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大学生练习健美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典[1](2021)在《四川师范大学女子健身代表队备赛期综合训练及营养调理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凤燕[2](2021)在《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文中认为《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并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国家政策的颁布,大力支持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并对锻炼和健身的方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校园健身操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通过查阅校园健身操创编及实践的相关学术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以创编理论以及民族健身操创编为主,缺乏对成套动作的实践教学和推广,无法得到成套动作创编的真实反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体育锻炼现状,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成为了制约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优化校园健身操成套动作创编内容、实践教学和推广是高校教师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成套动作总体设计、音乐选配、组合创编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对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和弘扬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得以强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校园健身操提供创编理论以及实践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测试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以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为对象,对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实践探究成套动作的编排模式,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学生对成套动作编排、教师教学和锻炼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如下:1.以校园健身操目的性、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创编原则,整体法、组合法、多向思维法和移植法等创编方法,音乐、动作、时间和空间要素为理论支撑,进行《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创编,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2.通过案列分析得出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以“青春舞动校园,共创健康中国”为主题。阐明成套动作总体设计为明确成套动作主题思想、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科学的成套动作结构布局和制定适宜的难度。使成套动作以组合形式呈现,融入嘻哈和潮流动作元素,使成套动作具有时尚性、趣味性、健身性、全面性和独创性;音乐选配应充分考虑来源、风格、歌词和时间的重要性,并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3.通过实践分析得出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运动强度严格控制在中低强度,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强度的需求,具有健身性;大部分同学表示成套动作可在高校推广,成套动作结构布局、难易程度、音乐选配和动作组合满意度具有显着性差异,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需求,锻炼效果明显,教练员教学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4.为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在校园健身操成套动作的推广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
曾玉冰[3](2021)在《男性肥胖大学生步行与慢跑步态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揭示不同肥胖程度的男大学生步行和慢跑的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探讨肥胖对男大学生步行和慢跑步态的影响,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为肥胖相关下肢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科学指导肥胖大学生日常运动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大连理工大学男大学生45人,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Ⅰ级肥胖组和Ⅱ级肥胖组,每组15人。采用Zebris压力分布板和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量研究对象平地自然行走和慢跑时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关节角度参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步行特征:1)Ⅰ、Ⅱ级肥胖组步行的步宽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2)Ⅰ级肥胖组的步行时相与正常体重组无显着差异,但Ⅱ级肥胖组单支撑相和摆动相显着缩短,双支撑相显着延长;3)Ⅰ、Ⅱ级肥胖组步行时髋关节和踝关节与正常体重组无显着差异,但膝关节支撑相和摆动相最大屈曲角度显着减小;4)Ⅰ级肥胖组第1-3跖骨、足跟的压力峰值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但第4-5跖骨和中足的压力峰值无显着差异,而Ⅱ级肥胖组的第1-5跖骨、中足和足跟的压力峰值均显着增大;5)Ⅰ级肥胖组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与正常体重组均无显着差异,而Ⅱ级肥胖组中足和足跟的受力时间均显着增长。2.慢跑特征:1)Ⅰ、Ⅱ级肥胖组慢跑的步宽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2)Ⅰ级肥胖组的慢跑时相与正常体重组无显着差异,但Ⅱ级肥胖组支撑相显着延长,摆动相显着缩短;3)Ⅰ、Ⅱ级肥胖组髋关节着地时刻屈曲角度显着小于正常体重组;肥胖程度越高,各个特征时刻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越小;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Ⅰ级肥胖组中足压力峰值与正常体重组无显着差异,而Ⅱ级肥胖组中足和足跟的压力峰值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和Ⅰ级肥胖组;5)Ⅰ级肥胖组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与正常体重组无显着差异,而Ⅱ级肥胖组中足受力时间显着增长。结论不同肥胖程度的男大学生步态特征不同。肥胖程度越大,姿态稳定性越低,通过调整步宽、时相和全足支撑时间进行代偿的现象越明显。膝关节运动容易受到身体质量影响,屈曲角度减小不利于缓冲地面反作用力,建议肥胖大学生提高下肢力量和关节稳定性。足底不同区域的压力峰值在各肥胖程度间的变化幅度不同,肥胖大学生应注意足弓功能训练,Ⅱ级肥胖大学生可选择具有缓震和足弓支撑功能的运动鞋,纠正足底压力分布,降低足底筋膜炎等患病风险。
