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旱地保持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豫西旱地保持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一、保持耕作对豫西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若含[1](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提出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毛安然[2](2021)在《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实现小麦高产和高收益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但由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寻求有效农业措施促进旱地小麦增产的同时减少环境危害,协调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周年地膜或秸秆覆盖在旱地农业中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然而关于夏闲期地膜或秸秆覆盖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于2017-2020年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在陕西省永寿县御驾宫村布置旱地小麦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保水增产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不同覆盖时期为主区,设置夏闲期(SFM)和周年覆盖(YRM),不同覆盖方式为副区,分别设置垄膜沟秸全地面覆盖(MP+F)、全膜覆盖(MP)以及秸秆全地面覆盖(MS)。研究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硝态氮淋溶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不同处理产量、生物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和周年覆盖3季平均产量、生物量以及净利润没有显着差异,夏闲期MP+F、MP和MS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5718、5950和5907 kg ha-1,净利润分别为7696、7941和9775元·ha-1,周年MP+F、MP和MS处理产量分别为5609,6488和6462 kg ha-1,净利润分别为7066、8861和11107元·ha-1;穗数是影响产量变化的重要因子,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主处理夏闲期和周年覆盖平均穗数无显着差异,但周年覆盖中MS和MP处理3季平均单位面积穗数均显着高于MP+F处理。2、通过对不同处理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平均籽粒含氮量显着高于周年覆盖,而秸秆、颖壳含氮量以及氮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夏闲期3种覆盖方式平均地上部吸氮量无显着差异,而周年MS处理较MP+F、MP处理平均地上部吸氮量显着提高;不同覆盖时期以及覆盖方式下3季平均籽粒、秸秆、颖壳磷含量以及磷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差异,但周年覆盖中MS处理地上部吸磷量显着高于MP+F,而与MP处理无显着差异;不同主处理籽粒、秸秆、颖壳钾含量以及钾收获指数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但周年MS处理3季平均秸秆钾含量显着高于MP+F和MP处理,而MP+F和MP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周年覆盖3季平均地上部吸钾量显着高于夏闲期覆盖,且以周年MS处理地上部吸钾量最高。3、通过对不同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土壤NO3--N淋溶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处理播前蓄水量(SWWS)在不同年份以及3季平均结果均无显着差异,无论夏闲期覆盖或周年覆盖,MS较其他覆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蓄水优势;不同主处理下0-200 cm土层播前NO3--N累积量显着高于收获,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NO3--N淋溶发生。4、通过对不同处理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研究结果表明,肥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地膜的使用是主要的GHG排放源。夏闲期和周年覆盖3季平均GHGI没有显着差异,以周年秸秆覆盖GHGI最低,为314 kg CO2 eq Mg-1。综上,周年秸秆覆盖具有最高经济效益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时增加了冬小麦氮、钾含量以及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因此周年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在当地推广使用。

王嘉男[3](2020)在《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陇中旱农区是黄土高原西部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水资源亏缺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而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为了探究陇中旱农区保护性耕作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本研究依托陇中旱农区2001年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于2019年对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翻入(TS)、免耕秸秆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耕作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秸秆覆盖(NTS)在小麦生育期提高了0-30cm土层体积含水量,特别是播种期0-5cm土层较传统耕作(T)提高了26.6%;耕作方式对小麦0-200cm贮水量影响显着,在小麦生育后期免耕处理(NT、NTS)较传统耕作处理(T、TS)平均增加6.7%12.3%。2.保护性耕作措施延缓了小麦花后叶片衰老、增强了光合性能。NTS处理在乳熟期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免耕与秸秆还田提高了灌浆期RuBP羧化酶活性,NTS处理RuBP羧化酶活性是T的1.95倍;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开花期高于灌浆期,NTS有效提高了春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光合速率较T处理平均提高了17.4%。3.免耕秸秆覆盖提高了小麦糖代谢水平。NTS处理增加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含量较T平均高出14.9%。耕作措施对开花期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没有影响,在灌浆期免耕处理(NT、NTS)提高了SPS活性,秸秆还田处理(TS、NTS)降低了SS活性,NTS处理与T比较,SPS活性提高92.0%,SS活性降低53.7%。4.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光合产物转运效率。免耕处理(NT和NTS)下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较耕作处理(T和TS)提高了41.7%,秸秆还田处理(TS和NTS)较不还田处理(T和NT),花后籽粒积累量提高了71.2%,花后积累对籽粒贡献率提高了35.7%,NTS有效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NTS显着增加了小麦穗数和千粒重,产量较T提高了18.7%;秸秆还田处理(NTS、TS)增产的同时增加了全生育期耗水,NTS水分利用效率较T提高12.7%。5.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与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千粒重、产量、耗水量显着正相关;蔗糖代谢综合因子与穗数、产量显着正相关;产量与光合生理特性综合因子、蔗糖代谢综合因子、穗数、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正相关,而水分利用效率只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穗数与千粒重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其他指标均无显着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旗叶花后RuB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提高灌浆期旗叶SPS活性,增加蔗糖含量,提高小麦光合性能和蔗糖代谢,提高光合产物转运效率,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从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陈秀文[4](2020)在《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冬小麦是渭北旱塬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干旱是渭北旱塬的典型特征,该地区降雨少且分布不均,2/3的降水主要分布在7-9月,7-9月是冬小麦的夏季休闲期,如果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蓄夏闲期降水,那将能够显着提高冬小麦的播前底墒,对旱地冬小麦的高产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地区农民一味追求冬小麦高产,施入过量氮肥,使得冬小麦收获之后大量的硝态氮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导致大量的硝态氮随水分淋溶而损失掉,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因此,本研究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驾宫村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减施氮肥的基础上进行夏闲期覆盖,设置了不施氮肥的无氮对照(CK)、施纯氮195 kg hm-2的农户常规处理(FM)、施纯氮150 kg hm-2的农户减氮处理(FRM)、在施纯氮150 kg hm-2的基础上设置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SFRM)、夏闲期全膜覆盖(SFPM)和夏闲期秸秆覆盖(SFSM),共计6个处理,研究了在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这2个生长季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2季试验,我们取得的结果主要有:1. 