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开监督 吹糠见米(论文文献综述)
陈苗青[1](2020)在《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慈善,作为调节贫富差距的平衡器,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在插上“互联网”这双有力的翅膀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衍生出全新的慈善生态。过去的传统慈善是富人慈善、企业慈善,主要关注贫穷和疾病,慈善方式则是捐钱捐物;而互联网慈善是平民慈善、人人慈善,除了解决物质问题,还关注教育、心理、环保等多元化慈善诉求,生趣创新的慈善方式更是花样百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慈善,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能量。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互联网慈善乱象丛生,侵害公众权益的同时,加速降低社会公众对互联网慈善的信任度,对互联网慈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经过互联网慈善浪潮的洗礼,做好慈善信息公开透明以促进互联网慈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问题,以期遏制互联网慈善侵权行为的发生、推动互联网慈善法治化持续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为研究对象,梳理当前我国立法、监管的总体现状和主要特点,发现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在法律法规、监管力度、义务主体、公开对象以及公开标准上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难以产生良好的规范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学习借鉴国外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立法与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强化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第一,有法可依是前提,要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个人互联网求助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法律责任;第二,严格监管是保障,通过建立分级制度、拓展监管形式,加强监管力度;第三,自觉守法是关键,要从范围、义务、意愿三方面明确公开主体责任;第四,通过加强公众权利意识、完善捐赠人维权制度保障、明确受益人信息公开义务,强化公开对象层面的规制;最后,在标准层面上,要建立公开标准、优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救济程序与法律责任。
申奥[2](2014)在《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内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内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绥芬河市为视野,从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基本理论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县(市)级党组织在党风廉政监督检查、发挥廉政教育功能、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采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剖析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权力运行机制短效、责任落实不到位、廉政教育流于形式、监督制约机制不力、廉政建设理念落后等。针对上述问题及成因,在借鉴国内外同类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构建廉政制度体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本保障的重要结论,并提出了完善构建权力规范、监督制约、查办惩处、廉政教育、预防分析、考核评价等六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洪天云[3](2012)在《组织动员与村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文中提出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导致农业组织形式由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生产,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这一主体在经济体系中虽处于弱势地位,但却掌握农村基本生产资源的支配权,而农村基层组织冈失去资源控制和集体经济依托使组织动员能力削弱。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导致农村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出,使大多村社基础设施破旧、产业薄弱,基层组织和农民涣散,村域经济陷入发展滞后和组织动员乏力的恶性循环。村域是区域经济的最小单元,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村域经济的发展能直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农民富裕、协调农村社区人际关系、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深入研究村域经济发展与组织动员的关联关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一、主要研究内容(一)村级建制及其功能目标、组织结构与经济社会属性的界定。通过村落形成的历史轨迹追溯和不同国家行政建制的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村级建制的异同。通过建国以来行政村演化的分析,总结了行政村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行政属性和经济属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界定了村级建制的功能目标、组织结构。在对村域经济的内涵、类型及特点分析基础上,论证了村域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二)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内涵、依据、主客体与手段、机制、类型的研究。借鉴社会学原理,对组织动员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将其导入经济学研究范式、细化在村域经济发展之中。通过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论证当前村域经济发展对组织动员的需求及主要依据。通过对农村组织及居民构成的分析,提出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主体与客体。通过对相关主客体特征的分析,研究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手段、机制和类型。(三)研究村域经济发展与组织动员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重庆市黔江区219个村(社区)2000年——2009年间人口及资源变动、劳动力就业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包括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收入、村内公共服务提供、近两届村支两委工作情况的全面调查,研究该区村域经济发展与组织动员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内在机制,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测度。(四)增强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能力的对策研究。