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摄影师知识结构的新挑战

数字技术:摄影师知识结构的新挑战

一、数字技术——摄影人知识结构的新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摄影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摄影艺术理论的建构是中国艺术理论建构的必要内容,中国人像摄影艺术中对“身体”图像呈现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史建构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1979年《大众摄影》杂志复刊至2019年四十年以来与身体密切相关的摄影图像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结合摄影图像本体研究和语境研究,对身体在摄影艺术中的呈现进行归纳和总结,意图结合摄影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动因以及中国摄影艺术中的艺术观念、技术要素,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摄影艺术发展中身体如何存在、如何以视觉艺术的方式来呈现、又表现出怎样的艺术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中,身体作为表现的对象和表现的媒介具有怎样的视觉意义和价值?在社会发展和转型的推动下,身体作为图像本体的建构对象,如何直接受到其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审美意识形态以及技术发展变化的导引?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所谓的“身体”,既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理的物理的“身体”,也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意识形态视阈下的“身体”,更不同于哲学思辨中形而上的观念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基本上指的是摄影艺术中所呈现的“身体”,或者说主要是摄影艺术中关于身体的图像。《大众摄影》的复刊以中国的社会改革开放为前提,时间上基本与改革开放同步,其摄影艺术的观念及其实践也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基本同步,所以“身体”在中国摄影艺术中的呈现,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样态及阶段: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媚态摄影中的身体、观念摄影中的身体以及数字摄影中的身体。这五种样态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呈现,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标准,结合“形神兼备”的艺术理念,刻画“社会主义新人”,呈现身体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在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对于身体的呈现在作品的表现形式、暗房技法、艺术观念等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媚态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则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楼、照相馆行业的发展刺激了大众对自己身体的展示和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媚态摄影”的发展;观念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得益于观念摄影的发展,使摄影艺术的创作方式、创作媒介等从传统影像中脱离出来,身体作为摄影艺术创作的媒介得以表现;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兴起,迎来了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艺术从“照相”演变为“造相”,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摄影艺术中对身体进行多元化的表现,数字摄影时代,伴随着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的观念发展,出现了数字摄影中的身体呈现。通过对《大众摄影》复刊四十年来以上几个方面“身体”视觉的具体艺术现象和摄影图像的梳理与分析,本文试图对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呈现的观念、形态及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艺术理论发展演变的梳理与总结,提供具体的案例及其借鉴。

康煜[2](2019)在《新媒体背景下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时代,信息缤纷复杂,如何以一种轻松娱乐的视觉方式有效地把话语传达给形形色色的群众成为了现代设计师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融汇多种视觉语言进行艺术表达已成为一种趋势。二维动画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散点化、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二维动画所表现的艺术效果突破了传统手绘动画单一的形式,二维动画和实拍的结合,为新媒体产业中二维动画发展的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制作的方法与手段、传播的平台与媒介等方面都展现出突破性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手绘时期与新媒体时期二维动画的发展状态,结合案例以及个人设计实践总结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形式的创新意义,对研究课题进行阐述。从“二维动画”、“实拍”的理论层次出发,总结二者在制作过程、应用方式上的相同之处,说明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并深入研究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二维动画的影响,说明这种影响对二维动画未来发展可提供的帮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二维动画与实拍的结合所产生的优势,分析二者结合带来的创新价值,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个人的设计实践活动,总结整个过程中收获的经验。

邵猛[3](2018)在《电影空间美学研究》文中指出电影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空间问题在理论史上长期被认为是依附于时间问题。“柏拉图洞穴”的比喻表明,电影空间并不应当被看作是不证自明的存在,它在电影美学研究中极具价值。随着空间转向理论思潮的出现,以及当下社会人们对空间问题越发的关注,以空间为题材的电影大量出现。更突出的现象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空间成为前沿问题,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二维到三维、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电影空间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以电影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空间理论和电影空间传统理论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理论史上对电影空间的认识存在诸多局限,电影空间既非客观现实的空间,也非主观想象的空间,它的本质是以身体为中介,主体通过意识的投射,在主客交互中形成的意向性空间;电影空间内部存在三层结构,分别是画面空间、叙事空间和具身空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层层推进。电影空间不是静态的存在,它始终处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中,通过转换与生成、时间对空间的建构、超验空间与知觉建构、电影认知图式等,完成电影空间的动态建构;从身体出发,电影空间美学不是“看”和“听”的美学,而是“体验”的美学;媒介融合时代电影空间的发展方向是让观众更好地完成“体验”,但走向成熟尚需时日。

