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魏常河[1](2019)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留取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血浆进行抗Hp抗体检测,采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检测Hp-IgG抗体是否阳性,采用新加坡Genelabs公司生产的ASSURE(Hp-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前述Hp-IgG抗体阳性的血样进行Hp-IgG抗体复测,最终确定Hp感染情况。根据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感染组(n=30)和未感染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外周血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感染组患者的TG、LDL-C水平高于未感染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HDL-C水平显着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但两组患者的TC、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567,0.891)。感染组患者的外周血CRP、WBC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7),感染组外周血PLT、Fig水平低于未感染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94,0.249)。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发生率分别为26.67%vs 6.67%、56.67%vs 26.67%、43.33%vs 16.67%,感染组显着高于未感染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18,0.02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发、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变患者的血清脂质代谢平衡,进而促进内皮损伤、动脉硬化。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一个危险因素。
姚旭[2](2010)在《姜树民教授肝胃同治治疗急性肝损伤伴发胃黏膜损伤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肝与脾胃联系紧密,故临床上易出现肝胃同病的现象。因此,在治疗消化病的时候,吾师常运用肝胃同治的治疗方法,并在临床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认为“肝胃同治”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护正气与治未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治标兼顾治本的治疗方法。肝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急性肝损伤是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始动环节和共同途径,故在肝病的治疗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又因为肝损伤经常伴发胃黏膜的病变,而且胃黏膜的损伤程度会随着肝病的迁延而加重。所以在急性肝损伤时预防和控制胃黏膜的损伤也是治疗的必要之举。本文通过总结脾胃病专家姜树民教授的临床经验,阐述了“肝胃同治”来源和意义,详述了吾师姜树民教授对肝胃同治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并将此思想用于急性肝损伤伴发胃黏膜损伤的这一病证,根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拟成剂治疗,并通过临床的治疗和相关研究,说明了吾师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郭克,陈学智,李楠,魏常河,高峰[3](2001)在《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不同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 :对 2 90例肝病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 ,部分病例作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急性肝炎胃镜下表现以胆汁返流和充血水肿多见 ,组织学主要表现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镜下表现较不典型 ,胃粘膜以萎缩性表现多见。慢性活动性肝炎胃镜下表现呈多样化特点 ,除溃疡外 ,各表现发生率居各种慢性肝炎前列。肝硬化患者则以溃疡的高发生率居各肝病之首。结论 :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变 ,治疗时应兼顾保护胃粘膜、调节胃肠功能
李毅[4](2009)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中医证候分类、辨证标准、证候规律;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古今文献,了解PU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研究进展。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西省中医院收集适宜样本量的PU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辨证标准、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3.临床疗效研究:将198例胃镜下确诊的PU患者随机分为分为A组、B组、C组。A组为中医药辨证治疗组,按证型不同分别给予辨证方药治疗;B组为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C组为中西结合组,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同时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积分、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1.文献研究:综合古今研究PU的相关文献,发现PU的辨证分型较多,辨证分型中大多数学者是根据经验来进行分类,已有的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来自部分专家讨论和集体研究,故对此病的辨证尚无统一规范,认识也不统一,对其整体的宏观分布与演变规律的把握尚不够全面。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根据变量聚类的结果,可将PU患者的症状分为5个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出对证型诊断有统计意义的主要症状。(3)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出PU证型的分布情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4)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嗜食油炸、嗜饮浓茶、嗜食肥甘厚腻、饮食不节、气候因素、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在5个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程、临床分类、嗜食辛辣、情志不畅、过度劳累、合并胆汁返流、胃镜下分期、HP感染在5个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0.01)3.临床疗效研究:(1)胃镜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各治疗方案对PU五类证型均有显着疗效(P<0.001),其中中西结合组治疗方案对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瘀阻胃络证、肝胃气滞证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试验各治疗方案对瘀阻胃络证的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根除率评价: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中药组HP根除率为67.19%,西药组HP根除率为71.43%,中西结合组HP根除率为89.23%,中西结合组HP根除率明显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HP根除率相当(P>0.05)。结论:(1)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把PU的常见证型归纳为以下5类: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2)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文献研究和本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建立PU常见五类证型的辨证标准。(3)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出证型的分布情况。(4)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的分类、辨证标准以及证型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是有帮助的。(5)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中西结合组疗效最好。
