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目标”与“暴力宣泄”

“真实目标”与“暴力宣泄”

一、“真人靶子”与“暴力宣泄”(论文文献综述)

桑源[1](2021)在《国产类型电影的后情感主义倾向研究(2000-201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是一种国民性的文化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为丰富大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类型电影因商业本性的驱动,十分关注大众精神情感需求的满足。自2002年张艺谋导演以一部《英雄》狂揽2亿多票房以来,国产类型电影更是广受关注。经过多年来的产业化运作,国产类型电影早就不断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体系。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每当一部热门影片的放映期结束后,没有了铺天盖地的营销,受众在兴趣使然或是跟风观看之后,留给他们的只有那些或搞笑或煽情或恐怖的碎片化记忆,他们丧失了对故事的整体观感,情感世界一片荒芜,国产类型电影不是视听俱佳的文化盛宴,更像是营养有限的方便食品。不仅如此,与美国等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类型电影虽然赢在了票房总量,但输掉了质量,剧本、特效、摄影等环节均存在不成熟之处,能够载入电影史册的经典屈指可数,也没有形成真正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影IP,不仅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缺乏号召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说也有弊端。电影是关于情感传播的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国产类型电影的发展与社会情感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它又给受众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和影响?受众的情感荒芜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从情感入手,应该能为我们解释当前国产类型电影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点指导。“后情感主义”是梅斯特罗维奇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要讨论了情感操纵的问题,这与国产类型电影在诸多方面存在内在的关联,因此,本研究以“后情感主义”作为理论切入的视角,以2000至2019年的具有典型性的30部国产类型电影为例,采用质化分析的方法,研究国产类型电影与大众情感的互动方式和具体表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以此来更全面的认识电影这一媒介的特质,也为国产类型电影实现更加良性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从理论谱系梳理当中,本研究发现后情感主义与情感理性二元论、消费主义、“他者导向”的社会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证明了情感可被操控的深层基础。从国产类型电影的情感表现历史流变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国产类型电影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产生了后情感主义的萌芽,情感从直抒胸臆变为虚假操纵。通过具体的电影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国产类型电影中的后情感主义在内容上表现为两性情感焦虑、底层叙事缺失、传统美德凋零等,在形式上表现为线性叙事流程隔绝意义呈现、碎片化与机械化消解电影艺术品格、工具理性放大单一刺激等。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后情感主义在国产类型电影中产生并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电影内部运作和社会环境驱动两个方面。最后,情感异化、媒介依赖、社会内卷等内容说明后情感主义潜在的严重危害,我们应当有所警惕并采取对策,整顿媒介生态,回归人类真挚的情感主义时代。

王凤洲[2](2020)在《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并且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内相关学者开始着手于电视对儿童的影响相关研究,其中就包括电视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具有新型节目形态的少儿真人秀节目在荧幕中异军突起,并凭借其独特的表达策略和审美模式吸引了大量儿童观众,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和媒介产品的新形态,它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新的作用和新的影响。作为消费时代中的电视文化产品,当代少儿真人秀节目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儿童节目和成人真人秀节目的种种特征,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高度的商品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特质,作为当前的一道媒介奇观掀起了一场场“全民狂欢”,也引起了儿童受众普遍的持续关注和热情讨论。电视节目类型与形态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持续性的审视电视媒介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同时鉴于少儿真人秀作为电视节目领域出现的新形态并对社会文化和儿童受众造成的新作用与新影响,使得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论述与分析,并将其视为“拼图中的一块碎片”纳入到整个“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领域中去审视。本文对“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一议题的论述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少儿真人秀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第二章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电视媒介参与”,其目的是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即:现代儿童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介,并通过电视媒介接触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社会文化可以对儿童发挥作用,造成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包括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造成某种影响。第三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及社会化介入”,其目的是划定研究文本,阐明少儿真人秀与儿童社会化的联系,并描述相关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和使用现象及特征。第四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干预效果”,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并论证少儿真人秀在儿童心理特征的成人化、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思想行为的现代化和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原因。第五章是“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通过其与传统儿童节目和成人真人秀节目的比较发现少儿真人秀对儿童社会化影响产生的特殊作用,并就相关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少儿真人秀节目在丰富了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形态,也由此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一些新的、独特的影响,在对儿童产生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在审视少儿真人秀节目时应对其抱有一种客观理性的中立态度,并给予这类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型节目一定的宽容和耐心,期望它能成为既令儿童喜爱、又对儿童有益的媒介产品典范。