刘伟光[4](2018)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社会,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国文化并感受其魅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更是倍受青睐。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面对西方思想的强力冲击,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纯正性,做到和而不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成了每个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摄影术发明以来,人像摄影一直都是这个领域恒久的拍摄题材,中国亦是如此。尤其在今天这个“全民摄影”的自媒体时代,每天所产生的图片数量数以亿计。因此,如何创作出有自身特点的作品就显的格外重要。其中很多摄影师就把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风格作为努力的方向,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成了他们的重要关注点。如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人像摄影之中是个颇具时代性的命题。本文将人像摄影作为宣扬中国文化面貌的载体,深入探讨如何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且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以此建立影响世界人像摄影的“态势”,从而能更好的提升中国摄影的国际地位。首先,本文对中国早期人像摄影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概述,对当时的一些摄影师在这一领域所进行的探索给予了比较详尽的表述与诠释。其次,以郎静山为例分析了人像摄影发展变化,较全面的总结了“集锦”摄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郎静山将“中国画”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做到了艺术门类间的真正融合,是人像摄影从“匠艺”向“艺术”过渡的集大成表现。再次,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进行了归纳,从摄影师和拍摄对象两方面总结了其传承的概况。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手法,结合众多成功案例,力图为摄影人在进行人像摄影创作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最后,笔者根据自己在创作实践中的感悟,引发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应用表现方面的思考,进而阐述了中国人像摄影应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点,人像摄影为载体,从传统色彩的象征、传统服饰的体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创造、场景的运用、道具的使用、情境的设置等六大方面进行梳理总结,着力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方法,丰富了人像摄影的表现形式,为摄影人在进行创作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借鉴。同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结合数字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范围的拓展,能够更清晰的明确人像摄影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人像摄影的发展,提升创作者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社会所承载的意义是非凡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的应用表现对中国摄影的发展、创作手法的革新、市场价值的导向以及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融合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周盈[5](2018)在《自媒体语境下的大众摄影形态与意识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为自媒体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真正促使自媒体发展的原动力,是技术变革之下带动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媒介的改变。新媒介的产生动摇了传统媒介的主导地位,新的信息生产力动摇了旧的信息生产关系,促使生产资料、配置方式和信息传播价值实现渠道重新建构,以共享的开放性为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更多的实现机会。通过对自媒体产生背景、发展脉络的梳理,使我们更加准确的掌握自媒体的优缺点,更加明晰大众摄影在自媒体语境之下的发展环境,为自媒体语境下大众摄影的意识形态研究提供了环境样本。自媒体是大众传播之下的一个媒介分支,具备大众文化所具备的全部特点。大众文化造就了大众审美,大众审美又引领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自媒体语境之下的摄影艺术的意识形态与发展,一方面削弱了摄影作为艺术形态存在的独立思考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也扩展了摄影的参与人群和覆盖范围。自媒体语境之下的大众摄影,呈现出拍摄题材、拍摄内容、拍摄方式的多元化,摄影成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感知和应用的媒介。通过对自媒体背景、语境的说明与研究,更深入地理解摄影在自媒体语境下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方向。

黄丹[6](2018)在《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版权的地域性、专有性与知识的共享性、公开性,网络的无边界性、虚拟性相冲突的基本矛盾,把版权国际保护对版权保护地域性突破的客观存在作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现实性基础,以利益平衡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为基本价值追求,本文承认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的颠覆性冲击,承认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络版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以网络版权的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失衡现状为基础,研究分析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失衡的原因,并提出更新版权理论,明确“独创性”、“思想”、“表达”;构建多元网络版权保护制度;明确ISP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以控制网络传播权为主要手段保护网络版权;构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新秩序来应对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利益平衡局面的冲击,以期能促进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体系的建立健全,实现作者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ISP的利益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平衡。