孙永建[5](2010)在《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背景髋、膝关节是目前临床人工关节置换应用最多的关节,人工全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手术,治疗由各种疾病导致的严重关节疼痛、不稳和畸形,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效果比较确切。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目前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20年成功率达80%以上,人工膝关节置换15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可达90%。但是有关多关节同期进行置换的报道较少,国外较早的是Ritter等在1976年报道了15例双侧全髋关节同时置换术,而国内关于多关节置换的报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吕厚山等于1993年报道了30多例同期双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外已经逐渐开始推广应用。但涉及三个关节以上的置换,国内外报道的文章较少。国内只有二篇病例报告分析。几乎所有的报道都证明多关节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比较,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前准备只需一次即可,麻醉次数少,同期手术还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里负担,术后早期锻炼明显方便,缩短康复周期。缺点是同期多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相对也加大,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术后出血量增多,对病人的打击较大,对病例的选择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有比较好的耐受力,另外对术者的经验和技巧要求也相对较高。目前对多关节置换的可行性仍然有很多争议。本研究拟利用循证医学方法来分析当前有关文献,对多关节(三个关节以上)置换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客观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循证学证据。目的1.系统评价同期多关节(三个关节以上)置换(Simultaneous Multiple Joint Replacement)与分期多关节置换(Multiple Joint Replacement by Stages)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2.系统评价同期多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病的安全性。3.系统评价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术置换临床疗效比较。方法1.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按PICO程式(Participant, Intervention, Comp-arator, Outcome)制定相应的详细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包括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以及结局指标的测量),同时根据拟定的上述标准制定出系统、全面的检索策略,所选择的文献设计类型国内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临床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CT)、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Quasi-RCTs)、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不限语种与研究地域。2.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并筛选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RCTs、Quasi-RCTs、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文献。包括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治疗下肢骨关节病的RCTs、Quasi-RCTs及队列研究等文章;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的RCT文章。3.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评价各个相关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条目包括对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方案隐藏、盲法实施和失访的描述。各个纳入研究的真实性根据Jadad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记分为1-7分,1-3分为低质量,4-7分为高质量。4.在严格质量评价后,对收集的各相关研究进行资料数据提取,主要是结局测量指标的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表示,两者均给出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各研究合并前先分析临床异质性,若干预措施不同,则采用亚组分析。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以α=0.1为检验水准。无统计学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对无法行定量合成或者极低事件发生率的测量指标,则通过描述进行定性评价。结果1术前麻醉评估显示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神志状况、心功能分级、ASA评估及肾功能不全。结果显示:神志差的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是神志无异常患者的5.453倍;心功能异常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是无心功能患者的9.564倍;ASA评估异常患者的死亡几率是正常患者的6.234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几率是正常患者的9.623倍。2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在病死率上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十年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总病例数1321例,死亡162例,死亡率为12.26%。其中感染占48.77%,脑血管意外占24.07%,充血性心力衰竭占9.26%,肾功能衰竭占8.02%,癌症占5.56%,脊髓型颈椎病占3.08%,创伤性第二颈椎骨折占1.23%;4对同期多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五年,十年,十五年。通过生存曲线可以对存活预后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第一次手术后5年存活率90%,10年存活率71%,15年存活率48%。十年后存活率下降十分明显。5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失血量多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6同期多关节置换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比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明显,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7同期多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比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要长,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8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置换术前Harri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性差异;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有显着性差异,同期多关节置换组要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9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性差异;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有显着性差异,同期多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10喀普兰-迈耶日常生活行走能力曲线预后情况显示:第一次术后五年92%患者为正常步态,10年79%患者为正常步态,15年只有60%患者为正常步态。