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NNARMAX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宇[1](2021)在《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文中指出本文以武九高速公路高楼山隧道为研究背景,因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发育,岩体破碎,地表沟谷纵横,受地表降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含量丰富,部分洞段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及断裂带,可能会发生突涌水灾害危险。对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层条件下七种影响隧道稳定性及涌水量大小因素分别进行了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隧道涌水及稳定性敏感性。模拟了排、堵及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对突涌水的治理研究,及提出对应涌水等级下治理措施。通过工程案例及现场调研,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将治理措施与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突涌水预警预报及其治理平台的开发,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FLAC3D有限差分法及流固耦合分析原理,研究了隧道埋深H、地下水高度h、围岩级别S、侧压力系数条件K0、断层宽度w、断层与隧道相对间距d/D、断层与水平面夹角θ等7个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相关敏感性,围岩级别对其稳定性及涌水量影响敏感性最大,埋深最小。(2)基于7种风险因子对隧道稳定性及涌水分析,在富水断层隧道各影响因素组合最危险工况下,通过FLAC3D进行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排堵结合等治理措施数值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等级下涌水治理措施。(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高楼山隧道现场调研,确定了影响隧道突涌水的13个风险因子,将上述影响因子依据现场调研及现有文献对相关影响因素划分标准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构建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内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4)将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方法与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措施通过HTML+CSS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了突涌水风险预警风险平台开发,并对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进行了全线预测及现场预测,对相似工程案例进行了工程类比分析,验证了平台的可靠性较高,对于工程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蒋宏伟[2](2021)在《万州区滑坡灾害位移与库水位及降雨响应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一直是全球地质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滑坡灾害最为严重,多年来地质灾害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并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我国,三峡库区历来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灾难性滑坡,尤其是自2003年蓄水以来,由于水库水位周期性的变化,使得大量老滑坡复活并诱发新的滑坡。例如,受三峡工程175m试验性蓄水影响,藕塘滑坡自2008年起出现较为集中的地表变形。巴东县黄土坡滑坡,也出现了滑坡险情。经过规范有效的风险评估,现已对藕塘滑坡所在安坪镇和巴东老县城等实施整体搬迁,规避滑坡风险。在此背景下,三峡库区内陆续开展了从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到单体滑坡风险的评价分析,从滑坡空间易发性分区到滑坡灾害的位移时间预测的研究。论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区的滑坡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滑坡位移与库水位及降雨的响应关系为研究主旨。在收集滑坡调查资料、滑坡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分析,总结万州区滑坡灾害的分布规律,并对万州区滑坡灾害累计位移-时间曲线形态进行分类;基于数理统计,研究分析万州区滑坡灾害降雨阈值;基于聚类算法和数据挖掘算法,研究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的变形演化关联规则和诱滑因素阈值;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线性权重理论,开展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的位移预测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论文现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于收集到的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发现万州区滑坡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与库水位运行和降雨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其空间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具有高度相关性;因为万州区的地层分布与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因此万州区的滑坡灾害也呈现出在万县向斜内集中分布的特征;万州区滑坡灾害以堆积层滑坡为主,滑动面以土体/基岩接触面为主,这与万州区的地质营力作用特征紧密相关,地壳运动、河床下切等综合作用提供了万州区堆积层滑坡的物质来源;万州区滑坡灾害所在斜坡坡度集中在10o~40o,且滑坡灾害的规模以中型滑坡和浅层滑坡为主;万州区滑坡灾害的影响因素以暴雨事件居多,滑坡灾害目前已造成的损失较小,但是滑坡灾害稳定性发展趋势以潜在不稳定居多。(2)基于2003年6月~2020年5月的库水位运行数据发现,三峡库区万州区的库水位运行时段以年为统计单元可划分为:2003年6月~2006年9月,2006年9月~2008年9月,2008年9月~2010年6月,2010年6月~2020年5月共4个阶段,各阶段库水位运行的特征高程分别为130m,145m,171m和175m。以月为统计单元可划分为:水位快速下降期A时段、汛期B时段、水位快速上升期C时段和其他时段,选取A、B、C三个时段作为特征时段。此三个特征时段的具体时间指向分别为5月份,6~8月份,9月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三峡库区万州区典型滑坡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发现,滑坡地下水位受到库水位、降雨、地形地貌和滑体性质等多种因素控制。一般而言,监测点距离库区岸线越近,其地下水位变化曲线与库水位变化曲线的相关性越大;在监测点附近滑体物质渗透性较好时,其地下水位对降雨事件响应越好,滞后越小;附近滑体物质渗透性较差时,其地下水位对降雨事件响应越差,滞后时间越长。统计三峡库区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的地表GPS位移监测数据发现,11个典型滑坡上的28个地表GPS监测点附近位移均属于慢速。其中有4个滑坡在库水位快速下降期A时段位移速率较高,有2个滑坡在汛期B时段位移速率较高,另有5个滑坡在库水位快速上升期C时段位移速率较高。因此,滑坡快速位移时段主要集中在库水位快速变化期A时段和C时段。并且,在2007年和2015年的A时段,2007年、2014年和2015年的B时段,还有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C时段有更多滑坡处于位移速率相对较高水平。(3)基于监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万州区的滑坡累计位移-时间曲线形态可分为:以杀人田滑坡为代表的直线型;以付家岩滑坡为代表的曲线上升型;以金金子滑坡为代表的收敛型;以壤渡场北崩滑体为代表的回落型;以花园养鸡场滑坡为代表的阶跃型;以杨家坝滑坡为代表的震荡型和以塘角2号滑坡为代表的复合型。(4)基于收集到的监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发现,对万州区内处在砂泥岩共存地层且斜坡结构为近水平层状斜坡的滑坡灾害而言,当预测预报位移速率等级为第三等级,即预警的期望是“部分临时性建筑及旧房屋出现破坏,可以随时采取简单的补救方式进行加固”时,其单日降雨量的阈值选择就分别为:在库水位快速下降期A时段当单日降雨量达到15mm;在汛期B时段当单日降雨量达到20mm;在库水位快速上升期C时段当单日降雨量达到25mm。其前期2日有效降雨量的阈值选择为:在库水位快速下降期A时段当前期2日有效降雨量达到45mm;在汛期B时段当前期2日有效降雨量达到50mm;在库水位快速上升期C时段当前期2日有效降雨量达到35mm。(5)基于万州区四方碑滑坡的监测数据,应用聚类算法、Apriori算法和C5.0决策树算法,挖掘出四方碑滑坡变形演化关联规则15条,并建立了四方碑滑坡变形状态的诱滑因素阈值判据共7条。关联规则成果表明,四方碑滑坡监测点WZ02-03附近的地表位移受到库水位变动和降雨作用的联合作用影响,且库水位变动的因素,是四方碑滑坡监测点WZ02-03附近的地表位移变形的主要诱滑因素。滑坡变形诱滑因素阈值判据与滑坡变形演化关联规则的成果一致。另外,四方碑滑坡监测点WZ02-03附近地表以中等速度即以10.55~31.95mm/m变形时,其月累计降雨量阈值是144.6mm,月库水位变幅阈值是-2.065m,即库水位以2.065m/月的速率下降。(6)基于线性权重理论,提出了一种集成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的集成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万州区四方碑滑坡的位移预测研究中,并与LSTM模型和SVR模型等单一模型进行对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推广至三峡库区奉节县的生基包滑坡的位移预测中,以验证模型的适应性。研究发现,模型适应性良好,且总体而言,LSTM模型优于SVR模型,但在预测数据集的所有时间步上,LSTM模型的结果并没有比SVR模型的结果更接近原始值。提出的集成模型综合了LSTM和SVR两种算法的优点,其预测性能优于LSTM和SVR两种模型。