孙昊德[7](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指出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张晗玉[8](2017)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走向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具有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的特点。传统互联网就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互联网+”时期,互联网不能再被称之为是一个行业,它迈出了一个行业的领域,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促使经济模式不断的发生变化。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能源平台。从此,互联网成为创新的引擎,影响各行各业。“互联网+”下的环境使得视觉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新闻也从传统的文字消息变为图文并茂的网上读图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新闻摄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为新闻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闻摄影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和舒适。传统新闻摄影和“互联网+新闻摄影”之间不是孤立的,传统新闻摄影的经营者要树立一种合作的观念、手段和意识。“互联网+”时代下更积极利用传统新闻已有的资源,建立融合的契机。要不断的扩展新闻摄影的发展空间,创立更为丰富、更具有专业性的摄影道路。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新闻摄影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迎来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的优缺点,以及“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王方[9](2017)在《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媒介不断更新变化的历史,从传统的艺术媒介到数字时代的媒介艺术,艺术的载体从物质性的媒质向信息化媒介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后者将居于主导地位。从机械时代的艺术开始,历经机械时代、电子时代和数字时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传媒艺术,以再媒介化、泛媒介化等方式重塑、再造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并用新媒介创造出了游戏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艺术的传播媒介和艺术媒介正在融合,数字化的艺术媒介使得艺术作品从“绘画平面”转向“屏幕平面”,从空间转向界面,从现实延伸到虚拟现实,从单一感知到全景感知,传播方式从跨屏幕、跨媒介到多媒介的矩阵传播。海德格尔预见到了今天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而人成为主体”的时代,苏珊.·桑格塔说:“现实已死,影像与媒体全盘胜利”,而保罗莱文森却欢呼媒介技术正在“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媒介化的艺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改变,不同艺术形式的“通约”特征正在消失,边界正在模糊,交叉和融合可能产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介艺术通过科技释放了艺术更多的能量和可能,艺术家的正在从现代主义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向艺术家的虚拟化、非人格化和非个人化发展。而这一切可能都如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在所说的:“一种新的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

蒋昊朋[10](2016)在《现代高校艺术类摄影课程教学措施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摄影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更加广泛而多元,处于转型期的摄影教育有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保障机制几个方面从实际教学角度对艺术类摄影课程进行研究。

二、数字技术——摄影人知识结构的新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技术——摄影人知识结构的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形神兼备”艺术理念
        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定
        二、“形神兼备”艺术理念的确立
    第二节 现实主义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均衡式的人物身体构图
        二、仰式的人物身体视角
        三、大红色的人物身体色彩
    第三节 现实主义摄影艺术中身体呈现的技术建构
        一、聚精会神的特写
        二、神采奕奕的光质
第二章 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实验性”摄影
        一、现代主义思潮与人物摄影的“实验”
        二、“实验性”摄影中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实验性”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裸体的视觉呈现
        二、开放式构图与“不完整”的身体
        三、黑与白的提纯与抽象
    第三节 “实验性”摄影的技术路径
        一、拼贴与叠加
        一、高调的“留白”
        三、低调的“留黑”
第三章 媚态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媚态摄影与身体的“媚态”
        一、服饰装扮下的身体“媚态”呈现
        二、道具置景下的身体“媚态”表现
    第二节 身体的“美化”
        一、柔光魅影下的身体“美容”
        二、色彩喧哗下的身体“改造”
    第三节 身体的“景观”
        一、时尚的“写真照”
        二、被消费的“女郎”
第四章 观念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观念”的登场
        一、观念的概念:观念艺术与观念摄影
        二、“身体”与“观念摄影”
    第二节 身体作为媒介
        一、摆拍——身体的“表演”
        二、自拍——身体的“镜像”
    第三节 观念性的“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身体的“挪用”
        二、身体的“复制”
第五章 数字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身体的呈现
        一、“数字化的身体”
        二、“美图”下的身体呈现
    第二节 “私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私密化”的身体表达
        二、身体的“视觉日记”
    第三节 “照相”与“造相”
        一、从“照相”到“造相”
        二、多元化的身体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新媒体背景下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流程与框架
第一章 关于二维动画与实拍
    第一节 二维动画概述
        一、二维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二、二维动画的特征
    第二节 实拍概述
        一、实拍的起源
        二、实拍的特征
    第三节 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方式
        一、二维动画制作中对实拍的利用
        二、二维动画与实拍在影视作品中穿插表现
        三、二维动画与实拍融汇的视觉效果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为二维动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新媒体的概念
    第二节 新媒体背景下二维动画发展迎来机遇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二维动画注入新鲜活力
        二、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拓展了二维动画的传播渠道
        三、审美需求的变迁对二维动画的创作提出新要求
    第三节 新媒体背景下二维动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艺术形式缺乏新鲜感
        二、娱乐化的内容缺乏文化内涵
第三章 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个人设计实践
    第一节 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优势
        一、丰富二维动画的创作手段
        二、拓展二维动画的表现形式
        三、突破二维动画的发展约束
    第二节 毕业设计作品《波比(Bobby)》的创意来源
    第三节 《波比(Bobby)》中对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实践应用
        一、前期设定阶段
        二、中期制作阶段
        三、后期合成阶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附录
致谢

