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

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冯佳[1](2021)在《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西岳华山闻名全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但因长期受城景分离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华阴市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的缺失,造成华山庞大的游客群体只观华山不问华阴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基础上打造华阴国际慢城,既能填补城市功能空缺,促进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又能拓展华山旅游服务基地,运用慢城理念引导游客从“快旅游”转向“慢休闲”,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首先在研究慢城起源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慢城理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宏观层面论述慢城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在中观层面辨析慢城与传统城镇建设的区别及特点,解读关于慢城的四点误区。其次,通过探讨慢城规划的方法及内容为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奠定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对比中外慢城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慢城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归纳国际慢城的建设准则,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要点构建中国慢城的规划导则,总结得出慢城要在总体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总体风貌构建、专项层面进行慢行交通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慢游系统规划的内容要点。最后,对华阴慢城进行合理选址,剖析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条件,辩证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华阴国际慢城之间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客源共享、快慢互补的逻辑关系。从需求整合、生态融合、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及旅游整合五方面对项目进行构思与定位,并分别从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慢行系统、慢游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和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出规划内容要点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林玲[2](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胡汪琪[3](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张册[4](2020)在《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小城镇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割裂关系、促进城乡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优化小城镇功能,差异化引导小城镇分类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现有小城镇功能研究大多从单一视角出发,无法有效引导小城镇功能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小城镇功能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北京小城镇的功能发展特征和现状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对城镇功能进行评估分类,推动各城镇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北京各类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激发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通过梳理北京小城镇发展历史及现状,归纳北京小城镇具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城镇发展多元化等特征。同时北京小城镇也面临城镇发展缺乏指导,城镇发展资源统筹不足,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城镇缺乏特色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不突出等问题。为解决城镇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推动城镇健康发展,本文从城镇功能入手对北京小城镇进行分类。在建立北京小城镇功能数据库的基础上,从小城镇“基础功能”和“特色功能”两方面搭建小城镇分类体系框架,划定小城镇特色功能类型。在分析城镇基础功能建设水平时,分别从城镇基本信息、公共绿化、公服设施、卫生环境、交通区位、行政管理等7个方面提取12个指标建立城镇基础功能分类体系。在城镇进行特色功能分类时,从城镇文化特色、城镇科技发展、区域设施服务水平、城镇生态文明、国际交往能力5个方面提出31个指标,反映城镇特色功能主导类型。最后组合分析基础功能及特色功能评估结果,确定小城镇所属的功能类型。经小城镇功能分类后得出:北京小城镇可分为6类:文化功能主导镇共19个,科技功能主导镇共9个,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镇共16个,国际交往功能主导镇共2个,生态功能主导镇共58个,基础功能提升镇共44个。最后根据城镇类型及该类城镇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功能优化策略,使小城镇明确自身功能发展定位,更为有效的发挥自身优势,支撑北京首都功能建设。

白娜[5](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马丽娟[6](2020)在《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对河流的依赖性较高,我国文明最早发育于黄河中下游流域。黄河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典型的河流文明的写照,其中河谷文明是河流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河谷川道城镇可获得便利的水运交通、灌溉用水及防御地形。兰州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大城市,史称“四渎之宗”的黄河穿城而过。黄河孕育了兰州,现阶段其中心城区几近饱和,进一步发展受到河谷地形地貌的制约,其周边黄河沿线小城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兰州市黄河沿线在秦汉及宋明时期,是中原与少数诸族的边界线,其沿线小城镇间的历史文化联系紧密——地处多条线性文化遗产的节点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即黄河河道自兰州突向北流;小城镇发育于河谷小盆地,受丘陵沟壑地貌的天然制约,城镇间区域协作、经济和交通联系较弱。由于其所处地理空间分布特殊,河谷型小城镇类型多样。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迫切。全文从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历史沿革切入,分析其历史功能演变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空间格局、镇区空间结构和滨河空间三个层次分析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特征及发展现状,分别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及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沿革表明:其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地域文化一脉相承。小城镇兴起主要缘于军事、贸易、交通和政治4个因素,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兰州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述,从各个小城镇发展等级与规模、主导职能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从国家政策倾斜、中心城市兰州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首先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以黄河为联系纽带,若干城镇呈带型串珠状排列。