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投资的聚集度效应与政府政策导向(论文文献综述)
石小青[1](2021)在《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宏观经济下行,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压力,迫使我国加快由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高风险性,私人资本考虑到风险把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无法覆盖其需求,因此政府引导基金成为资本寒冬下为创投出资的中坚力量。自2018年以来,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发展过渡至存量优化期,更注重引导基金发展的质量。因此,对政府引导基金的效应研究是必要的,能够为引导基金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想回答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选取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主要样本选择区间为2009年至2018年,根据企业是否接受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用研发投入强度来衡量企业创新投入,企业创新产出则用专利数来衡量,利用PSMDID模型衡量了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模型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深入分析引导基金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向作用。主要结论有:第一,政府引导基金能够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的企业在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上均有增长;第二,政府引导基金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在引导基金对东部地区的引导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建设扎实,重视技术的发展,且更注重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第三,在直接影响方面,政府引导基金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现金流约束提高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现金流机制是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企业增加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的一种渠道;第四,在间接影响方面,政府引导基金能够通过信号传递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改善市场分布,加强企业创新意愿,间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投市场。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对引导基金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推动政府引导基金差异化发展,在政策上对落后地区有所倾斜;第二,提高政府管理引导基金的能力;第三,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避免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
龚斌[2](2021)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何以激活区域创新——风险投资与孵化基金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重要目标。基于2013—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风险投资和孵化基金在其中的间接作用。结果发现:(1)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显着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但主要增加的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数总量,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并没有显着促进作用。上述结果在剔除直辖市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区域风险投资和孵化基金集聚效应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主要机制;(3)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大,在东部地区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加显着,而且政策工具强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区域创新水平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于梦华[3](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圈三个子城市群突破行政壁垒的约束而形成的超大城市群。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带动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经济新增长极,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而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工具,能够很好的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因此,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提升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出发,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2个地级市2007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分别对长江中游整体及三大子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政府政策环境、金融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能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从局部来看,武汉城市圈的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主要靠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环境作用,长株潭城市群则是依靠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来拉动当地的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环鄱阳湖城市圈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来促进其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在借鉴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个成熟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区域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区域科技金融主体、深化区域特色科技创新、发挥武汉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和产业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三大子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和产业的科学分工协调等建议。
唐叶[4](2020)在《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中国制造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束缚中国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增长的主要桎梏,而产能过剩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抑制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对过剩产能进行消化、整合或淘汰,并且更加重视推动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将过剩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产能转移到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体制背景下,我国是否可以照搬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能否真正有效地化解我国的产能过剩?如果能够化解产能过剩,那么为什么多年来的外向型经济并未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程度呢?首先,论述了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第一,按照时间轴总结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自90年代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轮规模较大的产能过剩,分别是1995—2001年的第一轮产能过剩、2003—2006年的第二轮产能过剩以及2007年至今的第三轮产能过剩;第二,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表现特征的变化,文章指出当前的第三轮产能过剩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过剩,更多地呈现出持续性、全面性、体制性特征,并且渐由内需型产能过剩向外需型产能过剩拓展;第三,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外部需求、技术水平、外资比重、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均有影响;第四,以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对我国2007—2016年间的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估计,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整体保持波浪式上升趋势,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然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去产能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分规模看,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除东部地区外,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民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最低,产能过剩最为严重。