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纪冉[1](2021)在《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体系的共包封是指将多种活性成分进行合理搭配,产生比单一成分更好的功能效果,作为健康饮食与疾病预防的营养强化策略。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活性成分引入食品或饮料体系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实现营养素的控制释放,还可以有效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然而复合凝聚的疏水空腔更适合包封疏水性化合物。本课题旨在探寻一种同时包封不同溶解度的功能因子的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并预测功能脂质作为疏水性载体的潜力,以提升介质油的多功能性。因此,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为代表模型,通过两步乳化适应,构建亲水/亲油的多室结构,再结合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实现不同溶解度组分的共包封,并在不影响感官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介质油的减量提质。选择高速分散-超声辅助乳化法,制备稳定的油包水初级乳液。以乳液稳定性、表观黏度、粒径和显微形态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以5%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为脂溶性乳化剂,在4:6水油相比、3%明胶添加量下,粗混合物于12000 r/min下高速分散4 min后,转入探针超声仪以40%的振幅超声4 min得到W1/O乳液。以W1/O乳液为芯材、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凝聚层为外水相的界面稳定剂,研究了单核椭圆形微胶囊不同工艺参数的贡献性。正交试验结果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相互验证:水油相比和总生物聚合物浓度与微胶囊粒径存在显着的正面贡献,而总生物聚合物浓度同时正向影响L-抗坏血酸的包封效率。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氯化钠添加量为0.2 mol/L,水油相比为4:6,总生物聚合物浓度为2%,芯壁比为1:1。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69.56μm,包封效率为65.31%(L-抗坏血酸)和89.61%(槲皮素)。通过粘弹性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分子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芯材与蛋白质的疏水空腔发生疏水相互作用而被包埋,而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以无定形溶解态均匀分布于微胶囊中;调节p H后,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借助静电相互作用形成无定形的复合物,沉积在芯材表面形成凝聚层;单宁酸显着改善了复合凝聚层的界面性能和凝胶网络结构。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3.16%,堆密度为0.34 g/m L,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凝聚层和介质油共同保护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受热降解。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45℃时,包封的L-抗坏血酸的保留率仅为16.09%。加速氧化贮藏实验证实了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对介质油的氧化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体外消化表明,包封的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在胃液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而转入肠液环境后,表现出较为显着的突发释放,直至缓慢到达平台期。此外,包封的槲皮素和L-抗坏血酸的生物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3倍和4.6倍。选择大豆油、橄榄油、鱼油和共轭亚油酸作为介质油模型,研究功能脂质作为疏水性载体的潜力。结果发现介质油和疏水性乳化剂的结构相似性不利于共包封,具体表现为:相似程度越高,L-抗坏血酸的包封效率越差,且内水相液滴有明显的逃逸现象;而槲皮素的包封相对稳定,在不同的介质油中获得了相似的高包封效率(88.21%-93.08%)。共轭亚油酸制备的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的低保留率(32.54%)可用界面张力值的结果解释:结构相似的共轭亚油酸和疏水乳化剂PGPR在界面处存在竞争关系,削弱了界面稳定性。以上发现说明功能脂质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普通植物油,提升介质油的多功能性。
黄周群[2](2021)在《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和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喜好逐渐趋向绿色健康、保健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富含功能性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目前核桃乳饮料的研究仅限于改良产品配方和优化加工工艺,其对生物活性的探究及具体营养功能的开发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核桃的资源优势和营养保健功效。而且发酵核桃乳的风味、稳定性和营养功能的问题,也给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款富含共轭脂肪酸的稳定性及风味良好的功能性发酵核桃乳。(1)首先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将七株在MRS上具有较高共轭脂肪酸转换能力的益生菌分别接种到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根据p H值以及活菌数,初步筛选出植物乳杆菌ZS2058、干酪乳杆菌FZSSZ3-L1、鼠李糖乳杆菌JSWX-3L-2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这四株菌进行核桃乳的发酵,并确定料水比为1:5。通过研究不同的酶解条件、发酵时间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只有短双歧杆菌CCFM683发酵的核桃乳中产生了共轭脂肪酸,且当脂肪酶添加量为60 U/m L,37℃水解3 h,巴氏杀菌后接种CCFM683,发酵20 h左右,此时共轭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2.30 mg/m L,其中CLA约1.29 mg/m L,而CLNA约1.01 mg/m L。(2)以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由单因素实验得到果胶、结冷胶和CMC对核桃乳体系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在CMC添加量0.6%,果胶添加量0.04%,结冷胶添加量0.02%的优化条件下,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分别是以前的1.13倍和0.91倍,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较好。(3)通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发酵核桃乳在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添加0.016%的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酸的氧化,而且亚油酸、亚麻酸氧化产生的挥发性凤风味物质的含量,相对于其他抗氧化剂,也明显降低,发酵核桃乳饮料的脂肪氧化问题有所改善。(4)结合表观喜好度、气味喜好度、滋味喜好度和质地喜好度这4个感官属性进行感官评价,添加0.075%的核桃香精和10%白砂糖的发酵核桃乳的总体喜好度最高,达到5.8分,此时的产品呈灰白色,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兼具核桃香味和发酵风味。(5)通过加速实验,测定发酵核桃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感官、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离心沉淀率与感官评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从而建立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的发酵核桃乳货架期预测模型,推算出本成品在常温贮藏下的货架期为186 d。
李宛蓉[3](2020)在《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乳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乳清分离蛋白以其良好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营养制品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和添加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然而,乳清分离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容易发生变性和聚集,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其在食品乳化体系中的应用。而蛋白纤维状聚集体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原料,有望解决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易聚集的难题。