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球运动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吴泽鑫[1](2021)在《高校篮球运动员投篮准确性与运动感知觉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
王聪[2](2021)在《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攻防技术指标的灰色关联RSR综合评价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9FIBA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办,中国队在主场作战、分组抽签形式大好的情况下,中国队最后仅取得第24名的成绩,令国人失望。本文以2019男篮世界杯32支球队攻防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RSR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本次世界杯32支球队攻防技术指标攻防实力排名,找出中国队在本次男篮世界杯攻防实力排名。回归本次世界杯中国队比赛,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中国队5场比赛攻防技术指标与比赛胜负关系之间的关联度。通过灰色关联系数排名,确认中国队哪些攻防技术指标存在短板。同时分析球员进攻常用方式以及进攻区域,并将后卫、前锋、中锋球员的攻防技术指标与对手同位置球员进行对比,找到中国队各位置球员与对手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差距,为中国队比赛训练提出一点参考建议。本文通过对本次世界杯男篮攻防技术指标的数据研究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2019男篮世界杯32支球队攻防综合实力可分为5级,中国队进攻RSR值为0.38排32支球队第25位,属D级进攻实力球队,防守RSR值为0.56排32支球队第12位,为C级防守实力球队,攻防综合实力RSR值为0.45排名第20位,属于C级攻防实力球队,中国队防守实力强于进攻实力。2.影响中国队比赛胜负关系的技术指标,根据关联系数排名依次为:2分命中率,2分命中次数、2分出手次数、助攻、防守篮板数、被犯规、抢断、总篮板数、罚球数、进攻篮板数、罚球命中率、罚球命中数、失误、犯规、盖帽、3分出手次数、3分命中率、3分命中次数。3.中国队在进攻方面上以2分球为主,3分球为辅,内线进攻居多中远距离投篮偏少。球员创造罚球能力较为突出,但罚球命中率偏低。球队进攻区域以中间进攻区域为主,中距离投篮主要集中在限制区内,3分球投篮主要集中在3分线弧顶中间位置。中国队2分球得分方式主要以接球跳投为主,3分球得分方式则以原地接球投篮、运球急停投篮两种居多,其中原地接球投篮命中率最高。中国队中锋球员展现出强大前场篮板球控制能力,并以高度抢获方式为主,抢夺篮板球时进入限制区参抢球员人数偏少。在助攻方面,主要依靠后卫助攻,其他位置球员缺少侧应能力。中国队中锋球员失误较多,其次是后卫球员。4.中国队在防守方面,抢获后场篮板球主要依靠中锋球员,以高度抢获方式居多,同样存在对方限制区参与争抢人数偏少的问题。球队盖帽过多依赖中锋进行封盖对手,后卫、前锋盖帽贡献较少。在抢断方面,中国队三后卫阵容灵活机动,抢断能力突出,前锋、中锋也有抢断数据进账。在犯规方面,中国队后卫球员犯规最多,存在体能下降快,防守时机选择不成熟,容易被对手造犯规等问题。
陈佩豪[3](2021)在《第二十二届CUBA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攻防能力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作为中国发展最好影响最大的高校间的体育比赛,有力推动了高校篮球运动的普及,且高水平篮球队的发展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山西大学男篮在第二十二届CUBA重获八强席位,但距离强队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图结合CUBA男篮中锋运动员的发展现状,以研究中锋运动员的攻防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将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第二十二届CUBA剩余八强球队中锋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强队之间的差距,从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理论和研究视角,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教练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优秀攻防技术,提出现有问题的优化方案和具体手段。本研究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大学生篮球现役中锋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总结,明确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篮球中锋位置进攻防守现状,为学者分析大学生篮球联赛未来发展趋势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我国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借助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二十二届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其余八强球队中锋的攻防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在身高方面,成绩较好的球队在身高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强队相比处于弱势;在体重方面,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体重在八强球队整体平均数之上;在克托莱指数方面,山西大学男篮中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年龄方面,山西大学中锋运动员平均年龄不仅高出八强球队整体平均数之上,而且仅次于宁波大学位列第二位,在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从具体的比赛过程来看,并未在身体对抗中表现出明显的劣势。(2)进攻能力:在场均得分方面,八支队伍中锋运动员在得分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山西大学中锋位置运动员的场均得分仅次于中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在八支队伍中排第三名;在投篮命中率方面,山西大学以61.45%的投篮命中率排在首位,可以看出,山西大学中锋运动员的投篮能力要强于对手;在罚球命中率方面,山西大学男篮中锋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助攻方面,山西大学男篮中锋实力较强;在前场篮板方面,身高体重具有优势的中锋运动员拼抢前场篮板的能力也较强,山西大学的陈佩豪在前场拼抢篮板球的能力较强,并且远高于其他队伍的中锋运动员;在失误方面,第二十二届男子八强中锋运动员相互之间场均失误次数差距比较大,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进攻的选择以及对球的控制力都影响着场均失误次数。