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内涵的拓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养内涵的拓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一、信息素质内涵的扩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王捷[1](2021)在《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实践与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建立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实施师生信息素养教育覆盖所有学科的教学策略,培养师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并巩固与各学院教学合作关系,做好图书情报教师团队及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卢琏[2](2021)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史佳[4](2021)在《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对信息素养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激增,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途径,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疫情防控时期,信息辨别能力的重要性更是凸显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突出地位。硕士研究生属于我国的高学历人才,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研究,不仅对于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满足了信息社会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借鉴他人的成果,概述了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特性和理论基础;并以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利用网络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和硕士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调研,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信度、效度检验和开展数据分析。调研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地区、类别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国各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研究生的信息意识与观念和信息素养知识水平比较乐观,但其信息素养能力和信息伦理水平有待提高。各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通过信息素养课程、培训讲座和比赛活动等方式开展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间,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开展方式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保障信息素养教育的持续运行。基于调研分析的结果,本文得出我国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处于后疫情时代下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分别是:推动国内外合作,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协同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专门性设施建设;紧跟时代需求,加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指向性,创新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栾庆玲[5](202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冉[6](2021)在《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信息素养教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加之国家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并且,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领域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创新,慕课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慕课的出现也带动了信息素养课程的发展,各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慕课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信息素养慕课教学仍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杂乱无章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慕课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慕课、信息素养慕课的研究情况,了解了当前信息素养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其他研究者对迪克—凯瑞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肯普模型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为依据确定了此次研究的分析框架。然后,本研究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确定为此次研究的调研平台,并从中选取了十门课程进行调查研究,依据确定的分析框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十门样本的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十门慕课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由于对于高校而言,学术研究是信息素养课程中最常见的内容,依据前期的调查分析的结果,笔者以学术研究为例提出了信息素养慕课的教学设计改进方案。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信息素养以及慕课的研究现状,对所选择的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慕课样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且以学术研究领域为例进行了信息素养慕课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信息素养慕课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为我国信息素养慕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陈吉庆[7](2021)在《高校图书馆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由此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发展迎来了国家政策所给予的重大机遇。结合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业务目标与校园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整合目前安徽省高校普遍采用的建设模式,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从信息需求理论出发,从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实体书店合作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入手,分析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实体书店的结合;并总结目前安徽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最普遍的三种建设模式,包括高校图书馆内建设实体书店模式、校外社会资本单独建设实体书店模式、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内实体书店共建模式。发现新时期建设的校园实体书店更多是基于高校图书馆。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将结果进行整理后最后形成了针对不同高校类型所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建设模式建议。

周孝进[8](2021)在《微课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着学校不够重视,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学习的内容、时间、空间过于集中,缺乏师生互动交流,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问题。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制作成本低、直观性强、内容短小精练、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特点,其不仅可作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可成为信息检索课程和专题讲座的有效补充。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发微课视频,完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更好地为高校教育科研服务。

王莲[9](2020)在《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比较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通过对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OILI)理论和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等方法,了解中美两国OILI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的主体内容相对一致,只是国内对某些内容的处理还有改进空间。中美高校图书馆均采用多种形式开展OILI,但差异较为明显。在对多种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在线教程是卓有成效的OILI的形式之一。对国内而言,开展OILI,要有求实意识和精品意识;倡导在线教程,体现内容完整性与形式多样性;注重高阶技能培养,融信息、研究、学术于一体。

