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医学科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钱敏[1](2019)在《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的协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体系市场化趋势,原有的医疗空间模式与秩序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医院作为我国基础性社会服务机构,受到医疗政策、诊疗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存在方式处于动态之中,必须通过不断地扩展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在医疗需求。因此,医院规划设计中需处理好近期需求与长远发展的相互关系,医院的弹性扩容设计,为医院的不定期扩展更新提供了动态的发展思路。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医院建筑弹性设计理论及实践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医院建筑弹性设计思想的共性特征。通过对8所大型综合医院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反馈到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的相关层面分析中。本研究分别以医院的组织结构体系、空间环境布局和科学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对大型综合医院复杂系统进行解析,明确弹性扩容过程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透视弹性扩容的协同设计关键,提出适用于大型综合医院的弹性扩容设计策略。基于弹性扩容的设计理念,对医院的形态结构、交通流线体系、功能单元构成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在医院整体的空间环境布局上,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推动医院建筑空间环境品质的维护与提升,提出相应的扩容设计方法和环境补偿措施,推动医院整体空间环境成为弹性扩容的可靠载体。在科学技术手段方面,对医疗设备的发展形态、辅助医疗技术的特征属性以及建造技术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技术手段的协同设计及应用策略,为医疗功能的稳定发挥和弹性发展创造前提。
唐继尧[2](2015)在《实用PACS浏览器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PACS系统的出现,使得符合DICOM3.0标准的X线设备如CR、DR、CT、MRI、DSA以及超声、胃肠透视等医学影像能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在,使得管理巨量信息资料变得十分容易。其中医学图像浏览功能是PACS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它直接与用户交互,是PACS工作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各个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很多都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到PACS系统中,另一些医学图像浏览软件一般也只能进行单个序列(如平扫、强化、延迟)图像的单窗位或多窗位的浏览,这显然导致医师们不能方便地对比分析同一病例或多个病例不同时期、不同序列的图像特征,也就导致了临床上影像查阅和诊断的效率低下、准确率低等问题。因此能够提供一个可以多个窗位、多种扫描序列的图像并行显示的PACS系统的医学图像浏览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经过专家咨询、文献分析和现有PACS医学图像浏览器功能的调研,明确现有医学图像浏览器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基于Delphi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出一种PACS系统的医学图像浏览器,它不同于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浏览器,能实现多窗位、多序列并行显示。在细化了本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后,制定了设计和开发本系统所采用的技术路线,首先利用Power Designer工具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建模,再利用Visio和Star UML对系统进行了业务逻辑的分析和设计,突出开发本系统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如DICOM图像信息的提取和DICOM图像转换技术,最后实现整个系统并在医院里进行试运行。本系统不仅提供医学影像的多序列、多窗口浏览,还包含图像调整、图像转换等临床常用功能。其中,图像调整包括调整图像的大小,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图像转换功能支持医师将医学图像转换为普通的图像格式,方便医师能随时、随地对影像进行查阅和诊断。经过实际使用测试,本系统实现了并行同步阅读不同的医学数字影像,可以十分便利的通过PACS调阅RIS/HIS系统存储的病人影像资料,以及病人从其它地方检查拷贝来的影像资料。便于医师同时进行多窗口并行阅读、分析、比较、判断、评价病人一次或多次检查的大量影像资料。为临床提供简便、全面、高效率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它进一步提高医生阅读速度,减轻临床医生的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判断错误的发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赵晨[3](2015)在《解放军307医院的医学影像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现代化的医疗体系中,对各种医学影像的存储于传输在临床和病人诊断中作用非常大,可以实现对各种临床放射图像的高效管理与共享。