施氮195 kg hm-2与施氮150 kg hm-2相比,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虽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说明该地区施氮150 kg hm-2能够满足冬小麦需求,实现稳定冬小麦产量的目的,减施氮肥可行。在减施氮肥的基础上进行夏闲期覆盖,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且夏闲期秸秆覆盖增产效果最显着。和农户减氮处理相比,2年平均增产852 kg hm-2;和农户常规处理相比,2年平均增产792 kg hm-2。2.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和农户减氮处理均能提高播前和收获后0-200 cm各土层的土壤蓄水量,且更有利于增加80-200 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其中,夏闲期秸秆覆盖的蓄水效果最好。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均能增加冬小麦的生育期耗水量,且夏闲期秸秆覆盖的效果最好,除了与夏闲期全膜覆盖的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之外,与其他4个处理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 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较无氮对照,可显着提高籽粒、秸秆、颖壳氮含量。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不覆盖的农户常规处理和农户减氮处理,籽粒、秸秆、颖壳氮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和夏闲期全膜覆盖较农户减氮处理,其地上部吸氮量有降低的趋势,而夏闲期秸秆覆盖却有增加地上部吸氮量的趋势。与农户常规处理相比,农户减氮处理和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均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4. 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较无氮对照,冬小麦各地上部器官的磷含量和磷吸收没有显着变化。与无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和夏闲期覆盖均降低了籽粒钾含量,但提高了秸秆和颖壳钾含量。5. 农户减氮处理和农户常规处理较无氮对照,均显着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矿质氮含量;且农户常规处理较农户减氮处理,也显着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播前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而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减氮处理,播前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夏闲期秸秆覆盖增加的幅度最大。3种夏闲期覆盖处理较农户常规处理均显着降低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夏闲期垄膜沟秸覆盖和夏闲期全膜覆盖较农户减氮处理,降低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而夏闲期秸秆覆盖增加了收获后硝态氮和矿质氮残留量。结合本研究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收获后土壤中的氮残留以及硝态氮淋溶风险,可以得出结论,渭北旱塬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150 kg hm-2,减施氮肥可行。综合夏闲期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夏闲期秸秆覆盖的效果最优,适合在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区域推广应用。

胡昌录[5](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6](2020)在《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4—20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旱作区高效农耕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处理相比,垄作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而对于冬小麦和夏玉米穗数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均显着或极显着提高了旱地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平均增产达17.0%;对冬小麦而言,长期垄作覆盖处理较传统耕作处理平均增产7.4%,增产效果表现为欠水年>平水年>丰水年,极端干旱的年份垄作覆盖则表现出明显的减产效应,减产幅度为8.9%;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夏玉米产量均极显着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平均增产24.4%。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处理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4.8、23.7、19.6 kg/(hm2·mm),较传统耕作处理极显着提高了6.99%、32.82%、22.2%。综上,长期定位垄作覆盖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优于冬小麦。

付鑫[7](2019)在《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之一,缺水低肥限制了当地农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近年来,秸秆覆盖由于具有良好的保墒调温效果,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长期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冬小麦农田为对象,基于2008-2018年秸秆覆盖定位试验,研究了旱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包括四个处理:冬小麦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HSM)、生育期半量秸秆覆盖(4500 kg hm-2,LSM)、夏季休闲期全量秸秆覆盖(9000 kg hm-2,FSM)和全年无覆盖对照(CK),观测指标包括土壤水分、温度、碳氮库、温室气体排放、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指标等,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2008-2018多年测定结果来看,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0-200 cm土层冬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提高了3.74-6.03%。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提高了7.91-16.6%,干旱年份效果更明显,且休闲期秸秆覆盖较生育期秸秆覆盖更有利于提高休闲期降水贮存效率。各处理冬小麦生育前期土壤水分变化无显着差异,但生育期秸秆覆盖可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消耗。2017-2018年土壤温度观测结果表明,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降低冬小麦多数生育时期白天平均温度,能平抑小麦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波动。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前期表层土壤日均温有显着降温效果,FSM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日均温无显着影响。(2)通过对2009-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碳氮库进行测定发现,在0-20 cm土层,秸秆覆盖各处理较CK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潜在可矿化碳(PCM)和微生物量碳(MBC)储量平均提高了4.20%-39.4%,其中生育期秸秆覆盖较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用更为显着,且全量覆盖较半量覆盖效果更好。生育期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全氮(STN)、潜在矿化氮(PNM)和微生物量氮(MBN)储量。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0-20 cm土层STN储量分别提高了8.05%和6.61%;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3%和14.5%。与CK、LSM和FSM处理相比,HSM处理MBN储量分别提高了16.6%、22.3%和36.8%。不同年份下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在0-20 cm土层,POC、PCM、STN、MBN及MBN/STN含量与估计的冬小麦根系残余输入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CK相比,秸秆覆盖促进了土壤碳固定,且生育期秸秆覆盖效果优于休闲期秸秆覆盖。生育期秸秆覆盖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及微生物量氮储量,且全量秸秆覆盖较半量覆盖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而休闲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的固定与活化无显着影响。(3)通过对2016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能促进土壤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力稳定性,且HSM处理效果最为显着。