4cm段出现最大输沙率,向上则随高度的增加输沙率迅速减小,即离地面高度越高输沙率越少。在同一风速下,输沙量随植被盖度增加的而逐渐降低,各下垫面80%以上的输沙量集中在10cm以下的高度内;在不同风速下同一下垫面,输沙量随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4、通过对不同风蚀因子分析表明:所有类型中风速、植被盖度和坡度三个因素对于风蚀量都有显着的影响,风速在植被盖度和坡度处于固定值时,草原风蚀量值随着的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植被盖度在风速和坡度取确定值时,草原风蚀量的值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坡度在植被盖度和风速取固定值时,随着坡度从-30°变化到30°,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固定沙地风蚀量的值先增加后减少。5、运用已构建的风蚀模型通过ArcGIS运算处理,并利用所拟合的不同类型的风蚀方程,在风蚀量为最小值(Y=0)时,风速(X1=13.6m/s)时,坡度(X3)为0水平时,求得相应的植被盖度值(X2),统计相应的盖度在30%-35%,此时的植被盖度即为防风固沙功能基线的基线盖度,大于此盖度的草原既可维持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又可以进行经济利用。6、同种类型2013年基线生物量都高于2010年的基线生物量;同年相比,2010年草甸草原生物量最高,依次是典型草原、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而2013年顺序则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从面积化上看出,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部分半固定沙地变为了固定沙地,不同类型之间有细微的面积变化,从而导致了生物量的变化。7、通过经济利用值核算表明:鄂温克旗防风固沙区低于基线盖度的面积在2010年为141906.3ha,2013年为93593.75ha,这部分为禁止放牧利用区,所占全旗比例为7.86%和5.17%;满足基线盖度,且载畜量小于1.8935羊单位的区域为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放牧利用,区域面积2010为522431.30 ha,2013年为651768.80 ha,所占全旗比例为28.92%和36.03%;载畜量高于1.8935羊单位的区域为经济可利用区域,2010 为 1142200.00 ha,2013 年为 1063400.00 ha,所占全旗比例为 63.23%和 58.79%。

韩枫[7](2016)在《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可持续是未来牧区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我国于1999年开始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开启了生态保护建设的新篇章。2003年,国家对“退牧还草”生态工程试点推行,2011年,在“退牧还草”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推出了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对生态保护建设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与确立。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及相关保护措施对我国草原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裨益,因此,生态工程的效益评估成为诸多文献研究的重点。就“退牧还草”生态工程而言,一般研究可以分为“退牧还草”实施中、“退牧还草”实施后两个时间段。在实施初期主要探讨如何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工程执行、牧户对生态工程的反映度、参与度等;在实施后期,主要讨论生态建设的成效,如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总体效果评估等。从牧户细节层面看,主要集中于获取生态补偿与替代性生计选择等问题。目前,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得到初步肯定,但是,工程实施中暴露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重视,如禁牧工程的开展究竟有没有起到预定的目标效果等。总体看来,文献研究的成果肯定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但不同区域存在的差异问题有待深入探讨。甘南牧区与其他牧区相比,生态环境更脆弱,居住环境、人文因素更复杂,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青藏高原牧区的工程建设与微观生计等方面,因此,本文在甘南牧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草原生态保护对牧户生活影响提出如下关注重点:第一,草场生态保护多以工程方式实施,牧民作为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满意度可以反映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间接说明牧民视角下工程实施的总体效果。本研究首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牧户的满意度进行了全面的路径分析,将牧户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因素、对草原保护政策的理解、牧户生计灵活性等进行了路径规划,共同体现了牧民对生态工程的满意水平。在结果类潜变量设置中,采用牧户的满意度作为反映变量,测量了整体工程的建设效果。说明牧户视角下,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良好,但是在直接效应中,牧户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度、牧户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因素都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该结果说明,尽管牧户对于生态政策的执行效果良好,但是,国家在牧区应当及时树立环保信念,从宣传层面入手,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传达给牧民。只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有效时,才可以真正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满意的双赢效应。第二,就牧户生计问题而言,牧民仍然习惯放牧生活,虽然替代性生计措施在农牧交错区有了初步成效,但是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明显可以看出,生计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替代性生计方式的选择。以外出务工为例,农牧交错区公路沿线的牧户,开始具有外出务工的行为,但是整体收入仍然低于纯牧区牧民的放牧收入,即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牧民因减畜造成的收入困境、弱化了机会成本损失造成的生计风险,但是并没有形成可靠的收入增长点。纯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现有替代生计的选择,使牧户面临了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挑战。最好的解决方式存在于发挥牧区整体经济优势,创造切实可行的增收渠道。牧户根植于草原,寄希望于草原,更应该在环保工程措施大力开展的基础上,推行舍饲养殖、棚圈养殖、规模化经营,牧场流转等,以推动草食畜牧业的深度发展。实证过程发现,纯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生态补贴差距较大,前者由于禁牧工程推行面积广,补偿明显多于农牧交错区,但减畜水平与草畜平衡水平却不够理想。可见,禁牧并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因此,在对纯牧区进行草原保护建设时,应该从牧民收入角度出发,多采用轮牧、休牧,鼓励牧民棚圈养殖。