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堆城钼矿床两类斑岩体的初步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湘益,董王仓,黄凡,王海元,王文青,王洁明,蒙利[1](2021)在《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钼矿床(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印支—燕山期陆内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印支期近EW向与燕山期NNE—近SN向两组构造组成的"格子状"交汇部位,即为最有利的钨钼成矿区域,中酸性大岩体(基)旁侧的小岩体(岩脉群)是控制钨钼矿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特点。钼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钨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钼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及燕山期,而钨矿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在秦岭造山带内,沿NE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了金堆城—黄龙铺、蟒岭西部和镇安西部—宁陕旬阳坝等3个重要的钨钼矿集区,进一步划分出了蓝田—八里坡钼矿、蟒岭西部钼矿、杨斜钨矿、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等5个找矿远景区。建议灵活运用"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并充分借鉴南岭地区先进、成熟的"上脉下体、上钨下钼"、"五层楼"或"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在矿集区及周边的找矿远景区开展新一轮的钨钼找矿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吴强[2](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钼、金成矿带,已探明的钼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金资源量达1000吨。前人研究表明,区内金成矿事件多发生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Ma),与区内大规模的钼成矿事件(147~120Ma)及岩浆侵位事件(158~124Ma)时代相近,且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但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钼、金成矿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矿种,而对区内具有时空一致性的钼矿床和金矿床的成因联系的研究还很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区内钼-金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区域找矿勘查的突破。为了探讨研究区内钼与金的成矿关系,本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矿集区的祁雨沟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学与矿物学研究,查明其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和富集规律,构建研究区成岩年代学框架,探讨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其成矿机制。同时,结合区内与祁雨沟矿床具时空一致性的雷门沟斑岩型钼矿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二者的成因联系,分析熊耳山地区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祁雨沟金矿主要由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三种类型金矿组成。区内主要成矿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成矿作用集中于金-黄铁矿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一般以可见金的形式(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黄铁矿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纳米级自然金或银金矿金包裹体。(2)祁雨沟金矿发育大量与可见金共生的铋矿物,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铋矿物组合存在差异。金-黄铁矿阶段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铋碲矿、Ag-Pb-Bi硫盐(硫铅铋矿系列)和斜方铅铋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铋碲矿、硫铋铜矿和辉铋矿-针硫铋铅矿系列。根据祁雨沟金矿Bi-Te矿物与硫化物的组合特征,其金-黄铁矿阶段的f Te2为~10-11,f S2为10-11~10-12;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f Te2为10-9~10-11,f S2为10-10~10-11。同时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矿物组合特征,本文认为f O2降低导致成矿流体中形成铋熔体,随之在成矿流体中收集金。随着成矿的演化,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硫逸度升高,导致铋熔体发生硫化作用,进而形成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共生组合。根据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赋存状态,本研究认为铋熔体收集金是祁雨沟矿床中金富集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3)祁雨沟金矿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59±5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件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31±1Ma和130±1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切穿矿体的二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25±1Ma,形成于早白垩世。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分析结果及矿区内岩浆岩与矿体的产状,本文认为形成于130Ma的花岗斑岩为祁雨沟金矿的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祁雨沟花岗斑岩具富碱(K2O=4.29%~7.69%,Na2O=2.69%~4.65%,K2O+Na2O=8.31%~10.1%),富铝(Al2O3=13.41%~17.02%,A/CNK=0.94~1.18),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0.5~44.7,平均为25.4),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97)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祁雨沟花岗斑岩的εHf(t)为-22.0~-18.0,tDM2为2300~2600Ma;εNd(t)为-14.6~-15.0,两阶段模型年龄介于2110~2140Ma之间,ISr=0.7082~0.7087,表明该岩体来源于新太古代的太华杂岩的熔融,同时有部分年轻的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加入。其动力学背景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及随后的后撤作用引起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同时幔源岩浆底侵,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4)通过对祁雨沟矿床中成矿岩体(花岗斑岩)与成矿后岩体(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和磷灰石对比研究发现,成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36.1~773,平均为242)和(Eu/Eu*)N(平均为0.70)明显高于成矿后的二长花岗岩的Ce4+/Ce3+(13.9~31.7,平均为23.2)和(Eu/Eu*)N(平均为0.57),显示高氧逸度特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富S特征;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e/Pb比值(157~916,平均320),表明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强。