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奶的产生与危害

抗生素奶的产生与危害

一、抗生素牛奶的产生与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曹迪[1](2021)在《磁性固/液富集材料的构建及其对痕量有机污染物分离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环境与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痕量生物胺类物质和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富集材料的选择是痕量检测中的研究重点。在本文中,围绕新型磁性固/液富集材料的构建,以结构修饰、形貌控制、元素掺杂为手段,设计并制备了四种富集材料,包括两种可视化磁性离子液体和两种磁性碳基固体吸附材料。将所设计的四种萃取材料应用于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和分散磁性固相萃取(d-MSPE)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容量等,并对多种真实样品中的痕量级生物胺类物质、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高效的分离和预富集,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高灵敏的检测,同时还系统的揭示了吸附机理。1.本文通过一步室温搅拌法设计合成了三己基十四烷基鏻四氯化钴(II)[P+6,6,6,14]2[Co Cl42-],[Co Cl42-]磁性离子液体(MIL)在水介质中不水解,紫外吸收率低,允许HPLC-UV直接分析,并且颜色明显便于可视化分离回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原位丹磺酰氯(DNS-Cl)衍生化和MIL-DLLME法同时测定食品样品中6种痕量生物胺类物质(BAs)(色胺、苯乙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该方法具有原位衍生萃取、无有机溶剂和磁性分离等优势。考察了MIL质量、衍生剂体积、分散剂种类和体积、衍生和萃取时间、样品溶液pH值等实验参数,从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探究了[P+6,6,6,14]2[Co Cl42-]与BAs之间的萃取机理,为较强的疏水作用。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红酒和鱼类样品的分析,分析物的回收率分别为93.2-103.1%和94.5-102.3%。红酒和鱼类样品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在1.3-3.9/4.1-9.9μg L-1和1.2-3.8/3.9-9.6μg kg-1范围内。此外,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在葡萄酒和鱼类样品中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n=5)。这种原位DNS-Cl衍生化和MIL-DLLME是一种高效、快速、环境友好的检测食品中BAs的微萃取方法。2.设计并合成了多功能可视化具有长链烷基和苄基结构的MIL[N+8,8,8,B]2[Co(SCN)42-]。设计的新型结构MIL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对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均有较高的萃取能力,并具有明显的颜色标记(蓝色),便于通过磁铁可视化分离回收。本文建立微波辅助衍生-MIL-DLLME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6种BAs(色胺、苯乙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方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实验,考察了MIL质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实验参数,105 s即可完成同时衍生和萃取芳香族生物胺类物质(色胺、苯乙胺、组胺和酪胺)和脂肪族生物胺类物质(亚精胺和精胺)的样品前处理操作。探索了[N+8,8,8,B]2[Co(SCN)42-]与BAs之间的吸附机理,为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啤酒和牛奶样品的分析,分析物的回收率分别为93.0-110.3%和91.2-111.6%。6种BAs的检出限为0.51-1.49μg L-1。所建立的方法提高了灵敏性并且缩短了富集时间,结果令人满意。3.通过无模板和自掺杂的方法,N2保护下煅烧含有磁性元素的三聚氰胺-乙二醛聚合物,设计并合成了富含N的磁性多孔碳球(Fe@N-PCS)。Fe@PCSs相互连接的球形形态产生了堆积孔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介孔提供了优化的传质路径以及暴露大量的吸附位点,增强了富集效果。本文建立微波辅助衍生-Fe@N-PCS-分散磁性固相萃取(d-MSPE)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6种BAs(色胺、苯乙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方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实验,考察了衍生与吸附方法、吸附剂类型、吸附剂用量、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实验参数。考察了吸附时间,确定出最佳吸附条件,135 s即可完成微波辅助同时衍生和固相萃取预富集过程。探索了Fe@N-PCS与BAs之间的吸附机理,为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H键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橙汁和啤酒样品的分析,显示了较高的富集因子(37<EF<39),分析物的回收率分别为90.6-108.2%和91.9-106.9%。经过10次循环,回收率没有显着降低。6种BAs的检出限为0.55-0.68μg L-1。所建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并且增强了材料循环性能,结果令人满意。4.以纤维素棉花为碳源,采用冷冻干燥和一步热解的方法,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三维N掺杂磁性石墨烯类碳物质(F-Fe/N-G@CP)。F-Fe/N-G@CP的结构得益于三维多孔N掺杂石墨烯结构,可以与污染物形成π-π键、H键等,达到较高去除和富集效果。本文建立F-Fe/N-G@CP-分散磁性固相萃取(d-MSPE)法考察对5种磺胺类(SAs)和喹诺酮类(FQs)抗生素(SAs: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FQs: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去除能力和痕量级别的分离富集能力,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F-Fe/N-G@CP展现了对SAs和FQs抗生素较高的总饱和吸附容量、快速吸附速率。吸附符合准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粒子内扩散,总吸附容量高达102.2 mg g-1。对F-Fe/N-G@CP-d-MSPE进行了吸附和洗脱条件的优化,探索了F-Fe/N-G@CP与SAs和FQs抗生素之间的吸附机理,为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H键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水和牛奶样品的分析,分析物的回收率分别为91.2-99.9%和92.2-96.4%。5种抗生素的检出限为0.043-0.067μg L-1。所建立的方法兼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抗生素去除能力和较低的检出限,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构建了微波同时衍生与萃取方法,利用磁性离子液体和碳基固体材料对微波的响应能力,缩短了预处理时间,简化了富集操作。设计了4种分离富集污染物的材料,并且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经济易得,成本较低,这4种材料在污染物的分离富集方面性能逐步提升。前3种材料[P+6,6,6,14]2[Co Cl42-]、[N8,8,8,B+]2[Co(SCN)42-]和Fe@N-PCSs富集分离BAs,逐步缩短了衍生和萃取时间,降低了检出限,增强了循环利用能力,回收率都令人满意。最后一部分内容对比3种以纤维素为碳源的材料:F-Fe/N-G@CP、Fe/N-G@CP和Fe/G@CP,最终选择冷冻干燥并且掺杂N的材料F-Fe/N-G@CP。F-Fe/N-G@CP分离富集检测多种抗生素的同时,进行去除污染物研究,得到了较低检出限0.043-0.067μg L-1和总吸附容量102.2 mg g-1。

张莹[2](2021)在《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其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引起广泛关注。残留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在体内积累,引起致病性伤害、产生抗药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抗生素残留量较低,且样品基质复杂,目前抗生素残留的定量分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固相萃取因其高效、省时、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吸附剂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固相萃取效率的核心。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新一代的多孔材料,由轻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和孔径可控等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剂材料,在复杂样品痕量目标物的分离富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三种高吸附性能的共价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将其用于固相萃取动物源食品和环境水样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对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席夫碱反应,合成了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SNW-1),并通过SEM,FT-IR,XRD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SNW-1用作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吸附剂萃取磺胺类抗生素。研究了盐浓度、样品p H、吸附剂用量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于磺胺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5-500 ng m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8。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25 ng m L-1和0.8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分别小于1.1%和1.9%。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牛奶和蜂蜜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8%-118.0%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分析。(2)建立了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磁性吸附剂(COF-LZU1@PEI@Fe3O4)磁性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COF-LZU1@PEI@Fe3O4是立方体形状,平均粒径约为40 nm,磁力强度为64.22 emu g-1,比表面积约为37.44 m2 g-1,平均孔径为30.38nm。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样品体积、萃取时间和温度、样品p H值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三种抗生素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四环素类抗生素峰面积和浓度在5-500 ng m 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2。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51 ng m L-1和1.71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7.4%。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当地河水和水库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7.0%-113.8%之间。(3)基于1,3,5-三甲酰苯和联苯胺的反应,采用室温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Fe3O4@Tb Bd),并将其作为磁性吸附剂萃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Fe3O4@Tb Bd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0 nm,比表面积为33.48 m2 g-1,平均孔径为19.45 nm,磁力强度为35.16 emu g-1。研究了萃取条件对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1-500 ng m L-1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1。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13 ng m L-1和0.4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5.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河水和水库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3.7%-108.5%之间。

