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崔浩[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中男性形象嬗变研究》文中认为
杨欣[2](2021)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媒体时代,粉丝对明星的种种认知局限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上,他们所展现出的媒介形象并非粉丝经由自己直接接触了解到,而是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所建构出的“身份”,粉丝只能被动接受媒介呈现的明星媒介形象。随着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与日益低廉的媒介使用门槛使得大众传播格局转变,传播主体多元化,粉丝既是受传者也是传者,双重角色下的粉丝被赋予与媒介机构相同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权力。部分粉丝为了满足对男明星性别形象倒置的幻想,积极投身到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二次建构中,在粉丝文化内部划分出属于自己的建构空间,催生了粉丝所普遍认为的“泥塑”即将男明星以女性性别对待的“泥塑”文化的诞生。“泥塑粉”群体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的互动中,不断壮大并将女化后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广泛传播,不仅影响到男明星活动的方方面面,甚至引起巨大的舆论争议与讨论,成为不可忽略的亚文化现象。故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以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分析“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心理动因,以文本分析法呈现“泥塑粉”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特征以及粉丝视角,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对“泥塑粉”所建构的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当代女性粉丝对于社会性别的看法及思考,探讨女性粉丝社会性别建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实际认知。本文的研究主体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作为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背景的“泥塑”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分析“正苏”与“泥塑”群体割裂的根源是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社会性别认同差异,并通过分析“内娱泥塑bot”的微博粉丝分布总结出“泥塑粉”群体以青年女性为主在社交平台构建男明星的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特征;第二部分别从“泥塑粉”、文化工业以及整体社会环境分析其呈现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动因,了解其社会性别观念变化的复杂背景;第三部分利用文本分析软件以“内娱泥塑bot”中粉丝投稿为样本呈现粉丝文本世界中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并展现粉丝构建文本时的叙事人称与视角;第四部分对重塑形象背后“泥塑粉”再次陷入传统性别观念逻辑从话语、审美和男明星女性角色书写分析她们对于刻板性别意识的遵守;最后,对粉丝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中进行批判反思,肯定了其对女性性别自信的社会性别观念进步,但对其表面追求性别平等,实则利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满足自我“性暴力”式的色情幻想,充当粉丝群体对立时彼此攻击的工具,将“泥塑”当作掩盖性别不平等手段所产生的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行批判反思,再对从粉丝、媒介以及政策方面提出对后续建设男女平等和谐社会的建议性思考。
刘娜[3](2021)在《《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各大传统媒体的三微一端媒介产品都发展勃兴,对于全媒体领域的媒介形象研究也成为了颇受关注的内容。对媒介形象的研究早已有之,但往往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并且总是聚焦于某些特定群体的媒介形象展开研究。本文在媒介建构的视野下,以微博中有关两性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借用议程设置、符号互动等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被建构后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并对两性媒介形象建构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梭巡,剖析出现偏差的深层原因。具体而言,以《新京报》这一传统主流媒体在微博平台中发布的新闻报道为样本,抽取其2018、2019两年间以两性为报道主体的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对1137条样本的内容与文本分析,揭示该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建构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探析和反思,分析造成这种偏差背后的原因,以此为依据为两性媒介形象的重构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语等三大部分。绪论中对既往文献进行梳理,并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方法及抽样方式等内容。在第一章对报道样本进行类目构建,从样本数量、年龄段分布、报道基调与形象气质、身份特征、报道主题五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内容分析,并归纳概括出其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最有代表性的几种具体类型和特征。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抽象出《新京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形象存有的问题。包括两性媒介形象片面化、固化,报道倾向上负面形象被夸大,部分报道标签化、污名化,与客观实际形象不相符等等。第三章在已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思形象建构这一动态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对被建构对象和形象造成的实际负效果,揭示两性媒介形象偏离客观现实、难被更正的深层原因。第四章结合前文研究,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挖掘深度,多角度宏观呈现媒介形象、超越个案丰富议题,呈现整体真实、及时收集受众反馈等方式逐步修正两性媒介形象。研究发现,《新京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基于此构筑出两性媒介形象建构失当的动态过程,直观探讨新闻采编程序疏漏、内容生产者依照流量逻辑主观议程设置、被报道对象话语权缺失和形象偏差扩散导致的媒介形象问题,以此为依据对旧有两性媒介形象进行突破和重构。
