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寡糖研究进展

功能性寡糖研究进展

一、功能性低聚糖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邹月,黄金凤,魏琴[1](2021)在《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膳食营养成了人们长期讨论的话题,功能性食品也成为当今食品和科学界最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之一。其中功能性低聚糖作为新型绿色食品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被广泛运用于功能性食品中。文章对低聚糖有关概念和类别进行了介绍,并对功能性低聚糖常见制备方法、功能性低聚糖生理活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目前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领域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促进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贾志飞[2](2020)在《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决明子(Semen Cassiae)又名马蹄子、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L.)或小决明(C.tora L.)的成熟种子经秋季采收晒干、除杂而制成。决明子性微寒,味苦、甘、咸,入肝、肾、大肠经,以其具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具有润肠通便、清肝明目的功效,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公示的药食同源名录之一。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可治疗多种眼疾,主要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疼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决明子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种植或野生,但是目.前对决明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蒽醌类、萘并-吡喃-酮类、蛋白质及多糖等物质,对其中的低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低聚糖因具有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而素有“双歧因子”之称,随着人们对肠道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低聚糖的作用也备受瞩目,因此本文以决明子低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决明子中低聚糖的提取、分离、组分分析,以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决明子低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水浴法对决明子中的低聚糖进行提取,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得到决明子低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22%,得率为11.151mg/g。(2)通过500 Da、1000 Da及2000 Da三种规格的透析袋对决明子低聚糖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的三种低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COSA、COSB及COSC。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三种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得到三种组分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405、965和2399。经离子色谱仪检测,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并以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组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决明子低聚糖主要是由α-D-吡喃半乳糖和α-D-吡喃葡萄糖组成。(3)以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增殖实验,通过测定OD值、pH值、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等指标可以得出,决明子低聚糖三种组分对双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效果,其中以组分COSA的增殖效果最为优异,同时在三种双歧杆菌中,以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优。(4)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的实验可知,低聚糖在不同碳源中对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较为显着,同时,在pH为3.0的酸环境中及在牛胆酸钠添加量为0.3%的模拟胆汁盐中,双歧杆菌的存活率最高。在模拟胃液和肠液实验中,相对于其它碳源,决明子低聚糖对提升双歧杆菌存活率的影响最为显着。