(3)防守能力:在防守篮板方面,八支队伍抢获防守篮板球的能力差距较大,但整体水平较高,中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球队的防守策略都对防守篮板球的抢获有一定的影响;在盖帽能力方面,中锋运动员在内线防守可能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在盖帽过程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不具备绝对优势和体力消耗过多都是影响盖帽的重要因素;在抢断方面,第二十二届CUBA男子八强中锋运动员的抢断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在身高、臂展、弹跳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中锋运动员在抢断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犯规次数上,山西大学男篮中锋处于中等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科学选材,确保生源质量(2)提高心理素质,运动智力(3)以赛代练,丰富经验,提升水平(4)加强基本功和强对抗下的技战术训练(5)教练员要加强交流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田朦[4](2021)在《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女篮竞技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2018年女篮世界杯》文中认为虽然中国女子篮球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个成绩上的“回暖”,但是始终无法有更好的成绩突破。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综合竞技水平方面同世界强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中国女子篮球队攻防竞技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目前我国女子篮球在竞技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在竞技水平提升方面的重点,这对于我国女子篮球综合竞技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影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子篮球队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进攻指标数据、防守指标数据等不同指标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中国女篮竞技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结论:(1)在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队平均年龄比对手略高,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偏大。在身高方面,中国女篮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体重较轻、身体充实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了队员缺乏良好的身体对抗能力和比赛冲击能力。(2)在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队球员投篮次数较少是影响比赛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前场篮板球、快攻得分、二次得分、封盖等几项指标上同对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替补球员的对比上,中国队替补球员在得分能力方面同对手存在显着差距,同时在篮板球、助攻、抢断、封盖等多项指标上也远远落后于对手。(3)在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队在锋线位置球员的攻防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后卫球员和中锋球员在攻防能力上同对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来看,中国队在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同6个对手相比,整体攻防能力位于第6位。(4)影响中国女子篮球队攻防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组织有效进攻的能力、获取进攻机会的能力以及攻防协调能力。(5)通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8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子篮球队攻防能力对比情况来看,中国女篮经过2年的时间在年龄上有所提升,同时在身高和体重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相比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2年之后的世界杯上中国女篮在命中率上并没有显着性的提高,但是在失误控制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在防守篮板、封盖、抢断等其余指标方面,2届赛事并无较大差异,依旧同欧美强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6)在坚持“小快灵”打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高大球员的进攻防守能力,逐渐向男子篮球技战术打法靠拢,不断吸收和接纳世界强队的先进打法是中国女子篮球队在未来的训练备战中应该重点强调的发展方向。(7)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但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1胜4负的战绩成了奥运会上的最差战绩,这意味着两届奥运会之间中国女篮总体实力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滑。虽然中国女篮在2018年世界杯上再次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但是通过比赛数据的对比不难看出中国女篮同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由此可以看出,在一批老队员退役之后,中国女篮如何能够快速实现竞技水平的提升将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