殷萌琪[3](2020)在《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长期食用兽药残留的食品,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加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为加强兽药残留监管,需要建立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用于大量样本的初步筛查。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作为两大兽药种类,具有促进生长、防治动物疫病等作用。α-ZAL的代谢特性导致食品中残留不止一种α-ZAL类化合物,而在畜牧业中可能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使用进而残留在食品中。本研究从广谱识别角度着手,针对α-ZAL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特点,制备出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广谱高灵敏单克隆抗体,建立能同时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制备出可广谱结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蛋白,建立能同时检测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检测法。(1)根据α-ZAL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设计将其同族结构类似物ZAN C7位通过肟化反应衍生出羧基并合成了相应的人工抗原,获得了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亚型为Ig G1型,效价可达105,亲和常数为1.20×108L/mol,与常见的其他类真菌毒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2)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ic-ELIS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80~0.194 ng/m L,检测范围为0.020~0.835 ng/m L。对实际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肉、牛肝、牛肾、牛奶、奶粉等多种牛源性食品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2%~104.2%,变异系数低于11.4%。(3)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研制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消线值均为5 ng/m L;借助读条仪进行定量检测,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灵敏度(IC50)为1.225~1.800 ng/m L,检测限(IC10)为0.105~0.227 ng/m L。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6%~93.9%,变异系数低于12.4%。(4)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选择能与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异性结合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为广谱识别材料。以肺炎链球菌R6 pbp3片段为模板,通过基因克隆、胞外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N端截短的但仍保持生物学活性的PBP3*蛋白,浓度为0.5 mg/m L。(5)利用受体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原理,将纯化后受体蛋白PBP3*直接固定在高吸附96孔聚乙烯反应板上,酶标物AMP-HRP与游离的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竞争结合受体蛋白。基于HRP的酶促显色原理,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牛奶中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检测限(IC10)为0.28~100.30 ng/m L,均低于欧盟标准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在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的基础上结合酶促化学发光技术,使得IC50值均降低8~10倍左右。通过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的处理,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9%~89.3%,变异系数低于12.6%。

李月[4](202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和多肽类抗生素抗体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滥用造成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超标严重,进而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菌群失调、抗生素耐药等。抗生素耐药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公共问题。为防控耐药基因产生和传播,许多国家和相关机构陆续颁布“限抗,禁抗”令。为此,持续监测抗生素在食源性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纳米材料生物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分析快速、设备便携低廉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样品的快速筛查。本研究以残留严重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耐药危害严重的多肽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基于β-内酰胺类药物的受体和多肽类抗生素(粘菌素、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建立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多肽类抗生素的广谱性快速检测技术。选择肺炎链球菌R6的PBP2x(Thr52-Asp750)、地衣芽孢杆菌ATCC14580的Bla R-CTD(Met346-Arg601)及其突变型Bla R-CTD(I188K/S19C/G24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RS128的突变型Bla R-CTD(Gly331-Gln585,N439V)受体,以N端带6×组氨酸标签形式融合表达,分别为PBP2x’、Bla R-CTD(14580)、Bla R-CTD-M(14580)、Bla R-CTD-M(NRS128)。以Amp-BSA为抗原,HRP标记抗组氨酸标签抗体为二抗,利用类似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得出Bla R-CTD-M(14580)亲和力最高、稳定性最好。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Bla R-CTD-M(14580)在0.2 m M IPTG,20°C诱导表达18 h下,可溶性表达量达8 mg/100 m L。以Bla R-CTD-M(14580)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6B11,亲和力常数为4.5×1010L/mol。利用35 nm金纳米粒子直接标记受体蛋白Bla R-CTD-M(14580)和先标记6B11抗体再间接标记受体蛋白Bla R-CTD-M(14580)的方法,分别制备二元和三元标记物。基于该标记物分别建立牛奶和鸡肉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其中,二元标记物的试纸条能检测牛奶中除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唑啉外的18种β-内酰胺类药物,能检测鸡肉中除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唑啉外的21种β-内酰胺类药物;基于三元标记物的试纸条能检测牛奶中包括上述药物在内的33种β-内酰胺类药物,可视化检测限或消线值均小于或等于欧盟设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采用戊二醛、4-马来酰亚胺基丁酸-N-琥珀酰亚胺酯、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交联剂合成粘菌素(COL)、多粘菌素B(PMB)和杆菌肽(Baci)的完全抗原,并免疫小鼠制备各自的单克隆抗体。其中,COL特异性抗体1C10的IC50值为2.67 ng/m L,亲和力常数为1.9×109 L/mol;PMB特异性抗体2A2的IC50值为15.26 ng/m L,亲和力常数为8.95×108 L/mol;Baci特异性抗体4B11的IC50值为18.3 ng/m L,亲和力常数为2.6×108 L/mol;此外,COL和PMB的广谱性抗体2A6,亲和力常数为4.04×1010 L/mol,对COL和PMB的IC50值分别为4.44和4.25 ng/m L。利用荧光微球分别标记Baci和COL特异性抗体,建立牛奶中Baci和COL联合检测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Baci和COL的消线值分别为100和50 ng/m L;定量检测限分别为7.85和1.89 ng/m L,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7.85-28.42 ng/m L和1.89-5.81 ng/m L。线性范围较窄,该方法可用于COL和Baci的定性分析。另外,基于金纳米粒子标记COL和PMB的广谱性抗体,建立牛奶中COL和PMB联合检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COL和PMB的消线值分别为50和100 ng/m L;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53和0.94 ng/m L,线性范围分别为0.53-61.48 ng/m L和0.94-480.93 ng/m L。线性范围较宽,适用于COL和PMB联合定量检测。

张虹[5](2020)在《热处理头孢噻呋的成分鉴定及毒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头孢噻呋(Ceftiofur,CEF)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F通过靶向细菌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发挥高效的杀菌作用。CEF的抗菌谱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此外,CEF还具有安全性高和休药期短的优势,是养殖业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之一。然而,随着CEF的大量使用,其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强、药物残留等公共安全问题逐渐增多,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危害。研究表明,CEF对光照、p H、微生物、温度敏感,在多种条件下均可发生降解。CEF热稳定性差,高温下易降解。鉴于工业化加工或家庭式烹饪,动物源性食品都需要经过加热环节,因此,残留的CEF可能会因热加工或烹饪而降解,且已有研究报道称牛奶、水中残留的CEF在不同加热条件下均会发生降解。但是,CEF降解后产物的毒性研究则未有报道。本研究以CEF为研究对象,模拟沸水煮制的烹饪方式,研究其加热后的毒性变化。通过检测CEF溶液不同加热时间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的变化和加热后对体外细胞的毒性研究,确定了CEF加热时间和毒性的关系;通过细胞增殖抑制试验、Hoechst 33342/PI荧光染色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了加热后CEF的体外毒性。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研究了CEF加热后的产物成分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同时研究了CEF的体内代谢产物去呋喃酰基头孢噻呋(Desfuroylceftiofur,DFC)的热降解产物成分;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了CEF的热降解产物CEF-1,并进行了CEF-1对受试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影响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影响的研究。最后,通过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实验、腹腔注射急性毒性实验和28天重复剂量口服毒性实验,研究了CEF加热后的体内毒性。我们的结果表明,CEF在加热后其颜色及OD值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其产生了热降解。