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增香产酯神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磊,穆敏敏,文成兵,陈琦,龙治国[1](2022)在《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有效提高白酒中风味物质含量,改善酒质,提高白酒名优酒率。阐述了产香功能微生物的选育、强化大曲、人工老窖、酯化酶技术、黄水等酿造副产物利用等多个方面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成果,并对浓香型白酒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优质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提供技术参考。
范光森,吴秋华,刘朋肖,富志磊,朱宇婷,成柳洁,杨然,李秀婷[2](2021)在《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酸-醇的酶促反应,并且确定了酯化酶中的脂肪酶对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酶促催化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进而简单介绍脂肪酶及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论述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的研究现状,并探索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中的研究前景。
刘绪兴,程鹏,陈才,冯潜,文章,杨生智,陈杰[3](2020)在《真菌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大曲酒中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与酵母菌同属真菌。真菌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有产酶、生香、产酯等作用,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白酒行业对真菌的研究不断加深。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列出了霉菌和酵母菌在大曲酒制曲和制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两者的纯化培养工艺做了简要介绍。
颜丽[4](2020)在《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主要通过不同菌种联合发酵的方式提高浓香型大曲的酯化力,酯化力高低主要取决于浓香型酒液中己酸乙酯的含量,己酸乙酯含量越高,酒香越浓。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浓香型大曲中高酯化力菌株的筛选与鉴定。利用酯化酶吸收分解三丁酸甘油酯的特性从浓香型中温大曲中筛选出一株酯化力高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菌种鉴定手册得出该菌株是一株丛毛红曲霉。(2)探究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制作浓香型大曲的制曲方式。通过实验证明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方式为分别接种于最适发酵培养基后将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曲料以2:1的比例混合,得出酯化力为45.68mg/g·100h。(3)探究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发酵制作浓香型大曲制曲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培养基条件与培养条件分别对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条件。使用了Plackett-Burman方法对显着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丛毛红曲霉酯化力的显着因素为初始含水量、大米粒度、接种量与反应时间;影响华根霉酯化力的显着因素为初始含水量、橄榄油添加量、反应时间。接着运用了design expert 8.0.5对显着性因子进行了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丛毛红曲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添加量为40%,麸皮添加量为10%,初始含水量为40%,3%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大米粒度12目、p H为4、接种量为12%,反应时间为144 h;华根霉最佳工艺条件为豆饼粉添加量为6%,麸皮添加量为40%,初始含水量为70%,2.5%葡萄糖、4%蛋白胨、3%橄榄油、p H为5、接种量为9%,反应时间为120 h。最后将二者曲料以2:1的比例混合后,测定酯化力为75.03mg/g·100h。
崔海灏[5](2020)在《十里香酒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里香酒拥有悠久的酿造历史,生产过程中以小麦制作中高温大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续糟配料,混蒸混烧,以泥窖作为发酵容器,经过酒海和陶坛长期恒温储藏,所酿造的十里香酒具有典型的浓香风格,是河北省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本课题为河北大学与十里香股份公司项目合作课题,旨在在酒醅发酵过程中筛选出产酯酵母并应用到白酒发酵中,以提高白酒酯香及优化各种酯的组成比例。本研究从发酵酒醅(不同阶段)中分离筛选出适合十里香酒酿造的产酯酵母,结合十里香酒发酵工艺特点,分析应用之后原酒色谱骨架成分,同时对其酿酒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通过生物途径提高十里香酒品质提供技术支持。本课题首先研究分析了酒醅指标及酒醅真菌演替规律,酒醅中水分、酸度、酒精度随发酵时间推进而升高,还原糖随发酵时间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淀粉随发酵时间的推进呈降低的趋势,且上、中、下层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在发酵后期,下层酒醅的水分、酸度、酒精度要比中层、上层酒醅高。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上、中、下层酒醅真菌shannon、Simpson、chao1、ACE均从整体上呈现先升高后略降低的趋势,其中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含量占总丰度的80.1%,发酵酒醅中热子囊菌属真菌、假丝酵母属真菌相对丰度整体上保持较高比例,是十里香酒酿造过程中的优势真菌属。