肖捷夫[3](2021)在《库水涨落和降雨条件下藕塘滑坡变形演化机制及其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水利工程建成运行后,库水位周期性涨落,扰动了库岸固有的地质环境,库岸滑坡水力边界改变,原有平衡被打破,大量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产生,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科学有效地避免和减轻库岸滑坡的危害对保障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库区常见一些古滑坡经过多期次滑动,滑坡内具有多个滑体和滑带,变形同时受到多个滑体和滑带的控制,在库水位涨落和降雨影响下,不同区域呈现出差异化变形,此类滑坡在水库蓄水运行后的变形机制、破坏模式、稳定性及位移预测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前沿课题之一。针对此课题,本文选取三峡库区藕塘滑坡为研究对象,滑坡为巨型顺层基岩古滑坡,整个滑坡由斜坡岩土体经过三期次滑动后产生的三个滑坡体组成(第一期次滑坡、第二期次滑坡、第三期次滑坡),第一期次滑坡临江,前缘被库水淹没,第二期次滑坡超覆在第一期次滑坡后缘上,第三期次滑坡超覆在第二期次滑坡后缘上。三峡水库蓄水后,藕塘滑坡出现明显的复活迹象。本文在全面收集和分析了藕塘滑坡勘察与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开展大量野外工程地质调查,明确了滑坡地质结构特征与空间形态;进行现场取样,借助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对滑带土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及滑坡区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进行物理力学试验获得了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地表变形迹象和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研究了滑坡地表位移与库水位涨落-降雨的关联度;根据库水位涨落-降雨作用与滑坡变形的关联关系,开展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演化机制和失稳破坏模式;然后,建立藕塘滑坡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法,分析了一个自然年里的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系数变化规律;并更进一步,基于正交设计法,研究了藕塘滑坡内各滑体对稳定性影响因子的敏感性;最后根据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藕塘滑坡变形特征、机理及稳定性变化特征的研究成果,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提出了滑坡位移CEEMDAN-GRU耦合预测模型。相关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归纳如下:(1)滑带土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滑坡区水化学分析,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滑带土的物质组分中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滑带土中黏土矿物占比高,亲水的黏土矿物遇水后产生吸水膨胀性、水致软化是滑坡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滑带土电镜扫描试验表明,滑带土具有明显线性擦痕和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微结构特征,滑带土叠片状颗粒微结构致使其微观的力学特性呈现显着的方向选择性。滑坡区长江流水、雨水与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组成差异性较大,雨水渗入滑体并与岩土体产生复杂的水离子化学反应,致使水质变化。对滑带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得到了相关物理力学参数。(2)滑坡变形特征及其与库水位涨落-降雨关系研究。藕塘滑坡整体处于持续性蠕滑变形过程中,组成滑坡的各期次滑坡体主滑方向一致,但蠕滑产生的位移差异较大,第三期次滑坡位移>第二期次滑坡位移>第一期次滑坡位移。位移呈阶跃式增长,每年5到9月之间增长较快,位移快速增长时间段与库水位迅速下降、雨季的时间段较为吻合。第一期次滑坡变形对库水位下降的响应程度更大,第二、第三期次滑坡变形对降雨响应程度更大。(3)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演化机制和失稳破坏模式研究。(1)库水位涨落对第二、第三期次滑坡的应力场未造成明显影响,其影响范围主要在第一期次滑坡区域,第一期次滑坡的变形失稳会引起第二、第三期次滑坡稳定性变化,产生变形。库水位以1m/d、2m/d、3m/d三种速度上涨作用下滑坡皆不会产生大的变形,仅在坡脚产生微小裂缝,水位上升速度越快,浮托力增长越快,微小裂缝越明显。相比库水位上涨作用的影响,库水位下降作用对第一期次滑坡体稳定性影响更大,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快,造成的滑坡变形越大,当库水位快速下降时,第一期次滑坡坡脚局部发生牵引式崩滑的风险大,藕塘滑坡为动水压力型滑坡。(2)藕塘滑坡受降雨作用时,普通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不大,滑坡无明显变形产生。强降雨对第一期次滑坡坡脚和第三期次滑坡稳定性影响显着。水的软化作用、坡内雨水的外渗及雨水冲刷是造成第一期次滑坡坡脚失稳的主要原因;较陡的坡形,降雨导致的自重增加,水向下渗透产生的下滑力及岩土体的浸水软化是造成第三期次滑坡相较于滑坡整体沿滑带产生了更大蠕滑变形的主要原因。(3)库水位下降是第一期次滑坡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库水位快速下降作用对第一期次滑坡的影响大于强降雨作用的影响大于库水位快速上涨作用的影响。降雨是第二、第三期次滑坡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4)库水位快速下降和强降雨联合作用的条件下,藕塘滑坡失稳模式为第一期次滑坡坡脚局部崩滑、第三期次滑坡体滑移,藕塘滑坡发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不大。(4)滑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库水位175m,无降雨时,滑带1控制的滑体稳定性>滑带2控制的滑体稳定性>滑带3控制的滑体稳定性。滑带1控制的滑体稳定性主要受库水涨落影响,库水位上涨,滑体稳定性上升,而库水位下降,滑体稳定性下降。滑带2和滑带3控制的滑体稳定性主要受降雨影响,其中滑带3控制的滑体稳定性受降雨影响下降更大。滑带1控制的滑体对稳定性影响因子敏感性顺序为:滑带内摩擦角>库水位变化速率>滑带黏聚力>滑体渗透系数>降雨量;滑带2控制的滑体对稳定性影响因子敏感性顺序为:滑带内摩擦角>滑带黏聚力>滑体渗透系数>降雨量>库水位变化速率;滑带3控制的滑体对稳定性影响因子敏感性顺序为:滑带内摩擦角>滑体渗透系数>降雨量>滑带黏聚力>库水位变化速率。各滑带控制的滑体稳定性系数变化率受内因(滑带内摩擦角、滑带黏聚力、滑体渗透系数)变化影响大,受外因的变化(库水变化和降雨)影响较小,但是如果外因作用下使得滑坡的内因发生改变,则外因会对滑坡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5)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针对滑坡演化的动态系统本质,提出了滑坡位移CEEMDAN-GRU耦合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利用CEEMDAN将滑坡总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和波动项,采用单变量GRU模型预测趋势项位移;基于库水位涨落和降雨诱发藕塘滑坡变形的特征和机理分析,选取合理的变形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GRU模型预测波动项位移,并与多变量SVR和多变量BPNN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考虑诱发因子的多变量GRU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SVR和BPNN等模型,且在预警关键的阶跃式变形期的预测优势尤为突出。其良好的预测能力归因于该模型实现了状态反馈,能更好地反映滑坡演化的动态系统本质,且该模型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充分利用滑坡历史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位移预测精度;此外,模型独特的设计结构使其不依赖于训练数据时效性的分析。
李麟玮[4](2021)在《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自三峡工程正式蓄水以来,库水位的大幅度抬升与周期性调度不但使得长江两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显着改变,同时还加速了大量涉水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库岸堆积层滑坡发生了局部或整体的变形甚至失稳。显然,以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与变形演化特征为基础,开展相关的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对于有效规避或减轻由此类滑坡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紧密围绕三峡库区内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依托该地区内大量库岸堆积滑坡实例的勘察资料与监测数据,在总结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规律与变形活动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具有一定针对性与灵活性的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并基于该分类体系,选择统计实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危险性的滑坡样本——白水河滑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包含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方法、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滑坡预报方法、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方法、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等在内多方面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与整理三峡库区内大量库岸堆积滑坡实例的相关资料,总结与归纳了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在高程、涉水程度、坡体结构、坡体坡度、平面形态、滑面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并提出了滑坡地表累积位移时间监测曲线的基本分类和空间组合关系,进而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活动空间特征与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从“地质-动力-演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的三要素综合分类体系。(2)从传统关联准则挖掘方法在实际滑坡变形响应分析过程中所存在的方法适应性差、计算效率低、结果冗余程度高等典型问题出发,结合滑坡多场监测数据自身所具有的多维度、多水平特性,提出了一种面向滑坡灾害的改进Apriori算法,并据此构建了一种滑坡变形动态响应规律的综合分析方法。在该综合分析方法中,针对实际监测数据内普遍存在的数据异常、数据缺失、噪声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使用数据预处理方法的三项基本原则。并且,针对进行滑坡变形事件划分时所存在的划分结果不精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参数划分方法以提升变形事件划分结果的准确性。以白水河滑坡的多场信息监测数据为依托,通过揭示不同库水位调度阶段下白水河滑坡的变形响应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滑坡变形响应综合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针对现有滑坡位移预测模型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变变形状态样本预测精度不高、预测结果可靠程度不明确等热点与难点问题,以区间预测思想为指导,考虑滑坡变形状态动态切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并以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为依托,结合累积位移切线角计算方法与可靠度分析理论,从最大容许累积位移切线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破坏概率分析的滑坡预报方法。