近年来,随着Pickering乳液的深入研究,该体系正在朝向高效、安全和功能化等方向发展,将Pickering乳液应用于食品领域也成为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针对乳清分离蛋白热稳定性的改善以及当前食品工业绿色高效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缺乏的现状,本文利用酸热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自组装形成纤维聚集体,同时对蛋白纤维进行糖基化修饰制备出酸热稳定的两亲各向异性蛋白纤维,并进一步利用糖基化蛋白纤维在乙醇诱导改性以及与单宁酸的复合作用提高其功能特性,探究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及其改性产物对Pickering乳液体系稳定以及营养物质输送等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糊精三种不同糖类利用美拉德反应干热法制备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在p H 2.0和90 oC条件下酸热处理使蛋白自组装以制备两亲性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接着对糖基化蛋白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纤维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修饰降低了纤维的长度,而对纤维的宽度不产生影响,糖基化蛋白纤维平均长度为1.2μm,宽度约为3-4 nm;糖基化改性增强了蛋白纤维的表明疏水性,使得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界面形成了更厚的蛋白吸附层,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ickering乳液界面层的厚度(以液滴外径的百分比表示)由11.75±0.82%增长至33.05±0.66%;改性后,糖基化蛋白纤维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拥有更好的储藏稳定性,p H稳定性和盐离子稳定性;糖基化作用中接枝糖的链长越长,形成Pickering乳液的粘度越大,越有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而接枝糖的糖链长度与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中的脂质分解程度和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呈负相关,随着糖链的增长,脂质分解程度由67.62%降低至66.37%,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由72.00%降至65.57%。(2)考察了乳清分离蛋白以及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乳糖纤维在p H 2.0和85 oC条件下于不同乙醇浓度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制备乙醇诱导蛋白纤维并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可行性。首次报道了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在不同乙醇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发生纤维化聚集而形成高度柔性的蠕虫状蛋白纤维,随着乙醇浓度由0%增加至50%,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高度由3.3±0.2?nm降低至2.0±0.4 nm,糖基化蛋白纤维高度由3.7±0.3?nm降低至2.7±0.2 nm,在相同乙醇水平下,乳清分离蛋白纤维与糖基化蛋白纤维的高度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蛋白纤维的形成增强了原蛋白的抗氧化能力;通过SDS-PAGE分析了纤维化过程中多肽的组成和变化,结果证明了由乙醇诱导形成的糖基化蠕虫状蛋白纤维是由水解多肽构成的,同时随着酸热诱导时间的增长,蛋白分子量逐渐降低;利用Th T荧光光谱实验得出,糖基化蛋白溶液体系中乙醇会破坏糖分子原有的空间排阻效应而打破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的平衡;通过对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分析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试,得出乙醇诱导改性增强了原蛋白纤维的抗氧化能力;此外,由不同的乙醇浓度诱导的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可以有效稳定Pickering乳液,使用50%乙醇浓度诱导的糖基化蛋白纤维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显着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3)构建了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以及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制备非共价与共价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方式对蛋白/蛋白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简单的干热法美拉德反应和碱法成功制备了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乳糖-单宁酸三元复合物,Zeta电位数据显示,蛋白纤维复合物相比蛋白复合物Zeta电位的绝对值增大1-3 m V;内源荧光光谱和Th T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的共价相互作用相比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强,单宁酸的添加对蛋白/蛋白纤维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得出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之间的复合作用引起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蛋白纤维-单宁酸二元复合物中单宁酸的引入使蛋白/蛋白纤维的表面疏水性H0值由9324.0降低至1744.6,而糖基化蛋白纤维-单宁酸三元复合物中单宁酸的引入使糖基化蛋白/蛋白纤维的表面疏水性H0值由28916降低至388.2;乳清分离蛋白的改性及二元、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得蛋白热变性温度提高了9-15 oC;同时,相比于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非共价复合物,与单宁酸的共价复合作用更加有利于蛋白/蛋白纤维在乳液油水界面的吸附,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更小,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盐离子稳定性以及储藏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将糖基化蛋白-单宁酸三元复合物用于负载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在室温下避光贮藏5周后,Pickering乳液中姜黄素的保留率高达95%以上,对油相中姜黄素的降解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李翔[4](2020)在《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s,MPC)蛋白含量高、可消化氨基酸评分高,但是与传统乳蛋白配料(如酪蛋白酸钠和乳清蛋白等)相比,MPC的乳化性较差,目前研究认为是酪蛋白胶束结构影响了MPC的乳化性,限制了MPC的产业化应用。本课题通过绿色化学反应改性MPC,即通过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协同壳寡糖(oligochitosan,COS)修饰MPC,探究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应用特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以酶法糖基化MPC为壁材,以共轭亚油酸为模型芯材,制备乳液和微胶囊,探究改性MPC对芯材的保护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TG酶协同壳寡糖改性MPC。SDS-PAGE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大分子聚合物,由于电泳条带显示乳清蛋白在pH 7.0,37℃下反应0~4 h几乎不参与反应,聚合物可能是MPC中酪蛋白组分(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发生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反应所形成的。红外光谱表征则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壳寡糖的糖基化程度逐渐增大。改性MPC在3300~3600 cm-1和1050~115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强,表明N-H和O-H基团振动增强。三相接触角显示了不同改性时间MPC的亲疏水性差异,随着反应进行,改性MPC首先亲水性增加而后又变得较为疏水。本体流变分析显示,随着蛋白交联程度的增加,蛋白溶液表观黏度也随之增大。考察了酶法糖基化改性MPC在不同pH环境(pH 2~11)下溶解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有利于MPC溶解度的改善,特别地,其在pH 2~4和pH 10~11时分别提高了26.3~52.0%和16.0~24.3%,在更广泛的pH环境下显着提高MPC的溶解性有利于拓展MPC的应用范围。最后,虽然理论上交联会抑制蛋白的体外消化性,但是对改性MPC体外消化性能的初步考察表明,改性MPC的消化性提高了7.3%,这可能是因为壳寡糖糖基化反应有利于改善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蛋白交联和壳寡糖糖基化反应对MPC体外消化性能的协同影响综合表现为改性MPC的消化性不仅未被抑制,还相对有所改善。(2)考察了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反应2 h的MPC的乳化活性提高了45%。进一步通过AFM、DLS和QCM-D对酶法糖基化过程中蛋白的粒径和分子链粘弹性进行表征,探讨构效关系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MPC的粒径在0~4 h反应时间内由150 nm增加到350 nm,这主要是由糖链接枝导致的,另外蛋白分子间交联也会使MPC的水合粒径统计平均值(即Dh)增大;而QCM-D的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蛋白组分本身的分子链刚柔性(分子链粘弹性)产生了影响,反应0~2 h内MPC分子链的粘弹性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接枝的壳寡糖糖链增加了蛋白的柔性,即分子链粘弹性增加;但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改性MPC中蛋白交联程度加剧,因为改性MPC的刚性增加,糖链的接枝和蛋白的交联对分子量刚柔性/粘弹性的贡献互为竞争,因此4 h改性的MPC分子粘弹性略有降低。(3)以酶法糖基化MPC为壁材,以共轭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极易氧化的活性因子芯材模型,制备乳液。分别以未改性MPC、壳寡糖物理共混物(MPC+COS)、质量比为1:4的WPI和酪蛋白酸钠混合物(WPI+SC,该混合物具有与MPC类似组成,但不含酪蛋白胶束结构)为对照组进行壁材性能的比较。24 h储藏期高温加速实验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提高了MPC乳液的抗氧化性。虽然改性MPC乳液的POV值变化(增量为20.23±0.47 meq/kg油)仍略高于WPI+SC组(增量为14.13±1.05 meq/kg油),但与MPC组(增量为77.79±9.68 meq/kg油)相比有显着改善,由改性MPC制备的乳液获得了接近于优质壁材WPI+SC对芯材的保护效果。进一步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改性MPC微胶囊效率达到95.36±1.43%,与WPI+SC组(微胶囊效率为97.05±0.87%)无显着性差异。储藏期加速实验表明,酶法糖基化MPC的芯材保留率比改性前提高了33%,且改性MPC微胶囊在14天内POV值的变化、二级氧化产物丙二醛值和芯材保留率都与WPI+SC组无显着性差异。SEM和CLSM图像显示,酶法糖基化MPC微胶囊粉末颗粒孔洞减少,表面油脂分布情况与WPI+SC壁材组近似。以上结果都表明酶法糖基化MPC应用于微胶囊领域时,可获得与WPI+SC相比拟的芯材保护效果,其产品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MPC作为新型乳蛋白配料的产业化发展。
