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市报总编辑会在南昌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烨[1](2019)在《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文中指出数字时代,面临颓势的报业正探索多样化的转型路径以实现转型。借用熊澄宇教授(2006)的话:“所有的媒介都将向电子化和数字化靠拢”,我国传统媒体开始依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革新信息产品,丰富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但是,纵观我国报业市场,用户群体依然不断被来自社交媒体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巨头所分食,广告面临断崖式地下滑,传统的盈利模式也不再适用。传统媒体纷纷找寻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颠覆式创新理论原是由经济管理学领域的克里斯汀森教授提出,旨在解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硬盘行业内企业跌宕更新的情况,后被引用至新闻传播学界。学者们认为,传统报业可以通过借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的内在逻辑而完成数字化转型,巩固其市场地位。新京报,自2003年进入北京市场起,短短十六年间,从一个当初并不被看好的媒体企业,快速成长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新京报是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其转型的路径以及其转型背后的逻辑,代表了我国这一类报纸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通过回顾新京报的转型历程,本研究认为新京报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与趋势,符合颠覆式创新理论的整体逻辑。据此,本文将尝试结合颠覆性创新理论,从技术、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三个维度出发,以我国报业转型中的北京都市类报纸代表——新京报为个案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与分析新京报创刊以来的历史背景、发展理念、操作实践与转型路径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京报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有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颠覆式创新理论、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以及新京报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研究经验。第三章围绕“技术颠覆”这一主题,从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采集、加工与分发,展现技术驱动下新京报新闻生产的变革,试图勾勒出新京报的技术图谱。第四章为传媒环境转变下的“商业颠覆”,分别从“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版权合作”以及“传媒+资本”这三方面阐述新京报经营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第五章围绕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更新与扩张”,论述新京报作为媒体企业的价值网络演变历程与市场表现。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认为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通过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其价值网络地不断更新与发展,新京报已经将自身打造成为极具多元化、本土化、智能化的资源整合商与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中的创建小型独立机构、塑造企业文化等内容都为我国报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意见。借助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红利,都市类报纸将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赵娜[2](2019)在《新闻生产视域下的“中央厨房”研究 ——以《三秦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以来,随着以移动传播、微信、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媒体运作方式。传统媒体遭遇的转型压力空前巨大。新媒体以它创新性的媒介形态,不仅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与接收终端,更给整个传媒产业带来了包括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盈利模式在内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在此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成为媒体业界讨论的焦点。“媒介融合”在西方传统媒体语境中体现为2000年的“坦帕模式”,在中国语境则集中体现为2014年以来的“中央厨房”建设。以《人民日报》为代表,近年来,我国各级媒体掀起了建设“中央厨房”的热潮,引发社会热烈关注,赞扬声与批判声共存,为学术反思积累了丰富的现实经验。本文则以跨学科的视角,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媒介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运用个案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三秦都市报》的“中央厨房”实践做出经验考察与理论反思。