以白水河滑坡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开展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白水河滑坡的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研究,验证了所提出预测与预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在此过程中,对与输入因子选择、模型架构优化、模型参数获取与设置、预报判据适应性调整等相关的多个技术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4)针对传统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过程中存在的计算效率低、模拟开销大、反演结果收敛性不明确等现实问题,以非侵入式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贝叶斯优化算法为核心,提出了一种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新型反演方法。并以该方法的反演结果为依托,从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所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出发,建立了考虑岩土体强度参数劣化的库岸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用以评价库水和降雨长周期作用下的滑坡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以白水河滑坡的真实地下水与地表位移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其宏观变形历史,通过开展滑坡渗流场与应力应变场反演和时变破坏概率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参数反演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提升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在滑坡灾害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思路,也为库岸堆积层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和稳定性评价方法,有望为库区内库岸堆积层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及实践参考。
张艳[5](2020)在《河北省涉县东风湖泉域地下水压采水位动态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增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形成降落漏斗、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是控制地下水资源超采,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和相关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的重要基础。研究区东风湖泉域是涉县主要的供水水源地,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开采及浪费导致岩溶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本文旨在分析涉县东风湖泉域地下水压采水位动态响应特征变化。首先,利用泉域内现有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等系统分析了岩溶地下水动态类型、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利用GMS软件建立了该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岩溶地下水在人为压采条件下地下水流场演变规律;最后,分析了不同压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风湖泉域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降水入渗—开采型,地下水位由受降水影响明显逐渐转变为大气降水、人工开采并重。研究区2007~2016年地下水位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07~2010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开采造成的;2010年以后由于开采量增加幅度不大,降水量增加,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研究区降水量突增,开采量相应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明显。预报阶段2020~2024年在现状地下水开采量基础上分别压采10%和20%,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变幅分别为-0.061m和0.368m,2024年较现状年地下水位分别增加1.75m和1.91m;2025~2029年在近期压采20%的基础上,继续压采10%,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变幅0.20m,2029年较现状年地下水位增加3.06m。从空间上看,人为干预条件下地下水水位至西向东,至南向北变幅逐渐增大,变幅较大的区域位于东风湖泉域东部,按行政分区划分,主要是偏店镇、井店镇以及涉城;偏城镇、索堡镇、辽城乡以及东风湖泉群出露地区地下水位仍为负增长,长期实施压采措施后降落漏斗有缩小的趋势。
王丽丽[6](2020)在《淮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土壤水分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我国南北分界处的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农作物种植和粮食生产基地,由于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旱涝交替发生等问题相对突出,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量相对匮乏。而土壤水作为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是促进作物正常发育,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为了提高农田用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严重浪费,及时准确掌握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规律,对制定适时适量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五道沟水文实验站为依托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的土壤水分进行研究。采用该实验站1991年6月-2020年5月大田土壤水分、地下水位埋深和多气象资料,分析了夏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并拟合了10种曲线方程;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土壤水分与水文气象因子作相关分析,并建立土壤水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作物轮作期间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分析夏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选取10种函数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使用傅里叶函数拟合精度最高,夏玉米生育期拟合精度达到0.8185;冬小麦生育期拟合精度达到0.9505。(2)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土壤水分与水文气象因子作相关分析,以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子为初始变量,逐步添加到4个因子,分别建立了夏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水分预测模型,随着自变量的增多,模型拟合精度越高,当变量为4个时,R2为0.742~0.979。除了土壤表层,平均相对误差均可控制在0.1以内。(3)选取了对土壤含水率有直接影响的10个气象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模型分别为BP(10-16-1)、BP(10-11-1)、BP(10-8-1)、BP(10-14-1)、BP(10-14-1)。预测结果显示,土壤表层的相对误差较大,但随着土层的增加,误差全部控制在0.09以内。(4)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引入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从而能够更好的预测输出。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水分的相对误差减小,相对误差控制在0.065以内。
田辉[7](2020)在《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贫困县和革命老区。1980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生态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诸如水土污染、黑土流失等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变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因素。海伦市地表水较为发育,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安全与供水安全。因此,开展通肯河上游海伦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查明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饮水保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农业区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趋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构建通肯河流域上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实现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地表径流过程的模拟。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数据,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SWAT软件完成河网生成、子流域划分、流域边界的确定、水文响应单元生成,构建了流域地表水模型。利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径流数据对模型校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径流值对模型验证。R2为0.895,ENS为0.87,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径流的实际变化趋势。