王超[4](2020)在《自主学习在大学器械健身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下每个人都应当坚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的主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对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国外先进教学思想的引入,在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无法外出运动,器械健身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项目的体育运动,学生器械健身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对其居家体育锻炼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合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器械健身选修课的开展特点,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为高校体育课和器械健身教学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完善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为改进器械健身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275人为调查对象,抽取四个教学班共119人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器械健身课为主要平台,了解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现状,对比自主学习教学和传统体育课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总体成绩处于一般等级。男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要优于女生,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环境维度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环境上有显着性差异,大一学生要好于大二学生。2.接受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学生比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器械健身的学习能力上有了显着性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实验班实施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说明本实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器械健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器械健身中的应用比传统的体育学习方法更有效。3.接受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学生比接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引体向上成绩和仰卧起坐成绩上有显着性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实验班实施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说明本实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4.改善大学器械健身选修课有效教学的建议是:教师及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针对特定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有利的自主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器械健身课堂环境。吸取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优点,注意启发诱导,与学生和谐相处。
位小龙[5](2020)在《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常压低氧环境下中等强度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是否有积极影响,不同的研究结论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利用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中等强度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探究。研究方法:以32名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氧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H)、低氧中等强度训练组(HM)、常氧高强度间歇训练组(NH)、常氧中等强度训练组(NM)。HH组与NH组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80%-90%储备心率),HM组与NM组进行中等强度训练(70%-80%储备心率),各组每次运动30min,每周3次,共4周。4周实验前后检测血乳酸(Bla)、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与红细胞压积(HCT)等有氧能力相关指标和峰值功率(PP)、相对峰值功率(PP/KG)、TPP(s)、平均功率(AP)、相对平均功率(AP/KG)、功率递减率(%)等无氧能力相关指标以及身体机能指标如肌酸激酶(CK)、血尿素(UREA)。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前后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代表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代表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与实验前相比,HH组在递增负荷(200W和250W)测试中与运动后10min处血乳酸的降低非常明显、最长运动时间的延长极其明显、乳酸负荷曲线的右移非常明显(P<0.01),NH组在150W测试中血乳酸显着降低、最长运动时间显着增长(P<0.05),HM组与NM组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组间相比,HH组与NH组递增负荷最长运动时间显着高于HM组与NM组(P<0.05),HH组与NH组、HM组与NM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实验前相比,HH组与HM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压积显着升高(P<0.01),NH与NM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压积没有显着性变化。组间相比,HH组血红蛋白显着高于NH组(P<0.05),HH组红细胞计数显着高于NH组和NM组(P<0.05),HH组与HM组、NH与NM组之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压积无显着性差异。3.与实验前相比,HH组PP、PP/KG、AP、AP/KG值非常明显提高(P<0.01)、PD与TPP明显降低(P<0.05),NH组PP、PP/KG、AP、AP/KG值明显提高(P<0.05)、PD与TPP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HM组与NM组没有显着性变化。组间相比,HH组与NH组、HM组与NM组之间在PP、PP/KG、AP、AP/KG上没有显着性差异。4.与实验前相比,HH组血尿素明显升高(P<0.05),而肌酸激酶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其余各组血尿素、肌酸激酶与实验前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相比,HM组与NM、HH组与NH组之间肌酸激酶与血尿素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在常氧条件下进行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能力没有显着影响,但无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4周常压低氧中等强度训练与常氧中等强度训练都未能有效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3.4周常压低氧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显着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能力。
钱钰[6](2020)在《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人类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罹患各类疾病,而高校学生处于脱离家庭和高压学习的环境中,无法合理调节各种人际关系,便会导致心理问题的持续演化,最终成为“心理特情学生”。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已成为具有一定基数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弱点和重难点,“心理特情学生”症状的改善对于高校稳定工作和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基本现状,以及他们对运动的兴趣;通过归纳整理文献资料选择科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基础去制定出运动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近年河北省“心理特情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具有极大的恢复需求。同时体育运动也被高校“心理特情学生”所普遍喜爱,是开展运动干预的重要前提。