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可提高大多数粒径团聚体碳组分含量,且HSM和LSM处理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间的差异较小。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对10-20 cm土层影响作用较小。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影响作用较碳组分小,且对氮组分的提高作用只出现在团聚体的某一粒径,并不会对多数粒径氮组分含量产生影响。土壤碳氮组分主要储存在土壤大团聚体中,大团聚体碳氮组分贡献率均达到75%以上。秸秆覆盖可提高0-10 cm土层大团聚体SOC、PCM、MBC、STN、PNM和MBN的贡献率,使更多的碳氮储存在大团聚体中,且HSM处理效果优于LSM和FSM处理。(4)通过对2017-2018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观测发现,与CK和FSM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整个生育期土壤累积CO2排放通量,但提高了整年土壤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与CK相比,FSM提高了夏季休闲期土壤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有显着影响,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均显着正相关,土壤CH4排放通量随温度的增高先降低后增加,并与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与CK相比,生育期秸秆覆盖可降低农田综合增温潜势,且HSM和LSM处理间无显着差异,FSM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综合增温潜势无显着影响。(5)通过对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得出,秸秆覆盖显着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且覆盖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CK相比,HSM、LSM和FSM可显着提高了细菌香农指数和真菌Chao指数,且HSM真菌香农指数显着低于FSM。与CK相比,HSM、LSM和FSM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23.3%、47.0%和46.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了16.7%、51.2%和46.0%(P<0.05),各秸秆覆盖处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较CK处理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处理间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无显着差异,但在不同纲类中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1,4-木糖苷酶活性,且FSM处理提高幅度高于HSM和LSM处理。土壤碳氮组分(PNM除外)、土壤水分、β-1,4-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呈正相关关系,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受土壤碳氮组分及理化性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6)从2008-2018年观测结果来看,与CK相比,HSM和LSM处理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提高了冬小麦分蘖数、茎数和地上生物量,且HSM效果较LSM处理更显着;FSM处理提高了冬小麦茎数、穗数、分蘖数和千粒重,对冬小麦籽粒和生物产量无显着影响。各处理间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年份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年降雨量较高的年份(>500 mm),生育期秸秆覆盖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提高。在2018年,HSM处理推迟了冬小麦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且提高了速增期的灌浆速率,影响小麦灌浆特征。秸秆覆盖处理虽可提高土壤贮水量和降水贮存效率,但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HSM处理降低效果最显着。HSM和LSM处理下冬小麦苗期-分蘖期土壤较低的温度降低了冬小麦苗数。冬小麦籽粒产量一定程度上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土壤PCM和PNM含量显着相关。此外,生育期秸秆覆盖措施会导致冬小麦返青后土壤矿质氮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通过进行追肥微区试验发现,在灌浆前补施氮肥可缓解生育期秸秆覆盖的减产作用。

申冠宇[8](2019)在《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系功能与籽粒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黄淮平原农作区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严重影响麦苗质量的突出问题,探索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以提高小麦幼苗质量,最终提高产量。2016—2018年连续2年,在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黄岗村农田开展试验;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三桥乡绿优家庭农场开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翻耕、耙、镇压3个因素组合配套实施8个处理:深翻耕+旋耕(DT+RT;DT:30 cm,RT:15 cm)、深翻耕+耙(DT+H)、深翻耕+旋耕+镇压(DT+RT+C)、深翻耕+耙+镇压(DT+H+C)、旋耕(RT)、旋耕+耙(RT+H)、旋耕+镇压(RT+C)、旋耕+耙+镇压(RT+H+C)。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播种后20 d,不同土壤耕作处理间幼苗质量差异显着。旋耕后出苗整齐度最高,而深翻耕后出苗率最高、基本苗数最大,株高也高于旋耕。相同耕、镇压因素处理下,耙后出苗率增幅为1.0%—5.7%,相同耕、耙因素处理下,镇压后出苗率增幅为0.06%—8.3%;同时深翻耕后,极少出现缺苗、断垄,RT处理缺苗、断垄的累计长度最高,两年平均为55 cm。(2)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耕作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DT+H+C处理最高,在越冬期和拔节期,镇压和耙处理后,根系活力均提高。单株次生根数目在抽穗期达到最大,DT+H+C处理最高,两年最高值分别为45.2条与40.2条;耙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4.8%,镇压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2.2%。(3)花后5—10 d,DT+H+C和RT+H+C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增长幅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20 d达到峰值,其中DT+H+C处理籽粒灌浆速率比其他处理高1.0%—19.4%,达显着水平。灌浆期籽粒千粒重,在花后0—15 d,DT+H+C增长最快,DT+RT增长最慢,花后25—30 d,DT+H+C千粒重最高,较RT处理提高20.8%。从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DT+H+C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耙和镇压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并不规律,籽粒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幅度为1.4%—12.2%。经济效益方面,与当地以往耕作方式RT相比,RT+H、RT+H+C、RT+C、DT+H+C、DT+H所得效益均高于RT,其中DT+H+C产生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高于RT处理12.3%。(4)在整个生育时期,深翻耕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耙与镇压能够增加20—40cm耕层土壤含水量,镇压后,0—20 cm耕层含水量提高2.6%—15.1%。对于土壤养分含量方面,抽穗期拔节期,相同耕、镇压因素下,耙后能够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及其他有效养分含量,相同耕、耙因素下,镇压后,也能够提高有机质、其他有效养分含量,但在驻马店试验田,速效钾的变化在各个处理之间差异未达显着性。综合考虑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生育后期籽粒灌浆速率、粒重形成和产量表现等,研究认为黄淮农作区DT+H+C土壤耕作技术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乐韬[9](2019)在《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前茬水稻多选用中晚熟品种和推广轻简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养老稻”的灌溉方式,断水偏迟,常造成水稻收获时土壤水分偏高,加之秋播时节降雨异常的影响,致使后茬小麦烂耕、烂种的面积比例加大,严重制约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已成为影响稻茬小麦产量提升与品质改善的重要限制因子。根据不同土壤墒情配套合适的机械化耕作和播种方式,能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减少农耗,适应当前稻麦周年机械化生产和轻简化生产技术需求,但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泗洪和金坛设计相关试验,研究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籽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土壤墒情条件下各自适宜的耕播方式及配套技术,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壮苗高产服务。