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两岸关系的基本点(论文文献综述)
熊务丰[1](2021)在《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革命的内涵指向为人类从事的一切“改变世界”或“对现存事物的改造”的活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主题就是革命。在整个现代历史的进程脉络中,中国革命是一场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革命”,它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改造。中国革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场最为持久和最为深彻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革命谱系中,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影响贯穿始末,而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一直朝着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反经验的积累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形势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艰难而又曲折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实现向社会革命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的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革命永不停息的根本理由,社会革命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实现最终开辟的,但也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现的新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历史时期的新特点新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预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施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将新时代的社会革命纵深推进到更高层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刀刃向内进行了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的在伟大而又复杂的中国革命中融入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既要解决中国因传统而产生的遗留问题又要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的境界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我们必须将其总结和践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着中国革命所生成的内在逻辑,正在并将继续用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中国在新冠疫情危机关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并将继续用实践行动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同时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正确的社会革命方向,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中国正在开创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道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张晓旭[2](2021)在《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党建,组织为先。一部百年党建史就是一部党的组织路线的演进史。作为党的建设和党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组织路线是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理论运用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而形成的内涵丰富、品格独立、特点鲜明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理论。纵观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它主要经历了开始创建、曲折发展、恢复发展、新发展四个阶段,不仅实现了党的组织路线的确立与重新确立,更形成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伟大理论成果,为构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不断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准确、客观、真实地认识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理论创新史、艰苦奋斗史、自身建设史,自然成为党的组织路线历史演进研究的应有之义。研究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首先要弄清党的组织路线是什么的问题。党的组织路线既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具有客观性、阶段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又是一个复合概念和系统概念,包含诸多要素。因此,对党的组织路线的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解读是研究党的组织路线的基础理论前提,也是研究党的组织路线历史演进问题的逻辑起点。从基本构成上看,党的组织路线包含五重要素,分别为党员、党的干部、严密的组织体系、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人才和知识分子。要厘清这些构成要素,必须立足百年演进这一基点,从历史维度、内容维度、创新维度、价值维度和世界维度廓清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这是研究党的组织路线历史演进的客观要求,是建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路线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较早地提出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成为独立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和专门人才优势,强调党的纪律和民主原则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工作的基本保障作用。列宁创造性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路线问题,并在实践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有组织的先锋队,它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必须实行严格的“铁的纪律”、坚持把党员干部和专门人才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工作的“第一资源”,充分体现出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相关论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将党的组织路线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始对党的组织路线的初步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造性地运用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理论的基本观点,按照革命与实践的现实需要,既在理论上实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路线理论的中国化,又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一条包括组织体系、组织原则、组织纪律、党员标准、干部队伍建设在内的组织路线,创造出党的组织工作发展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路线进入了曲折发展期,这一极其复杂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次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作为执政党对组织路线的初步探索。其路向沿着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党员标准的确立、完善与健全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这样一条逻辑路径延伸,使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组织建设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第二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组织路线的独特探索。党的组织机构和基层组织、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员干部与知识分子队伍的深相结合,都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组织路线的曲折探索。