2本研究以安全性、科学性、针对性、需要性和可行性作为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原则;以运动训练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多名专家意见,设计了运动干预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3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方案可以显着改善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其他6个因子的心理问题。4普通高校今后在对“心理特情学生”进行管理和干预时,可以将运动干预方法与心理辅导手段相结合,针对“心理特情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选用对应的运动项目,更好的帮助“心理特情学生”恢复健康。5需要改进的是,虽然本文所提出的运动干预处方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种类的选择上均有原理依照,同时最大程度的考虑合理化、科学化,但在选择运动干预的具体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受试者个体的心理特点,同时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随时关注受试者的状态。期望在今后能够更加深入的、持续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优化方案,方能真正达到改善“心理特情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邢家佳[7](2020)在《花样跳绳项目对小学10-12岁儿童身体自尊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葛塘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由于花样跳绳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低,但趣味性高,易开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花样跳绳对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极大地被推广,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花样跳绳项目对小学1012岁儿童身体自尊影响与机制进行研究,以南京市葛塘小学五六年级76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成实验组38人(男生20人,女生18人)和对照组38人(男生19人,女生19人)对实验组其进行12周的花样跳绳课程的干预,对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体育课学习。通过《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进行身体自尊的测定,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Excel统计并进行SPSS22.0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前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段艳平(2000)编制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测试,结果表明南京市葛塘小学在素质教育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验前侧的80名10-12岁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总体在中等偏上(3-3.5,满分5分)的水平。2、通过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纵向对比表明,在健康、身体吸引力、运动技能、外貌、身体活动、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协调、身体价值、整体自尊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在健康、运动技能、身体活动、身体价值方面sig.双尾结果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通过12周的花样跳绳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身体自尊水平。3、通过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纵向对比表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教学内容在实验前后对比中,健康、身体吸引力、运动技能、外貌、身体活动、力量、柔韧协调、身体价值方面增长的幅度较小,但是增长幅度小于实验组结果增幅,而在健康、运动技能、身体价值的Sig.(双尾)结果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通过常规的体育课程内容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4、经过12周的干预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横向对比表明,实验组采用的花样跳绳相对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的教学内容组的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分量表中Sig.(双尾)测试结果(除柔韧外),均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对于常规教学内容而言,花样跳绳对10-12岁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影响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
曾玲[8](2020)在《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肌群的影响研究 ——以文华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力量为运动之源。在当今倡导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采取抗阻力量训练以增强力量,塑造形体和减脂减肥,同样,健美操运动员也可运用抗阻力量训练的方式增肌增力量,抗阻力量训练方法是迄今为止运动训练实践里被采用最多、且被普遍认同的提高力量素质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健美操项目中,力量素质可以决定运动员是否具备完成难度动作的条件,也对成套动作、难度动作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由于不断细化修改的竞赛规则,健美操项目对参赛者的要求逐渐提高,动作趋于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对动作的完成质量要求提高,无论是何种类别的健美操。于普通高校健美操提高班的学生而言,动作既要符合健、力、美的特点,要求有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也要求肢体协调和韵律感,这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力量素质,特别是核心力量。核心训练理论在21世纪初被引用到我国,各训练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时多次将核心训练相关理论应用于训练之中,大量学者、教练的研究已充分论证了核心训练对提升运动水平和运动表现的积极影响,众多从事体育行业的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也将核心相关训练理论方法引用到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当中。就现代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而言,主要是通过创建非稳定环境,其主要目标是激发人体核心区域深层次小肌肉群、各关节等组织对躯干和身体的稳定控制能力,进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优化动作表现,预防和减少因训练不当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引入针对核心肌群的抗阻力量训练手段,将常规的稳定训练表面变更为非稳定训练表面,以期增强健美操学生核心肌群的力量素质,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和协调性,提高健美操动作技术水平,并且达到创新、优化健美操身体素质练习方法的目的。本研究结合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实际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参阅总结国内外已被科学论证的关于核心肌群的抗阻力量训练手段,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纵向比较实验前后平板支撑、仰卧两头起、俯卧挺身以及侧卧挺身指标的数据变化,实验对象的均值水平有显着提升(P<0.05),说明两种训练手段都能有效提高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肌群的力量素质;横向比较两种训练手段,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较常规力量训练更为高效;2.