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氮效率、净效益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条件下的泗洪与金坛试验点、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条件下泅洪试验点,板茬方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明显高于耕翻和旋耕方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条件下的金坛试验点以耕翻方式表现较好。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小型播种机械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中型播种机械,其中尤以播种方式1(作业流程为旋耕灭茬---条(撒)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小型条播机播种方式)和播种方式3(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撒播—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均匀摆播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2(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带状条播机播种方式);中型播种机械中播种方式7(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中型六位一体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4(作业流程为旋耕---宽幅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宽幅条播播种方式)。2018年度在土壤偏湿的泗洪试验点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试验点,中型播种机械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小型播种机械,其中播种方式7、播种方式5(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四位一体播种方式)、播种方式4表现较好。板茬方式具有节本优势,耕翻方式在耗时、耗油上略高于旋耕方式。播种方式7等中型播种机较小型播种机具有明显的工作效率优势,但耗油量高;小型播种机中播种方式2具有省时、省油优势。2、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构成、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特性、氮素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金坛试验点和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条件下泗洪试验点,板茬方式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挣光合速率、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及转运量均较高;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金坛试验点,耕翻方式表现出较多的穗数、较高的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及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且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酶和CAT酶活性均较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和磷素转运。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点播种方式3或方式1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其他播种方式;金坛点播种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明显高于方式4。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的泗洪点,播种方式4和方式7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小型播种机处理;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点,播种方式5和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播种方式4和方式6(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五位一体播种方式)。3、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因试验地点存在差异。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耕翻方式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总体优于板茬和旋耕方式;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条件下,板茬方式表现较优。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播种方式2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容重高于其他处理;金坛试验点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两种播种方式间籽粒品质差异较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方式6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4、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施氮量270 kg ha-1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量210和240 kg ha-1。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方式下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比例5:1:2:2和6:0:4:0处理;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以施氮比例5:1:2:2下较高。相比其他处理,施氮量270 kg ha-1、施氮比例5:1:2:2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较高。5、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均显着提高且单穗重有所增加,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籽粒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显着增加。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和千粒重,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施氮比例6:0:4:0和5:1:2:2处理;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施氮比例5:1:2:2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具有显着高的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氮素和磷素积累量、磷素转运量和籽粒磷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氮肥运筹处理。6、耕作方式与播种方式和施氮量、施氮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经济效益、籽粒品质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且因气候年型(不同年度间小麦耕播时土壤墒情)和地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品种适应性等)有所差异。土壤墒情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2016-2017年度泗洪和金坛)条件下板茬方式+小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2017-2018年度泗洪)条件下板茬+中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2017-2018年度金坛)条件下耕翻+中型播种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综合本试验条件下的相应结果表明,稻茬小麦在不同土壤底墒条件下机械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耕播与氮肥运筹处理组合均表现出较多粒数尤其是穗数、较高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旺盛的花后光合生产能力、较强的营养吸收与转运能力,从而协同提升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净效益和品质。土壤墒情过湿时板茬与方式1或方式3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偏湿时板茬与方式7或方式4等中型播种机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适宜时耕翻与方式5或方式7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5:1:2:2措施可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且籽粒品质也较好。此外,播种方式2生产的小麦表现出较好的籽粒品质且最为节本,应进一步研究其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张玉娇[10](2018)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黄土旱塬是我国典型雨养旱作农业区,水分不足是限制其植被恢复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盛行的“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轮作制与翻耕和耙耱结合的农田耕作法,促使土壤的熟化作用增强,土壤蒸发量增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作物休闲期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减少耕层土壤扰动量,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减轻水土流失威胁,维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黄土旱塬旱作农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长期单一保护性耕作方式亦会导致土壤紧实,病虫草害难以控制,农田低产等不良影响。