通过对村域经济发展与组织动员关联关系的分析、不同组织动员主体特征的及能力的研究,论证了加强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建设的紧迫性,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组织动员作用的重要性,加强对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指导及监督与激励的必要性,重视多种组织动员主体能力的发挥和整合的必然性,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竞争态势形成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二、主要研究结论(一)村级建制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层级。行政村的功能目标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管理村内公共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利,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创造更好的生活及生产条件,发展村域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组织结构主要是村支两委。行政村的社会属性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政治属性是村民自治区域,行政属性是政府行政构架在农村的最基础层级,经济属性是微型经济区。(二)村域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处于基础及支撑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在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中处于主战场地位,在农村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建设中处于保障地位。村域经济在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公共品与公共服务提供、农村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引进与内外资源开发利用、农村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主体重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组织动员是村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组织动员是指某一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思想等手段,引导某一群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内容包括村域经济发展谋划、资源及要素整合、发展条件创造、生产经营活动的协同及合作、村民经济利益协调等方面。组织动员的依据是村域资源及要素集聚整合和村域经济发展动力激活的要求,以及村域经济发展条件塑造和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组织动员的主体主要是村支两委(准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客体是村内居民。组织动员手段主要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思想等手段,机制主要有行政命令机制、利益诱导机制、示范带动机制以及复合型机制,类型主要有履行职责型、激励竞争型、自我实现型、项目推动型和社会救助型五种。(四)组织动员能力是村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域经济发展条件,可以推进资源和要素整合、优化村域经济结构,可以推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可以促进农民的联合和合作、提高村域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村域经济提供金融、生产、营销服务,可以加强资源环境管理、使村内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五)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是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核心力量。村委会及村党支部是中国政治架构中最基层的组织,代理了乡镇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职能,拥有政治资源、行政资源、组织资源,也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在集体经济较强或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及农村发展条件下还拥有一定经济资源,组织动员能力远强于其他主体,应当成为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核心力量。(六)村域经济发展的多种组织动员能力需要整合和协同。村委会及村党支部的组织动员能力、村内异质农户的组织动员能力、外部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移植入村的组织动员能力、镇乡党委及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在村域的延伸,呈现出明显的互促互补关系,加以整合与协同可以发挥更大的效果。三、论文创新点(一)研究表明,行政村不仅是农村的基本社会单元、最小的自治单位,还是一个具有独立性和开放性的微型经济区,其组织机构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不仅应承担村内社会管理的责任,还当履行推进村域经济发展的职责,对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了补充。(二)研究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动员,单靠每家农户的分散努力,难以改善发展条件、难以实现资源及要素整合、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应用,只有将分散的农户组织动员起来,才能激发出巨大的活力,使村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水平提高。(三)研究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各种组织动员力量的整合和协同,使之形成巨大合力共同推进村域经济发展。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乡镇和村支两委之间在组织动员上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进行专门研究。(二)组织动员的行为边界需要进一步划分。
房连水[4](2009)在《财产申报抓“试点”,有点搞笑》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建立公开的、接受公众监督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于廉政建设,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国家进步,绝对是一种意义非凡的提纲挈领之举。对此问题的重要意义,恐怕没有谁会提出异议。你想啊,在某些民主制度成熟的国家,包括总统、总理在内,各级官员
陈宇佳[5](2006)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如何
王建华[6](2000)在《信用 法律 财富——兼论物权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王建华[7](2000)在《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法治环境》文中研究表明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历时长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机制和全新的方法,当然也需要有能促进和维护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环境,本身就是投资环境,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投资环境。已有的大量实例已经表明,在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投资者心目中,一个地区的政策法律以及执法水平的状况如何,日益成为影响其投资决策的关键
熊鹰,骆光远[8](1997)在《保赔分离 专班管理 责利挂钩 公开监督──中保财险黄冈公司推行理赔专业化管理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保赔分离专班管理责利挂钩公开监督──中保财险黄冈公司推行理赔专业化管理的调查报告熊鹰,骆光远位于鄂东的黄冈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风险相对集中,加之前些年保险管理一直实行粗放性经营,承保理赔交叉作业,混合管理,致使赔付率高,经济效益差。为此湖北黄冈产险...
