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究竟是不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林志捷[2](2021)在《论中国米粉起源于江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现代文献系统整理手段,探索江西米粉从形成、发展到传播的简史,以期为中国粮食加工史的整体研究提供一个子项。主要利用江西地方志等历史典籍和文献对米粉的记载,借鉴钱钟书《管锥编》中对古代文献中米(线)粉记载的初步梳理成果,在分析、总结前人对米粉起源的误判后,对江西米粉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描述,并与不同地区历代米粉文献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米粉起源于江西"的结论。
季凡人[3](2020)在《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我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国家利益,是一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停止过对外文化传播的步伐,不断地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孔子学院的成立响应了国家号召,同时对增强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话语权具有深远意义。自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努力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的需要,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如:从文化传播内容上看,有些教师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不能精准选择适合本土的中华文化内容进行传播;从文化传播受众上看,我们未充分剖析哪些社会阶层的受众目标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使孔子学院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能,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或者知道该社会阶层的受众目标很重要,但是不知采取何种办法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从文化传播渠道上看,在社交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孔子学院还未开发海外社交媒体的文化传播渠道。由此可见,孔子学院还有众多难题尚未解决。因此,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视域对孔子学院进行深入研究,探寻良策就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认为孔子学院应该将“名人效应”应用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领域;提出将世界各国“社会名流”群体作为孔子学院的重要受众目标;并提出孔子学院与长江商学院联合创办“国际名流商学院”的方式争取世界各国“社会名流”群体成为孔子学院的重要受众群体;运用提炼所在国主要文化基因特征关键词的方法对比研究他国文化的共性与特性;把沙特阿拉伯作为伊斯兰国家典型代表,并对伊斯兰国家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与对策;提出拓展热爱中华文化的国际网络红人合作伙伴,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以及对创建海外社交媒体渠道提出了具体对策等。
王谦菊[4](2019)在《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也有着非凡影响。如何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高中历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方面历史事件发生在过去,它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重现于学生面前;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展现历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阵地,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更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提升课堂效果成为广大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一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影视传媒的发展,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历史纪录片,以独特的真实性、纪实性、学术性及思想性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十分契合。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被引入历史课堂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其中,2006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原经济频道首播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作为优秀历史纪录片的代表,制作精良、格局开阔、动画优美、史料丰富,以15世纪后陆续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包括后来的苏联)、美国等九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为解读对象,直观、生动、形象地表述历史,对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即选取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大国崛起》)作为影视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进行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以外,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章:《大国崛起》简介及其史学价值。这部分简单界定了纪录片和历史纪录片的概念,介绍了《大国崛起》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播出评价,论述了《大国崛起》的史学价值,如叙事化地表述历史、艺术性地呈现历史、体现多元史观、蕴含丰富史料。第二章:《大国崛起》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该部分阐述了纪录片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史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还从开发课程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及渗透核心素养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大国崛起》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第三章:《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这部分从两个方面列举了《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是从各个教学环节来说,二是以具体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环节上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到课堂总结都列举了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则是以《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课中的具体运用为例,论述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影视资源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和课程改革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途径,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作为优质历史影视资源的代表,自播出以来就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反响,但针对该纪录片运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太多,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在利用历史纪录片辅助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也为笔者今后继续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带去一些指引。