陈福盛,黄东怡[5](2021)在《影响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日益迅猛的发展和地区篮球水平差距的日渐缩小,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球赛的胜负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心理素质水平已成为燃眉之急。本文通过阐述篮球比赛中罚球命中率对球赛输赢的决定意义,深刻认识篮球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研究篮球比赛中针对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对策,旨在为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及比赛训练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孙晟玮[6](2021)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运用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篮球技战术不断发展,篮球的进攻也在发生着变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不断突破身体极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个人技战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尤其在现代篮球发展中,快攻的重要性大大增加,现代快攻相比于传统快攻速度更快,用时更少;相较于传统快攻快速转换、以多打少为主的特点,现代快攻常在攻防人数均等甚至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完成,对方进球后抢发后场端线球从而趁防守立足未稳的“偷袭式”快攻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强队重视。快攻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支球队进攻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根据快攻发动次数、发动方式和发动位置等指标,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球队的防守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为快攻概念及快攻中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撑,运用录像观察法对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共32场比赛进行多次回看,记录共409个快攻回合,针对快攻中相关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记录和统计。通过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在阵容和快攻各阶段运用进行整理分析,对快攻发动与接应阶段、推进阶段和结束阶段的指标及各指标影响下的快攻出手率、快攻成功率或命中率进行深入细化对比分析,截取在快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推进阶段的回合片段进行记录,归纳四强球队在快攻推进阶段常用的移动路线和战术配合并绘图,结合四强球队快攻中的细节进行总结。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届男篮世界杯的中国队,队员平均身高与四强球队接近,但快攻的发动和推进速度较慢。年龄上较为年轻,大赛经验少。在阵容搭配和队员能力方面,缺乏持球推进和自主进攻能力的队员,导致进攻点少,快攻中被针对防守。队员普遍基本功不扎实,在快攻中处理球的技术不娴熟,快攻失误率较高。2、在快攻的发动次数上,中国队场均13次仅次于阿根廷队,结合中国队快攻发动方式以后场篮板和抢断球为主,且快攻发动位置多在后场端线与罚球线之间,以中锋和后卫发动为主,与四强球队相比,中国队前锋发动快攻占比较低。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在接应形式上都以无接应为主,不同的是中国队机动接应的占比较低,说明中国队在快攻接应环节做得不够灵活机动,也反映队员技术不全面。3、在快攻推进阶段,中国队与四强球队都以个人推进和运传结合的推进方式为主,但中国队以长传推进的占比极低,说明获得由守转攻球权的队员一传能力和视野有待提高,也反映出承担快下任务的队员快攻意识不强和快下不积极。在参与人数上与四强球队相当都以1-2人参与为主。推进路线选择方面四强球队常用为进攻创造较大空间的三线推进路线,而中国队的推进队员与快下队员在路线的选择上则较为密集,且推进速度慢,导致推进阶段失误率高。4、在快攻结束阶段,多次出现在有利情况下由于不自信和犹豫转为阵地进攻,导致快攻被延误,说明快攻机会的把握能力较弱。快攻终结手段方面,中国队以上篮为主,说明存在着一定的冲击能力,但以三分球和作为快攻终结的占比极低,三分球和被犯规后的罚球命中率都远低于四强球队平均值。由于经验和紧急情况下处理球能力的不足,被制造进攻犯规的次数较多。
赵兵[7](2021)在《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罚篮特点与命中率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竞技篮球运动中,运动员依靠运动成绩获取比赛胜利,但运动成绩的获取与运动员投篮命中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现阶段各高校篮球队伍实力水平相当,比分很难拉开差距。尤其在比赛后期,罚篮成为运动员最重要得分手段之一,罚篮命中率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比赛走势以及胜负。而现阶段对罚篮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较多,而质性研究较少,尤其对于罚篮特点的相关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主要通过大学生运动员对比赛罚篮时所思所想进行反馈,进一步探究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罚篮特点与影响命中率关键因素,进一步探索适合运动员罚篮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罚篮实力水平。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一步形成探索性研究,通过探究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罚篮特点与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提出更加适宜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大学生篮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研究从北京市某体育高校进行“目的性抽样”访谈,访谈对象分别从大学四个年级进行样本抽取,每个年级抽取4名学生(男2,女2)共16名访谈样本。