现在,各种专业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专业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并非简单的软件开发,而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此类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需要全面系统的需求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取、各种策略的科学制定等;其次,在专业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应用环节中,还需要对多种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其中,关键的就是影像的传输、显示和存储等。所以,本论文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展开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将具有非常直接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文中研究主要针对解放军307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的使用现状,以现代化的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将当前主流的SOA架构、硬件网络技术以及医学影像业务流程等进行有机的整合与应用,提出和设计了全新的医学影像系统信息化管理架构。系统以AIX操作系统为基础,基于Apache网络服务器和ORACLE系统数据库,构建了“基于C/S架构的医学影像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解放军307医院的各个检查科室和部门提供统一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和规划。具体而言,文中首先对建设现代化的专业PACS系统的意义、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趋势等进行阐述,着重介绍了我国在发展PACS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几种诊疗过程中常用的放射成像设备的基础知识、常用术语和医学成像技术的概括,分析了PACS在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及系统的需要的支撑环境等。
高山[4](2014)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下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文中指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核心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其下包括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医学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放射信息系统(RayInformation System,RIS)等分系统。目前,HIS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而LIS因检验仪器种类繁多、操作流程点多线长、各开发商数据结构标准不一,在与HIS系统进行集成时,存在着信息难以对接融合的问题。针对信息融合难题,本课题选择在一所部队中心医院的军卫一号HIS下进行LIS系统的开发应用,着重就信息对接融合问题展开研究。课题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运行测试的研究步骤逐层推进,最终实现两个系统无缝对接。该医院的军卫一号HIS建于2001年,在对HIS信息交换标准和编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后,课题研究首先提出了HIS下建立LIS的信息交换需求和运行环境要求。接着对LIS进行系统设计,包括逻辑架构、网络架构、检验流程、信息交换、计费控制方式等的分项设计。随后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应用到了网络交换、关系型数据库、条形码技术、排队叫号、中间表数据对接、通信端口开发设置、编写软件源代码等技术,开展ORALCE10g数据库结构的建立、条形码应用、各基本功能模块建立、系统安全、仪器接口设置等工作。最后经过运行测试,达到了设计提出信息交换集成要求,实现了军卫一号HIS下的LIS信息无缝对接,完成了LIS系统的开发应用。小结部分对全文总结,为部队医院现行的军卫一号HIS下,开发应用相关子系统提供可以借鉴的对接方法和技术。在课题结束时,认真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的方向。本课题研究开发的LIS系统,能很好的在军卫一号HIS下完成检验数据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统计生成等数据交换工作,是对HIS系统的重要补充,国内使用军卫一号HIS的部队医院有200多所,课题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推动部队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提高部队医院的管理及医疗服务水平,可起到积极做用。
许师师[5](2013)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综合布局关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加强,我们国家正处医院建设的高峰期,医技科室也在快速发展。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民用公共建筑,医疗建筑设计专业性强,复杂度高,设备特殊,对流线、分区、洁净度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医院所有科室中,尤其以中心手术部在医院中的地位最重要,与多个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布局要求严格,医疗工作复杂性强。本文基于医院医疗流线的研究及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部门关系的分析,力求探讨中心手术部及其相关医技科室综合布局的策略与模式,并从医院科室布局建设出发考虑医院运营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加高效便捷,研究角度符合现阶段医院医疗工作的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象和意义,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医院建设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医技科室概况和发展历史,着重阐述了中心手术部和四个相关医技科室。第三部分:(第三、四章)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心手术部医疗流线进行分析,通过对医疗流程的研究,从人员流线、物品流线和信息流线三个方面对医疗流线进行分析和比较。第四章通过结合大量的医院建筑案例,对手术部及其相关医技科室的位置选择先后进行确定和分析,并对相关定位方式进行研究。第四部分:(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案例研究,结合科室布局的一般性原则和科室间联系的多种方式,总结出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的综合布局策略,并根据手术部的定位,提出综合布局的模型,对已有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论文紧密结合医院建筑设计的实际经验,分析总结大量现有案例的优势和弊端,提出综合布局模式,以期待在强调高效便捷的绿色医院建筑设计的今天,为医院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的综合布局设计提出参考。
