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启立同志视察我省一些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黄凡[2](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胡凯基[3](2017)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社会结构方面,国家权力主动收缩,社会自主性开始成长;社会流动加快;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缩小,不同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加大,沿海地区崛起。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政府松开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逐级控制农民集体生产核算变为取消人民公社、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自主经营)、城市企业管理(主要是放权让利)、特殊地区管理(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的控制之手,撤回上级对下级和企业、农民个人无偿征调物资的“平调”之手,对社队企业(从1984年起称为乡镇企业)发展伸出扶持之手;社会秩序领域强调安定团结,进行了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活动,短时期内显着降低了犯罪发生率;生育领域加大力度推行计划生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然而不完全科学的人口出生率控制目标。政府府强社会弱、政府挤压社会的格局通过政府在保持强大的基础上主动把部分权力退还给社会,培育社会自主生长而开始迈向政府和社会双强的理想格局。在社会生活方面,婚姻恋爱进一步走向自主,商业化色彩变浓,女性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出现了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的转变,长期“左”的文化政策的结束后出现了求知爱美热;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在长期压抑之后显着增长;从相对封闭到对国外、境外各方面的交往大幅增加;精神生活虽有“左”的惯性思维的压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冲击,但总地来说是从禁锢大幅走向解放,帕累托改进带来了的全民满怀希望的可喜局面。在社会心理方面,社会各阶层都有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是农民、知识分子、个体私营经济者。农民开始摆脱依附性心理增强自主性心理,开始告别因循泥古追求生产生活的合理化,开始注意追求享受生活。政治上歧视和不信任的消失、对现代化前景的内在认同使知识分子焕发了崇高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文化活动。相对于一般工人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快速致富,知识分子收入增长极其缓慢,这种长期存在而从这一时期开始愈益明显的物质生活待遇落差带来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心理失衡。个体私营经济者作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其自我认同经历了从“边缘的人”到“光彩的人”的转变。在不同地区因为主政者的态度措施不同,个体私营经济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重大变迁实现了三个突破,即实现了对文革十年极左状态的突破,对1950年代以来传统社会主义中僵化思想与体制的突破,对几千年传统社会习俗指令经济加专制政治残余的突破。这些变迁和突破能够实现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这几年,总的来说,政府和民意实现了良性互动。二是建国前三十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痛感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缺少活力不能再继续下去,也认识到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补救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只能是雪上加霜。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强大的党政军系统的支撑。四是自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积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现代化因素。五是中国作为几千年来发达的连续文明体所享有的遗产。
胡德平[4](2014)在《《1965:耀邦早春行》读后散谈》文中指出耀邦同志视察陕南安康地区距今已有四十九年了,可以说几乎是两代人的岁月过去了。他的陕南早春行只是他生命之河中,一瞬时光的流水,它不再掀起什么波浪,但它还在静静流动,仍有生命。历史会告诉后人,它曾淹没了什么,又把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化为航标或路灯,或许还可以告诉后人,耀邦同志面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也曾有过什么思考;他在党内的命运有起有落,他又是怎样迈步行路的。
徐畅江[5](2013)在《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民族,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实在,它既是一个实存的共同体,又是一个变动的共同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只要民族之间的联系一开始,就必然产生它们之间以什么方式交往的问题,这种交往的方式就构成了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建构,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的来看,呈现出一种区隔、聚合、融和的状态,或者正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或者同时并存,或者相互包含。区隔并非孤立,聚合也非一成不变,融和中亦有区隔,民族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在民族国家结构中,表面上,民族关系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主导这种关系的力量是国家,有什么样的国家导向和民族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有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命运。因此,国家需要并可以建构民族关系。当民族还是一种区隔的社会存在时,必然主动与被动、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资源配置的因素。民族问题实际就是民族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民族团结的实质,就是各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认同并聚合起来的过程和状态,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是基础。