综合看来,牧户生计水平受到减畜水平、补贴水平、家中人口数量、有无外出务工、有无工资性收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与之前文献的观点略有不同,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牧区不适宜推广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替代生计,该种方式一是无法满足牧户减畜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因为牧民多是被迫外出务工,务工热情无法长久维持,间接影响生态保护的总体效益;三是对于坚守草原、长期以放牧为生的藏族牧民而言存在诸多挑战。因此,为了牧民生计的改善与生活选择方式的增加,需要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即符合牧户生计方式又能坚持草畜平衡的发展方式。第三,本研究在上述论证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牧民视角下的环境价值进行了测算,希望通过测算结果反映牧户对草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知。鉴于国家对牧区生态保护付出环境成本是基于草场正外部性的估价,生态环境成本的支付要远超出牧户微观视角下的环境价值。通过调研明显看出,牧户在获取相应的补偿收益后,对草场生态保护较为关注且拥有一定的支付意愿(这部分支付意愿主要用于人工种草等)。笔者以牧场生态环境特性筛选出草原生态重要的三种属性,并且对三种属性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组合与支付水平的测算,牧户最高支付意愿为80元/年左右,验证了牧民对于环保支付的可能性。牧户视角下,案例区的环境价值约为106220元,该数据说明一是牧户环保支付意识不强,对环境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牧户受收入水平所限,只能提供的低水平的支付金额,如果加入市民或者其他社会群体,才可能体现整体社会的支付意愿。但牧户现有支付意愿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如果国家加大宣传引导,鼓励牧民主动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可以促成牧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政策启示:牧民对“退牧还草”生态工程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没有明显的区分意识,但是更乐意接受奖补政策推行期间所采用的工程手段和补偿标准。就牧户满意度而言,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户生活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改善了牧民生活环境,另一面却限制了其放牧数量,导致牧民生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总体看来,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良好,牧民没有因为减畜造成巨大的生活负担,对工程满意度较高。就牧民生计而言,生计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牧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补偿金额较为充足,但是由于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牧户生计选择范围有限,没有形成可靠的增收渠道,致使牧民对补贴依赖程度较高。研究发现,牧民对外出务工热情不高,务工等生计策略的增收效应并不明显。需要在推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寻求适合牧户增收的新途径。目前阶段,牧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保护常识,具有一定的补偿支付意愿,但是限于生活水平,无法提供充足的支付金额。所以,牧区需要在政府引导和牧民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共同保护草场环境,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仍需注意:谨慎禁牧政策的选择使用,多使用轮牧和季节性休牧制度;寻找符合牧户习惯与预期的替代性生计方式。就目前环境看,牧区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是以鼓励牧民坚守草原为主,辅之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多元化经营。同时,有效推动牧区草场的流转、棚圈养殖、舍饲养殖,提供规模经济发展的沃土。

李金亚[8](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姜冬梅[9](2012)在《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移民的提出是人类对资源生态恶化不断进行反思与觉醒的产物。草原牧区生态移民既是一项系统的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改善移民生计工程,具有资源生态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近十年来,国内有关生态移民试点研究、对策研究不断增多,但生态移民进展并不顺利,其中涉及诸多的实际与理论问题。本文以内蒙古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进行研究。全文由8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就生态移民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列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深化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既是保护草原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移民生计的实际需要。第二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内涵及其基础理论本章在对相关内涵及其基础理论进行界定与梳理的同时,形成如下认识:一是草原牧区是一个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为一体的区域,有其自身的发展与问题。二是无论生态移民界定的内容是繁是简,其内含3个共性要素,即资源生态恶化、人居生存环境破坏、人口迁移过程,并以生态承载理论、生态恢复理论、反贫困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其立论之基。三是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反贫困紧密相联,并以实现生态与生计统筹双赢为目标。该类移民在性质上属于政府引导与帮扶下的自愿性移民,它与工程移民,避灾移民在迁移的自愿性与目标性上是不同的。第三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与移民范围的确定现阶段草原牧区之所以要实施生态移民,归纳起来,一是缓解牧区人、畜过快增长与资源生态矛盾加剧的压力,实现草原生态恢复的迫切需要;二是帮助牧民摆脱恶劣人居生存环境,提高其生产生活质量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人居环境,资源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的特殊性5个方面提出综合判定移民范围的10项主体指标和39项辅助指标的分析框架与依据,同时,就移民范围分为“需要迁移”、“急需迁移”、“暂缓迁移”和“不需迁移”四种类型,并提出确定每种迁移类型的指标参考值,从而为地方政府确定移民范围和移民规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四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本章在阐述牧区生态移民运行的动力、阻力、合力、吸引力、排斥力以及平衡力过程中,剖析了生态移民相关方(政府与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受益区)形成合力的条件,标准和目标。