当氧逸度较低时,岩浆中的硫主要以S2-形式存在,由于硫化物在硅酸盐熔体中较低的溶解度,导致金以硫化物形式过早沉淀,限制金元素的富集成矿。这些特征指示,高氧逸度、富硫及高流体活动性对金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花岗斑岩与雷门沟花岗斑岩具有相似岩浆源区和成因类型,且主、微量元素具连续演化的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母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雷门沟钼矿斑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且挥发分富F、贫Cl和S;祁雨沟金矿斑岩体相较于前者,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且挥发分具富S特征。研究区内钼、金矿床的H、O、S和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钼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而金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综合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具时空一致性的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受相似岩浆源区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岩控制。区内钼矿化和金矿化往往与高氧逸度的岩浆岩相关,钼、金等不同的矿化类型可能受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任志,周涛发,袁峰,张怀东[3](2020)在《安徽大别山地区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成矿系统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斑岩钼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背景和成岩成矿机制等备受研究学者的重视,但仍有许多成矿学问题需要加强研究,特别是超大型钼矿床成矿系统的组成特征、形成与演化等还需要加以系统总结。本文以翟裕生院士的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沙坪沟斑岩钼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作者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沙坪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成矿系统的构成,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提取系统成矿特色。沙坪沟钼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环境,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其含矿斑岩起源于古老下地壳+大别杂岩+岩石圈地幔,钼主要源自古老下地壳+大别杂岩,岩浆演化与热液活动持续了约24 Ma,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为3 km左右的球状巨型斑岩钼成矿系统。成矿流体经历了由早期的高温、中盐度、较高氧逸度、低碱度、低pH值、低密度,中期的中高温-中温、低盐度与高盐度共存、低密度与高密度共存、低氧逸度、富CO2,向晚期的低温、低盐度、贫CO2、较高氧逸度、较高碱度、较高pH值、较高密度进行演化的过程,含Cl络合物由于温度、氧逸度下降和流体沸腾产生的相分离导致Mo的沉淀,形成了巨量钼金属的聚集。与国内外主要的斑岩钼成矿系统相比,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系统具有单矿体、巨系统、先天富、长孕育、多来源、高演化、多期次、超富集等鲜明的成矿特色。应用成矿系统理论,不断深入研究这一世界级超大型高品位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对于全面揭示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以及同类矿床的找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茂春,余先川,张翼飞,王亚伟,何云,苏泰民,姚金昌,唐琼,刘仕军,赵思传,李石磊[4](2020)在《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成因的几种概念模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斑岩型矿床对成矿的围岩没有选择性,但斑岩型矿床的网状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矿石的品位和组构变化、矿化蚀变等特征,因此对容矿裂隙的形成机制、控制因素、裂隙分布规律等开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斑岩在侵位、冷却、结晶演化过程中,在岩体及其围岩中形成网状裂隙系统的相关机制及其制约因素,将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的成因归纳为岩浆结晶冷缩、侵入挤压、水岩分离和区域应力叠加等4种主要成因类型,并构建了它们的概念模型。这些裂隙成因概念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成因的裂隙系统与斑岩侵入体的空间依存关系、裂隙的分布特征及裂隙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好地解释了斑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特点及其共性特征。在分析典型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概念模型应用于斑岩型矿床勘查找矿的思路。
秦曦,程远,赵晓晓,焦平,秦学业[5](2019)在《东秦岭斑岩型钼(钨)矿床磁异常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东秦岭斑岩型钼(钨)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大型钼矿分布区之一,包括金堆城、南泥湖等6个超大型钼(钨)矿床和雷门沟等10余个中大型钼(钨)矿床。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钼矿床一般分布于重磁推断的隐伏岩体区及其附近,并与燕山期中酸性小斑岩体密切相关,矿体直接产于斑岩体上部、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研究区域大岩基、典型矿集区隐伏岩体和成矿小斑岩体的磁场特征,建立了寻找小斑岩体的磁异常模型,分析了东秦岭地区寻找隐伏斑岩体的潜力,找矿潜力巨大。
向坤[6](2019)在《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北香格里拉拉巴铜钼矿床是一个与燕山晚期花岗类岩石有关的超大型岩浆热液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西缘与中甸弧南段的结合部位,而靠近扬子板块一侧。含矿岩体侵位于中三叠统北衙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及其下伏的上二叠统黑泥哨组浅–半深海相火山岩–碎屑岩组合中。该矿床同时大规模发育斑岩型矿体和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目前对其成因关联及成岩成矿机制认识的薄弱,限制了对区域成矿作用的理解和找矿勘查工作的部署。本学位论文在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及坑道编录工作,采用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及区域成矿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含矿岩体的岩石成因、动力学背景,查明不同类型的矿化、蚀变特征及其时空联系,探讨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岩浆热液–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进而建立了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型。本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区深边部及外围地区找矿勘查提供支撑依据。