本研究对可培养酵母菌进行了筛选分离及形态聚类。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72株,将其区分为19个不同的形态,其中形态1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为分别占28.6%、40.2%、33.8%、22%,在所筛选的酵母中占30.9%。在十里香酒发酵过程中的前期阶段,形态1型为优势酵母菌,但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形态10型为本文所研究的产酯酵母。本研究对筛选出酵母菌的产酯情况、酿酒环境适应性、分子鉴定进行了研究。通过产酯定性、定量实验及分子鉴定实验,确定形态10型酵母为拜耳结合酵母,能够代谢产己酸乙酯。该株酵母在25-30℃,pH5.0时酯酶有较高活性,葡萄糖对酯酶活性并无显着的影响,而乙醇的存在对酯酶活性呈抑制作用,Cu2+、Zn2+、Pb2+对酯酶活性均呈现出抑制作用,Ca2+、Mg2+、Mn2+、Fe3+、Na+、K+对酯酶活性呈现出激活作用。本文对产酯酵母的扩大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生产应用试验。最终确定的扩大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63%、蛋白胨4%、酵母浸粉3%、温度32℃、pH值5.5、搅拌速率180 r/min、接种量8%。通过引入拜耳结合酵母的方式可以改善酒醅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的含量,提高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的比例、达到了实验目的。
任津莹[6](2020)在《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文中指出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清香型大类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其含量的变化对此类白酒的风味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白酒中的乳酸乙酯主要由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同乙醇酯化产生,而清洁化、机械化生产的日渐实施,自然气候的变化及人为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等,均会引起白酒发酵体系中乳酸菌丰度的变化,最终导致乳酸乙酯合成不稳定,甚至出现减产(出酒率下降)等重大生产问题;乙酸乙酯一般由生香酵母在发酵后期合成,而生香酵母的出酒率较低,同时酿酒酵母产生的酒精对其有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酿酒酵母菌株。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分别对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eAT9、VAAT进行了二拷贝和三拷贝过表达。随着AAT拷贝数的增加,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逐渐提高。最终多拷贝AAT的菌株Tcp-tA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为346.39±3.99 mg/L 和 690.82±12.09 mg/L,较亲本菌株 Tcp-A 分别提高了 11.57%、32.31%;菌株Tmt-tV乙酸乙酯的生成量为110.93±11.57 mg/L,较亲本菌株Tmt-V提高了31.53%,乳酸乙酯生成量有小幅提升。结果表明,增加AAT的拷贝数,有利于催化更多的乳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乙醇反应生成相应的酯;(2)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对线粒体外膜孔蛋白基因por2、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基因MPC2进行单敲除和组合敲除,试图通过阻碍酵母胞质中的丙酮酸向线粒体转运进而提高目标酯的生成量。结果发现Δpor2对于阻碍丙酮酸从酵母胞质向线粒体转运有效果,而ΔMPC2无明显效果。之后对多拷贝AAT的酵母菌株敲除por2基因,发现这两种代谢策略对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生成量的提高有叠加效果。最终菌株Tcp-tA△P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较亲本菌株Tcp-A分别提高了 35.43%、29.81%,分别达 420.48±6.03 mg/L、677.74±6.87 mg/L;菌株 Tmt-tVΔP 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较亲本菌株Tmt-V分别提高了 11.27%、50.85%,分别为252.33±5.57 mg/L、127.23±10.99 mg/L;(3)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1、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试图通过增加酵母胞质内的乙酰辅酶A含量进而提高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最终菌株Tcp-A-16、Tmt-V-16的乙酸乙酯生成量为592.19±1.33 mg/L 和 104.85±10.37 mg/L,较亲本菌株 Tcp-A、Tmt-V 分别提高了 13.42%、24.32%;而乳酸乙酯生成量并未如预期呈现上升趋势,反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终菌株Tcp-A-16 降低了 24.95%,Tmt-V-16 降低了 27.82%。
李兵,张超,王玉霞,王娟,蔡馨,杨茂,邢莲[7](2019)在《白酒大曲功能微生物与酶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着名六大蒸馏酒之一。酒曲是我国白酒必不可少的发酵剂,为白酒发酵提供必要的糖化力、酒化力和风味前体,并承载着发酵的启动和顺利进行所必需的微生物菌群和各类功能酶系。作为影响白酒品质、类型和风格的粗酶制剂,众多研究都聚焦于揭示酒曲中微生物和相关酶系的功能、作用和类群的奥秘。该文从酒曲原料、制作、发酵、成熟等工艺过程出发,阐述各工艺过程的要求和特点,分析酒曲发酵和成熟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类别和作用,以及多种酶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曲微生物、酶系和白酒酿造研究方面提出展望。