(2)根据地表水循环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了海伦市SWAT-Visual MODFLOW的耦合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通肯河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海伦市地下水赋存规律,利用Visual MODFLOW Flex6.1软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利用11个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调参后,相关系数可达0.99,水位残差控制在0.84m,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运动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实现了SWAT与Visual MODFLOW最小计算单元之间数据的融合。(3)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利用SWAT模型实现了通肯河流域上游2030年地表径流的预测、预报。R/S法计算出的Hurst指数结果显示降雨在时间序列具有状态相反性。小波法分析显示年降水量存在4-5a、10-15a、17-23a、25-35a的变化周期,其中,4-5a的震荡明显,贯穿整个观测期。通肯河流域2010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1513×108m3/a。其中,2017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2215×108m3/a;2025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平均径流量为3.0552×108m3/a。由于受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明显偏少。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伦市地表水水质在Ⅱ类至Ⅴ类不等,丰水期水质优良,枯水期水质不佳。(4)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耦合模型实现了通肯河上游2025年和2030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预测、预报。通肯河流域2025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8430.85×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9368.82×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52.30×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6811.07×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3028.31×104m3(农业灌溉10960.95×104m3,集中开采量2067.36×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942.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为18462.06×104m3。通肯河流域2030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7609.60×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8272.36×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81.61×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7055.99×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2992.90×104m3(农业灌溉10990.98×104m3,集中供水2001.92×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468.53.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18149.26×104m3。较202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主要由于气象条件和人类开采量变化不大所致。根据农业区的特点,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铵根(NH4+)、氯离子(Cl-)四种典型离子,进行典型离子运移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到2025年底,四种典型离子高浓度异常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在剖面视图下,垂向方向运移明显,并且贯穿整个承压含水层,浓度范围的面积有所扩大。农业施肥水和生活污水渗漏,是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诱因。(5)分析了影响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因素,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框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通肯河流域上游区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海伦市陆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3431×108m3;海伦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1.8881×108m3;海伦市湿地、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1211×108m3;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2.3523×108m3。所建数学模型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通肯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分析与研究。(6)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率合理性、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准则,利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海伦市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WAT-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和灰色模型对流域水资源的预测结果,2025年水资源配置结果最优,其次为2020年水资源配置结果。
杨振威[8](2020)在《基于三维可视化和数值模拟的柘城县地下水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柘城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相继增加,而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某些区域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同时地下水超采也造成了柘城县地下水水质恶化、苦咸水层下移、河流断流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查明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为柘城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含水层组三维可视化的手段直观地分析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岩性数据进行概化并建立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将研究区地质体垂向上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浅层含水层组、第一弱透水层、中层含水层组(苦咸水含水层组)、第二弱透水层、深层含水层组、底部隔水层,分析各层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重点描述了苦咸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分析了其与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及不同开采条件下的补排关系。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2)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法进行求解,应用试估-校正法对模型进行识别与验证,采用定量统计法及定性图示法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模拟期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识别期、2017年1月~2017年12月验证期),实测水位过程拟合线与模拟水位过程拟合线变化趋势一致,误差小于0.5m;实测流场与模拟流场特征基本相同;模拟期内地下水系统总补给量为8900万m3,总排泄量为8880万m3,均衡差为20万m3,为正均衡,其水文地质参数及水均衡计算量符合实际情况,数值模型达到精度要求,表明模型可信度较高。3)应用识别验证后的数值模型预测研究区在两种开采方案下运行10年后(2027年12月)的流场变化,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1)第一种开采方案设定为以2017年开采量作为预报期开采量。第二种开采方案设定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增加10%,深层地下水开采布局为新增深层开采井6眼(开采量约为365万m3/a),关闭徐园水源地井群(开采量约为186万m3/a)。(2)研究区2016年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4204万m3/a,2017年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5376万m3/a。(3)浅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稳定在约束水位39.12m情况下的开采量,约为3186万m3/a。第一种开采方案下浅层地下水开采量约为2854万m3/a,小于可开采量,浅层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开采潜力,开采潜力约为332万m3/a;第二种开采方案下开采量约为3139万m3/a,与可开采量基本平衡,已无开采潜力。(4)深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根据数值模拟模型的补排关系,由深层地下水补给量确定,约为1164.5万m3/a。第一种开采方案和第二种开采方案下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分别约为1205万m3/a、1384万m3/a,均大于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需要调整开采布局和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以缓解水位下降趋势,避免深层承压水降落漏斗的扩展。合理的开采布局与适宜的地下水开采量有助于缓解地下水位下降与降落漏斗的扩大,对柘城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科学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黄金勇[9](2020)在《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活动性及地表位移预测 ——以白家包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受三峡库区周期性库水位调度和降雨作用的影响,库区许多滑坡发生变形及失稳破坏。