王悦[5](2020)在《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藻油是一种从海洋藻类中提取的功能性油脂,其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健脑益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然而微藻油DHA存在氧化稳定性低、溶解性差、易丧失生理活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本课题旨在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菊糖(IN)、麦芽糊精(MD)和壳聚糖(CS),构建具有静电相互作用和益生元功能的碳水化合物壁材体系,建立一种改善微藻油微胶囊理化稳定性、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设计优化微藻油乳液的配比及制备参数。结果显示,乳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载油量10%,芯壁比为1:2.5,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00W,OSA淀粉:其他壁材(MD+CS+IN)为5:1;考察不同壁材体系对最佳条件下制备乳液的流变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功能性益生元IN可以显着降低乳液的粘度(p<0.05),而CS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藻油微胶囊,并探讨不同壁材体系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OSA/CS/IN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8.57%,显着高于其它壁材包埋的微胶囊(p<0.05);IN的添加使OSA/CS/IN微胶囊的冷水溶解度和润湿时间较OSA/CS分别提高4.96%和749 s,说明由于氢键作用力的形成,IN与水溶性材料形成的复配壁材溶解性显着增强;此外,对微胶囊的理化稳定性进行研究,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包含CS的微胶囊氧化稳定性最强,相比于散装油,OSA/CS/IN微胶囊的氧化诱导时间增加了2倍;微胶囊的吸湿特性发现,OSA/CS/IN微胶囊即使在高湿度下也可以保持物理状态的稳定;微胶囊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OSA/MD/IN和OSA/CS/IN样品中微藻油最大失重率对应的温度从378oC转变为400oC,说明此复配壁材对内部微藻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最后,对微藻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及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微藻油经微胶囊化后,其氧化反应由一级反应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反应动力学,室温下微藻油原油和OSA/CS/IN微藻油微胶囊的储存时间分别为160 d和368 d;由烘箱加速氧化试验结果可知,包埋效果最佳的OSA/CS/IN微胶囊的DHA保留率为61.43%,其值分别为微藻油原油和对照组OSA的2.65倍和1.35倍,表明微藻油经OSA/CS/IN壁材包埋后储存稳定性增强;进而研究了微胶囊的释放行为,发现三种微胶囊在模拟胃液(SGF)中游离脂肪酸(FFA)的释放量均小于7%,且以OSA/CS/IN微胶囊最低(4.24%);在模拟肠液(SIF)中三种微胶囊的FFA释放量为52.12%68.07%,对照组OSA微胶囊的释放量显着高于其他样品;由此说明复合壁材OSA/MD/IN和OSA/CS/IN制备的微胶囊在胃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在靶向器官小肠释放出大部分微藻油,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性能。
杨国强[6](2020)在《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来源广泛,自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生理功能。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预防与治疗疾病等功效。本研究以三种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富含亚麻酸的牡丹籽油和大豆磷脂,使其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亚麻酸磷脂。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工艺优化。比较了三种常用的商品化脂肪酶(Novozyme 435、Lipozyme TLIM和Lipozyme RMIM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果,并分别进行了传统酶法和超声波-酶法试验的对比试验,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酶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佳酯交换反应工艺:三种酶的反应温度分别为55℃,50℃,50℃,底物比1:4,酶添加量10%,反应时间16h催化酯交换反应亚麻酸合成率的分别为28.5%,24.5%,22.7%,超声波辅助-酶法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亚麻酸合成率分别为24.6%,26.5%,31.7%。(2)利用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亚麻酸磷脂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流变仪与质构仪对PC与LNA-PC的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法计算出亚麻酸合成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酯基的吸收峰范围内有位置的变化与吸收峰的消失,X-射线衍射中在7.8°,20.4°附近处的特征峰强度显着消失与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中亚麻酸磷脂随着亚麻酸含量的增加,其熔融峰温度由132.4℃逐渐升高,亚麻酸磷脂与大豆磷脂相比在应变、频率、温度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都有不同趋势的变化情况,在质构方面大豆磷脂的硬度、粘性、弹性同亚麻酸磷脂相比有明显的变化。(3)考察PC与LNA-PC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影响,以及进行各个样品对大豆油的烘箱加速氧化试验,得到不同样品在不同氧化时间下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并建立了样品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抗氧化动力学方程。研究发现,随着亚麻酸含量的升高,亚麻酸磷脂分别对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达到64.8%,69.4%,90.7%,在氧化时间达到48h后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随亚麻酸含量的增加,其亚麻酸磷脂同空白组相比,分别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的降低效果分别达到了25.9%,10.3%,62.1%,大豆油氢过氧化物的速率常数降低到0.0187。
徐雨佳[7](2019)在《基于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改性前后大米谷蛋白和小分子天然活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研究天然态以及去折叠态的大米谷蛋白(Rice glutelin,RG)分别与水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组成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脂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成分如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关注蛋白质大分子和生物活性小分子之间两两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热力学参数以及相互作用对蛋白构象影响的分子机理。本文研究了RG和EGCG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考察RG与EGCG之间的结合机制和蛋白结构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EGCG可以抑制RG的荧光,初步证明RG和EGCG的结合。热力学计算表明EGCG与RG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要驱动力,且自发进行。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随着RG-EGCG复合体系中EGCG浓度的增加,RG的表面疏水性降低。圆二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进一步表明RG经相互作用后,α-螺旋结构减少,无规卷曲结构增加。分子对接模拟表明RG的氨基酸残基和EGCG之间存在一个空间结合位点。在RG和CLA的体系中,RG的特征荧光强度随CLA浓度增加而淬灭,这初步说明RG和CLA复合体系中存在相互作用。热力学计算得到结果如下:RG-CLA结合过程也是自发发生,氢键和范德华力是其结合过程的主导驱动力。通过荧光光谱计算得出RG与CLA之间仅有一个结合位点。RG的表面疏水性随CLA的增加而降低。圆二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表明,RG-CLA溶液中存在微环境变化。RG和CLA相互作用后,α-螺旋升高,β-折叠降低。分子模拟程序展现了CLA和RG的氨基酸残基可能结合的目标位点。利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处理RG,并考察经不同压力DHPM处理后RG的构象,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DHPM处理后RG的粒径减小,但不会使RG的亚基分解。经40MPa和80MPa处理后,RG的溶解性有所改善,乳化活性升高,乳化稳定性随压力升高而降低。在结构方面,RG的β-折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合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可推测,在80MPa的DHPM处理下,RG发生部分去折叠,而当压力继续上升至160MPa,蛋白分子发生再聚集现象。利用80MPa压力的DHPM制备去折叠态的大米谷蛋白(unfolded RG),并考察去折叠态RG与EGCG的潜在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GCG依旧可以作为去折叠态RG的淬灭剂,表明它们之间可以结合。热力学分析表明,自发结合的去折叠态RG-EGCG以氢键为主导作用,且常温下,结合常数是天然RG的14.25倍。荧光分析表明,80MPa的DHPM处理造成体系的表面疏水性增加,EGCG浓度的增加使去折叠态RG体系的表面疏水性降低。利用荧光光谱研究80MPa的DHPM处理后的RG和CLA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去折叠态RG和CLA复合体系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机制。结果表明,CLA可以淬灭去折叠态RG的荧光强度。热力学分析表明,自发结合的去折叠态RG-CLA以氢键为主导作用,且常温下,天然RG和去折叠态RG与CLA的结合位点数不变,CLA和去折叠态RG的结合常数是与天然状态RG的结合常数的2.98倍。荧光分析表明,随着CLA的增加,去折叠态RG的表面疏水性降低,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复合体系的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发生变化。