张力[5](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吴丹萍[6](2018)在《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成都古城历史层积的调查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载体,面对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的矛盾,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性概念的提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成都作为一个近2000年没有移过都、变过名的古城,是我国内陆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典型代表型城市。而古城区作为千年古都的发展中心,其所蕴含的层积信息具有多方位的研究价值,对古城区的历史层积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协调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未来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成都历史脉络进行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普查的基础上,将成都市古城区的整个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自张若建城以来,经历多次战乱,到清代重建成都开始,以及民国时期阶段对成都历史层积产生的影响和变化,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全过程。由历史层积的过程性为研究侧重点,从城市发展的层积特质角度对古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及价值评价,从而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优化建议。首先,以成都两千年以来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变迁与发展为背景,对成都市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将成都古城的历史层积脉络分为秦汉时期,唐至明朝时期,明朝,清朝、民国、解放后—1980年代六个时间分段进行梳理,分析各个发展阶段中,古城随历史层层积淀所体现的特征。其次,以各类文献资料为辅助对历史古地图进行地图转译,深入对成都古城历史层积库存资源展开调查,并将数据分为空间要素、街巷要素与用地要素分别绘制成都古城的空间历史要素分布图,为进一步的历史层积价值评价研究奠定资料基础。第三,结合GIS叠加分析工具对成都古城历史层积数据分类各项所体现的历史、岁月、传承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绘制成都古城历史层积价值分布图,并构建历史层积特色空间网络。从而清楚地看到古城区的整个发展演变脉络下遗留下的具有传之后代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层积脉络。最后,以历史层积特色空间网络为基础,结合相关规划的解读与分析,从古城保护整体格局与古城空间保护策略两个方向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优化建议。
王永颜[7](2016)在《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文中指出清末直隶总督作为掌管直隶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是由总督个体组成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带有封建官僚维护封建统治和自身独特地位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关注教育改革、注重人才培养、热衷办学的独特个性。清末新政时期,在直隶总督的掌控与推动下,河北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尤为显着,其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创办了各级各类新学堂,而且创建了河北近代教育体系,奠定了河北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河北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通过研究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教育转型实践,不仅为学术界研究督抚办教育现象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当今发展区域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历史启示。导论部分,分析了“督抚办教育现象”是清末一种新风尚,重点探讨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现状,最后阐释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力求为全文的写作做好铺垫。第一章阐述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包括,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东渐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影响,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概况几个方面。从西方近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河北悠久的办学传统、清末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以及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等方面,多视角分析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内外动因。第二章分析了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在分析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对教育的统辖与管理,以及任职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贡献卓着的四位总督及其兴教办学的突出成绩。接着探究了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教育幕僚群体和执行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基本特征与构成,指出他们是清末直隶总督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第三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包括学校教育理念转变的举措,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促成传统学校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以及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了清末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以及地方官员在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变革与转型过程中,兴办新学堂、倡办新教育的各项具体改革措施与成效。第四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包括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校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几个方面,采用文献分析与计量史学等方法,在与直隶封建传统旧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末河北各级各类新教育的基本现状与典型特征。第五章是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与影响因素分析。在清末直隶总督的推动下,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取得显着成效。不仅促进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推动清末河北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培养了奔赴各行各业的新式学堂毕业生,提高了国民素质,还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从教育转型成功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成功推进等方面,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分析了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总结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推动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主要特点,同时从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历史事实与推动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与具体实践中,提出对今天教育改革与转型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余论部分主要对“督抚办教育现象”进行历史透视,分析了地方督抚兴办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本质特征。同时还对总督研究,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研究进行了研究反思与理论探讨。