严心淳[6](2013)在《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医学检验业务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问题。为此,在新形势下探索和实践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医学检验所作为一种医疗资源整合的试点,通过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检测报告。本文分析了医学检验集中化管理的背景意义,并结合区域检验服务的需求,以病人标本管理为中心,以检验质量为核心,全面实现实验室数字化为宗旨,提出了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对平台建设需要的相关技术理论基础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平台整体框架及流程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并提出了平台安全解决方案。文中对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作了细致的描述,对平台的实现及系统集成作了充分的说明,使医务人员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灵活的开展医学检验工作,为医疗资源整合打破了壁垒,为其它医疗资源整合提供了示范、思路与经验。通过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实际运行,充分实现了区域检验工作的全自动化,充分发挥区域内检验设备、人才、技术优势,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患者的重复检验费用,真正提高医学检验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最终实现检验报告同城互认,使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王冠宇[7](2012)在《PACS系统中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的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是PACS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生对医学影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主要工具。图像处理工作站中所实现的功能是多领域技术综合应用的体现,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医疗诊断技术等。对图像工作站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推动PACS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医疗系统信息化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PACS系统和应用于系统中的DICOM标准,接着详细介绍了DICOM文件的格式,对序列DICOM文件读取方法进行研究与实现,这属于图像工作站的数据接口部分。然后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有关技术,主要涉及到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有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分割,分别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处理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使用图形处理器对经典预处理算法进行并行化,提升处理速度。最后介绍了目前图像工作站中常用到的基于断层序列图像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技术,分别从面绘制和体绘制两方面进行阐述。面绘制方面介绍了移动立方体法的绘制原理,并对算法实现效果进行比较,讨论了此方法存在的二义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体绘制方面,介绍了光线投射法和三维纹理映射法的基本原理,最后综合这两种方法,利用可编程着色器实现的体绘制效果具有较好的真实性。
孙宇[8](2010)在《某大型医院门诊业务流程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通过对某大型医院门诊流程现况的分析,找出现有流程的弊端,探索符合当今医院发展趋势的新业务流程。通过对该大型医院的实地调查,贴近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患者对目前该医院门诊流程的满意度,并听取其改进意见,从而总结出导致患者不满的根本原因。同时,与门诊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其对改进流程的渴望程度,从而展望流程再造的可行性。本篇论文创造性地将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医院门诊的改革中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尝试构建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并与银医网络支付系统进行整合,对该医院门诊流程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大手术。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指导下对该医院门诊流程进行改造后,可得到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能给患者带去最大价值的全新的门诊流程。