连伟帅[8](2019)在《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日益增长的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被证明与肥胖呈正相关,而油脂的过量摄入是造成脂肪过度积累,引起全国性肥胖的原因之一。我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油脂人均摄入量为43 g/天,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 g,脂肪供能比高达35.5%。新型功能性健康油脂可改善脂质代谢、避免脂肪过量积累,已成为改善我国居民健康状况、解决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首要关注对象。本研究以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与LML型结构脂这两种具有减少体脂积累、改善脂质代谢的功能性健康油脂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DAG和LML结构脂现有制备工艺所存在的缺点以及两种结构脂缺乏应用特性研究的现状,系统研究了采用全酶法制备DAG和LML结构脂的工艺,并系统考察了两种功能性油脂的应用特性。到目前为止,通常采酶法甘油解法和酯化法两种工艺制备DAG,报道的方法中通常存在产物中DAG纯度低、副产物甘油三酯难于分离、需添加有机溶剂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全酶法同时制备高纯度和中等纯度DAG的工艺,首先通过强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ase DF 15在加水量20 wt%、加酶量0.25 wt%、反应温度40 oC下水解3 h制备得到DAG含量为35.52%的水解产物,继续经分子蒸馏纯化后,蒸馏重相得到纯度为56.6%的DAG产品;以蒸馏轻相的副产物作为反应底物,进一步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偏甘油酯脂肪酶Lipase AOL-V269D在MAG:FFA摩尔比5:1、反应温度40 oC、加酶量0.1 wt%的条件下酯化反应12 h制备得到DAG含量为56.69%的产物,继续经分子蒸馏纯化后所得DAG纯度为98.11%的产品。本研究所提出的全酶法工艺,安全、环保,不仅能同时获得纯度分为98.11%和56.6%的高纯度和中等纯度DAG产品,而且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保持了与原料基本一致的脂肪酸组成。酶法酯化和酸解制备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acylglycerol,MLCT)的工艺中,产物通常为多种结构脂的混合物;此外,目前MLC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LM型结构脂的制备及MLCT的功能评价。LML型结构酯是一种结构类似于DAG,sn-2位为中链脂肪酸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甘油三酯,关于LML型结构脂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强sn-1,3特异性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首先对脂肪酶TTL进行固定化,确定了脂肪酶TTL固定化的最优条件;然后采用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三辛酸甘油酯与亚油酸乙酯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发现在反应温度为60 o C、加酶量为6 wt%(相对于底物总质量)三辛酸甘油酯与亚油酸乙酯的底物摩尔比1:6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中双长链甘油三酯(Double long chain-TAG,DL-TAG)的含量为53.19 mol%,产物经分子蒸馏纯化后,得到含85.24 mol%的DL-TAG,并通过对产物的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产物中至少含82.7 mol%的LML型结构脂。关于DAG与LML型结构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的理化性质的变化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制备得到的DAG与LML型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高温煎炸中的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结构脂与原料大豆油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成、粘度、密度、酸价和过氧化值。DAG与LML型结构脂与大豆油相比,热重分析中的失重起始温度、失重峰值都有了20-30 oC的降低;DSC分析得知,样品中含有DAG时,会导致样品相变曲线的熔融速率下降,而当样品中的DAG含量达到90%时,相变过程反而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缩短;此外对三种油脂进行FTIR分析,结果表明LML型结构脂与大豆油所呈现的吸收峰基本保持一致,而DAG与大豆油相比则表现出较多的差异。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对DAG和LML型结构脂的功能性进行了评价,一次灌胃给样后,通过与对照组大豆油的小鼠对比,发现DAG与LML型结构脂都能显着降低实验小鼠的餐后血脂水平,DAG组实验动物的血糖3个时段的平均值均低于其它两组实验动物,并在1h时的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显着低于TAG组,而LML组则不显着;随后通过不同剂量的DAG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实验小鼠进行18周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H-DAG组实验小鼠的空腹血脂、血糖、血清总胆固醇、LDL水平显着降低,L-DAG组有降低但不显着。通过对小鼠肝脏TAG与胆固醇含量的分析可知,DAG与大豆油相比,能够显着降低小鼠肝脏中的TAG与胆固醇含量;进一步对实验小鼠的肝脏病理学切片分析可知,摄入DAG能够缓解实验动物因高脂、高胆固醇喂养引起的脂肪肝病变。
吴禹昊[9](2019)在《滩羊尾脂中共轭亚油酸的分离及羊尾脂的利用》文中指出本文围绕宁夏滩羊特色资源,开展宁夏滩羊尾脂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优化了滩羊尾脂中粗脂肪的分离工艺,建立了其中共轭亚油酸(CLA)检测及分离方法,研究建立以滩羊尾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羊油皂的技术和工艺。将不同有机溶剂、分离温度等条件对脂肪的分离率进行比对,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离工艺;利用不同脂肪酸的性质不同,分别采用冷凝结晶和分子蒸馏方法对滩羊尾脂中的共轭亚油酸进行分离,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不同NaOH浓度、皂化温度、油脂比例以及工艺对成皂的pH值、游离苛性碱、水分和挥发物、氯化物和游离碱的含量影响,同时将其各种指标与市面上的主流香皂比对,优化了羊油皂制作工艺。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正己烷、石油醚、环己烷、异丙醇和无水乙醇对于滩羊尾中粗脂肪的提取效果,发现石油醚对滩羊尾脂中油脂提取率最高,为91.66%。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为8h,V(溶剂)/m(原料)为3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较佳,以此条件提取粗油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脂肪酸的熔点不同,对油脂进行降温结晶,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温度30℃、冷却时长为45 min、离心力2915g时,得到的共轭亚油酸含量最高,此时CLA的含量为17.84±0.04mg/g,比传统分馏方法产率高出59.58%。(2)以最佳提取粗油脂的条件基础上,根据不同脂肪酸自由程不同,探讨了用短程分子蒸馏方法从羊尾脂中粗提CLA的工艺。研究结果,发现真空度0.1 kpa的条件下,当温度高于290°C时,轻相组分显着提升,并将各种温度条件下的CLA含量进行监测,发现随着温度升高,CLA含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且在315℃时,CLA含量显着提升,含量为17.9542mg/g。比传统分馏方法的产率高出60.59%。(3)羊油皂所选取的原材料为滩羊尾脂,探讨NaOH浓度、制作的温度、油脂配合比这几种会对羊油皂的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制作方法和条件,NaOH浓度为30%,温度50℃,滩羊尾脂: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这几种油的配合比例为3:1:1:1时,这种情况下羊油皂的游离碱、苛性碱与氯化物分别为0.09%、0.08%、0.86%、而水与挥发物为20.47%、pH值8.91,符合国家标准,在具体制作羊油皂的步骤中,羊油中的有益成分与营养成分得到了较大的保留,这样制作出来的羊油皂具备保持湿润、预防过敏和容易分解的效果,而且资源的使用也更加合理,符合环保的要求。