其次,从三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与可能风险:一是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文章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这一方面使产能国际转移成为中国拓展国际市场,打破经济增长困局,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的适时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二是采用现实数据和案例,从政治环境、工业经济实力、产业技术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企业竞争力这六个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基础优势;三是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所面临的风险。再次,在系统梳理经典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产能国际转移思想以及对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行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展开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实证分析:第一,分析了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并以2008-2016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出口贸易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时间持续性,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产能利用率,但持续性有限。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出口贸易的“产能利用率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出口贸易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的情形下,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第二,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现状,并采用2008-2015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基于PSM-DID估计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经历一年的时滞后,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有递增的趋势,这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递增性。进一步的分样本考察表明,与非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产能过剩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更为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越深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可能更低。然后,总结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着重突出对我国转移过剩产能的有益启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通过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两种路径促进产能国际转移,并借此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产能过剩。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与实证检验,并综合考虑我国的体制机制与产能转移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李四维[5](2019)在《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文中提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惊叹。中国在享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喜悦之时,不容忽视的是地区增长差距问题,经济发展非均衡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这种差异长时间存在会影响整体经济效率,也不利于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长期依赖于要素驱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伴随这种发展模式的是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收敛性增长,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区域发展差异角度出发,对现有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考察创新驱动、财政分权、社会融资结构等与经济收敛性增长之间的理论机理,从空间相关性视角,研究创新驱动、财政分权对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空间效应及其形成机制,从时间序列角度考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动态演化规律,揭示其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分析了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理论机理,构建了创新驱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0个省份2005年到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静态和空间动态研究,以及分时段和分区域验证,采用空间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有: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形成正向直接效应的同时,也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中国既存在经济条件β收敛,也存在俱乐部收敛;2012年中国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影响显着。第二,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分析创新驱动及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理论机理,对创新驱动指标体系、财政分权进行测度和建构,将空间相关因素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空间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对2005年至2016年中国30省的面板数据展开空间计量分析,通过Moran’s I指数的全局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判断区域空间关联性,实证考察创新驱动、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并进行分条件、分时段、分区域验证,从而判定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通过三种不同视角共29个方面的空间计量分析及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既存在条件β收敛,也存在俱乐部收敛。(2)创新驱动的扩散与财政分权带来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收敛性增长,其中,创新驱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2012年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趋势愈发明显。(3)创新驱动与财政分权两者的综合作用对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具有加速影响,提高了区域经济收敛速度,缩短了半衰期。第三,本文在对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进行特征描述,建立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2-2016年时间序列,采用单位根、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了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与经济收敛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促进了经济向收敛趋势发展。但在构成社会融资结构的七个方面中,只有人民币贷款与经济收敛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人民币贷款的增加促进了经济收敛,说明了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委托贷款是社会融资结构的格兰杰原因,经济收敛、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均是企业债券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委托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收敛、人民币贷款和委托贷款三者变化促进了企业债券变化。第四,为了对创新驱动进行相对全面的评价,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克服了以往研究片面采用R&D经费或发明专利数表征创新驱动的缺陷。为了更好地体现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特征,避免采用空间物理距离作为权重矩阵带来的模型设定的偏差问题,本文选取经济距离作为权重矩阵。本文不仅拓展了经济收敛性增长的研究视角,从政策层面来讲,提供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理论支持。第五,在上述主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重空间相关性的相互作用机理,发挥创新驱动较强区域的创新引领、带动和示范功能,增进地方财政分权差异互补,重视社会融资结构内部协调共进,构建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活动中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积极构建区域共享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缩小落后区域和先进区域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收敛性增长。