细胞增殖抑制研究发现,热处理后的CEF(Thermally treated ceftiofur,TTC)对人正常肝细胞(LO2)、人胚肾细胞(293)、人胚二倍体肺细胞(MRC-5)增殖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CEF原型。Hoechst 33342/PI荧光染色观察结果表明,TTC可以引起受试细胞凋亡和坏死。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TTC诱导受试细胞凋亡及坏死的作用显着强于CEF。通过LC-MS分析,我们发现CEF加热30 min和加热60 min后仅生成了一种热降解产物头孢噻呋醛(后以CEF-1代表),且DFC的热降解产物中同样含有CEF-1。通过研究合成CEF-1的细胞毒性,我们发现TTC对LO2的细胞毒性是由于热降解产生的CEF-1和未完全分解的CEF的相加作用所致,即,CEF-1是TTC中的唯一毒性产物。此外,ROS测定及线粒体膜电位试验结果发现,CEF-1可以引起细胞ROS水平升高、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而引起细胞凋亡。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TTC无急性毒性,但会导致小鼠体重增长、肝脏细胞脂肪变性、高胆固醇血症、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和脂肪酸β氧化障碍。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加热30 min的CEF(TTC30)对受试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是CEF原型的1.2倍,而加热60 min的CEF(TTC60)的LD50是CEF原型的1.4倍。在给药剂量为1500 mg/kg时,CEF组336 h内的存活率为100%,而TTC30组4 h内的小鼠存活率仅为25%,而TTC60组4 h内的存活率为0%。此外,TTC可诱发肺充血并进一步发展为肺水肿,还可延长凝血时间、诱导肺泡内和血清中的ROS升高进而产生氧化应激损伤。28天重复剂量口服毒性实验结果表明,TTC可导致雄性小鼠脾脏器官指数增大、肺脏器官指数下降,造成雌性小鼠生殖器官的器官指数下降、降低小鼠的淋巴细胞数量、导致受试小鼠肝脏功能损伤。综上所述,我们发现,CEF的热降解产物CEF-1,能够通过氧化应激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引起显着的细胞毒性。在体内试验中,急性给予TTC同样可导致ROS升高,引发氧化应激损伤;且TTC具有重复剂量口服毒性,能够引起受试小鼠器官指数变化、淋巴细胞数量降低、肝功能损伤。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CEF或DFC经烹饪等方式作用后,具有产生CEF-1的条件,因此,残留的CEF可能会造成潜在的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

钱莹[6](2020)在《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的品质评定与监测》文中认为牛奶是一种营养优质、全面的动物源性食品,同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合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钙磷比例合理,被誉为"白色血液"。因此,牛奶品质的优劣与上述成分含量密切相关。目前,奶质量安全评定有理化和卫生指标,其中理化指标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酸度等;卫生指标由细菌总数,体细胞数量,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所组成。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牛奶同时也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培养基,特别是奶牛感染细菌和牛奶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贮藏环节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奶源产地,然而目前对市场上灭菌乳和生鲜乳品质评定与监测的数据并不全面。鉴于此,本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地区采集来的灭菌乳和生鲜乳,采用国标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评价指标、微生物含量、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TM1)和地塞米松残留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灭菌乳和生鲜乳的达标率,为该地区乳及乳制品的监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石河子地区灭菌乳和生鲜乳的理化指标的测定与评价为了监测石河子地区以牛奶的乳及乳制品品质,本试验从新疆石河子采集来自于超市、商店的灭菌乳和社区和农贸市场售卖点、养殖场的生鲜乳,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脂肪和蛋白质)和主要评价指标(非脂乳固体和酸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0份灭菌乳的蛋白质≥2.9g/100g、脂肪≥3.1g/100g、非脂乳固体≥8.1 g/100g、酸度为12°T~18°T均达标,即达标率均为100%;40份生鲜乳其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酸度的达标率分别为90%(36/40)、70%(28/40)、60%(24/40)和100%(40/40)。表明石河子地区的灭菌乳理化指标全部达标,较生鲜乳的品质要好。2.石河子地区灭菌乳和生鲜乳的微生物的检测与评价GB 4789.2-2016、GB 4789.3-2016、GB 4789.4-2016和GB 4789.10-2016方法依次检测菌落总数(aerobic colony count,ACC)、大肠菌群(Coliforms)、沙门菌(Salmonel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结果显示,60份灭菌乳均未检测到任何细菌,即ACC、Coliforms、Salmonella和S.aureus检测合格率均为100%;40份生鲜乳的ACC≤2.0×106CFU/m L占比25%(10/40)、≤5.0×105CFU/m L占比10%(4/40),Coliforms≤103CFU/m L占比12.5%(5/40),Salmonella和S.aureus微生物检测均未检出,即合格率均为100%。证实石河子地区灭菌乳微生物检测全部达标,但生鲜乳却存在以Coliforms为主的微生物。3.石河子地区灭菌乳和生鲜乳的质量安全重要风险因子的检测与评定AFTM1和地塞米松是乳及乳制品中重要风险因素,本研究参考GB5009.24-2016和GB/T22978-2008方法依次对采集到的所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0份灭菌乳均未检测到AFTM1和地塞米松,即达标率均为100%。40份生鲜乳检出1份样品含有AFTM1,其含量为0.90μg/kg≥0.50μg/kg,高于国家标准,检出率为2.5%(1/40),合格率为97.5%(39/40);地塞米松检出率为0%,合格率均为100%。表明该地区的养殖场个别存在AFT的污染,但地塞米松却无残留存在。

那冠琼[7](2020)在《多肽类抗生素、吩噻嗪类和新型“瘦肉精”等兽药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兽药在保证食源性动物增产、增效的同时,食品中兽药残留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兽药的不当使用会使其残留在动物可食用组织、鸡蛋和奶制品中,不仅影响国际贸易、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为了满足监测和控制食品兽药残留的需要,急需建立简单、廉价、灵敏、快速和高通量的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针对多肽类抗生素杆菌肽锌(BAC)和多粘菌素(POL)、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TIA)和沃尼妙林(VAL)、抗寄生虫药硝碘酚腈(NIT)、氯氰碘柳胺(CLT)和碘醚柳胺(RAF)、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DIC)和卡洛芬(CAR)、抗组胺药赛庚啶(CPH)和吩噻嗪类(PZs)兽药,设计并合成人工抗原,制备高灵敏度的单克隆抗体,以此为研究基础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1)根据BAC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人工抗原BAC-BSA,获得了两株抗BAC单克隆抗体6D2-G10和3F2-F11细胞株,抗体亚型均为IgG1型。6D2-G10具有更高的灵敏度,IC50值为0.59ng/mL,亲和力常数为6.69×109L/mol,对BAC结构类似物几乎没有交叉反应。基于6D2-G10,建立了牛奶中BAC残留的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法,裸眼消线值为25 ng/mL,利用试纸条读条仪扫描后,建立BAC标准抑制曲线,实现了牛奶中BAC的定量检测,IC50为3.16ng/mL,检测限为0.82ng/mL。批间和批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3%~96.0%,变异系数为4.9%~10.7%。(2)设计并合成了人工抗原POL-E-BSA,获得了一株可同时识别POL-E和POL-B的单克隆抗体4H11-C3,该抗体属于IgG1型,亲和力常数为3.20×109 L/mol。基于4H11-C3,建立了 ic-ELISA方法检测牛奶样品中POL-E和POL-B残留,牛奶稀释4倍即可降低大部分基质效应干扰,检测POL-E灵敏度IC50为0.21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 0.03~1.44 ng/mL,检测限为 0.02 ng/mL。检测 POL-B 的 IC50为 0.40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6~2.65 ng/mL,检测限为0.03 ng/mL。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3%~103.4%,变异系数为3.9%~6.9%。(3)保留VAL和TIA的共同结构基团(三环刚性结构),成功合成了人工免疫原VAL-BSA,获得了高灵敏度的可同时检测VAL和TIA的单克隆抗体1B7-G10,该抗体为IgG1亚型,亲和力常数为1.28×109 L/mol,且对其他PLEs结构类似物RET、TYL、AVE、IVE和DOR无交叉反应。经ic-ELISA鉴定,检测VAL和TIA的IC50分别为0.99 ng/mL和0.39 ng/mL。基于1B7-G10,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定性定量检测猪肝中VAL和TIA,裸眼消线值分别为50 ng/g和25 ng/g,读条仪定量检测IC50分别为6.06 ng/g和3.45 ng/g,检测限为0.96 ng/g和0.29 ng/g,平均回收率为80.7%~102.0%,变异系数为4.6%~10.8%。(4)根据NIT、CLT和RAF的结构特征,设计合成了人工免疫原NIT-BSA和CLT-BSA,并获得了一株抗NIT单克隆抗体细胞株8G7-C6和一株可同时识别CLT、RAF的细胞株1E3-A10。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型,亲和力常数分别为2.93×109L/mol和8.90× 109 L/mol。8G7-C6的灵敏度IC50为0.96 ng/mL,且对NIT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1E3-A10 抗 CLT 的 IC50 为 0.28 ng/mL,抗 RAF 的 IC50 为 0.39 ng/mL。基于 8G7-C6 抗体,成功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牛奶中NIT的残留,裸眼消线值为50ng/mL,IC50为5.71 ng/mL,检测限为1.14ng/mL。在牛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6%~106.9%,变异系数为4.8%~9.9%。基于1E3-A10,我们建立了 ic-ELISA法检测牛奶中CLT和RAF,IC50为0.28 ng/mL和0.33 ng/mL,检测限为0.03 ng/mL和0.05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63 ng/mL 和 0.08~1.38 ng/mL。(5)根据DIC和CAR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免疫原DIC-BSA和CAR-BSA,成功获得一株抗DIC单克隆抗体1E5-B12和一株抗CAR单克隆抗体1F5-C8,两株单抗均为IgG1亚型,亲和常数分别为1.72×109 L/mol和6.19×109 L/mol。经ic-ELISA鉴定,1E5-B12 的 IC50 为 3.14ng/mL,1F5-C8 的 IC50 为 0.10ng/mL。基于 1E5-B12,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牛奶中DIC,裸眼消线值为125 ng/mL,经读条仪定量检测后,IC50计算为8.54 ng/mL,检测限为1.40 ng/mL,牛奶添加DIC平均回收率为78.4%~104.3%,变异系数为4.7%~9.5%。基于1F5-C8,我们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牛肌肉中的CAR,裸眼消线值为12.5 ng/g,IC50为1.74 ng/g,检测限为0.28 ng/g,肌肉添加CAR平均回收率为79.5%~90.6%,变异系数为5.9%~8.8%。(6)采用溴乙酸亲核取代法修饰羟基化的CPH(COH),制备新型半抗原,应用活泼酯法将其与BSA偶联制备免疫原CPH-BSA,获得一株IgG1型广谱高灵敏度单克隆抗体10D3-C3,亲和力常数为7.35×109 L/mol。该抗体可同时识别CPH和6种PZs(APZ、FPZ、CPZ、PPZ、PTZ 和 TDZ)。经 ic-ELISA 鉴定,该抗体对 CPH 和 PZs 的 IC50 为0.03~0.76 ng/mL。基于10D3-C3,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检测饲料中CPH和PZs的裸眼消线值为5~100ng/g,IC50为0.57~7.75 ng/g,检测限为0.10~1.35 ng/g。饲料添加CPH和PZs的平均回收率为79.0%~103.4%,变异系数为4.5%~12.7%。