魏兵[4](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储洁雅[5](2020)在《畅销儿童绘本中的性别图景与性别权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儿童绘本相对与欧美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在童书销售品类中排名前三,成为家长老师们积极选购的学龄前儿童读物。本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2015-2018年度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当当网”的儿童绘本借阅、销售排行榜前100本儿童绘本,整合筛选后共75本儿童绘本,分别对其中成年男性女性和未成年男孩女孩角色进行内容分析。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畅销儿童绘本中传达的性别图景,发现儿童绘本中角色出场比例总体来看是失衡的,两性形象存设定中存在定型化和刻板印象,公共领域中社会角色、私人领域的家庭角色以及亲子关系的的呈现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工和性别模式;深入统计分析绘本中两性角色表现的行为特征,发现绘本中依旧在传达“男女有别”二元对立的性别气质,并在无意识中传达了性别规范化教育;再进一步探讨了绘本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途径以及背后深刻的结构、经济和权力因素;针对上述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期实现社会角色与身份回归真实、性别关系和性别利益力求平等、性别气质多元化传达、性别再生产的积极功能,同时给出可以借鉴和期待的绘本选择;最后进行反思和讨论,认为有必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主流、进一步加强对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评估和监测机制、转变性别教育观念、童书出版应秉承“回归儿童本位”的共识。
苏博华[6](2020)在《平衡报道视野下的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文中指出为研究“全面二孩”政策下新闻媒体对育龄女性媒介形象的建构,本文以2015年第3季度到2019年第4季度共18个季度间在综合新闻网站上发表的、相关主题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并以同一平台其他传播主体的文章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中结合了内容分析、词频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平衡报道理念为视角,从媒介形象建构的三个层面,即育龄女性媒介形象相关报道的议题定位、文本结构框架和媒介形象呈现分别切入进行逐层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探究新闻媒体对育龄女性媒介形象的构建和呈现的特点,并对其平衡性予以探讨。研究发现,新闻媒体构建育龄女性的媒介形象时,虽然在微观操作层面,即两面因素的呈现和信源引证方面对报道的平衡性有较好的把握,但在形象的维度和层次建构上出现了报道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生育集体价值与女性个人价值的呈现和阐述、社会公共层面与家庭层面支持诉求的提示、育龄女性身份形象的选取三个方面的“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是采访场所的集中和对社会事件内在联系的职业性忽视、新闻媒体对非公共层面话题的漠视、社会性别的认知滞后和话语权的分配不均的问题。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话题报道的策略优化提出了部分建议。
冷智玉[7](2020)在《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 ——以里约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由于接受采访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一面而深受海内外媒体关注,成功刷新了全球各国人民对于中国运动员的形象认知。本文选取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在里约奥运会中对于傅园慧的新闻报道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以框架理论为支撑点,就报道数目、体裁、主题、来源、倾向入手,对两家媒体的报道文本展开详细探讨,总结归纳出里约奥运会期间傅园慧媒介形象塑造的五方面价值:1.个人价值:重塑对个性化运动员的评判标准及培养理念;2.媒介传播价值:运动员形象塑造向多元化和个性化转变;3.社会价值:打破唯金牌论的观念;4.国家形象价值:对外展示国家积极蓬勃的正能量;5.产业价值:助推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还探讨了对中国运动员进行报道时应该采取的策略:一是发挥主流媒体自塑功能,主动建构议题;二是报道原则多重平衡;三是借势社交媒体,双重话语空间交融,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舆论引导作用,构建积极、正面的中国运动员形象特征。总体来说,里约奥运会期间,主流媒体报道里的傅园慧是有着巨大正能量、积极乐观的新时代体育明星。伴随体育竞技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成为赛场主角,提升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与激情度,化为中国体育的一张张名片。媒介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向受众传递更具全面性、客观性、真实性的运动员形象特征,使得运动员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张丹妮[8](2020)在《《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形象关乎民族认同,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新疆成为了连接亚欧经济文化的重要战略地带,新疆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刻不容缓。