王颖[3](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孙晓楠[4](2019)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主席强调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我们党的精神、意志和主张灌注于官兵的头脑和灵魂之中,从而牢牢掌握官兵思想,确保我军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它们一方面因为能够为广大官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而日益成为广大官兵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的信息传播特性而对广大官兵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性的一面也有消极性的一面,因而会给我们党牢牢掌握官兵思想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显然,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我军绝不能再视社交媒体如洪水猛兽而简单粗暴地对其一禁了之,相反,必须因势而为、随势而制,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还能在彰显时代性和感召力上有着更为卓越的表现。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进行了阐释,并对已有的且对与本论文紧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框架,最后再总结归纳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对社交媒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这一组概念进行充分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讨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此外,还明确了本论文开展研究的直接指导理论和相关理论借鉴。第三章,探讨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在强调了将社交媒体引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既着重从丰富教育素材、改善教育方法、强化官兵的接受意愿以及提升了教育主体的主导能力这四个方面对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给予充分认可,又从增加了教育阻力、导致官兵价值判断异化、降低官兵的学习能力以及造成官兵的身心状态失调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章,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从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重视、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矩阵规模初步显现、教育主体借助社交媒体施教更为主动、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活动以及官兵参与的热情高涨这五个方面对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其次指出了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四大问题,即:教育主体对社交媒体的理解和运用仍浮于表面、官兵面对社交媒体中大量冗余信息时常陷入茫然、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不同单位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层面的有效统筹规划。最后,分析了导致上述四大问题的原因所在,即: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未能跟上媒体环境的变迁、具体教育内容的设置与社交媒体环境相适度低、教育方法的选用上囿于思维固化而创新力不足、相关平台建设运营上的思路理念不够清晰明确和缺乏一整套成体系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运行机制。第五章,提出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相关建议举措。在明确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应具备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的能力素质、理解媒体技术变革教育理念的能力素质、掌握操作技能推动教育实施的能力素质以及“表里如一”彰显人格魅力的能力素质这四大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院校培养培训奠定基础、社会力量参与辅助支援以及岗位实践锻炼彰显成效三条优化途径,并进一步论述了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配套保障措施,即:以岗位任职资格的形式明确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要求、将审视教育主体能力素质作为党组织议教的规定内容以及建立针对教育主体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第六章,提出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相关建议举措。首先提出了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置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传承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接着,明确了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具体指向,即: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着重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补充媒体素养教育内容以及优化教育内容呈现形式。最后,论述了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实施途径,即:军队专家团队主导、军地媒体机构合作和鼓励普通用户参与。第七章,提出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相关建议举措。首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三项要求,即:科学精准滴灌、多方力量参与和官兵喜闻乐见。接着,提出了优化教育方式的三条建议,即:共享式教育、互动式教育和内隐式教育。最后,针对优化教育方法提出四条建议,即:翻转传统课堂教育、改造升级在线教育、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和深化教育双方的交流互动。第八章,基于强军网和互联网两个空间提出优化教育载体平台的相关建议举措。一是要打造依托强军网固定设备的军用社交媒体,二是要强化互联网主流涉军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三是要净化基于互联网的各类社交媒体空间环境。第九章,提出优化教育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举措。一是要完善教育筹划,二是要开展教育协作,三是要健全教育评估总结。最后,全文总结和展望。第十章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既提出了我军应当深入了解社交媒体、牢牢掌握社交媒体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真正使社交媒体为我军所用、为我军服务这一结论,又明确指出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把握的趋势和方向。