王欢[8](2019)在《基于微生物组学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及酒体风味研究》文中提出酱香型白酒独一无二的酒体风格主要源于复杂的酿造工艺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高温堆积发酵是酱香型白酒特殊的工艺之一,可网罗大量的微生物,增加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对酱香白酒的风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是解析酱香型白酒发酵机制和风味形成的基础,单一方法研究取得的成果有限。微生物组学因其融合微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可多角度揭示自然发酵过程网罗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对酒体风味的影响。本课题以微生物组学为导向,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耦联可培养手段对酱香型白酒三、四、五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对产香细菌及其组合的风味特征进行初步探究,获得如下成果:(1)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酱香型白酒三、四、五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中共检出17个细菌门、5个真菌门。其中,优势细菌门为Firmicutes(厚壁菌门),真菌门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属水平上,共获得237个细菌属,230个真菌属。其中,有14个细菌属是酱香型白酒三、四、五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中重要的细菌菌属,且Acetobacter(丙酸杆菌)和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在该系统中主要呈现负相关,而其他的12个细菌属呈现正相关;16个真菌属是重要的真菌属,其在发酵过程起均呈现正相关。(2)利用可培养手段,在酱香型白酒三、四、五轮次堆积发酵酒醅中共分离出细菌221株,酵母155株,霉菌81株;经分子鉴定、同源性分析,共获得24种细菌,13种酵母,20种霉菌。不同细菌归属于11个属,其中,Bacillus(芽孢杆菌属)、Brevundimonas(短波单胞菌属)、Micrococcus(微球菌属)是其主要细菌属。不同酵母归属于8个属,且Saccharomyces(酵母属)和Pichia(毕赤酵母属)是主要酵母属。霉菌分别归属于15个属,其中,Aspergillus(曲霉属)和Penicillium(青霉属)是主要霉菌属。(3)通过细菌固态发酵的感官评定,所选菌株固态发酵时主要呈现发酵香、原料香、典型香和异香,原料香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发酵香、陈酿香、植物香和焦香在发酵过程中呈香强度变化不大。不同菌株的风味轮廓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其中15株细菌可呈现典型酱香,4株细菌主要呈现异香,而5株细菌不呈香。(4)根据呈香特性,运用HS-SPME联合GC-MS对20株细菌发酵代谢产物进行测定,共检测出风味物质253种,其中芳香族化合物71种,烷烃类41种,醛酮类49种,萜烯类2种,含氮类16种,醇类21种,呋喃类2种,含硫化合物2种,酯类31种,酸类5种,其他13种。不同菌株生成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在分类上差异不大,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烷烃类、醛酮类、含氮类、醇类和酯类;不同菌株代谢产物化学分类的平均含量中,含氮类化合物最高,其次是烷烃类、醛酮类和呋喃类,萜烯类和硫化物的含量最低。此外,4-乙基愈创木酚是短小芽孢杆菌的特征性发酵产物。(5)根据微生物进化关系和呈香特征,将3个属,10株菌建立5个细菌组合,其固态发酵主要呈现原料香、典型香和异香。不同细菌组中风味物质种类较多的是芳香族、其次是烷烃类、醛酮类和醇类化合物。与组合前的单菌株相比,5个组在风味物质的种类上无较大变化,但在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
魏志阳[9](2019)在《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文中提出丢糟是白酒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呈香呈味物质,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白酒丢糟,对我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采用纯种培养选育的高产酯低产高级醇酿酒酵母与复合酶制剂协同糖化发酵,对丢糟加粮再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达到产酒生香同步;同时利用酒尾和纯种培养乳酸菌生物合成乳酸乙酯,生产具有老白干香型特征的优质白酒,实现白酒酿造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1)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乳酸、乙酸、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乳酸、乙酸、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在一定范围内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1,相对标准偏差(RSD)≤2.5%,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发酵酒醅用10%(v/v)乙醇溶液静置萃取30 min后检测,发现四种物质的回收率均在93.2%~104.9%之间,符合老白干香型白酒酒醅定量检测的要求。(2)构建了过表达醇乙酰基转移酶编码基因ATF1同时敲除酯水解酶编码基因IAH1的重组菌株MY-12。发酵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菌株AY-12相比,重组菌株乙酸乙酯含量增加了 20倍,乙酸异戊酯含量提高到49.74 mg/L,高级醇降低了 45.0%,而基本发酵性能无明显变化。(3)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最适发酵条件为配糟比1:3,酸性蛋白酶30 U/g原料,MY-12酵母接种量0.3亿/g原料,KH2PO4 0.18 g/100g,MgS04 0.14 g/100g,发酵周期21天。在该发酵条件下,酒醅含酒量达8.0%(v/w),是三茬发酵酒醅中酒精含量的5~7倍,主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高级醇的含量分别为16.7 mg/100g、41.7 mg/100g和14.1 mg/100g,所生产的白酒与三茬酒相比,不仅在质量和产量上均有很大提高,且残淀粉降低了两个百分点。