杨文斌[9](1991)在《目标导向律是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文中研究表明 大千世界,一切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目标导向律是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领导活动是为实现人们的目的性行为而进行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现象,必然受着特定的客观规律所制约。研究领导活动的特定规律并加以正确运用,使领导活动更符合实际需要、更科学地推动实际工作,是领导科学这一专门学科的任务。马克思说:“历史的进程,是受一般规律支配的”。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也要受一般规律支配。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起支配作用的重要规律之一,所以有研究的必要。
蒋松稳,陈潮[10](1988)在《新会商业承包经营的十年》文中研究说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会县商业企业于1979年初开始推行了承包经营,迄今将有十年了。这段时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0年试行利润留成以及基数利润留成和增长利润分成的办法;第二阶段,1981—1983年实行上交利润包干,逐年递增,超额全留;第三阶段,1984—1986年,在利改税的基础上,进行核定征
二、公开监督 吹糠见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开监督 吹糠见米(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慈善 |
2.1.2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 |
2.2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 |
2.2.1 公共性理论 |
2.2.2 知情权理论 |
2.2.3 公信力理论 |
2.3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意义 |
2.3.1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
2.3.2 推进互联网慈善的法治化发展 |
2.3.3 促进互联网慈善的可持续发展 |
3 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总体现状 |
3.1 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基本现状 |
3.1.1 立法现状 |
3.1.2 监管现状 |
3.2 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主要特点 |
3.2.1 法律依据逐步统一 |
3.2.2 义务主体不断扩大 |
3.2.3 对象范围深入拓展 |
3.2.4 公开内容不断增多 |
3.2.5 监管手段与时俱进 |
3.2.6 评价制度流于形式 |
4 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面临的问题 |
4.1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问题 |
4.1.1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不健全 |
4.1.2 个人网络求助行为信息公开规范滞后 |
4.1.3 公开募捐平台法律责任规定存在缺漏 |
4.2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问题 |
4.2.1 制度存在真空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
4.2.2 监管主体混乱导致监管程度不严 |
4.2.3 监管形式单一导致监管强度不够 |
4.3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问题 |
4.3.1 信息公开主体单一缺乏多样性 |
4.3.2 信息公开主体责任义务不清晰 |
4.3.3 信息公开主体公开意愿不强烈 |
4.4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对象存在问题 |
4.4.1 公众信息公开的权利容易被忽视 |
4.4.2 捐赠人的权益维护缺乏制度保障 |
4.4.3 受益人的责任义务规定不够全面 |
4.5 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标准存在问题 |
4.5.1 标准规范制度尚未及时形成 |
4.5.2 评价反馈机制未能科学建立 |
4.5.3 救济程序与法律责任不完善 |
5 国外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立法与实践 |
5.1 英国的立法与实践 |
5.2 美国的立法与实践 |
5.3 其他国家的立法与实践 |
5.4 评价与启示 |
5.4.1 立法先行——制度构建 |
5.4.2 义务为本——法律定位 |
5.4.3 重点监督——规制形式 |
6 对我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
6.1 从立法层面完善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制度 |
6.1.1 建全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
6.1.2 建立个人互联网求助信息公开制度 |
6.1.3 完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法律责任 |
6.2 从监管层面提高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监督管理力度 |
6.2.1 建立分级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
6.2.2 拓展监管形式实现实时监管 |
6.3 从主体层面明确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制度 |
6.3.1 拓宽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主体范围 |
6.3.2 明晰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主体义务 |
6.3.3 增强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主体意愿 |
6.4 从对象层面强化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权利义务内容 |
6.4.1 加强社会公众权利意识 |
6.4.2 完善捐赠人维权制度保障 |
6.4.3 明确受益人信息公开义务 |
6.5 从标准层面建立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程序保障制度 |
6.5.1 推进行业协会建立公开标准 |
6.5.2 优化透明度评估与反馈机制 |
6.5.3 完善救济程序与法律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风的由来及其本质 |
一、党风的定义 |
二、党风的特点 |
三、党风建设的实质 |
第二节 廉政的理论阐释 |
一、《廉政建设思想宝库》之阐释 |
二、《廉政建设概论》之阐释 |
三、中国古代经典之阐释 |
第三节 党风与廉政的关系 |
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 |
第一节 绥芬河市概况 |
第二节 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实践 |
一、创新廉政管理方法 |
二、健全廉政机构建设 |
三、完善廉政监督预警 |
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
第三节 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检查领域尚存盲区 |
二、廉政教育功能发挥薄弱 |
三、部分公职人员行为失范 |
四、廉政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
第四节 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权力运行机制短效 |
二、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
三、廉政教育流于形式 |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力 |