由于受到“文革”影响,党的组织路线偏离正确的轨道,面临组织机构建设陷于停滞、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肯定走向否定”、党员干部队伍遭遇“选择性失误”的被动局面。由此证明,党的组织路线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组织建设的曲折发展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实践价值。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坚持廓清思想迷雾,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在伟大历史转折中实现了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通过对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历史任务的研判,使党的组织路线进入发展新阶段,这使党的组织路线的一些重要内容,如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的关系,组织体系的锻造锤炼,党员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演进等在演绎发展中进一步成为提升党的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政治领导力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代,在社会环境、党内考验、思想观念以及国际趋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作为一个全新命题被首次提出。科学解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命题可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新的理论阐释、新的实践路径和新的品质特征三方面。理论层面之“新”涵括在提出过程、理论意蕴和主要目标当中,实践层面之“新”体现在科学把握“四对关系”、组织体系建设和干部、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上,品质特征层面之“新”体现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所具备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品质。总之,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对组织路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呈现出党的组织路线基本理论形态的显着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指导思想的引领、阶段性历史任务和组织制度层面的理论认知。同时,党的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涵括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立足理论与顺应时代相统一、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相统一、组织体系与关键群体相统一四条基本经验,它们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重要组织基础。
李骜[3](2020)在《见微知着:中国海关博物馆的社教定位与活动絮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行业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图景的重要版块,在行业文化传承与推广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行业博物馆是收藏、研究某一行业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行业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机构。鉴于其独特的"行业特征",行业博物馆须接受行业主管部门与文物部门的双重管理。行业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也同样具有显着的行业特征。本文以中国海关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为例,分析行业博物馆的身份特征与工作职责,介绍行业博物馆社教工作的特点与难点,旨在为未来行业博物馆开展社教工作提供参考。
潘霞[4](2020)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策略的研究 ——以T市主城区初中为例》文中提出教育部于2014年3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落实到课程上。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极具自主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大有作为。校本课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成败。本课题研究以T市主城区初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以及田野研究等,对T市主城区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在对接核心素养培育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升初中校本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T市主城区大多数初中学校缺少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关照校本课程的表达,校本课程的目标不明确、开发流程欠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缺乏监管,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未能真正对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最重要的是,T市主城区各学校校本课程评价处于低位均衡状态,不利于课程本身的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亟需改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进一步分析了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应有的特点,明晰了在课程目标上要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在课程内容上体现素养本位,在课程实施上要改革教法学法,在课程评价上要寻找素养出口。最后,从提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能力、建构对接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体系、监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建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推进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区域内共建共享、多方助力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社会担当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胡佳佳[5](2020)在《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分析与创新 ——以苏州市姑苏区旅游景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姑苏区历史人文景点众多,新一轮城市详规中将“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苏州古城区的重要城市定位,景区视觉符号文化(人文、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收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如此优质的旅游土壤却依然存在着简单套用景区视觉识别系统的模式,一蹴而就的形象设计,一层不变的视觉印象。旅行者出行对一个地方的前期准备和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在新时代需要景区管理方进一步提升系统深度挖掘,主动提供一个优质的视觉引导服务和互动体验,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作用。论文以基于视觉识别系统在旅游景点中的发展和应用为研究点,对国内外旅游视觉框架平台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介绍了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和不同应用场景,针对性地对姑苏区旅游景点品牌定位的理论和开发管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在视觉识别方面做系统性分析与创新的目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希望通过研究视觉识别系统沉浸式体验项目在景区中的应用与分析,根据时代背景和旅游自身特色创新一些可行性体验科技应用,引发新的旅游体验的转变。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方法论说,为分析与调研提供框架思想;第二部分是描述旅游景区形象和旅游景点视觉识别系统框架;第三部分是对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研析;第四部分针对姑苏区旅游景点沉浸式体验分析应用与创新,表明视觉识别系统分析创新在景区文化输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引领性作用。