土壤轮耕通过合理配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措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减少长期单一耕作缺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黄土旱塬旱作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培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旱作农田的增产增收效应、土壤蓄水保墒和培肥效应,本研究在陕西省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设置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平衡施肥(BF)、低肥(LF)、常规施肥(CF)三种主处理,免耕(NT)、深松(ST)、翻耕(CT)、免耕/深松轮耕(NS)、深松/翻耕轮耕(SC)、翻耕/免耕轮耕(CN)、免耕/免耕/深松轮耕(NNS)、免耕/翻耕/深松轮耕(NCS)、翻耕/翻耕/深松轮耕(CCS)9种耕作副处理。本文结合长期定位试验(2007-2017年)与长期模拟试验(1980-2016年),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连耕、轮耕模式和施肥水平下麦玉轮作田产量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培肥规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2007-2017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条件下以低肥处理(LF)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420.4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低肥处理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平衡施肥(BF)和常规施肥(CF)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平衡施肥在减少氮磷肥的条件下,增施适量钾肥,有效地保证作物稳产增产,保证其经济收益;其小麦和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5077 kg ha-1和7057 kg ha-1,年平均经济收益为5611元ha-1。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的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均有所改善。其中以平衡施肥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模式。在黄土旱塬长期麦玉轮作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a-1,P2O5:120 kg ha-1,K2O:90 kg ha-1。2.不同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本试验研究期间,不同连耕条件下以免耕(NT)处理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397.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CT)和深松(ST)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但由于深松和翻耕处理的高投入及翻耕处理产量的不稳定性,免耕处理的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5543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深松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保护性连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但长期免耕条件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养分富集,土壤深层养分较低,而翻耕则土壤表层养分较低;深松能有效改善免耕的土壤养分富集和翻耕表层养分较低的现象,促使土壤养分分布均匀。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深松能有效蓄存土壤水分,提高作物产量,有效培肥土壤,是黄土旱塬地区较优的保护性连耕模式。3.两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麦玉轮作田休闲期,不同轮耕条件下以翻耕/免耕轮耕(CN)土壤蓄水效果较好,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385.8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深松(NS)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翻耕/免耕轮耕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较高,其轮作产量和WUE也高于其他处理。且翻耕/免耕轮耕投入较低,产量稳定,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深松和深松/翻耕(SC)轮耕有效降低土壤表层容重(0-20 cm),而翻耕/免耕轮耕有效降低土壤深层容重(20-60 cm),提高土壤孔隙度;在表层土壤0-10 cm,免耕/深松轮耕显着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而在10-40 cm土层则以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改善土壤结构效果较好。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深松/翻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分别为9.7 kg m-3和1.1 kg m-3;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黄土旱塬适宜的两年轮耕模式。4.三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三年轮耕条件下,以免耕/免耕/深松(NN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402.9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翻耕/深松(C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其中小麦以NCS和CCS轮耕产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5169 kg ha-1和5168 kg ha-1,WUE以NNS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kg ha-1 mm-1。玉米产量以CCS轮耕较高,为7768 kg ha-1,WUE以NCS轮耕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低投入和产量稳定性,其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45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含量。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翻耕/深松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中NCS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NCS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三年轮耕模式。5.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比较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耕作模式下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393.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翻耕/免耕(CN)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免耕(CN)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冬小麦产量和WUE以翻耕/免耕(CN)轮耕较高,分别为5221kg ha-1和15.5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较高,分别为7597 kg ha-1和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高投入,而翻耕/免耕轮耕经济投入较低,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CN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团聚体含量则以NCS轮耕处理较高。不同耕作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CN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耕作模式。6.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LNT)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403.2 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则无显着差异,但以常规施肥翻耕处理(CCT)耗水量较高。冬小麦产量和WUE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CCN)处理较高,分别为5440 kg ha-1和15.2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BCN)处理较高,分别为7433 kg ha-1和21.1 kg ha-1 mm-1。由于平衡施肥和翻耕/免耕的高产稳产性,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平衡施肥翻耕/免耕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7.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长期模拟在1980-2016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其平均土壤有效含水量为290.1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以常规施肥翻耕耗水量较高,平均值为397.8 mm。试验期间,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轮耕较高,分别为5.65 t ha-1、14.59 kg ha-1 mm-1和6878元ha-1。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值为8.47 kg m-3。经过长期试验,麦玉轮作田0-300 cm土壤有效含水量逐渐减少,以CCT处理土壤水分水分消耗速度较快,平均每个作物轮作季减少20.4 mm。本试验中,CCN处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但其土壤水分消耗量较大,土壤深层水分消耗较多,不利于该地区土壤水分恢复,而平衡施肥既高产,土壤水分消耗水平也接近于低肥,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