王旭[8](2015)在《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建筑教育之前,建筑教育经历了中世纪师徒传授的行会制和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两个阶段。针对工业革命浪潮而涌现的机械化大生产所产生一系列关于艺术与工业化的问题,莫里斯和拉斯金发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推动并影响了格罗皮乌斯成立包豪斯,从此开启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历程。从1919年包豪斯成立至今,西方现代建筑经历了以包豪斯为起源、以德州骑警为转折再到AA建筑联盟实现建筑教育逆袭三个阶段。论文以原始资料收集整理为基础,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中以包豪斯、新包豪斯、乌尔姆、德州骑警、库柏联盟和AA建筑联盟这六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通过对这六所高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整理分析,反思建筑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出建筑教育先后经历了中世纪行会、包豪斯及AA建筑联盟的实践派教育模式和巴黎美术学院、德州骑警的学院派教育模式,总体上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建筑教育将呈现出以实践派为主兼顾学院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现代建筑教育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教育分为基本素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两个部分,提出我国当前建筑教育可依据学生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分为执业建筑师培养、前卫建筑师培养以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等不同培养模式,并在本科阶段强调分层化和研究生阶段强调专业化的多元培养模式。此外,结合德、美、英三国的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将注册认证制度作为高校执业建筑师培养成果的检验,有效促进建筑教育的积极发展。从模型材料的真实性和实践制度的完善性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总之,结合我国建筑教育现状,以史为鉴,总结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对我国当今建筑教育的启示。
袁博[9](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王若冰[10](2014)在《渭河传》文中认为源头在哪里挂了加力的猎豹牌越野车嘶呜着在遍地泥泞的山坡下扭了几下屁股,熄火抛锚在深深的泥潭之际,渭河源头鸟鼠山就出现在了眼前。举目望去,植被稀疏的山湾里一座并不高峻的山梁在前面竖起。有丛林、荆棘、草莽在山湾里无拘
二、究竟是不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究竟是不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反思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归纳演绎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考察 |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相关概念 |
一、文化的内涵 |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
三、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
一、物质文化 |
二、精神文化 |
第三节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传统历史 |
一、秦汉时期的初步发展 |
二、南北朝时期的西学东进 |
三、隋唐时期的广泛传播 |
四、宋元明时期的文化融合 |
五、清朝时期的固步自封 |
第二章 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考察 |
第一节 孔子学院的概述 |
一、孔子学院成立背景 |
二、孔子学院现实状况 |
三、孔子学院成立意义 |
第二节 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现状 |
一、文化传播者现状 |
二、文化传播受众者现状 |
三、文化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现状 |
四、文化传播渠道现状 |
第三章 孔子学院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文化传播内容存在的问题 |
一、内容未充分体现中国精神 |
二、内容未充分结合本土价值观 |
三、呈现方式忽视受众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文化传播受众者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以社会阶层为视角的受众分类 |
二、缺乏以社会名流为目标的受众策略 |
第三节 文化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海外社交媒体的应用 |
二、网络孔子学院缺乏师生互动 |
第四章 孔子学院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对策 |
第一节 精准选择文化传播内容 |
一、内容选择要有学术意识 |
二、内容选择要体现理念契合 |
三、基于本土环境的文化呈现方式 |
第二节 策略利用社会名流受众 |
一、以社会阶层划分受众群体 |
二、充分整合社会名流资源优势 |
三、联合创建国际名流商学院 |
第三节 创新发展海外社交媒体渠道 |
一、选择海外社交媒体的原因 |
二、选择海外社交媒体的方法 |
三、运营海外社交媒体的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效果 |
二、传媒技术和影视资源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影响 |
三、历史纪录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简介及其史学价值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纪录片 |
二、历史纪录片 |
第二节 《大国崛起》简介 |
一、创作背景 |
二、主要内容 |
三、播出评价 |
第三节 《大国崛起》的史学价值 |
一、叙事化地表述历史 |
二、艺术性地呈现历史 |
三、体现多元史观 |
四、蕴含丰富史料 |
第二章 《大国崛起》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 |
第一节 历史纪录片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影视史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大国崛起》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 |
一、开发更多课程资源 |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
三、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章 《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
第一节 运用于诸多教学环节 |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
二、讲授新课——突破重点难点 |
三、课堂总结——提升认识高度 |
第二节 《大国崛起》在《开辟新航路》一课中的运用实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创新性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观点创新 |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
1.5.1 章节安排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4 小结 |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
5.3.2 基础结构研究 |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
5.3.4 小结 |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性 |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
7.2 研究的启示性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1.书籍专着 |
2.学位论文 |
3.期刊论文 |
4.会议论文集 |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
1.葬事筹备分册 |
2.陵园管理(上)分册 |
3.陵园管理(下)分册 |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
(6)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成都古城历史层积的调查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城市历史景观研究背景 |
1.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提出 |
1.2.2 城市历史景观研究现状 |
1.2.3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引入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范围及研究对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对象 |