形成两点重要认识:一是生态移民相关方互动是形成合力的前提条件,行动一致是衡量合力的根本标准,迁移者得实惠、迁入地得发展、组织者得民心、政府和受益区得生态是形成合力的根本目标。二是构建平衡机制要密切关注相关方心态平衡、利益平衡、迁移过程平衡以及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与核心(移民生计改善)的平衡。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运用Logit计量经济模型对生态移民迁移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地与产业选择本章首先将迁出地与迁入地在人居环境、资源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作为安置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其次,将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生活便利性以及限制性;土、草、水资源丰度对生产发展所起作用;相邻城镇的交通条件、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人均收入、就业渠道和市场对农畜产品需求,以及为移民及其子女提供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作为选择安置地的重要条件。在分析4种安置类型优缺点后,本文认为,适度集中安置的移民新村,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配置效率,有利于移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与城镇化发展相衔接,应作为安置类型的首选。第六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计划与迁移方式本章在论述迁移计划,迁移组织和迁移方式后形成以下认识:一是迁移计划内容广泛,其中帮助移民制定发展计划更显重要。针对靠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简单复制不能解决移民发展问题,致富问题。本文认为,帮助移民明确发展方向,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发展条件,提高发展能力,是制定移民发展计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帮助移民选准发展项目,制定推进发展项目的保障计划,能力培育计划,政府帮扶计划,对加快移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移民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鉴于牧区移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畅,搬迁困难多等特点,为使搬迁工作安全、有序、顺利进行,有必要成立“移民搬迁代办所”,以解决移民搬迁中迁出与迁入诸多具体事宜。三是考虑一步到位迁移方式存在缺陷,本文认为对待生态移民可设置1-2年的过渡期,采取“先体验,先搭架,后商议,再搬迁”的二步走的迁移方式,不仅可行,也更为稳妥。第七章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效应评价与风险分析本章首先从生态与生计、物质与精神、迁出地与迁入地多视角、多层面提出评价牧区生态移民迁移效应的10项内容与指标,其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国同类评价中很少见。基于移民群体应成为评价迁移效应主体的认识,笔者调查了5个移民新村87户移民对迁移安置的满意程度,得出整体评价为“及格”,其中决定长期定居与想回迁原住地的户比为2∶1。其次,在运用AHP定量分析影响贫困风险的因子及排序中,产业选择风险、收入减少风险以及移民文化素质和科技培训风险位列前3位。针对移民迁移风险,本文提出了培育新产业等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第八章人畜迁出后草场管护形式与管护效果研究这个问题既是保护草场资源,恢复草场植被的需要,也是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巩固迁移成果,降低回迁率的需要。在论述组建草场管护专业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本文详细比较了5种草场管护形式的优点与不足,认为由迁移户推荐留守户代表组建草场合作管护小组,是现阶段比较现实可行的管护形式,并就提高合作管护小组的草场管护效果提出对策建议。

尚华[10](2012)在《牧户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 ——以环青海湖地区牧户研究为例》文中认为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但是草地退化情况严重。为了恢复退化草地环境,改善草地质量状况,我国政府一直推行退牧还草等草地治理工程。但是由于草地治理工程投资巨大且造成牧民收入下降等原因,禁牧政策实施效果欠佳。再者作为草地保护建设的微观主体,牧户是保护草地环境的关键要素,所以研究牧户禁牧、休牧和轮牧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草地退化作用对改善草地环境质量非常重要。另外过度放牧一直被普遍认为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草地退化影响也非常有必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四个县为调研区域,以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和禁、休、轮牧行为为研究对象,选取牧户特征、草地特征、政策制度、市场信息和牧户已有投资五个方面,分别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和Logis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利用牧户饲养牲畜数量预测值、禁、休、轮牧行为预测值结合其他变量分析牧户牲畜饲养行为和禁、休、轮牧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阐明文章研究目标和内容,并且叙述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草地退化判别、草地退化原因和牧户行为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第三章为研究设计,阐明研究理论框架以及本研究所选用的计量分析模型。第四章首先简要介绍调研区域的基本情况及样本选择,然后对牧户样本分布和草地退化分布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并且对草地退化情况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牧户禁、休、轮牧行为和鼠害对草地退化有显着影响,但是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对草地退化没有显着影响。对牧户生产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牧户饲料等投入和草地种植行为与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存在显着正相关系。第五章以家庭总人口和政府投资为工具变量,分别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和Logist模型分析牧户牲畜饲养行为和禁、休、轮牧行为,最后采用两种行为预测值通过多元线性模型分析牧户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牧户饲养牲畜行为与草地退化呈倒U型关系,禁休轮牧行为对草地退化呈负相关关系。第六章结合主要结论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1)控制人口,提高牧户教育水平,增加牧户非农就业机会;(2)适当控制牧户承包夏季草地面积,建立公共管理草地体制;(3)加大宣传禁、休、轮牧,为保证其顺利进行,增加政府补贴,主要应采取实物补贴;(4)稳定畜产品市场价格,增加畜产品售卖渠道,逐步建立完善畜产品市场,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5)重视组织集体防鼠灭鼠工作。