郭紫婧[10](2019)在《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葵花籽是一种优质的油料资源,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葵花籽不但含油量高,其油脂以其高达9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的特点,被称为“保健油”,有延缓衰老、调节新陈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不同构型的次生衍生物,具有抗癌、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力和促进生长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天然共轭亚油酸摄取来源极少,所以人工合成共轭亚油酸作用于保健用途是很有必要的。葵花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0%-69%,是制备共轭亚油酸的优质原料。虽然共轭亚油酸生理功能丰富,但氧化稳定性低导致的难以保存和运输的问题,阻碍了其在功能性产品市场上的发展,所以将共轭亚油酸制备成稳定性强的油脂粉末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对葵花籽资源的利用,以及其高经济效益产品的开发。通过对制备葵花籽油、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油酸粉末的方法及最佳工艺的探索,最后得到资源利用率高、有特色、质量好、低耗能的高效益产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酶辅助压榨的方法制备葵花籽油:首先通过酶解释放原料中的油脂,再通过低温压榨的方法榨取葵花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得到制备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为:选用纤维素酶,酶添加量为原料质量的0.7%,pH=4.5,液固比为25%,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2.5 h。在最优条件下,葵花籽的出油率为46.72%,葵花籽油提取率为85%,是传统冷榨法的3.48倍。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亚油酸含量约为6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酶解后葵花籽细胞壁被破坏,油细胞结构变得大而松散,使油脂在后续的压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释放;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葵花籽油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葵花籽油的气味、滋味、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皂化值等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此方法不但有效地改善了低温压榨法出油率低的问题,也成功地保留了油脂中的天然香气和味道,更是对传统制油方法的创新。(2)采用微波辅助碱法异构化的方法制备共轭亚油酸:以微波代替传统的油浴加热,再结合碱法异构化原理将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方法,得到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65.771W,微波时间33.408min,碱油比0.442:1,溶油比3:1,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理论最佳转化率为96.93%。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按照优化的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33.4min,碱油比0.44:1,溶油比3:1,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亚油酸的转化率为96.15%,共轭亚油酸得率为90.33%。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约占所有脂肪酸总量的61.43%。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其性状、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皂化值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此方法用微波代替油浴加热,加热时间缩短了 5倍,不但提高了实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3)采用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利用环糊精的内疏水外亲水特性将油分子包合到环糊精的空腔结构中来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得到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的最佳工艺为:共轭亚油酸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3:2,包合温度为60°C,包合时间为2h。在最优条件下,共轭油酸的粉末化率为84.86%。实验利用扫描电镜、红外扫描、X衍射扫描、差示热量扫描和热重扫描对共轭亚油酸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粉末成像为六面体的新物象,分子结构与β-环糊精无异,表明其是包合状态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且热稳定性较共轭亚油酸油脂有所提高。通过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生物利用度是共轭亚油酸油的1.53倍,粉末共轭亚油酸更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且β-环糊精不但分子中空结构内腔大小适中,而且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因此可以使共轭亚油酸粉末化产品更好地融入市场,增加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二、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绪论 |
1.1 多组分共包封的研究进展 |
1.1.1 多组分共包封的应用潜力 |
1.1.2 多组分共包封的技术手段 |
1.2 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 |
1.2.1 复合凝聚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
1.2.2 复合凝聚层的制备方法 |
1.3 实现亲水性和疏水性成分共包封的两步乳化策略 |
1.3.1 两步乳化的特点 |
1.3.2 两步乳化的稳定化研究 |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初级乳液制备 |
2.3.2 初级乳液离心加速稳定性测定 |
2.3.3 初级乳液表观黏度测定 |
2.3.4 初级乳液粒径测定 |
2.3.5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制备 |
2.3.6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物理性质测定 |
2.3.7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粒径测定 |
2.3.8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包埋效果测定 |
2.3.9 微胶囊的形态观测 |
2.3.10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2.3.1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12 微胶囊的粘弹性表征 |
2.3.13 热重分析 |
2.3.14 储藏稳定性分析 |
2.3.15 氧化稳定性分析 |
2.3.16 微胶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分析 |
2.3.17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包埋微胶囊中介质油的品质提升 |
2.3.18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初级乳液的工艺参数对其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
3.1.1 水油相比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
3.1.2 乳化剂浓度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
3.1.3 明胶添加量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
3.2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复合凝聚参数的优化 |
3.3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形成机制探究 |
3.3.1 微胶囊的形态观测 |
3.3.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单宁酸的交联对微胶囊的界面强化作用 |
3.3.5 单宁酸交联的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形成过程和机制探讨 |
3.4 微胶囊理化性质分析 |
3.5 微胶囊加工稳定性研究 |
3.5.1 热重分析 |
3.5.2 微胶囊储藏稳定性 |
3.5.3 微胶囊脂质氧化稳定性研究 |
3.6 微胶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
3.6.1 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的释放特性分析 |
3.6.2 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的生物利用率评价 |
3.7 介质油的品质提升研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核桃概述 |
1.1.1 脂类 |
1.1.2 蛋白质 |
1.2 共轭脂肪酸概述 |
1.2.1 共轭脂肪酸的结构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
1.2.2 共轭脂肪酸的来源及合成 |
1.3 发酵核桃乳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
1.4 发酵核桃乳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制备 |
2.1.5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2.2.2 核桃乳的制备 |
2.2.3 发酵核桃乳的制备 |
2.2.4 p H值的测定 |
2.2.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
2.2.6 脂肪酸分析 |
2.2.7 乳化稳定系数的测定 |
2.2.8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2.2.9 粘度的测定 |
2.2.10 粒径及粒度分布分析 |
2.2.1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2.2.12 喜好度评价 |
2.2.13 贮藏期内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
2.2.1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菌株在核桃乳中转化共轭脂肪酸的研究 |
3.1.1 料水比对不同菌株在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2 核桃乳中亚油酸、亚麻酸的转化情况 |
3.1.3 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转化条件的研究 |
3.2 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研究 |
3.2.1 抗氧化剂的筛选 |
3.2.2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和筛选 |
3.2.3 发酵核桃乳的产品配方及喜好度评价 |
3.2.4 发酵核桃乳的贮藏稳定性 |
3.2.5 发酵核桃乳的货架期预测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蛋白纤维概述 |
1.1.1 蛋白质的纤维化聚集 |
1.1.2 蛋白纤维的形成机理 |
1.1.3 乳清分离蛋白概述及纤维化改性 |
1.2 糖基化反应概述 |
1.2.1 糖基化反应的定义、反应原理及安全性 |
1.2.2 糖基化反应对蛋白功能特性的改善 |