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查明了矿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含矿岩体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等基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为高钾钙碱性至钾玄岩系列的花岗斑岩,矿体以钼矿化为主,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中,少量的铜矿化分布于接触带脉状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和接触带外围的似层状绿泥石–绿帘石–磁铁矿矽卡岩中。矿区北东向的F1和F2断裂为控岩控矿构造,斑岩体和矿体均具向北侧伏趋势。(2)剖析了矿床蚀变–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序列。发现钼矿化以斑岩体为中心分布,而铜矿化主要发育于矽卡岩中。斑岩型矿化的蚀变类型主要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绿泥石–绢英岩化和泥化等四种。其中,钾硅酸盐化分布于花岗斑岩及其围岩中,青磐岩化分布于钾硅酸盐化的外侧,绿泥石–绢英岩化叠加于部分钾硅酸盐化带和大部分的青磐岩化带之上,泥化则主要分布在浅地表及构造薄弱部位的围岩中。而矽卡岩型矿化的蚀变带分布范围窄,主要沿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产出,自岩体向外依次表现为(透闪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带、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矽卡岩带的空间分带性。钼矿化主要分布在钾硅酸盐带,而铜矿化主要分布在绿泥石–绢英岩化带。与碰撞型斑岩矿床相比,拉巴矿床并不存在较大范围的钾硅酸盐化带,但具有较大范围的绿泥石–绢英岩化带。还发现,早期发育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带被绿泥石–绢英岩化叠加,泥化则可叠加于上述所有类型的蚀变带之上。其中,早期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与矽卡岩化过程的湿矽卡岩化阶段、氧化物化阶段和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同步,绿泥石–绢英岩化与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同期,泥化则与碳酸盐化阶段有关;钾硅酸盐化与辉钼矿的大量沉淀密切有关,绿泥石–绢英岩化与辉钼矿、黄铜矿的沉淀均有关。据此,可将金属成矿作用分为成矿前期和热液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分为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矿化阶段、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碳酸盐–粘土矿物矿化阶段等四个阶段。这一成矿演化模型与已有碰撞型斑岩矿床较为相似。(3)建立了不同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显示出温度从早到晚阶段逐渐降低,但盐度和密度变化性规律不明显的特征。其中,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温度为291.7459.5℃,盐度为10.3621.61%NaCleqv,密度为1.081.18g/cm3;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矿化阶段温度为263.9403.7℃,盐度为8.1222.14%NaCleqv,密度为1.061.19g/cm3;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温度为217.9370.8℃,盐度为5.1124.08%NaCleqv,密度为1.041.20g/cm3;碳酸盐–粘土矿物矿化阶段温度为167.2292.5℃,盐度为3.2313.72%NaCleqv,密度为1.021.11g/cm3。对于矽卡岩成矿过程,不同矿化阶段的流体性质也具有类似的演化特征。同时,钾长石–黑云母–辉钼矿矿化阶段和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矿化阶段的石英包裹体盐度差别较大,且类型较多,反映辉钼矿、黄铜矿的沉淀与流体的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有关。与碰撞型斑岩矿床相比,拉巴矿床成矿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地层建造水等非岩浆流体的参与度更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拉巴地区的矿化主要发生在区域性隆升剥蚀背景所致。(4)拉巴含矿花岗斑岩较高的SiO2,Al2O3,CaO以及总碱(Na2O+K2O)含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有微弱的负Eu异常,具有高Sr、低Y、低Yb的特点,较高的(87Sr/86Sr)i值,负的εNd(t)和εHf(t)值,显示其源于加厚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该下地壳曾受到岩石圈地幔的改造,其源区经历了石榴子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结合本次测得该岩体侵位年龄为8987Ma,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各段同时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拉巴含矿花岗斑岩是新特提斯洋俯冲背景下陆内远程响应的结果。拉巴矿床发育的这类陆内环境,既不同于俯冲型斑岩矿床,也不同于碰撞型斑岩矿床。同时,查明了拉巴含矿花岗斑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其成岩温度为705903℃,成岩压力及深度分别为59449MPa、2.217.0km,氧逸度为-11.8-11.5。岩浆锆石具明显的正Ce异常,也进一步指示花岗斑岩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恒定的较高氧逸度、较大的岩浆上升侵位范围以及富含F、Cl活化剂的岩浆出溶流体,均时有利于Mo、Cu等矿化元素的富集与沉淀成矿的控制机制。(5)建立了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即:起源于加厚被改造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侵位至浅地表发生岩浆流体出溶,岩浆热液由多变少,大气降水由少变多,局部围岩参与,最终形成一个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其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少量围岩地层物质的参与,成矿流体早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晚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参与。但是,拉巴矿床形成于俯冲增生阶段的陆内环境,既不同于俯冲型斑岩矿床,也不同于碰撞型斑岩矿床,应划归为俯冲-碰撞复合型斑岩矿床,可能是一种俯冲型与碰撞型的过渡类型。结合矿区实际地质条件,本次还综合提出了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的思路和方向。其中,联办村至铜厂坪一带的深部,仍具有寻找隐伏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体)的巨大潜力,可作为矿区重要的勘查靶区。
王岩[7](2019)在《华北陆块南缘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对地壳演化的制约》文中指出华北陆块南缘主要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豫陕裂谷内,发育有大规模的中-古元古代镁铁质岩墙、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花岗岩等裂谷-岩浆活动,是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要的地质单元。除大面积的火山岩外,该地区内也分布有一些碱性花岗岩,然而针对这些花岗岩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对华北克拉通的地质演化历史的记录仍不清楚。为此本文以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古元古代碱性岩侵入体龙王(?)岩体为研究对象,并对区内古元古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加以总结,并讨论其岩石学成因和构造环境,为该时期的地壳演化做出制约。龙王(?)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以钠闪石正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为主,具有高硅(Si02=71.1~73.4 wt.%)、高钾(Na20+K20=8.10~9.26 wt.