(4)对干酪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和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Nov-435)在水相中催化酒尾和乳酸发酵液合成乳酸乙酯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糖含量12g/100mL,发酵温度35℃,接种量10%,发酵周期15天,乳酸含量达86.02 g/L;制备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最佳工艺为酒度40%vol的酒尾与乳酸发酵液体积比1:1,pH=3.0,酯化酶0.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1d,乳酸乙酯含量达12.05 g/L。(5)酯化液在白酒生产中应用的研究发现,制备调味酒的最佳酒精度为45%vol,此时不仅乳酸乙酯含量较高(17.62 g/L),而且酒体清澈透明;添加相当于酒醅量10%的酯化液串蒸后基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即可达到老白干大茬、二茬优质酒的水平。
邢爽[10](2018)在《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酯类物质是白酒中占比最大的风味物质,探明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的形成规律,为白酒生产中酯类物质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对提高白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从产酯酵母、大曲/麸曲酯化酶以及脂肪酶的角度,研究白酒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形成规律。(1)以卡特多菲毕赤酵母、克鲁斯假丝酵母、汉逊酵母、球拟酵母和高产酯酿酒酵母为代表研究发酵条件对产酯酵母的影响,结果显示除高产酯酿酒酵母外,供氧情况对其他产酯酵母均有显着影响,供氧越弱酵母的酒度和发酵度越低,适度供氧有利于酵母产酯。pH对产酯酵母有一定影响,酵母的最适产酒pH和最适产酯pH不同。温度对产酯酵母的影响较为显着,低于28℃时酵母的酒度和发酵度较低,但有利于产酯(除球拟酵母外),球拟酵母28℃产酯最高。由此可见,高产酯酿酒酵母的应用广泛,其他四种产酯酵母不能直接入池发酵,可做成酯化液或固态香醅再入池发酵或与池内酒醅混蒸。(2)研究不同香型大曲酯化酶的特性结果显示,清香型大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的酶活力较大,浓香型大曲催化合成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的酶活力较大,酱香型大曲酶活力较小;底物酸浓度和pH对大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较为显着,大曲酯化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最适pH在4.0-5.0范围内,合成乳酸乙酯的最适pH在7.0-8.0,指出了白酒酸酯比例失衡的原因,合理利用大曲酯化酶特性可有效提高酒质。(3)研究麸曲酯化酶特性结果发现,烟色红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酶活力较高,米根霉曲催化合成乳酸乙酯酶活力较高。底物酸浓度和pH对麸曲酯化酶活力具有一定影响,麸曲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的最适pH在白酒发酵范围内,但催化乳酸乙酯的最适pH为6.0-7.0。(4)通过对脂肪酶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Novozym435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的酶活力较大;华南理工大学提供的脂肪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活力较大。Novozym435脂肪酶1、华南理工大学提供的脂肪酶2、绿微康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脂肪酶3催化合成四种酯类物质的最适pH符合白酒发酵环境。
二、高产增香产酯神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增香产酯神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香功能菌株的选育 |
2 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
2.1 强化大曲技术 |
2.2 人工老窖技术 |
2.3 酯化酶技术的应用 |
3 酿造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
4 展望 |
(2)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白酒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 |
1.1 原料带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 |
1.2 酸-醇非酶促自身化学反应形成白酒中酯类化合物 |
1.3 酯化酶催化酸-醇酯化形成白酒中酯类化合物 |
2 脂肪酶及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 |
2.1 脂肪酶 |
2.2 脂肪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 |
3 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研究现状 |
4 结论与展望 |
(3)真菌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真菌在大曲酒制曲生产中的应用 |
1.1 真菌在清香大曲制曲生产中的应用 |
1.1.1 霉菌 |
1.1.2 酵母 |
1.2 真菌在浓香大曲制曲生产中的应用 |
1.2.1 霉菌 |
1.2.2 酵母 |
1.3 真菌在酱香大曲制曲生产中的应用 |
1.3.1 霉菌 |
1.3.2 酵母 |
2 真菌在大曲酒制酒生产中的应用 |
2.1 真菌在清香型大曲酒制酒中的应用 |
2.1.1 霉菌 |
2.1.2 酵母 |
2.2 真菌在浓香型白酒制酒中的应用 |
2.2.1 霉菌 |
2.2.2 酵母 |
2.3 真菌在酱香型白酒制酒中的应用 |
2.3.1 霉菌 |
2.3.2 酵母 |
2.4 真菌在丢糟中的应用 |
3 真菌的纯种培养工艺流程 |
3.1 原料 |
3.2 初级培养 |
3.2.1 试管培养 |
3.2.2 三角瓶培养 |
3.3 真菌扩大培养 |
3.3.1 霉菌的浅盘曲种的培养 |
3.3.2 酵母的种子罐培养 |
3.4 菌种的生产 |
4 总结与展望 |
(4)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酒曲概述 |
1.1.1 酒曲的分类 |
1.1.2 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系介绍 |