1.3 Pickering乳液概述 |
1.3.1 Pickering乳液的定义及其稳定机理 |
1.3.2 蛋白质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
1.3.3 Pickering乳液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 |
2.3.2 蛋白纤维的形态表征 |
2.3.3 SDS-PAGE分析 |
2.3.4 接触角的测量 |
2.3.5 表面疏水性的测量 |
2.3.6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2.3.7 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析 |
2.3.8 Pickering的乳析指数测定 |
2.3.9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的测定 |
2.3.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ckering乳液结构 |
2.3.11 Pickering乳液静态流变学特性分析 |
2.3.1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分析 |
2.3.13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ng乳液的制备 |
2.3.14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消化特性分析 |
2.3.15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糖基化蛋白纤维形成过程中酸水解动力学分析 |
2.4.2 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形态分析 |
2.4.3 糖基化蛋白纤维的界面性质 |
2.4.4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形成与表征 |
2.4.5 Pickering乳液结构观察 |
2.4.6 Pickering乳液的流变特性 |
2.4.7 pH和离子强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4.8 Pickering乳液的储藏稳定性分析 |
2.4.9 Pickering乳液的体外消化过程中脂肪分解程度 |
2.4.10 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 |
2.5 本章小结 |
3 乙醇诱导改性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的制备 |
3.3.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3.3.3 ThT荧光光谱分析 |
3.3.4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抗氧化能力分析 |
3.3.5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3.6 Pickering乳液粒径分析 |
3.3.7 Pickering乳液乳析指数分析 |
3.3.8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和界面蛋白浓度分析 |
3.3.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ckering乳液结构 |
3.3.10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
3.3.11 Pickering乳液氧化稳定性分析 |
3.3.12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在乙醇诱导下制备的改性蛋白纤维形貌分析 |
3.4.2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形成动力学分析 |
3.4.3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
3.4.4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形成与表征 |
3.4.5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
3.4.6 Pickering乳液氧化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糖基化蛋白/蛋白纤维-单宁酸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糖基化蛋白及蛋白纤维与单宁酸非共价及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
4.3.2 Zeta电位分析 |
4.3.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4.3.4 ThT荧光光谱分析 |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
4.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3.8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3.9 Pickering乳液粒径及电位分析 |
4.3.10 Pickering乳液乳析指数分析 |
4.3.11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分析 |
4.3.12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
4.3.13 Pickering乳液盐离子稳定性分析 |
4.3.14 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 |
4.3.15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ng乳液的制备 |
4.3.16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
4.3.1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三元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4.4.2 电位分析 |
4.4.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4.4.4 ThT荧光光谱分析 |
4.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4.6 表面疏水性分析 |
4.4.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4.8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
4.4.9 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布 |
4.4.10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分析 |
4.4.11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
4.4.12 Pickering乳液离子稳定性分析 |
4.4.13 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 |
4.4.14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物理稳定性分析 |
4.4.15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化学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皮克林乳液 |
1.1.1 皮克林乳液简介 |
1.1.2 皮克林乳液乳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 TG酶催化酶法糖基化研究 |
1.2.1 TG酶简介及作用机理 |
1.2.2 壳寡糖简介及性质 |
1.2.3 乳浓缩蛋白简介及性质 |
1.2.4 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 |
1.2.5 酶法糖基化改性乳蛋白现状 |
1.3 蛋白质的界面行为研究 |
1.3.1 QCM-D简介 |
1.3.2 QCM-D在蛋白吸附行为的研究 |
1.3.3 蛋白质界面扩张流变研究 |
1.3.4 界面膜粘弹性与乳液稳定性研究 |
1.4 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的微胶囊化研究 |
1.4.1 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的简介及应用限制 |
1.4.2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4.3 乳蛋白壁材的微胶囊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2.3.2 TG酶协同壳寡糖改性MPC |
2.3.3 改性产物的化学和结构表征 |
2.3.4 改性产物的表面亲疏水性表征 |
2.3.5 改性产物全pH段溶解性测定 |
2.3.6 改性产物的表观黏度 |
2.3.7 改性产物的体外消化测定 |
2.3.8 改性产物粒径的表征 |
2.3.9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2.3.10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分析 |
2.3.11 Langmuir-Blodgett等温曲线测定 |
2.3.12 改性产物的乳化性测试 |
2.3.13 酶法糖基化MPC的不饱和脂肪酸乳液和微胶囊的制备 |
2.3.14 酶法糖基化MPC的不饱和脂肪酸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
2.3.15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基本性质测定 |
2.3.16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
2.3.17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的微观结构测定 |
2.3.1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MPC酶法糖基化改性反应研究 |
3.1.1 修饰产物的蛋白组成分析 |
3.1.2 酶法糖基化MPC的 HPLC表征 |
3.1.3 酶法糖基化MPC的 FTIR表征 |
3.1.4 酶法糖基化MPC的三相接触角表征 |
3.1.5 修饰产物全pH段溶解度分析 |
3.1.6 修饰产物表观黏度分析 |
3.1.7 修饰产物体外消化能力分析 |
3.2 酶法糖基化调控界面膜粘弹性研究 |
3.2.1 蛋白颗粒表观形态和粒径分析 |
3.2.2 蛋白颗粒粘弹性分析 |
3.2.3 LB膜压缩曲线 |
3.2.4 乳化性分析 |
3.3 酶法糖基化MPC的微胶囊化研究 |
3.3.1 负载共轭亚油酸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
3.3.2 负载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
3.3.3 负载共轭亚油酸微胶储藏期微观结构变化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微藻油概述 |
1.1.1 微藻油DHA理化性质 |
1.1.2 微藻油DHA生理功能 |
1.1.3 微藻油DHA的应用及其限制 |
1.2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2.1 喷雾干燥法的优点 |
1.2.2 喷雾干燥法的前处理 |
1.2.3 喷雾干燥法壁材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等作为壁材的应用 |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包油型乳液的制备 |
