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经济强县(论文文献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1](2022)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指出豫政[2021]3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秦贺营[2](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周钰[3](2020)在《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衡水市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生态足迹模型是生态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以衡水市各区县为研究区,基于地理国情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对生态足迹模型两个关键因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2015-2017年衡水地区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特征;并根据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了2018-2020年衡水地区生态承载力状况;最后基于模型计算结果,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体系,从而以全新的视角评价区域生态承载力。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测算了衡水市各区县生态足迹指标。对生态足迹模型中两个关键因子进行本地化,得到了“省公顷”均衡因子和“省公顷”产量因子,并引入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两个指标,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衡水市各区县的生态足迹指标,其结果更真实可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结果表明,2015-2017年衡水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东北水平高,西南水平低”的分布格局,形成了由主城区不断向外扩张的演变趋势;衡水市各区县人均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呈现以桃城区为中心的“中心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衡水大部分区域基本属于生态赤字临界状态和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赤字状况持续严重,生态赤字危险状况从东北向西南扩大;衡水市各区县生态足迹深度在1-2之间,且呈上升的趋势,说明衡水大部分地区对自然资源消费的需求超过了当地的自然资源流量,自然资源存量逐渐被消耗。(2)预测了衡水市各区县生态足迹指标。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8-2020年衡水市各区县生态足迹指标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等级为优,说明预测模型精度高,可信度强。结果表明,2018-2020年衡水市大部分区县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降低,人均生态赤字状况持续严重,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3)构建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体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衡水大部分区域生态处于较不安全和稍不安全的等级,生态压力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并且生态状况越来越危险,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增大;衡水市各区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衡水地区的资源消耗虽然在增加,但是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衡水市生态多样性指数分布在消费结构极不合理、消费结构较不合理和消费较为合理三个等级内,并且越靠近城市中心,消费结构越合理。结合分析结果,衡水市应该从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发挥区域内部优势等方面来加强生态建设。
左竞骞[4](2020)在《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旅游型特色小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特色小镇类型中最普遍的一种。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支撑核心,本文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科,分析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发展的现状,基于青木川镇的实际案例分析,探究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策略,旨在为陕南地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空间支持,进而带动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作为案例,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首先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及其空间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并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以青木川镇为例归纳演绎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问题,最后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从优化目标、优化内容、优化原则、优化方法、优化策略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优化策略解析。通过以上这些研究,丰富了特色小镇在东西部欠发达地区关于产业空间的理论研究,也为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归纳总结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组成要素,产业要素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服务产业构成;同时产生了相对应的产业空间要素,即主导产业空间、辅助产业空间和服务产业空间。二是构建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体系,明确了普遍适用于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内容,包括:主导产业空间优化、辅助产业空间优化和服务产业空间优化。三是提出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策略,镇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进行宏观性的优化,镇区主要对旅游产业空间进行具体优化分析。最后,在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对青木川镇产业空间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黄延龙[5](2020)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发展具有生态特质的农业产品,自2004年以来连续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领域“生态产品”提出了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完全契合大生态发展理念,兼顾农村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全面把“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上日程,从空间布局上根本性地增加山水林田湖草这些农业生态产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固始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生态魅力名县以及在建的国家生态县,农业生态与环境优越性可见一斑。笔者为此选取固始县作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研究对象,开展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首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萃取出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各自观点方法的创新之处,再借鉴其中的精要部分和可贵经验。其次,从本文研究的主体——农业生态产品出发,向全网数据库发散概念关键信息,追寻相关粘连理论以获取相关理论支撑,在参照整理后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本文核心概念“农业生态产品”进行梳理、辨析、赋义和分类。再次,通过对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和现行做法与成效分析,完成本文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现状的整体把握,并进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还引入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为后文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和展望未来开拓国际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户缺乏生产要素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对策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二是,尝试对“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评判标准并进一步探析、丰富了农业生态产品的内涵。三是,尝试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刘超[6](2020)在《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内容,森林城市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推动林业发展的新要求、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内容。