杨欣,买买提江,阿斯古丽[9](2009)在《SPECT图像采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GE Infnia双探头多功能SPECT系统上,配置了1套SPECT图像采集与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核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SPECT图像采集与信
朱黎军[10](2007)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化系统》文中认为本文以医院信息化的管理要求,根据昆明市延安医院的实际情况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实施过程及实际应用和开发,使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推进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二、核医学科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医学科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的协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
1.1.1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2.1 研究的社会背景 |
1.2.2 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3 研究缘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综合医院弹性扩容相关先导研究 |
2.1 弹性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建筑模块与结构主义 |
2.1.2 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
2.1.3 新陈代谢派 |
2.1.4 流线系统与开放端模式 |
2.2 医院建筑弹性设计理论发展与实践 |
2.2.1 英国NHS机构对医院建设模式的研究 |
2.2.2 “Meditex”设计体系 |
2.2.3 加拿大蔡德勒·格林内尔建筑师事务所(ZGPA) |
2.3 医院弹性扩容设计案例分析研究 |
2.3.1 案例对象选取 |
2.3.2 案例调研分析方法 |
2.3.3 案例分析研究 |
2.3.4 弹性扩容设计评价 |
2.4 医院弹性扩容的协同研究视角 |
2.4.1 医院的协同系统 |
2.4.2 医院弹性扩容所涉及层面 |
2.4.3 医院弹性扩容协同设计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弹性扩容的组织结构体系 |
3.1 综合医院形态结构 |
3.1.1 医学模式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
3.1.2 建筑布局模式对比分析 |
3.1.3 组织构架的功能扩展 |
3.2 综合医院交通流线 |
3.2.1 主辅分离的交通结构 |
3.2.2 层级分流的流线体系 |
3.3 综合医院功能单元 |
3.3.1 医院功能单元关系 |
3.3.2 医疗单元的模块化设计 |
3.3.3 高适应性的开放建筑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弹性扩容的空间环境布局 |
4.1 综合医院空间环境划分 |
4.1.1 医疗空间 |
4.1.2 非医疗空间 |
4.1.3 等候空间 |
4.2 弹性扩容的主观环境协同 |
4.2.1 协同更新的患者心理需求 |
4.2.2 协同优化的患者行为特征 |
4.2.3 扩容引导的知觉环境设计 |
4.3 弹性扩容的客观环境协同 |
4.3.1 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设计 |
4.3.2 空间补偿的景观环境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弹性扩容的科学技术手段 |
5.1 弹性扩容的医疗技术协同 |
5.1.1 医疗诊断技术的空间复合 |
5.1.2 物流传输系统的弹性延展 |
5.1.3 智慧医疗技术的功能叠合 |
5.2 弹性扩容的建造技术协同 |
5.2.1 装配式的模块化设计 |
5.2.2 建筑结构的承载协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策略及实践 |
6.1 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策略 |
6.1.1 组织结构策略——弹性发展的组织结构体系 |
6.1.2 空间环境策略——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布局 |
6.1.3 技术手段策略——协同设计的科学技术手段 |
6.2 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实践 |
6.2.1 组织结构体系设计 |
6.2.2 空间环境布局设计 |
6.2.3 高效建造的技术手段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成果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实用PACS浏览器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
1.1.1 PACS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 |
1.1.2 DICOM标准概述 |
1.1.3 医学图像浏览器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贡献和价值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研究 |
2.1 系统开发流程 |
2.2 UML统一建模语言及工具 |
2.3 Delphi7.0 概述 |
2.4 Power Designer数据库建模工具概述 |
2.5 Access数据库概述 |
2.6 Web Services技术概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收集方法 |
3.2 系统的总体目标要求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 |
3.4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业务建模 |
4.2 数据库建模 |
4.3 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
4.4 系统架构设计 |
4.4.1 基础类功能架构 |
4.4.2 业务类功能架构 |
4.4.3 系统硬件拓扑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库设计 |