民族形象的呈现和传播依赖于大众媒介,在“世界图像时代”,图片已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纸媒主要依赖于新闻照片获取注意力。所以,本文基于《新疆日报》新闻照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前两章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关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样本的选定进行了说明,对样本的类目建构进行了概述。第三、四章是本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新闻照片的画面呈现内容和画面的呈现形式——照片拍摄范式,将所选新闻照片进行量化分析。新闻照片的画面呈现内容分析是从照片反映主题和主体人物行为活动两方面进行的。画面的呈现形式分析是基于照片拍摄范式进行的,即新闻照片的景别大小、拍摄高度、画面主体人物表情倾向、画面主体人物性别呈现。对新闻照片内容分析后发现,《新疆日报》新闻照片在建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时以正面宣传为主,建构了一个“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形象,具体表现为:民众之间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日常,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彰显着团结一致性;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群体勤劳奋进,并且特别描绘了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现代形象,以及民众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五章是本文第三部分,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几张极具典型性的新闻照片进行符号学解析。通过符号学相关分析工具发现,新闻照片通过展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平凡瞬间,描绘出新疆少数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不畏艰辛以及各族民众之间的团结一心的神话,从而建构出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最后一部分包括第六、七两章,包括结语以及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一些不足之处,相应地提出包括新闻报道层面和照片拍摄层面的提升路径及措施,希望能为媒介形象的视觉建构实践提供一些思路。
陈凌[9](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认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刘静珊[10](2020)在《框架理论下保健品诈骗报道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老年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例》文中提出2020年1月8日,时隔权健公司被自媒体揭露涉嫌虚假宣传、传销一年之后,“权健传销案”公开宣判。权健事件暴露了保健品市场的种种乱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保健品对老年人的“残害”,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本研究选择《人民日报》《老年日报》“澎湃新闻”的保健品诈骗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17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谭克达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和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媒介形象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并从整体性、对比性和历时性三个维度探讨国内媒体建构受诈骗老年人群体媒介形象的路径。研究发现,从整体性角度出发,三家媒体建构了比现实更加衰老、较多以群体出现、地域形象代表性有待提升、丧失社会职业角色的受诈骗老年人形象,和凸显失去判断力的“高知”形象和因保健品致贫的“贫民”形象;健康焦虑严重、处于“信息孤岛”和“精神孤岛”的悲惨形象;反应迟缓、亟待被拯救的形象;自身权益严重被侵犯却保持沉默的形象;因缺乏法律和维权意识而遭受权益损失的无助形象。从对比性角度出发,三家媒体的媒体性质有所不同,偏好的新闻框架也不同,因此建构的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倾向于报道受诈骗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的媒介形象更为凄惨、无助,以引导舆论的关注和倡导社会各界的关怀;作为面向老年读者的专业性报纸的《老年日报》,呈现的老年人形象较为积极、正面,以打造一个老年人表达和提升的群体互动平台和精神家园;作为新媒体平台的“澎湃新闻”,呈现的老年人形象整体上较为立体、多面,向读者提供多元解读和深入思考。从历时性角度出发,受诈骗老年人媒介形象的代表性逐渐减弱,衰老无用、被动沉默的受诈骗老年人依然是主要形象。受诈骗老年人形象的稳定性体现为:性别保持均衡;退休前职业始终缺失;一直突出没有发现被骗的受诈骗老年人媒介形象。受诈骗老年人形象的渐变性体现为:从2017年开始,从均衡各年龄段的老年人转向偏重七八旬老人,从均衡不同地域的老年人转向个体城镇老年人;从2016年起,老年人受诈骗的主观因素的呈现从分布均衡变成突出“防治疾病”主观因素;积极维权的老年人媒介形象逐渐淡化,没有维权的老年人媒介形象成为主要形象。此外,五年的报道可以划分为简单呈现阶段(2015年)、消极呈现阶段(2016年至2017年)、政策宣传阶段(2018年-2019年)分别对应差异化的形象、标签化的形象、回归客观的形象。
二、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新媒体时代下的粉丝权力提升 |
2.粉丝的社会性别观念变化 |
3.“泥塑”行为引起争议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媒介与性别研究 |
2.粉丝文化研究 |
3.媒介性别形象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社会性别理论 |
2.叙事学视点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1.参与式观察法 |
2.文本分析法 |
3.深度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 |
一、“泥塑粉”的概念界定 |
(一)“泥塑粉”身份的形成 |
1.“玛丽苏”到“苏”的演变 |
2.作为性别认同实践的“泥塑” |
(二)“泥塑粉”的群体构成与行为特征 |
1.行为主体:青年女性粉丝 |
2.建构对象:男明星 |
3.形象建构平台:社交媒体 |