2.2.2 乳液的单因素实验 |
2.2.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2.4 微胶囊壁材复配比例优化 |
2.2.5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2.2.6 乳液静态流变学特性 |
2.2.7 乳液稳定性分析 |
2.2.8 微胶囊的制备 |
2.2.9 微胶囊表面油、包埋率的测定 |
2.2.10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11 微胶囊溶解性和润湿性的测定 |
2.2.12 微胶囊复配壁材体系的相互作用力的测定 |
2.2.13 微胶囊粒径分析 |
2.2.14 微胶囊微观形态观察 |
2.2.15 微胶囊氧化稳定性 |
2.2.16 微胶囊吸湿特性 |
2.2.17 微胶囊热稳定性 |
2.2.18 微胶囊储存稳定性 |
2.2.19 微胶囊的体外模拟释放 |
2.2.2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乳液的制备及乳化特性的研究 |
3.1.1 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1.3 壁材复配比例优化实验 |
3.1.4 乳液静态流变学特征 |
3.1.5 乳液稳定性分析 |
3.2 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3.2.1 微胶囊包埋率 |
3.2.2 微胶囊水分含量、溶解度及润湿性 |
3.2.3 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分析 |
3.2.4 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及粒径分布 |
3.2.5 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
3.2.6 微胶囊的吸湿特性 |
3.2.7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
3.3 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及释放行为研究 |
3.3.1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POV值的变化 |
3.3.2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TBARS值的变化 |
3.3.3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DHA保留率的变化 |
3.3.4 微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脂 |
1.1.1 磷脂的简介 |
1.1.2 功能性磷脂的概述与发展 |
1.1.3 磷脂的改性方法 |
1.1.4 磷脂的营养价值与应用方面 |
1.1.5 磷脂的组成成分分析方法 |
1.2 牡丹籽油 |
1.2.1 牡丹籽油的概况 |
1.2.2 牡丹籽油的组成及功能 |
1.3 功能性磷脂 |
1.3.1 功能性磷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功能性磷脂的酶法合成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酶法催化牡丹籽油与大豆磷脂酯交换反应合成亚麻酸磷脂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豆磷脂与牡丹籽油的酯交换反应条件优化 |
2.3.2 产物磷脂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
2.3.3 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合成率 |
2.3.4 超声波辅助酶法合成亚麻酸磷脂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温度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
2.4.2 反应时间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
2.4.3 酶添加量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
2.4.4 底物摩尔比对亚麻酸磷脂合成率的影响 |
2.4.5 超声波酶法酯交换反应下的亚麻酸磷脂 |
2.4.6 亚麻酸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三章 亚麻酸磷脂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
3.3.2 X-射线衍射测定方法 |
3.3.3 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方法 |
3.3.4 流变特性的测定方法 |
3.3.5 质构特性的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分子间化学键变化分析 |
3.4.2 晶型结构特征的分析 |
3.4.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 |
3.4.4 流变特性的分析 |
3.4.5 质构特性的分析 |
第四章 探究亚麻酸磷脂的抗氧化活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氧化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4.3.2 烘箱加速氧化实验 |
4.3.3 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的测定 |
4.3.4 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氧化自由基能力的分析 |
4.4.2 样品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总氧化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成果 |
(7)基于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改性前后大米谷蛋白和小分子天然活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和符号注释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概述 |
1.1.1 DHPM的设备和工作原理 |
1.1.2 DHPM在蛋白改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 大米蛋白 |
1.2.1 大米蛋白概述 |
1.2.2 大米蛋白的分类 |
1.2.3 大米谷蛋白(RG)的结构特性 |
1.2.4 大米蛋白的功能性质 |
1.2.5 蛋白质的变性 |
1.3 生物活性成分 |
1.3.1 多酚概述 |
1.3.2 功能性脂质 |
1.4 小分子生物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研究现状 |
1.4.1 多酚和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4.2 脂质和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选题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RG的提取和水溶性小分子EGCG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RG的提取 |
2.3.2 RG-EGCG复合体系的制备 |
2.3.3 紫外光谱的测定 |
2.3.4 表面疏水性(SH)的测定 |
2.3.5 荧光光谱的测定 |
2.3.6 圆二色谱测定 |
2.3.7 分子模拟研究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紫外和荧光光谱测定 |
2.4.2 荧光淬灭机制 |
2.4.3 热力学参数 |
2.4.4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 |
2.4.5 Trp与 Tyr的贡献度 |
2.4.6 圆二色谱分析 |
2.4.7 分子对接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G和油溶性小分子CLA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RG的提取 |
3.3.2 RG-CLA混合体系的制备 |
3.3.3 紫外光谱的测定 |
3.3.4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3.3.5 荧光光谱的测定 |
3.3.6 圆二色谱测定 |
3.3.7 分子模拟研究 |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紫外和荧光光谱 |
3.4.2 淬灭机制和结合常数 |
3.4.3 热力学参数 |
3.4.4 表面疏水性 |
3.4.5 Trp和 Tyr的荧光淬灭贡献度 |
3.4.6 圆二色谱 |
3.4.7 计算机对接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HPM处理对RG功能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RG的制备 |
4.3.2 不同压力DHPM改性RG |
4.3.3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4.3.4 粒径的测定 |
4.3.5 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 |
4.3.6 圆二色谱测定 |
4.3.7 原子力显微镜 |
4.3.8 溶解度的测定 |
4.3.9 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4.3.10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DS-PAGE |
4.4.2 粒径分布 |
4.4.3 原子力显微镜 |
4.4.4 内源荧光光谱 |
4.4.5 圆二色谱测定 |
4.4.6 DHPM对RG溶解性的影响 |
4.4.7 DHPM对RG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去折叠态RG和EGCG之间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RG的提取和unfolded RG的制备 |
5.3.2 DHPM处理后RG-EGCG复合体系的制备 |
5.3.3 表面疏水性(SH)的测定 |
5.3.4 荧光光谱的测定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荧光淬灭光谱 |
5.4.2 荧光淬灭机制 |
5.4.3 热力学参数 |
5.4.4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 |
5.4.5 Trp和Tyr对荧光淬灭的贡献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去折叠态RG和CL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RG的提取和unfolded-RG的制备 |
6.3.2 DHPM处理后RG-CLA复合体系的制备 |
6.3.3 表面疏水性(SH)的测定 |
6.3.4 荧光光谱的测定 |
6.3.5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荧光淬灭光谱 |
6.4.2 荧光淬灭机制 |
6.4.3 热力学参数 |
6.4.4 表面疏水性 |
6.4.5 Trp和Tyr对荧光淬灭的贡献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脂过量摄入与慢性疾病 |
1.2 健康油脂与使用现状 |
1.3 天然动植物油脂 |