陕西省宁强县在发展中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着成效,但与此同时,该县在打造森林城市、规范森林发展方面仍面临着总体规划指导性不强、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管理运营模式滞后等突出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当地森林城市建设步伐,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陕西省宁强县为案例,以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研究切入点,以森林生态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等为理论基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逻辑,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学科交叉法、综合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森林城市建设原则、功能作用等进行简要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现状分析归纳总结宁强县森林规划中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并基于提出契合该县实际发展需求的总体规划目标,明确主要指标及总体布局,依托于总体规划及总体布局确定宁强县森林城市主要建设任务,给出具体建议措施。从论文结构内容来看,首先是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思想认识不到位、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滞后,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量、空间布局不合理,林分质量低、树种结构单一,绿化景观效果不理想、乡土树种优势发挥不足等是当前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其次,为有效应对当前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不足与问题,提出围绕生态绿地空间、生态绿网、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文化六个重点内容打造“一核,二网,三环、多园、多点”城市森林生态空间体系的总体规划与布局设想,并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设计适合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最后,为保障总体规划及指标体系的落地实施,从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重视宣传推广、鼓励全民参与和运用生态学原理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措施。
李玉婷[7](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和新载体,其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助力环保生态、形成新业态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特色小镇持续发展、保持生命活力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武强县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联系当地实际,探寻出了一条符合当地文化及经济产业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新路,提出将周窝镇打造成全国知名音乐小镇的发展目标。坐落于武强县的周窝镇以文化产业为主,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本文在阐述特色小镇概念、文化产业属性等基础上,探索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周窝音乐小镇建设的思路与方法。首先,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和整理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理论体系,并以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小镇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小镇得以成长和发展的自身优势,并总结小镇发展成效。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探究周窝音乐小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周窝小镇与位于江苏泰兴的乐器小镇——黄桥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经验和发展模式旨在促进周窝音乐小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对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改善措施。主要以产业驱动、制度驱动和生态驱动来促进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
卜萝[8](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视域,研究“美丽乡村建设”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在北方内陆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概念的内涵出发,对衡水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衡水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有: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还应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规划有待提升、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有待增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难度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缺少专业技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中缺乏对农民有效的激励措施、美丽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人才瓶颈等。应当在借鉴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以辩证的自然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经济建设,绿色的发展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政治建设,普惠的民生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社会建设,和谐的文化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注重转变政府政绩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从而推进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张利国[9](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魏唯一[10](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二、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经济强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经济强县(论文提纲范文)
(2)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衡水市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承载力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地表覆盖情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统计数据 |
2.2.2 矢量数据 |
2.2.3 遥感数据 |
3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改进 |
3.1 生态足迹模型基础理论 |
3.1.1 生态生产性土地 |
3.1.2 生态足迹模型 |
3.2 生态足迹模型方法改进 |
3.2.1 均衡因子的改进 |
3.2.2 产量因子的改进 |
3.3 灰色预测模型理论 |
3.3.1 灰色GM(1,1)模型构建 |
3.3.2 模型精度检验 |
4 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
4.1 建立生态足迹账户 |
4.1.1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 |
4.1.2 能源资源消费账户 |
4.2 衡水市各区县生态足迹核算结果分析 |
4.2.1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分析 |
4.2.2 生态赤字/盈余结果分析 |
4.2.3 足迹深度结果分析 |
4.2.4 足迹广度结果分析 |
4.3 生态足迹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4.3.1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2 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
4.4 生态足迹预测结果与分析 |
4.4.1 精度验证 |
4.4.2 结果与分析 |
5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
5.1 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数体系 |
5.1.1 生态压力指数 |
5.1.2 自然资源流量收益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 |
5.1.3 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
5.1.4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生态压力指数 |
5.2.2 自然资源流量收益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 |
5.2.3 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
5.2.4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