二、消费与赋权:社会性别文化观念变化背景 |
(一)宏观:传统性别文化的继承与更迭 |
1.传统文化中的男色审美 |
2.逐渐开放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 |
3.积极参与青年亚文化的“Z世代” |
(二)中观:消费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合谋 |
1.迎合粉丝经济市场的消费品 |
2.文化工业对粉丝的赋权与利用 |
3.男明星与“泥塑粉”互动中的形象设计 |
(三)微观:“泥塑粉”的性别意识初动 |
1.男明星模糊传统性别气质的美 |
2.“女性”是个褒义词 |
3.满足自我的精神投射与寄托 |
4.颠覆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安排的逆反心理 |
三、 形象解读:“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文本呈现 |
(一)粉丝文本中男明星的女性性别形象 |
1.亲属与亲密关系女性形象 |
2.职业女性形象 |
3.童话与神话女性形象 |
4.美少女女性形象 |
(二)粉丝文本中的叙事人称与视角 |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
2.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
四、规训与约束:形象重塑背后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遵守 |
(一)男权话语的形象建构模式 |
(二)再次落入男性视角的女性“凝视” |
(三)性别刻板印象中的女性角色安排 |
五、“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批判反思 |
(一)对社会性别文化环境影响 |
1.粉丝堕入极端的色情幻想 |
2.群体网络暴力频发 |
3.引发社会性别意识倒退 |
(二)发展思考 |
1.提升粉丝媒介与性别的双重素养 |
2.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敏感意识 |
3.继续深入贯彻“男女平等”的国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致谢 |
(3)《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京报》官方微博报道中两性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男性占据主导地位 |
第二节 年龄段:对女性年龄的关注和强调 |
第三节 报道基调及形象气质分析 |
第四节 家庭及职业身份特征差异 |
第五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报道主题差异 |
第六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具体类型与特征 |
第二章 《新京报》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固化与片面化 |
第二节 报道的立场倾向:负面形象被夸大 |
第三节 部分报道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 |
第四节 两性媒介形象与客观现实的偏差 |
第三章 对《新京报》建构形象动态过程的反思 |
第一节 媒介形象建构程序失当 |
第二节 流量逻辑裹挟媒介形象扁平化 |
第三节 主观议程设置与媒介建构 |
第四节 被建构对象话语权缺失的客观实际 |
第五节 形象偏差极化传播加深负效果 |
第四章 两性媒介形象的突破与重构 |
第一节 挖掘深度,多角度建构媒介形象 |
第二节 超越个案丰富议题,呈现整体真实 |
第三节 收集受众反馈,修正两性媒介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畅销儿童绘本中的性别图景与性别权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动机和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畅销儿童绘本中呈现的性别图景 |
2.1 儿童绘本中塑造的未成年人性别形象及图景 |
2.2 儿童绘本中塑造的成年人性别形象及图景 |
2.3 儿童绘本中人物角色呈现的性别行为特征探究 |
3.解构畅销儿童绘本中的社会性别 |
3.1 性别出场格局——被遮蔽的性别失衡 |
3.2 绘本中两性性别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3.3 绘本中的性别角色与性别分工模式探析 |
3.4 绘本中的性别叙事和性别结构 |
4.畅销儿童绘本再解读——对社会性别的建构及规训 |
4.1 畅销儿童绘本中建构社会性别的重要途径 |
4.2 女性主义视角下畅销儿童绘本性别图景背后 |
5.展望探索与总结反思 |
5.1 对绘本建构性别图景的展望与探索 |
5.2 总结 |
5.3 讨论与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州图书馆绘本类图书借阅排行(2015-2018) |
附录二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绘本类图书借阅排行(2015-2018) |
附录三 当当绘本类图书综合畅销排行榜 |
附录四 最终编码样本库绘本 |
致谢 |
(6)平衡报道视野下的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方法 |
2.3 样本抽样与数据获取 |
3.“舞台”选择的平衡:报道的议题定位 |
3.1 发布时机:作为宏大事件背景的育龄女性案例 |
3.2 新闻类型:附着“社会时事”属性的生育报道 |
3.3 报道主题:“锦上添花式”的显性生育话题探讨 |
4.“剧本”选择的平衡:报道的文本结构框架 |
4.1 报道体裁和角度:利用具体个案“讲故事” |
4.2 引述材料来源:女性自述材料的有力论证 |
4.3 归因和解决方案:对公共支持决定作用的强调 |
5.“角色”选择的平衡: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特征 |
5.1 报道中育龄女性媒介形象的主要标签 |
5.2 形象呈现的倾向性:女性生育成本的“合理化” |
6.总结与讨论 |
6.1 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建构中的平衡性探讨 |
6.2 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建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
6.3 “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话题报道策略优化建议 |
6.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育龄女性媒介形象报道编码表 |
后记 |
(7)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 ——以里约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媒介形象的理论研究 |
2.1.1 有关形象的理论研究 |
2.1.2 有关媒介形象的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被传播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
