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杰西·谢拉,社会认识论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梁灿兴[1](2020)在《图书馆学的社会认识论之惑》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总结社会认识论的主要流派的观点及图书馆学中对社会认识论的相关研究,认为目前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与图书馆学研究的相关性不大,国内图书馆学对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很薄弱,主要集中在对谢拉思想的总结和阐发,也有少数对现代社会认识论的应用探讨,主要运用了求真论的观点。同时,文章认为社会认识论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影响微弱,与图书馆学界将社会认识论作为图书馆学哲学基础的认识不符。
周文杰[2](2019)在《社会认识层次性与图书馆的本质论析》文中研究说明谢拉等学者提出和发展的社会认识论是一种旨在从知识交流角度解析"社会智力"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图书馆情报学的社会基础做出解释的理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识论,遵循实践导向原则,以用户和记录资源为两个向度,初步划分出图书馆情报学理论视域下的四个具体实践领域,进而通过各层次用户和记录资源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将社会认识归纳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最终将图书馆体系的本质界定为一种通过结构性文化资本与个体性文化资本互动交汇而保障社会认识高级化的制度安排,并把图书馆情报学界定为以用户和资源作为二维向度,以记录管理和社会认识作为理论支点,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认识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图2。参考文献33。
梁灿兴[3](2019)在《越过文字的表面——答周文杰先生》文中研究指明以"社会认识论是否是哲学理论?""抽象化并不等于哲学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应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新技术才能沿着现实的基础进行理论创新"等四个问题,回应了《微观视角下的图书馆职业洞察》对《哲学史和科学史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一些启示》提出的商榷。参考文献8。
周亚[4](2018)在《谢拉的文献工作教育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1952—1970年担任西储大学图书馆学院院长期间,谢拉积极探索文献工作教育:在学科理论方面,进行文献工作学科理论建设;在学术研究方面,设立美国图书馆学院第一个专门的文献工作研究中心"文献工作与交流研究中心";在教学活动方面,在图书馆学教育项目中引入文献工作相关课程,强化以文献工作为重点的专业图书馆人才培养。谢拉的文献工作教育是对传统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造,适应了图书馆学教育专门化的发展趋势,其立足点是以文献工作提升图书馆职业的社会价值,服务于图书馆人才培养,体现出明显的图书馆本位立场。谢拉领导下的西储大学图书馆学院的文献工作教育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早期情报学教育,促进了20世纪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向图书情报学教育格局的转型。
徐晴[5](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提出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吴才唤[6](2014)在《从“社会认识论”、“知识交流论”到隐性知识交流——图书馆活动本质的新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图联确立的新主题为图书馆事业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将推动图书馆发展从"技术"到"人文"的回归。"社会认识论"和"知识交流论"基本勾画出20世纪中西方图书馆学"理性思潮"的演进脉络。它们对图书馆活动本质的积极探索和对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两论"深入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引入组织管理学的"SECI模型"试图突破先前理论的时代局限进行理论拓展,并提出隐性知识交流作为知识"直接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符合当今社会知识交流习惯,有利于全社会知识共享和创新,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间接交流"中"作者"与"文献/信息/知识"的"不同一性"问题,试图为图书馆在新时期发挥"空间"价值的实践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确立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交流机构的存在意义。
王锰[7](2014)在《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时代,一方面信息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与此同时信息分散加剧,老化速度加快,对其揭示与报道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用户信息需求范围突破了实体馆藏资源,需求类型也不仅限于纸质载体文献资源,多媒体资源之需求日益增多,而传统之文献资源的揭示方式已不能满足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深度需求。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服务手段亟需改变,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信息揭示方式亟需建立,而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对各种异构、异系统信息资源之有效揭示,对大规模大范围之电子资源高效导航、深层资源之发现,并可对用户隐性知识需求之主动挖掘,基本上适应了数字时代的需求。当然,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并不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简单序化,其充分借鉴了传统目录学理论原理、方法等,是目录学理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的大大拓展,研究层次的专深,目录学之发展并没有如少数人之走向没落的预言,反而表现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总结数字时代出现的针对信息资源的新需求和服务,如何去挖掘信息资源之深层次联系,如何把信息资源相关问题纳入到目录学体系中,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合理定位,进而建立相关理论,指导当前实践,目录学传统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如何继承与发扬,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迫切需要根据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和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之下的目录学理论体系,发挥其致用性功能,发展新环境下的应用性理论,指导信息整合和改善信息服务质量,以促进数字时代之目录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该文按照如下逻辑次序展开,通过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直觉思维法、思辨思维法等来研究目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相关命题,主要探讨以下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目录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模式、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命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综合分析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具体来说,该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该部分从总体上依次论述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理论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综述部分。