在八级俯桥、闭眼单足站立、五级侧桥以及旋转稳定性测试指标上,两组实验象在实验前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各项指标在组内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方法对健美操提高班学生的核心稳定性都有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静态核心稳定性方面。3.横向比较两种训练手段对于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两组实验对象的核心稳定性的测试结果增幅差别较大,且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项指标组内提升虽有显着差异,但影响十分有限,由此说明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在提升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稳定性方面,其训练效果更好,主要体现在躯干稳定和身体控制方面;4.在动作完成质量方面,实验组的动作完成得分测试均值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说明表示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手段对健美操动作完成质量的积极影响比常规力量训练手段更为显着。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动作,发现学生的动作质量普遍得到改善,尤其是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对于身体姿态控制、动作发力等方面提升尤为突出。
李佳[9](2020)在《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健美操在运动技能分类中属于封闭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个体在进行健美操锻炼的过程中,需要感知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和位置,利用外界声像反馈,提高对身体肌肉的感知觉;更加需要在身体练习的基础上,对组合动作有清晰的记忆,结合音乐节奏,通过肢体和面部表情有感染力的表达出来。因此,在健美操的锻炼过程中,不仅对身体感知觉和身体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认知注意和工作记忆也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本文旨在探索健美操锻炼对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是否会产生显着性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将健美操选修班学生与不参加体育项目锻炼的同学进行对比,比较他们在16周健美操锻炼干预前后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差异,并探讨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长期的体育锻炼对内隐自尊的稳定性是否存在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探索16周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选取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二年级健美操选修班女生32人作为实验组,不参加体育选修课程的女生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进行测量和评价。研究结果:(1)经过16周的健美操锻炼,实验组被试的身体自尊水平较实验前有显着提高(P<0.05),包括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自我价值感等多个二级维度(P<0.05);(2)经过16周健美操锻炼,实验组被试的内隐自尊没有显着性提高,但将实验组实验前和实验后内隐联想测验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不论是相容条件下还是不相容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着提高。研究结论:(1)健美操锻炼显着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特别是在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自我价值感这4个二级维度上较为明显。(2)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并未产生显着性影响,但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有提高和改善的趋势。
彭小红[10](2020)在《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饮食失衡、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女大学生的超重率不断上升。目前,国内外学者就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对女性减脂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这两种运动方式都可起到减脂的作用,但在相同运动量下,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是否具有优势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在借鉴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的减脂效果进行更深入研究,为女大学生科学减脂、有效控制体重提供指导。研究目的:比较相同耗氧量下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对超重女大学生的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两种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的减脂效果。研究方法:60名超重(超重的标准:24≤BMI<27.9且包括BMI>27.9)女大学生,年龄在22-26岁之间,随机分为三组,H组、M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3天/周)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按以往的生活方式不进行运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方案借鉴Rognmo O等和Haifeng Zhang TKT等的训练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H组的运动方式为:在操场上进行85-95%最大心率(HRpeak)运动4分钟接50-60%(HRpeak)运动3分钟,重复4组,每次运动训练总时间为28分钟;通过哈佛台阶实验间接计算出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代入公式:Time spent in MICT=(60%of mean VO2peak of all subjects)× 3×3+(90%of mean VO2peak of all subjects)×4×4/Intensity of MICT(60%of mean VO2peak)计算出MICT组以60-70%HRpeak持续运动的时间为33分钟。两组均以50-60%HRpeak强度热身活动10分钟、整理活动5分钟。干预期间,受试者保持惯有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研究结果:(1)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体重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体重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干预后具有显着性关系(P=0.013<0.05),且H组的减重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和M组在运动干预后减脂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关系(P=0.000<0.001)。(2)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BMI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BMI都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在运动干预后没有显着性关系(P=0.274),但H组的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在干预后的BMI具有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M组则没有明显变化(P=0.549)。(3)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腰臀比指标上,H组与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腰臀比均没有显着性变化;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在运动干预后也没有显着性差异(P=0.089),但H组的效果要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H组和M组的腰臀比均没有显着性关系。(4)12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干预后,在体脂率指标上,H组和M组的超重女大学生的体脂率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而两组之间对比发现也具有非常显着性变化(P=0.000<0.001),且H组的效果优于M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H组和M组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关系(P=0.000<0.001)。研究结论:(1)12周相同耗氧量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减脂效果明显优于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这两种运动方式减脂效果都优于对照组。(2)12周相同耗氧量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与对照组之间的腰臀比变化不明显。