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滑坡方面,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3%,堆积层滑坡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占滑坡类灾害的80%,是众多滑坡地质灾害中的代表性滑坡之一。该类滑坡的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因此,开展对堆积层滑坡的活动性分析、稳定性研究及位移预测对滑坡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支撑。论文首先统计分析三峡库区30处典型堆积层滑坡,从滑坡规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方面分析了堆积层滑坡的发育特征,重点通过对库水波动和位移变形曲线之间的关系,分析堆积层滑坡活动性与外界诱发因素之间的联系;再以白家包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宏观变形和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阐述白家包滑坡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利用数值软件Geo-studio对白家包滑坡在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情况下的渗流场、位移场及稳定性的研究,用数值模拟结果对前面的变形特征分析进行验证;最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拟合预测。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三峡库区30处典型堆积层滑坡统计分析知,滑坡主要以大型滑坡、特大型滑坡为主,中、小型滑坡次之;多数滑坡的坡度处于20~30°之间;从滑坡破坏模式来看,主要是推移式滑坡数;发育地层最多的是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中厚堆积层滑坡为大多数;通过对典型堆积层滑坡活动性分析知,影响滑坡变形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库水位波动,大多数滑坡变形有滞后现象,最长滞后天数有4个月至5个月左右,最短的有4天左右,少数滑坡变形受库水上升的影响,受高位库水的浸泡发生变形,该类滑坡没有滞后现象,仅少数滑坡变形受降雨直接控制,一般在汛期突降持续暴雨时易发生滑坡变形。(2)以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宏观变形分析知该滑坡一直发生缓慢变形,滑坡左侧变形小于右侧,后缘出现拉裂缝,右侧裂缝部分贯通,前缘出现塌岸现象。导致滑坡变形增加的主要诱因是库水下降,而降雨只是起促进作用;通过位移监测的数据分析知,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变形速率亦增大,滑坡位移量增加,库水位上升,累积位移变形几乎停滞,通过对钻孔地下水位数据和库水调度数据分析,库水位下降过后一段时间滑坡变形才开始启动,滞后时间约25-35天。(3)白家包滑坡体渗透性低,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坡体内地下水位来不及反应库水下降,形成的水力梯度越大,使滑坡变形增加,滑坡稳定性降低,库水上升时滑坡变形小,反而有利于其稳定,原因是上升的水位为滑坡体提供了浮托支撑力;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滑坡前缘的孔隙水压力远大于后缘孔隙水压力,库水主要对滑坡前缘产生影响,库水下降速率越大,前缘变形越大,而后缘变形受其影响较小,随着库水位的下降,滑坡稳定性系数一直减小。随着下降速率的增大大,滑坡发生破坏的概率越大,需加强监测。(4)白家包滑坡累积位移可视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先用差分方法平稳化处理位移序列,选取2007年一2012年累积位移数据为计算样本,利用SPSS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建立ARIMA模型,对该滑坡的位移趋势进行预测,模型拟合度R2=0.863,有一定的精确度,该模型可较好的反映滑坡位移趋势。图[50]表[6]参[59]
张庆卜[10](2020)在《国家级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以民勤盆地为例》文中提出地下水监测数据不仅有助于了解和评价地下水现状、认识地下水历史变化过程的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还是地下水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基础支撑。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于2015年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但由于监测站布设时间较短,尚未形成长时间连续监测数据,而且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区地下水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一,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监测数据无法充分得到利用,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下水管理工作。因此,本文以民勤盆地以典型区,对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的整合、应用理论进行研究,可为我国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民勤盆地是我国典型的西北内陆盆地,水位动态主要受地表水灌溉入渗、开采量和渠系入渗和侧向径流影响。按照各自影响大小,动态类型分为径流型、开采型、灌溉入渗-开采型和径流入渗-开采型。该地区共布设了14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站,其中13个监测站由地方监测站改建而成,存在监测数据时序较短、缺失问题。本文利用水位差值法和回归分析法完成了14个监测站数据整合,形成了从2007年1月2019年1月的连续的长序列水位数据。根据整合后得到的国家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利用网格化方法对2007年2018年的储变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2010年以前每年储变量约-1×108m3,2010年以后储变量逐渐变小。从2014年开始出现正均衡并逐渐稳定在每年0.20×108m3左右。通过区域均衡法估算研究区开采量,结果显示该地区2010年以前开采量较大,每年约3×108m3,2010年经过治理后开采量减少至每年0.86×108m3。利用国家监测站的水位数据在选取典型监测站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精度对比与误差分析最终确定该地区开采型动态适用回归分析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灌溉入渗-开采型和渠系入渗型动态监测站适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且模型也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其他盆地。利用适用模型对水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现状补排条件下未来5年羊路邓岔监测站水位回升1.5m、泉山和平监测站水位回升0.45m、沙嘴墩监测站水位回升0.5m,已达到规划要求;收成沙渠口监测站水位下降0.7m,尚未满足规划要求。对此,当地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水资源配比,以达到区内水位持续回升的要求。
二、基于NNARMAX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NNARMAX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涌水灾害源及赋存规律 |
1.2.2 突涌水的致灾机理研究 |
1.2.3 突涌水致灾因素及涌水量划分 |
1.2.4 突涌水危险等级评价及预测分析 |
1.2.5 突涌水的防治措施 |
1.2.6 现有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富水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2.1 概述 |
2.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突涌水形成机制数值分析方法 |
2.2.1 数值分析方法 |
2.2.2 FLAC~(3D)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2.2.3 数值分析方案 |
2.2.4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 |
2.2.5 边界条件及假定 |
2.3 隧道埋深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4 地下水位高度h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5 隧道围岩级别S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6 断层破碎带宽度w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7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间距d/D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8 断层破碎带与隧道夹角θ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9 侧压力系数K_0对突涌水及围岩稳定性影响 |
2.10 富水断层地层不利因素组合工况分析 |
2.11 敏感性分析 |
2.12 小结 |
3 隧道突涌水防治措施研究 |
3.1 概述 |
3.2 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隧道突涌水治理措施研究 |
3.2.1 数值分析方案 |
3.2.2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3.2.3 边界条件及假定 |
3.3 导水洞排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1 导水洞与隧道相对距离L/(D+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2 导水洞开挖位置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3 导水洞位置组合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4 导水洞洞径l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5 导水洞开挖步序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3.6 导水洞排水措施方案结果分析 |
3.4 注浆堵水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4.3 注浆堵水方案结果分析 |
3.5 导水洞排水与注浆堵水对隧道涌水量及稳定性影响 |
3.5.1 注浆厚度M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2 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N对隧道突涌水及稳定性影响 |
3.5.3 排堵方案结合结果分析 |
3.6 不同等级涌水治理方案类比分析 |
3.6.1 导水洞排水 |
3.6.2 注浆圈堵水 |
3.6.3 排堵结合 |