程雷[6](2019)在《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白天依[7](2019)在《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争取与国际大国身份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对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需要。话语作为国际政治权力的一种形式和重要来源,海洋安全相关话语实践不仅定义、表述、解释、建构、规约、影响着海洋安全战略的部署与落实,同时在与各方进行言语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体现、折射、反映特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文化历史特征。我们认为,一国海洋安全战略有其话语属性,认识一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研究有关其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实践。作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南海问题从一个局部的地区争端议题演变为国际热点议题的过程中,话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围绕南海问题,各方通过言语和其他交际符号,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在多种国内国外交际传播场域展开言语交际和互动,这些言语交际活动塑造南海安全态势关系,影响南海局势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从文化、话语、传播的多元视角出发,以文化话语研究范式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与南海各方就地区安全与秩序展开的言语交际与互动,探索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本研究围绕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整体分析、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的时间线分析和南海“航行自由”议题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试图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构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性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通过整体、辩证地探究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历时发展、传播现状、存在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研究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解,探索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主动掌握国际海洋话语权贡献学理性新路径。通过分析中国南海安全话语实践,挖掘蕴藏其中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亚洲安全观为指导,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坚持包容和谐、互商互谅的原则,遵循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受中国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战略目标和意图、外交实践经验、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区别于传统权力斗争认识基础上的海洋战略,不以控制海洋为终极目标,而是走向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实际和世界海洋安全战略态势制定规划的海洋安全战略道路。中国海洋安全话语体系的完善推动海洋安全态势的改善,对维护和稳定海洋地区安全形势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研究路径方面:本研究探索了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话语的可行性,围绕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南海问题演变为一个国际热点议题过程中各方的言语交际互动,挖掘中方话语布局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解构“西方中心”视角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读,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增强国际海洋话语权提供中国路径;2)研究框架方面:本研究试图构建文化话语理论指导下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面、线、点”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将海洋安全战略话语布局的整体分析与追溯海洋安全政策传播的历时演变分析相结合;将宏观政府话语整体布局和历时演变分析与微观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期达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历时和共时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的辩证统一;3)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选择上:本研究对中国南海政策话语历时演变的分析和中美主流媒体南海新闻话语的对比分析结合python文本分析、WORDij语义网络分析以及其他语料库研究工具的运用,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定性分析,评析定量分析考察不到的,超越文本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尝试论证在中国海洋安全传播研究中结合多元化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魏荣,吴波[8](2018)在《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有强大而持久的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领导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之所以注重和强调战略定力,是为深刻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所决定。就其内在逻辑而言,理想信念是战略定力的根本支撑,战略思维是战略定力的核心内容,战略心态是战略定力的表现形态。习近平对战略定力的高度重视和系统阐发,使之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重要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战略定力的实践指向,不断提升主体能动性、战略预见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央歌儿[9](2018)在《音乐老师毕高芬》文中认为做收腹,攒口水润泽嗓子,调整面部肌肉的走向,这是毕高芬每次进教室前必做的事情。但现在她只好省略这个步骤,刚才多蹲了一会厕所,第二遍上课铃声已响过半分钟了。稀里哗啦的掌声。"一到上我课就高兴哈?是不是最喜欢音乐课?""不——是——"学生们长声长气地回答。
张彦惠[10](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两岸关系的基本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两岸关系的基本点(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革命 |
(二)关于中国道路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正确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 |
一、革命的概念 |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 |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类型划分 |
(一)政治革命 |
(二)社会革命 |
(三)哲学(精神)革命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选择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语境 |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
(一)关于中国道路选择的论战 |
(二)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 |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 |
三、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逻辑和行动逻辑 |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二)救亡压倒一切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正反经验的积累 |
一、大革命的洪流中党对革命的初步探索 |
(一)找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二)大革命的失败 |
(三)大革命的教训提炼 |
(四)大革命时期下的党与人民群众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道路的发展 |
(一)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
(二)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 |