平均年龄21±1.71岁。采用一对一进行访谈,将访谈资料通过录音的形式进行记录,然后转录为文字资料存入word文档中,通过Nvivo11.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采用三级编码并建立树状节点,以编码人员的相同节点下的参考点异同来计算编码员之内及之间的一致性,编码员之内的一致性系数为0.925,编码员之间的一致性系数为0.923,均为研究的信度良好。研究结果表明:(1)现代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罚篮具有自主性、差异性、针对性、多样性、目的性特点,其中,目的性表现最为突出,材料来源16份,共产生111个参考点。(2)大学生罚篮命中率影响因素包含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中包含运动员自身罚篮技术、自身心理因素。共产生15份材料来源,92个参考点,其中,自身心理素质因素材料来源16份,共产生51个参考点。外部因素包括比赛氛围、比赛性质、观众呐喊、网络舆论、训练环境、裁判员误判、战术布置、对手施加压力、比分差距等因素。在外部环境当中,现场观众呐喊对运动员罚篮造成影响最大,材料来源产生9份,共产生11个参考点。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深入分析,分别得出以下结论:(1)现在大学生比赛罚篮具有自主性、差异性、针对性、多样性、目的性的特点,尤其在目的性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运动员迫切减少比分差距,赢下比赛与取得认可的目标动机取向方面。(2)影响大学生比赛罚篮命中率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内部因素中运动员心理素质不稳定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运动员处理关键球出现情绪紧张等现象;在外部因素中运动员受到现场观众的影响较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命中率降低。
陈怡薇[8](2020)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罚球是篮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方式之一,它也是比赛过程中唯一没有对抗的得分方式。特别是随着篮球项目呈现强对抗发展趋势,身体对抗接触增加,导致犯规次数增加,进而带来的罚球机会增多,因此罚球命中率高低愈发决定了比赛的走向,乃至比赛胜负。因而世界各国篮球队对于罚球命中率的认识提高到历史的新高度,CBA、WCBA、CUBA等篮球队亦如此。南京财经大学男子篮球队作为一只CUBA参赛队伍,存在日常罚球训练与比赛结合度不高,时有因罚球命中率低下,导致关键场次比赛中无法将罚球训练优势转化为胜势,从而赢得比赛。究其原因,训练与比赛脱节导致,情境、生理特征迥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罚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目前,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常见的赛训结合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本研究将间歇训练与罚球专项训练结合在篮球项目中开展“间歇罚球训练法”研究,通过训练中间歇地安排运动员心率达180次/分状态下进行罚球训练,探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对南京财经大学高水平男子篮球队所有运动员进行了调研,分析训练中罚球练习的影响因素,并随机选取16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等分为两组进行为期8周训练,其中实验组使用“间歇罚球训练法”训练,对照组使用传统罚球训练法。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数据,结果表明:1、92%的运动员认为体能下降是影响罚球命中率的重要因素,普遍认为高负荷生理状态下罚球训练尤为必要。2、通过8周的间歇罚球训练,实验组队员的罚球命中率有了极高显着性提升(P<0.01),对照组队员罚球命中率相比实验前有所提高,却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实验组(71.25±9.91)高于对照组(55.00±9.25),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结合实验后实验对象参加2019年江苏省CUBA篮球选拔赛阶段的实战罚球命中率记录,实验组(82%)的罚球命中率明显高于(71%)。结合研究结果,研究认为:1、使用“间歇罚球训练法”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罚球专项训练,对于提髙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罚球命中率和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该训练方法可行有效、实战效果明显。2、“间歇罚球训练法”实现了高负荷生理状态以及复杂的场内外环境下训练,有助于提髙比赛中运动员的罚球心理素质,有效提高了高水平运动员罚球技术动作的稳定性。
宋自瑞[9](2020)在《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罚篮命中率对于一场球赛的胜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罚篮命中率的高低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诣在寻求增强大学生女篮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罚篮命中率的有效方法,以期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出色发挥并取得理想成绩。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其中实验法是对实验前后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女篮运动员的EEG(脑电)、EMG(肌电)、SC(皮电)、Temp(皮温)4项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将20名运动员按照实验前测罚篮命中率成绩排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法,实验组采用常规训练法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法。在为期8周的实验训练结束后,测得两组被试运动员4项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数值,借助正确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种训练方法,均使两组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有所提高。