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的大势,是从区隔到聚合并向融和趋进,经历了从中央与边陲的二元互动结构关系,到近代同命运共患难而不断增强对祖国与中华民族的认同,到共和国政治经济社会同一化而产生的新的关系认同与聚合,再到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重塑与新的聚合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关系历史建构和现代建构的缩影。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的选择事关重大。以云南民族关系建构研究为例,印证了现代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历程,验证了人类社会民族共同体关系发展的规律,对应了区隔、聚合、融和的理论预设,从而,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人类和谐发展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思考和选择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
邢宇宙[6](2012)在《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典型”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它包括了典型的培养与塑造、宣传与学习等过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建设过程中,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横跨两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诞生了不同时期的“新农村”典型。本研究以国家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动员为切入点,结合1950-6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变革的背景,以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农村样板“大寨”为个案,通过对此一典型的塑造过程进行讨论,来展示典型是如何被“发现”、“培养”和“建构”出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社会中的村庄、农民如何与国家权力进行互动。首先,在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各级政府以分类排队为基础的乡村治理,选择村庄进行试点和蹲点,培养先进和改造落后。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村庄内部的模范和积极分子等,并利用“先进和模范”进行农民动员,推动农业合作化的进程。正是在以分类试点为基础的政策推进过程中,大寨作为地方典型得到“培养”。其次,在毛泽东时代持续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进行农业生产和政治参与。大寨正是在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其作为昔阳县“地方典型”的地位。在后来的“比学赶帮”运动中,大寨和陈永贵作为地方“先进”,逐步升级成为晋中地区和山西省的重要农村典型,一场“学赶大寨”的运动已经在地方拉开帷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在如此众多的地方典型之中,大寨典型最终“跃升”为国家样板,也有偶然性“事件”起着重要作用。第三,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典型的建构依靠广播和报纸等高度组织化的宣传网络。在对于样板的典型报道中,典型村庄和模范人物都抽离成为一种“符号”,并根据运动或政策宣传的需要,不断地再生产各种“典型经验”,来制造舆论动员民众。同时,大寨作为新农村样板,村庄本身成为参观学习的对象。原本的村庄建设,实质上已经演变成打造村庄景观和组织民众参观的国家工程,各级干部、模范和积极分子以及农民,都在这种仪式化的参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国家在典型塑造中构建“先进”和“模范”为主体的宣传话语,呈现出“英雄化”的特点,有关村庄的叙事也逐步背离村庄现实。尽管国家的话语体系在典型叙事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是那些村庄中“消失”的模范人物、无名化甚至被污名化的村民等,与崇高的典型叙事共同构成了村庄叙事的多重变奏。最后,树典型作为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一种路径,不仅是源自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产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话语动员体系下,大寨作为国家样板和学习对象,按照国家大共同体的目标构建了样板,通过参观学习的动员模式,来尝试改造一个个村庄共同体。由此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社会和动员民众的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宗树兴[7](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指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余福仁,田茂乾[8](2009)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贵州大事记》文中指出1949年11月14日2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进占贵阳城。11月15日,十七军五十师进驻贵阳,贵阳宣告解放。实现了人民解放军"大包围、大迂回"战略,为解放西南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1950年2月,贵州军区部署剿匪斗争,7月15日,根据西南军区决定,贵州省剿匪委员会正式成立。至1951年8月,共进行剿匪大小战斗4246次,共歼匪27万8千多人。
汪义晓[9](2009)在《卓然有立三十年(中·七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院的学科建设是一个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过程。在后湖北艺术学院阶段的将近7年间,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恢复、重构了被破坏的学科体系,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研究生教育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1985年5月以后的武汉音乐学院时期,更是通过对1985-2005年间6个发展规划、纲要、方案的实施,在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扬鞭催马。尤其是在"九五规划"后期和"十五规划"期间,由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基建等各方面保障的学科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结出了累累硕果。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走办大众化音乐教育、保持精英教育功能的新路。