谭鸿[6](2019)在《风险资本退出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风险投资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成长所产生的需求,风险资本不仅解决了创新企业资金需求,还为创业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和经验支持,风险资本是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发现对风险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标的企业IPO前后时期,并就风险资本与IPO定价、风险资本对企业的影响方面以及风险资本与标的企业IPO前后绩效变化等作为研究内容,针对风险资本退出时对企业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风险资本退出的角度,以风险资本持股比例变动以及不同背景的风险资本持股比例变动作为解释变量,探讨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不同背景下的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选择2009-2016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风险资本退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风险资本退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显着负相关,也即是说风险资本退出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创业板上市企业股东中有国有风险资本的企业绩效会相对较好,而联合投资背景的风险资本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国有背景下的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无显着影响,而联合投资背景下的风险资本退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为深入认识风险资本退出对创业板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同时,也为推动创新创业企业健康发展、规范风险投资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吴亚梅[7](2019)在《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文中提出创业投资是一种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以期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创业投资在硅谷、波士顿128信息公路呈现出独特的集聚现象,并对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创业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以美元基金为市场主导的萌芽期,创业板推出、人民币基金投资活跃度稳步上升的起步期,而现在正处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行业竞争加剧的发展期。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也开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科技创新活跃度高的地区显现。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而少有文献关注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产生的效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相关问题的实证类研究中,极少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据此,本文选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效应。本文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影响因素、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已有的关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理论分析部分,首先阐述了创业投资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其次,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形成机理;最后,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产生的效应,提出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人口素质产生影响。随后,在基于风险投资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从创业投资案例数量、创业投资金额数量、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三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状。本文基于2012-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效应,将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到模型中,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即本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促进本省市的经济发展,邻近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也同样能促进本省市的经济发展。(2)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增加区域企业的研发投入。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对区域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即本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增加本省市企业的研发投入,邻近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也同样能增加本省市的研发。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积极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创业投资的均衡分布。(2)建立区域发展经济带,提升地区之间的联动效应。(3)加强政府加强引导基金的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张大儒[8](2019)在《基于领投跟投制的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创新创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创业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大量创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融资难问题困扰着创业企业。作为互联网时代股权融资模式的创新,股权众筹成为缓解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股权众筹运作的核心是项目融资,参与股权众筹的创业企业通过项目融资获取资金,投资者通过参与项目融资获取企业的股权,股权众筹平台作为投资者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中介,依靠项目成功融资获取经营利润。因此,对股权众筹项目融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股权众筹自出现后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影响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因素是学者们探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影响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因素,可总结为三类:企业层面、项目层面和投资人层面。股权众筹项目融资过程是由融资前、融资中和融资后三个阶段构成的,虽然学界围绕项目融资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将研究视角局限在融资中阶段就难以形成对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的全面认识。同时,我国股权众筹行业广泛采用的投资制度是领投跟投制,其中领投人的参与是这一制度运作的核心。学者们已经证明领投人的存在能提高项目融资绩效,但领投人提高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作用机制却并未得到充分探讨,融资后领投人对项目获取后续融资的作用机理也未得到解答。因此,本文基于领投跟投制,围绕股权众筹项目融资全过程提出研究问题:一是融资前,哪些因素会影响股权众筹项目在平台上线?二是融资中,领投人是如何帮助项目获取融资的?三是在股权众筹融资成功后,具有股权众筹融资经历的企业再融资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信号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任理论,本文对上述三个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融资前影响股权众筹项目上线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距离、项目计划书中媒体的使用、企业信用、行业和回购承诺。企业与股权众筹平台的地理距离越近,项目上线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计划书中使用的媒体种类越多,项目越有可能上线;企业的信用水平集中体现了企业的质量,股权众筹平台更倾向于上线信用良好的企业发起的项目;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会受到股权众筹平台的青睐,它们发起的项目更有可能在平台上线,项目计划书中的回购承诺对项目上线有正向影响,同时回购承诺完全中介了企业信用与项目上线之间的关系。2.融资中领投人的参与是影响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关键因素,领投人对项目融资的帮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项目的直接投资。作为资金实力较强的专业投资人,领投人投资的资金量较大,能显着增加项目的融资额;二是声誉机制。领投人的声誉能够吸引跟投人对项目进行投资,声誉水平越高,越能吸引跟投人。3.融资后领投人对企业获取后续融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的基础是市场对作为专家系统的领投人产生的信任,当领投人的经验越丰富、领投人是机构时企业更有可能获取再融资。同时,企业所在地的创业环境也对项目获取新一轮融资有积极影响。本文的理论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拓展了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研究的范围。本文不仅对股权众筹项目融资中阶段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将研究视角拓展至融资前和融资后两个阶段,对股权众筹的整个融资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二是发现了领投跟投制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声誉机制;三是深化了对股权众筹中领投人作用的认识。发现了领投人提高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绩效和帮助项目获取再融资的作用机制。本文的实践贡献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微观层面的实践贡献是针对股权众筹运作过程中的三类主体:投资者、创业企业和股权众筹平台;宏观层面的实践贡献则是面向政府提出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在融资前阶段的研究中,本文讨论了企业信用对项目在平台上线的影响,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讨企业信用在融资中和融资后阶段的作用;在融资中阶段的研究中,本文仅探讨了跟投人与领投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治理机制,有必要对股权众筹中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进行研究。在融资后阶段的研究中,本文只讨论了领投人对项目再融资的作用,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分析融资后领投人的投后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吴昊[9](2011)在《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出口贸易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不过,出口结构以低质、低端商品为主,出口贸易“大”而不“强”,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小国,低端商品出口大国”特征,严重制约着我国从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的进程。