二、男大学生练习健美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大学生练习健美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颁布的需要 |
1.1.2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健身操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健身操发展与推广的相关研究 |
2.2.2 校园健身操创编的相关研究 |
2.2.3 同项群难美性运动创编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理论分析 |
4.1.1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背景 |
4.1.2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原则 |
4.1.3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要素 |
4.1.4 校园健身操的创编方法 |
4.2 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的案例分析 |
4.2.1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总体设计 |
4.2.2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音乐选配 |
4.2.3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组合创编 |
4.2.4 《青春就这young》成套动作的实践分析 |
4.3 推广校园健身操《青春就这young》的路径 |
4.3.1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4.3.2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
4.3.3 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 2 专家问卷效度检查表 |
附件 3 主观运动强度(RPE)测定表 |
附件 4 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青春就这young》学生问卷 |
附件 5 专家基本情况表 |
附件 6 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动作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男性肥胖大学生步行与慢跑步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肥胖概述 |
1.3.1 肥胖的定义及流行趋势 |
1.3.2 肥胖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1.4 步态概述 |
1.4.1 步态的定义及周期划分 |
1.4.2 步态分析的应用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1 肥胖人群步行的步态研究进展 |
1.5.2 肥胖人群慢跑的步态研究进展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步行运动学特征的比较 |
3.1.1 步行基本运动学参数的比较 |
3.1.2 步行步态时相的比较 |
3.1.3 步行关节角度特征的比较 |
3.2 步行足底压力特征的比较 |
3.2.1 步行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的比较 |
3.2.2 步行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的比较 |
3.3 慢跑运动学特征的比较 |
3.3.1 慢跑基本运动学参数的比较 |
3.3.2 慢跑步态时相的比较 |
3.3.3 慢跑关节角度特征的比较 |
3.4 慢跑足底压力特征的比较 |
3.4.1 慢跑足底各区域压力峰值的比较 |
3.4.2 慢跑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步行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
4.1.1 步行基本运动学特征 |
4.1.2 步行关节角度特征 |
4.1.3 步行足底压力特征 |
4.2 慢跑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
4.2.1 慢跑基本运动学特征 |
4.2.2 慢跑关节角度特征 |
4.2.3 慢跑足底压力特征 |
4.3 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与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审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自主学习在大学器械健身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自主学习 |
2.1.2 器械健身课程 |
2.1.3 大学选修课 |
2.2 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2.2.1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2 自主学习的特点及评价方式 |
2.2.3 自主学习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2.4 自主学习方法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
2.3 器械健身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2.3.1 国内外关于器械健身的研究现状 |
2.3.2 器械健身选修课研究现状 |
2.3.3 大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和选修课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调查结果分析 |
4.1.1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各维度的现状分析 |
4.1.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
4.1.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
4.2 自主学习在大学器械健身选修课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4.2.1 实验前测数据分析 |
4.2.2 自主学习在实验班对照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4.2.3 自主学习对器械健身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的讨论 |
4.3.2 自主学习在器械健身选修课中应用情况的讨论 |
4.3.3 关于器械健身选修课有效教学的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5)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 |
2 文献综述 |
2.1 高原训练概述 |
2.2 低氧训练概述 |
2.3 高强度间歇训练概述 |
2.4 低氧(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 |
2.4.1 低氧(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
2.4.2 低氧(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
2.5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 |
2.5.1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
2.5.2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
2.6 健美操运动员的代谢特征 |
2.7 常压低氧训练的高度、持续时间和训练强度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指标变化 |
4.1.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血乳酸变化 |
4.1.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最长运动时间变化 |