二、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沙漠化防治中压力转移模式的检讨——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沙漠化防治中压力转移模式的检讨——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概况
    2.2 研究模型和方法
    2.3 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2.4 数据资料介绍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草原文化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草原文化遗址区域NDVI变化特征分析
    3.2 NDVI变化定量归因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区域气候对遗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4.1 评价指标及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
    4.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量化
    4.3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4.4 指标的权重确定及评价模型选择
    4.5 模糊综合评价在遗址地区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4.6 不同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差异分析
    4.7 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不同等级风险管控建议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RCP情景下成吉思汗陵、元上都和甘珠尔庙遗址地区生态风险预估
    5.1 未来生态风险预估指标构建及模型选择
    5.2 CMIP5 统计降尺度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5.3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5.4 不同RCP情景下区域生态风险预估
    5.5 不同RCP情景下生态风险等级成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风险应对措施
    6.3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6.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2)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1.2.4 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
        2.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2 研究数据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2.3.3 主成分分析
        2.3.4 多元回归分析
        2.3.5 结构方程模型
        2.3.6 生物量估算模型与精度检验
        2.3.7 载畜量计算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1.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3.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3.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3.3.1 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2 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3 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3.4 199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社会经济状况动态分析
        4.1.1 人口因素动态
        4.1.2 经济因素动态
        4.1.3 畜牧因素动态
    4.2 气候因素动态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
        4.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3 草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4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3.5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统计分析
        4.4.1 多元线性回归
        4.4.2 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1.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5.1.2 测量指标的选取
        5.1.3 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2.1 模型的识别
        5.2.2 模型的拟合检验
        5.2.3 模型的修正
    5.3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3.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3.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3.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4 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4.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4.2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5.4.3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5.5 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原区和纯牧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1 2000-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5.2 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草原管理案例分析
    6.1 案例研究区选取
        6.1.1 案例研究区概况
        6.1.2 案例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6.2 土地利用和草地利用分析
        6.2.1 土地利用变化
        6.2.2 草地利用现状及生产能力
    6.3 草畜平衡状况分析
        6.3.1 牲畜数量变化
        6.3.2 载畜平衡情况
    6.4 .草原管理建议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6.4.2 管理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7.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
        7.1.1 草地退化现象仍然存在
        7.1.2 天然割草地退化严重
        7.1.3 湿地面积萎缩明显
        7.1.4 人类活动强度增加
    7.2 土地合理规划建议及对策
        7.2.1 土地规划基本原则