1.2 菌种概述 |
1.2.1 华根霉 |
1.2.2 红曲霉 |
1.3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 |
1.3.1 固态发酵基质介绍 |
1.3.2 固态发酵方式的优势分析 |
1.4 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酯化力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3 实验过程 |
2.3.1 主要培养基配置过程 |
2.3.2 大曲中水分含量及酯化力测定 |
2.3.3 高酯化力菌种的分离纯化 |
2.3.4 高酯化力菌种的初筛 |
2.3.5 高酯化力菌种的复筛 |
2.3.6 高酯化力菌种的鉴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大曲酯化力和含水量测定结果 |
2.4.2 大曲中高酯化力菌株的初筛结果 |
2.4.3 大曲中高产酯化酶菌株的复筛结果 |
2.4.4 形态学鉴定结果 |
2.4.5 生理生化鉴定 |
2.4.6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丛毛红曲霉联合华根霉混菌制曲方式选择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器材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过程 |
3.3.1 菌种活化 |
3.3.2 菌种共培养实验 |
3.3.3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种子液制备 |
3.3.4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测定 |
3.3.5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联合制曲方式的确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种共培养实验 |
3.4.2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酯化力测定 |
3.4.3 丛毛红曲霉与华根霉混合发酵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丛毛红曲霉联合华根霉混菌制曲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器材 |
4.2.2 实验药品 |
4.3 实验过程 |
4.3.1 酯化力测定方法 |
4.3.2 固态培养基pH的调节与测定 |
4.3.3 菌种发酵培养基基质种类及添加量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
4.3.4 麸皮含量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
4.3.5 基质厚度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
4.3.6 初始含水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7 不同碳源及含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8 不同氮源及添加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9 培养pH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10 接种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11 培养时间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3.12 其他条件对酯化力的影响 |
4.3.13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实验 |
4.3.14 Box-Benhnken优化丛毛红曲霉的酯化力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菌种发酵培养基基质种类及添加量的选择 |
4.4.2 麸皮添加量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
4.4.3 基质厚度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
4.4.4 不同碳氮源及添加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4.5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
4.4.6 培养pH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4.7 接种量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4.8 培养时间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4.9 其他因素对菌种酯化力的影响 |
4.4.10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分析 |
4.4.11 Box-Benhnken试验结果分析 |
4.5 验证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十里香酒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酒及十里香酒 |
1.1.1 白酒概述 |
1.1.2 十里香酒概述 |
1.1.3 酯类物质的生成 |
1.2 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酵母及产酯酵母 |
1.3.1 酵母 |
1.3.2 产酯酵母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二章 发酵过程中酒醅指标及真菌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酒醅理化指标测定 |
2.2.2 酒醅真菌宏基因组测序 |
2.2.3 酒醅理化指标与真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酿造过程中酒醅理化指标变化研究 |
2.3.2 酿造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
2.3.3 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酵酒醅中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形态学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酵母筛选时间段酒醅的确定 |
3.2.2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
3.2.3酵母的形态学观察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不同时间段酒醅酵母数量情况 |