5.2 功能模块设计 |
5.2.1 开发文件存放目录 |
5.2.2 重点业务模块实现 |
5.3 关键技术 |
5.3.1 DICOM图像信息的提取与传输 |
5.3.2 DICOM图像转换技术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健壮性测试 |
5.4.3 功能性测试 |
5.4.4 测试结果 |
5.5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运行效果 |
6.1 系统基础功能界面 |
6.2 关键业务界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系统登录代码:LOGIN.PAS |
附录2主窗口代码:MAIN.PAS |
附录3打开图像代码:OPEN.PAS |
附录4 Raw数据转换代码:Raw.pas |
附录5图片浏览代码:View.pas |
(3)解放军307医院的医学影像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本文论文结构 |
第2章 医学影像系统分析 |
2.1 医学影像系统概述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2.3 关键技术 |
2.4 支撑环境分析 |
2.4.1 合理性分析 |
2.4.2 网络环境的组建 |
2.4.3 设备接入问题 |
2.4.4 存档需要的估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学影像系统需求分析 |
3.1 医院背景 |
3.2 医院概况 |
3.3 系统总体目标 |
3.4 业务需求分析 |
3.4.1 放射科工作流程 |
3.4.2 病理检查工作流程 |
3.4.3 超声检查工作流程 |
3.4.4 口腔科检查工作流程 |
3.4.5 临床科室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学影像系统设计 |
4.1 影像数据源分析 |
4.2 总体设计思路 |
4.3 系统影像存档与管理方案设计 |
4.4 存储方式 |
4.4.1 在线、近线、离线三级分级存储 |
4.4.2 分布存储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5.2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学影像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 |
5.1.1 数据模型说明 |
5.1.2 系统业务架构 |
5.1.3 技术架构概述 |
5.1.4 系统数据架构 |
5.2 系统功能模块 |
5.2.1 放射科模块 |
5.2.2 病理科模块 |
5.2.3 超声科模块 |
5.2.4 口腔科模块 |
5.2.5 临床科室模块 |
5.3 接口管理功能 |
5.3.1 信息的安全存储管理 |
5.3.2 安全性 |
5.3.3 可靠性和稳定性 |
5.4 关键技术难点实现 |
5.4.1 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软件新功能 |
5.4.2 医院影像系统的存储过程技术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医学影像系统测试与运行 |
6.1 系统测试概述 |
6.2 系统测试具体过程 |
6.2.1 系统测试环境 |
6.2.2 系统测试内容 |
6.2.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2.4 测试过程总结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下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需求分析 |
1.1 系统对接需求 |
1.2 系统功能需求 |
1.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
1.4 小结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LIS 逻辑架构设计 |
2.2 LIS 网络架构设计 |
2.3 LIS 检验流程设计 |
2.4 LIS 和 HIS 信息交换方式 |
2.5 计费控制设计 |
2.6 小结 |
3 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
3.1 LIS 系统数据库结构的建立 |
3.2 LIS 系统数据库中的表 |
3.3 LIS 联机采集涉及的表 |
3.4 LIS 系统数据库数据初始化 |
3.5 小结 |
4 条形码应用 |
4.1 检验相关单据介绍 |
4.2 条形码应用模式的选择 |
4.3 条形码使用流程 |
4.4 条形码信息接口 |
4.5 小结 |
5 LIS 功能模块软件设计和系统安全 |
5.1 临床检验申请系统 |
5.2 实验室标本接收系统 |
5.3 实验室信息系统 |
5.4 血库管理系统 |
5.5 质量控制系统 |
5.6 系统安全 |
5.7 系统故障应急方案 |
5.8 小结 |
6 检验仪器接口设置和 LIS 系统测试运行 |
6.1 检验仪器接口种类 |
6.2 检验仪器接口设置 |
6.3 系统测试 |
6.4 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型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综合布局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引来医院建设的高潮 |
1.1.2 医技科室的快速发展 |
1.1.3 医院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法 |
1.4.3 跨学科研究法 |
1.5 相关研究概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医院建设现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和医院建设现状 |
1.5.3 国内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 |
1.6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医技科室概况 |
2.1 医技科室概述 |
2.1.1 工作特点 |
2.1.2 设备特点 |
2.2 手术部概况 |
2.2.1 手术部概述 |
2.2.2 手术部的发展历史 |
2.2.3 中心手术部的功能与分区 |
2.2.4 中心手术部与其他功能单元的联系 |
2.3 与手术部相关医技科室的发展历史 |
2.3.1 消毒供应中心 |
2.3.2 重症监护室 |
2.3.3 病理科 |
2.3.4 血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手术部为中心的医疗流线 |
3.1 医疗流线概述 |
3.2 以手术部为中心的人员流线 |
3.2.1 病患流线 |
3.2.2 医护人员流线 |
3.3 以手术部为中心的物品流线 |
3.3.1 手术用品流线 |