王永俊[3](2019)在《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在海绵蛋糕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蛋糕是一款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美食,结构松软,口感与风味俱佳。但蛋糕也是一种高糖食品,现代社会许多疾病与高糖饮食直接或间接相关。功能性低聚糖,因不被消化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成为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给人体带来润肠通便、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好处,是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本文用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菊粉完全代替海绵蛋糕中的蔗糖,分别分析它们对蛋液打发效果、面糊性能和蛋糕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结合原料成本等因素,选择价格低廉的低聚异麦芽糖海绵蛋糕进行品质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探究了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蛋液打发效果、面糊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果糖的起泡能力比蔗糖高3%,而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菊粉则分别比蔗糖低10%、18%和36%,蛋液泡沫的稳定性与起泡能力呈显着负相关性;低聚果糖的面糊黏度与蔗糖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而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面糊的黏度分别是蔗糖面糊黏度的2.19倍和2.79倍,菊粉面糊黏度为蔗糖组的29.76倍,面糊品质最差;对淀粉糊化温度的影响方面,四种功能性低聚糖与蔗糖一样,可以显着提高小麦粉的糊化起始温度,这有利于在烘焙时延迟气泡溢出,帮助蛋糕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其次,探究了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果糖海绵蛋糕的比容与蔗糖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而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菊粉三组的海绵蛋糕的比容分别比蔗糖组低11.75%、14.10%和30.89%,海绵蛋糕比容与面糊的相对密度呈显着负相关性;海绵蛋糕的色差、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和感官数据表明,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海绵蛋糕贮藏3天后依然是可接受的;而菊粉因为吸水性太强,其海绵蛋糕成品比容小,硬度大,咀嚼时粉质感强烈,可接受度最低。最后,以价格较为低廉的低聚异麦芽糖为海绵蛋糕蔗糖的替代品,选取三氯蔗糖、山梨糖醇、蔗糖脂肪酸酯、聚葡萄糖为蛋糕改良剂,以比容和感官评分为响应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三氯蔗糖0.020%(以原料总重计,下同),山梨糖醇0.207%,蔗糖脂肪酸酯0.203%,聚葡萄糖6.71%,此时感官评分为89.78分,比容为4.14 mL/g,与空白组和蔗糖对照组相比,经改良后的低聚异麦芽糖海绵蛋糕的比容和感官评分得到显着提升,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黄双霞[4](2019)在《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低聚糖可作为益生元使用,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血脂、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传统的直接提取法、酸水解法或酶水解法等制备方法存在产物质量差及产率低,操作步骤冗杂且成本较高等问题。而酶法合成低聚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简单及产率高等优点。右旋糖酐蔗糖酶可催化蔗糖水解成D-葡萄糖残基并不断转移至糖链形成右旋糖酐;但小分子糖类受体存在时可催化D-葡萄糖残基与受体连接合成低分子量的产物低聚糖。本课题针对低聚糖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小分子糖类受体干预反应体系,研究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催化产物低聚糖的聚合机理,揭示外源受体对酶法合成右旋糖酐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右旋糖酐酶,研究双酶法对受体反应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调控机制,以期为酶法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催化产物分析检测方法的构建。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单底物蔗糖合成右旋糖酐过程中低分子量产物的发现,构建凝胶过滤色谱柱与氨基型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两种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凝胶过滤色谱柱双柱串联可有效分离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中的多糖、低聚糖及单糖,跟踪监测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情况;氨基型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可分离鉴别并定量分析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及某些糖类的同分异构体。同时,通过重复性、精密性及加标回收实验证明了这两种色谱柱检测方法的精密性、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2)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合成低聚糖的过程规律及其机制研究。利用三种小分子糖类受体(葡萄糖、麦芽糖及乳糖)分别干预酶法合成右旋糖酐的反应体系,探讨了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催化产物低聚糖的聚合规律,研究了供受体比例、右旋糖酐蔗糖酶酶量及底物浓度对低聚糖和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低聚糖产量及得率、蔗糖转化率与受体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不同受体分子作用下右旋糖酐蔗糖酶均会同时催化两种转糖基反应,即受体反应与多糖链延伸反应,聚合成两种分子量差异极大的产物(低聚糖与右旋糖酐)。受体分子的强弱决定了两种反应的竞争程度,但受体的存在对糖链延伸反应聚合形成副产物右旋糖酐的分子量(Mw>106 Da)及其结构影响不大,表明受体作用不会改变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右旋糖酐聚合的活性位点。受体比例越大,其与受体产物及右旋糖酐糖链竞争D-葡萄糖残基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合成低聚合度的产物,因此小分子量片段(3.6×102Da~103Da与103Da~104Da)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平均分子量逐渐降低。但不同受体产物的聚合度有所差异,葡萄糖与麦芽糖的受体产物可以作为新的受体物质不断连接D-葡萄糖残基而合成聚合度较高的低聚糖产物,其平均分子量均与受体比例、底物浓度及酶添加量成负相关关系;而乳糖受体反应在不同条件下仅合成一种聚合度为3的低聚糖,分子量均为504 Da,说明不同受体产物低聚糖的聚合度与受体分子的结构及性质密切相关,以葡萄糖基为糖单元的受体分子更容易被右旋糖酐蔗糖酶识别与利用而合成聚合度不同的系列低聚糖。此外,相对于葡萄糖与乳糖的受体产物,麦芽糖受体产物的小分子量片段(3.6×102Da~103Da与103Da~104Da)所占比例较大且麦芽糖转化率较高,说明麦芽糖分子与右旋糖酐蔗糖酶的亲和识别作用力较强,可吸附更多的右旋糖酐蔗糖酶促进糖基化聚合反应,使其受体产物低聚糖的得率较高;而葡萄糖与乳糖受体反应产物中大分子量片段(105 Da~106Da及>106Da)所占比例较大,受体产物低聚糖得率与受体转化率均较低,体系合成了较多的副产物右旋糖酐,因此麦芽糖是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强受体物质,葡萄糖和乳糖是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弱受体物质。(3)利用右旋糖酐酶降解作用调控低聚糖合成过程的研究。小分子糖类受体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低聚糖的定向制备,但体系中会存在较多的副产物右旋糖酐。为了使副产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引入右旋糖酐酶对其分子量进行调控。结果发现右旋糖酐酶主要对大分子量右旋糖酐起降解作用而对麦芽糖受体反应的影响较小,反应趋向于合成聚合度较低的低聚糖。随着右旋糖酐酶酶量的增加,反应产物中大分子量片段(>105 Da)被充分降解,小分子量片段(<103 Da)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平均分子量不断降低的同时分子量分布逐渐变窄,说明右旋糖酐酶可有效调控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产生结构更丰富多样的低聚糖;同时,供受体转化率几乎保持不变,低聚糖得率与右旋糖酐酶酶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在0.3 M蔗糖溶液、不同供受体比例的反应体系中,产物低聚糖平均分子量变化遵循经典Malhortra模型,拟合关系良好。