二、保持耕作对豫西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持耕作对豫西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2)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地农田地表覆盖种植技术
        1.2.2 周年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3 夏闲期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4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
        1.4.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4.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利用以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1.4.3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冬小麦产量、产量三要素及生物量的测定
        2.3.2 冬小麦经济效益
        2.3.3 冬小麦养分含量的测定
        2.3.4 土壤水分与硝铵态氮的测定
        2.3.5 温室气体(GHG)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结果分析
        3.1.1 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
        3.1.2 产量构成要素
        3.1.3 植株各部分氮含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
        3.1.4 植株各部分磷含量以及地上部吸磷量
        3.1.5 植株各部分钾含量以及地上部吸钾量
        3.1.6 经济效益
    3.2 讨论
        3.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3.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2.3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植株氮含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的影响
        3.2.4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植株磷、钾含量以及地上部磷、钾吸收的影响
        3.2.5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4.1 结果分析
        4.1.1 播前和收获土壤蓄水量
        4.1.2 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4.1.3 硝态氮淋溶风险
    4.2 讨论
        4.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4.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第五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 结果分析
        5.1.1 温室气体(GHG)排放
        5.1.2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5.2 讨论
        5.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影响
        5.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3 耕作措施对小麦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3.1 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措施对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1.2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3 耕作措施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4 小麦光合关键酶(Rubisco)活性相关研究进展
        3.2 耕作措施对小麦蔗糖代谢的影响
    4 耕作措施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
    5 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路线
    3 试区概况
    4 试验设计
    5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 土壤水分测定
        5.2 小麦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3 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SPAD值)
        5.4 小麦旗叶光合作用主要参数测定
        5.5 小麦旗叶光合关键酶活性和蔗糖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5.6 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
        5.7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5.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6 主要计算方法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6.2 作物耗水量计算
        6.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6.4 干物质积累分配相关计算
    7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1 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1.2 耕作措施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3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的影响
        3.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3.2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5 不同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 影响小麦碳代谢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6.1 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和蔗糖代谢的主成分分析
        6.2 小麦碳代谢主要特征综合得分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耕作措施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1.2 耕作措施影响春小麦产量的碳代谢机制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1.4.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1.4.3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氮、磷、钾含量及吸收的影响
        1.4.4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氮含量和硝态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第2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三要素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2.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2.4.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2.5 结论
第3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播种期和收获期0-200cm土壤蓄水量垂直变化
        3.2.2 播种期和收获期0-200cm土壤蓄水量、夏闲期蓄水量
        3.2.3 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休闲效率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4.2.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4.2.3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钾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氮含量、氮吸收和氮效率的影响
        4.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磷、钾含量和吸收的影响
    4.4 结论
第5章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土壤氮含量和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1.4 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播前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矿质氮含量
        5.2.2 收获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矿质氮和氮表观残留率
        5.2.3 硝态氮淋溶风险
    5.3 讨论
        5.3.1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冬小麦播前和收获后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5.3.2 减氮结合夏闲期覆盖对氮淋溶风险的影响
    5.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土壤含水量