3.3.2 病理切片标本流线 |
3.3.3 血液和药品流线 |
3.4 以手术部为中心的信息流线 |
3.5 医疗流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术部的位置及与其他科室的关系 |
4.1 手术部的位置选择 |
4.1.1 总平面的位置 |
4.1.2 楼层的位置 |
4.2 与医院其他科室的关系 |
4.2.1 与门、急诊部的关系 |
4.2.2 与住院部的关系 |
4.2.3 与医技科室的关系 |
4.2.4 其它部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的布局关系研究 |
5.1 科室布局原则 |
5.2 科室联系方式 |
5.2.1 建筑交通空间系统 |
5.2.2 物流传输系统 |
5.2.3 不同联系方式的对比 |
5.3 科室综合布局设计研究 |
5.3.1 科室综合布局设计策略 |
5.3.2 科室综合布局模式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意义 |
1.3 项目建设范围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基础 |
2.1 平台架构 |
2.1.1 C/S结构 |
2.1.2 B/S结构 |
2.1.3 两种结构比较与选择 |
2.2 开发技术基础 |
2.2.1 Web Service技术 |
2.2.2 Windows服务 |
2.2.3 软件开发语言 |
2.3 数据库设计技术 |
2.3.1 数据库设计内容 |
2.3.2 数据库设计目的 |
2.3.3 SQL Server2005概述 |
2.4 区域检验业务及信息化概况 |
2.4.1 区域检验业务的概念 |
2.4.2 区域检验业务的要求 |
2.4.3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 |
2.4.4 区域检验信息化建设现状 |
2.4.5 区域检验信息化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台整体框架与流程设计 |
3.1 整体框架设计 |
3.1.1 平台整体架构 |
3.1.2 平台网络架构 |
3.1.3 平台结构特色 |
3.1.4 平台运行环境 |
3.2 区域检验流程设计 |
3.2.1 区域检验服务流程设计 |
3.2.2 市级医院检验流程设计 |
3.2.3 区域检验全程监控流程设计 |
3.2.4 实验室特殊及异常报告处理流程 |
3.2.5 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3.3 临床与检验对话流程设计 |
3.3.1 一般报告反馈处理流程 |
3.3.2 急诊、危急值检验报告回传处理流程 |
3.3.3 标本退回处理流程 |
3.3.4 检验报告变更处理流程图 |
3.3.5 检验申请变更处理流程图 |
3.4 条形码应用设计 |
3.4.1 条形码应用介绍 |
3.4.2 电子申请单设计 |
3.4.3 条形码应用模式选择 |
3.5 平台安全解决方案 |
3.5.1 安全解决方案 |
3.5.2 防病毒方案 |
3.5.3 应急预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建设目标及功能设计 |
4.1 平台建设目标 |
4.1.1 建设目标遵循的标准 |
4.1.2 平台建设发展方向 |
4.1.3 平台建设功能目标 |
4.2 平台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特性需求分析 |
4.3 平台功能设计 |
4.3.1 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4.3.2 平台数据交换服务设计 |
4.3.3 标本流转平台功能设计 |
4.3.4 一般检验系统功能设计 |
4.3.5 微生物系统功能设计 |
4.3.6 质量控制功能设计 |
4.3.7 主任管理功能设计 |
4.3.8 网上报告发布功能设计 |
4.3.9 自助报告系统功能设计 |
4.4 平台数据库设计 |
4.4.1 平台数据库的概念与逻辑设计 |
4.4.2 平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4.4.3 存储过程研究与设计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功能实现与系统集成 |
5.1 标本流转系统功能实现 |
5.1.1 主要功能实现 |
5.1.2 模块角色权限配置 |
5.1.3 主要数据库表及结构 |
5.2 一般检验系统功能实现 |
5.2.1 主要功能实现 |
5.2.2 模块角色权限配置 |
5.2.3 主要数据库表及结构 |
5.3 数据交换服务功能实现 |
5.3.1 中心与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 |
5.3.2 市级医院前置服务器与中心服务器数据交换 |
5.3.3 其它医疗机构与中心服务器数据交换 |
5.3.4 检验项目数据同步 |
5.4 系统集成 |
5.4.1 检验收费和漏费的控制 |
5.4.2 平台与医院HIS系统集成 |
5.4.3 平台与医院电子病历及体检系统集成 |
5.4.4 实验室仪器流水线集成 |
5.4.5 平台与独立实验室系统集成 |
5.5 主任管理功能实现 |
5.5.1 主要功能实现 |
5.5.2 主要功能模块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PACS系统中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的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
1.2.1 PACS 发展概况 |
1.2.2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概况 |
1.2.3 三维重建技术概况 |
1.3 论文内容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PACS 系统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PACS 介绍 |
2.2 DICOM 标准 |
2.2.1 DICOM 标准组成 |
2.3 PACS 结构 |
2.3.1 PACS 通信体系 |
2.3.2 PACS 总体构成 |
2.3.3 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 |
2.4 DICOM 文件 |
2.4.1 DICOM 文件格式 |
2.4.2 读取 DICOM 文件 |
2.4.3 二维图像重建及窗口窗位调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CS 内的图像预处理技术 |
3.1 引言 |
3.2 医学图像预处理技术 |
3.2.1 医学图像预处理技术 |
3.2.2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 |
3.3 可编程 GPU |
3.3.1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
3.3.2 CUDA 编程模型 |