台一鸿,石良[5](2019)在《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功能性低聚糖是由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对相关专利及非专利的文献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王艳妮[6](2019)在《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唯一能大量提供魔芋葡甘聚糖(KGM)的农作物。KGM在食品、医药、化学等领域均有应用,但KGM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太高、水溶液粘度大、性能不稳等特点而使其在食药行业的应用大大受限,因此食药行业通常采用酶解法、化学法、物理法等方式将KGM降解为魔芋葡甘低聚糖之后再加以使用。其中酶解法因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降解KGM为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主流方法。魔芋葡甘低聚糖无毒无害、性能稳定、具有调节血糖、血脂、保护肝脏、保护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食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魔芋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魔芋精粉、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之上,关于酶解魔芋粉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会同县魔芋全粉为原料,探究了不同因素对魔芋全粉溶胀系数的影响并优化了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选择β-甘露聚糖酶为分解酶,运用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探究了不同因素对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了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半干法制备得到的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水溶解性、乙醇溶解性、乙醚溶解性、吸湿性、保湿性等基本性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确定了魔芋葡甘低聚糖混合物的组成种类,除此之外,本研究还以酶解魔芋粉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了酶解魔芋粉促进肠道益生菌群定殖作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魔芋全粉最佳溶胀工艺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魔芋全粉最佳溶胀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 g/mL、粒度20目、溶胀时间8 h、溶胀温度37℃,在此条件下进行魔芋全粉溶胀,得到魔芋全粉溶胀系数为18.34%。2.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基于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pH 6.00、酶解时间4.0 h、酶解温度55℃、加酶量1500 U/g。利用优化后的制备条件再次试验,测得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得率达到40.98%,相比优化之前的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38.79%)提高了5.65%。3.制备得到的魔芋葡甘低聚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乙醚,样品呈弱酸性,pH值为6.76,比重为0.70 g/mL。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处于相对湿度为97%的环境中,吸湿率最高达到了64%。保湿性一般,处于硅胶干燥剂的环境中,保湿率为6%。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而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4.通过分析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液相色谱图推断出本研究利用半干法酶解魔芋粉制得的魔芋葡甘低聚糖可能为5种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混合物。5.酶解魔芋粉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作用试验表明酶解魔芋粉对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与酶解魔芋粉的添加量呈正相关。6.酶解魔芋粉的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酶解魔芋粉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等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且消除作用随着酶解魔芋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为25 mg/mL的酶解魔芋粉溶液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的消除率分别为40.3%、18.3%、48.23%。