        7.2.2 土地规划建议
        7.2.3 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
        7.2.4 可持续发展工程措施的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呼伦贝尔草原区数据源与预处理
    1.1 遥感数据源
    1.2 预处理
        1.2.1 大气校正
        1.2.3 正射校正
    1.3 基础地理数据
附录B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2.1 土地利用分类流程
        2.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定义
        2.1.2 建立解译标志
        2.1.3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2.1.4 分类后处理方法
        2.1.5 变化监测
        2.1.6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精度验证
    2.2 野外调查数据
        2.2.1 土地利用类型地面核查点布设
        2.2.2 土地利用地面核查流程
        2.2.3 野外调查样点
致谢
作者简历

(3)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和减畜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域
        1.5.2 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不足
第二章 草原补奖政策研究进展
    2.1 我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
        2.1.1 第一阶段1949 年以前
        2.1.2 第二阶段1949-1978年
        2.1.3 第三阶段1978 年至今
    2.2 我国草原管理政策的争议
    2.3 草原补奖政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
        2.3.1 生态效果
        2.3.2 经济效果
        2.3.3 社会效果
    2.4 研究进展述评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草原和牧户
        3.1.2 草原补奖政策
        3.1.3 牧户减畜行为及意愿
    3.2 理论基础
        3.2.1 外部性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可持续生计理论
        3.2.4 农业补贴理论
        3.2.5 社会实践理论
第四章 牧户对草原补奖政策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选取
        4.2.2 变量设置
        4.2.3 Logit回归模型的理论概述
        4.2.4 模型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牧户政策满意度的评价
        4.3.2 不同政策满意度牧户的统计特征
        4.3.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牧户是否超载,谁在超载,超载程度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可持续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可持续生计资本的测算
        5.2.3 生计策略的划分
        5.2.4 草场规模的划分
        5.2.5 载畜率的计算
        5.2.6 超载程度的计算
        5.2.7 模型构建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计资本存量及差异
        5.3.2 四类生计策略牧户的收入结构
        5.3.3 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5.3.4 草场面积与载畜率的关系
        5.3.5 超载程度的评估
        5.3.6 生计资本对超载行为的影响
        5.3.7 生计资本对超载程度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牧户是否减畜,减畜程度及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假设
        6.2.2 变量设置
        6.2.3 减畜程度的计算
        6.2.4 模型构建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减畜程度的评估
        6.3.2 减畜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
        6.3.3 草原补奖政策对减畜行为的影响
        6.3.4 草原补奖政策对减畜程度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牧户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理论分析
        7.2.2 研究假设
        7.2.3 变量设置
        7.2.4 模型构建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减畜意愿的评估
        7.3.2 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
        7.3.3 减畜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
        7.3.4 资源禀赋对减畜意愿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牧户对草原补奖政策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
        8.1.2 牧户是否超载,谁在超载,超载程度及影响因素
        8.1.3 牧户是否减畜,减畜程度及影响因素
        8.1.4 牧户减畜意愿的政策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
    8.2 政策建议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内蒙古草原2010和2015 年冷季牧草储量及适宜载畜量
附录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问卷调查表
致谢

(4)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1.2.5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牧业旗市
        2.1.3 产业结构演进
    2.2 产业结构理论
        2.2.1 产业的分类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2.5 小结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3.1.1 地缘关系敏感
        3.1.2 生态系统脆弱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2.1 产业发展历史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方法介绍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4.2.1 供给因素
        4.2.2 需求因素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4.2.4 国际因素
        4.2.5 政策制度因素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指标设定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5.1.1 经济评价标准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5.2.1 产业结构熵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6.1.1 生态优先