从我国国情来看,人口众多而资本稀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问题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低端产品竞争加剧和国外市场需求层次的提升,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将逐渐丧失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以质取胜”的竞争要求,且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当前,提升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优化出口结构是提升出口竞争力及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金融发展滞后于出口贸易发展导致出口结构优化中面临诸多的金融约束,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制度”缺位成为制度性障碍,这严重制约着高技术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出口结构优化。基于此,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对金融与出口结构优化间的理论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内在影响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构建了出口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制度。主要内容:①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关系的理论分析,厘清金融发展影响出口结构优化的渠道,为后文建立数理模型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②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关系现状分析,基于VECM模型基础上的Wald联合检验方法检验两者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揭示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研究提供现实问题背景;③从规模经济视角,构建金融发展决定出口结构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金融部门通过克服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费用,决定出口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并讨论封闭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情况,接着,分别采用1992-2009年28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面板数据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④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视角研究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关系,并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⑤从金融发展视角,构建金融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新机制。主要结论:①中国金融发展推动了出口结构优化,但需强化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实证显示:金融中介与工业制成品出口之间具有长短期双向因果关系,金融中介、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工业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②省际金融发展对省际工业制成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影响显着,但省际金融发展对省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影响不显着;③东中西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高新技术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影响存在显着区域差异,东部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中西三大区域金融机构效率对区域高新技术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影响均显着为正;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对高新技术产品比较优势指数影响显着为正,而在中部、西部地区两者关系不显着;④从行业层面看,金融发展对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相同组间的产品、不同组间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均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对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系数最大组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影响最大。主要创新:①论文突破现有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的描述性分析,建立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展中大国金融发展决定出口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厘清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用机制和约束条件,模型既能揭示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关系,又能作为解释普遍发展中大国两者关系的理论框架,体现论文的理论价值。②基于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间在国家、省际、区域和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关系在区域、行业层面存在较大差异,深化了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为理解金融与出口结构关系的区域、行业差异成因提供了经验支持。③论文基于金融发展视角构建“三位一体”的金融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新机制,即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资本市场支持出口结构优化制度,为出口结构优化提供可行的金融调控机制。论文揭示与论证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能够为国家“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以及金融发展的步骤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决策和管理部门(如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王荣[10](2010)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生的高风险,阻碍着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常规投资的涉足;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凭借其风险分担机制和管理增值服务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探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与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而且对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认识风险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实际,研究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一、与国内外一般的风险投资研究状况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研究相当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较为薄弱。二、国内外实践表明: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能够承受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本,需要寻求高成长性的产业作为其投资场所,而高新技术产业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是内生的。如果说某一项目的最初融合有可能还是偶然的话,那么双方在某一区域的集中融合则具有必然性。三、依生态系统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由复合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复合的外部环境系统所构成。风险资本作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与信用资本交集而成的特殊资本,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着风险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种契约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风险投资的核心资产,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是保证风险投资交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各种外部要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创新环境、微观创业环境三个层面:宏观环境可分为经济、文化、政策和法律环境;中观创新环境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微观创业环境主要包括中介、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因素。四、在中国,农业风险投资业的起步虽然比一般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晚了10年,但依据本人收集的114个农业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现:中国农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投资分布出现阶段后移、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种植业、投资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绩效态势较好,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价值增值上;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但以股权转让为主体,IPO退出凸现财富示范效应,等等。五、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主要表现为:丰富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的需求拉力;高额的居民储蓄和多元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的供给推力;促进融合的第三方粘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的退出通道;先期进入农业的风险投资的示范效应等。与此同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处于“低需求—低供给”的均衡状态;对农业感兴趣的天使投资人、有农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三大主体都较缺乏。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在宏观政策体系上,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等措施创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预期收益,甚至利用政府的直接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以增加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甚至直接充当媒介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在微观创业环境上,主要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为风险投资的聚集创造物质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造天使资本、风险资本和孵化资金“多元一体”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引导本地富人和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天使投资人;二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金融投资知识、管理经验和科技知识的风险投资家队伍。三是通过塑造农业科技企业家、培植农民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式,打造优秀的农业创业企业家群体。