分别从功能视角和空间视角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基于空间视角把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划分为毗邻型、孤立型、近郊型三类;论述了区域格局发展现状,即城镇间联系较弱,各自为政,结构松散,地域特色不显,组团及整体效应不突出。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微观区位分布特征,总体上分为两类——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中心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表明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其次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总结出镇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可归纳为两类,即线性/带状发展模式和团状蔓延发展模式,两种发展模式交替演进。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功能演变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外溢和地域空间结构格局综合影响。总结了镇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五方面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讨论了东川-河口段。最后解读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明确了滨河空间是镇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处于开发初期、边缘特征明显,提出应基于全域理念、城镇协同发展视角,实现由边缘到视觉中心的转变。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主要从自然生态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两方面切入。从用地现状、建筑现状、交通状况、空间使用状态等方面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从上述三个空间层次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区域空间格局层面: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阐述了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论述了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层面:基于优化原则提出了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滨河空间层面:基于优化目标提出优化原则、方法和具体策略。

沈丹阳[7](2020)在《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资源、生态、劳动力等因素的相互制约之下,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下的效用型增长已经开始促使我国小城镇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地处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地域资源的小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实现其区域价值及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桔园镇地处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是陕西省重点发展镇,镇域特色旅游资源、柑桔农业资源富集,然而审视其发展现状,存在产业发展模式滞后、旅游资源分散、形象特色缺失等问题。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桔园特色小镇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桔园镇特色化转型发展,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类似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结合案例总结了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过程中,对桔园镇外部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阐述,论述了桔园镇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依据现状主要问题,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指导下,构建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GIS在空间层面对桔园镇特色资源进行多维度评价及可视化分析,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指引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桔园镇发展核心问题,确立了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阶段性发展目标,确立了桔园镇“产业体系网络化、生态景观一体化、空间布局协同化、运营管理体制化的总体发展框架”。最后,基于总体策略引领,桔园镇立足生态、产业、旅游、空间、运营等多重维度,在特色资源评价与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生态景观发展结构、产业体系构建策略、旅游功能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及开发运营体制机制等五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桔园特色小镇的发展转型。

李静[8](2020)在《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农村聚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牵动力量。陕南秦巴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小城镇数量庞大,分布规模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移民安置相关政策等因素的介入,陕南小城镇进入快速扩张时期,一系列建设乱象也随之出现,从而导致其空间形态出现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因城镇建设和空间发展而产生,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回顾和检视城镇化背景下陕南小城镇空间演进发展轨迹,探讨其演进的规律,进而辨析其自身问题,反思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空间规划建设的得与失,为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探明道路。本文以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运用城市形态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案例保安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进行“形”和“量”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演进的规律,并以小见大,针对其问题提出陕南小城镇空间未来发展的合理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以及陕南小城镇相关研究的综述,阐明了形态学及类型学相关理论在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应用上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边界——路网——斑块——公共空间”的陕南小城镇空间描述框架体系。第二,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生成背景、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陕南小城镇的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小城镇空间形态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总体来说,陕南小城镇规模小、人口稀疏,形态与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并且目前其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过程中出现山水格局破坏、路网尺度不协调以及公共空间式微的问题。第三,选取典型案例保安镇,围绕上述空间形态的问题,对其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其形态发展的规律,发现保安镇镇区在近年来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演进动力由自然条件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转变为规划主导的空间先行的发展;动力的转变使得保安镇形态要素的组织过程中“整体-局部”的约束力减弱;最后,要素形态的演进使得保安镇空间形态的特质发生了转变,空间的模糊性降低,功能的多样性减弱。