        6.1.2 注重民生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原退化现状
    2.2. “退牧还草”工程概述
    2.3. 放牧对草原群落特征影响研究
    2.4. 草原植被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2.5. 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研究进展
    2.6. 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与草畜平衡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
    3.1. 内蒙古草原简介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自然环境特点
        3.3.1. 地貌概况
        3.3.2. 气候特征
        3.3.3. 土壤和水资源
        3.3.4. 植被状况
4. 放牧对不同草原类型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野外调查取样与计算方法
        4.1.2. 取样方法
        4.1.3. 气象数据收集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放牧、草原类型、年份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2.2. 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的关系
        4.2.3. 放牧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4.2.4. 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其相对贡献
    4.3. 讨论
        4.3.1. 放牧、草原类型、年份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3.2. 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的关系
        4.3.3. 放牧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4.3.4. 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其相对贡献
    4.4. 小结
5. 内蒙古草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5.1. 应用CASA模型估算NPP的方法
        5.1.1. CASA模型
        5.1.2. CASA模型估算NPP流程图
        5.1.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5.2. 草原生态系统的NPP和实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5.2.1. NPP和实测地上生物量的计算
        5.2.2. 模型验证与精度评价方法
    5.3. 相关性分析
        5.3.1. 简单相关分析
    5.4. 结果
        5.4.1. 模型的验证与精度评价
        5.4.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NPP的时空变化分析
        5.4.3. 相关性分析
        5.4.4. 不同因子对草原NPP的影响
    5.5. 讨论
        5.5.1. 草原NPP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5.5.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NPP时空变化
        5.5.3. 不同因子对草原NPP的影响
    5.6. 小结
6. 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6.1. 研究方法
        6.1.1. 草原载畜量的计算
        6.1.2. 草原利用率和超载率的计算
        6.1.3. 增强回归树分析
    6.2. 结果
        6.2.1. 不同草原类型利用率
        6.2.2. 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围封和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因子
    6.3. 讨论
        6.3.1.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利用率
        6.3.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6.3.3. 围封和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因子
    6.4. 小结
7. 结论、展望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展望
    7.4. 不同草原类型合理利用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植被与土壤
    2.5 社会发展概况
        2.5.1 民族人口与经济状况
        2.5.2 产业结构状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风洞试验建立基于风速、植被盖度和坡度的风蚀量模型
        3.1.1 风洞介绍
        3.1.2 风洞实验样品采集
        3.1.3 风洞实验设计
        3.1.4 风洞实验处理和数据收集
    3.2 研究区遥感数据提取
        3.2.1 研究方法
        3.2.2 技术路线
        3.2.3 数据来源
    3.3 生物量估算模型
第四章 草原风蚀机理风洞实验研究及模型构建
    4.1 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特征
        4.1.1 植被盖度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
        4.1.2 坡度对不同下垫面风速廓线的影响
        4.1.3 不同下垫面对风速廓线的影响
    4.2 不同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4.2.1 草甸草原粗糙度特征
        4.2.2 典型草原粗糙度特征
        4.2.3 固定沙地粗糙度特征
        4.2.4 半固定沙地粗糙度特征
    4.3 不同下垫面输沙率特征
        4.3.1 草甸草原输沙率特征
        4.3.2 典型草原输沙率特征
        4.3.3 固定沙地输沙率特征
        4.3.4 半固定沙地输沙率特征
        4.3.5 同一风速条件下不同下垫面风蚀量的垂直分布
        4.3.6 同一风速条件下不同下垫面风蚀量的累积分布
        4.3.7 不同风速条件下同一下垫面风蚀量的累积分布
    4.4 不同风蚀模型及关键因子分析
        4.4.1 草甸草原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2 典型草原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3 固定沙地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4.4.4 半固定沙地风蚀关键因子分析
第五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风蚀模型参数确定
    5.1 风速数据(X1)的关联
        5.1.1 风速日均数据分析
        5.1.2 风速月均数据分析
    5.2 植被盖度(X2)的确定
        5.2.1 植被盖度与NDVI转换
        5.2.2 NDVI与产草量转换