该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外有关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详细考察和识别当前目录学理论体系的代表性观点,并指出当前我国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薄弱之处,同时提出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方向。第三章,基本理论部分。该部分结合当前目录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基础概念问题入手,分析目录学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接着提出了目录学体系建设的原则、建设模式,并阐述目录学理论体系建立的逻辑基础。第四章,理论体系的形式部分。该部分主要涉及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并深入剖析了理论体系的形式特点。第五章,理论体系的内容部分。该部分对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关键组.成部分,并依次详细阐述各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该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启发当前目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第六章,结论和展望部分。该部分对目录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并引申出主要研究结论,并对展望了未来目录学理论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王知津,王璇,韩正彪[8](2012)在《当代情报学理论研究中的社会认识论思潮(二)》文中研究表明在简要阐述社会认识论的形成、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从信息传播与交流、信息分类、信息中介服务、信息质量评价4个方面分析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活动。最后,从信息概念、知识概念、知识获取、知识传输、认知行为5个方面分析基于社会认识论的情报学若干观点的再认识。
陈珲[9](2012)在《论知识论与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结合——基于对谢拉“社会知识论”的考察》文中指出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要求知识论和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的结合,并形成两种基于不同中心的结合模式。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以社会学为中心,知识论在其中尽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却局限于传统立场。他的理论因此在实质上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引入个体知识论或社会学的规范性不能使之转变为社会知识论,应采取以知识论为中心,在其规范性中包含社会学因素的结合模式。
邹武,陈珲[10](2011)在《论图书馆学“知识论”基础的构建——以J.H.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为路径》文中提出知识论对于构建图书馆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知识论由于个体主义取向的局限性而难以包容图书馆的社会属性,因此有必要在知识论中融合社会维度,由此构成J.H.谢拉提出的"社会知识论"。社会知识论在自身的理论张力中趋向于社会学在经验层面的实证研究而偏离内在固有的知识论目标,因此应当在知识论视野中突出社会交流作为知识的构成要素所应有的本源意义,从而使社会知识论具备足够的哲学深度,以成为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基础。
二、杰西·谢拉,社会认识论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杰西·谢拉,社会认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图书馆学的社会认识论之惑(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学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言行分离之惑 |
2 社会认识论的主要流派 |
2.1 批判取向社会认识论 |
2.2 科学政策取向的社会认识论 |
2.3 求真取向的社会认识论 |
2.4 陈词取向的社会认识论 |
2.5 认知规范取向的社会认识论 |
2.6 其他取向的社会认识论 |
3 图书馆学对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之惑 |
4 结语 |
(2)社会认识层次性与图书馆的本质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社会认识论的源起、主张与基本原理 |
2 社会认识高级化的逻辑起点 |
2.1 用户向度与社会认识论 |
2.2 资源向度与记录管理学派 |
2.3 记录管理与社会认识之间的理论关联 |
3 社会认识的层级 |
3.1 记录资源的类型 |
3.2 用户的类型 |
(1) 无明确信息问题的大众用户。 |
(2) 有明确信息问题的大众用户。 |
(3) 信息问题不规则的专业用户。 |
(4) 信息问题规则的专业用户。 |
3.3 知识场所——基于场域的理解 |
①低自主场域。 |
②高自主场域。 |
③自为场域。 |
3.4 记录资源与用户的互动 |
3.5 作为显性知识场所的图书馆 |
4 图书馆的本质 |
5 小结 |
(3)越过文字的表面——答周文杰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艾根和谢拉提出“社会认识论”是哲学理论么? |
2 抽象化并不等于哲学化 |
3 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应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
4 理解新技术才能沿着现实的基础进行理论创新 |
5 结语:穿过文字的表面 |
(4)谢拉的文献工作教育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学科理论:谢拉对文献工作理论的建设 |
1.1 文献工作的理论基础———社会认识论 |
1.2 文献工作的概念、范围及其与图书馆的关系 |
1.3 谢拉的图书馆学教育研究项目 |
2 学术研究:文献工作与交流研究中心 (CDCR) 的创设与活动 |
2.1 CDCR的成立与定位 |
2.2 CDCR的主要活动 |
3 教学活动:以文献工作为重点的专业图书馆人才培养 |
3.1 以文献工作为重点的专业图书馆员教育思想 |
3.2 以文献工作为重点的专业图书馆人才培养实践 |
4 谢拉文献工作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 |
5 结语 |
(5)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3 述评 |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0.3.3 研究方法 |