钱彩平[10](2020)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特性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有图书馆开展嵌入式服务的实践新框架,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和路径引领信息素养教育的未来及发展趋向。通过回溯、比较和分析,文章全面系统阐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主要特性以及五种典型实践模式。基于对现有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案例的检视和反思,面向未来,要全方位拓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新形式,以此提高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信息素质内涵的扩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素质内涵的扩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 中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概况
    2.2 中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比较
3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架构
    3.1 建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机制
    3.2 执行新的教学大纲
    3.3 实施阶段性、多路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3.3.1 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3.3.2 硕(博)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3.3.3 常规性信息资源培训
    3.4 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再教育系列活动
        3.4.1 教师信息素养职后培训策略
        3.4.2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化信息资源培训服务
    3.5 加强信息素养教学成果考核与评价工作
4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应发挥图书馆的优势
    4.1 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4.2 加强与各学院(系)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4.3 做好图书情报教师团队及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4.4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1.3.2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2.1.2 信息素养的内涵
        2.1.3 研究生信息素养及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概念
    2.2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性
        2.2.1 专业性
        2.2.2 高层次性
        2.2.3 创新性
    2.3 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实践理论
        2.3.3 批判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1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3.2.2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方式分析
        3.2.3 疫情防控时期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调研分析
    4.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4.2 问卷设计规则与检验
        4.2.1 问卷设计规则
        4.2.2 问卷项目分析
        4.2.3 问卷效度检验
        4.2.4 问卷信度检验
    4.3 正式问卷的生成、发放与回收
    4.4 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分析
        4.4.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4.2 信息素养教育总体水平分析
        4.4.3 信息素养各层面分析
        4.4.4 疫情防控期间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4.5 个体差异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1 性别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2 年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3 学习形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4 入学学习方式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5 学科类别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6 年龄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7 研究成果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5.8 高校所在位置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高校之间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差距大
        5.1.2 信息素养教育认知度低
        5.1.3 师资力量欠缺
        5.1.4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缺乏指向性和全面性
    5.2 提升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5.2.1 推动国内外合作,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协同发展规划
        5.2.2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专门性设施建设
        5.2.3 紧跟时代需求,加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建设
        5.2.4 提升教学指向性,创新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素养教育倍受重视
        (二)慕课引领教育发展趋势
        (三)信息素养慕课日益普及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案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素养
        (二)慕课
        (三)教学设计
    二、信息素养慕课的研究现状
        (一)慕课建设相关的文献综述
        (二)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文献综述
        (三)信息素养慕课相关的文献综述
    三、在线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二)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三)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信息素养慕课现状调研
    一、慕课调研样本选取
        (一)中国大学MOOC平台介绍
        (二)样本选取标准
        (三)样本情况介绍
        (四)样本分析标准
    二、信息素养慕课样本分析
        (一)前期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策略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评价
    三、慕课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习者分析欠缺
        (二)目标不明确聚焦
        (三)教学内容零散化
        (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五)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六)教学评价缺乏过程性
        (七)针对当前问题的改进对策和优化建议
第四章 面向学术研究的信息素养慕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培养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意义
        (二)面向学术研究的信息素养慕课特点
        (三)设计理念及主要标准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
        (二)学习者和环境分析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根据目标和场景确定教学内容
        (二)具体内容的设计
    五、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学顺序
        (三)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的设计
        (一)教学课件
        (二)文档资料
        (三)软件资源包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
        (一)形成性评价
        (二)总结性评价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7)高校图书馆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及校园实体书店与信息需求理论分析
    2.1 校园实体书店发展概述及定位
        2.1.1 校园实体书店发展概述
        2.1.2 校园实体书店发展定位
    2.2 高校图书馆发展概述及定位
        2.2.1 高校图书馆发展概述
        2.2.2 高校图书馆发展定位
    2.3 信息需求理论及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2.3.1 泰勒层次信息需求理论的内涵
        2.3.2 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
        2.3.3 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2.4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实体书店合作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4.1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实体书店合作建设的必要性
        2.4.2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实体书店合作建设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园实体书店建设模式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内建设实体书店模式
        3.1.1 馆内实体书店模式概述
        3.1.2 馆内实体书店案例分析
        3.1.3 馆内建设问题总结
    3.2 校外社会资本单独建设实体书店模式
        3.2.1 社会资本单独建设模式概述
        3.2.2 社会资本单独建设模式案例分析
        3.2.3 社会资本单独建设问题总结
    3.3 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内实体书店共建模式
        3.3.1 分散式实体书店模式概述
        3.3.2 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模式案例分析
        3.3.3 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模式问题总结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园实体书店建设问卷分析
    4.1 高校信息用户与高校图书馆及出版发行商问卷调查
        4.1.1 问卷调查设置的原则
        4.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 高校图书馆功能需求分析
        4.2.1 信息获取环境智能化
        4.2.2 信息资源需求专业化
        4.2.3 信息服务需求多样化
    4.3 高校师生空间需求与情感需求分析
        4.3.1 空间需求分析
        4.3.2 情感需求分析
        4.3.3 空间需求与情感需求的结合分析
    4.4 实体书店出版发行商的经营目标与策略
        4.4.1 针对高校自然人文环境的特色化风格设计
        4.4.2 针对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精准服务
        4.4.3 “互联网+”智慧化实体书店经营策略与拓展服务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实体书店建设模式建议
    5.1 综合类高校图书馆实体书店建设模式建议
        5.1.1 以高校图书馆主导与社会资本建设模式为主要方向
        5.1.2 基于信息用户本身特点打造立体空间
    5.2 专业型高校图书馆实体书店建设模式建议
        5.2.1 致力于强化高校品牌,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合作机制
        5.2.2 处理好与所在高校图书馆的竞合关系
        5.2.3 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所有权结构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校园实体建设问卷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微课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信息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1.1 学校不重视。
        1.1.2 学生不重视。
    1.2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1.3 缺乏师生互动交流,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2“微课”的定义与特点
    2.1 音画结合,直观性强
    2.2 微课视频的内容短小精练,适合碎片化学习
    2.3 微课视频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4 微课视频的开发成本不高,制作相对容易
3 微课视频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3.1 微课视频是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3.2 微课视频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和专题讲座的有效补充