    5.3 坡度因子(X3)的确定
第六章 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利用红线研究
    6.1 草地生态承载力计算
        6.1.1 近30年气候生态承载力计算
        6.1.2 近30年现实生态承载力计算
        6.1.3 综合生态承载能力分析
    6.2 防风固沙功能基线提取
    6.3 草原资源生产力
        6.3.1 草地资源类型空间变化
        6.3.2 草地资源时间变化
    6.4 经济利用红线划分
第七章 讨论
    7.1 风洞实验中不同因子对风蚀量的影响
    7.2 风蚀模型构建和利用红线研究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退牧还草”工程的开展
        1.1.2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设立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工程与生计可持续研究
    2.2 草原生态建设的综合影响评估
        2.2.1“退牧还草”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研究进展
        2.2.2 禁牧政策的影响评估
        2.2.3 草畜平衡管理的效果评估
    2.3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2.4 草原生态补偿的若干问题探讨
        2.4.1 草原生态补偿的标准界定
        2.4.2 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率衡量
    2.5 简单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外部性理论
        3.1.2 公共产品理论
        3.1.3 福利经济学
    3.2 分析框架
        3.2.1 草原利益主体的设定
        3.2.2 草原生态工程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3.2.3 草场生态保护、牧户生计与牧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界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南草原生态保护现状与调研设计
    4.1 甘南草原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4.1.1 甘南草原基本情况介绍
        4.1.2 甘南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成效
    4.2 案例区基本情况与调研设计
        4.2.1 调研点选取
        4.2.2 调研实施
        4.2.3 问卷及模型设计
        4.2.4 样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生态工程的牧户满意度分析
    5.1 牧户对草原生态工程满意度分析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介绍
        5.1.2 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设立
        5.1.3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5.1.4 理论假说与模型设定
        5.1.5 样本数据分析
        5.1.6 验证式因素分析
    5.2 影响牧户对生态工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5.2.1 模型估计结果
        5.2.2 测量模型结果
    5.3 基于回归模型的牧户满意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工程对牧民生计影响分析
    6.1 影响牧户生计的主要因素
    6.2 牧区生态补偿的统计分析
    6.3 影响牧户生计方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3.2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牧户对草场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分析
    7.1 选择实验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7.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选择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7.3.1 选择试验的设计
        7.3.2 选择试验调研的开展
    7.4 基于牧户补偿支付意愿的价值评估
        7.4.1 模型变量定义及其编码
        7.4.2 模型的构建和结果分析
        7.4.3 草场生态环境价值测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探讨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措施探讨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草原牧区与生态移民的基本概念
        2.1.1 草原牧区及基本问题
        2.1.2 生态移民的基本内涵
        2.1.3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界定与性质
    2.2 生态移民与工程移民、避灾移民、扶贫移民的区别
        2.2.1 生态移民与工程移民的区别
        2.2.2 生态移民与避灾移民、扶贫移民的差异
    2.3 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共性特征的认识
        2.3.1 反思与觉醒的产物
        2.3.2 与反贫困紧密相联
        2.3.3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2.3.4 以实现“生态”与“生计”统筹双赢为目标
    2.4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
        2.4.1 生态承载理论
        2.4.2 恢复生态理论
        2.4.3 反贫困理论
        2.4.4 人口迁移理论
        2.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草原牧区实施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及移民范围的确定
    3.1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以内蒙古为例
        3.1.1 缓解牧区人口过快增长与生态资源矛盾加剧的迫切需要
        3.1.2 缓解牧区草原牲畜严重超载,给草原植被恢复以转机的迫切需要
        3.1.3 摆脱恶劣生存环境,求得未来更好发展的实际需要
    3.2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可行性与艰巨性
    3.3 移民范围的确定与分类
        3.3.1 移民范围的确定与指标选择依据
        3.3.2 移民范围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第四章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
    4.1 迁移动力形成的机理及运行规律
        4.1.1 迁移动力形成的机理
        4.1.2 迁移动力的运行过程及一般规律
    4.2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动力机制的构建
        4.2.1 政府的推动与问题
        4.2.2 牧民的迁移动力与阻力
        4.2.3 迁入地的吸引力与排斥力
        4.2.4 相关方的互动与合力
    4.3 牧民迁移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文献简述及模型选择