2.3 国内外体育传播与媒介形象建构的研究 |
2.3.1 体育报道与国家形象建构 |
2.3.2 体育报道对运动员的职业形象建构 |
2.3.3 有关傅园慧的媒介形象建构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设计 |
3.2.1 样本选择 |
3.2.2 类目构建 |
3.3 研究方法 |
3.3.1 案例分析法 |
3.3.2 内容分析法 |
3.3.3 逻辑分析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5 文献资料法 |
4.分析与讨论 |
4.1 国内主流媒体对傅园慧报道的内容分析 |
4.1.1 报道数量 |
4.1.2 报道体裁 |
4.1.3 新闻来源 |
4.1.4 报道倾向 |
4.1.5 报道主题 |
4.2 傅园慧媒介形象塑造的价值分析 |
4.2.1 媒介传播对运动员形象塑造产生的个人价值 |
4.2.2 媒介传播对运动员形象塑造向多元化和个性化转变 |
4.2.3 媒介传播对运动员形象塑造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
4.2.4 媒介传播对运动员形象塑造有一定的国家形象价值 |
4.2.5 媒介传播对运动员的形象塑造商业价值 |
5.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1.1 傅园慧媒介形象塑造的价值 |
5.1.2 傅园慧媒介形象塑造的创新点 |
5.1.3 傅园慧媒介形象塑造的不足之处 |
5.2 建议 |
5.2.1 发挥主流媒体自塑功能,主动建构议题 |
5.2.2 报道原则多重平衡 |
5.2.3 借势社交媒体,双重话语空间交融 |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新闻报道的链接与截图 |
致谢 |
(8)《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新闻照片及其符号功能 |
1.2.2 媒介形象与民族形象 |
1.2.3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
1.3.2 大众传媒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 |
1.3.3 大众传媒的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第2章 样本概述 |
2.1 样本的选取说明 |
2.1.1 报纸的选择 |
2.1.2 时间段选取 |
2.1.3 分析单位 |
2.2 样本的类目建构 |
2.2.1 根据照片呈现内容进行分类 |
2.2.2 根据照片呈现形式进行分类 |
第3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内容分析 |
3.1 样本数量及其变化趋势 |
3.2 新闻照片的内容分析 |
3.2.1 反映主题 |
3.2.2 行为活动 |
3.3 新闻照片的拍摄范式分析 |
3.3.1 画面拍摄高度 |
3.3.2 画面景别大小 |
3.3.3 画面主体人物表情倾向 |
3.3.4 画面主体人物性别呈现 |
第4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分析 |
4.1 和睦相处、休戚与共的新疆少数民族 |
4.1.1 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和衷共济 |
4.1.2 丰富的文化生活彰显着团结一致性 |
4.2 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 |
4.2.1 青年群体勤劳奋进 |
4.2.2 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精神面貌 |
4.2.3 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方式 |
第5章 新闻照片中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符号学解析 |
5.1 理论阐释:神话系统及其意指实践 |
5.1.1 神话系统 |
5.1.2 意指实践 |
5.2 个案分析:“和谐共处、休戚与共,共同繁荣进步”的新疆少数民族 |
5.2.1 《托乎提汗·库尔班一家人在新疆大地播散民族团结的种子》 |
5.2.2 《让亲戚的日子更红火》 |
5.2.3 《风雪来袭对我区交通农业影响不大》 |
5.2.4 《农民的“电保姆”麦迪尼亚提》 |
第6章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不足及其提升路径和措施 |
6.1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不足之处 |
6.1.1 少数民族文化的表达内容单调缺乏细节 |
6.1.2 少数民族群众的奋发精神缺乏圆满呈现 |
6.2 新疆少数民族形象视觉建构的提升路径及措施 |
6.2.1 新闻报道的提升建议 |
6.2.2 照片拍摄的提升建议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框架理论下保健品诈骗报道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老年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框架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样本选取 |
四、类目建构 |
五、信度检验 |
第三章 研究发现 |
一、数据统计 |
二、整体性角度: 三家媒体受诈骗老年人媒介形象的整体特征 |
三、对比性角度: 三家媒体受诈骗老年人媒介形象的差异 |
四、历时性角度: 2015年-2019年受诈骗老年人媒介形象演变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中男性形象嬗变研究[D]. 崔浩.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D]. 杨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刘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畅销儿童绘本中的性别图景与性别权力研究[D]. 储洁雅. 暨南大学, 2020(04)
- [6]平衡报道视野下的育龄女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D]. 苏博华. 暨南大学, 2020(04)
- [7]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 ——以里约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为例[D]. 冷智玉.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新疆日报》(汉文版)对新疆少数民族形象的视觉建构 ——基于2014-2019年新闻照片的研究[D]. 张丹妮.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框架理论下保健品诈骗报道中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老年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例[D]. 刘静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