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行走能力(ADL)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11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膝痛、髋痛、脱位、骨化性肌炎、压迫性溃疡、血肿、骨折、假体松动、切口愈合不良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两组在以上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感染及DVT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有显着性差异,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感染及DVT的发生率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12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住院费用要低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13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之间就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着差异。从具体的因素来考虑,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P值<0.05;而脱位及内科疾病并发症,则明显低于后者。而其它并发症如:感染、DVT、血肿、假体松动及皮肤坏死,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值>0.05。14微创全髋关节术后患者的疼痛较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疼痛程度轻,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3个月大部分患者的Harris评分都达到了90分以上,患者对关节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1术前麻醉评估显示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神志状况、心功能分级、ASA评估及肾功能不全。结果显示:神志差的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是神志无异常患者的5.453倍;心功能异常患者发生死亡的几率是无心功能患者的9.564倍;ASA评估异常患者的死亡几率是正常患者的6.234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几率是正常患者的9.623倍。2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在病死率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十年随访,感染占死亡率首位,脑血管意外占第二位,心、肾衰竭占第三位。术后5年存活率90%,10年存活率71%,15年存活率48%。十年后存活率下降十分明显。3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失血量多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同期多关节置换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比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明显,同期多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比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要长,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住院费用要低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4髋关节置换术前,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Harri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性差异;术后Harris评分,同期多关节置换组要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5膝关节置换术前,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Hss评分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性差异;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同期多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6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行走能力(ADL)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无显着差异。术后五年92%患者为正常步态,术后10年79%患者为正常步态,术后15年只有60%患者为正常步态。7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期多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感染及深静脉栓塞(DVT)的发生率高于分期多关节置换组。8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期并发症无显着差异。从具体的因素来考虑,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而脱位及内科疾病并发症,则明显低于后者。而其它并发症如:感染、DVT、血肿、假体松动及皮肤坏死,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9微创全髋关节术组患者的疼痛较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疼痛程度轻,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更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对关节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10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因此有必要完善长期随访,同时开展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闻莉[6](2007)在《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古今医学文献对高脂血症(HLP)相关病证的认识和辨证规律。明确化痰活血方拆方化痰、活血两类(组分)药物和治法,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和调脂作用部位,以及在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意义。方法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整理、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化痰活血方全方组、化痰药组和活血药组,进行化痰活血方拆方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机理及有效药物成分的研究。运用:①酶法检测血清TC、TG、LDL-c、HDL-c、HDL2-c的含量;②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I、ApoB100的含量;③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④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LDL-RmRNA、SR-BImRNA、PPARαmRNA、MCP-1mRNA的水平;⑤免疫组化法检测MCP-1、NF-κB的表达水平。观察全方及方中化痰药与活血药,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脂蛋白及其受体、脂质代谢调节因子的影响,寻找有效药物成分,探讨作用机理。结果理论研究认为,中医所言膏脂精微与现代医学的血脂相类。中医之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水谷精微失于正化,而发生壅滞,形成痰浊瘀血为患。究其根由是:饮食不节,嗜食膏粱肥甘厚味;久坐少动,过逸少劳,养尊处优;情志不调,气机失畅;年老体弱,机能衰退;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职,津液停聚,化浊生痰,日久浸渍脉道,终致痰阻络瘀。实验研究显示,化痰活血方及拆方——化痰药和活血药,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脂蛋白及其受体、脂质代谢调节因子,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化痰药和活血药在不同指标上各有优势,但全方的效果最佳。具体体现在:①化痰活血方全方能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中的TC、TG、LDL-c、ApoB100水平,升高HDL-c、HDL2-c、ApoAI水平。化痰药和活血药均能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化痰药在调节TC、TG及HDL-c水平作用方面优于活血药;化痰药和活血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poAI、ApoB100水平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高脂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方、活血药作用比化痰药作用更加明显。