五、廉政建设理念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廉政理念及国内同类地区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一节 国外廉政建设经验 |
一、瑞典廉政体制 |
二、新加坡模式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区党风廉政建设经验 |
一、延寿县经验 |
二、南通市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的思考 |
第一节 绥芬河市构建党风廉政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 |
一、强化制度的实用性 |
二、强化制度的针对性 |
三、强化制度的持续性 |
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
五、强化制度的评估修正 |
第二节 绥芬河市构建党风廉政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
一、权力规范制度 |
二、监督制约制度 |
三、查办惩处制度 |
四、廉政教育制度 |
五、预防分析制度 |
六、考核评价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组织动员与村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资料选择与应用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评论 |
1.5 论文框架设计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 组织理论 |
2.2.1 系统组织理论 |
2.2.2 行政管理理论 |
2.2.3 集体行动理论 |
2.3 动员理论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2.4.1 委托与代理 |
2.4.2 代理成本 |
第3章 村级建制及其功能定位 |
3.1 中国的村级建制 |
3.1.1 中国的自然村——农村居民聚集的生活地 |
3.1.2 中国的自然村——农村行政区划的地域 |
3.1.3 中国行政村数量及省际分布 |
3.2 中国行政村的属性 |
3.2.1 社会属性: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 |
3.2.2 政治属性:村民自治区域 |
3.2.3 行政属性:政府行政构架在农村的最基础层级 |
3.2.4 经济属性:微型经济区 |
3.3 中国行政村的功能目标定位 |
3.3.1 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
3.3.2 管理村内公共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利 |
3.3.3 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创造更好的生活及生产条件 |
3.3.4 发展村域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建设新农村 |
3.4 中国行政村的组织构架及治理 |
3.4.1 村委会 |
3.4.2 村党支部 |
3.4.3 行政村的政府治理 |
3.4.4 行政村的治理 |
3.5 行政村治理与功能发挥 |
3.5.1 村级组织职能界定与行政村功能实现 |
3.5.2 村级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与行政村功能发挥 |
3.5.3 村级组织的组织动员手段与行政村功能发挥 |
3.5.4 村级组织的监督、激励与行政村功能发挥 |
第4章 村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4.1 村域经济概述 |
4.1.1 村域经济的内涵 |
4.1.2 村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
4.1.3 村域经济的构成及发展水平 |
4.2 村域经济的特点与类型 |
4.2.1 村域经济的特点 |
4.2.2 村域经济的类型 |
4.3 村域经济的地位 |
4.3.1 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地位 |
4.3.2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 |
4.3.3 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地位 |
4.3.4 农村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地位 |
4.4 村域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4.4.1 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
4.4.2 增加农村社区公共品与公共服务提供 |
4.4.3 促进农村社区资源和要素整合 |
4.4.4 促进外部资源引进与内外资源整合 |
4.4.5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
4.4.6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体重构 |
第5章 村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动员 |
5.1 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内涵 |
5.1.1 村域经济发展的谋划 |
5.1.2 村域资源及要素的整合、发展条件的创造 |
5.1.3 村域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组织、共同参与、有效推进 |
5.1.4 村民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 |
5.2 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依据 |
5.2.1 集聚和激活村域经济发展动力 |
5.2.2 解决村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
5.2.3 存在组织动员的内在基础 |
5.2.4 存在组织动员的外在条件 |
5.3 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主体与模式 |
5.3.1 准行政组织主体与模式 |
5.3.2 经济组织主体与模式 |
5.3.3 社会组织主体与模式 |
5.4 组织动员客体 |
5.5 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机制 |
5.5.1 行政命令机制 |
5.5.2 利益诱导机制 |
5.5.3 示范带动机制 |
5.5.4 复合型机制 |
5.6 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发生的类型 |
5.6.1 履行职责型 |
5.6.2 激励竞争型 |
5.6.3 自我实现型 |
5.6.4 项目推动型 |
5.6.5 社会救助型 |
第6章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状况 |
6.1 黔江区基本区情 |
6.1.1 区位、地形地貌、幅员、人口 |
6.1.2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 |
6.1.3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 |
6.1.4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6.2 黔江农村的村级社区构架 |
6.2.1 黔江区自然村的形成与行政村的划分 |
6.2.2 黔江行政村的组织架构 |
6.2.3 黔江行政村的管理职责 |
6.2.4 黔江行政村的设定功能 |
6.3 黔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 |
6.3.1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6.3.2 以家庭小而全为主的生产方式 |
6.3.3 以外出务工为主的劳务经济 |
6.3.4 以低技术、传统种养殖业为表征的资源粗放利用 |
6.4 黔江区村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
6.4.1 主要农产品产出水平 |
6.4.2 农业产值及增加值 |
6.4.3 农业发展速度 |
6.4.4 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