        1.3.2 干物质积累量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4 水分利用效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2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3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 冬小麦
        2.3.2 夏玉米
    2.4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2.5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7)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2.1 秸秆覆盖的水温效应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结构及碳氮组分的影响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5 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1.3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2 采样方法与测定指标
        2.2.1 干旱指数
        2.2.2 土壤含水量测定
        2.2.3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的测定
        2.2.4 土壤碳氮储量的测定
        2.2.5 土壤团聚体测定
        2.2.6 土壤温室气体的采集与测定
        2.2.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测定
        2.2.8 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作物产量测定
        2.2.9 冬小麦灌浆特征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试验期间降雨量
        3.1.2 土壤水分效应
        3.1.3 土壤温度效应
    3.2 讨论
第四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储量
        4.1.2 土壤全氮及活性组分储量
        4.1.3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讨论
第五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团聚体碳氮组分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
        5.1.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贡献率
        5.1.3 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
        5.1.4 土壤团聚体潜在可矿化碳氮含量及贡献率
        5.1.5 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贡献率
    5.2 讨论
第六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土壤CO_2 排放通量
        6.1.2 土壤N_2O排放通量
        6.1.3 土壤CH_4 排放通量
        6.1.4 土壤理化性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5 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
    6.2 讨论
第七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7.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7.1.3 土壤酶活性
        7.1.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7.2 讨论
第八章 秸秆覆盖对旱作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8.1 结果与分析
        8.1.1 冬小麦产量及生长特征指标
        8.1.2 冬小麦灌浆期籽粒干物质累积特征
        8.1.3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8.2 讨论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9.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9.1.3 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结构及碳氮组分分布的影响
        9.1.4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
        9.1.5 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9.1.6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系功能与籽粒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1.1 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
        1.1.2 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1.3 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1.1.4 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1.1.5 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1.2.1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2 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1.2.3 对土壤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1.2.4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田间管理
    3.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4.1 出苗质量的调查
        3.4.2 根系指标测定
        3.4.3 株高及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3.4.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查
        3.4.5 籽粒品质的测定
        3.4.6 土壤理化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肥力的影响
        4.1.1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1.2 对土壤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4.2 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
        4.2.1 对出苗率的影响
        4.2.2 对麦苗均匀度与整齐度的影响
    4.3 耕作方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4.3.1 对单株次生根数的影响
        4.3.2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4.4 耕作方式对小麦植株地上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4.1 对株高的影响
        4.4.2 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3 对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4.4.4 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4.5 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4.5 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经济效益的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5.2.2 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
        5.2.3 耕作方式对小麦根系发育及活力的影响
        5.2.4 耕作方式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9)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耕作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 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1.3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2 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2.1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3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3 氮肥运筹对小麦的影响
        3.1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3 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3.4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5 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1.2.2 SPAD值
        1.2.3 净光合速率
        1.2.4 POD酶和CAT酶活性
        1.2.5 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
        1.2.6 产量及其结构
        1.2.7 籽粒品质测定
        1.2.8 经济效益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2.1 群体茎蘖数
        2.2.2 叶面积指数
        2.2.3 干物质积累量