%,K2O/Na2O>1)、低铝(A12O3=11.8~12.8 wt.%)的特征。A/CNK=0.93~0.98,是典型的准铝至弱过铝花岗岩。龙王(?)花岗岩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具体表现为高10000*Ga/Al(4.70~7.28),高 FeOtot/(FeOtot+MgO),高 Zr(484-1082 ppm),Ce(201-560 ppm)和Y(78-156 ppm)含量。岩石表现出LILE和LREE的富集,并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蛛网图显示Rb、Th、Pb的富集和Sr、Eu、Ti元素的亏损。本文获得钠闪石正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207Pb/206Pb=1601±10 Ma(MSWD=0.93)和 1609±18 Ma(MSWD=2.0),可以确定其为古元古代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基于岩石地球化学和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5.2~-0.2),指示龙王(?)花岗岩为古老结晶基底太华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华北陆块南缘已报道的其他同时期(1.80~1.53 Ga)A型花岗岩可知,古元古代晚期(1.80~1.53 Ga)华北克拉通南缘处于持续的伸展环境。此外不同花岗岩可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划分成A1花岗岩(1.6~1.5 Ga)和A2花岗岩(1.8~1.6 Ga)。结合在1.6 Ga左右花岗岩的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发生明显变化,推测该时期发生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相关的构造转换事件。自显生宙以来,华北陆块南缘也成为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拥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多学科综合研究表明,其现今的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晚太古代至古元古代造山带基底的形成,新元古代至中三叠世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中新生代为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其中,华北南缘是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同时伴有强烈的成矿作用,形成着名的东秦岭Mo-Au-Ag多金属成矿带。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源区特征能够为研究造山带地壳的形成演化提供制约。本文选取华北陆块南缘典型晚中生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为秦岭造山带的地壳演化提供制约。我们选取了外方山地区的合峪岩体和小秦岭地区的蓝田、老牛山、华山岩体,开展详实的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各个花岗岩体的侵位时序,并讨论其源区特征,以期揭示华北陆块南缘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岩石学成因,并讨论该时期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外方山地区的合峪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45~135 Ma,可划分两个侵入期次。合峪岩体为准铝-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黑云二长花岗岩,长石斑晶发育。花岗岩初始87Sr86Sr=0.7063~0.7093,εNd(t)=-4.8~-29.2,两阶段 Nd 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82~2.27 Ga。花岗岩表现出埃达克岩的特征,是由区内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同时有一定比例的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小秦岭地区的蓝田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52~148Ma,岩石类型以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长石斑晶广泛发育,是具有埃达克特征的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花岗岩初始87Sr/86Sr=0.7071~0.7109,εNd(t)=-7.9~-21.2,对应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57Ga~1.59 Ga,是由下地壳部分熔融得到的,伴有新生地壳物质加入。老牛山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48 Ma,以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体。岩体表现出高Sr/Y和轻微Eu负异常(Eu*=0.70-0.99),是具有埃达克特征的I型花岗岩。花岗岩初始 87Sr/86Sr=0.7068~0.7092,εNd(t)=-14.3~-28.7,TDM2 两阶段 Nd 模式年龄介于2.71 Ga~2.03 Ga之间,形成于华北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华山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136~132 Ma,岩石类型以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为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花岗岩具有高Sr/Y 比值(Sr/Y=58~87)和弱Eu负异常(Eu*=0.83=0.92),初始 87Sr/86Sr=0.7087~0.7099,εNd(t)=-12.4~-17.5,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39 Ga~1.96 Ga,是华北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此外岩体中均发现有207Pbp/206Pb=1.8 Ga~2.4 Ga的继承锆石,与已报道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区间相符,且与区内太华杂岩的成岩年龄相符,暗示太华杂岩为华北陆块南缘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潜在源区。结合该地区已有文献资料,可以进一步将区内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划分为晚侏罗至早白垩世(t=160~125 Ma)和早白垩晚期(t<125 Ma)两个演化阶段。早期t=160~125 Ma花岗岩以I型花岗岩为主,具有埃达克岩特征,花岗岩是由于软流圈上涌从而导致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岩浆活动多发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阶段。晚期(t<125 Ma)的花岗岩多为A型花岗岩或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体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低Sr含量和Sr/Y,形成于伸展环境构造体制,具有板内特征。晚期的花岗岩具有更为亏损的Nd、Hf同位素组成,推测晚期源区岩浆中有更多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暗示下地壳有持续减薄的趋势。华北陆块南缘在~125 Ma构造体制发生转折,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构造环境完全转变为伸展体制。由于秦岭陆内造山作用演化进入后碰撞阶段,同时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发生转折,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对构造环境亦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后,本文认为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发生了由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软流圈上涌,底侵华北中-下地壳,形成了晚侏罗至早白垩时期的花岗岩;早白垩世晚期秦岭造山带发生伸展垮塌作用,秦岭造山带发此后完全进入伸展环境,软流圈持续上涌,形成了具有板内特征的A型花岗岩。