(三)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长征对党革命品性的锤炼 |
(一)党开始形成理论自觉 |
(二)成熟领导核心的构建 |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构建 |
(四)党群众路线的升华 |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炼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
(二)党“三大法宝”理论的成熟运用 |
(三)整风运动 |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
第四章 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发展轨迹 |
一、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化 |
(一)理清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机理 |
(二)对革命观念的认知转换 |
二、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历程 |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1949-1978) |
(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2012) |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探索为社会革命提供重要条件和正反面经验 |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
一、进一步深化革命观的认知 |
(一)对革命观的精准校正 |
(二)重申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革命 |
(三)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
二、社会革命向更深层次推进 |
(一)经济建设 |
(二)民主政治建设 |
(三)文化建设 |
(四)和谐社会建设 |
(五)生态文明建设 |
三、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
(一)党在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以从严治党开启更深层次的自我革命 |
四、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
(一)新时代下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
(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 |
第六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在真理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 |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 |
(一)实事求是 |
(二)问题导向 |
四、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 |
(二)顺势而为 |
(三)与时俱进 |
五、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 |
(一)紧紧依靠人民 |
(二)以人民为中心 |
第七章 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
(一)为人类文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 |
(三)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
(四)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
二、贯彻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走向光明未来的价值保障 |
(一)执政最大底气就是人民 |
(二)实践中贯彻人民至上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
(三)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路径 |
五、永葆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
(一)发扬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
(二)永葆革命精神 |
(三)勇于自我革命 |
六、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一)更新革命的基本范畴和内涵 |
(二)把握社会革命的正确前行方向 |
(三)重视革命精神的宣讲和代际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构成要素及多维解读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构成要素 |
一、党员是党的组织路线的细胞 |
二、党的干部是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 |
三、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组织路线的重点 |
四、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路线的根本组织原则 |
五、人才和知识分子是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支撑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多维解读 |
一、历史之维:党的组织路线在不懈奋斗中的丰富和发展 |
二、理论之维:党的组织路线基本内容的深层延展 |
三、创新之维:党的组织路线主题、话语、制度的承继与创新 |
四、价值之维:党的组织路线内在价值意蕴的历史传承 |
五、世界之维:党的组织路线在不同话语体系中的交流互鉴 |
第二章 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的奠基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路线的理论奠基 |
一、“独立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自己独立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
二、“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无产阶级组成独立政党的核心与方向 |
三、“党的干部”和“专门人才”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主体要素 |
四、“党的纪律”和“民主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重要保障 |
第二节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路线的理论与实践 |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有组织的先锋队 |
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来组织 |
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严格的“铁的纪律” |
四、“党员干部”和“专门人才”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第一资源”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创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严密组织体系的基本成型 |
一、中央组织机构的整合完善 |
二、中央派出机构的“多元化”历史演变 |
三、地方组织机构建设的初步探索 |
四、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的确立及发展 |
一、组织原则:从“民主制的实行”到“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
二、组织纪律:从“组织纪律源于什么”到“如何实行组织纪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一、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标准的确立及有计划地教育管理 |
二、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拔培养 |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初步探索 |
一、从严管理干部,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二、重视组织体系建设,“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 |
三、探赜党员标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 |
四、完善党的组织原则,在严明党纪中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接续探索 |
一、“两个核心”:党的组织机构和基层组织的协同发展 |
二、“一个基本点”:坚持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中心 |
三、“三个着力点”:稳定干部队伍、提高党员标准与造就知识分子队伍深相结合 |
第三节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偏离正确的轨道 |
一、党的组织机构建设陷于停滞 |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肯定走向否定” |
三、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遭遇“选择性失误”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恢复发展 |