陈献富,季华,范益群[7](2019)在《纳滤膜在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功能性低聚糖具有抗肿瘤、抗放射、抗凝血、消炎和调节免疫力等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纳滤作为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在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与纯化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纳滤膜对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机理,综述了纳滤膜在功能性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纳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功能性多糖料液的性质、膜过程的操作参数以及膜材料本身的性质等。其中,料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组成、浓度、黏度等方面;操作参数主要体现在压力、温度、膜面流速和pH等方面;而膜材料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微结构和表面性质两个方面。最后,进一步指出纳滤膜技术用于功能性多糖分离纯化时在设备成本、膜材料及膜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纳滤膜技术在低成本专用膜材料及系统开发和膜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君岩,黄健[8](2018)在《功能性低聚糖在犬饲料中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犬作为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饲料开发是宠物饲料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功能性低聚糖这一具有独特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出现,犬饲料的研发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章综述了主要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及结构特点,概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犬营养领域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结果,对不同阶段犬的功能性低聚糖适用种类和适宜用量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在犬饲料中添加低聚糖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犬饲料研发提供参考。

周水岳[9](2018)在《低聚糖对幼龄动物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分别以SD大鼠和断奶仔猪为动物模型,研究配方奶粉和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动物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和饲料中的科学利用提供试验依据。1、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5日龄(断奶前1周)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幼龄SD大鼠,对照组SD大鼠饲喂普通配方奶粉;试验组SD大鼠饲喂添加低聚糖(低聚果糖1.85%,低聚半乳糖0.28%)的配方奶粉,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的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2)添加低聚糖能显着降低SD大鼠血清中TP和BUN含量(P<0.05),提高血清HDL-C含量(P<0.05),有降低血清CK活性的趋势(P=0.087)。3)添加低聚糖对粗蛋白、粗脂肪和钙表观消化率有所提高,但无显着影响(P>0.05);能显着提高SD大鼠小肠后段蔗糖酶活性及小肠前段和后段乳糖酶活性(P<0.05),对小肠前段和后段中Lactase基因和Mga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可以降低血清中TG和BUN含量,提高血清中HDL-C和部分氨基酸含量,对养分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SD大鼠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2、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健康二元杂(长白×大白)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和C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0%和0.25%低聚糖(35%低聚木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0%低聚糖对血清TG含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均有显着提高(P<0.05);对钙和磷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有极显着提高(P<0.01);料重比和腹泻率均显着降低(P<0.05),极显着降低血清ALT活性(P<0.01);对空肠(P=0.076)和回肠(P=0.062)黏膜中乳糖酶活性有显着提高趋势;添加0.25%低聚糖可以显着提高肝脏指数、血糖含量和磷表观消化率(P<0.05),降低血清TP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钙表观消化率(P<0.01)。2)与0.25%低聚糖组相比,添加0.20%低聚糖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有显着提高脾脏指数(P=0.099)和肾脏指数(P=0.071)的趋势,对血清TG和TP含量,干物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空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回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有显着提高(P<0.05),对钙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乳糖酶活性有极显着提高(P<0.01),对血糖含量有显着降低(P<0.05),对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有显着提高趋势(P=0.051)。3)添加0.20%低聚糖可以在纲和种水平上显着提高仔猪回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类群数(P<0.05),在门水平上有提高趋势(P=0.053),有降低回肠菌群的多糖合成与代谢功能的趋势(P=0.064);有增加仔猪盲肠中Firmicutes(P=0.066)、Actinobacteria(P=0.058)、Megasphaera(P=0.050)相对丰度的趋势,降低Proteobacteria(P=0.073)、Campylobacter(P=0.054)相对丰度的趋势,对Spirochaetes、Treponema、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显着提高盲肠菌群的酶系代谢、部分氨基酸代谢、萜类和聚酮物质代谢、核苷酸代谢及外源性物质生物降解和代谢功能(P<0.05),有提高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的趋势(P=0.085)。饲料中添加低聚糖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养分消化利用率、降低腹泻率,提高肠道完整性和二糖酶活性,以添加量为0.20%的效果更佳;添加0.20%的低聚糖可以提高仔猪盲肠中Lactobacillus、Megasphaera等有益菌群,并抑制Treponema、Campylobacter等有害菌群,进而改变肠道菌群的代谢。综上所述,配方奶粉和饲料中添加低聚糖可以改善动物健康状况,加快蛋白质代谢,促进养分消化利用率。