第四,通过阐明保安镇演进的过程及规律,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问题的根源是空间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与陕南小城镇传统城镇意向和行为方式的矛盾,并据此提出陕南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合理化趋势,认为陕南小城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边缘空间主导的混合边界空间的营建、道路网络一体化和贴线率控制的道路形态以及多元化公共空间营造的原则,改善其当下空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张幸颖[9](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小城镇面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先发地区,小城镇工业化程度高,工业型小城镇作为苏州市小城镇重要类型之一,先后经历了土地经营权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的快速起步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引发的蓬勃兴盛期,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协调转型期,工业型小城镇因生产功能偏重、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面临发展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亟待转型发展。因此,本文着力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现阶段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次,选取苏州市12个工业型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用地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对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现状问题。再次,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明晰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战略要求为依据明确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进而提出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四大重点,即“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并由此提出相对应的规划应对策略,分别是: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韩伊迪[10](2020)在《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快速的要素流动使我国“城-镇-村”的三元城乡结构出现变动,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差异,开始出现分化与重组。这种分化主要是指由于城乡间资源要素长期非均衡得集聚和流动所导致小城镇规模、发展水平、人口吸纳能力和空间格局等方面差距日益明显的现象。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分化特征存在差异,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此差异和内在形成动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和路径对不同分化状态小城镇未来发展进行引导。商洛市处于陕南欠发达山区,其小城镇发展具有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类型单一且较为初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功能辐射不强等现状问题,因此对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更为迫切。第一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且界定了研究相关概念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遴选。其次对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分化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及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论文的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构建了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分析框架。首先对小城镇分化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并且区别了欠发达山区小城镇与一般小城镇在分化特征表现上的不同。其次将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因素分为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通过内生动力互相作用和外部动力分别作用两种形式解释了小城镇分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从人口演变、用地演变和人口与用地规模匹配度三个维度对商洛市小城镇的分化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维度提出分类依据并且分析现状分类情况。之后将单一维度的分类结果作为归纳基础,根据叠加组合的分类方法,可归纳出商洛市小城镇人口用地变化类型共九种,依据其人地关系与发展状态进一步整合为五种分化类型,即集约增长型、匹配稳定型、粗放增长型、负向增长型和负向稳定型,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特征及所包含的人口用地变化模式。第四部分对不同类型典型城镇代表的实地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小城镇在人口来源与外出、用地变化动因以及人口用地匹配问题上的特征差异。其中人口来源主要体现为村民就地城镇化与劳动力返乡,人口外出主要体现为外出务工和外出迁居,用地变化主要体现为潜在用地约束、移民社区建设引起的居住、教育、医疗设施用地集中式增长以及产业发展引起的二、三类工业用地散布增长,为探究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复杂因素构成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主要提出了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的作用机制,整体形成影响层-作用层-结果层三级层次。影响层包括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产业发展因素和公共服务基础因素。结果层分为人口和用地变化两方面。影响层通过双向作用分别在人口、用地上形成结果。影响层不同因素对人口变化的作用分别包括移民迁入、就业机会、资源承载与人居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受众迁入等方面;对用地变化的作用分别包括移民社区、产业用地、地形条件与河流林地以及设施用地等方面。第六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商洛市不同分化类型小城镇提出适宜其未来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为类似地区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慢城发展模式的出现
        1.1.2 慢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思路
        1.1.3 华阴市建设国际慢城的需求与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1.3.2 国内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慢城理念及相关研究
    2.1 慢城定义及内涵
        2.1.1 慢城定义
        2.1.2 慢城内涵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田园城市理论
        2.2.2 宜居城市理论
        2.2.3 健康城市理论
        2.2.4 生活圈理论
        2.2.5 慢旅游理论
    2.3 慢城理念及其适用性解释
        2.3.1 慢城适用对象
        2.3.2 慢城理念误区
        2.3.3 慢城建设特点
        2.3.4 慢城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2.4 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2.4.1 体现人本思想
        2.4.2 促进健康老龄化
        2.4.3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2.4.4 建设高质量小城镇
        2.4.5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5 慢城实践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2.5.1 实行健康生活方式