③促进LDL-RmRNA转录水平,但化痰、活血组LDL-RmRNA水平明显低于全方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④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SR-BImRNA水平,全方组和化痰药组的SR-BImRNA水平显着高于活血药组(P<0.01)。⑤显着提高肝细胞PPARαmRNA水平,化痰药与全方相当,而活血药组分对其影响不明显。⑥显着下调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MCP-1mRNA水平,全方与化痰药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同活血药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活血药不如化痰药的作用明显。⑦病理学观察:全方和化痰药,能抑制MCP-1、NF-kB的高表达,两者比较MCP-1、NF-kB阳性细胞表达的强弱无显着性差异(P>0.05),改善肝组织的脂肪样变性明显;活血药组不仅脂肪样变性改善不够明显,脂滴空泡较多,而且与全方组、化痰药组MCP-1、NF-kB的低水平表达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理论研究表明,痰浊瘀血既是津血壅滞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因素。高脂血症致病并不是脂膏本身,而是痰浊、瘀血所为,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膏脂生化运行不畅,使津血异化为脂浊,聚而生痰成瘀,痰瘀互结浸淫脉道而致。因此,化痰活血法实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法则。实验研究表明:化痰活血方及其拆方化痰药、活血药均具有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来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和缓解肝脏由于脂质沉积所至的脂肪样变性的作用。全方效果佳,而化痰药和活血药在不同指标上的各具优势,不仅反映出化痰药和活血药在调脂有效作用成分上的差异性,也反映出活血药和化痰药在配伍组方上具有协同增效的同一性。总之,在化痰活血方的拆方研究中,综合化痰药和活血药的疗效而言,化痰药是化痰活血方的重点作用组分,活血药作用不及化痰药。而全方的作用又优于化痰、活血药物组分,揭示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化痰活血之立法和据此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韩存[7](2007)在《脾阴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脾阴及脾阴虚证究属如何?历来对二者的论述较少。且由于临床上辨别脾阴虚证不易,故一个时期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也未将其列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接连有不少作者撰文探讨脾阴及脾阴虚证,这才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亦有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关于脾阴的概念至今仍未弄清;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则方药以及与胃阴虚证鉴别仍存在较大分歧。为此,本文拟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脾阴及脾阴虚证提供一些依据。一、从挖掘和发现脾阴理论为切入点,对古今中医药文献,历代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医史进行系统整理,理清脾阴理论起源与发展的背景和脉络。二、在上述基础上,准确而深刻把握历代各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其相互影响与联系,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思维方法,阐述脾阴的内涵。三、最后,阐述脾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阐述了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则方药及其与胃阴虚证的鉴别。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脾阴虚证提供一些建议。
二、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姜树民教授肝胃同治治疗急性肝损伤伴发胃黏膜损伤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肝胃同治的治疗方法 |
2.急性肝损伤伴发胃黏膜损伤的治疗 |
3.肝胃合剂的实验室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 |
1 古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名认识 |
1.2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病位认识 |
1.3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对辨证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文献研究 |
2.1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研究 |
2.2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研究 |
2.3 消化性溃疡证候本质研究 |
3 现代文献有关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临床报道的统计分析 |
3.1 文献资料来源 |
3.2 入选文献标准 |
3.3 文献资料整理 |
3.4 统计方法 |
3.5 结果 |
3.5.1 证型频次 |
3.5.2 基本证候的出现频数及频率分析 |
3.5.3 基本证候出现频数的统计分析 |
3.6 讨论 |
第二部分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1.2.1 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 |
1.2.2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1.2.3 消化性溃疡中医症状定量分级计分标准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3 研究过程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设计《消化性溃疡中医症状半定量分级计分标准》 |
1.4.2 制订《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调查表》 |
1.4.3 调查质量控制 |
1.4.4 建立病例数据库 |
1.4.5 数据库病例采集 |
1.4.6 样本量估计 |
1.4.7 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
2.1.3 年龄及性别的分布 |
2.1.4 婚姻状况 |
2.1.5 职业 |
2.1.6 教育程度 |
2.1.7 诱发因素分布 |
2.1.8 病程 |
2.1.9 饮食嗜好 |
2.1.10 家族史 |
2.1.11 伴发疾病 |
2.1.12 身高体重BMI |
2.1.13 病情分期 |
2.1.1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布情况 |
2.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 |
2.3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标准的研究 |
2.3.1 聚类分析 |
2.3.2 主成分分析 |
2.3.3 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
2.4.1 因子分析方法 |
2.4.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3.2 消化性溃疡临床资料分布的研究 |
3.2.1 消化性溃疡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2 消化性溃疡患者病因学特征分析 |
3.3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分析 |
3.3.1 关于聚类分析 |
3.3.2 关于主成分分析 |
3.3.3 关于logistic回归 |
3.3.4 多元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3.3.5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3.3.6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拟定 |
3.4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分析 |
3.4.1 关于因子分析 |
3.4.2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类 |
3.4.3 1036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证候的分布 |
3.4.4 消化性溃疡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探讨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消化性溃疡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病例标准 |