马丽娜,罗白玲,史俊杰,马娅[10](2017)在《常见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又称寡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它可分为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半乳糖等。同时,由于香蕉的润肠通便作用,对香蕉低聚糖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现就常见的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功能性低聚糖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性低聚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性低聚糖常见制备方式和研究现状
    1.1 酶合成法
    1.2 微生物发酵法
    1.3 酶降解法
    1.4 其他制备方法
2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活性研究现状
    2.1 调节肠道微生物
    2.2 抗炎活性
    2.3 免疫调节
    2.4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2.5 改善糖尿病症状及其他
3 功能性低聚糖应用现状
    3.1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3.2 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3.3 在农业中的应用
4 展望

(2)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决明子简介
    1.2 决明子的主要有效成分
        1.2.1 蒽醌类
        1.2.2 萘并-吡喃-酮类
        1.2.3 蛋白质及氨基酸类
        1.2.4 糖类
        1.2.5 微量元素
    1.3 决明子的主要生理活性
        1.3.1 清肝明目
        1.3.2 降血脂作用
        1.3.3 降血压作用
    1.4 决明子低聚糖的研究现状
    1.5 低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1.5.1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1.5.2 生成营养物质,促进营养吸收
        1.5.3 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1.5.4 保护黏膜系统,调节机体免疫力
    1.6 低聚糖的提取方法
        1.6.1 水浴提取法
        1.6.2 酶法提取技术
        1.6.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6.4 微波辅助提取法
        1.6.5 膜分离技术
    1.7 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
        1.7.1 营养作用
        1.7.2 抗菌作用
        1.7.3 抗肿瘤作用
    1.8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及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决明子低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2.3.2 活性炭脱色
        2.3.3 Sevag法脱蛋白
        2.3.4 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2.3.5 单因素实验
        2.3.6 响应面优化实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
        2.4.2 响应面实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决明子低聚糖的组分分离
        3.3.2 决明子低聚糖组分分子量的测定
        3.3.3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3.4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决明子低聚糖的分子量分析
        3.4.2 决明子低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4.3 决明子低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的配制
        4.3.2 双歧杆菌的厌氧培养
        4.3.3 益生指数PI的计算
        4.3.4 发酵液pH的测定
        4.3.5 决明子低聚糖的最适添加量
        4.3.6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3.7 发酵液还原糖的测定
        4.3.8 有机酸代谢产物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决明子低聚糖的益生指数PI
        4.4.2 决明子低聚糖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4.4.3 决明子低聚糖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4.4.4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分析
        4.4.5 代谢产物有机酸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决明子低聚糖对提高双歧杆菌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双歧杆菌计数
        5.3.2 耐酸性试验
        5.3.3 模拟胆汁盐试验
        5.3.4 模拟胃液试验
        5.3.5 模拟肠液试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耐酸性试验
        5.4.2 模拟胆汁盐试验
        5.4.3 模拟胃液和肠液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在海绵蛋糕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蛋糕
        1.1.2 糖在蛋糕中的作用
        1.1.3 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1.1.4 无糖蛋糕研究进展
        1.1.5 功能性低聚糖
    1.2 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及特点
        1.2.1 低聚异麦芽糖
        1.2.2 低聚果糖
        1.2.3 低聚半乳糖
        1.2.4 菊粉
        1.2.5 低聚木糖
        1.2.6 大豆低聚糖
    1.3 蛋糕改良剂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蛋液打发和面糊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方法与步骤
        2.2.1 蛋糕配方与制作步骤
        2.2.2 蛋液打发性能的测定
        2.2.3 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2.2.4 面粉-糖混合粉糊化粘度特性测定
        2.2.5 面糊相对密度测定
        2.2.6 面糊流变学特性测定
        2.2.7 DSC测定面糊变性温度
        2.2.8 面糊微观结构的观察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蛋液打发性的影响
        2.3.2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蛋液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2.3.3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低筋粉糊化粘度特性的影响
        2.3.4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面糊相对密度的影响