赵新福,李占轲,赵少瑞,毕诗健,李建威[8](2019)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区域大规模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在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主要的矿床类型有脉状金矿床(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斑岩型钼矿床、脉状银铅锌矿床.对于这些矿床的成因和成矿动力学背景,目前还存在不少争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矿年代学证据表明,这些矿床均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且与区域上广泛发育的岩浆活动具有高度的时空一致性.在归纳总结华北克拉通南缘主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简述各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指出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组成了一个巨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华北克拉通南缘成矿作用与其邻近的东秦岭-大别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均受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作用控制,是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结合地球物理的资料认为,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及其导致的岩浆作用最可能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作用有关.上涌的岩浆热液在合适的构造体制下,与上地壳的岩石和流体发生交代和流体混合,最终在浅部形成大规模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孙涛,樊会民,柏千惠[9](2018)在《陕西金堆城钼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文中提出金堆城钼矿矿区位于华北准地台西南缘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交界位置。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实际为秦岭古海洋板块自南向北向华北陆块下俯冲的接触带,华北陆块边缘一侧。成矿母岩是燕山中晚期钾长花岗斑岩,面积0.06 km2,其SiO2>70%,K2O>6%,K2O/Na2O远大于2,为酸性铝过饱和富碱高钾类型。围岩主要为长城系熊耳群安山玢岩,其内节理、裂隙发育。矿区断裂极为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此外有北西向断裂和节理、裂隙。围岩蚀变强烈。矿体以花岗斑岩为核心,向围岩呈锯齿状尖灭,矿化形态以细脉状为主。岩体及围岩以Mo、Zn、Cu组分高为特征,其中Mo-Zn为正相关,Mo-Cu为负相关。地球化学异常以Mo、Cu、Zn组合为主,其中Mo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清晰,内带面积大(涵盖了整个矿体,且内强外弱),Cu次之(浓集区围绕岩体分布于外接触带),Zn较弱。
何俊[10](2018)在《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成矿》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钼矿床是近年来在中国秦岭-大别地区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钼矿床,钼金属量245万吨,位列亚洲第一。前人对于沙坪沟矿床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是,对于矿区侵入岩的岩浆起源和演化及其对成矿的贡献、流体交代作用与矿床形成机制以及区域成矿规律等,目前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及较为全面的认识。基于此,作者在沙坪沟矿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岩芯观察及采样,并在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相关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及Sr-Nd-Pb-Hf同位素测试和锆石U-Pb定年,对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温度测定、气液相成分和H-O同位素分析,以及矿石矿物和石膏S-Pb同位素分析等,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沙坪沟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基本查明了矿区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确定了矿区侵入岩的岩浆起源和演化、成岩大地构造背景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建立了成岩成矿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了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和不同金属元素(组合)斑岩型矿床成矿特征。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相学观察研究表明,沙坪沟矿区发育的岩浆岩均为侵入岩,构成商城复式岩体的东南部分。岩性包括超基性-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可区分为橄榄辉石岩、含斜长石辉石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正长岩、花岗斑岩、隐爆角砾岩等类型。岩石分布和产状略有不同,橄榄辉石岩和含斜长石辉石岩主要呈岩墙和岩瘤状、闪长岩呈岩脉状零星分布于矿区北部,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呈岩枝和小岩株状、隐爆角砾岩呈岩筒状分布于矿区中心位置,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呈岩株和岩基状分布于矿区外围。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矿区侵入岩除橄榄辉石岩为155.7 ± 2.7Ma,形成于晚侏罗世外,其余侵入岩均形成于早白垩世,且主要集中于两个年龄段,分别为138.0~127.4 Ma和116.3~110.0 Ma。结合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矿区侵入岩分为两类,第一类侵入岩包括橄榄辉石岩、含斜长石辉石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及地表无矿脉状花岗斑岩,同位素地质年龄均大于120 Ma,岩石具有较低的演化程度,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弱亏损U、Th和Ti,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低的Nd、Hf同位素组成,较大的两阶段Nd、Hf模式年龄;第二类侵入岩包括石英正长岩和隐伏的赋矿花岗斑岩,伴随有同期的隐爆角砾岩,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富碱,明显富集Zr、Hf,弱富集Nb、Ta和U、Th,明显亏损Ti,陡峭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亏损中稀土元素,较高的Nd、Hf同位素组成,较小的两阶段Nd、Hf模式年龄。结合Pb同位素特征表明,第一类侵入岩的成岩物质来源为加厚北大别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之后北大别加厚下地壳开始减薄,导致地幔物质上涌并诱发下地壳小比例熔融,熔融岩浆中混入有限的地幔物质,形成了第二类侵入岩。详细的岩石薄片显微观察研究发现,石英正长岩中只产出它形的α相石英,而与之属于同期同源岩浆形成的赋矿花岗斑岩中则发育自形六方双锥的假β相石英斑晶。结合锆石Ti温度计、石英p-t相图和中酸性侵入岩Q-Ab-Or-H20相图可以得出,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均具有较大的岩浆起源深度和相近的岩浆起源温度,而石英正长岩中的α相石英反映其侵位结晶压力大于0.7 Gpa,花岗斑岩中的原始β相石英反映其结晶压力约为0.4~0.7 Gpa,花岗斑岩中的基质则反映其冷凝结晶时的压力小于0.05Gpa。因此,花岗斑岩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大于0.7Gpa→0.4~0.7 Gpa →小于0.05 Gpa)两次快速减压作用,而这种减压作用对于岩浆后期热液流体出溶、不混溶及矿质卸载和沉淀意义重大。矿床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岩芯观察及岩矿石光薄片显微观察研究表明,沙坪沟钼矿区蚀变范围广大、蚀变作用强烈、蚀变类型多样。