        2.3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2.4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2.5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2.6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7 机械耕作和播种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2.2.1 群体茎蘖数
        2.2.2 叶面积指数
        2.2.3 干物质积累量
        2.3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2.4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2.5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氮效率的影响
        2.6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7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耕作和播种方式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与效益影响的比较
        1.2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的配套施氮技术的效应分析
        1.3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形成机理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
        1.2.3 EPIC模型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试验材料
        2.2.5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施肥条件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2 长期保护性连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3 两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4 三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5 不同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6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长期模拟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旱塬农田数据收集与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农田观测数据收集
        3.1.1 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质数据收集
        3.1.2 麦玉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数据收集
        3.1.3 麦玉轮作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3.1.4 麦玉轮作田作物数据收集
    3.2 黄土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2.1 EPIC模型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2.2 EPIC模型土壤数据库组建
        3.2.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2.4 土壤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2.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3 EPIC模型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及土壤培肥效应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
        4.2.2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4.2.3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4.2.4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4.2.5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4.3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及培肥效应
    5.1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5.2.2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5.2.3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5.2.4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5.2.5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5.3 小结
第六章 两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6.1 试验设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6.2.2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6.2.3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6.2.4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6.2.5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6.3 小结
第七章 三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7.1 试验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7.2.2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7.2.3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7.2.4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7.2.5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比较
    8.1 试验设计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8.2.2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8.2.3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8.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8.2.5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8.3 小结
第九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9.1 试验设计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9.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9.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9.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9.2.5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9.3 小结
第十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长期模拟效应
    10.1 试验设计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10.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10.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10.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讨论与结论
    11.1 讨论
        11.1.1 施肥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2 连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3 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4 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5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11.2 结论
        11.2.1 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2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3 不同施肥及轮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保持耕作对豫西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D]. 毛安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陇中旱农区耕作措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王嘉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旱地小麦夏闲期不同覆盖模式减氮增产效应研究[D]. 陈秀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3)
  • [7]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D]. 付鑫. 西北大学, 2019(01)
  • [8]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系功能与籽粒产量的影响[D]. 申冠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D]. 乐韬. 扬州大学, 2019(02)
  • [10]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D]. 张玉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豫西旱地保持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