        2.3.5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面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2.3.6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面糊糊化特性的影响
        2.3.7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面糊微观结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方法与步骤
        3.2.1 烘焙特性测定
        3.2.2 色差的测定
        3.2.3 切面结构的测定
        3.2.4 质构的测定
        3.2.5 储藏期水分测定
        3.2.6 感官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烘焙特性的影响
        3.3.2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色差的影响
        3.3.3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切面结构的影响
        3.3.4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质构的影响
        3.3.5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的水分含量的影响
        3.3.6 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对海绵蛋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性低聚糖海绵蛋糕的品质优化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方法与步骤
        4.2.1 复合改良剂实验设计
        4.2.2 海绵蛋糕制作步骤
        4.2.3 指标测定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4.3.2 响应面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右旋糖酐蔗糖酶
        1.1.1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来源
        1.1.2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结构功能
        1.1.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机制
    1.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
        1.2.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反应的类型
        1.2.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分子的种类及结构
    1.3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产物的性质、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1.3.1 低聚糖的性质、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1.3.2 右旋糖酐的性质、功能及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产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配制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分离及纯化
        2.2.2 右旋糖酐蔗糖酶酶活力的测定
        2.2.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产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2.3.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单底物蔗糖的样品检测结果
        2.3.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催化反应的样品检测结果
        2.3.3 右旋糖酐的校正曲线
        2.3.4 色谱柱的各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2.3.5 重复性及精密度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不同受体反应的规律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和菌株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培养基与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底物的专一性实验
        3.2.2 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体系的构建
        3.2.3 色谱检测条件
        3.2.4 各指标的计算公式
        3.2.5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底物蔗糖的特异性
        3.3.2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葡萄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3.3.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麦芽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3.3.4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乳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3.3.5 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的催化过程及最佳受体物质的筛选
        3.3.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酶法受体反应合成过程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2 菌种与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4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试剂的配制
        4.2.2 右旋糖酐酶酶活力的测定
        4.2.3 右旋糖酐酶的专一性实验
        4.2.4 双酶法催化单底物蔗糖反应体系的构建
        4.2.5 双酶法受体反应体系的构建
        4.2.6 色谱检测条件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右旋糖酐酶作用底物的专一性实验
        4.3.2 双酶法催化单蔗糖合成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规律
        4.3.3 不同反应体系的对比研究
        4.3.4 双酶法受体反应体系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规律
        4.3.5 双酶酶活比及供受体比例对产物产量及得率、供受体转化率的影响
        4.3.6 双酶法受体反应中产物分子量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和特性
2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2.1 调节肠道菌群, 改善肠道环境
    2.2 生成营养物质, 促进营养吸收
    2.3 清除有害物质, 发挥抗氧化作用
    2.4 降低血糖和胆固醇
    2.5 保护黏膜系统, 调节机体免疫
3 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情况
    3.1 食品领域
        3.1.1 作为食品的有效或营养成分
        3.1.2 作为特殊食品的甜味剂
        3.1.3 作为天然食品保鲜剂
        3.1.4 食品领域其他用途
    3.2 医药领域
    3.3 饲料领域
    3.4 其他领域
4 结语