修毅[8](2020)在《基于介孔材料的新型传感器的制备及对牛奶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牛奶作为一种高营养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而近几年牛奶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这使得牛奶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牧业,过量使用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在牛奶加工储存中也容易受到致病菌污染,但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长,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快速、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等优点,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领域应用广泛。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三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素钠,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表明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实际牛奶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素钠。1基于介孔SiO2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研究使用抗体(Ab)-多级介孔二氧化硅(HMS)生物结合物设计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低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无标记检测。首先,使用带有蝴蝶翅膀的生物模板方法来制备HMS,结果表明HMS不仅精确的复制了蝴蝶翅膀的形貌且具有多级孔结构。然后,将载体材料进行氨基官能化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固载Ab,再将Ab-HMS生物结合物固定在玻碳电极(GCE)上,并通过分析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峰值电流的变化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浓度范围为10-2×103 CFU/mL的S.aureus,结果显示峰值电流变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对数之间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59),且响应时间短(20分钟)和检测限低(11 CFU/mL)。在加标牛奶样品测试中,将传感器的性能与菌落计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测试结果无显着差异。因此,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可以用来快速检测牛奶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基于磁性介孔空心碳球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青霉素钠检测研究使用青霉素酶(Pen X)-磁性介孔空心碳球(MMHC)结合物作为检测元件,对低浓度的青霉素钠(Pen G)进行检测,首先,以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为模板制备MMHC。再利用较为简单的物理吸附方法将Pen X固载在MMHC上,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将结合物固定在磁性玻碳电极(MGCE)上,得到工作电极Pen X-MMHC-MGCE。当Pen X与Pen G反应时会产生氢离子,溶液中氢离子增加会使苏木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以苏木精为检测指示剂添加到检测液中,使用DPV方法检测浓度范围为10-8-10-2 mg/mL的Pen G。结果显示峰电流值与Pen G浓度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3),其LOD为2.655×10-7mg/mL(S/N=3)。使用加标方法检测牛奶中的Pen G显示出良好的回收率,且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高效液相方法相比无显着差异。此外,该方法具有检测范围广,酶吸附量大,检测速度快,固体物质清洗回收方便等优点,因此可以实现对牛奶样品中Pen G残留的快速检测。3基于菱形多孔碳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青霉素钠的检测研究使用Pen X-菱形多孔碳(RPC)为检测元件,以苏木精为检测指示剂,检测低浓度的Pen G含量。首先制备铝基的金属有机框架(Al-MOF),以Al-MOF为模板通过高温煅烧制备RPC,利用化学共价结合方法将Pen X固定在材料上,对固载条件进行优化,将结合物固定在GCE上,得到工作电极Pen X-RPC-GCE。使用DPV方法检测浓度范围为10-8-10-55 mg/mL的Pen G,结果显示峰电流值与Pen G浓度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5),LOD为2.68×10-77 mg/mL(S/N=3),利用加标法检测实际牛奶样品并与高效液相方法比较,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该方法中所用的材料制备方法简便,工作电极的响应电流大,稳定性好,检测时间快,可以用来检测实际牛奶样品中Pen G残留。

李春花[9](2020)在《金属有机骨架纳米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文中认为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过量使用或滥用会对与遗传信息解码和蛋白质合成有关的重要生物过程造成毁灭性影响,极大的增加了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传统检测TCs的方法大多过程繁琐,费时且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因此,开发廉价、简单、灵活和通用的策略/技术来检测TCs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控制至关重要。以荧光材料为信号平台的荧光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方法。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裁剪的结构、易于功能化的优异特性使其在抗生素检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MOFs在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仍存在特异性不强、检测灵敏性低和应用范围窄等不足。本研究针对动物性食品典型的TCs(四环素(TET)、多西环素(DOX)、土霉素(OTC)和金霉素(CTC))残留,针对性地设计了4种能够特异性识别TCs的功能化MOFs荧光传感器,实现了动物性食品中TCs残留的灵敏检测并探讨了TCs与MOFs之间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为构建和完善动物性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支撑。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三维功能化Zr-MOF荧光传感器检测TCs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Ui O-66-X(X=NH2、OH、COOH、Br和NO2)五种不同官能团功能化的Zr-MOFs纳米材料,以荧光信号为指标筛选出最佳荧光MOFs材料—Ui O-66-NH2作为探针,构建了检测方法,探究了其检测机制并评估了其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TCs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五种不同官能团功能化的MOFs的荧光信号强弱排序为:Ui O-66-NH2>Ui O-66-COOH>Ui O-66-OH>Ui O-66-NO2>Ui O-66-Br。Ui O-66-NH2为正八面体结构,平均粒径为260 nm。Ui O-66-NH2在酸性条件下荧光信号稳定,具有强的抗光漂白能力。Ui O-66-NH2的–NH2能够将电子转移给TCs,同时发生内滤效应(IFE),导致荧光猝灭。最佳检测条件为:探针浓度为40.0 mg/L;p H为6.0;孵育时间为10 min和检测温度为室温。TCs的最低检测限(LODs)分别为68.6nmol/L(TET)、78.4 nmol/L(DOX)和124.9 nmol/L(OTC),均低于国际和国内标准规定的检测限。在常见的干扰物质存在的条件下,该探针可选择性的检测TCs。用此传感器检测动物性食品(鱼肉、鸡肉、猪肉、鸡蛋和牛奶)中的TCs残留获得可接受的回收率(95.64-100.82%),表明Ui O-66-NH2纳米荧光传感器对食品基质中TCs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方法具有材料易于合成和操作简单的优点,不过在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仍显不足。(2)二维氨基功能化Al-MOF荧光传感器检测TCs在优化出的2-氨基对苯二甲酸(NH2-BDC)有机配体的基础上,选择了五种不同的金属离子(Zr4+、Al3+、Cr3+、Ti4+和Fe3+)为金属源通过一步水热/溶剂热合成了不同金属源MOFs,以荧光信号和荧光寿命为指标,选择出最佳荧光MOFs材料—NH2-MIL-53(Al),探究了其荧光检测性能和机制,评估了NH2-MIL-53(Al)纳米探针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TCs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五种不同金属源合成的MOFs的荧光信号强弱排序为:NH2-MIL-53(Al)>NH2-MIL-53(Ti)>Ui O-66(Zr)-NH2>NH2-MIL-101(Cr)>NH2-MIL-88B(Fe)。NH2-MIL-53(Al)具有最短的平均荧光寿命,表明其最低的配体-金属电荷转移效率,因此发射出最强的荧光信号。相比于Ui O-66-NH2,NH2-MIL-53(Al)具有更宽的p H适用范围(p H 6.0-10.0)、更快的响应时间(25 s)和更好的抗干扰性。NH2-MIL-53(Al)检测TCs的LODs(DOX:40.36 nmol/L;TET:26.16nmol/L;OTC:62.05 nmol/L)比Ui O-66-NH2低。此传感器在常见动物性食品中定量检测TCs的回收率为85.15-112.13%,检测结果与HPLC法一致(p>0.05)。NH2-MIL-53(Al)纳米传感器合成简单、成本低和对环境友好,可替代HPLC法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TCs。本法的灵敏度仍显不足。(3)三维ZIF-8纳米粒子界面耦合Al-MOF荧光传感器检测TCs在二维NH2-MIL-53(Al)的基础上,通过MOF-on-MOF法将三维ZIF-8菱形正十二面体纳米粒子通过界面耦合到NH2-MIL-53(Al)纳米片上构建了ZIF-8/NH2-MIL-53(Al)双MOFs异质结构,实现了对TCs的富集和检测,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通过批试验和荧光滴定试验探究了材料的富集性能和荧光检测性能,评估了ZIF-8/NH2-MIL-53(Al)检测动物性食品中TCs残留的灵敏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包覆在NH2-MIL-53(Al)纳米片上的ZIF-8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显着提高了其对TCs的吸附能力。特别是ZIF-8的吡啶N与NH2-MIL-53(Al)表面丰富的–NH2对TCs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通过促进光诱导电子转移和内滤效应,显着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方法的LODs(DOX、TET、OTC为1.2μg L-1和CTC为2.2μg L-1)比NH2-MIL-53(Al)传感器的LODs低至少约10倍,甚至优于其他已报道的传感器。ZIF-8/NH2-MIL-53(Al)传感器对动物性食品中(猪肉、鱼肉和牛奶)的TCs检测的回收率为92.84-103.22%。此外,ZIF-8/NH2-MIL-53(Al)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较广的p H(4.0-10.0)适应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是一种检测TCs的理想纳米荧光传感器。(4)3D分层级Al-MOF@Mo/Zn-MOF异质结荧光传感器检测TCs在ZIF-8/NH2-MIL-53(Al)的基础上调控MOF-on-MOF复合材料的结构,以期进一步提高对TCs的富集预浓缩,实现TCs的超灵敏检测。通过内部扩散生长法合成3D分层级Al-MOF@Mo/Zn-MOF异质结构,通过批试验和荧光滴定试验探究材料的预浓缩效应和荧光检测性能。在此基础上,评估了3D分层级对动物性食品中的TCs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Al-MOF@Mo/Zn-MOF异质结构为分层级的纳米花结构,平均粒径大小约为1μm。Al-MOF@Mo/Zn-MOF的比表面积约1830 m2 g-1。DOX、TET、OTC和CTC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673.02、1629.07、1564.94和1782.99 mg g-1;在MOF/水系统(KMOF/water)中TCs的溶解度分配系数经计算为8822、8612、5691和13504。较大的KMOF/water表明TCs倾向于优先进入Al-MOF@Mo/Zn-MOF的孔,从而达到预浓缩和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效果。Al-MOF@Mo/Zn-MOF具有超低的LODs(DOX,TET,OTC和CTC的LODs分别为0.56、0.53、0.58和0.86 nmol/L)和抗干扰性,LODs值比NH2-MIL-53(Al)传感器低两个数量级。实际食品样品中的TCs检测的回收率为87.07-116.44%。该3D分层Al-MOF@Mo/Zn-MOF异质结构可实现动物性食品中TCs残留的超灵敏检测。