聂劲松[10](2009)在《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教育研究制度正式发轫于清朝末期,且已成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现象。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困惑的出现都与教育研究制度密切相关。因而,对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加以审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生,起因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研究需求的大幅增长。清朝末期,救亡图存与对人才的渴求,激发了政府和社会的教育研究需求,出现了专门教育研究领域。1905年,以学部及其附设机构的设立为标志,中国教育研究制度发端。其制度轮廓包括教育研究机构系统和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两个部分,价值取向是把教育研究制度作为教育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1912-1948年,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经过定型期(1912-1936年)和调整时期(1937-1948年)。如果进一步划分,我们还可把整个这段时期细分为三个时间段:制度解构(1912-1916);制度成型(1917-1936);制度调整(1937-1948)。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研究模式和制度变迁呈现出三个特征;学术主导研究;关注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权威维护;以保障学术研究自由作为制度伦理取向。1949-1976年,以保障教育研究供给为动力,中国教育研究制度进入转型期。尽管其中一段时间发生过教育研究制度主客体时合时离,教育研究领域局面出现过紊乱,但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建设的制度化、政府教育研究机构创建及其制度化,两项一期工程的完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研究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教育研究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是行政主导研究的强化与升级。1977年至今,是中国教育研究制度走向规范化的逐步完善时期。以教育科学规划制度的推行为动力系统,基本完成了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及其办公室系统的建设,启动了大教育科研机构系统的构建,引入了市场机制,逐步使课题实施机制科学化,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得以创新与完善。当然,无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操作规程如何精细,都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制度创新与完善,总会受到整个学术研究制度环境的影响。教育研究制度具有科学属性、教育属性、管理属性和文化属性等多重属性,正因如此有时也就会遭遇制度困境,包括制度涵盖的模糊性、规制尺度的弹性和制度供给结构的失衡等。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结构,教育研究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实际上,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功能定位的伦理价值缺失,既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又有主体性方面的缺失。一些“教育病”或者“教学疾病”的发生,就与此密切相关。比如教师职业伦理价值体系异化导致的“教育缺失”。从实际情况看,当代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伦理正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包括教育研究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度化、政府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以及中小学教师岗位教研的制度化问题。但我相信,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可能性,尽管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但人们仍然可以有理性地进行制度变革方式与路径的选择。驻足抚思,我还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制度应该是有利于培植科学伦理精神的教育研究制度体系。应该伦理取向坚定,伦理关系清晰,伦理价值尺度弹性得当。同时,也应该是符合教育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制度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的制度体系。本论文基于教育研究制度分析的边缘化问题、教育研究经费短缺引发问题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以及教育研究领域的理论问题与教育研究发展问题,侧重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论进入研究主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从1905年前后到2005年的一百年时间;空间跨度是中国本土。全文共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轫与成型,起先分析中国教育研究制度于清朝末期发端的原因,制度萌芽及其基本结构特征,然后研究中国早期教育研究制度的成型过程和此期的主要研究活动,最后分析早期教育研究模式及制度特征。第三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转型与规范,分两节论述。第四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熟与创新。第五章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应然求索。论文的创新点有二:一是理论创新。系统论证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生发展规律、教育研究制度框架特征和教育研究制度属性问题,提出了教师职业伦理价值体系异化等概念。二是领域创新。系统研究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中国教育研究制度伦理,拓展了课程教学论研究和教育制度研究的视域。
二、胡启立同志视察我省一些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启立同志视察我省一些学校(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结构变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 |