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做出细致的文献梳理,厘清“媒介融合”概念的内涵,进而将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央厨房”的讨论总结为“媒介融合”研究的一种视角——“媒介机构、组织和生产平台的融合”——的具体体现。第二章对“中央厨房”的相关文献进行细读,力求勾勒出目前我国报业媒体建设“中央厨房”的宏观现状,并从“空间平台”、“技术平台”、“业务平台”三个角度归纳分析了中央厨房其具体特点,最后还介绍了国外报业媒体的有益经验。第三章,采用“新闻生产”的学术进路,将“中央厨房”视为一项技术创新,采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考察此项技术创新是被如何嵌入至《三秦都市报》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第四章在文献梳理以及经验考察的基础上,将目前我国“中央厨房”建设的不足归纳为“产品观念落后”、“组织结构陈旧”、“盈利模式缺失”。本章最后还试图从价值链理论、组织再造理论角度出发,对我国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屡屡受挫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五章,围绕目前我国“中央厨房”建设的不足之处,就报业如何发展适合自身的“中央厨房”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林阳[3](2019)在《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的新闻舆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党中央历代领导人就新闻工作方面的发展理念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存在。对于党的新闻媒体而言,学习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研究。习近平所提出的新闻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指导中国市场经济将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对于我国政治稳定方面具有的深远意义;习近平就新闻舆论的工作性质以及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强调了“48字”发展方针;他认为新闻舆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共中央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着重强调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长期围绕正面宣传基本路线;他十分重视网信工作,明确了互联网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提出要加强内容建设,形成综合治网格局;他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在归纳总结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后,本文对2013-2017年《江西日报》的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通过柱状图、饼状图等数据图表,报纸版面对比图,语言句式解析等详细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包括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彰显党报“红色基因”;舆论引导“主动出击”;融媒体“赣鄱云”将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在分析了《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后,也找出了其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八股文”现象、内容形式缺乏创新、采编经营交织、“编内编外双轨制”等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坚持群众路线改进文风、体制改革激发活力的几个优化路径。
陈海燕[4](2019)在《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号外在我国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报社因重大事件、重大内容需要及时报道而临时出版的新闻纸。尤其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号外,充分见证了祖国四十年的沧海桑田。本文以新时期的报刊号外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分析新时期报刊号外的传播内容。这些号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突发灾难性事件、航天领域新成就新成果、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等等,深刻、全面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而纵观号外的历史,就是中国大事件的编年史,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次,本文在梳理了号外发展历史的前提下,解读了新时期报刊号外的发展趋向和功能演变。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时期的报刊号外进一步融合创新,掀起了电子文本发展的新篇章。