实验组常规训练结合生物反馈训练的方法使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进步幅度更大。2.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EEG、EMG、SC、Temp这4项生物反馈指标数据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人员唤醒水平和焦虑水平的控制、应激失调、放松的调节都优于对照组;两组被试大学生女篮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成绩也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后,对照组虽然在罚篮命中率上有所提高,但与EEG、EMG、SC、Temp这4项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的变化均无相关性,而实验组罚篮命中率的提高与SC、Temp这两项生物反馈指标呈中度相关。SC生物反馈训练提高了实验组人员在罚篮时所需要的焦虑控制、应激调节能力,Temp生物反馈训练提高了实验组人员在罚篮时所需要的情绪放松能力。
赵吴鹏[10](2020)在《2018-2019赛季广东省CBA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BA代表中国篮球运动联赛的最高水平,随着比赛强度和激烈程度及社会关注日益提高,教练员和篮球运动员对比赛胜利的追求也逐渐高涨。广东省是CBA联赛中参赛队伍最多的省份,包含了广东东莞银行、深圳马可波罗和时代中国广州三支队伍。除了广东队在2018-2019赛季重新登顶CBA总冠军宝座外,其余两支队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篮球比赛中,根据不同位置和职责分工将球员分为后卫、前锋和中锋三大类型,各个位置的球员都具有自身特点和任务,但同类位置的球员因竞技表现的差异会展现出不同的比赛效率。论文以2018-2019赛季广东省3支CBA球队的11名后卫球员为研究对象,以CBA官方网站提供的11名球员的共493场技术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CBA后卫竞技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三支CBA球队后卫竞技表现分析结果显示:广东队后卫以得分为主,组织为辅;深圳队后卫则以组织为主,得分为辅;广州队后卫制造罚球较多,以单打独斗为主。(2)广东省CBA外援后卫和国内后卫竞技表现分析结果显示:外援后卫进攻方面表现突出,进攻能力优于防守能力;国内后卫攻防能力相对均衡,但整体偏弱。(3)广东省CBA外援后卫和国内后卫得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两者得分指标体系具有差异,但两分投篮次数、三分投篮次数均占居两者影响因素前两位。此外,“防守篮板”对国内后卫得分也具有一定影响。(4)广东省CBA后卫在不同情境下得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客场方面,外援后卫在客场的“罚球”指标占居得分影响因素第一位,国内后卫在客场的“防守篮板”和“失误”指标对得分具有一定影响;胜、负场方面,外援后卫在负场的“罚球”指标占居得分影响因素第一位,国内后卫在胜场的“防守篮板”指标对得分具有一定影响。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外援后卫和国内后卫在主、客场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在胜、负场的得分也无显着性差异。(5)七名国内后卫赛季得分回归分析结果与个人竞技表现特点相符合,“助攻”指标对鞠明欣的得分具有一定影响,西热丽江的得分更依赖“三分球投篮”指标,而其他5名球员均以“两分球投篮”为主要得分手段。
二、篮球运动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篮球运动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2)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攻防技术指标的灰色关联RSR综合评价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中国篮球攻防技术的研究综述 |
2.2 有关灰色关联理论、RSR 综合评价法在篮球领域运用的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录像分析法 |
3.2.4 RSR综合评价法 |
3.2.5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2019 男子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分组及球员基本情况分析 |
4.1.1 2019 男子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分组分析 |
4.1.2 2019 男子篮球世界杯中国队球员分析 |
4.2 2019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比赛胜负情况及球员场均数据分析 |
4.2.1 2019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比赛胜负情况分析 |
4.2.2 2019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球员场均数据分析 |
4.3 2019 男篮世界杯32 支参赛队攻防能力RSR综合评价 |
4.3.1 进攻技术指标的RSR综合评价 |
4.3.2 防守技术指标的RSR综合评价 |
4.3.3 攻防技术指标的RSR综合评价 |
4.3.4 32 支参赛队攻防RSR值与比赛最终成绩排名的相关性检验 |
4.4 2019 男子篮球世界杯中国队技战术指标灰色关联分析 |
4.5 2019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分析 |
4.5.1 中国队与对手分值相关技术指标分析 |
4.5.2 中国队与对手进攻篮板球技术指标分析 |
4.5.3 中国队与对手助攻技术指标分析 |
4.5.4 中国队与对手失误技术指标分析 |
4.5.5 中国队与对手被侵犯技术指标分析 |
4.6 2019 男子篮球世界杯中国队与对手防守指标分析 |
4.6.1 中国队与对手防守篮板技术指标分析 |
4.6.2 中国队与对手盖帽技术指标分析 |
4.6.3 中国队与对手犯规技术指标分析 |
4.6.4 中国队与对手抢断技术指标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第二十二届CUBA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攻防能力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对比分析法 |
2.2.4 录像解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
3.1.1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身高对比分析 |
3.1.2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体重对比分析 |
3.1.3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克托莱指数对比分析 |