(一) 经济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社会秩序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生育领域国家权力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地区发展差距变动 |
(一) 三类乡村发展差距变动 |
(二) 沿海崛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一、婚姻恋爱 |
(一) 进一步走向自主 |
(二) 商业化加剧 |
二、社会风尚 |
(一)从“以穷为荣”到“致富光荣” |
(二) 从文化压抑到求知爱美热 |
(三) 消费增长 |
(四) 对国外、境外交往增加 |
三、精神生活 |
(一) 从禁锢走向解放 |
(二) 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全民希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理变迁 |
一、农民心理变迁 |
(一) 从依附性到自主性 |
(二) 从因循泥古到合理化转向 |
(三) 开始追求享受生活 |
二、知识分子心理变迁 |
(一) 使命感勃发 |
(二) 物质待遇影响 |
三、个体私营经济者心理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4)《1965:耀邦早春行》读后散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社教运动的解读 |
二、耀邦同志阐述的经济观点 |
1.靠山吃山养山——积极开发潜在的经济资源 |
2.我们帮助你们打主意——帮助生产者找市场是政府的职责 |
3.“不要先搞粮食自足, 而是要先搞经济自足”——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 |
4.为买而卖的集市贸易“, 要富就要先修路” ——社会主义也要讲商品流通 |
5.“民办国助”, “公有私养”——从人民战争到人民经济 |
6.他们搞按劳分配, 我们搞平衡照顾——对困难人群, 应承担起社会主义政府的责任 |
7.重视人才, 爱惜人才——设想开办在校就业的新型学校 |
三、开始涉及国家经济体制的价格问题 |
四、今天的安康 |
(5)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预设 |
一、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研究综述 |
二、民族——实存的共同体与变动的概念 |
三、区隔、聚合与融和——民族关系研究的路径 |
第二章 中国民族关系建构的脉络 |
一、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族关系建构 |
二、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国家作为 |
三、共和国民族关系建构的理论导向 |
第三章 中央与边陲 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建构(1949年以前) |
一、云南民族关系研究略述 |
二、羁縻制度——在政治笼络中实现拱卫与交往 |
三、土司制度——在包容中强化一统 |
四、改土归流——实现直接统治的一博 |
五、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
六、云南各民族关系的横向建构 |
第四章 改朝与新构 云南民族关系的新型建构(1950-1956年) |
一、谋篇布局——1950年云南民族关系的状况 |
二、承认区隔——维持现状和慎重稳进 |
三、疏通关系——实现民族关系的新认同 |
四、立稳脚跟——以阶级关系替代民族关系 |
五、统一政权——实现政治制度的一致性 |
六、土地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一致性 |
第五章 动荡与曲折 云南民族关系的扭曲聚合(1957-1976年) |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的调整与民族关系的修复 |
三、民族关系与经济制度的互动建构 |
四、“文化大革命”中民族关系的扭曲 |
第六章 转型与重塑 云南民族关系的充分聚合(1977年后) |
一、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1977-1981年) |
二、民族关系的调适(1982年—1994年) |
三、经济转型中的积极引导(1994年—2010年) |
四、开展示范区建设(2011年后) |
五、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 |
结语 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民族政策选择 |
一、历史怎么看 60年前我们怎样搭建民族关系 |
二、是非怎么判 60年后民族关系构建中需要厘清的认识 |
三、问题怎么断 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主要矛盾 |
四、现在怎么办 民族政策与时俱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新农村”与典型 |
一、研究缘起 |
二、典型、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当社会学遭遇历史,或方法的思考 |
四、“大寨”:个案介绍和资料说明 |
第二章 典型:萌生与催发 |
一、合作化运动:从试点开始 |
二、先进与落后:分类的治理 |
三、村庄代理人:发现与培养 |
四、从试点到典型 |
第三章 典型的升级或拔擢 |
一、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升级的氛围 |
二、地方学赶大寨运动:典型的推广 |
三、天时地利与人和:成为国家样板 |
四、运动中的典型 |
第四章 典型的建构 |
一、搭建宣传网络 |
二、从典型报道到展览 |
三、大寨:新农村的样板 |
四、作为符号与景观的村庄 |
第五章 典型的叙事 |
一、老陈的模范之路 |
二、大寨式“新农民” |
三、集体主义的劳动 |
四、村庄叙事的变奏 |
第六章 结语 |
一、“树典型”:一种社会动员的路径 |
二、“大寨”:从样板到名村 |
三、尾声:新农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卓然有立三十年(中·七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二、昂首阔步、卓有所立的武汉音乐学院时期 |
(一) 七五阶段 |
1、方案和规划 |
2、教学 |
3、科研 |
4、艺术实践 |
5、学术活动 |
6、学术交流 |
7、社会音乐教育 |
8、小结 |
(10)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渊源 |
1.导师启发 |
2.个人经历 |
二、问题域 |
1.现实的困惑 |
2.理论的迷离 |
3.发展的困境 |
三、研究前提及价值 |
1.教育研究制度已经客观存在 |
2.教育研究制度分析的重大价值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及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研究 |
2.教育研究制度 |
3.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 |
二、研究思路及设计 |
1.研究假设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框架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1.理论创新 |
2.研究领域创新 |
第三节 已有研究述评 |
一、教育研究制度历史演变的已有研究 |
1.基本状况 |
2.简要评价 |
二、校本教研的已有研究 |
1.基本情况 |
2.简要评价 |