        2.5.2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2.5.3 营造宜居公共空间
        2.5.4 打造独特景观风貌
        2.5.5 公众政策理念普及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慢城规划内容及方法探索
    3.1 国内外慢城案例分析研究
        3.1.1 国外慢城案例分析
        3.1.2 国内慢城案例分析
        3.1.3 国内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
        3.1.4 中国慢城发展趋势及建议
    3.2 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3.2.1 国际慢城标准及准则
        3.2.2 中国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3.3 总体规划层面
        3.3.1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3.3.2 城市总体风貌构建
    3.4 专项层面规划
        3.4.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3.4.2 慢游系统规划
        3.4.3 慢城景观系统规划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阴国际慢城可行性分析
    4.1 项目缘起及选址
        4.1.1 项目缘起
        4.1.2 上位规划解读
        4.1.3 项目选址
    4.2 区域条件认知
        4.2.1 区域发展格局
        4.2.2 区域交通条件
        4.2.3 区域资源分析
    4.3 现状条件认知
        4.3.1 用地布局情况
        4.3.2 现状交通条件
        4.3.3 现状建筑分析
        4.3.4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4.4 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4.4.1 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4.4.2 客源共享关系
    4.5 综合分析
        4.5.1 慢城建设的环境基础
        4.5.2 慢城建设的现实条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
    5.1 构思及定位
        5.1.1 发展构思
        5.1.2 慢城理念融合
        5.1.3 发展定位
    5.2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内容
        5.2.1 功能结构分析
        5.2.2 用地布局规划
        5.2.3 综合交通规划
        5.2.4 慢行系统规划
        5.2.5 慢游系统规划
        5.2.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2.7 市政设施配套
        5.2.8 景观系统规划
    5.3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1 慢城品牌营销
        5.3.2 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5.3.3 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1.3.6 总体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桂北民族地区
        2.1.2 民族旅游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1.1 数据资料情况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2.1 数据资料情况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4.4.2 产业支撑不足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5.4.1 经济耦合协调
        5.4.2 社会耦合协调
        5.4.3 资源环境协调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6.1.3 指标权重赋值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7.3.1 模型参数选取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城融合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2.4.4 成功案例经验
    2.5 研究评述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4.4.1 构造判断矩阵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5.1.4 相关规划解读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5.6.1 生态防护治理
        5.6.2 走向循环经济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片索引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4)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1.1.2 小城镇成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1.1.3 小城镇功能随着城镇发展逐步多元复合化
        1.1.4 北京小城镇积极承接首都功能外溢、支撑首都功能建设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1.4.3 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
        1.4.4 熵值法
        1.4.5 GIS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小城镇分类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小城镇功能相关研究综述
    2.3 评估体系构建及指标选取相关研究综述
    2.4 国外小城镇功能研究综述
    2.5 文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北京小城镇发展历程
        3.1.1 民国初期,城镇结构转变,功能需求增加
        3.1.2 解放初期,城镇建制频繁调整,功能发展停滞
        3.1.3 改革开放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功能需求多元化
        3.1.4 20世纪以来,城镇产业多元发展,城镇功能全面优化
    3.2 北京小城镇发展特征
        3.2.1 小城镇在北京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突显
        3.2.2 小城镇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3.2.3 资源环境条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3.2.4 小城镇功能发展受北京核心区功能辐射严重
    3.3 北京小城镇功能发展困境
        3.3.1 城镇功能定位仍需进一步统筹考虑
        3.3.2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
        3.3.3 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城镇功能评估分类体系构建
    4.1 评估分类目的
    4.2 分类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4.2.2 联系性原则
        4.2.3 可行性原则
    4.3 分类评估的局限性
    4.4 总体分类评估框架构建
    4.5 基础功能评估框架搭建
        4.5.1 基础功能评估体系构建
        4.5.2 基础功能指标筛选
        4.5.3 基础功能数据库构建
        4.5.4 特色功能评估体系构建
        4.5.5 特色功能数据库
    4.6 数据处理——权重计算
        4.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6.2 基础功能权重计算
        4.6.3 特色功能权重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结果解析
    5.1 小城镇基础功能结果解析
        5.1.1 人均生活水平指数综合排序
        5.1.2 公服设施水平指数综合排序
        5.1.3 基础功能综合排序
        5.1.4 北京小城镇基础功能发展特征
    5.2 特色功能分类结果解析
        5.2.1 特色功能分类结果
        5.2.2 文化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3 科技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4 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5 国际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6 生态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7 基础功能提升镇发展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各类小城镇功能优化策略探究