周博[5](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方圆[6](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宋融[7](2017)在《中国大陆地铁报运营策略研究 ——以《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为例》文中认为在互联网兴起、数字信息时代到来的当今社会,传统报媒也应求新求变,选择一条与时俱进的道路以顺应时代发展。目前,报媒求新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拥抱新媒体,走数字化的道路;二是用免费报纸的形式,为传统纸媒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具体到中国大陆市场来看,市面上大多数免费报纸是地铁报。在全国20多家地铁报媒体中,以《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是业内公认资源最优、发展最好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地铁报——《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大陆地铁报运营的成功经验,为地铁报业下一步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地铁报的定义,分析了地铁报的特征,梳理了西方地铁报和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发展情况。接下来运用案例分析法,分别在第一部分对比分析了《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的不同之处;在第二部分类比分析了两份报纸的相似之处。最后在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发展运营经验。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卞清[9](2012)在《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 ——基于中国媒介生态变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关注的是在各方合力的牵扯下、在公共事件中越来越常态化的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现象。我们对这一现象提问的起点是:基于政治的维度,将民间的集体话语表达看作是一种话语政治行动,它表征了底层民众对国家霸权政治的抗争与斡旋,而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则可以看作是一场抗争政治行动。我们力图通过“人的具体实践”在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之间寻找另一种中间路径。这一观点的基本假设是:媒介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的使用。反过来说,正是不同的“人”在特定社会文化场景下的“不同使用”赋予了媒介技术以不同的意义。基于这个假设,本文不关注事件本身的真相,而是着眼于不同的“人”、在什么样的话语环境中、如何使用媒介资源、参与建构与创造事件的话语实践。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新兴媒体的平台上,在公共事件中,民间话语如何与官方话语进行互动与博弈、并在危机的最终解决中体现出来的?它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1)各方行动者/言说者如何建构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身份?他们如何运用媒介资源对事件进行传播和呈现?这种传播和呈现对于事件的最终结果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有可能减少话语博弈的风险和危险,更好地进行良性对话和互动?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从总体上切分出了四个行动主体:职业新闻人、知识分子、公众、政府,并以运动场的比喻模型为分析框架,以两起新媒体事件为基本分析单元,对它们分别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的特征、内部状况、与其他行动者的关系这些因素在他们各自的新媒体实践和使用中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于不同群体的意义,依据他们在“国家——社会”中的角色、位置而相应不同。但是,互联网并非仅仅是原有政治力量的延续和呈现,人们的实践、结盟、分裂等等政治行动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改变”着什么。而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民众抗议中、在网络行动者的能动和实践背后所反衬出的,正是人们对于政府的认知和与政府关系的想象。在两场公共事件中,政府始终是抗争行动中“想象的靶子”,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心态的失调与错位、执政者传播意识与技能的缺乏与两极化的不信任。我们认为,正是这种关系错位最终决定了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较少“互动”而更多偏移到非理性的“博弈”同时,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在西方经典理论中,社会和政治运动的终极目的在于和政府、国家形成“对话”;而在中国,网络抗争行动的目标和过程却依循着“形成压力”、通过具体博弈来促进个案解决的逻辑来进行。因此,争议性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往往取决于每一次具体的博弈,而无制度性的保证。对于未来的可能,我们认为,在媒介生态变迁的场景下,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可能还将处于一个循环之中:提出挑战——政府回应——调整——再挑战——再回应——再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几方行动者的话语和行动实践可能会带来某些好的或坏的后果,而这又会导致进一步的调整。但是,尽管面临挑战,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政府并非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位置,它实际上也掌握着积极主动的可能,并且是互动过程的关键一环。但是,在媒介生态变迁的场景下,僵化、停滞、控制已不可能,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调试性和灵活性。同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在消极与积极、防御与攻击之间结合才是明智之举。