吴玉晗[10](2020)在《牛奶中四环素和青霉素残留物免疫侧向层析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自发现至今,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可以治疗多种人类和动物疾病,因此在畜牧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甚至造成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导致抗生素在牛奶、鸡蛋、猪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建立快速、便捷、灵敏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对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和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食品中残留危害较为严重的四环素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建立了以免疫侧向层析技术为基础的三种快速检测方法:(1)建立四环素传统型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识别和毛细侧向层析作用力检测四环素。本实验同时优化了四环素的标记抗体量、K2CO3的添加量、封闭剂种类和金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等实验条件,在最后优化好的各关键实验参数下,肉眼观察到的四环素检测灵敏度为10 ppb,同时在检测浓度为0.2-10 ppb之间建立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优化的实验参数对四环素牛奶实际样品的检测也同样适用,不受牛奶基质中复杂成分的影响。(2)建立四环素预孵育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以传统的免疫层析试纸为基础,加以改进,放弃使用金标垫,采用目标物与金标抗体提前孵育后直接上样的方法,通过增强标记抗体与目标物的结合效率使检测灵敏度得到显着提高。本实验同时优化了增敏抗体偶联量、偶联时K2CO3添加量、金标抗体复溶液用量等条件,确定最佳实验参数。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四环素的最低检测限为2 ppb,灵敏度相较于传统试纸条提高了5倍,同时在检测浓度为0.05-2 ppb之间建立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优化的实验参数对四环素牛奶实际样品的检测也同样适用,在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领域内有巨大应用潜力。(3)四环素和青霉素增敏型免疫侧向层析试纸双重检测方法建立以预孵育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为基础,同时对四环素和青霉素进行双重检测。本实验同时优化了青霉素偶联抗体量、K2CO3添加量等实验条件,在优化好的最合适的实验参数下,四环素和青霉素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pb,同时在检测浓度为0.05-2 ppb之间建立的双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都良好。通过添加回收实验发现本方法同样适用于牛奶样品中残留的四环素和青霉素的同时检测,在抗生素残留多组分检测领域内有巨大潜力。

二、抗生素牛奶的产生与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生素牛奶的产生与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磁性固/液富集材料的构建及其对痕量有机污染物分离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痕量组分预富集的意义
        1.1.1 生物胺类物质的简介及危害
        1.1.2 抗生素的简介及危害
        1.1.3 样品预处理的意义
    1.2 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1.2.1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
        1.2.1.1 DLLME的重要因素
        1.2.1.2 离子液体在DLLME中的应用
        1.2.1.3 磁性离子液体在DLLME中的应用
        1.2.2 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1.2.2.1 分散固相萃取(d-SPE)
        1.2.2.2 分散磁性固相萃取(d-MSPE)
        1.2.3 微波辅助萃取/衍生(MAE/MAD)
    1.3 论文的选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原位衍生联合磁性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用于食品中生物胺类物质的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MIL的制备
        2.2.4 样品的制备
        2.2.4.1 红酒样品
        2.2.4.2 鱼样品
        2.2.5 MIL-DLLME过程
        2.2.6 HPLC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MIL表征
        2.3.2 基于[Co Cl_4~(2-)]MIL的优势
        2.3.3 MIL-DLLME条件的优化
        2.3.3.1 萃取剂用量
        2.3.3.2 衍生剂用量
        2.3.3.3 分散剂种类和体积
        2.3.3.4 衍生和萃取时间
        2.3.3.5 溶液pH值的影响
        2.3.4 作用机理
        2.3.5 方法评价
        2.3.6 样品分析
        2.3.7 MIL-DLLME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4 结论
第3章 功能化可视磁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及联合微波辅助衍生萃取方法对生物胺类物质检测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MIL[N_(8,8,8,B+)]_2[Co(SCN)_4~(2-)]的制备
        3.2.4 样品制备
        3.2.4.1 啤酒样品
        3.2.4.2 牛奶样品
        3.2.5 同时微波辅助衍生和MIL-DLLME
        3.2.6 HPLC分析
        3.2.7 实验条件的优化(Box-Behnken设计)
    3.3 结果和讨论
        3.3.1 MIL的表征
        3.3.2 微波辅助衍生联合MIL-DLLME条件优化
        3.3.2.1 单因素优化
        3.3.2.2 BBD优化
        3.3.3 作用机理
        3.3.4 方法评价
        3.3.5 样品分析
        3.3.6 微波辅助和MIL-DLLME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4 结论
第4章 磁性材料Fe@N-PCS的设计及同时微波衍生吸附食品中生物胺类物质的分析检测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3 磁性材料的制备
        4.2.4 实际样品处理
        4.2.5 分散磁性固相萃取(d-MSPE)
        4.2.6 HPLC色谱分析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材料的筛选
        4.3.2 材料的表征
        4.3.3 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4.3.3.1 单因素优化
        4.3.3.2 BBD优化
        4.3.3.3 萃取时间优化
        4.3.3.4 衍生与萃取方式优化
        4.3.3.5 洗脱剂种类的选择
        4.3.3.6 洗脱溶剂体积和洗脱时间的选择
        4.3.3.7 Fe@N-PCS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的研究
        4.3.4 吸附机理
        4.3.5 方法评估
        4.3.6 样品分析
        4.3.7 吸附作用
        4.3.8 方法对比
        4.3.9 氨基酸(AAs)检测
    4.4 结论
第5章 磁性碳材料F-Fe/N-G@CP的设计及同时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和检测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3 磁性材料的制备
        5.2.4 实际样品处理
        5.2.5 d-MSPE过程
        5.2.6 HPLC色谱分析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附材料的筛选
        5.3.2 材料的表征
        5.3.3 d-MSPE条件的优化
        5.3.3.1 吸附剂质量的选择
        5.3.3.2 溶液pH值的选择
        5.3.3.3 多组分系统的吸附动力学
        5.3.4 目标物分析
        5.3.4.1 吸附时间
        5.3.4.2 洗脱剂的种类
        5.3.4.3 洗脱剂的体积和洗脱时间的优化
        5.3.4.4 样品溶液体积
        5.3.5 吸附机理
        5.3.6 方法评估
        5.3.7 样品分析
        5.3.8 方法对比
        5.3.9 其他污染物的去除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
        1.1.1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
        1.1.2 抗生素的残留及危害
        1.1.2.1 抗生素的残留现状
        1.1.2.2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1.2 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1.2.1 色谱法
        1.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2 液质联用法
        1.2.2 电化学分析法
        1.2.3 分光光度法
        1.2.3.1 荧光分光光度法
        1.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2.4 免疫分析法
        1.2.5 分子印迹法
    1.3 抗生素的萃取技术
        1.3.1 固相萃取
        1.3.2 液-液萃取
        1.3.3 固相微萃取
        1.3.4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
        1.3.5 磁性固相萃取
    1.4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1.4.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反应类型
        1.4.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1.4.3.1 溶剂热合成法
        1.4.3.2 微波合成法
        1.4.3.3 离子热合成法
        1.4.3.4 机械化学合成法
        1.4.3.5 室温合成法
    1.5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抗生素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
        1.5.1 磺胺类
        1.5.2 四环素类
        1.5.3 氟喹诺酮类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SNW-1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牛奶和蜂蜜中的磺胺类抗生素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SNW-1 的制备
        2.2.4 样品处理
        2.2.5 PT-SPE程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表征
        2.3.2 PT-SPE条件的优化
        2.3.2.1 吸附剂的用量
        2.3.2.2 盐浓度
        2.3.2.3 样品pH
        2.3.2.4 洗脱条件
        2.3.3 SNW-1 的可重用性
        2.3.4 方法学考察
        2.3.5 实际样品分析
        2.3.6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COF-LZU1@PEI@Fe_3O_4的制备
        3.2.4 样品处理
        3.2.5 基于COF-LZU1@PEI@Fe_3O_4的MSPE程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征
        3.3.2 磁性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3.2.1 吸附剂用量
        3.3.2.2 样品体积
        3.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3.3.2.4 样品pH
        3.3.2.5 洗脱条件
        3.3.3 方法学考察