    6.1 文化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1.1 继续发展城镇基础功能
        6.1.2 充分挖掘城镇文化特色
        6.1.3 注重文化与建设相结合
        6.1.4 引导城镇文化产业发展
    6.2 科技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2.1 推进基础功能建设
        6.2.2 大力吸引科技人才
        6.2.3 注重公共平台建设
        6.2.4 多方联合管理运作
    6.3 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3.1 优化城镇基础功能
        6.3.2 完善设施服务体系
        6.3.3 拓展上下游特色产业
    6.4 国际交往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4.1 突出交往功能,提升城镇实力
        6.4.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形象
        6.4.3 创新城镇产业,提供持续动力
    6.5 生态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5.1 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6.5.2 推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6.5.3 调整优化城镇生态产业结构
    6.6 基础功能提升镇优化策略
        6.6.1 改善交通条件,完善设施建设
        6.6.2 发展城镇产业,激发经济活力
        6.6.3 绿化居住空间,美化城镇环境
        6.6.4 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养老环境
        6.6.5 加强城镇管理,制定管理标准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未来展望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图纸目录
    附录 B:表格目录
    附录 C: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评估指标实际值
    附录 D: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指标筛选参考名单
    附录 E:各镇主导特色功能雷达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6)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1.2 甘肃省城镇体系发展需求
        1.1.3 甘肃地区水资源与城市化系统耦合关系
        1.1.4 兰州城市地域特色
    1.2 研究背景
        1.2.1 兰州都市圈发展时序背景
        1.2.2 相关规划及政策背景
        1.2.3 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1 基本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协同理论
        2.1.2 全域理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基本概况
    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政区沿革
    3.2 兴起与发展条件
        3.2.1 兴起的主导因素
        3.2.2 发展条件
    3.3 兰州市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分析
        3.3.1 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与演进
        3.3.2 兰州市经济发展历程
        3.3.3 中心城区空间与产业发展分析
    3.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发展现状
        3.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规模与等级
        3.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主导职能
    3.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
        3.5.1 国家系列政策引导推进
        3.5.2 中心城市兰州及周边城镇发展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
    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1 基于功能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2 基于空间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发展现状
    4.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1 什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2 青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3 河口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4 新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5 东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6 达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
    5.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要点
        5.1.1 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与载体
        5.1.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5.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5.2.1 空间结构的组织特征
        5.2.2 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特征
    5.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5.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5.3.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演变规律总结
    5.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5.4.1 城镇外部形态
        5.4.2 道路网络结构
        5.4.3 土地利用方面
        5.4.4 空间核心结构
        5.4.5 绿地网络结构
    5.5 小结
6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分析
    6.1 滨河空间与镇区空间的关系
    6.2 小城镇滨河空间的特点
        6.2.1 处于开发阶段
        6.2.2 处于城镇边缘
    6.3 小城镇滨河空间主要考虑因素
        6.3.1 自然生态因素
        6.3.2 地域文化因素
    6.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
        6.4.1 什川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2 河口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3 新城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东川镇)
        6.4.4 其他现状及小结
    6.5 小结
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7.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1.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
        7.1.2 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
        7.1.3 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7.2.1 优化原则
        7.2.2 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
    7.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策略
        7.3.1 优化目标
        7.3.2 优化原则
        7.3.3 优化方法及具体的优化策略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规划策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典型发展模式剖析