董宽[10](2008)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在改革的年代里成长进步——1992—2007:中国传媒业16年市场经济进程纪事》文中研究指明
二、都市报总编辑会在南昌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报总编辑会在南昌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与价值网络 |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新京报的数字化转型 |
第三章 技术“颠覆”:新京报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方式的技术改进 |
第二节 新闻加工模式的技术变革 |
第三节 新闻分发渠道的技术开拓 |
第四章 商业“颠覆”:新京报经营模式的创新 |
第一节 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 |
第二节 版权合作 |
第三节 创客活动 |
第五章 价值主张“颠覆”: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演变 |
第一节 竞争进入市场:精英化、高端化、专业化 |
第二节 产品迭代更新:数字化、深度化、社交化 |
第三节 合作拓展融合:移动化、平台化、共享化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 |
第二节 新京报转型实践具有普遍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新闻生产视域下的“中央厨房”研究 ——以《三秦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媒介融合 |
1.2.2 中央厨房 |
1.2.3 新闻生产与创新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的创新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央厨房”宏观现状、组织架构与国外经验 |
2.1 我国“中央厨房”的宏观现状 |
2.1.1 产生背景 |
2.1.2 主要特点 |
2.2 组织架构模式 |
2.2.1 空间平台:以集团化策略实现统一调配 |
2.2.2 技术平台:大力探索新闻生产的“智能化” |
2.2.3 业务平台:以网络技术重构业务流程 |
2.3 他山之石:英美国家中央厨房模式经验借鉴 |
2.3.1 国外编辑部融合的概况 |
2.3.2 具体案例 |
第三章 《三秦都市报》个案研究 |
3.1 《三秦都市报》简介 |
3.2 《三秦都市报》融合生产流程 |
3.3 《三秦都市报》的“新闻生产与创新” |
3.3.1 背景介绍 |
3.3.2 材料分析 |
3.3.3 访谈结论 |
3.3.4 《三秦都市报》融合报道的经典案例 |
第四章 我国报业“中央厨房”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4.1 “中央厨房”运营中的问题 |
4.1.1 产品观念落后,用户流失严重 |
4.1.2 组织结构陈旧,网络思维匮乏 |
4.1.3 盈利模式缺失,发展后继无力 |
4.2 “中央厨房”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传统线性的价值链被打破,盈利模式失效 |
4.2.2 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不符合时代要求 |
4.2.3 用户定位不明晰,原创新闻不足 |
第五章 我国报业“中央厨房”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报业内部 |
5.1.1 以“虚拟化”重塑报业内部结构 |
5.1.2 以价值链为指导,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创新 |
5.1.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推动记者全媒体转型 |
5.2 外部环境 |
5.2.1 政府加快传统媒体机制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扶持 |
5.2.2 重新审视新闻组织角色,实现“把关人”到“守门人”的转换 |
5.2.3 多方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构建原创新闻阅读环境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
1.2.2 关于《江西日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 |
2.1 对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地位的新定位 |
2.2 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新表述 |
2.3 对新闻舆论工作方针原则的新论断 |
2.3.1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
2.3.2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2.3.3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2.3.4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
2.4 对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擘画 |
2.5 对网上新闻舆论工作的新部署 |
2.6 对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
3 党的十八以来《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与做法 |
3.1 坚持党性原则,彰显党报“红色基因” |
3.1.1 忠实反映党的声音 |