第一节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恢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 |
一、党的组织路线的初步恢复 |
二、伟大历史转折中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
三、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要靠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来保证 |
第二节 “组织强党”:锻造锤炼党的组织体系的三重维度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拓展与深化 |
二、党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 |
三、党基层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 |
第三节 “关键在人”:干部、党员与人才队伍发展的内在逻辑演进 |
一、变革与发展:干部队伍发展的“破”与“立” |
二、传承与创新:党员队伍发展的“变”与“不变” |
三、认识与深化:人才队伍发展的“立”与“行”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新发展 |
第一节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新阐释 |
一、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提出过程 |
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理论意蕴 |
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主要目标 |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新路径 |
一、科学把握“四对关系”,树立积极健康的组织观 |
二、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党的组织力 |
三、培养高素质党员干部,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沃土 |
第三节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品质新特征 |
一、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时代性品质 |
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性品质 |
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创新性品质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演进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历史演进的主要特点 |
一、党的组织路线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为理论原点 |
二、党的组织路线始终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根本遵循 |
三、基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发展党的组织路线 |
四、在组织制度保障下把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统一起来 |
第二节 历史思鉴: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历史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路线理论与党的组织建设实际相结合 |
二、强调党的组织路线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 |
三、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是践行党的组织路线的根本力量 |
四、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党员干部与专门人才的整合作用 |
结语 不断开辟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境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策略的研究 ——以T市主城区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数量上的变化 |
1.3.2 文献主题分类 |
1.3.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
1.3.2.2 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管理的文献综述 |
1.3.2.3 国内外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的文献综述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校本课程 |
2.1.3 校本课程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课程领导理论 |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3 校本管理理论 |
第三章 T市主城区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设计 |
3.1.2 调查工具设计 |
3.1.2.1 问卷编制 |
3.1.2.2 访谈设计 |
3.2 校本课程管理现状 |
3.2.1 核心素养理念下T市主城区初中校本课程管理总体状况 |
3.2.2 核心素养理念下T市主城区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现状具体分析 |
3.2.2.1 校本课程生成管理方面 |
3.2.2.2 校本课程实施管理方面 |
3.2.2.3 校本课程评价管理方面 |
3.3 校本课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的转型 |
4.1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的认识转型 |
4.1.1 课程目标上,要关注教育哲学更要关注素养转化 |
4.1.2 课程内容上,要从侧重知识本位转为体现素养本位 |
4.1.3 课程教学上,要从固守传统课堂转为创新教法学法 |
4.1.4 课程评价上,要追求多维多元更要找寻素养出口 |
4.2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组织结构的转型 |
4.3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流程的转型 |
4.3.1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 |
4.3.2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管理流程的转型 |
第五章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5.1 课程领导——提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能力 |
5.1.1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
5.1.1.1 何为校长课程领导力 |
5.1.1.2 校长如何发挥课程领导力 |
5.1.2 增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的理解 |
5.1.2.1 寻求专家引领 |
5.1.2.2 加强校本培训 |
5.1.2.3 重视课题引路 |
5.2 课程生成——建构对接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体系 |
5.2.1 制定体现学校教育哲学与核心素养相融的校本课程目标 |
5.2.2 建构对应学生期望和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群 |
5.3 课程实施——监管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 |
5.3.1 设立对应时代发展的校本课程选课系统 |
5.3.2 丰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资源 |
5.3.2.1 开发“围墙内”资源 |
5.3.2.2 挖掘“围墙外”资源 |
5.3.2.3 重视“新时代”特别需要关注的课程资源 |
5.3.3 关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的方法改变 |
5.3.3.1 改进教法 |
5.3.3.2 改革学法 |
5.3.4 完善基于走班教育组织形式的学生管理制度 |
5.4 课程评价——建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
5.4.1 对校本课程本身质量和水平的评价——突出适切性 |
5.4.2 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情况的评价——坚持过程性 |
5.4.3 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成效的评价——注重多元性 |
5.5 推进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区域内共建共享 |
5.5.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
5.5.2 教育共同体学校 |
5.6 多方助力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社会担当 |
5.6.1 家长、社区有效到位补位 |
5.6.2 高校、学者心系教育民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现状及对策访谈提纲 |
致谢 |