        3.3.4 重复利用性
        3.3.5 吸附机理
        3.3.6 实际样品分析
        3.3.7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Fe_3O_4@TbBd的制备
        4.2.4 样品处理
        4.2.5 磁性固相萃取程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2.1 吸附剂用量
        4.3.2.2 样品体积
        4.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4.3.2.4 样品pH
        4.3.2.5 洗脱条件
        4.3.3 方法学考察
        4.3.4 重复利用性
        4.3.5 吸附机理
        4.3.6 实际样品分析
        4.3.7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在投的学术论文
致谢

(3)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概述
        1.2.1 理化性质
        1.2.2 机制及用途
        1.2.3 残留原因及代谢途径
        1.2.4 毒性与危害
        1.2.5 残留限量标准
    1.3 α-玉米赤霉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1 仪器分析法
        1.3.2 免疫分析法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1.4.1 分类及理化性质
        1.4.2 作用机制
        1.4.3 残留原因及危害
        1.4.4 限量标准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1 仪器分析法
        1.5.2 微生物检测法
        1.5.3 免疫分析法
        1.5.4 受体分析法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广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1 引言
    2.2 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3 实验动物与细胞
        2.2.4 实验主要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2.3.2 小鼠免疫
        2.3.3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鉴定
        2.3.4 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细胞筛选
        2.3.5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2.3.6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鉴定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
        2.4.2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性能
        2.4.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2.4.4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2.4.5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3.2.3 实验主要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ic-ELISA包被浓度和单抗稀释度的优化
        3.3.2 ic-ELISA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含量的优化
        3.3.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的建立
        3.3.4 ic-ELISA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ic-ELISA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单抗稀释度
        3.4.2 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最佳含量
        3.4.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
        3.4.4 样品基质效应
        3.4.5 实际样品的检测限、定量限和回收率
        3.4.6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4.1 引言
    4.2 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4.2.3 实验主要溶液
    4.3 实验方法
        4.3.1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4.3.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制备
        4.3.3 试纸的组装和检测原理
        4.3.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与性能鉴定
        4.3.5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胶体金颗粒的制备
        4.4.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和抗体标记用量的优化
        4.4.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性能
        4.4.4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制备
    5.1 引言
    5.2 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5.2.3 实验主要溶液
    5.3 实验方法
        5.3.1 表达载体的构建
        5.3.2 预表达及预纯化
        5.3.3 蛋白的扩大培养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表达载体的构建
        5.4.2 重组蛋白的制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6.1 引言
    6.2 仪器与材料
        6.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6.2.3 实验主要溶液
    6.3 实验方法
        6.3.1 直接竞争酶标记受体检测法
        6.3.2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
        6.3.3 牛奶样品的检测
        6.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最佳受体蛋白包被浓度与最佳酶标物稀释度
        6.4.2 包被液和包被条件的优化
        6.4.3 封闭缓冲液和封闭条件的优化
        6.4.4 反应时间的优化
        6.4.5 酶标记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6.4.6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的建立
        6.4.7 添加回收试验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和多肽类抗生素抗体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1.1 抗生素残留现状
        1.1.2 抗生素残留危害
        1.1.3 抗生素监管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1.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简介
        1.2.2 理化性质
        1.2.3 作用机制
        1.2.4 限量要求
        1.2.5 检测方法
        1.2.6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1.3 多肽类抗生素概述
        1.3.1 理化性质
        1.3.2 作用机制
        1.3.3 使用及危害
        1.3.4 限量要求
        1.3.5 检测方法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结合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培养基与主要溶液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表达质粒设计与构建
        2.3.2 受体蛋白表达与纯化
        2.3.3 受体蛋白表达鉴定
        2.3.4 受体蛋白活性鉴定
        2.3.5 受体蛋白稳定性评估
        2.3.6 受体蛋白表达优化
    2.4 实验结果
        2.4.1 受体蛋白表达鉴定
        2.4.2 抗原合成表征
        2.4.3 重组受体蛋白活性鉴定
        2.4.4 受体蛋白稳定性评估
        2.4.5 受体蛋白诱导条件优化
    2.5 结果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受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主要溶液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金纳米粒子标记受体
        3.3.2 基于受体建立胶体金层析试纸条
        3.3.3 受体试纸条检测原理与步骤
        3.3.4 实际样本检测
    3.4 实验结果
        3.4.1 金标受体的制备
        3.4.2 试纸条检测条件优化
        3.4.3 实际样本检测
    3.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受体抗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动物与细胞
        4.2.4 主要溶液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小鼠免疫
        4.3.2 抗血清检测
        4.3.3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筛选
        4.3.4 单克隆抗体制备
        4.3.5 抗体鉴定
        4.3.6 基于受体抗体建立胶体金层析试纸条
        4.3.7 实际样本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抗血清检测
        4.4.2 抗体鉴定
        4.4.3 金纳米粒子-抗体-受体标记物的制备
        4.4.4 试纸条检测条件优化
        4.4.5 实际样本检测
        4.4.6 方法验证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肽类抗生素的抗体制备与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动物与细胞
        5.2.4 主要溶液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完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5.3.2 小鼠免疫
        5.3.3 抗血清检测
        5.3.4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筛选
        5.3.5 单克隆抗体制备
        5.3.6 抗体鉴定
    5.4 实验结果
        5.4.1 完全抗原鉴定
        5.4.2 抗血清检测
        5.4.3 细胞筛选
        5.4.4 抗体鉴定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肽类抗生素的多残留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试剂与材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主要溶液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1 COL-Baci联合检测的FICA建立
        6.3.2 COL-PMB联合检测的GICA建立
        6.3.3 实际样本检测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COL-Baci联合检测的FICA建立
        6.4.2 COL-PMB联合检测的GICA建立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5)热处理头孢噻呋的成分鉴定及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头孢噻呋概述
        1.1 头孢噻呋简介
        1.2 CEF的理化性质
        1.3 CEF的作用机制与抗菌活性
        1.4 CEF的临床应用
        1.5 CEF的药代动力学
        1.6 CEF的毒性
        1.7 CEF的检测
        1.8 CEF的残留与危害
        1.9 小结
    第2章 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及降解概述
        2.1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