3.1.4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年龄对比分析 |
3.2 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进攻能力的比较 |
3.2.1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场均得分数对比分析 |
3.2.2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投篮命中率对比分析 |
3.2.3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罚球命中率对比分析 |
3.2.4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助攻能力对比分析 |
3.2.5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进攻篮板情况对比分析 |
3.2.6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失误情况对比分析 |
3.3 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防守能力的比较 |
3.3.1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防守篮板能力分析 |
3.3.2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盖帽能力对比分析 |
3.3.3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中锋抢断能力对比分析 |
3.3.4 山西大学与八强球队犯规次数对比分析 |
3.4 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效率值的比较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在身体形态、年龄方面: |
4.1.2 在进攻能力方面 |
4.1.3 在防守能力方面 |
4.1.4 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亟需改善的突出问题 |
4.2 建议 |
4.2.1 身体素质方面 |
4.2.2 进攻能力方面 |
4.2.3 防守能力方面 |
4.2.4 针对山西大学男篮中锋突出问题的对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女篮竞技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2018年女篮世界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竞技篮球 |
1.4.2 篮球运动竞技水平 |
1.4.3 篮球攻防能力 |
1.4.4 比赛能力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录像分析法 |
2.2.4 对比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女篮的竞技水平现状探析—以2018 年女篮世界杯为例 |
3.1.1 年龄与身体形态比较 |
3.1.2 中国女篮与对手整体攻防能力的比较分析 |
3.1.3 中国女篮的综合实力评定 |
3.1.4 影响中国女篮竞技水平因素的因子分析 |
3.2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整体攻防技术统计分析 |
3.2.1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对手整体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
3.2.2 中国女篮与对手5 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
3.2.3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对手整体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 |
3.3 中国女篮竞技水平发展变化—从2016 里约奥运会到2018 女篮世界杯 |
3.3.1 年龄与身体形态方面 |
3.3.2 进攻能力方面 |
3.3.3 防守能力方面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高大化与灵活化相结合 |
4.2.2 逐渐向男子化打法发展 |
4.2.3 逐渐适应国际化技战术打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影响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序论 |
1.1、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
1.2、篮球比赛中罚球对球赛胜负的意义 |
2、篮球比赛中球员罚球命中率的重要性 |
3、篮球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主要心理因素 |
3.1、球员训练的努力程度 |
3.2、情绪对罚球的影响 |
3.3、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自信对罚球命中率的影响 |
3.4、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精神注意力对罚球命中率的影响 |
4、篮球比赛中针对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对策研究 |
4.1、加强模拟比赛情景训练罚球 |
4.2、加强自我暗示自信心训练 |
4.3、加强训练罚球时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
4.4、加强紧张状态时的心理素质训练 |
4.5、训练利用罚球的余机调整心理 |
5、结论 |
(6)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运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篮球快攻概念的理论研究 |
2.2 关于篮球快攻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 |
2.3 关于篮球快攻过程中的研究 |
2.3.1 关于快攻在发动与接应阶段的研究 |
2.3.2 关于快攻在推进阶段的研究 |
2.3.3 关于快攻在结束阶段的研究 |
2.4 篮球快攻训练建议与方法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录像观察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4.1 研究重点 |
3.4.2 研究难点 |
3.4.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快攻中相关指标的确定 |
4.2 2019 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阵容基本情况对比 |
4.3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整体运用情况对比分析 |
4.3.1 快攻总发动次数与快攻投篮出手率情况对比分析 |