(5)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分析与创新 ——以苏州市姑苏区旅游景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苏州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1.1.2 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彰显景点定位差异性 |
1.2.2 推动景区视觉系统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5.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旅游景区形象和视觉识别系统 |
2.1 旅游景区的认知 |
2.1.1 旅游景区形象概念 |
2.1.2 旅游景区视觉用途 |
2.1.3 旅游景区发展方向 |
2.2 视觉识别系统的认知 |
2.2.1 视觉识别系统概述 |
2.2.2 视觉识别系统作用 |
2.2.3 视觉识别系统在景点应用中的价值 |
2.3 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 |
2.3.1 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架构 |
2.3.2 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现状 |
2.3.3 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系统调研与分析 |
3.1 姑苏区旅游景点品牌形象 |
3.1.1 姑苏区旅游景点形象定位 |
3.1.2 姑苏区旅游景点发展现状 |
3.2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要素分析 |
3.2.1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要素 |
3.2.2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符号分析 |
3.3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系统调研分析 |
3.3.1 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
3.3.2 调查统计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浸式体验应用在姑苏区旅游景点中的创新 |
4.1 姑苏区旅游景点视觉识别系统创新指导思想 |
4.1.1 国内外旅游景点形势分析 |
4.1.2 姑苏区旅游景点存在劣势 |
4.1.3 姑苏区旅游景点创新导入沉浸式体验应用 |
4.2 沉浸式体验在姑苏区旅游景点中的应用模式 |
4.2.1 桌面级虚拟现实 |
4.2.2 投入式虚拟现实 |
4.2.3 分布式虚拟现实 |
4.3 沉浸式体验应用对于姑苏区旅游景点的开发价值 |
4.3.1 增强识别性,吸引客源 |
4.3.2 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增加景区经济效益 |
4.3.3 增强公众凝聚力,塑造景区旅游文化 |
4.3.4 促进文化传承,提升美学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 |
1.1.2 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及现阶段战略态势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2 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海洋安全战略、话语、文化 |
2.2 研究理论:文化话语研究 |
2.2.1 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 |
2.2.2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理论 |
2.2.3 文化框架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4 语料收集与处理 |
2.5 小结 |
3 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框架 |
3.3 战略元素分析 |
3.3.1 时局观 |
3.3.2 安全观 |
3.3.3 国际定位 |
3.3.4 武装力量 |
3.3.5 战略方针 |
3.3.6 战略目标 |
3.3.7 战略途径 |
3.4 战略态势关系 |
3.4.1 话语主体 |
3.4.2 话语媒介 |
3.4.2.1 话语形式和渠道 |
3.4.2.2 对内与对外传播媒介对比分析 |
3.4.3 话语内容 |
3.4.4 话语效果 |
3.4.5 文化特征 |
3.4.6 存在问题 |
3.5 小结 |
4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演变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框架 |
4.2.1 研究理论 |
4.2.2 研究方法 |
4.3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分析 |
4.3.1 第一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3.2 第二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3.3 第三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4 传播路径分析 |
4.5 小结 |
5.中美南海安全新闻话语的文化框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框架 |
5.2.1 研究路径 |
5.2.2 研究方法 |
5.3 文化话语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框架对比分析 |
5.3.1 话语主体 |
5.3.1.1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话语主体社交网络对比分析 |
5.3.1.2 中美领导人话语策略对比分析 |
5.3.2 话语主题 |
5.3.2.1《中国日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
5.3.2.2《纽约时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
5.3.2.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话语主题对比分析 |
5.3.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互引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传播的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4 今后的研究方向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南海安全战略话语事件、话语主体、话语媒介汇总表 |
附录2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文件汇总表 |
附录3 美国南海政策文件汇总表 |
附录4 中国三个阶段南海政策文件关键词词频权重表 |
附录5 《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国领导人话语文本 |
附录6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互引文本 |
作者个人简历 |
(8)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阐发战略定力的三重根据 |
1. 强调战略定力, 为中国与世界及其关系的战略变化所决定 |
2. 强调战略定力, 为更多更复杂的中国问题所决定 |
3. 强调战略定力, 为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决定 |
二、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阐发和运用 |
1. 理想信念 |
2. 战略思维 |
3. 战略心态 |
三、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的实践要求 |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第一位的任务 |
2. 准确把握战略定力的实践指向 |
3. 增强战略定力的三重提升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四、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两岸关系的基本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 熊务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历史演进研究[D]. 张晓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见微知着:中国海关博物馆的社教定位与活动絮语[J]. 李骜.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20(01)
- [4]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校本课程管理策略的研究 ——以T市主城区初中为例[D]. 潘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旅游景区视觉识别系统分析与创新 ——以苏州市姑苏区旅游景点为例[D]. 胡佳佳.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创新发展研究[D]. 程雷.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7]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D]. 白天依. 浙江大学, 2019(08)
- [8]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研究[J]. 魏荣,吴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6)
- [9]音乐老师毕高芬[J]. 央歌儿.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6)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