        2.4.1 产业发展模式
        2.4.2 空间组织模式
        2.4.3 运营管理模式
3 桔园镇发展现状与特色评价
    3.1 桔园镇发展现状
        3.1.1 发展条件
        3.1.2 现状基础
        3.1.3 现状问题总结
    3.2 桔园镇特色资源整合
        3.2.1 特色资源构成
        3.2.2 特色资源属性
    3.3 桔园镇特色资源评价
        3.3.1 确定评价对象
        3.3.2 确立评价指标
        3.3.3 设置评价语集
        3.3.4 多维要素评价
        3.3.5 空间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桔园镇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及框架
    4.1 总体思路
        4.1.1 发展理念
        4.1.2 战略定位
        4.1.3 发展目标
        4.1.4 发展重点
    4.2 发展框架
        4.2.1 生态景观构建
        4.2.2 产业转型发展
        4.2.3 空间融合布局
5 桔园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规划策略
    5.1 生态格局规划
        5.1.1 发展思路
        5.1.2 生态格局构建
        5.1.3 分类引导策略
    5.2 产业网络构建
        5.2.1 构建思路
        5.2.2 产业转型策略
        5.2.3 产业体系构建
    5.3 旅游功能开发
        5.3.1 开发思路
        5.3.2 功能开发路径
        5.3.3 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5.3.4 旅游空间布局
    5.4 空间布局规划
        5.4.1 布局思路
        5.4.2 空间布局策略
        5.4.3 空间结构布局
    5.5 开发运营策略
        5.5.1 权责化主体分工协作
        5.5.2 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
        5.5.3 可持续运营收益来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8)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
        1.1.2 陕南小城镇发展的特殊背景
        1.1.3 探索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出路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秦巴山区
        1.3.2 镇域/镇区与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梳理及方法体系构建
    2.1 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2.1.2 国内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2.2 陕南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2.1 陕南传统聚落的研究
        2.2.2 当代陕南移民社区的研究
        2.2.3 陕南城镇发展的研究
    2.3 研究成果与有待改进之处
        2.3.1 研究成果评述
        2.3.2 研究的有待改进之处
    2.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2.4.1 形态学方法的技术框架
        2.4.2 基于形态学方法的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框架
    2.5 小结
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背景与基本特征
    3.1 陕南地区背景条件
        3.1.1 自然条件
        3.1.2 地域文化
        3.1.3 社会经济
        3.1.4 人居政策
    3.2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3.2.1 规模、人口及产业类型
        3.2.2 选址及山水格局
        3.2.3 平面形态及路网骨架
        3.2.4 移民新区布局
    3.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问题
        3.3.1 宏观——山水格局的破坏和自然边界的挤压
        3.3.2 中观——路网尺度的不协调
        3.3.3 微观——公共空间式微
    3.4 小结
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以保安镇为例
    4.1 保安镇简介及典型性描述
        4.1.1 保安镇简介
        4.1.2 保安镇典型性描述
    4.2 “形”的特征——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及属性
        4.2.1 边界形态
        4.2.2 路网骨架
        4.2.3 建筑斑块
        4.2.4 公共空间
    4.3 “量”的变化——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演进
        4.3.1 边界扩展和空间变化
        4.3.2 路网骨架的组织
        4.3.3 斑块形态和建筑肌理
        4.3.4 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4.4 小结
5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未来发展建议
    5.1 保安镇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
        5.1.1 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转变
        5.1.2 空间要素组织关系的转变
        5.1.3 空间形态特质的转变
    5.2 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探讨
        5.2.1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问题探源
        5.2.2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发展原则
        5.2.3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规划建议
    5.3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结论一
        6.1.2 结论二
        6.1.3 结论三
        6.1.4 结论四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6.2.1 时空维度上的完整度不足
        6.2.2 研究成果与规划实践的结合度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城镇空间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 保安镇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三 访谈记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
        1.1.2 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1.1.3 苏州工业型小城镇面临发展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研究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工业型小城镇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新型城镇化
        2.3.2 工业型小城镇
        2.3.3 小结
第三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现状和问题
    3.1 发展历程
        3.1.1 快速起步期——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
        3.1.2 蓬勃兴盛期——内外资多元驱动及乡镇企业改制影响
        3.1.3 协调转型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
    3.2 发展现状
        3.2.1 人口现状
        3.2.2 经济发展现状
        3.2.3 用地现状
        3.2.4 生态环境现状
    3.3 问题分析
        3.3.1 生产功能偏重,镇区综合功能薄弱
        3.3.2 创新水平较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3.3.3 用地开发率高,工业用地分散低效
        3.3.4 景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
    4.1 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4.1.1 完善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小城镇服务水平