(6)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魔芋简介
    1.2 魔芋葡甘低聚糖及其应用现状
        1.2.1 魔芋葡甘低聚糖
        1.2.2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应用现状
    1.3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3.1 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
        1.3.2 抗龋齿作用
        1.3.3 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抑制病原菌生长
        1.3.4 保护肝脏的作用
        1.3.5 排毒功能
        1.3.6 提高免疫力
        1.3.7 其他功能
    1.4 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研究进展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酶解法
        1.4.4 联合法
    1.5 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1.6 研究背景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
    2.1 材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溶胀工艺单因素试验
        2.3.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魔芋全粉的溶胀工艺
        2.3.3 溶胀系数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优化
        2.4.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
        2.4.3 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2.4.4 响应面分析
        2.4.5 溶胀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验证结果
    2.5 本章小结
    2.6 讨论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1 材料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试剂
    3.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魔芋全粉总糖含量测定
        3.3.2 酶解魔芋粉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3.3 酶解魔芋粉的制备
        3.3.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
        3.3.5 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的测定
        3.3.6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4.2 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3.4.3 响应面分析
        3.4.4 制备条件的优化与验证结果
    3.5 本章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分离、鉴别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试剂
    4.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溶解性测定
        4.3.2 比重的测定
        4.3.3 pH值的测定
        4.3.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吸湿性的测定
        4.3.5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保湿性的测定
        4.3.6 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粘度的测定
        4.3.7 魔芋葡甘低聚糖成分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基本性质
        4.4.2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吸湿性
        4.4.3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保湿性
        4.4.4 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的粘度
        4.4.5 魔芋葡甘低聚糖色谱图分析
    4.5 本章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酶解魔芋粉的生理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试剂
    5.2 仪器
    5.3 方法
        5.3.1 酶解魔芋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2 酶解魔芋粉促肠道益生菌生长活性测定
    5.4 结果分析
        5.4.1 抗氧化活性分析
        5.4.2 酶解魔芋粉促肠道益生菌生长活性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纳滤膜在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滤分离机理及过程
2 纳滤膜在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1 纳滤膜在低聚果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2 纳滤膜在低聚半乳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3 纳滤膜在低聚木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4 纳滤在低聚异麦芽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5 纳滤膜在壳寡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6 纳滤膜在其他功能性低聚糖中的应用
3 膜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
    3.1 料液性质的影响
    3.2 操作参数的影响
        3.2.1 压力的影响
        3.2.2 温度的影响
        3.2.3 膜面流速的影响
        3.2.4 料液pH的影响
    3.3 纳滤膜材料的选择
4 结语

(8)功能性低聚糖在犬饲料中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 功能性低聚糖在犬生产中的研究现状
    2.1 功能性低聚糖对仔犬生产的影响
    2.2 功能性低聚糖对青年犬生产的影响
    2.3 功能性低聚糖对成年犬生产的影响
    2.4 功能性低聚糖对老年犬生产的影响
3 存在的问题
4 前景展望

(9)低聚糖对幼龄动物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幼龄动物生理特点
        2.2 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生理作用
        2.3 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现状
    3 本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3.1 目的意义
        3.2 技术路线
        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3.3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5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小肠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4.2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4 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对SD大鼠小肠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及分组
        2.2 试验日粮
        2.3 饲养环境
        2.4 样品采集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3.3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5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3.6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酶活的影响
        3.7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仔猪肠道内容物中菌群的影响
    4 讨论
        4.1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4.2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4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4.5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酶活的影响
        4.6 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对仔猪肠道内容物中菌群的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创新点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常见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道微生态
    1.1 肠道微生态的组成
    1.2 肠道菌群的功能
2 功能性低聚糖
3 功能性低聚糖与肠道菌群
    3.1 低聚果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2 大豆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3 低聚木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4 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5 低聚半乳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6 香蕉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 结语

四、功能性低聚糖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邹月,黄金凤,魏琴. 中国调味品, 2021(02)
  • [2]决明子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D]. 贾志飞.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3]四种功能性低聚糖在海绵蛋糕中的应用研究[D]. 王永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D]. 黄双霞. 广西大学, 2019(01)
  • [5]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台一鸿,石良. 食品安全导刊, 2019(12)
  • [6]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D]. 王艳妮.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纳滤膜在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陈献富,季华,范益群. 化工进展, 2019(01)
  • [8]功能性低聚糖在犬饲料中应用研究进展[J]. 王君岩,黄健. 家畜生态学报, 2018(06)
  • [9]低聚糖对幼龄动物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周水岳.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3)
  • [10]常见几种功能性低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 马丽娜,罗白玲,史俊杰,马娅.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06)

标签:;  ;  ;  ;  ;  

功能性寡糖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