3.3.2 不同时间段酒醅酯化力情况 |
3.3.3 酵母菌分离结果 |
3.3.4 酵母菌菌的形态聚类结果 |
3.3.5 不同形态酵母菌在高酯化力酒醅中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酯酵母筛选、鉴定与产酯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产酯酵母菌株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
4.2.2 产酯酵母菌株的鉴定 |
4.2.3 酯酶在酵母细胞中的定位 |
4.2.4 酿酒环境适应性研究 |
4.2.5 酶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产酯酵母定性 |
4.3.2 产酯酵母代谢产物定量 |
4.3.3 产酯酵母菌株的鉴定 |
4.3.4 酯酶在酵母细胞中的定位 |
4.3.5 酿酒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 |
4.3.6 酶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酯酵母提高己乙比的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设备 |
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5.2.1 酒醅中四大酯测定 |
5.2.2 原酒中主要酯类测定 |
5.2.3 产酯酵母扩大培养 |
5.2.4 功能菌应用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酒醅及原酒主要酯类测定结果 |
5.3.2 酵母菌扩大培养研究结果 |
5.3.3 产酯酵母应用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酒概况 |
1.2 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概述 |
1.2.1 醇类物质 |
1.2.2 醛类物质 |
1.2.3 酸类物质 |
1.2.4 酯类物质 |
1.3 酯类物质合成途径和机理 |
1.3.1 酯化反应途径 |
1.3.2 脂肪酶途径 |
1.3.3 半缩醛脱氢途径 |
1.3.4 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途径 |
1.3.5 醇酰基转移酶途径 |
1.4 乳酸乙酯的合成现状和发展趋势 |
1.5 乙酸乙酯的合成现状和发展趋势 |
1.6 酿酒酵母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合成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 |
2.1.4 主要培养基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 |
2.2.2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
2.2.3 质粒的提取 |
2.2.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6 PCR产物回收 |
2.2.7 酵母转化 |
2.2.8 KanMX筛选标记的去除 |
2.2.9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10 酵母RNA提取 |
2.2.11 RNA反转录 |
2.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3 玉米液态白酒发酵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CO_2排放量的测定 |
2.3.2 酒精度的测定 |
2.3.3 还原糖的测定 |
2.3.4 乳酸和乙酸含量的测定 |
2.3.5 酯类和高级醇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eAT9、VAAT多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
3.1.1 AeAT9、VAAT二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
3.1.2 AeAT9、VAAT三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
3.1.3 重组菌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1.4 AeAT9、VAAT基因mRNA水平测定 |
3.1.5 重组菌株与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
3.1.6 重组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
3.1.7 小结 |
3.2 敲除孔蛋白基因por2、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基因MPC2菌株的构建 |
3.2.1 敲除por2、MPC2基因菌株的构建 |
3.2.2 敲除por2基因的多拷贝AAT菌株的构建 |
3.2.3 改造菌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2.4 改造菌株与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
3.2.5 改造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
3.2.6 小结 |
3.3 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1、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的菌株构建 |
3.3.1 单独过表达ACS1基因菌株的构建 |
3.3.2 同时过表达基因ACS1、ALD6菌株的构建 |
3.3.3 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3.4 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
3.3.5 重组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
3.3.6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附录 |
(7)白酒大曲功能微生物与酶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制曲原料要求与大曲成熟 |
1.1 制曲原料的质量要求 |
1.2 制曲原料的作用 |
1.3 大曲的成熟 |
2 大曲中主要功能微生物类群 |
2.1 原核微生物类群 |
2.1.1 醋酸菌属 |
2.1.2 乳酸菌属 |
2.1.3 芽孢杆菌属 |
2.2 真核微生物类群 |
2.2.1 酿酒酵母 |
2.2.2 产酯酵母 |
2.2.3 假丝酵母 |
2.2.4 曲霉 |
2.2.5 毛霉 |
2.2.6 根霉 |
3 大曲中主要功能酶系 |
3.1 蛋白酶类 |
3.2 淀粉酶类 |