        4.1.2 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小城镇产业经济
        4.1.3 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小城镇用地集聚高效
        4.1.4 关注生态环境,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4.2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目标及原则
        4.2.1 转型发展目标
        4.2.2 转型发展原则
    4.3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重点
        4.3.1 协调生产生活配套,平衡城镇功能结构
        4.3.2 强化制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4.3.3 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侧重工业用地更新
        4.3.4 治理保护利用齐下,提升城镇绿色品质
第五章 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规划应对策略
    5.1 策略一:以完善功能强化管理作为转型基础
        5.1.1 完善城镇功能,向综合型城镇转变
        5.1.2 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5.2 策略二:以集聚创新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动力
        5.2.1 产业能级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5.2.2 产业板块划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5.2.3 园区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5.3 策略三:以工业用地更新增效作为转型关键
        5.3.1 供给引导需求,控制工业用地总量
        5.3.2 精准识别存量,挖掘工业用地潜力
        5.3.3 分类引导更新,更新低效工业用地
        5.3.4 完善监管机制,保障工业用地转型
    5.4 策略四:以营造绿色城镇环境作为转型支撑
        5.4.1 多方主体联合,创新污染治理模式
        5.4.2 保障生态安全,构建生态保护格局
        5.4.3 点线面相结合,营造城镇绿色空间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小城镇战略地位及发展要求
        1.1.2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分化发展过程中受到较大冲击
        1.1.3 陕南欠发达山区条件下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遴选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遴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小城镇发展历程的研究
        1.4.2 小城镇分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4.3 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1.4.4 对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小结
2 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分析框架建构
    2.1 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2.1.1 一般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2.1.2 欠发达山区小城镇分化的特征表现
    2.2 小城镇分化的影响因素
        2.2.1 小城镇分化的内生因素
        2.2.2 小城镇分化的外部因素
    2.3 小城镇分化发展动力与作用机制
        2.3.1 内生动力互相作用对小城镇分化影响
        2.3.2 外部动力分别作用对小城镇分化影响
    2.4 小结
3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特征
    3.1 小城镇发展背景
        3.1.1 地理区划与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城镇建设与特色发展
        3.1.4 地域政策
    3.2 小城镇人口演变特征
        3.2.1 城镇人口规模演变
        3.2.2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
    3.3 小城镇用地演变特征
        3.3.1 用地规模演变
        3.3.2 用地结构演变
        3.3.3 用地扩张类型
    3.4 人口与用地规模匹配度特征
        3.4.1 测度模型
        3.4.2 人口与用地匹配度测算结果
    3.5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类型归纳
        3.5.1 归纳基础
        3.5.2 归纳依据及方法
        3.5.3 分化类型归纳结果
    3.6 小结
4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类型差异
    4.1 不同类型案例小城镇调研
        4.1.1 案例选择
        4.1.2 集约增长型小城镇——板桥镇
        4.1.3 匹配稳定型小城镇——营盘镇
        4.1.4 粗放增长型小城镇——漫川关镇
        4.1.5 负向增长型小城镇——保安镇、寺耳镇
        4.1.6 负向稳定型小城镇——色河铺镇
    4.2 不同类型小城镇人口流动差异
        4.2.1 人口基本特征差异
        4.2.2 人口流入差异
        4.2.3 人口流出差异
    4.3 不同类型小城镇用地变化差异
        4.3.1 潜在用地约束差异
        4.3.2 用地扩张差异
    4.4 小结
5 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作用机制
    5.1 分化发展影响因素
        5.1.1 自然因素
        5.1.2 产业发展因素
        5.1.3 政策因素
        5.1.4 公共服务基础因素
    5.2 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
        5.2.1 自然因素作用结果
        5.2.2 产业发展作用结果
        5.2.3 政策因素作用结果
        5.2.4 公共服务基础作用效果
    5.3 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5.4 小结
6 基于分化的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策略
    6.1 集约增长型小城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扶持居民就业
        6.1.1 产业提升促进经济要素集聚
        6.1.2 扶持就业吸引人口要素集聚
    6.2 匹配稳定型小城镇:重点提升公共服务,打造人性化宜居城镇
        6.2.1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6.2.2 营造城镇宜居环境
    6.3 粗放增长型小城镇:增强空间边界管控,优化城镇用地结构
        6.3.1 增长边界划定
        6.3.2 城镇用地结构调整
    6.4 负向发展型小城镇:引导城镇精明收缩,重新定位发展方向
        6.4.1 优化潜力城镇用地结构
        6.4.2 引导小型城镇整合归并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四、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D]. 冯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2]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D]. 张册.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5]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D]. 马丽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城固·桔园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沈丹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D]. 李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市工业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D]. 张幸颖.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10]商洛市小城镇分化发展研究[D]. 韩伊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