二、风险投资的聚集度效应与政府政策导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投资的聚集度效应与政府政策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政府引导基金的定义和特点 |
1.2.1 政府引导基金的定义 |
1.2.2 政府引导基金的特点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营模式 |
2.1.1 国外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营模式 |
2.1.2 国内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模式 |
2.2 政府引导基金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路径 |
2.2.1 政府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 |
2.2.2 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 |
2.3 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
3.1.1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
3.1.2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
3.2 信号传递假说与激励假说 |
3.2.1 信号传递假说 |
3.2.2 激励假说 |
3.3 政府支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机理 |
3.3.1 直接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
3.3.2 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 |
3.3.3 引导效应:影响市场投资行为 |
3.3.4 市场调节: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
3.4 理论设计 |
3.4.1 政府引导基金与企业技术创新 |
3.4.2 引导基金对技术创新的传导渠道 |
3.5 研究设计 |
3.5.1 被解释变量 |
3.5.2 解释变量 |
3.5.3 调节变量 |
3.5.4 控制变量 |
3.5.5 模型构建 |
4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4.2 描述性统计 |
4.3 PSM-DID实证结果 |
4.3.1 倾向匹配得分法 |
4.3.2 双重差分检验 |
4.4 异质性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改变数据样本区间 |
4.5.2 因变量替代法 |
4.6 渠道检验 |
4.6.1 现金流渠道检验 |
4.6.2 市场竞争渠道检验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2)科技企业孵化器何以激活区域创新——风险投资与孵化基金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1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
1.2 风险投资的中介作用 |
1.3 孵化基金的中介作用 |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2.1 模型设定 |
2.2 变量选择 |
2.2.1 被解释变量 |
2.2.2 解释变量 |
2.2.3 中介变量 |
(1)风险投资。 |
(2)孵化基金。 |
2.2.4 控制变量 |
2.3 数据来源 |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3.2 基准回归结果 |
3.3 稳健性检验 |
(1)剔除直辖市样本。 |
(2)随机效应模型再检验。 |
(3)空间滞后模型再检验。 |
4 科技企业孵化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
(1)风险投资的中介作用。 |
(2)孵化基金的中介作用。 |
5 科技企业孵化器影响区域创新的情景因素 |
5.1 区域特征 |
5.2 政策工具强度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展望 |
(3)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创业风险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
1.2.2 影响创业风险投资区域布局的因素研究 |
1.2.3 区域创业风险投资发展问题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长江中游城市群 |
2.1.2 创业风险投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聚集与辐射理论 |
2.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3 创业风险投资区位选择理论 |
2.2.4 区域创业风险投资合作理论 |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规模与科技创新的需求不匹配 |
3.2.2 城市群内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的聚集与辐射效果不强 |
3.2.3 城市群缺乏全局性政策发展规划,三省政府协作不紧密 |
3.2.4 城市群内部产业同质化竞争削弱合作动力,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设定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体系设定 |
4.3 创业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模型设定及检验 |
4.3.2 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回归结果分析 |
4.3.3 长江中游三大子城市群回归结果分析 |
5 国内三大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借鉴 |
5.1 长三角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2 珠三角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3 京津冀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5.4 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启示 |
6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区域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城市群科技金融合作 |
6.2 大力培育区域科技金融主体,提升区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服务能力 |
6.3 深化区域特色科技创新,吸引创业风险投资的战略性投资 |
6.4 发挥武汉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和产业信息互联互通水平 |
6.5 三大子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和产业的科学分工协调,促进风险投资在区内合理布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实证相关数据 |
致谢 |
(4)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能过剩问题: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产能过剩内涵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研究 |
一、从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二、从非市场角度对产能过剩形成原因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产能过剩测度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我国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研究 |
一、出口贸易与产能过剩 |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产能过剩 |
第五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演变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演变历程 |
一、第一轮产能过剩 |
二、第二轮产能过剩 |
三、第三轮产能过剩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变化特征 |
一、由阶段性向持续性发展 |
二、由结构性向全面性蔓延 |
三、由周期性向体制性转变 |
四、由内需型向外需型拓展 |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需求 |
二、外资比重 |
三、技术水平 |
四、市场集中度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 |
一、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二、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三、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
四、绝对σ收敛性检验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背景、基础与风险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产业格局加速调整 |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现实基础 |
一、政治环境持续稳定 |
二、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三、产业技术水平有效提高 |
四、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 |
五、金融支持体系逐渐完善 |
六、企业竞争力日渐提升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的可能风险 |
一、宏观环境层面 |
二、行业环境层面 |