        2.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2.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降解毒性研究进展
        2.4 CEF的稳定性和降解毒性研究进展
        2.5 小结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头孢噻呋加热产物的体外毒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头孢噻呋加热产物的成分鉴定及毒性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头孢噻呋加热产物的体内毒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的品质评定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生鲜乳中风险因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生鲜乳中的风险因子
        1.1 兽药残留
        1.2 违禁添加物
        1.3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2 影响生鲜乳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管理因素
        2.2 饲料因素
        2.3 环境因素
        2.4 疾病和药物因素
        2.5 挤奶操作管理
        2.6 储运因素
    3 牛乳中药物残留及检测方法
        3.1 牛乳中药物残留的来源、种类及危害
        3.2 牛乳中药物残留的现状
        3.3 牛乳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的理化指标检测与评定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制及材料
        2 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 牛奶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2.4 牛奶非脂乳固体的测定
        2.5 牛奶中酸度的测定
        3 结果
        3.1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3.2 牛奶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牛奶非脂乳固体的测定结果
        3.4 牛奶中酸度的测定结果
        4 讨论
    试验二 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的微生物检测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培养基
        2 方法
        2.1 菌落总数检测
        2.2 大肠菌群的检测
        2.3 沙门菌的检测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3 结果
        3.1 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3.2 大肠菌群鉴定结果
        3.3 沙门菌分离培养结果
        3.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结果
        4 讨论
    试验三 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质量安全部分风险因子的检测与评定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
        2 方法
        2.1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的检测
        2.2 牛奶中地塞米松的检测
        3 结果
        3.1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的检测结果
        3.2 牛奶中地塞米松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多肽类抗生素、吩噻嗪类和新型“瘦肉精”等兽药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抗生素类兽药概述
        1.2.1 理化性质
        1.2.2 作用机理
        1.2.3 残留危害与限量标准
        1.2.4 检测方法
    1.3 抗寄生虫类兽药概述
        1.3.1 理化性质
        1.3.2 作用机理
        1.3.3 残留危害与限量标准
        1.3.4 检测方法
    1.4 非甾体类抗炎兽药概述
        1.4.1 理化性质
        1.4.2 作用机理
        1.4.3 残留危害和限量标准
        1.4.4 检测方法
    1.5 抗组胺药与吩噻嗪类药物概述
        1.5.1 理化性质
        1.5.2 作用机理
        1.5.3 残留危害与限量标准
        1.5.4 检测方法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肽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
    2.1 引言
    2.2 仪器与化学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2.3 溶液配制
        2.2.4 实验动物
    2.3 试验方法
        2.3.1 免疫原的设计与合成
        2.3.2 免疫原的表征
        2.3.3 动物免疫
        2.3.4 小鼠多抗血清检测
        2.3.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3.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3.7 BAC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2.3.8 POL的ic-ELISA检测法的建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人工抗原的合成和鉴定
        2.4.2 小鼠多抗血清的鉴定
        2.4.3 单克隆细胞株筛选
        2.4.4 单克隆抗体性质鉴定
        2.4.5 BAC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2.4.6 COL的ic-ELISA方法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
    3.1 引言
    3.2 仪器与化学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溶液配制
        3.2.4 实验动物与细胞
    3.3 试验方法
        3.3.1 免疫原的设计和合成
        3.3.2 免疫原的表征
        3.3.3 动物免疫
        3.3.4 小鼠多抗血清检测
        3.3.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3.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3.3.7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3.4.2 小鼠多抗血清鉴定
        3.4.3 单克隆细胞株筛选
        3.4.4 单克隆抗体性质鉴定
        3.4.5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寄生虫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
    4.1 引言
    4.2 仪器与化学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溶液配制
        4.2.4 实验动物和细胞
    4.3 试验方法
        4.3.1 免疫原的设计与合成
        4.3.2 免疫原的表征
        4.3.3 动物免疫
        4.3.4 小鼠多抗血清检测
        4.3.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3.6 单克隆细胞的鉴定
        4.3.7 NIT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4.3.8 CLT的ic-ELISA检测法的建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4.4.2 小鼠多抗血清鉴定
        4.4.3 单克隆细胞株筛选
        4.4.4 单克隆抗体性质鉴定
        4.4.5 NIT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4.4.6 CLT的ic-ELISA方法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甾体类抗炎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
    5.1 引言
    5.2 仪器与化学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
        5.2.3 溶液配制
        5.2.4 实验动物和细胞
    5.3 试验方法
        5.3.1 免疫原的设计和合成
        5.3.2 免疫原的表征
        5.3.3 动物免疫
        5.3.4 小鼠多抗血清检测
        5.3.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5.3.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5.3.7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5.4.2 小鼠多抗血清的鉴定
        5.4.3 单克隆细胞株筛选
        5.4.4 单克隆抗体性质鉴定
        5.4.5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和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赛庚啶和吩噻嗪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建立
    6.1 引言
    6.2 仪器与化学试剂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材料
        6.2.3 溶液配制
        6.2.4 实验动物和细胞
    6.3 试验方法
        6.3.1 免疫原的设计和合成
        6.3.2 免疫原的表征
        6.3.3 动物免疫
        6.3.4 小鼠多抗血清检测
        6.3.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3.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6.3.7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6.4.2 小鼠多抗血清鉴定
        6.4.3 单克隆细胞株筛选
        6.4.4 单克隆抗体性质鉴定
        6.4.5 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与优化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介孔材料的新型传感器的制备及对牛奶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2 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
        1.1.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1.2 青霉素钠概述
        1.2.1 牛奶中青霉素钠的来源与危害
        1.2.2 青霉素钠的检测方法
    1.3 介孔材料概述
        1.3.1 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1.3.2 介孔材料的应用
        1.3.3 不同介孔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应用
    1.4 酶的固定化
        1.4.1 固定化酶的方法
        1.4.2 固定化酶的应用
    1.5 生物传感器
        1.5.1 分类
        1.5.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介孔SiO_2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研究
    2.1 引言
    2.2
        2.2.1 试剂与设备
        2.2.2 细菌培养
        2.2.3 HMS制备和化学修饰
        2.2.4 HMS与抗体结合
        2.2.5 工作电极的制备
        2.2.6 电化学表征
        2.2.7 HMS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MS表征
        2.3.2 不同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差分脉冲伏安图
        2.3.5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2.3.6 传感器专一性测试
        2.3.7 传感器稳定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磁性介孔碳材料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青霉素钠的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设备
        3.2.2 MMHC制备
        3.2.3 MMHC表征
        3.2.4 青霉素酶固定化
        3.2.5 工作电极制备