1.5 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历史层积的认知初探与价值评价 |
2.1 关于层积性的研究进展 |
2.1.1 研究现状 |
2.1.2 研究的局限与尝试 |
2.2 历史层积的概念阐释 |
2.2.1 层积性研究的侧重点 |
2.2.2 历史层积的分层研究方式 |
2.2.3 历史层积的研究意义 |
2.3 历史层积的价值属性 |
2.3.1 历史价值 |
2.3.2 岁月价值 |
2.3.3 传承价值 |
2.3.4 小结 |
2.4 历史层积价值评价指标及赋值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都古城历史层积脉络 |
3.1 历史层积脉络研究工作思路 |
3.1.1 数据整理方法 |
3.1.2 信息要素的分类 |
3.1.3 数据来源 |
3.2 成都古城区形态的层积变化资料整理 |
3.2.1 历史概述 |
3.2.2 总体经济状况 |
3.2.3 水道变迁史 |
3.3 成都古城区形态的转译结果分析 |
3.3.1 空间要素层积 |
3.3.2 街巷要素层积 |
3.3.3 用地要素层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层积价值分析及特色网络构建 |
4.1 历史层积价值分析方法 |
4.2 历史层积价值分析成果 |
4.2.1 空间要素 |
4.2.2 街巷整理 |
4.2.3 用地要素 |
4.3 历史层积特色空间网络的构建 |
4.3.1 层积特色网络的核心 |
4.3.2 层积特色轴线 |
4.3.3 历史层积特色空间网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都古城空间保护建议 |
5.1 相关规划解读 |
5.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
5.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
5.1.3 《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20)》 |
5.1.4 小结 |
5.2 构建古城保护整体格局 |
5.2.1 三大层积特色核心 |
5.2.2 五个特色风貌片区 |
5.2.3 六条文化路径轴线 |
5.3 优化古城空间保护策略 |
5.3.1 城市格局特征的强化 |
5.3.2 街巷名称与肌理保护 |
5.3.3 重要空间节点的保护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督抚办教育:清末一种新风尚 |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五、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 |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 |
一、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 |
二、西学东渐对清末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 |
三、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牵引 |
四、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五、清末新政前河北教育变革的历史透视 |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动因 |
一、西方现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 |
二、河北地区兴教办学的历史传统 |
三、清末政府视教育改革为救国良策 |
四、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 |
五、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
第二章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 |
第一节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概览 |
一、直隶总督的历史演变 |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 |
三、直隶总督对教育的统辖与管治 |
四、清末直隶总督的任职情况 |
第二节 对清末教育转型贡献卓着的四位总督 |
一、奠定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基础的袁世凯 |
二、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平稳转型的杨士骧 |
三、对教育变革充满热情而又昙花一现的端方 |
四、奖励捐资兴学并积极推进变革的陈夔龙 |
第三节 协助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文教幕僚群体 |
一、清末直隶总督幕僚制度及其特征 |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文教幕僚群体 |
三、关心教育热衷学务的行政官员 |
第四节 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执行群体 |
一、认真筹划推动捐资兴学的地方绅董 |
二、尽心竭力推动新学堂发展的办学人员 |
三、热衷兴学活动的直隶教育会会员 |
四、引领教育转型走向的教育家群体 |
第三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举措 |
第一节 促进教育理念转变的相关措施 |
一、为开阔视野派官员到国外考察学务 |
二、为培养新型人才选派生员出国游学 |
三、借助各类报刊大力宣传新式教育 |
第二节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 |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 |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三节 促成传统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 |
一、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
二、对新式学堂的整改 |
三、将私塾改为小学堂 |
四、强令书院改新学堂 |
第四节 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 |
一、强化对学校教学的督导 |
二、要求教师开展教育研究 |
三、引进欧美新式教学方法 |
四、制定学堂教学管理规程 |
第五节 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 |
一、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新型教师 |
二、兴办女子教育促成男女平等的师生群体 |
第四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 |
第一节 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逐渐消退 |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 |
三、各方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 |
第二节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 |
一、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
二、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
第三节 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 |
一、学校教育层级结构的变化 |
二、学校教育类别结构的转换 |
三、学校教育性别结构的改变 |
第四节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
一、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型 |
三、学校教学方法的创新 |
第五节 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 |
一、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 |
二、学校学生群体的变化 |
三、师生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的变化 |
第五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成效 |
一、促使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 |
二、河北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
三、新式学堂毕业生奔赴各行各业 |
四、各级新教育促进河北国民素质的提高 |
五、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二节 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育成功转型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 |
二、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 |
三、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的成功推进 |
四、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 |
第六章 清末直隶总督与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 |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推进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 |
一、社会转型为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提出了客观需求 |
二、清末新政为直隶总督提供了兴学育才的历史舞台 |