根据蚀变矿物、矿物组合及其与矿石矿物间的相互关系、蚀变空间分布和穿切叠加关系,可将热液蚀变作用分为成矿早期(团块状硅化)、成矿中期(早阶段为钾长石化、黑云母化和黄铁绢(云)英岩化;晚阶段为黄铁矿化-硅化)和成矿晚期(绿泥石化和萤石化),其中成矿中期早阶段对应钼矿化的各类脉体(辉钼矿脉、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绢(白)云母-石英脉),成矿中期晚阶段对应铅锌矿化的各种脉体(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脉)。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观察和研究表明,蚀变-矿化脉体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富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等三类。流体包裹体显微温度测试结果显示,早期成矿热液流体为中高温、中等盐度、含CO2流体,中期早阶段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富C02流体和中高温、高盐度、贫C02流体不混溶,中期晚阶段的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弱(不)含CO2流体,晚期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不含C02流体。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矿床各阶段成矿热液流体中的气相成分均以H20和C02为主,含少量的N2和微量的H2、CO和CH4 等;液相成分主要为 Na+、K+、Mg2+、Ca2+、F-、Cl-、SO42-、NO3-等。从早期到晚期,成矿热液流体成分中的CO2和N2逐渐减少,H2O增多,Na+、K+、Cl-含量明显降低,F-含量略微升高。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为岩浆热液来源、中期逐渐有大气降水混入、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根据矿石矿物的S、Pb、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判断,成矿金属元素及化合元素均主要来源于岩浆,Mo主要来源于第二类侵入岩的岩浆-热液作用,铅锌可能由两类侵入岩的岩浆-热液作用共同提供。结合成岩过程中的减压作用背景以及成矿演化过程中C02的变化,可以推测,在成矿中期早阶段由于减压作用导致了流体中溶解的C02逃逸,进而诱发流体相分离为中高温、中低盐度、富CO2流体和中高温、高盐度、贫C02流体的不混溶以及流体系统酸碱度(pH值)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致使原本稳定溶解在流体中的含Mo络合物失稳、沉淀、成矿。深入研究沙坪沟矿床中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热液蚀变特征表明,赋矿花岗斑岩受到了强烈的钾质交代作用,表现为原生钾长石边部次生加大、钾长石交代原生斜长石等,并伴有细粒钠长石和蠕虫状石英的析出。对矿区不同部位的蚀变岩石的系统观察和取样研究发现,不同蚀变强度的花岗斑岩具有基本一致的Sm-Nd同位素组成,但Rb/Sr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Sr同位素组成差别也较大,甚至出现异常低的锶同位素初始值。这表明钾质热液蚀变作用强烈改造了Rb-Sr同位素体系,而Sm-Nd体系基本保持稳定。因此,一般地,在矿区开展赋矿岩浆岩的成因研究中应特别注意热液蚀变对Rb-Sr同位素体系的改造和破坏对于示踪成岩物质来源的影响。而且,沙坪沟矿床流体作用过程的中期早阶段中由碱性的钾长石化过渡为酸性的黄铁云(绢)英岩化正是最主要的钼成矿期,表明在此期间成矿热液流体系统pH值的降低是导致Mo元素从成矿热液流体中析出沉淀成矿的重要因素。结合前人对东秦岭-大别钼矿带内其余典型斑岩钼矿床研究成果,显示该成矿带内与钼矿化关系密切的斑岩体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和蚀变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岩浆-热液起源、演化和成因特征和成岩机制、流体演化模式。对比我国斑岩铜矿床、铜-钼矿床和钼矿床的蚀变作用特征及其热液成矿过程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变化可以发现,这三类不同金属元素(组合)矿床均发育碱质交代作用,但蚀变强度、热液流体的Rb-Sr分异程度及其对赋矿侵入岩的改造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暗示这三类矿床各自具有特定的成岩-成矿物质和流体的来源及相应的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二、金堆城钼矿床两类斑岩体的初步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堆城钼矿床两类斑岩体的初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2.1 成矿时代 |
2.2 空间分布 |
3 矿床类型及控矿因素 |
3.1 矿床类型 |
3.2 控矿因素 |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
4.1 华县金堆城钼矿床 |
4.2 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床 |
4.3 镇安县东阳钨矿床 |
5 找矿方向 |
5.1 勘查现状 |
5.2 找矿方向 |
5.2.1 蓝田—八里坡钼矿找矿远景区 |
5.2.2 蟒岭西部钼矿找矿远景区 |
5.2.3 杨斜钨矿找矿远景区 |
5.2.4 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找矿远景区 |
5.2.5 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找矿远景区 |
6 结论 |
(2)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岩系 |
2.2.2 盖层岩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断裂构造 |
3.2.2 爆破角砾岩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
3.4.2 斑岩型金矿体 |
3.4.3 石英脉型金矿(公峪)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3 全岩Sr-Nd同位素 |
4.4 锆石U-Pb测年 |
4.5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4.6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 |
4.7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7.1 黄铁矿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4.7.2 磷灰石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第5章 祁雨沟金矿成矿机制 |
5.1 矿石矿物学特征 |
5.1.1 硫化物矿物特征 |
5.1.2 可见金特征 |
5.1.3 铋矿物特征 |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3 铋熔体对金成矿作用的分析 |
5.3.1 铋熔体收集金在祁雨沟金矿中的作用 |
第6章 祁雨沟矿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及成因 |
6.1 岩浆岩中的锆石特征 |
6.1.1 锆石U-Pb年龄 |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6.1.3 锆石微量元素 |
6.2 岩浆岩中的磷灰石特征 |
6.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6.4 全岩Sr-Nd同位素 |
6.5 讨论 |
6.5.1 祁雨沟矿区成岩时代 |
6.5.2 成矿岩体成因 |
6.5.3 成岩成矿关系研究 |
6.5.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雷门沟钼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7.1 矿床地质特征 |
7.2 雷门沟花岗斑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7.3 雷门沟斑岩体中磷灰石的特征 |
7.4 雷门沟花岗斑岩的成因讨论 |
7.5 矿床成因 |
第8章 熊耳山地区Mo-Au成矿关系 |
8.1 成矿岩体成因对比 |
8.2 钼、金成矿物质来源 |
第9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成因的几种概念模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裂隙系统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 |
1.1岩浆结晶冷缩裂隙 |