三、教育科研机构及其机制的已有研究 |
1.基本情况 |
2.简要评价 |
四、教育科研规划及其相关制度的已有研究 |
1.基本情况 |
2.简要评价 |
第二章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端与成型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发端 |
一、千年回眸:中国教育研究制度发端的时机与条件 |
1.政府学术研究机构及相关政策考略 |
2.历代教育研究形态及内涵分析 |
二、制度起因:教育研究制度需求大幅度增长 |
1.救亡图存与人才渴求:教育研究需求激发 |
2.政府教育研究制度需求的产生 |
三、制度发端:教育研究(管理)机构设立及制度轮廓 |
1.机构创立 |
2.制度轮廓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型 |
一、制度解构:政治体制与教育制度的剧变 |
1.政治形势风云变幻 |
2.教育制度变迁跌宕起伏 |
3.教育研究制度变化如影随形 |
二、制度成型:动力机制及主要活动 |
1.制度成型的主要历程 |
2.动力系统:教育研究机制及学术制度的建立 |
3.教育研究领域及其主要活动 |
三、制度调整:战争时期的教育研究制度运行 |
1.战时红色区域的教育研究制度调整 |
2.战时国民政府的教育研究制度变化 |
第三章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转型与规范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转型 |
一、制度转型:政府主导型教育研究制度的建立 |
1.现实问题:教育研究供需结构矛盾激化 |
2.动力系统:教育研究机构体系的创建 |
二、制度流变:积重难返的教育研究制度 |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研究制度 |
2.成因:观念偏差与政策的多变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规范化发展 |
一、制度重整:规范化发展的相关背景与前期工作 |
1.科技教育制度重整 |
2.教育研究制度重整 |
二、制度规范:规范化教育研究制度建设 |
1.环境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的科技教育形势 |
2.动力系统:教育科学规划制度启动与运行 |
3.配套工程:第一轮省市教科院所建设的全面完成 |
第四章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熟与创新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熟 |
一、走向成熟:机构系统与规范系统的初步形成 |
1.大教育科研网络的构建 |
2.教育科学规划制度全面实施 |
3.竞争获得研究资源的制度化 |
二、制度成熟:制度环境与制度运行 |
1.社会政治文明及制度环境优良 |
2.利益体制化形成良好格局 |
3.教育研究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健全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创新 |
一、机制创新:教育研究制度的创新实践点击 |
1.机构管理市场化反应机制的引入 |
2.课题实施机制科学化 |
二、制度空间:中国教育研究制度面临的挑战 |
1.教育研究财政支持政策的制度化问题 |
2.政府教育研究机构的定位问题 |
3.中小学教师岗位教研的制度化问题 |
三、制度创新:方式与路径选择 |
1.改革创新的已有方式 |
2.变迁路径及其选择 |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
一、新中国特色教育研究制度的历史功绩 |
1.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 |
2.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
3.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研队伍 |
4.促进了广大教师教研能力的整体增长 |
二、新中国特色教育研究制度的基本经验 |
1.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研制度建设 |
2.构建四级教研网络系统 |
3.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
第五章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应然求索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多重属性 |
一、制度属性:教育研究制度的自身规律 |
1.教育研究制度基本属性及多重属性的产生 |
2.教育研究制度多重属性的具体呈现 |
二、制度选择:多种属性导致的制度困境 |
1.制度涵盖的模糊性问题 |
2.规制尺度的弹性问题 |
3.制度供给结构失衡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伦理精神 |
一、伦理诉求: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 |
1.科学精神作为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 |
2.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 |
二、伦理呈现: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的伦理分析 |
1.教育研究功能定位的伦理剖析 |
2.教育科研管理体制的伦理透视 |
第三节 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当今与未来 |
一、制度缺陷: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的伦理缺失 |
1.伦理规范的部分缺失 |
2.教育主体性的缺失现象 |
3.现实困惑与发展需求 |
二、制度应然:我的中国教育研究制度理想 |
1.回望与反思 |
2.伦理视域中的制度理想 |
3.宏观视域中的制度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四、胡启立同志视察我省一些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3]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研究(1979-1984)[D]. 胡凯基. 安徽大学, 2017(07)
- [4]《1965:耀邦早春行》读后散谈[J]. 胡德平. 中国民商, 2014(09)
- [5]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 ——以云南为例[D]. 徐畅江. 云南大学, 2013(05)
- [6]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 ——毛泽东时代大寨的个案研究[D]. 邢宇宙. 南京大学, 2012(12)
- [7]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8]新中国成立60周年贵州大事记[J]. 余福仁,田茂乾. 当代贵州, 2009(20)
- [9]卓然有立三十年(中·七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J]. 汪义晓.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 [10]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D]. 聂劲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