3.3 纤维素酶类 |
3.4 酯化酶类 |
3.5 脂肪酶类 |
3.6 果胶酶类 |
3.7 单宁酶类 |
4 展望 |
(8)基于微生物组学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及酒体风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酱香型白酒概述 |
1.1.2 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进展 |
1.1.2.1 酱香型白酒可培养微生物菌群结构 |
1.1.2.2 酱香型白酒未培养微生物菌群结构 |
1.1.3 微生物组的发展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酱香型白酒酿造主要轮次堆积发酵微生物菌群结构多样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样品采集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样品的预处理 |
2.1.2.2 酒醅基因组提取 |
2.1.2.3 基因组测序 |
2.1.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堆积酒醅中细菌群落结构 |
2.2.1.1 酒醅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2.2.1.2 堆积过程酒醅中细菌菌群结构 |
2.2.1.3 堆积发酵过程酒醅中主要细菌的相互作用 |
2.2.2 堆积发酵酒醅中真菌群落结构 |
2.2.2.1 酒醅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2.2.2.2 堆积发酵酒醅中真菌菌群结构 |
2.2.2.3 堆积发酵酒醅中主要真菌的相互作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酱香白酒酿造主要轮次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样品 |
3.1.1.2 主要试剂 |
3.1.1.3 主要仪器 |
3.1.2 微生物分离纯化 |
3.1.2.1 菌种培养基 |
3.1.2.2 菌种的分离纯化 |
3.1.2.3 菌种保藏 |
3.1.3 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3.1 菌种扩培 |
3.1.3.2 DNA提取 |
3.1.3.2 PCR扩增 |
3.1.3.3 凝胶电泳 |
3.1.3.4 DNA测序 |
3.1.3.5 同源性分析 |
3.1.4 微生物酿造性能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堆积发酵酒醅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功能 |
3.2.1.1 菌落形态 |
3.2.1.2 PCR扩增结果 |
3.2.1.3 同源性分析 |
3.2.2 堆积发酵酒醅中可培养酵母多样性及其功能 |
3.2.2.1 菌落形态 |
3.2.2.2 PCR扩增结果 |
3.2.2.3 同源性分析 |
3.2.3 堆积发酵酒醅中可培养霉菌多样性及其功能 |
3.2.3.1 菌落形态 |
3.2.3.2 PCR扩增结果 |
3.2.3.3 同源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同微生物细菌组发酵对酒体风味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菌株 |
4.1.1.2 主要试剂 |
4.1.1.3 主要仪器 |
4.1.2 方法 |
4.1.2.1 固态发酵方法 |
4.1.2.2 整体香气轮廓分析 |
4.1.2.3 香味物质的提取 |
4.1.2.4 定性定量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菌株风味轮廓 |
4.2.1.1 不同发酵时间风味的变化 |
4.2.1.2 不同菌株风味的变化 |
4.2.2 单菌株固态发酵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4.2.2.1 单菌株固态发酵代谢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4.2.2.2 单菌株固态发酵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 |
4.2.3 细菌组发酵风味轮廓及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4.2.3.1 不同细菌组风味轮廓分析 |
4.2.3.2 不同细菌组代谢挥发性化合物 |
4.2.3.3 不同细菌组发酵代谢挥发性风味特征化合物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录 |
(9)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酒概述 |
1.2 老白干香型白酒概述 |
1.2.1 老白干香型白酒发展概况 |
1.2.2 老白干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
1.2.3 老白干香型白酒主要风味物质形成机理 |
1.2.4 老白干香型酒醅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检测 |
1.3 调味酒在白酒勾调中的应用 |
1.4 固态法白酒生产中主要副产物的综合应用 |
1.4.1 固态酒糟的综合利用 |
1.4.2 酒尾的利用 |
1.5 酶制剂和纯种培养微生物的应用 |
1.5.1 酶制剂在白酒生产中应用 |
1.5.2 纯种微生物培养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课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与酶制剂 |
2.1.2 菌株与质粒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培养基 |
2.1.6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HPLC法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主要酸、酯 |
2.2.2 引物设计 |
2.2.3 目的片段与质粒的获取 |
2.2.4 酵母转化 |
2.2.5 融合双倍体 |
2.2.6 KANMX抗性的剔除 |
2.2.7 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 |
2.2.8 利用酒尾生产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研究 |
2.3 分析方法 |
2.3.1 酒度的测定 |
2.3.2 CO_2失重的测定 |
2.3.3 残淀粉的测定 |
2.3.4 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
2.3.5 总挥发酸的测定 |
2.3.6 总酯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PLC法测定老白干酒醅中主要酸、酯 |