1.1.1冷缩裂隙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
1.1.2冷缩裂隙的概念模型及其成矿作用 |
1.2水岩分离裂隙 |
1.2.1水岩分离裂隙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
1.2.2水岩分离裂隙概念模型及其成矿作用 |
1.3岩浆侵入挤压裂隙 |
1.3.1岩浆侵入挤压裂隙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
1.3.2岩浆侵入挤压裂隙的概念模型及其成矿作用 |
1.4区域构造应力叠加裂隙 |
2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特点讨论 |
2.1“小岩体成大矿” |
2.2杂岩体之特殊期次、特殊岩性成矿 |
2.3矿体形态特征 |
2.4矿石构造特点 |
2.5矿床品位变化特点 |
2.6矿石组分变化特点 |
2.7多期次岩浆演化对成矿较有利 |
2.8斑岩蚀变分带 |
3概念模型的意义及找矿运用思路 |
3.1构建概念模型的意义 |
3.2概念模型的找矿运用思路 |
4典型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成因探讨 |
4.1伊朗Sar Cheshmeh斑岩铜钼矿 |
4.2智利El Teniente斑岩铜钼矿 |
5结论 |
(5)东秦岭斑岩型钼(钨)矿床磁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与斑岩体分布概况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斑岩体分布概况 |
2 典型矿集区隐伏岩体(基)和小斑岩体的磁场特征 |
2.1 区域物性特征 |
2.2 典型矿集区隐伏岩体(基)和小斑岩体的磁场特征 |
2.2.1 南泥湖钼钨铅锌银金矿集区 |
2.2.1. 1 地质概况 |
2.2.1. 2 隐伏岩体磁异常特征 |
2.2.1. 3 斑岩体磁异常特征 |
2.2.2 付店钼铅锌银矿集区 |
2.2.2. 1 地质概况 |
2.2.2. 2 隐伏岩体磁异常特征 |
2.2.2. 3 小斑岩体磁异常特征 |
3 寻找小斑岩体的磁异常模型 |
4 寻找小斑岩体潜力与结论 |
(6)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 |
1.2.2 滇西北中甸地区晚白垩世斑岩型矿床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技术手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主要技术手段 |
1.4 工作概况 |
1.4.1 工作进度 |
1.4.2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概况 |
2.2 中甸地区地质背景 |
2.3 拉巴矿区地质 |
2.3.1 矿区地层 |
2.3.2 矿区构造 |
2.3.3 矿区岩浆岩 |
2.3.4 变质作用 |
第三章 矿体地质特征 |
3.1 矿体类型 |
3.2 矿体产出特征 |
3.3 矿石成分及组构 |
3.3.1 斑岩型矿体 |
3.3.2 矽卡岩型矿体 |
第四章 蚀变-矿化特征及其分带模式 |
4.1 矽卡岩特征及其分带性 |
4.2 钾硅酸盐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3 青磐岩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4 绿泥石-绢英岩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5 泥化蚀变及其脉体特征 |
4.6 蚀变分带模式 |
4.7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划分 |
第五章 含矿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年代学特征 |
5.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5.1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5.2 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 |
5.5.3 黑云母化学成分特征 |
5.6 岩石成因 |
5.7 构造背景 |
5.7.1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花岗类岩石的空间分布 |
5.7.2 青藏高原晚白垩世花岗类岩石的空间变化 |
5.8 岩浆对成矿的贡献 |
5.8.1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5.8.2 对成矿的贡献 |
第六章 矿床成矿模式 |
6.1 成矿时代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辉钼矿Re含量 |
6.2.2 磁铁矿化学成分 |
6.2.3 硫同位素 |
6.2.4 铅同位素 |
6.3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6.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3.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6.3.3 成矿流体来源 |
6.3.4 成矿流体演化 |
6.4 成矿模式 |
6.5 拉巴矿床与典型碰撞型斑岩矿床的对比分析 |
6.6 找矿勘查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7)华北陆块南缘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对地壳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陆块南缘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
1.2.2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格局 |
1.2.3 秦岭造山带花岗岩类岩浆作用 |
1.2.4 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陆块南缘 |
2.1.1 区域构造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岩浆活动 |
2.2 北秦岭地体 |
2.3 南秦岭地体 |
2.4 扬子陆块北缘 |
第3章 样品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全岩粉末样品制备 |
3.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3.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3.4 全岩Rb-Sr-Sm-Nd-Pb同位素分析 |
3.5 锆石制靶和阴极发光(CL)分析 |
3.6 锆石U-Pb定年 |
第4章 古元古代龙王(?)花岗岩研究 |
4.1 区域地质背景和岩体地质特征 |
4.2 分析结果 |
4.2.1 锆石U-Pb年龄 |
4.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4.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4.3 成因讨论 |
4.3.1 岩体结晶年龄和A型花岗岩属性 |
4.3.2 龙王(?)岩体的岩石学成因 |
4.3.3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A型花岗岩 |
4.3.4 构造环境与指示意义 |
4.4 小结 |
第5章 晚中生代合峪花岗岩研究 |
5.1 区域地质概况与岩石学特征 |
5.2 分析结果 |
5.2.1 锆石U-Pb年龄 |
5.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5.3 成因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晚中生代蓝田花岗岩研究 |
6.1 岩体地质特征 |
6.2 分析结果 |
6.2.1 锆石U-Pb年龄 |
6.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6.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6.3 成因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晚中生代老牛山花岗岩研究 |
7.1 岩体地质特征 |
7.2 分析结果 |
7.2.1 锆石U-Pb年龄 |
7.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7.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7.3 成因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晚中生代华山花岗岩研究 |
8.1 岩体地质特征 |
8.2 分析结果 |
8.2.1 锆石U-Pb年龄 |
8.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8.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
8.3 成因讨论 |
8.4 小结 |
第9章 华北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 |