4.3.2 快攻得分及不同位置队员得分情况对比分析 |
4.3.3 快攻投篮命中率对比分析 |
4.3.4 快攻耗时情况对比分析 |
4.3.5 快攻失误情况对比分析 |
4.4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发动与接应阶段运用对比研究 |
4.4.1 快攻发动方式对比研究 |
4.4.2 快攻各发动方式影响下投篮出手率对比研究 |
4.4.3 快攻发动位置对比研究 |
4.4.4 快攻发动队员情况对比研究 |
4.4.5 快攻接应方式对比研究 |
4.5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推进阶段运用对比研究 |
4.5.1 快攻推进方式对比研究 |
4.5.2 快攻推进阶段参与人数、传球次数对比研究 |
4.5.3 快攻推进阶段推进路线选择对比研究 |
4.5.4 四强球队在快攻推进阶段常用战术配合及中国队存在问题图例 |
4.6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结束阶段运用对比研究 |
4.6.1 快攻结束阶段终结手段对比研究 |
4.6.2 快攻结束阶段攻防人数对比研究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队未能将高度与速度的优势结合发挥,大赛经验少 |
5.1.2 中国队快攻发动数多但成功率低,发动及接应形式单一 |
5.1.3 中国队在推进阶段推进速度较慢,推进路线选择不佳且失误多 |
5.1.4 中国队终结手段单一,三分球及被犯规后的罚球命中率低 |
5.1.5 面对快攻防守下暴露出对抗能力、运传结合能力及经验不足 |
5.2 建议 |
5.2.1 优化阵容构建、注重人才选拔 |
5.2.2 增加对队员个人身体素质、基本功的训练 |
5.2.3 多参加高质量大赛,积累经验、强化心理素质 |
5.2.4 借鉴世界强队在快攻各阶段的高效进攻选择 |
5.2.5 加强快攻过程中细节的把控和快攻意识的培养 |
5.2.6 提高基层篮球教练水平,加强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练习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件1 比赛情况总览表 |
附件2 专家访谈大纲 |
(7)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罚篮特点与命中率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 |
1.1.2 实践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罚篮的定义 |
1.4.2 罚篮对技术、心理要求 |
1.4.3 罚篮特点的相关研究 |
1.4.4 罚篮命中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半结构化访谈法 |
2.2.3 研究实施过程 |
2.2.4 研究框架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大学生罚篮的特点 |
3.1.1 自主性 |
3.1.2 差异性 |
3.1.3 针对性 |
3.1.4 多样性 |
3.1.5 目的性 |
3.2 大学生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
3.2.1 外部因素 |
3.2.2 内部因素 |
3.3 大学生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提高对策 |
3.3.1 心理相关训练 |
3.3.2 技术相关训练 |
3.3.3 其他提高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访谈提纲(修改前) |
附件2 访谈提纲(修改后) |
附件3 访谈案例 |
(8)“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间歇训练法的理论研究 |
2.1.1 间歇训练法概念的界定 |
2.1.2 国内外间歇训练法研究现状 |
2.2 关于罚球的理论研究 |
2.2.1 罚球对比赛胜负的影响研究 |
2.2.2 关于罚球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
2.2.3 提高罚球命中率的研究 |
2.3 间歇训练法在篮球训练中应用研究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验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高水平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
4.2.3 实验组组内实验前后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
4.2.4 对照组组内实验前后罚球测试命中率情况 |
4.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进行罚球测试的命中率情况 |
4.2.6 实验前实验对象在比赛中罚球命中率情况 |
4.2.7 实验后实验对象在比赛中罚球命中率情况分析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4.3.1 罚球命中率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分析 |
4.3.2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提升罚球命中率效果分析 |
4.3.3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对提高心理素质效果分析 |
4.3.4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提高罚球稳定性效果分析 |
4.3.5 “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增强身体素质效果分析 |
4.3.6 实验组运动员对“间歇罚球训练法”主观感受调查研究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二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三 运用间歇罚球训练后实验队员主观体验问卷 |
致谢 |
(9)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R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反馈训练目前发展状况 |
2.2 罚篮命中率目前的研究状况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4.1.1 运动员罚篮命中率数据初始值 |
4.1.2 运动员生物反馈指标数据初始值 |
4.2 实验前后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2.1 对照组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2.2 实验组生物反馈指标数据结果与分析 |
4.3 实验前后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3.1 对照组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3.2 实验组罚篮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