(3)电影空间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从“柏拉图洞穴”说起
        一、“柏拉图洞穴”与电影空间
        二、反思的样本
    第二节 电影为何需要一个空间问题
        一、西方经典电影理论对时间的侧重
        二、技术的发展呼唤新的电影空间美学
        三、电影创作对叙事空间的探索
        四、电影空间美学—从“宏大理论”退回电影本体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趋势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空间与电影空间
    第一节 空间理论
        一、空间的认识
        二、空间转向:空间观念—理论范式
    第二节 电影空间的传统理论
        一、电影空间的认识
        二、电影空间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意向性的电影空间
    第一节 从认识到存在
        一、认知与诠释
        二、意指的还是直观的
    第二节 电影空间:一种意向性空间
        一、意向性
        二、意向性的电影空间
        三、“画框”、“窗户”、“镜子”与意向性
        四、走向立体化、互动化的电影空间——身体意向的具身转向
    第三节 :意向性真实——电影空间中的再现与表现
        一、“电影状态”
        二、电影中的再现与表现
        三、意向性反置:长镜头的表现与蒙太奇的再现
        四、数字技术下电影空间的再现与表现
第三章 电影空间的结构
    第一节 画面空间
        一、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透视、景深、3D
        二、空间影像的形成:从摄影影像到图层组合
        三、视域的边界:画幅与景框
        四、内部知觉:影像与空间
    第二节 叙事空间
        一、从画面空间到叙事空间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三、叙事空间:“同一性”与“相异性”
    第三节 具身空间
        一、从“电影眼睛”到“电影身体”
        二、观影空间与具身认知
第四章 电影空间的动态建构
    第一节 作为方法论的建构性思想
        一、客观主义及其局限
        二、刺激——反应: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三、结构——建构
        四、建构性、意向性关系及研究启示
    第二节 转换与生成
        一、镜头之上的空间
        二、符号与奇观
        三、电影语言下的空间建构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
        一、“意识犹如蒙太奇”
        二、时间对空间的动态建构
    第四节 情境与知觉
        一、被打破的“第四面墙”
        二、非静态、非模式:质疑麦茨的电影“白日梦”状态
        三、超验空间与知觉建构
        四、情境中的电影认知图式
第五章 电影空间体验美学
    第一节“体验”——电影空间美学的关键词
        一、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的电影空间
        二、电影空间的体验
    第二节 “体验”缘何为美
        一、“体验”的辨析
        二、美学研究中的体验美学
    第三节 电影空间的体验之美
        一、回归电影本体
        二、电影空间的“体感经验”
        三、互动的体验
结语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电影空间
    二、电影空间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人像摄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界定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分门别类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审美品格
        (一)寓意美
        (二)自然美
        (三)形式美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应用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中国人像摄影探索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早期人像摄影创作中的延续——以郎静山为例
    三、由“匠艺”向“艺术”的转变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人像摄影中的传承
        (一)摄影师方面
        (二)拍摄对象方面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手法
    一、传统色彩的象征
        (一)黄色
        (二)红色
        (三)黑色
        (四)白色
        (五)青色
    二、传统服饰的体现
        (一)汉代服饰
        (二)唐装
        (三)旗袍
        (四)戏曲服装
        (五)总结
    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一)国画
        (二)书法
    四、场景的运用
        (一)室外场景的选取
        (二)室内场景的打造
    五、道具的使用
        (一)单件道具的使用
        (二)多件道具的使用
    六、情境的设置
第四章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应用表现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应用表现中的缺憾
    二、人像摄影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三、数字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范围的拓展
    四、中国人像摄影应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5)自媒体语境下的大众摄影形态与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自媒体的发展与特点
    2.1 自媒体产生的背景
    2.2 自媒体的发展
    2.3 自媒体的特点
3 大众文化及审美
    3.1 大众文化的特点