3.7 小结 |
4 隧道突涌水风险预警快速评价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4.1 突涌水风险因素分析 |
4.2 评价方法简介及灾害等级评价方法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4.2.2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和分级标准 |
4.2.3 突涌水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确定 |
4.2.4 模糊算子选取及评价 |
4.3 突涌水快速评价系统构建 |
4.3.1 编程语言简介 |
4.3.2 平台设计 |
4.3.3 平台简介 |
4.4 预警平台在武九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
4.4.1 工程地质及现场施工 |
4.4.2 隧道全段预测结果 |
4.5 工程类比分析 |
4.5.1 以往隧道工程突涌水情况及治理措施 |
4.5.2 基于本平台隧道突水治理措施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主要研究成果 |
(2)万州区滑坡灾害位移与库水位及降雨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降雨阈值研究现状 |
1.2.2 滑坡变形演化关联规则研究现状 |
1.2.3 滑坡位移预测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万州区滑坡灾害孕灾环境及分布规律分析 |
2.1 万州区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2 万州区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万州区滑坡灾害分布规律 |
2.3.1 滑坡灾害分布统计标准 |
2.3.2 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 |
2.3.3 滑坡灾害特征分布规律 |
2.3.4 滑坡灾害危害分布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州区滑坡灾害监测与成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万州区滑坡灾害监测概况 |
3.2.1 滑坡灾害监测概况 |
3.2.2 监测布置 |
3.3 万州区滑坡灾害监测系统 |
3.3.1 滑坡全自动裂缝监测系统 |
3.3.2 滑坡全自动地表位移监测系统 |
3.3.3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系统 |
3.3.4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 |
3.3.5 全自动雨量计网络数据传输系统 |
3.3.6 其它监测手段及多源数据获取 |
3.3.7 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监测系统实例 |
3.4 万州区滑坡灾害监测数据分析 |
3.4.1 万州段三峡水库运行特征时段划分 |
3.4.2 典型滑坡灾害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
3.4.3 典型滑坡灾害地表位移监测数据 |
3.5 万州区滑坡灾害累积位移-时间曲线形态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州区滑坡灾害降雨阈值研究 |
4.1 引言 |
4.2 万州区滑坡灾害降雨量模型研究 |
4.2.1 有效降雨量模型介绍 |
4.2.2 有效降雨量模型确定 |
4.3 2 日有效降雨量与单日降雨阈值研究 |
4.3.1 滑坡位移速率概述 |
4.3.2 单日降雨阈值确定 |
4.3.3 前期2 日有效降雨阈值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变形演化关联规则与诱滑因素阈值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方碑滑坡 |
5.2.1 滑坡基本特征 |
5.2.2 滑坡变形特征 |
5.2.3 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
5.3 数据挖掘方法 |
5.3.1 K-means聚类法 |
5.3.2 两步聚类算法 |
5.3.3 Apriori算法 |
5.3.4 决策树-C5.0 算法 |
5.4 四方碑滑坡变形演化关联规则 |
5.4.1 滑坡变形演化关联规则 |
5.4.2 滑坡诱滑因素阈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万州区典型滑坡灾害位移预测研究 |
6.1 引言 |
6.2 方法与案例介绍 |
6.2.1 预测方法 |
6.2.2 研究案例 |
6.3 数据处理 |
6.3.1 监测点选择及数据处理 |
6.3.2 因子筛选 |
6.3.3 数据归一化与逆归一化 |
6.3.4 LSTM和 SVR模型超参数 |
6.4 结果分析 |
6.4.1 LSTM模型与SVR模型 |
6.4.2 集成模型 |
6.5 模型泛化能力检验 |
6.5.1 生基包滑坡 |
6.5.2 预测流程 |
6.5.3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6.6.1 模型预测结果讨论 |
6.6.2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库水涨落和降雨条件下藕塘滑坡变形演化机制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库岸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和机制 |
1.2.2 库岸滑坡稳定性研究 |
1.2.3 滑坡位移预测研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基本特征 |
2.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理交通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层岩性 |
2.1.5 地质构造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滑坡地质结构研究 |
2.2.1 滑坡空间形态及结构特征 |
2.2.2 滑坡物质组成 |
2.2.3 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
2.3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3.1 滑带土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分析 |
2.3.2 滑带土微观结构特征 |
2.3.3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3.4 滑坡区水化学分析 |
第三章 滑坡变形特征及其与库水涨落-降雨关联度分析 |
3.1 近年滑坡变形概况 |
3.2 滑坡宏观变形迹象及特征分析 |
3.2.1 滑坡各区域宏观变形迹象 |
3.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分析 |
3.3 滑坡现场监测数据与滑坡演化特征分析 |
3.3.1 地表位移演化特征 |
3.3.2 深部位移演化特征 |
3.3.3 滑坡位移演化特征分析 |
3.3.4 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3.4 滑坡位移演化特征与库水位涨落-降雨的关系研究 |
3.4.1 滑坡位移与库水位涨落-降雨关系研究 |
3.4.2 滑坡变形与库水位涨落-降雨关联度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演化机制研究 |
4.1 滑坡模型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模型概化 |
4.1.2 滑坡模型试验系统 |
4.1.3 相似条件与模型材料 |
4.1.4 监测布置 |
4.1.5 模型成型 |
4.1.6 试验工况 |
4.2 库水位涨落作用工况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试验结果与现象分析 |
4.2.2 不同水位涨落速度下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对比分析 |
4.2.3 库水位涨落作用下滑坡变形机制分析 |
4.3 降雨作用工况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试验结果与现象分析 |
4.3.2 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对比分析 |
4.3.3 降雨作用下滑坡变形机制分析 |
4.4 库水位下降与降雨联合作用工况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试验结果与现象分析 |
4.4.2 库水位下降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变形机制分析 |
4.5 藕塘滑坡变形破坏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滑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5.1 库水位涨落和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
5.1.1 计算模型 |
5.1.2 渗流场分析 |
5.1.3 稳定性分析 |
5.2 基于正交设计法的滑坡稳定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5.2.1 模拟方案 |
5.2.2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
6.1 基于CEEMDAN-GRU的滑坡位移预测原理与方法 |
6.1.1 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
6.1.2 CEEMDAN算法及参数选择 |
6.1.3 GRU预测模型 |
6.1.4 基于CEEMDAN-GRU的滑坡位移预测模型 |
6.2 研究区域与监测点选取 |
6.3 滑坡位移时间序列分解 |
6.4 滑坡位移预测 |
6.4.1 趋势项位移预测 |
6.4.2 波动项位移预测 |
6.4.3 总位移预测 |
6.5 模型分析与评价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库岸堆积层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及其响应规律研究 |
1.2.2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与预报判据研究 |
1.2.3 滑坡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
1.2.4 库岸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与分类体系 |
2.1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与变形演化规律 |
2.1.1 发育特征 |
2.1.2 变形演化规律 |
2.2 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 |
2.2.1 前人分类体系 |
2.2.2 库岸堆积层滑坡分类体系 |
2.3 典型库岸堆积层滑坡实例 |
第三章 滑坡变形动态响应规律综合分析方法 |
3.1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滑坡变形响应规律综合分析方法 |
3.1.1 监测数据预处理 |
3.1.2 变形事件划分、因子集构建和变形数据库建立 |
3.1.3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滑坡变形响应关联规则挖掘 |
3.2 基于综合分析方法的白水河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 |
3.2.1 白水河滑坡变形事件划分 |
3.2.2 白水河滑坡变形事务数据库的构建 |
3.2.3 白水河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分析与主控因素判识 |
3.3 讨论 |
第四章 滑坡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方法 |