3.1.2 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
3.2 舆论引导“主动出击” |
3.2.1 以评论引领舆论 |
3.2.2 重大主题报道形成“舆论强势” |
3.2.3 热点、突发事件把握“时度效” |
3.2.4 舆论监督“有理有力有节” |
3.3 融媒体“赣鄱云”:从“相加”迈向“相融” |
3.3.1 “赣鄱云”:统一供给助推媒体融合 |
3.3.2 “中央厨房”:采编流程的再造与重构 |
4 《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存在一定的“八股文”现象,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
4.1.2 采编与经营交织,影响党报权威性和公信力 |
4.1.3 “编内编外双轨制”影响队伍归属感责任心忠诚度 |
4.2 优化路径 |
4.2.1 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
4.2.2 坚持群众路线,持续改进文风 |
4.2.3 以体制改革激发新闻工作者队伍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号外的概述 |
2.1 号外及其产生 |
2.2 中国报刊号外的发展历程 |
2.2.1 初步发展期 |
2.2.2 规范发展期 |
2.2.3 曲折发展期 |
2.2.4 发展转型期 |
2.3 号外的价值 |
2.3.1 新闻价值 |
2.3.2 文献价值 |
2.3.3 商业价值 |
第3章 新时期号外报道的题材 |
3.1 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 |
3.2 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 |
3.3 各领域的创新型成果 |
3.4 重要会议及节庆纪念 |
第4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行渠道 |
4.1 人工派发 |
4.2 报摊零售 |
4.3 网络推送 |
第5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展趋向 |
5.1 扩张单期号外版数 |
5.2 加大报道的连续性 |
5.3 突出对信息的解读 |
5.4 推出新型电子文本 |
第6章 新时期号外功能的演化 |
6.1 市场经营的策略 |
6.2 品牌塑造的手段 |
6.3 办报惯例的沿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大陆地铁报运营策略研究 ——以《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地铁报的定义和特征 |
四、地铁报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 |
五、中国大陆地铁报的研究情况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1章 报纸资源的比较 |
1.1 地域背景造就风格差异 |
1.2 报道特点差异 |
1.2.1 团队采、编比例略有差别 |
1.2.2 原创、转载来源侧重不同 |
1.2.3 娱乐休闲、主流新闻内容各富特色 |
1.2.4 创意大胆、规整精致版式设计不同 |
1.3 增强互动、新闻辅助,新媒体平台作用不同 第2章 运营特色的比较 |
2.1 发行场域相似,成本控制严格 |
2.2 采取多种互动方式维系受众 |
2.3 盈利渠道灵活丰富 |
2.3.1 广告为主要支撑,力求新颖多样 |
2.3.2 其他多种盈利渠道并存,积极灵活探索 第3章 中国大陆地铁报未来发展策略探究 |
3.1 受众定位与互动策略 |
3.1.1 结合受众与地域特点明确报纸定位 |
3.1.2 丰富互动方式,巩固核心读者群 |
3.2 内容与版式策略 |
3.2.1 以实用新闻为特色,引导城市话题 |
3.2.2 坚持“有态度”、“接地气”的评论风格 |
3.2.3 大量图片大胆留白,提升阅读体验 |
3.2.4 巧用特刊副刊满足读者需求 |
3.3 广告与经营策略 |
3.3.1 巧妙平衡发行量与成本的关系 |
3.3.2 创新广告形式,拓宽营销渠道 |
3.3.3 “互联网+地铁报”向新媒体延伸 |
3.3.4 借助行业联盟平台,提升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 ——基于中国媒介生态变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
一、 网络舆论场的兴起: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说起 |
二、 从“一哄而起”到“双重话语空间”:“后孙志刚时代”的媒介变迁场景 |
第二节 :理论准备与核心问题 |
一、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脉络 |
二、 抗争政治理论与中国情境下的修正 |
三、 互联网政治学相关研究的启发 |
四、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分析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案例选择与资料说明 |
第四节 :个案综述与章节安排 |
一、 个案综述 |
二、 本文章节安排 |
本章注释 第一章 :职业新闻人及其话语实践 |
第一节 :“台前”发言与“幕后”推动:宜黄事件中的职业新闻人 |
一、 “兴于微博”:偶然被发现的新闻消息 |
二、 “微博直播”:“线上”与“线下”的组织与推动 |
三、 “抢尸风波”:幕后推动与救助当事人 |
第二节 :职业新闻人群体的话语与行动特征 |
一、 “抗争”性职业行动的线上延续与创新 |
二、 话语实践的“双重属性”:“公共性和私人性的模糊” |
第三节 :问题与反思 |
一、 “记录者”还是“参与者”?:职业新闻人的身份游移 |
二、 话语抗争中的戾气与成见 |
三、 群体内部的两极化:“他们”和“我们” |
本章注释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公共参与 |
第一节 :从“士大夫”到“公共知识分子”: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知识精英 |
一、 士大夫传统的延续与断裂 |
二、 从“文人论政”到“媒介知识分子”:媒介成为主要活动场所 |
三、 公共知识分子的提出与社会建构 |
第二节 :钱云会事件中的知识分子:“集体行动者”的形成、变化与消失 |
一、 从“线上发言”到“线下行动”的生发 |