1.1.3 排除病例标准 |
1.1.4 病例退出标准 |
1.1.5 病例的剔除标准 |
1.1.6 脱落病例标准 |
1.2 临床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观测指标 |
1.2.3 疗效判定 |
1.2.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病例分组情况 |
2.1 试验各组入选及纳入分析病例分布情况 |
2.2 脱落原因分析 |
3 可比性分析 |
3.1 人口学资料分析 |
3.2 入组时三组病例一般体格检查比较 |
3.3 试验前各组证候分布 |
3.4 试验各组治疗前证候总积分均值比较 |
3.5 试验各组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 |
3.6 试验各组治疗前幽门螺杆菌检查分布比较 |
4 研究结果 |
4.1 胃镜疗效判定评价 |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4.2.1 试验各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2.2 A组(中药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
4.2.3 B组(西药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
4.2.4 C组(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
4.3 消化性溃疡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
4.3.1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2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脾胃虚寒证积分比较 |
4.3.3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胃阴亏虚证积分比较 |
4.3.4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胃热炽盛证积分比较 |
4.3.5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瘀阻胃络证积分比较 |
4.3.6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肝胃气滞证积分比较 |
4.4 HP根除率比较 |
4.5 治疗后各组病情程度比较 |
4.6 安全性指标结果 |
5 讨论 |
5.1 消化性溃疡分型辨证治疗方案的提出 |
5.2 消化性溃疡辨证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
5.2.1 胃镜疗效判定评价 |
5.2.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5.2.3 HP根除率评价 |
5.3 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药复方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5.3.1 脾胃虚寒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5.3.2 胃阴亏虚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5.3.3 胃热炽盛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5.3.4 肝胃气滞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5.3.5 瘀阻胃络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
6 结论 |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附录二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调查表 |
附录三 聚类全过程树状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同期多关节置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系统评价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6)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1 血脂和高脂血症认识概要 |
2 病因病机分析 |
3 病证分析 |
二 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1 研究概要 |
2 实验研究依据 |
3 临床疗效的反证 |
参考文献 |
三 高脂血症的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证型分布统计结果 |
3 统计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四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拆方研究 |
1 中药方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拆方研究 |
2 化痰活血方方义及拆方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实验二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实验三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mRNA的影响 |
实验四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SR-B1表达的影响 |
实验五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PARαmRNA的影响 |
实验六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MCP-1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七 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NF-kB表达的影响 |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附图 |
综述 |
一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二 中药方剂拆方研究进展及分析 |
致谢 |
(7)脾阴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
1 脾功能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1.1 主运化 |
1.2 主升清 |
1.3 主统血 |
1.4 主肌肉、四肢 |
1.5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
2 脾虚证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2.1 脾气虚 |
2.2 脾阳虚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1 理论研究 |
1.1 脾阴概念 |
1.2 生理作用 |
1.3 病因病机 |
2 临床研究 |
2.1 诊断标准 |
2.2 相兼诊断 |
2.3 治则方药 |
2.4 鉴别 |
3 实验研究 |
3.1 皮温测定 |
3.2 消化系统功能观察 |
3.3 环核苷酸(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和比值 |
参考文献 |
正文 |
1 脾阴的客观存在性 |
1.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1.2 历代医家医着真知灼见 |
2 脾阴内涵的探讨 |
3 脾阴的理论意义 |
3.1 脾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3.2 脾阴的生理功能 |
3.3 脾阴虚证的病因 |
3.4 脾阴虚证的病机 |
3.5 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
3.6 脾阴虚证的证候规范 |
3.7 脾阴虚证与胃阴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
3.8 脾阴虚证的治则方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D]. 魏常河.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2]姜树民教授肝胃同治治疗急性肝损伤伴发胃黏膜损伤的经验总结[D]. 姚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3]肝病患者的胃粘膜病变(附290例报告)[J]. 郭克,陈学智,李楠,魏常河,高峰. 中国厂矿医学, 2001(06)
- [4]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D]. 李毅.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5)
- [5]同期多关节置换与分期多关节置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D]. 孙永建.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6]化痰活血方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D]. 闻莉. 湖北中医学院, 2007(02)
- [7]脾阴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的研究[D]. 韩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