3.1.1 检测方法的确立 |
3.1.2 酒醅处理方法的确定 |
3.1.3 小结 |
3.2 适量高产酯低产高级醇菌种构建 |
3.2.1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重组单倍体构建 |
3.2.2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重组双倍体构建 |
3.2.3 过表达ATF1同时敲除IAH1对菌株发酵性能及酯醇代谢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酒工艺的优化 |
3.3.1 配糟比的确定 |
3.3.2 酒糟乳酸含量对发酵的影响 |
3.3.3 润粮水温的比较 |
3.3.4 是否培菌的确定 |
3.3.5 酸性蛋白酶添加量的确定 |
3.3.6 营养盐添加量的确定 |
3.3.7 发酵周期的确定 |
3.3.8 酯化酶对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9 不同酵母对主要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10 小结 |
3.4 利用酒尾生产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研究 |
3.4.1 乳酸发酵工艺的优化 |
3.4.2 乳酸乙酯酯化工艺的优化 |
3.4.3 小结 |
3.5 高乳酸乙酯酯化液的应用 |
3.5.1 高乳酸乙酯调味酒的制备 |
3.5.2 串蒸法生产优质老白干酒 |
3.5.3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酒概述 |
1.2 白酒中的酯类物质 |
1.3 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的形成 |
1.3.1 产酯微生物代谢 |
1.3.2 酯化酶催化 |
1.3.3 化学合成 |
1.4 提高白酒生产中酯类物质含量的研究 |
1.4.1 产酯酵母的应用 |
1.4.2 产酸微生物的应用 |
1.4.3 酯化酶的应用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菌种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培养基 |
2.1.6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毕赤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
2.2.2 产酯酵母培养方法 |
2.2.3 发酵条件对产酯酵母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 |
2.2.4 大曲酯化酶特性研究 |
2.2.5 麸曲酯化酶特性的研究 |
2.2.6 脂肪酶催化特性的研究 |
2.3 分析方法 |
2.3.1 酵母菌细胞数的测定 |
2.3.2 酒精度的测定 |
2.3.3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测定 |
2.3.4 发酵度的测定 |
2.3.5 酶类物质的测定 |
2.3.6 酶化酶活力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毕赤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
3.1.1 毕赤酵母的筛选 |
3.1.2 分子学鉴定 |
3.1.3 发酵产酯验证 |
3.1.4 小结 |
3.2 发酵条件对产酯酵母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 |
3.2.1 供氧情况对产酯酵母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 |
3.2.2 pH对产酯酵母菌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 |
3.2.3 温度对产酯酵母菌酒精发酵和产酯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不同香型大曲酯化酶特性的研究 |
3.3.1 酸浓度对三种香型大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2 pH对三种香型大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3 小结 |
3.4 麸曲酯化酶特性的研究 |
3.4.1 酸浓度对麸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2 pH对红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3 小结 |
3.5 脂肪酶特性的研究 |
3.5.1 脂肪酶添加量的确定 |
3.5.2 酸浓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3.5.3 pH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3.5.4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高产增香产酯神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浓香型白酒提质增香技术研究进展[J]. 杨磊,穆敏敏,文成兵,陈琦,龙治国. 酿酒, 2022(01)
- [2]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范光森,吴秋华,刘朋肖,富志磊,朱宇婷,成柳洁,杨然,李秀婷. 中国食品学报, 2021(01)
- [3]真菌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刘绪兴,程鹏,陈才,冯潜,文章,杨生智,陈杰. 酿酒科技, 2020(07)
- [4]高活力酯化菌株的筛选与优化研究[D]. 颜丽.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十里香酒产酯酵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 崔海灏. 河北大学, 2020(08)
- [6]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D]. 任津莹.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白酒大曲功能微生物与酶系研究进展[J]. 李兵,张超,王玉霞,王娟,蔡馨,杨茂,邢莲. 中国酿造, 2019(06)
- [8]基于微生物组学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及酒体风味研究[D]. 王欢. 贵州大学, 2019(07)
- [9]二茬丢糟加粮再发酵生产老白干优质酒的研究[D]. 魏志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10]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D]. 邢爽.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