(9)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比较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OILI的内涵
    1.1 从教学内容看OILI的内涵
    1.2 从形式上看OILI的内容体现
        1.2.1 体现完整内容的OILI的形式(以下简称完整型)
        1.2.2 体现局部内容的OILI的形式(以下简称散点式)
2 文献调研
    2.1 国外文献调研
    2.2 国内文献调研
3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的实践
    3.1 美国高校图书馆OILI的实践
        3.1.1 美国高校图书馆OILI的内容
        3.1.2 美国高校图书馆OILI的形式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OILI的实践
        3.2.1 国内高校图书馆OILI的内容
        3.2.2 国内高校图书馆OILI的形式
    3.3 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线教程的再调研
4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的比较与分析
    4.1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4.1.1 共性分析
        4.1.2 差异分析
        (1)讲解力度的差异。
        (2)教学主线的起点不同。
        (3)讲解视角不同。
    4.2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形式的比较与分析
        4.2.1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形式上的差异
        4.2.2 各类在线教育形式的主要特点
        4.2.3 中美高校图书馆OILI的完整型形式的特点比较
        (1)在线教程的特点。
        (2) MOOC的特点。
        4.2.4 在线教程在国内的发展及遇冷的原因
5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5.1 开展OILI要有求实意识和精品意识
    5.2 倡导在线教程,体现内容完整性与形式多样性
    5.3 注重高阶技能培养,融信息、研究、学术于一体

(10)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特性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提出及其内涵
2 比较视角下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特性
    2.1 教学主体更加多元化,各主体间建立形成交互、责任与成果共享的协作关系
    2.2 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能将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与学科专业化课程有机整合
    2.3 教学效果更加高效化,能够在情景交融中提供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2.4 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能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切实推进各要素优化组合
    2.5 教学考核推进双优化,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也强化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培养
3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分析
    3.1 部分嵌入式课堂教学模式
    3.2 全程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
    3.3 嵌入虚拟教学环境模式
    3.4 分层次嵌入式教学模式
    3.5 “三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4 反思与展望

四、信息素质内涵的扩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王捷. 图书馆学刊, 2021(07)
  • [2]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卢琏.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史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D]. 栾庆玲. 南昌大学, 2021
  • [6]信息素养类慕课的案例分析及面向学术的教学设计研究[D]. 李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7]高校图书馆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研究[D]. 陈吉庆.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微课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 周孝进.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21(01)
  • [9]中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比较与思考[J]. 王莲. 图书情报工作, 2020(22)
  • [10]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特性与实践模式研究[J]. 钱彩平.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4)

标签:;  ;  ;  ;  ;  

信息素养内涵的拓展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