4.1 滑坡位移区间预测原理与方法 |
4.1.1 滑坡位移预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区间预测思想 |
4.1.2 考虑变形状态动态切换的滑坡位移区间预测方法 |
4.2 基于位移区间预测结果的滑坡预报方法 |
4.2.1 累积位移切线角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4.2.2 匀速变形速率获取与累积位移切线角预报判据调整 |
4.2.3 基于区间预测结果与破坏概率分析的滑坡预报方法 |
4.3 白水河滑坡位移区间预测与预报 |
4.3.1 输入因子选择与模型超参数设置 |
4.3.2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变形状态动态判识 |
4.3.3 基于诱发因素响应的白水河滑坡位移区间预测 |
4.3.4 考虑最大容许累积位移切线角的白水河滑坡预报 |
4.4 讨论 |
第五章 滑坡岩土体参数反演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
5.1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动态反演方法 |
5.1.1 滑坡渗流场与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 |
5.1.2 非侵入式有限元 |
5.1.3 贝叶斯优化算法 |
5.1.4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方法的基本计算流程 |
5.2 考虑岩土体强度劣化的库岸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模型 |
5.2.1 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 |
5.2.2 基于稳定性系数的滑坡破坏概率分析 |
5.2.3 蒙特卡洛模拟 |
5.2.4 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流程 |
5.3 白水河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参数反演与时变破坏概率分析 |
5.3.1 白水河滑坡渗流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模型建立 |
5.3.2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渗流场反演结果 |
5.3.3 降雨与库水联合作用下的白水河滑坡应力应变场反演结果 |
5.3.4 考虑岩土体强度劣化的白水河滑坡时变破坏概率分析 |
5.4 讨论 |
5.4.1 所提出岩土体参数反演方法的应用探讨 |
5.4.2 白水河滑坡的防治策略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河北省涉县东风湖泉域地下水压采水位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各种理论研究方法归纳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3.1.1 含水岩系 |
3.1.2 透水不含水岩系 |
3.1.3 隔水岩系 |
3.2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3.3 水资源量 |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4.1 年内动态变化 |
3.4.2 年际动态变化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模拟区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2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4.1.3 地下水流场及流动特征 |
4.2 模型源汇项处理 |
4.2.1 地下水主要补给项 |
4.2.2 地下水主要排泄项 |
4.3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4.4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1 数学模型 |
4.4.2 时空离散及初始条件 |
4.5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5.1 流场拟合分析 |
4.5.2 动态曲线拟合分析 |
4.5.3 均衡分析 |
4.5.4 成果分析 |
第五章 地下水压采方案预测及动态响应分析 |
5.1 岩溶裂隙地下水动态预报 |
5.1.1 基础资料 |
5.1.2 规划年内地下水水位预报 |
5.2 规划年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年内变化 |
5.2.2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 |
5.2.3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
5.2.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技成果 |
(6)淮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土壤水分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资料选取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作物种植 |
2.4 土壤类型与分布 |
2.5 实验资料选取 |
2.5.1 土壤水分测定 |
2.5.2 气象场各个气象资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
3.1 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线 |
3.2 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分析 |
3.3 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的非线性拟合分析 |
3.3.1 非线性拟合函数 |
3.3.2 函数拟合结果分析 |
3.3.2.1 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曲线拟合 |
3.3.2.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曲线拟合 |
3.4 土壤水分对降雨量的动态响应 |
3.4.1 夏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对降雨量动态变化 |
3.4.2 冬小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4.3 作物轮作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3.5 土壤水分与各个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3.6 土壤水与气象因子的线性模型构建与检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壤水分预测研究 |
4.1 BP神经网络简介 |
4.2 BP神经网络的计算过程函数 |
4.2.1 正向传播 |
4.2.2 反向传播 |
4.3 BP神经网络模型设置 |
4.3.1 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设计 |
4.3.2 数据的选择和归一化 |
4.3.3 BP神经网络的构建 |
4.3.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
4.3.5 BP神经网络的预测 |
4.4 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4.1 输入、输出因子以及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 |
4.4.2 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参数的确定 |
4.4.3 不同土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确定 |
4.4.4 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预测研究 |
5.1 遗传算法原理 |
5.1.1 遗传算法的实现 |
5.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5.3 GA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3.1 数据选取 |
5.3.2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构确定 |
5.3.3 GA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参数的确定 |
5.4 GA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检验 |
5.5 灌水定额计算公式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水文模型研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1.2.5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2.4 侵入岩 |
2.2.5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5.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
2.5.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5.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5 地下水水化学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6.1 水利工程 |
2.6.2 现状供水量 |
2.6.3 现状用水量 |
2.7 地表水水质现状 |
2.7.1 样品采集 |
2.7.2 水质评价 |
2.8 地下水水质现状 |
2.8.1 样品采集 |
2.8.2 水质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的海伦市地表水径流模拟 |
3.1 模拟理论与运算过程 |
3.1.1 地表径流 |
3.1.2 蒸散发量 |
3.1.3 土壤水分运移 |
3.1.4 地下水 |
3.1.5 河道汇流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DEM高程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3.2.3 土壤类型数据 |
3.2.4 气象资料 |
3.3 模型建立与运行 |
3.3.1 子流域 |
3.3.2 水文响应单元 |
3.3.3 模型运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的验证 |
3.4.2 模拟结果 |
3.4.3 各乡镇地表水资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
4.1 模型简介与耦合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耦合原理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概化 |
4.2.2 边界条件概化 |
4.3 数学模型及其离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模型的离散 |
4.4 参数分区与初始条件 |
4.4.1 渗透系数分区 |
4.4.2 初始水头 |
4.5 源汇项输入 |
4.5.1 地下水的补给 |
4.5.2 地下水的排泄 |
4.6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的识别 |
4.6.2 模型的验证 |
4.7 模型计算结果 |
4.7.1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量 |
4.7.2 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 |