    3.2 大众审美的特点
    3.3 作为大众文化的摄影艺术
4 自媒体平台上大众摄影的存在形态
    4.1 日常摄影
    4.2 新闻摄影
    4.3 创作摄影
5 自媒体平台摄影意识
    5.1 自媒体平台下摄影形态背后的摄影目的
    5.2 自媒体平台摄影意识下摄影活动的社会应用价值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6)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版权、网络版权的概述
        一、版权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发展历史
        二、网络与版权
        三、网络版权的国际保护
    第二节 版权与利益平衡
        一、利益平衡理论
        二、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平衡制度
第二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状况
    第一节 作者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保护失衡
        一、版权人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基础概念
        二、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重物质利益轻精神利益
    第二节 版权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失衡
        一、版权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公共利益的关系
        二、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重私人利益轻公共利益
    第三节 ISP、版权人、网络用户三者利益保护失衡
        一、ISP决定网络版权的平衡
        二、网络用户沦落为网络版权利益链底层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保护失衡
        一、发达国家主导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制度构建
        二、发达国家从版权国际保护获利过分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 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利益失衡分析
    第一节 作者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保护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作品“独创性”、“可复制性”标准不明
        二、思想/表达界限不清
    第二节 网络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版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平衡
        一、网络复制传播手段赋予了社会公众新的力量
        二、网络版权扩张压缩了公共权利
    第三节 ISP打破传统版权利益格局
        一、ISP决定网络版权的实现
        二、各国对ISP权力的规制存在法律空缺,ISP的义务畸轻
    第四节 现存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体系不够完善
        一、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存在缺陷
        二、网络版权国际保护片面且难以实践
第四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不平衡的解决建议
    第一节 重构版权理论体系,重视作者精神权利
        一、精神权利是经济权利的实现的基础
        二、更新版权法理论,平衡版权人经济权利与精神权利
        (一)明确“独创性”标准和思想与表达的界限
        (二)以复制权为中心的版权制度需要转向以传播权为中心
    第二节 顺应网络特性,构建多元网络版权保护体系
        一、平衡版权利益的第三条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二、开放式许可与补偿金制度相结合
        (一)网络版权默示许可制度
        (二)集体管理制度
    第三节 明确ISP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
        一、正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双重属性,做到权利义务相对应
        二、建立网络行业特殊监督机构,为ISP的设置黄线
    第四节 构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新秩序
        一、南北合作缩小各国版权保护差异
        二、重置国际话语权,科学合理构建网络版权国际新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走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
    一、“互联网+”理念提出与发展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二)“互联网+”代表新的经济形势
        (三)互联网思维概括
    二、互联网+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的不同
        (一)操作更加简约化
        (二)信息传输速度快
        (三)低成本
        (四)易储存,存留时间长
        (五)民众参与度
        (六)扩大展示平台
第三章 新闻摄影在“互联网+”下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特点
        (一)在线
        (二)公民参与度的增加
        (三)个性化新闻传播
        (四)“互联网+”推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二、新闻摄影作用于“互联网+”
        (一)民生新闻摄影热
        (二)让新闻摄影变得大众化
        (三)“互联网+”使新闻摄影的市场与网络相融合
        (四)收集、储存资料更加方便
        (五)盈利手段的多样化
    三、互联网+新闻摄影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安全性