二、 “姿态式的群体行动”:学界观察团的组织、行动与话语特征 |
三、 “行动者”的消失:观察团内部的分歧与行动终止 |
第三节 :行动的作用与反思 |
本章注释 第三章 :两场话语抗争中的公众 |
第一节 :作为消息来源的“公众” |
一、 提供线索与网络爆料 |
二、 消息来源的异化 |
第二节 :作为网络抗议主体的“公众” |
一、 对官方话语的消解与颠覆 |
二、 反控制策略与行动 |
第三节 :从“陌生入”到“我们”:宜黄事件中的网络公民行动 |
一、 行动的组织与空间环境 |
二、 行动中的情感认同 |
本章注释 第四章 :最后一个行动主体——政府 |
第一节 :舆论漩涡中“被言说”的政府:负面出场 |
一、 “受难”情节中的官-民矛盾 |
二、 “不让说”与“不知道” |
三、 “雷人雷语”式的形象建构 |
第二节 :政府在公共事件中的“自我言说” |
一、 “通告”与“表态”:自我言说的两种话语类型 |
二、 “通告”与“表态”中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政府角色的问题与困境 |
一、 各方关系的失衡与错位 |
二、 习惯性思维与新媒体时代 |
本章注释 结论与反思:回到场景 附录1:南都报系员工个人微博注意事项 附录2:南都官方微博管理大纲(试行) 附录3: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规范使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 附录4:《南方人物周刊》公共知识分子评选名单(2004-2009) 附录5:学界公民乐清观察团乐清钱云会之死观察报告(第一阶段) 参考文献 后记 |
(10)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在改革的年代里成长进步——1992—2007:中国传媒业16年市场经济进程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这是中国报业向外扩张发展的起步之年, 也是报业经营进入风险区的开始 |
中华工商时报——英雄创业故事正在远去 |
陈锡添——深情橼笔写东风 |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 1993年都可以被列入中国传媒业的黄金岁月之一 |
中国经营报——一张报纸记录一个时代 |
杨伟光——转圆石于千仞山 |
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报业自身的发展, 中国报业走到集团化的十字路口 |
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改革领军疾行 |
丁望——一个真正的报人 |
都市报浪潮在城市蜂拥而起, 中国报业开始进入充满竞争激情的都市时间 |
华西都市报——开启中国都市报的时代 |
崔恩卿——留恋美好的时光 |
政治家们显示出的智慧和韬略, 才是真正促动中国传媒业新闻改革的力量 |
广州日报——中国报业运营首开先河 |
江艺平——让我们泪流满面 |
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庇护下, 相当一批发行量未达生死线的行业报逃过一劫 |
南方都市报——影响源自最深沉的责任 |
瞿优远——赢下每一场战争 |
晚报早出实在算不上是一次竞争的胜利, 终结自己命运的失败 |
财经——在浮躁风气中学会从容 |
胡舒立——“最危险的女人” |
传媒与资本的故事不断上演着, 或悲或喜, 或者友好分手, 或者无情决裂 |
南方周末——为社会的进步呐喊张目 |
邵云环——生命的最后诠释 |
资本与利益的胁迫和诱惑, 把传媒业带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错位窘境 |
新周刊——当灿烂的时刻渐成往事 |
李颖——一本书开始梦想 |
真正的报业竞争需要遵守市场游戏规则, 需要竞争对手之间保持足够风度 |
人民网——做中国的网上主流媒体 |
何力——一生所卖惟自己 |
网络媒体终于得到政治生活正式认可, 开始与报纸、广播和电视平起平坐 |
21世纪体育——生命如同流星一样短暂 |
席文举——中国都市报之父 |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机会的电视年代, 我们最不缺乏的是成为时代华纳的梦想 |
新京报——跨地区合作办报的蓝本 |
穆青——人民真正的朋友 |
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成长姿态, 越来越让众多传统媒体感到寒意袭来的危机 |
北京青年报——在资本市场里学习生存 |
程益中——也无风雨也无晴 |
充满豪情却缺少约束力的宣言, 根本无法成为报纸对抗网络媒体的救命稻草 |
北京广播电视报——全城赠阅模式遭遇失败 |
吴海民——盛世危言惊四座 |
不必对中国报业面临的问题惊慌失措, 因为从业者失去信心才是真正的危机 |
京华时报——道德是报业竞争的标尺 |
周瑞金——出世之心言天下 |
中国传媒业正在新的起点重新开始, 就像1992年的春天一样充满想象和希望 |
网络媒体——显示互联网的传播力量 |
兰成长——食物链终于断了 |
四、都市报总编辑会在南昌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D]. 王烨. 深圳大学, 2019(09)
- [2]新闻生产视域下的“中央厨房”研究 ——以《三秦都市报》为例[D]. 赵娜. 西北大学, 2019(01)
- [3]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D]. 林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4]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D]. 陈海燕. 南昌大学, 2019(02)
- [5]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中国大陆地铁报运营策略研究 ——以《地铁第一时间》(沈阳)和《深圳都市报》为例[D]. 宋融. 吉林大学, 2017(01)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 ——基于中国媒介生态变迁的研究[D]. 卞清. 复旦大学, 2012(02)
- [10]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在改革的年代里成长进步——1992—2007:中国传媒业16年市场经济进程纪事[J]. 董宽. 新闻三昧, 200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