5.1 研究方法 |
5.1.1 R/S法(重标极差法) |
5.1.2 Morlet(小波法) |
5.1.3 降雨量分析与延展 |
5.1.4 测站降雨量分析与计算 |
5.2 2030年地表径流模拟与预报 |
5.2.1 通肯河流域 |
5.2.2 扎音河流域 |
5.2.3 海伦河流域 |
5.2.4 克音河流域 |
5.2.5 三道乌龙沟 |
5.3 各乡镇地表径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的模拟与预报 |
6.1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1 2025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2 2025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1.3 203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4 2030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2 地下水水质预报 |
6.2.1 地下水取样 |
6.2.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3 典型离子模拟与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1 供水量分析 |
7.1.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7.1.2 地表水供水能力预测 |
7.1.3 地下水供水能力 |
7.2 需水量分析 |
7.2.1 现状用水量 |
7.2.2 生态环境需水量 |
7.2.3 生态环境需水量(W_E)计算结果 |
7.2.4 需水量预测 |
7.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1 遵循的原则 |
8.2 研究方法 |
8.2.1 目标函数 |
8.2.2 约束条件 |
8.3 灰色模型对水资源的预测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模型的求解 |
8.4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4.1 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8.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8.4.3 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 |
8.4.4 评价结果 |
8.4.5 乡镇水资源配置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三维可视化和数值模拟的柘城县地下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以往研究程度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1.4 气象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组特征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
2.4.2 用水结构与用水量 |
2.5 本章小结 |
3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
3.1 Hydro Geo Analyst软件简介 |
3.2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构建 |
3.2.1 钻孔柱状图及岩性概化 |
3.2.2 三维可视化 |
3.2.3 水文地质剖面 |
3.3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
3.4 苦咸水含水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数值模拟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模拟区范围 |
4.1.2 含水层概化 |
4.1.3 边界条件概化 |
4.1.4 含水层水力特征 |
4.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1 数学模型及求解 |
4.2.2 空间离散 |
4.2.3 时间离散 |
4.2.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4.2.5 源汇项的确定 |
4.3 稳定流模拟 |
4.4 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识别与验证 |
4.4.1 模型的识别 |
4.4.2 模型的验证 |
4.4.3 水均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资源预报及评价 |
5.1 地下水水位预测 |
5.1.1 时间离散及初始流场 |
5.1.2 源汇项的确定 |
5.1.3 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位预测 |
5.1.4 地下水位预测合理性分析 |
5.2 地下水资源评价 |
5.2.1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 |
5.2.2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活动性及地表位移预测 ——以白家包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活动性 |
2.1 三峡库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象与水文条件概况 |
2.1.3 地质条件概况 |
2.1.4 地质构造与地震概况 |
2.2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发育特征 |
2.2.1 滑坡规模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坡体结构 |
2.3 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活动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白家包滑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水文地质 |
3.2 白家包滑坡地质特征 |
3.2.1 地貌特征 |
3.2.2 空间形态 |
3.2.3 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3 宏观变形分析 |
3.4 专业监测分析 |
3.5 滑坡变形机理分析 |
3.6 滑坡稳定性分析 |
3.6.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3.6.2 参数选取 |
3.6.3 计算工况选取 |
3.6.4 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白家包滑坡变形趋势预测 |
4.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 |
4.3 滑坡时间序列位移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堆积层滑坡统计信息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国家级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以民勤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开采量估算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位动态预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理论 |
2.1 地下水位数据整合 |
2.1.1 水位数据接续 |
2.1.2 时序数据插补 |
2.2 储变量计算 |
2.2.1 水位变幅法 |
2.2.2 网格化方法 |
2.2.3 补排量法 |
2.3 开采量估算 |
2.3.1 区域水均衡法 |
2.3.2 数值模拟迭代法 |
2.4 地下水位动态预报 |
2.4.1 方法介绍 |
2.4.2 方法对比 |
2.4.3 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勤盆地水文地质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与水文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地质构造 |
3.3.2 含水层分布 |
3.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3.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5 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储变量及开采量估算 |
4.1 研究区国家地下水监测站布设情况 |
4.2 民勤盆地水位数据整合 |
4.2.1 数据存在问题 |
4.2.2 水位数据整合 |
4.3 储变量估算 |
4.3.1 水位变幅分析 |
4.3.2 储变量估算 |
4.4 开采量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预报 |
5.1 典型监测站的选择 |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验证 |
5.3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参数识别 |
5.3.3 模型验证 |
5.4 BP神经网络模型 |
5.4.1 因子的确定及模型构建 |
5.4.2 模型训练结果及检验 |
5.5 模型对比分析 |
5.5.1 精度对比 |
5.5.2 误差分析 |
5.6 水位预测分析 |
5.7 地下水管理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基于NNARMAX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富水断层隧道突涌水预警分析平台及治理措施[D]. 段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万州区滑坡灾害位移与库水位及降雨响应关系研究[D]. 蒋宏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库水涨落和降雨条件下藕塘滑坡变形演化机制及其预测模型研究[D]. 肖捷夫.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三峡库区库岸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与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麟玮.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河北省涉县东风湖泉域地下水压采水位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 张艳.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6]淮北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期间土壤水分模拟分析[D]. 王丽丽.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7]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8]基于三维可视化和数值模拟的柘城县地下水资源评价[D]. 杨振威. 郑州大学, 2020(03)
- [9]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活动性及地表位移预测 ——以白家包滑坡为例[D]. 黄金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国家级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以民勤盆地为例[D]. 张庆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