        (二)新闻图片造假
        (三)隐私难以保护
第四章 新闻摄影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一、在新闻摄影中正确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一)提高摄影人员的素质与效率
        (二)规范数字技术使用标准
        (三)利用“互联网+摄影”的思维紧跟时代的变革
    二、新闻摄影未来的发展走向
        (一)实现传媒一体化
        (二)突出新闻摄影专业化
        (三)创新新闻摄影的理念、内容和思维意识
        (四)严格遵守新闻摄影中的职业道德准则
        (五)实现新闻传播平台的多样化
        (六)互联网+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交融的双重性
        (七)VR新闻、无人机视频,将在未来有更多的开放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概述
        一、来源及依据
        二、研究背景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东西方哲学中关于艺术和媒介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艺术媒介和媒介的关系
        三、传媒艺术学视域下的艺术媒介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基本构想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第二章 艺术媒介化的演变历史
    第一节:“用图像把握世界”的开始:图像艺术的媒介化
        一、机械时代的技术革命
        二、摄影艺术:图像和媒介的大众化
        三、电影艺术:时空搭建的影像世界
        四、机械时代的艺术媒介化:媒介和艺术的功能重新组合
    第二节 “有生于无”的电子时代:媒介信息化的艺术传达
        一、无线广播:跨越物理空间的声音传递和塑造
        二、电视媒体:“所见即所言”的即时性传达
        三、媒介艺术:物质属性尽头的信息化延伸
    第三节 “艺术与媒介的共生景观”:数字媒介中生长出来的艺术
        一、互联网:数字技术打造的媒介平台
        二、网络艺术:互联网上盛开的虚拟花朵
        三、交互艺术:沟通的需求和表现的需要
第三章 数字时代的艺术“媒介化”
    第一节 再媒介化:重塑或再造
        一、对传媒艺术的再媒介化
        二、数字化带来影像艺术的混仿、谐拟和重制
        三、重塑:被新媒介技术改变传统艺术
    第二节 电影:从虚拟到全景体验的再媒介化
        一、新的技术组合:虚拟现实+电影=VR电影
        二、VR电影的出现对传统电影美学的改变
    第三节 泛媒介化:衍生和裂变
        一、传统艺术:从“复制”到“衍生”
        二、影视艺术:跨屏融合与内容裂变
    第四节 艺术展示空间媒介化:从“空间”到“场域”
        一、传统的艺术展示空间:从物理空间到“媒介空间”
        二、城市空间的“艺术媒介化”
第四章 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的特点
    第一节 技术性是艺术媒介化的转变基因
        一、媒介技术演化是艺术媒介化的前提
        二、技术的艺术:技术对现实的重塑
        三、技术是对艺术创造力的释放
    第二节 融合性是装在媒介容器里的艺术“俄罗斯套娃”
        一、媒介融合:从单一媒介到融合媒介
        二、艺术的重组:从跨界到融合
        三、表现的融合:从“图”到“像”的转化
    第三节 交互性是媒介人性趋势演化的必然和全面感知的需要
        一、实时传播是交互的技术前提
        二、社会化媒体和媒介社会的是交互社会基础
        三、大众的参与和开放的艺术形式
第五章 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的思考
    第一节 人类会对媒介技术过度依赖吗?
        一、悲观主义者:对媒介技术的过度依赖的忧虑
        二、乐观主义者:新媒体技术将综合作用于人的全面感官
    第二节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
        一、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成为艺术的材料
        二、媒介化社会中的自我表演与围观
    第三节 谁是未来的艺术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现代高校艺术类摄影课程教学措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培养目标,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
二、平衡传统摄影与数字技术摄影教学内容
三、丰富教学方法并完善考核机制
四、强化摄影课程保障机制

四、数字技术——摄影人知识结构的新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D]. 张洁. 上海大学, 2021
  • [2]新媒体背景下二维动画与实拍结合的应用研究[D]. 康煜. 苏州大学, 2019(04)
  • [3]电影空间美学研究[D]. 邵猛.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表现研究[D]. 刘伟光.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自媒体语境下的大众摄影形态与意识研究[D]. 周盈.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6]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 黄丹. 贵州大学, 2018(01)
  • [7]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8]“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走向分析[D]. 张晗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D]. 王方.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10]现代高校艺术类摄影课程教学措施和机制研究[J]. 蒋昊朋.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6)

标签:;  ;  ;  ;  ;  

数字技术:摄影师知识结构的新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