        3.2.6 电化学表征
        3.2.7 牛奶样品中青霉素钠的检测
        3.2.8 传感器的稳定性测定
        3.2.9 传感器专一性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MHC表征
        3.3.2 青霉素酶吸附条件优化
        3.3.3 传感器电化学表征
        3.3.4 实验参数条件优化
        3.3.5 青霉素钠检测的差分脉冲伏安图
        3.3.6 牛奶样品中青霉素钠检测
        3.3.7 传感器稳定性测试
        3.3.8 传感器专一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菱形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青霉素钠的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设备
        4.2.2 RPC制备
        4.2.3 RPC表征
        4.2.4 青霉素酶固定化
        4.2.5 工作电极制备
        4.2.6 电化学表征
        4.2.7 牛奶样品中青霉素钠测定
        4.2.8 传感器稳定性的测定
        4.2.9 传感器专一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PC表征
        4.3.2 青霉素酶固载条件优化
        4.3.3 传感器电化学表征
        4.3.4 实验参数条件优化
        4.3.5 青霉素钠检测的差分脉冲伏安图
        4.3.6 牛奶实际样品检测
        4.3.7 传感器稳定性测试
        4.3.8 传感器专一性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金属有机骨架纳米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
    1.2 动物性食品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与危害
        1.2.1 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与残留现状
        1.2.2 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及限量标准
    1.3 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1.3.1 微生物方法
        1.3.2 仪器分析法
        1.3.3 免疫法
        1.3.4 传感器法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抗生素残留检测中应用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1.4.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
        1.4.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光学特性
        1.4.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维功能化Zr-MOF荧光传感器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1 试验试剂与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功能化Zr-MOF的制备
        2.2.2 功能化Zr-MOF的表征
        2.2.3 检测条件的确定
        2.2.4 检测方法的建立
        2.2.5 选择性试验
        2.2.6 实际样品分析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化Zr-MOF的表征
        2.3.2 检测条件的确定
        2.3.3 检测方法的建立
        2.3.4 选择性试验
        2.3.5 检测机制
        2.3.6 实际样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二维氨基功能化Al-MOF荧光传感器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氨基功能化MOF材料合成
        3.2.2 氨基功能化MOF材料的表征
        3.2.3 检测条件的确定
        3.2.4 检测方法的建立
        3.2.5 选择性试验
        3.2.6 实际样品分析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氨基功能化MOF材料的表征
        3.3.2 检测条件的确定
        3.3.3 检测方法的建立
        3.3.4 选择性试验
        3.3.5 检测机制
        3.3.6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三维ZIF-8纳米粒子界面耦合Al-MOF荧光传感器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试剂与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ZIF-8/NH_2-MIL-53(Al)的合成
        4.2.2 ZIF-8/NH_2-MIL-53(Al)的表征
        4.2.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
        4.2.4 检测条件的确定
        4.2.5 检测方法的建立
        4.2.6 选择性试验
        4.2.7 实际样品分析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ZIF-8/NH_2-MIL-53(Al)的表征
        4.3.2 ZIF-8/NH_2-MIL-53(Al)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4.3.3 检测条件的确定
        4.3.4 检测方法的建立
        4.3.5 选择性试验
        4.3.6 检测机制
        4.3.7 实际样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3D分层级Al-MOF@Mo/Zn-MOF异质结荧光传感器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及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Al-MOF@Mo/Zn-MOF的合成
        5.2.2 Al-MOF@Mo/Zn-MOF的表征
        5.2.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
        5.2.4 检测条件的确定
        5.2.5 检测方法的建立
        5.2.6 选择性试验
        5.2.7 实际样品分析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Al-MOF@Mo/Zn-MOF的表征
        5.3.2 Al-MOF@Mo/Zn-MOF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5.3.3 检测条件的确定
        5.3.4 检测方法的建立
        5.3.5 选择性试验
        5.3.6 检测机制
        5.3.7 实际样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牛奶中四环素和青霉素残留物免疫侧向层析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概述及其在食品中残留危害
        1.1.1 四环素类抗生素
        1.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2 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分析法
        1.2.2 仪器分析法
        1.2.3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方法
        1.2.4 免疫分析法
    1.3 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环素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检测方法建立
    2.1 四环素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检测原理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配制实验所需缓冲液及处理液
        2.3.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2.3.3 金纳米粒子与四环素单克隆抗体偶联
        2.3.4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材料准备与组装
        2.3.5 四环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反应关键参数优化
        2.3.6 特异性检测
        2.3.7 标准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2.3.8 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金纳米粒子质量鉴定结果
        2.4.2 四环素抗体成功标记至金纳米粒子表面表征结果
        2.4.3 优化金纳米粒子与四环素抗体偶联量检测结果
        2.4.4 优化偶联时碳酸钾添加量检测结果
        2.4.5 优化偶联时封闭液种类检测结果
        2.4.6 优化金纳米粒子粒径检测结果
        2.4.7 特异性检测结果
        2.4.8 四环素标准样品的检测与标准曲线的建立
        2.4.9 四环素牛奶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的建立
    2.5 小结
第三章 四环素增敏型免疫侧向层析检测方法建立
    3.1 四环素增敏型免疫侧向层析检测原理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抗体偶联量优化
        3.3.2 抗体偶联碳酸钾添加量的优化
        3.3.3 抗体偶联金标复溶液体积优化
        3.3.4 标准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3.3.5 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优化增敏抗体偶联量检测结果
        3.4.2 优化增敏抗体偶联碳酸钾添加量检测结果
        3.4.3 增敏抗体偶联时金标复溶液用量优化试纸结果
        3.4.4 四环素传统型与增敏型试纸检测方法结果比较与增敏型标准曲线建立
        3.4.5 四环素增敏型牛奶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3.5 小结
第四章 四环素和青霉素增敏型免疫侧向层析双重检测方法建立
    4.1 四环素和青霉素增敏型免疫侧向层析双重检测原理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金纳米粒子与青霉素抗体偶联量优化
        4.3.2 金纳米粒子与青霉素抗体偶联pH优化
        4.3.3 四环素与青霉素的单重检测
        4.3.4 特异性检测
        4.3.5 标准样品的检测与标准曲线的建立
        4.3.6 添加回收实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金纳米粒子与青霉素抗体偶联量优化试纸结果
        4.4.2 金纳米粒子与青霉素抗体偶联pH优化试纸结果
        4.4.3 四环素和青霉素的单重检测结果
        4.4.4 特异性检测结果
        4.4.5 标准样品检测与标准曲线建立
        4.4.6 添加回收实验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四、抗生素牛奶的产生与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性固/液富集材料的构建及其对痕量有机污染物分离的应用研究[D]. 曹迪. 辽宁大学, 2021(02)
  • [2]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D]. 张莹.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殷萌琪. 江南大学, 2020(04)
  •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和多肽类抗生素抗体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李月. 江南大学, 2020(04)
  • [5]热处理头孢噻呋的成分鉴定及毒性机制研究[D]. 张虹. 吉林大学, 2020(03)
  • [6]石河子地区市售灭菌乳和生鲜乳的品质评定与监测[D]. 钱莹.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7]多肽类抗生素、吩噻嗪类和新型“瘦肉精”等兽药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那冠琼. 江南大学, 2020(12)
  • [8]基于介孔材料的新型传感器的制备及对牛奶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研究[D]. 修毅. 吉林大学, 2020(08)
  • [9]金属有机骨架纳米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D]. 李春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牛奶中四环素和青霉素残留物免疫侧向层析检测方法研究[D]. 吴玉晗.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抗生素奶的产生与危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