5.3 对策与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4)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建中国特色小镇的目的及意义 |
1.1.2 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问题 |
1.1.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陕南 |
1.3.2 旅游型特色小镇 |
1.3.3 产业空间 |
1.3.4 优化策略 |
1.4 研究内容与空间范围 |
1.4.1 研究空间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城乡规划学理论 |
2.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区位理论 |
2.1.4 产业集聚理论 |
2.1.5 点轴理论 |
2.2 国外旅游型特色小城镇产业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 |
2.3 国内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研究 |
3.1 陕南地区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特征 |
3.1.3 水文资源 |
3.1.4 历史人文 |
3.1.5 文化特征 |
3.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自然环境 |
3.2.3 旅游资源 |
3.2.4 地域文化特征 |
3.2.5 社会经济 |
3.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研究——以青木川镇为例 |
3.3.1 青木川镇产业构成 |
3.3.2 青木川镇域产业空间构成 |
3.3.3 青木川镇区产业空间构成 |
3.3.4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空间问题 |
3.3.5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空间问题 |
3.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影响因素 |
3.4.1 内生基础因素 |
3.4.2 市场经济因素 |
3.4.3 政策制度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4.1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4.1.1 产业优化目标 |
4.1.2 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4.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1 主导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2 辅助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3 服务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4 产业空间关系优化内容 |
4.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原则 |
4.3.1 差异性原则 |
4.3.2 系统性原则 |
4.3.3 层次性原则 |
4.3.4 可持续原则 |
4.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方法 |
4.5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5.1 镇域产业优化策略 |
4.5.2 镇域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5.3 镇区产业优化策略 |
4.5.4 镇区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实践研究 |
5.1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5.1.1 青木川镇产业优化目标 |
5.1.2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5.2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原则 |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生态优先原则 |
5.2.3 可操作性原则 |
5.3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3.1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优化方案 |
5.3.2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3.3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优化方案 |
5.3.4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要素构成 |
6.1.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总结 |
6.1.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体系构建 |
6.1.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应用——以青木川镇为例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农业生态产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生态产品 |
2.生态农产品 |
3.农业生态产品 |
4.农业生态系统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经济学理论 |
2.发展经济学理论 |
3.农业生态原则 |
4.新发展理念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三、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基础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生态基础 |
1.自然环境基础 |
2.生态基础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
1.社会基础 |
2.经济基础 |
3.生态文化基础 |
四、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做法 |
1.强力进行环境保护 |
2.强力发展生态种植业 |
3.强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
4.强力发展生态渔业 |
5.强力发展生态林业 |
6.强力治理环境污染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成效 |
1.环境保护成效比较显着 |
2.生态种植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3.生态畜牧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4.生态渔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5.生态林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6.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比较显着 |
五、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府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2.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 |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 |
6.农户抗风险能力弱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
2.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 |
4.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落后 |
6.农户缺乏生产要素 |
六、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 |
(一)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 |
1.依靠大规模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依靠合作社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依靠人工模拟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4.依靠人工改造作物生长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5.依靠全自动化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二)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益启迪 |
1.因地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因时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因需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七、推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
(一)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二)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 |
(三)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 |
(四)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 |
(五)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 |
(六)加强金融支农力度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森林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森林生态学理论 |
2.1.2 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
2.1.3 植物景观理论 |
2.2 森林城市建设的原则 |
2.2.1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
2.2.2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
2.2.3 政策引导、公众参与 |
2.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
2.2.5 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