三、企业内部层面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理论基础与可行路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国际贸易理论 |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三、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二节 可行路径 |
一、出口贸易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波动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一、美国产能国际转移经验 |
二、日本产能转移经验 |
三、德国产能转移经验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经济收敛性增长理论 |
2.2.1 经济收敛内涵界定 |
2.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3 区域收入趋同假说 |
2.2.4 双峰收入分布趋同 |
2.2.5 局部不确定性理论 |
2.2.6 扩散效应理论 |
2.2.7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8 增长极理论 |
2.2.9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创新发展理论 |
2.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4 社会融资理论 |
2.4.1 金融结构理论 |
2.4.2 流动性理论 |
2.4.3 金融中介理论 |
2.4.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3 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
3.1 国外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
3.2 中国经济收敛性增长文献综述 |
3.3 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
4 基于空间计量的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3 创新驱动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
4.4 创新驱动指标体系构建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1 创新驱动指标体系构建 |
4.4.2 空间相关性分析 |
4.5 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4.5.1 模型设定 |
4.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6 实证研究及结果 |
4.6.1 实证研究 |
4.6.2 结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创新驱动、财政分权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
5.4 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和权重选择 |
5.4.2 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 |
5.5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5.1 模型设定 |
5.5.2 变量说明 |
5.6 实证研究及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社会融资结构与经济收敛性增长的关系 |
6.4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及特征描述 |
6.5 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6.6 实证研究及结果 |
6.6.1 实证研究 |
6.6.2 结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风险资本退出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风险资本概况及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 |
2.1 风险资本概况 |
2.1.1 风险资本的概念 |
2.1.2 风险资本的特征 |
2.1.3 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 |
2.1.4 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 |
2.2 风险资本退出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监督认证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风险资本退出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分析 |
2.3.1 服务支持退出 |
2.3.2 不利信号传递 |
2.3.3 盈余管理兑现 |
第三章 风险资本发展及退出现状 |
3.1 风险资本发展现状 |
3.1.1 机构与基金数量持续增长,管理机构同步增加 |
3.1.2 募集资金来源多元化,银行等金融资本介入 |
3.1.3 投资种子期和成长期项目的占比提升 |
3.1.4 投资强度不断下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
3.1.5 联合投资聚集于中小项目 |
3.2 风险资本退出现状 |
3.2.1 退出方式以兼并收购和回购为主,IPO退出占比减少 |
3.2.2 退出收益率波动明显 |
3.2.3 风险资本退出现状显示出的问题 |
第四章 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假设 |
4.1.2 不同背景的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假设 |
4.2 样本与数据 |
4.3 变量与模型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3.4 模型设计 |
4.4 描述性统计 |
4.5 简单相关性分析 |
4.5.1 模型1 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
4.5.2 模型2 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
4.5.3 模型3 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回归分析 |
4.6.1 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4.6.2 不同特征的风险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4.6.3 不同特征的风险资本退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4.7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政策层面的建议 |
5.2.2 被投资公司层面的建议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创业投资概念的界定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界定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形成机理及效应分析 |
一、创业投资的基础理论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形成机理分析 |
三、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二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状 |
一、创业投资案例数情况 |
二、创业投资金额数情况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程度分析 |
一、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分析 |
第三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实证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假设 |
二、基于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三、基于人口素质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第四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
一、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二、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
第三节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一、模型估计 |
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领投跟投制的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献综述 |
2.1.1 信号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信任理论 |
2.2 相关专题文献综述 |
2.2.1 融资前阶段股权众筹运作过程研究 |
2.2.2 融资中阶段影响项目融资绩效的因素研究 |
2.2.3 融资后阶段项目再融资与退出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领投跟投制 |
3.1 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
3.1.1 联合投资的投资主体 |
3.1.2 联合投资团队建立条件 |
3.2 股权众筹合投机制 |
3.2.1 股权众筹合投的投资主体 |
3.2.2 股权众筹合投运作过程 |
3.3 股权众筹领投跟投制 |
3.3.1 领投跟投制的投资主体 |
3.3.2 领投跟投制的运作过程 |
3.4 三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
3.4.1 社会关系强度的差异 |
3.4.2 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 |
3.4.3 委托代理关系的差异 |
第四章 股权众筹项目上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假设 |
4.2.1 地域偏好与股权众筹项目上线 |
4.2.2 信号与股权众筹项目上线 |
4.3 变量与数据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设置 |
4.4 实证结果 |
4.4.1 描述性分析 |
4.4.2 实证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小结 |
第五章 股权众筹项目融资中领投人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为什么股权众筹项目需要领投人 |
5.2.2 领投人如何帮助股权众筹项目融资 |
5.2.3 跟投人在股权众筹中有何种作用 |
5.3 变量与数据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设置 |
5.4 实证结果 |
5.4.1 为什么股权众筹项目需要领投人 |
5.4.2 领投人如何帮助股权众筹项目融资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研究一的稳健性检验 |
5.5.2 研究二的稳健性检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股权众筹项目获取再融资的因素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 |
6.2.1 领投人与股权众筹项目再融资 |
6.2.2 创业环境与股权众筹项目再融资 |
6.3 变量与数据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设置 |
6.4 实证结果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理论与实践贡献 |
7.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色 |
1.4.3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实践经验借鉴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 |