0.3.4 本文主要贡献 |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1.1.1 学科 |
1.1.2 跨学科 |
1.1.3 跨学科研究 |
1.2 知识转移 |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2.2 变化三角理论 |
2.3 竞合理论 |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
3.1 相关界定 |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
3.1.3 亲缘学科 |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
3.2.1 知识存量 |
3.2.2 知识流量 |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
3.5.1 学科分类框架 |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方法与过程 |
4.1.3 研究主题分析 |
4.1.4 研究主题演化 |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
5.1 影响要素识别 |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
5.3 实证研究过程 |
5.3.1 问卷测量条款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从“社会认识论”、“知识交流论”到隐性知识交流——图书馆活动本质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图联新主题——图书馆“理性”思潮的回归 |
2 “社会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和逻辑框架 |
3 “知识交流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 |
4 关于“社会认识论”和“知识交流论”的评述 |
4.1 “社会认识论”评述 |
4.2 “知识交流论”评述 |
5 对“社会认识论”和“知识交流论”的新思考 |
6 几个基本概念: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转化与SECI 模型 |
7 隐性知识交流:关于图书馆活动本质的进一步考察 |
8 结论 |
(7)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术背景 |
1.1.2 技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 |
2.2 西方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 |
2.3 中西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
3.1 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
3.1.1 目录学基础概念问题 |
3.1.2 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1.3 目录学理论体系建设模式 |
3.2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3.2.1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 |
3.2.2 协同理论 |
3.2.3 耗散结构理论 |
第四章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形式 |
4.1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静态特征 |
4.2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动态特征 |
第五章 数字时代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
5.1 目录学理论内核分析 |
5.2 目录学基础理论分析 |
5.3 目录学应用理论分析 |
5.4 目录学学术环境分析 |
5.5 目录学理论体系各部分的逻辑关联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学术贡献 |
6.2 展望 |
附录A 历届全国目录学专题学术研讨会概览 |
附录B 目录学着作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列表 |
致谢 |
(8)当代情报学理论研究中的社会认识论思潮(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活动 |
2.1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
2.2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分类 |
2.3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中介服务 |
2.4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信息质量评价 |
3 基于社会认识论的情报学若干观点再认识 |
3.1 信息概念的再认识 |
3.2 知识概念的再认识 |
3.3 知识获取的再认识 |
3.4 知识传输的再认识 |
3.5 认知行为的再认识 |
4 结 语 |
(9)论知识论与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结合——基于对谢拉“社会知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 |
2 知识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局限 |
3 以知识论为中心的社会知识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区别 |
4 两种结合模式中的规范性问题 |
5 结 语 |
(10)论图书馆学“知识论”基础的构建——以J.H.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为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构建图书馆学“知识论”基础的目标指向和路径选择 |
2 传统知识论的局限性 |
3 知识论与社会学的结合 |
4 社会知识论的理论张力与偏失 |
5 社会知识论建构的基本思路 |
6 结语:以社会知识论作为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基础 |
四、杰西·谢拉,社会认识论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馆学的社会认识论之惑[J]. 梁灿兴.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01)
- [2]社会认识层次性与图书馆的本质论析[J]. 周文杰.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01)
- [3]越过文字的表面——答周文杰先生[J]. 梁灿兴.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9(01)
- [4]谢拉的文献工作教育思想与实践[J]. 周亚.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03)
- [5]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 [6]从“社会认识论”、“知识交流论”到隐性知识交流——图书馆活动本质的新思考[J]. 吴才唤. 图书馆杂志, 2014(09)
- [7]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D]. 王锰. 南京大学, 2014(08)
- [8]当代情报学理论研究中的社会认识论思潮(二)[J]. 王知津,王璇,韩正彪.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2)
- [9]论知识论与社会学在图书馆学中结合——基于对谢拉“社会知识论”的考察[J]. 陈珲. 图书情报工作, 2012(01)
- [10]论图书馆学“知识论”基础的构建——以J.H.谢拉的“社会知识论”为路径[J]. 邹武,陈珲. 图书情报工作,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