2.3 森林城市建设标准 |
2.4 森林城市的功能研究 |
2.4.1 生态功能研究 |
2.4.2 社会功能研究 |
2.4.3 经济功能 |
第三章 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研究 |
3.1 宁强县概况 |
3.1.1 自然条件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生态环境状况 |
3.2 宁强县森林规划现状 |
3.2.1 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发展潜力大 |
3.2.2 城市人居绿色空间有所提高 |
3.2.3 生态绿网基本覆盖 |
3.2.4 生态资源保护相对完备 |
3.2.5 生态文化独特性已显现 |
3.2.6 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
3.3 自然条件概况 |
3.3.1 地理位置 |
3.3.2 地形地貌 |
3.3.3 气候特征 |
3.3.4 自然资源 |
3.3.5 自然灾害 |
3.3.6 河流水系 |
3.3.7 植被分布与类型 |
3.3.8 建成区绿化状况 |
3.4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3.5 宁强县森林城市建设定位 |
3.5.1 以目标为导向,创建森林城市 |
3.5.2 以数量为基础,改善城市环境 |
3.5.3 以质量为突破,提升城市品质 |
3.5.4 以服务为宗旨,满足市民需要 |
3.6 宁强县森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
3.6.1 思想认识不到位,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滞后 |
3.6.2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空间布局不合理 |
3.6.3 林分质量低,树种结构单一 |
3.6.4 两网绿化景观效果不理想,需要提升 |
3.6.5 乡土树种优势亟待发挥 |
3.6.6 重建轻管的现象客观存在,长效机制未全面建立 |
3.7 面临的挑战 |
3.7.1 资源保护压力加大 |
3.7.2 生态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3.7.3 造林绿化空间受限,更新难度加大 |
3.7.4 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管理和服务力量严重不足 |
第四章 规划目标及总体布局 |
4.1 总体规划目标 |
4.1.1 主要指标 |
4.2 总体布局 |
4.3 主要建设任务 |
4.3.1 城区绿地空间建设 |
4.3.2 生态绿网建设 |
4.3.3 生态屏障建设 |
4.3.4 生态产业建设 |
4.3.5 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4.3.6 生态文化建设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文化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3 周窝音乐小镇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 |
3.1 周窝音乐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
3.1.1 建设背景 |
3.1.2 区位概况 |
3.1.3 发展历程 |
3.1.4 发展现状 |
3.2 周窝音乐小镇发展成效分析 |
3.2.1 乐器制造业蓬勃发展 |
3.2.2 新业态竞相迸发 |
3.2.3 艺术氛围浓厚 |
4 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分析 |
4.1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4.2 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
4.2.1 可持续发展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
4.2.2 可持续发展产业条件分析 |
4.2.3 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条件分析 |
4.3 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经济维度上产业发展模式单一 |
4.3.2 社会维度上音乐文化关注度低,管理机制落后 |
4.3.3 环境维度上生态问题亟待解决 |
5 周窝音乐小镇与泰兴黄桥镇对比分析及启示 |
5.1 音乐文化资源对比分析 |
5.2 文化产业业态比重对比分析 |
5.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
5.4 对比分析后的启示 |
5.4.1 打造核心层文化产业 |
5.4.2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 |
5.4.3 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同质化 |
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周窝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经济维度:促进小镇产业兴旺 |
6.1.1 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6.1.2 积极促进乡村产业融合 |
6.1.3 建设村内合作社,推进电子商务 |
6.2 社会维度:促进小镇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
6.2.1 结合时代潮流加强宣传 |
6.2.2 提高居民音乐素质 |
6.2.3 加强建设和管理机制 |
6.2.4 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治理 |
6.3 环境维度:促进小镇生态文明 |
6.3.1 完善环保设施建设 |
6.3.2 健全垃圾处理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难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1.1 辩证的自然观 |
2.1.2 绿色的发展观 |
2.1.3 普惠的民生观 |
2.1.4 和谐的文化观 |
2.2 美丽乡村建设理论 |
2.2.1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 |
2.2.2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与成就 |
3.1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 |
3.1.1 经济发展稳定 |
3.1.2 文化历史悠久 |
3.1.3 区位优越便捷 |
3.2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
3.2.1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效果突出 |
3.2.2 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取得进步 |
3.2.3 农村产业结构改善趋于平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
4.1.1 乡村基础设施还应进一步完善 |
4.1.2 美丽乡村规划有待提升 |
4.1.3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有待增强 |
4.2 产生问题的原因 |
4.2.1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缺乏筹措难度大 |
4.2.2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缺少专业技术支持 |
4.2.3 美丽乡村建设中缺乏对农民的有效激励措施 |
4.2.4 美丽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瓶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战略分析 |
5.1 以辩证的自然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经济建设 |
5.1.1 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
5.1.2 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5.1.3 积极促进农村使用绿色能源 |
5.1.4 多渠道筹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
5.2 以绿色的发展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政治建设 |
5.2.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发展观 |
5.2.2 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 |
5.2.3 提升为村民提供生态服务的质量 |
5.3 以普惠的民生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社会建设 |
5.3.1 注重提升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
5.3.2 补足美丽乡村建设人才短板 |
5.3.3 发挥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性作用 |
5.4 以和谐的文化观指导衡水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
5.4.1 重视当地的文化保护 |
5.4.2 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
5.4.3 打造乡村文化特色旅游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经济强县(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3)
- [2]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衡水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 周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D]. 左竞骞. 长安大学, 2020(06)
- [5]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黄延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宁强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D]. 刘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周窝音乐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玉婷.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卜萝.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9]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