4.1.3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 |
4.1.4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红细胞计数变化 |
4.1.5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红细胞压积变化 |
4.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无氧能力相关指标变化 |
4.2.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峰值功率与相对峰值功率变化 |
4.2.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TPP变化 |
4.2.3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平均功率与相对平均功率变化 |
4.2.4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功率递减率变化 |
4.3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变化 |
4.3.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变化 |
4.3.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血尿素变化 |
5 分析与讨论 |
5.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
5.1.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前后健美操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测试结果分析 |
5.1.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影响 |
5.1.3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红细胞计数的影响 |
5.1.4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
5.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
5.2.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峰值功率、相对峰值功率和TPP的影响 |
5.2.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功率递减率的影响 |
5.3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
5.3.1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肌酸激酶的影响 |
5.3.2 4周常压低氧环境下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血尿素的影响 |
6 结论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研究目的 |
研究意义 |
1 文献综述 |
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研究现状 |
1.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概念研究 |
1.1.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主要症状特征及分类 |
1.2 运动干预改善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运动干预的概念研究 |
1.2.2 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 |
1.2.3 不同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
1.2.4 运动干预改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对象 |
2.2 研究的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观察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运动干预方案的现实依据 |
3.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数量和变化趋势的分析 |
3.1.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行为症状表现 |
3.1.3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心理问题因子的分析 |
3.1.4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对参与运动的喜爱程度的分析 |
3.1.5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分析 |
3.2 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 |
3.2.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原则 |
3.2.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
3.2.3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设计的确定 |
3.3 运动干预方案的实施 |
3.3.1 实施的步骤 |
3.3.2 实施的注意事项 |
3.4 运动干预方案的效果分析 |
3.4.1 分组主效应、测试主效应及交互效应 |
3.4.2 总均分分数差异的变化情况 |
3.4.3 各项因子维度总均分的变化情况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花样跳绳项目对小学10-12岁儿童身体自尊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葛塘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数据平行对比 |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数据横向对比 |
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数据纵向对比 |
3.4 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 |
附录二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对照组与实验组训练计划表 |
(8)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肌群的影响研究 ——以文华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假设、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假设 |
1.3.2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健美操提高班的概念 |
2.1.2 抗阻力量训练的概念 |
2.1.3 核心肌群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有关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的研究 |
2.2.2 有关核心肌群的研究 |
2.2.3 有关不同项目运动员核心肌群训练的研究 |
2.2.4 健美操运动员的核心肌群训练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核心肌群力量测试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肌群力量测试结果 |
4.1.2 实验前后实验组的核心肌群力量测试结果分析 |
4.1.3 实验前后对照组的核心肌群力量测试结果分析 |
4.1.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肌群力量对比分析 |
4.2 核心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稳定性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的核心稳定性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对照组的核心稳定性分析 |
4.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核心稳定性对比分析 |
4.3 动作完成质量测试结果分析 |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动作完成质量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健美操锻炼 |
2.2 自尊的概念 |
2.3 身体自尊概念及其测量方式 |
2.3.1 身体自尊概念 |
2.3.2 身体自尊的测量 |
2.4 内隐自尊概念及其测量方式 |
2.4.1 内隐自尊概念 |
2.4.2 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 |
2.5 体育锻炼与自尊的研究现状 |
2.5.1 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
2.5.2 体育锻炼与内隐自尊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2.1 实验前的准备 |