三、总督的办学热情与理念是河北教育转型的关键 |
四、总督的兴教设学是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五、总督兴办地方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现代价值 |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
二、地方行政长官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 |
三、城乡士绅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
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
五、政府倡导与民众参与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
余论 |
一、“督抚办教育现象”的历史透视 |
(一) 任前经历是督抚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与时机的基础 |
(二) 督抚是清末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 |
(三) 督抚办教育得益于高级教育幕僚的全力襄理 |
(四) 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
(五) 制定有效举措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
二、关于清末总督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 研究总督要思考其与周围群体的关系 |
(二) 研究总督的一个方面要同时关注其他方面 |
(三) 注意对总督进行评价的客观性 |
三、关于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8)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 |
2.1 大学教育体系 |
2.1.1 大学教育之前的教育体系 |
2.1.2 中世纪大学教育体系 |
2.1.3 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
2.2 建筑师及建筑教育体系 |
2.2.1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
2.2.2 从文艺复兴到学院派 |
2.2.3 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4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Arts & Crafts Movemont)到包豪斯 |
2.2.5 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起源——包豪斯 |
3.1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
3.1.1 包豪斯草创期(19191921 年) |
3.1.2 包豪斯发展期(19211925 年) |
3.1.3 包豪斯高潮期(19251928 年) |
3.1.4 包豪斯建筑期(19281930 年) |
3.1.5 包豪斯衰落期(19301933 年) |
3.2 包豪斯的课程设置 |
3.2.1 包豪斯的基础教育 |
3.2.2 包豪斯的作坊教育 |
3.2.3 包豪斯的建筑教育 |
3.3 包豪斯的教学特色 |
3.3.1 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 |
3.3.2 生产实践的推动作用 |
3.3.3 交流展览的激发作用 |
3.3.4 商业售卖的经济支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延续——新包豪斯与乌尔姆 |
4.1 新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
4.2 新包豪斯的课程设置 |
4.2.1 基础教育 |
4.2.2 摄影课 |
4.2.3 视觉设计 |
4.2.4 产品设计 |
4.2.5 建筑系 |
4.3 新包豪斯的教学特色 |
4.4 乌尔姆的发展历程 |
4.4.1 草创期——筹备与建立(19451955) |
4.4.2 发展期——设计与艺术(19551957) |
4.4.3 高潮期——设计与科学(19571963) |
4.4.4 衰落期——挣扎与失败(19631968) |
4.5 乌尔姆的课程设置 |
4.5.1 乌尔姆的基础教育 |
4.5.2 乌尔姆的专业教育 |
4.6 乌尔姆的教学特色 |
4.6.1 交流展览的激发作用 |
4.6.2 企业合作的推动作用 |
4.6.3 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转折——德州骑警 |
5.1 德州骑警的发展历程 |
5.1.1 前德州骑警(19511954) |
5.1.2 德州骑警(19541956) |
5.1.3 后德州骑警(19561958) |
5.2 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1 前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2 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2.3 后德州骑警的课程设置 |
5.3 德州骑警的教学特色 |
5.3.1 构成练习的“建筑化” |
5.3.2 实现现代建筑是可教的 |
5.3.3 艺术素养对设计的推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升华——库柏联盟 |
6.1 库柏联盟的发展历程 |
6.2 库柏联盟的课程设置 |
6.2.1 基础课程 |
6.2.2 设计课程 |
6.2.3 专题课程 |
6.2.4 独立命题 |
6.3 库柏联盟的教学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建筑教育的逆袭——AA建筑联盟 |
7.1 AA建筑联盟的发展历程 |
7.2 AA建筑联盟的本科教育 |
7.2.1 预科教育 |
7.2.2 一年级学习 |
7.2.3 中级学院及资质学院 |
7.2.4 建筑专业实践 |
7.2.5 其他课程 |
7.3 AA建筑联盟的研究生教育 |
7.3.1 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型) |
7.3.2 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研究型) |
7.3.3 历史建筑保护 |
7.3.4 设计与制作 |
7.3.5 数字技术设计 |
7.3.6 可持续环境设计 |
7.3.7 建筑历史及评论 |
7.3.8 住宅及城市设计 |
7.3.9 景观设计 |
7.3.10 跨领域设计 |
7.3.11 博士课程 |
7.4 AA建筑联盟的教学特色 |
7.4.1 实践性 |
7.4.2 批判性 |
7.4.3 创新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
8.1 德、英、美的建筑教育体系及其注册认证制度 |
8.1.1 德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2 英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3 美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1.4 我国建筑教育及注册认证制度 |
8.2 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 |
8.2.1 建筑教育中基本素养的培养 |
8.2.2 建筑教育中个性化的培养 |
8.3 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思 |
8.3.1 教学理念的演变规律 |
8.3.2 乌托邦式的设计执念 |
8.3.3 批判创新的教学精神 |
8.4 对我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
8.4.1 分层次多样化教学 |
8.4.2 注册认证制度对部分建筑学教育的检验 |
8.4.3 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
8.4.4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8.5 本章小结 |
总结 |
附录 |
附录一 包豪斯教师名录 |
附录二 新包豪斯教师名录 |
附录三 乌尔姆课程、教师作品及学生作业 |
附录四 乌尔姆教师名录 |
附录五 库柏联盟教师名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究竟是不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论中国米粉起源于江西[J]. 林志捷. 地方文化研究, 2021(02)
- [3]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D]. 季凡人.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9)
- [4]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王谦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5]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成都古城历史层积的调查与保护研究[D]. 吴丹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7]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D]. 王永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从包豪斯到AA建筑联盟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研究[D]. 王旭. 天津大学, 2015(08)
- [9]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10]渭河传[J]. 王若冰. 中国作家,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