2.1.2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
2.1.3 现有文献对本文研究的启发 |
2.2 理论借鉴及运用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出口结构优化理论 |
2.2.3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理论 |
2.3 实践经验借鉴 |
2.3.1 美国的经验借鉴 |
2.3.2 韩国的经验借鉴 |
2.3.3 对本文的启示 |
3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金融发展 |
3.1.2 出口结构 |
3.1.3 出口结构优化 |
3.2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关系原理 |
3.2.1 金融发展的功能分析 |
3.2.2 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理论 |
3.2.3 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变化的影响机制 |
3.2.4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理论内涵 |
3.3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 |
3.3.1 出口结构优化中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均衡分析 |
3.3.2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关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现状分析 |
4.1.1 中国金融发展的统计描述 |
4.1.2 中国出口结构的统计描述 |
4.1.3 中国出口结构与主要贸易大国出口结构的对比 |
4.2 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关系及变化趋势研究 |
4.2.1 引言 |
4.2.2 理论分析 |
4.2.3 基于VECM模型的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
4.3 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出口结构优化中的金融需求 |
4.3.2 融资渠道不畅限制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发展 |
4.3.3 出口结构优化中的金融支持制度缺位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发展决定出口结构优化的模型与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金融发展决定出口结构优化的模型分析 |
5.2.1 假设条件 |
5.2.2 消费者行为 |
5.2.3 生产者行为 |
5.2.4 金融中介与最优信贷合约 |
5.2.5 一般均衡分析 |
5.3 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5.3.1 计量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5.3.2 变量描述 |
5.3.3 估计方法说明 |
5.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东中西三大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商品技术含量视角的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关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度量 |
6.2.1 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度量的文献回顾 |
6.2.2 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测度方法说明 |
6.3 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系数的度量 |
6.4 金融发展、外部融资依赖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 |
6.5 金融发展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关系的实证检验 |
6.5.1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机制创新 |
7.1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终极目标 |
7.2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运营机制 |
7.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运营机制 |
7.2.2 商业性金融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运营机制 |
7.2.3 资本市场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运营机制 |
7.2.4 风险投资支持出口结构优化的运营机制 |
7.3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风险控制 |
7.4 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的调控机制 |
7.4.1 金融政策调控机制 |
7.4.2 金融监管调控机制 |
7.4.3 金融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调控机制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宏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2 微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3 专题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性 |
3.2 风险投资的产业选择倾向 |
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与规模聚集 |
3.3.1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合的必然性 |
3.3.2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 |
3.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聚集 |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理与运行环境 |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
4.1.1 风险投资系统的构成要素 |
4.1.2 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制 |
4.1.3 风险投资系统的内部契约关系 |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运行环境 |
4.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 |
4.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中观环境 |
4.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环境 |
5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
5.1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来源结构 |
5.2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分布 |
5.3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绩效态势 |
5.4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退出结构 |
6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6.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 |
6.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7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
7.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7.1.1 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 |
7.1.2 增加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供给的宏观政策 |
7.1.3 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交易实现的宏观政策 |
7.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区域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1 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2 “多元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 |
7.2.3 “农业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模式 |
7.3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组织体系的建设 |
7.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天使投资人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企业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1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98 家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概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风险投资的聚集度效应与政府政策导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 石小青. 浙江大学, 2021(09)
- [2]科技企业孵化器何以激活区域创新——风险投资与孵化基金的中介作用[J]. 龚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01)
- [3]长江中游城市群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 于梦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国际转移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唐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创新驱动、社会融资结构与区域经济收敛性增长[D]. 李四维. 重庆大学, 2019(05)
- [6]风险资本退出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谭鸿.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D]. 吴亚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基于领投跟投制的股权众筹项目融资研究[D]. 张大儒.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9]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 吴昊. 重庆大学, 2011(07)
- [1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 王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