1.3.1 橄榄油 |
1.3.2 亚麻籽油 |
1.3.3 紫苏籽油 |
1.3.4 核桃油 |
1.3.5 椰子油 |
1.3.6 海洋鱼油 |
1.4 结构脂的功能及合成 |
1.4.1 甘油二酯 |
1.4.2 中长链结构脂 |
1.4.3 磷脂类结构脂 |
1.4.4 代可可脂 |
1.4.5 其它结构脂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全酶法制备不同纯度DAG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法水解制备DAG的工艺研究 |
2.3.2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水解产物 |
2.3.3 Lipase AOL催化制备高纯度DAG工艺研究 |
2.3.4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酯化反应产物 |
2.3.5 甘油酯组成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脂肪酶的筛选 |
2.4.2 水添加量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3 酶加量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5 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工艺稳定性研究 |
2.4.6 分子蒸馏对水解反应产物的分离 |
2.4.7 Lipase AOL及其突变体酯化制备DAG能力的比较 |
2.4.8 底物摩尔比对脂肪酶AOL-V269D催化酯化制备DAG的影响 |
2.4.9 反应时间对Lipase AOL-V269D催化酯化制备DAG的影响 |
2.4.10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酯化反应产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LML型 结构脂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脂肪酶TTL的制备 |
3.2.4 脂肪酶TTL的固定化 |
3.2.5 固定化酶TTL的位置选择性分析 |
3.2.6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LML型结构脂 |
3.2.7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的放大实验 |
3.2.8 分子蒸馏分离反应产物 |
3.2.9 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 |
3.2.10 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脂肪酶TTL的固定化 |
3.3.2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 |
3.3.3 固定化脂肪酶TTL酯交换制备LML结构脂的放大实验与产物分离纯化 |
3.3.4 最终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G、LML理化特征及煎炸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油脂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
4.2.4 油脂样品理化性质的检测 |
4.2.5 油脂样品的性质检测 |
4.2.6 实验油脂高温煎炸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原料油脂的分析 |
4.3.2 DAG、LML煎炸应用特性研究 |
4.3.3 被煎炸土豆样品质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G与 LML型结构脂的功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设备与仪器 |
5.2.3 实验油脂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
5.2.4 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动物处理 |
5.2.5 实验动物饲料配方 |
5.2.6 血液指标检测方法 |
5.2.7 肝脏病理学切片方法 |
5.2.8 实验动物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方法 |
5.2.9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油脂的组成及分析 |
5.3.2 一次灌胃给样实验结果分析 |
5.3.3 长期喂养实验动物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滩羊尾脂中共轭亚油酸的分离及羊尾脂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1.1 滩羊的品种特征 |
1.1.2 羊尾脂中的成分 |
1.1.3 国内外羊尾脂的研究现状 |
1.1.4 油脂精炼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5 油脂工业化利用 |
1.2 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背景 |
1.2.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
1.2.2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
1.2.3 共轭亚油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
1.2.4 共轭亚油酸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粗脂肪提取 |
2.2.2 共轭亚油酸冷提取方法的研究 |
2.2.3 共轭亚油酸热提取方法的研究 |
2.2.4 分馏后成分的差异分析 |
2.2.5 羊油皂的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滩羊尾脂肪提取条件的研究 |
3.1.1 不同溶剂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
3.1.2 温度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
3.1.3 时间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
3.1.4 V(溶剂)/m(原料)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
3.1.5 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3.2 滩羊尾脂中CLA质量分数的测定 |
3.2.1 标准曲线绘制 |
3.2.2 共轭亚油酸的气相色谱鉴定结果 |
3.2.3 共轭亚油酸质量分数计算 |
3.3 短程分子蒸馏对分馏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3.3.1 蒸馏温度对轻、重相分馏物的影响 |
3.3.2 蒸馏温度对CLA含量的影响 |
3.4 PCA分析分馏后成分差异 |
3.5 羊油皂指标检测 |
3.5.1 不同温度对羊油皂各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5.2 不同NaOH浓度对羊油皂各项理化指标的影响 |
3.5.3 不同羊尾脂肪比例对羊油皂各项理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处理方式对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方式对CLA得率的影响 |
4.3 不同条件对羊油皂成皂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葵花籽概述 |
1.1.1 葵花籽产地 |
1.1.2 葵花籽油及其成分和功能 |
1.1.3 市场需求 |
1.2 植物油提取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的植物油提取方法 |
1.2.2 酶辅助压榨法 |
1.3 共轭亚油酸概述 |
1.3.1 化学结构与性质 |
1.3.2 摄入来源 |
1.3.3 生理活性 |
1.3.4 共轭亚油酸的安全性 |
1.3.5 市场需求 |
1.4 共轭亚油酸合成研究进展 |
1.4.1 传统合成方法 |
1.4.2 微波辅助碱催化异构化法 |
1.5 油脂粉末化研究概述 |
1.5.1 环糊精 |
1.5.2 环糊精制备油脂粉末方法 |
1.5.3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酶辅助压榨法制备葵花籽油工艺优化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流程 |
2.2.3 单因素优化 |
2.2.4 理化指标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葵花籽含油率 |
2.3.2 葵花籽冷榨法出油率 |
2.3.3 酶辅助压榨法工艺条件优化 |
2.3.4 理化指标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微波法制备共轭亚油酸工艺优化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流程 |
3.2.3 单因素优化 |
3.2.4 响应面优化 |
3.2.5 理化指标与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微波法制备共轭亚油酸工艺条件优化 |
3.3.2 理化指标与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工艺优化 |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流程 |
4.2.2 单因素优化 |
4.2.3 理化表征 |
4.2.4 生物利用度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工艺条件优化 |
4.3.2 理化表征 |
4.3.3 生物利用度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D]. 纪冉. 江南大学, 2021(01)
- [2]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D]. 黄周群. 江南大学, 2021(01)
- [3]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 李宛蓉.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4]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D]. 李翔. 江南大学, 2020(01)
- [5]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王悦. 江南大学, 2020(01)
- [6]亚麻酸磷脂的酶法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研究[D]. 杨国强.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改性前后大米谷蛋白和小分子天然活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D]. 徐雨佳. 南昌大学, 2019(01)
- [8]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D]. 连伟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滩羊尾脂中共轭亚油酸的分离及羊尾脂的利用[D]. 吴禹昊.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D]. 郭紫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