9.1 晚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框架 |
9.2 晚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9.3 晚中生代花岗质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区域大规模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金矿床时空分布与矿床特征 |
2.1 金矿床时空分布 |
2.2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 |
2.3 金矿床成因争论及成矿时代 |
3 钼矿床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 |
3.1 钼矿床时空分布 |
3.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 |
4 银铅锌矿床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 |
4.1 银铅锌矿床时空分布 |
4.2 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 |
5 讨论 |
5.1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
5.2 华北克拉通南缘成矿系统与其南缘地块早白垩世成矿作用的可能联系 |
5.3 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 |
6 结论 |
(9)陕西金堆城钼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
1.1 区域构造位置 |
1.2 矿区地质特征 |
1.3 蚀变特征 |
1.4 矿体特征 |
1.5 矿石特征 |
2 地球化学特征 |
2.1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2.2 围岩地球化学特征 |
2.3 矿床元素组合特征 |
2.4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
(10)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3 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1.6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基底 |
2.2 地层 |
2.2.1 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大别杂岩(Ar_3Pt_1D) |
2.2.2 新元古界卢镇关岩群(Pt_3~(1d)L) |
2.2.3 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佛子岭岩群(Pt_3~2Pz_1F) |
2.2.4 上古生界杨山群/梅山群(Pz_2Y) |
2.2.5 中生界侏罗系(J) |
2.2.6 中生界白垩系(K) |
2.2.7 新生界第四系(Q) |
2.3 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岩浆岩类型和空间分布 |
3.3.2 岩浆岩岩相学 |
3.4 矿化特征 |
3.5 围岩蚀变 |
3.5.1 硅化核 |
3.5.2 钾长石化带 |
3.5.3 黑云母化 |
3.5.4 黄铁绢(云)英岩化带 |
3.5.5 绿泥石化带 |
第四章 岩石同位素年代学 |
4.1 实验方法 |
4.2 样品描述 |
4.3 测试结果 |
4.3.1 橄榄辉石岩 |
4.3.2 含斜长石辉石岩 |
4.3.3 闪长岩 |
4.3.4 二长花岗岩 |
4.3.5 花岗闪长岩 |
4.3.6 花岗岩 |
4.3.7 石英正长岩 |
4.3.8 赋矿花岗斑岩 |
4.3.9 无矿花岗斑岩 |
4.3.10 片麻岩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 |
5.1 主量元素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结果 |
5.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5.2.1 测试方法 |
5.2.2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5.2.3 稀土元素测试结果 |
5.3 Sr-Nd同位素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4 Pb同位素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5 锆石Hf同位素 |
5.5.1 测试方法 |
5.5.2 测试结果 |
第六章 岩浆岩成岩机制和成岩模式 |
6.1 岩浆作用期次和岩浆演化 |
6.2 赋矿花岗斑岩成因 |
6.3 岩浆源区及构造背景 |
6.4 岩浆岩成岩模式 |
第七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7.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7.2 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特征 |
7.2.1 显微测温和盐度计算方法 |
7.2.2 包裹体测温及盐度计算结果 |
7.3 单个包裹体成分 |
7.3.1 测试方法 |
7.3.2 测试结果 |
7.4 包裹体群体成分 |
7.4.1 测试方法 |
7.4.2 测试结果 |
7.5 包裹体H-O同位素 |
7.5.1 测试方法 |
7.5.2 测试结果 |
第八章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8.1 矿石矿物S同位素 |
8.1.1 测试方法 |
8.1.2 测试结果 |
8.2 C-O同位素 |
8.2.1 测试方法 |
8.2.2 测试结果 |
8.3 矿石矿物Pb同位素 |
8.3.1 测试方法 |
8.3.2 测试结果 |
第九章 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 |
9.1 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物质来源 |
9.2 赋矿花岗斑岩异常Sr同位素成因讨论 |
9.2.1 钾质蚀变岩石主微量特征 |
9.2.2 钾质蚀变岩石Sr-Nd同位素 |
9.2.3 异常Sr同位素成因 |
9.3 钾质蚀变作用对成矿的贡献 |
9.4 花岗斑岩成因对成矿的启示意义 |
9.5 钼矿化、铅锌矿化和萤石矿化成因联系 |
9.6 沙坪沟钼-铅锌-萤石矿化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 |
第十章 讨论 |
10.1 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成矿规律总结 |
10.2 斑岩型钼矿床与斑岩型铜矿床、铜钼矿床对比 |
第十一章 结论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金堆城钼矿床两类斑岩体的初步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J]. 段湘益,董王仓,黄凡,王海元,王文青,王洁明,蒙利. 金属矿山, 2021(10)
- [2]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D]. 吴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3]安徽大别山地区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成矿系统特征[J]. 任志,周涛发,袁峰,张怀东. 地学前缘, 2020(02)
- [4]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成因的几种概念模型及其意义[J]. 赵茂春,余先川,张翼飞,王亚伟,何云,苏泰民,姚金昌,唐琼,刘仕军,赵思传,李石磊. 矿床地质, 2020(01)
- [5]东秦岭斑岩型钼(钨)矿床磁异常特征[J]. 秦曦,程远,赵晓晓,焦平,秦学业. 中国钼业, 2019(05)
- [6]滇西北拉巴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D]. 向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7]华北陆块南缘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对地壳演化的制约[D]. 王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8]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区域大规模岩浆-热液成矿系统[J]. 赵新福,李占轲,赵少瑞,毕诗健,李建威. 地球科学, 2019(01)
- [9]陕西金堆城钼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J]. 孙涛,樊会民,柏千惠. 矿产勘查, 2018(04)
- [10]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成矿[D]. 何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