6.5 黔江区村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6.5.1 黔江区村域收入水平差异 |
6.5.2 黔江区村域产出水平差异性 |
6.5.3 黔江区村域产业结构差异性 |
第7章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动员现状 |
7.1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动员的总体情况 |
7.1.1 上级组织动员在村级延伸的情况 |
7.1.2 村级组织动员的情况 |
7.1.3 村级组织动员的特点 |
7.2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发生的类型 |
7.2.1 履行职责型 |
7.2.2 激励竞争型 |
7.2.3 自我实现型 |
7.2.4 项目推动型 |
7.3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主体 |
7.3.1 村委会或村党支部为主体的组织动员 |
7.3.2 行政村内其他成员为主体的组织动员 |
7.3.3 上级党委、政府为主体的组织动员 |
7.3.4 村外经济或社会组织(机构)为主体的组织动员 |
7.4 黔江区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的领域 |
7.4.1 社区内基础设施及农业设施建设领域的组织动员 |
7.4.2 传统农业改造、特色农业发展领域的组织动员 |
7.4.3 非农产业发展领域的组织动员 |
7.4.4 劳务经济领域的组织动员 |
7.5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差异的成因 |
7.5.1 村干部(村主任、支部书记)的责任心、使命感及能力 |
7.5.2 行政村内部的异质农户 |
7.5.3 区、乡政府及党委的指导 |
7.5.4 村外经济或社会组织的介入与参与 |
第8章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动员能力 |
8.1 村委会、村党支部的动员能力 |
8.1.1 村委会及党支部组织动员能力的内涵 |
8.1.2 组织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 |
8.1.3 组织动员能力的测定 |
8.2 区、乡(镇)党委及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在村级的延伸 |
8.2.1 区乡党委及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在村延伸的内涵 |
8.2.2 组织动员延伸的内容 |
8.2.3 组织动员能力延伸的影响因素 |
8.2.4 组织动员能力延伸的测定 |
8.3 行政村异质农户的组织动员能力 |
8.3.1 异质农户的内涵 |
8.3.2 组织动员能力的表现 |
8.3.3 组织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 |
8.3.4 组织动员能力的测定 |
8.4 外部经济及社会组织移植入村的组织动员能力 |
8.4.1 外部经济及社会组织移植入村组织动员能力的内涵 |
8.4.2 组织动员能力的表现 |
8.4.3 组织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 |
8.4.4 村组织动员能力的测定 |
8.5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组织动员能力评价 |
8.5.1 评价指标 |
8.5.2 评价方法 |
8.5.3 对各行政村的评价 |
8.5.4 对全区的总体评价 |
第9章 黔江村域经济发展与组织动员的关联模型 |
9.1 组织动员能力影响经济发展具体机制 |
9.1.1 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化经营 |
9.1.2 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 |
9.1.3 拓展农村市场渠道 |
9.1.4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 |
9.1.5 农村生产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
9.1.6 农村生产结构的合理演化 |
9.1.7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9.2 模型的构建 |
9.2.1 模型变量的选择 |
9.2.2 模型函数的确定 |
9.3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9.3.1 资料选择与处理 |
9.3.2 估计方法 |
9.3.3 模型检验 |
9.3.4 模型估计与结论 |
9.3.5 稳健性分析 |
9.3.6 组织动员能力对村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 |
第10章 增强组织动员能力促进村域经济发展 |
10.1 加强村委会、村党支部建设 |
10.1.1 选拔开拓创新的村主任、村支书 |
10.1.2 加强村委会、村支部组织建设 |
10.1.3 搞好村委会、村支部制度建设 |
10.1.4 加强村委会、村支部组织动员能力建设 |
10.2 充分发挥村委会、村支部的组织动员作用 |
10.2.1 在村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作用发挥 |
10.2.2 在村域经济发展中的决策作用发挥 |
10.2.3 在村域经济发展中的组织指挥作用发挥 |
10.2.4 在村域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发挥 |
10.3 加强对村委会、村支部的指导、监督与激励 |
10.3.1 加强区、乡(镇)对村域经济发展的指导 |
10.3.2 增大区、乡(镇)对村域经济发展的扶持 |
10.3.3 搞好对村委会、村支部的管理和监督 |
10.3.4 重视对村域经济发展的激励 |
10.4 重视多种组织动员能力的发挥和整合 |
10.4.1 区、乡(镇)党政组织动员力量的充分发挥 |
10.4.2 异质农户组织动员力量的利用 |
10.4.3 外部经济及社会组织力量的引入 |
10.4.4 多种组织动员力量的整合 |
10.5 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竞争态势的形成 |
10.5.1 促进村委会、村支部工作竞争局面的形成 |
10.5.2 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竞争局面的形成 |
10.5.3 促进农户经济发展竞争局面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公开监督 吹糠见米(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 陈苗青.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绥芬河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 申奥.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3]组织动员与村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D]. 洪天云. 西南大学, 2012(11)
- [4]财产申报抓“试点”,有点搞笑[J]. 房连水.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09(10)
-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 陈宇佳. 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 2006
- [6]信用 法律 财富——兼论物权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J]. 王建华. 理论与改革, 2000(03)
- [7]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法治环境[J]. 王建华.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00(02)
- [8]保赔分离 专班管理 责利挂钩 公开监督──中保财险黄冈公司推行理赔专业化管理的调查报告[J]. 熊鹰,骆光远. 中国保险, 1997(07)
- [9]目标导向律是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J]. 杨文斌.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2)
- [10]新会商业承包经营的十年[J]. 蒋松稳,陈潮. 商业经济文荟, 19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