4.4 实验后两组被试生物反馈指标和罚篮命中率的差异性分析 |
4.4.1 生物反馈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4.4.2 罚篮命中率的差异性分析 |
4.5 生物反馈指标与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相关性分析 |
4.5.1 对照组 |
4.5.2 实验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问卷 |
附录B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运动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2018-2019赛季广东省CBA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理论依据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竞技表现的定义与特征 |
2.2 竞技表现相关概念释疑 |
2.2.1 竞技能力 |
2.2.2 竞技实力与竞技潜力 |
2.2.3 竞技状态 |
2.2.4 竞技水平 |
2.3 竞技表现与诸多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
2.4 竞技表现在运动领域相关研究 |
2.4.1 竞技表现在其他运动项目中研究 |
2.4.2 国外篮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相关研究 |
2.4.3 国内篮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竞技表现分析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广东省CBA后卫球员分组研究 |
4.3 广东省CBA后卫球员竞技表现结构因子分析 |
4.3.1 广东队后卫竞技表现结构因子分析 |
4.3.2 广州队后卫竞技表现结构因子分析 |
4.3.3 深圳队后卫竞技表现结构因子分析 |
4.3.4 不同球队后卫竞技表现共异性对比分析 |
4.4 广东省 CBA 后卫球员分组竞技表现结构因子分析 |
4.4.1 外援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因子分析 |
4.4.2 国内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分析 |
4.4.3 不同组后卫竞技表现共异性对比分析 |
4.5 广东省CBA后卫赛季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不同组后卫赛季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4.5.1.1 外援后卫赛季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4.5.1.2 国内后卫赛季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4.5.1.3 小结 |
4.5.2 不同情境下外援、国内后卫得分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2.1 外援后卫主、客场得分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2.2 外援后卫主、客场得分差异性对比分析 |
4.5.2.3 国内后卫主、客场得分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2.4 国内后卫主、客场得分差异性对比分析 |
4.5.2.5 外援后卫胜、负场得分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2.6 外援后卫胜、负场得分差异性对比分析 |
4.5.2.7 国内后卫胜、负场得分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5.2.8 国内后卫胜、负场得分差异性对比分析 |
4.6 广东省 CBA 国内后卫个人竞技表现分析 |
4.6.1 广东省 CBA 国内后卫个人竞技表现因子构成分析 |
4.6.2 广东省CBA国内后卫个人赛季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4.6.3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分析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问卷调查效度检验表 |
附录3 专家访谈纲要 |
附录4 2018 -2019广东省CBA后卫球员参赛情况一览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篮球运动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篮球运动员投篮准确性与运动感知觉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 吴泽鑫.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攻防技术指标的灰色关联RSR综合评价及分析[D]. 王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第二十二届CUBA山西大学男篮中锋与八强球队中锋攻防能力对比分析[D]. 陈佩豪. 山西大学, 2021(12)
- [4]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女篮竞技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2018年女篮世界杯[D]. 田朦. 山西大学, 2021(12)
- [5]影响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J]. 陈福盛,黄东怡.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1)
- [6]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快攻运用对比研究[D]. 孙晟玮.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罚篮特点与命中率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 赵兵.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8]“间歇罚球训练法”对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怡薇.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9]生物反馈训练对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篮命中率的影响研究[D]. 宋自瑞. 吉林大学, 2020(08)
- [10]2018-2019赛季广东省CBA后卫球员竞技表现分析研究[D]. 赵吴鹏.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