        4.3.2 Logit 模型的数据说明及样本描述
        4.3.3 牧民对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认知
        4.3.4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3.5 小结
    4.4 牧区生态移民动力培育与平衡机制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地与产业选择
    5.1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地选择的原则及条件
        5.1.1 安置地的选择原则
        5.1.2 安置地的选择条件
        5.1.3 安置地的类型选择与安置方式
    5.2 案例:5 个移民村 87 户移民对安置地选择条件分析
        5.2.1 5 个移民村 87 户移民实地调研汇总
    5.3 产业安置的选择与条件
第六章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计划与迁移方式
    6.1 迁移计划设计
        6.1.1 迁移计划的重要性与说明
        6.1.2 制定迁移计划的指导思想与解释
        6.1.3 移民生产发展计划
        6.1.4 移民发展能力培训计划
    6.2 迁移组织安排
        6.2.1 建立移民搬迁代办机构与职责
        6.2.2 落实迁入地安顿措施
        6.2.3 解除移民搬迁后遗留事项
    6.3 移民迁移方式选择与过渡期
    6.4 内蒙古巴林右旗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计划实例
        6.4.1 安置计划
        6.4.2 安置标准
        6.4.3 建设内容
        6.4.4 资金投入计划
        6.4.5 组织计划
        6.4.6 资金管理计划
第七章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效应评价与风险分析
    7.1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效应评价
        7.1.1 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7.1.2 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7.1.3 移民迁移效应评价实例
    7.2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迁移的主要风险
        7.2.1 评价贫困风险指标体系
        7.2.2 AHP 贫困风险模型构建
        7.2.3 数据来源
        7.2.4 评价模型应用
        7.2.5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风险防控
第八章 人畜迁出后的草场管护形式与管护效果
    8.1 制定严格的人畜退出草场管护与植被恢复条例
        8.1.1 重新确立管护优先、生态为主的草场功能定位
        8.1.2 授权组建草场管护专业队伍,加强草场管护工作
    8.2 草原管护形式的确定与评价
    8.3 提高草场管护效果的思路与措施
        8.3.1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8.3.2 构建草场共管协调机制
        8.3.3 建立“以黑补绿”长效机制
        8.3.4 加强管护队伍建设,提高管护者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牧户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 ——以环青海湖地区牧户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地退化的判别
    2.2 草地退化的原因
        2.2.1 自然因素
        2.2.2 草地地理特征因素
        2.2.3 牧户行为因素
    2.3 牧户行为影响因素
        2.3.1 牧户特征因素
        2.3.2 草地因素
        2.3.3 政策制度因素
        2.3.4 市场因素
    2.4 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框架
        3.1.1 草地退化层次
        3.1.2 牧户行为层次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4.1 研究区域描述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研究区样本选择
    4.2 研究区域统计性描述
        4.2.1 牧户样本分布
        4.2.2 草地退化情况统计性描述
        4.2.3 牧户生产活动行为描述
第五章 草地退化原因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及定义
        5.1.1 工具变量的选取
        5.1.2 其他变量的选择
    5.2 模型的选择
    5.3 计量模型结果及分析
        5.3.1 牧户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2 草地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3 市场信息影响因素分析
        5.3.4 政策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5.3.5 有投资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5.3.6 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和禁、休、轮牧行为影响分析
        5.3.7 其他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沙漠化防治中压力转移模式的检讨——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文化遗址区域生态风险演变及预估[D]. 李忠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呼伦贝尔草原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朱晓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户满意度、超载行为和减畜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为例[D]. 丁文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4]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5]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D]. 苏日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呼伦贝尔草原利用红线研究[D]. 叶生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D]. 韩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8]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9]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姜冬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10]牧户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 ——以环青海湖地区牧户研究为例[D]. 尚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原荒漠化防治压力转移模式综述——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