3.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 实验法 |
3.3.1 被试 |
3.3.2 自变量 |
3.3.3 因变量 |
3.3.4 控制变量 |
3.3.5 实验步骤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身体自尊量表(PSPP) |
3.5.2 身体自尊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3.5.3 测试电脑 |
3.5.4 内隐联想测验(IAT) |
3.6 研究假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身体自尊描述性统计 |
4.1.1 实验前实验组的身体自尊状况 |
4.1.2 实验前对照组身体自尊状况 |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自尊的比较 |
4.2 实验前的内隐自尊描述性统计 |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内隐自尊状况对比 |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内隐自尊效应 |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对比分析 |
4.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身体自尊对比分析 |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内隐自尊前后测的对比分析 |
4.4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
4.4.1 实验组实验前后内隐自尊的比较 |
4.4.2 对照组实验前、后内隐自尊的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健美操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分析 |
5.1.1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分析 |
5.1.2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状况的影响 |
5.1.3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吸引力的影响 |
5.1.4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5.1.5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 |
5.2 健美操锻炼对内隐自尊的影响分析 |
5.3 讨论 |
5.3.1 关于身体自尊 |
5.3.2 关于内隐自尊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1.1 健美操锻炼与身体自尊 |
6.1.2 健美操锻炼与内隐自尊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10)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保障 |
1.1.2 大学生的超重率逐年上升,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1.1.3 减脂相关理论研究亟需完善与丰富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运动强度 |
2.1.2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T) |
2.1.3 中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MICT) |
2.1.4 女大学生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大学生超重的现状研究 |
2.2.2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减脂的研究 |
2.2.3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减脂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关于大学生超重的现状研究 |
2.3.2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减脂的研究 |
2.3.3 关于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减脂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研究方案 |
4.1 技术路线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假设 |
4.4 实验设计 |
4.4.1 准备阶段 |
4.4.2 实施阶段 |
4.5 实验安排 |
4.5.1 实验时间、地点及频率 |
4.5.2 实验实施及测试人员 |
4.5.3 实验负荷控制 |
4.5.4 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 |
4.5.5 实验测试指标、仪器与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受试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
5.2 第1周与第12周运动干预后H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 |
5.3 第1周与第12周运动干预后M组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 |
5.4 第12周H组与第12周M组运动干预后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
5.5 第12周运动干预后H组与C组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
5.6 第12周运动干预后M组与C组各指标之间对比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体重的影响 |
6.2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BMI的影响 |
6.3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腰臀比的影响 |
6.4 不同运动方式对女大学生体脂率的影响 |
6.5 关于运动干预过程中部分流失人群的流失原因分析 |
6.6 关于对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 |
6.6.1 实验对象的招募过程 |
6.6.2 实验方案的制定 |
6.6.3 两种运动方式具体实施过程的效果分析 |
7 结论 |
8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大学生参与实验干预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四、男大学生练习健美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师范大学女子健身代表队备赛期综合训练及营养调理的调查与分析[D]. 王典.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高校校园健身操的创编及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校园健身操作品《青春就这young》为例[D]. 杨凤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男性肥胖大学生步行与慢跑步态特征分析[D]. 曾玉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自主学习在大学器械健身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D]. 王超.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4周常压低氧环境两种训练方式对健美操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影响[D]. 位小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钱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花样跳绳项目对小学10-12岁儿童身体自尊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葛塘小学为例[D]. 邢家佳.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2)
- [8]非稳定抗阻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提高班学生核心肌群的影响研究 ——以文华学院为例[D]. 曾玲.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D]. 李佳.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10]12周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女大学生干预研究[D]. 彭小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健身操论文; 健身论文;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论文; 健美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