3.3.3 CUDA 存储模型 |
3.4 CUDA 在图像预处理中的应用 |
3.4.1 CUDA 软件架构 |
3.4.2 异构算法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与可视化 |
4.1 引言 |
4.2 基于面绘制的三维重建算法 |
4.2.1 Marching Cube 算法 |
4.2.2 获取等值面于体素边界上交点 |
4.2.3 等值面的法向量计算 |
4.2.4 移动立方体算法实现 |
4.2.5 移动立方体算法缺陷 |
4.3 基于体绘制的三维重建算法 |
4.3.1 体绘制技术 |
4.3.2 Ray Casting 算法 |
4.3.3 基于硬件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 |
4.4 基于三维纹理的 Ray Casting 算法实现 |
4.4.1 着色语言 GLSL |
4.4.2 体绘制三维重建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某大型医院门诊业务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变革管理理论 |
2.1.1 变革管理的涵义 |
2.1.2 变革管理的实施规划 |
2.1.3 变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 |
2.2.1 BPR 概述 |
2.2.2 BPR 与其他管理工具的关系 |
2.2.3 BPR 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
2.3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CRM) |
2.3.1 CRM 概述 |
2.3.2 CRM 在医疗系统中的可行性 |
第3章 某大型医院门诊流程现状分析 |
3.1 医院简介 |
3.2 BPR 视角下门诊流程现状的诊断 |
3.3 CRM 视角下门诊流程的患者满意度分析 |
第4章 某大型医院门诊流程再造 |
4.1 门诊流程再造实施计划 |
4.2 门诊流程的重新设计 |
4.3 支撑新流程的IT 系统的构建 |
第5章 BPR 工程对医院门诊影响的整体分析 |
5.1 BPR 实施的整体效果分析 |
5.2 BPR 的成功要旨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
1.3 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及功能要求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性及功能要求 |
2.2 医院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 网络方案的选择 |
2.4 数据库的选择 |
2.5 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
2.6 网络安全性(漏洞)问题 |
2.7 对今后 PACS系统的考虑 |
第三章 设计方案 |
3.1 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化软件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
3.1.1 项目实施组织 |
3.1.2 基础数据准备 |
3.1.3 人员培训 |
3.1.4 软件模块 |
3.1.5 进度安排 |
3.2 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网络方案设计 |
3.2.1 方案设计要求 |
3.2.2 设计原则 |
3.2.3 网络构架综述 |
3.2.4 核心层设计及设备选型 |
3.2.5 汇聚层设计及设备选型 |
3.2.6 接入层设计及设备选型 |
3.2.7 相关技术简介 |
3.2.8 网络安全 |
3.2.9 IP地址规划 |
3.2.10 路由规划 |
第四章 延安医院HIS系统的实施 |
4.1 关于正式切换启动住院系统应做好的衔接工作 |
4.2 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化住院系统启动方案 |
4.2.1 方案设计思路及涉及科室 |
4.2.2 25日8点启动前准备工作安排 |
4.2.3 25日8点新系统启用后相关工作(仅指新病人) |
4.2.4 几个特殊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4.2.5 微机中心人员安排 |
第五章 延安医院信息化(HIS)系统实施情况 |
5.1 实施进度情况 |
5.2 各科室运行情况 |
5.3 部分源代码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四、核医学科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综合医院弹性扩容设计的协同性研究[D]. 钱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实用PACS浏览器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D]. 唐继尧.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3]解放军307医院的医学影像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晨.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4]“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下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D]. 高山.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5]大型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与其相关医技科室综合布局关系初探[D]. 许师师.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严心淳.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7]PACS系统中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的相关技术研究[D]. 王冠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8]某大型医院门诊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 孙宇. 吉林大学, 2010(09)
- [9]SPECT图像采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 杨欣,买买提江,阿斯古丽. 新疆医学, 2009(04)
- [10]昆明市延安医院信息化系统[D]. 朱黎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