刘义[5](2019)在《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文中提出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是一位长寿且高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出600多部体裁各异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影视剧本等。布拉德伯里的文学作品特征鲜明,语言诗意盎然,叙事曲折迂回,以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见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布拉德伯里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4)、“普利策特别奖”(2007)等大奖,他的科幻小说《华氏451》被部分美国中学列入学生的阅读书单,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以雷·布拉德伯里及其科幻作品(尤其是长篇代表作《华氏451》、《火星纪事》)为研究对象,以“反思性”为切入点,借鉴加拿大社会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1931-)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分析,详述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对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状批判与愿景展望,突出作家批判现实的写作态度和关注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布拉德伯里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具有转折意义的科幻作家。西方学术界对布拉德伯里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准确把握了布拉德伯里与其他科幻作家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对科学的不信任态度,此外布拉德伯里不落巢窠的语言风格、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以及其作品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都在研究中得以充分揭示。另外,查尔斯·泰勒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判断以及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解读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有效视角之一,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布拉德伯里科幻作品的深刻内涵。泰勒和布拉德伯里都忌惮于人类社会中逐渐凸显的现代性之隐忧,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破解之道,为人类谋划一个理想的未来。“反思”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布拉德伯里,而理性中心主义正是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矛头之指向。理性思维方式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崇尚理性、崇尚科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在此过程中理性也逐步显示出其霸道的一面,它将自己包装成为光明、进步的化身,而位于对立面的感性思维方式则被描述为黑暗、落后的象征。历史上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理性霸权的负面影响,并对此加以揭露和批判,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抵抗运动。布拉德伯里继承了尼采反抗理性霸权的策略,以“改革者柏拉图”的形象从根源上否定了西方社会的理性中心主义传统,并在其科幻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讨论理性中心主义与有组织犯罪、人的异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反抗理性中心主义之外,布拉德伯里还颂扬想象力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意义,试图恢复想象力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思性”不仅指导了布拉德伯里世界观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了作家的叙事策略。布拉德伯里在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上注意与历史事件、文学文本、社会思潮等的对话交流,将自己的科幻作品融入西方基督教文学范式和文化批评传统,为“反思性”寻找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西方现代科幻小说源自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焦虑,是人类对于新的尘世和新的天国的文学表达,目的在于调合现代社会科学思想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为基督教在科技时代的存在赢得合理合法性。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科技对宗教的迫害,提倡宗教宽容,呼吁高科技与宗教信仰和谐共处。其代表作《华氏451》更是在圣经叙事结构下展开叙事,不时穿插基督教意象,是科幻小说与基督教文学融合的典范。另外,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认识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卑微,笃信上帝会对芸芸众生施以救赎。总之,布拉德伯里意欲告诉读者,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接近上帝、获得救赎的过程。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征服的原罪,并剖析了以民主和自由而着称的资本主义现代政治体系的弊端。布拉德伯里坚信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会引发“多数人暴政”和温和的专制主义,必须引起世人的足够警醒。布拉德伯里还塑造了一个取消政府、实行知识分子自治、关注人的心灵生活的未来共同体。布拉德伯里的政治观点对于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颇具启发意义。布拉德伯里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深感忧虑,他指出大众传媒对普通老百姓的头脑进行了简单化改造,人们的审美品位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看客心态弥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人际关系堕入冷漠的深渊。为了改变人类不断恶化的文化处境,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呼吁人们“向后看”,以古希腊为师,回归田园生活,重塑人际关系,呼唤文化宽容,从而营造出一种重视家庭生活、富有人情味的和谐文化氛围。凭借着永不妥协的反思精神,布拉德伯里对传统科幻小说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革新,是科幻文学从“黄金时代”向“新浪潮”转变的关键一环,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布拉德伯里通过科幻小说构建了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共同体,对人类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前景进行了理想化展望,以此来对抗现代性之隐忧,虽然他的科幻作品不能直接用作社会改良方案,但其反思和批判的勇气以及以天下为念的博大胸怀将激励世人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施州[6](2019)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总体战争,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凭借其强大国力和武装力量领导同盟国赢得最终胜利。其胜利的原因,除了正义战争之性质这一主因之外,离不开战时国家意志的凝聚,更离不开战时人民力量(包括大规模战争物资生产)的动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开动国家宣传机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战时动员,其中尤以海报为重要宣传工具。海报宣传发挥强大效果,深刻影响了战争进程。同时,二战还对传播学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学几位奠基人都参与战时宣传研究,开创重要理论体系,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二战是近代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输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时至今日世界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的意义深远。本研究以战时宣传理论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挖掘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有关海报宣传的重要文献,收集整理了651张政府海报样本,以宣传研究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建构历史语境,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海报样本作整体规律分析,用定性符号学文本分析法对单张海报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分别从政府海报的“宣传组织运作机制”、“宣传渠道和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流变”、“国家精神宣扬”、“战争逻辑建构”、“军事神话塑造”、“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输出”互为有机关联的八个方面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本研究发现,战时宣传组织并不一定是官方垄断式,也可以采用官民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创作、发布,并通过事件配合、媒体联动等方式,共同营造媒介景观。战时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要避免抽象说教,而要具象化、通俗化。战时宣传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宣扬国家精神和爱国主义;建构战争的性质和目标;塑造正义之师和强大武装力量的形象;促进国民身份认同,缓解社会矛盾;输出本国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研究继承了传播学先驱的研究传统,是对战时宣传理论的延续和补充。本研究认为战时宣传研究首先要关注宣传组织,同时要分析宣传渠道、媒介事件、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内容分析不仅要从国家、战争和军事层面,也要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切入。本研究为后续战时宣传研究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同时,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加以凝聚国家意志、团结民心、动员全民参与;在重大历史转折期对内对外加以宣传国家精神、军队形象、国家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供极其鲜活的典例和范式。

甘梦珍[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的成因与应对》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载体的多元化也让受众传播和发布信息更加便捷,加剧了反转新闻的频繁发生,引发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和业界学者的关注。反转新闻作为一种非常态现象,一般是话题性极强的社会新闻,能够切中受众的神经痛点,引发舆论的风潮。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作为语境,选取十个典型反转新闻,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对“反转新闻”做了详尽的剖析。第一部分,分析了“反转新闻”的基本特征和产生模式,归纳出反转新闻具有冲突性强、反转时间短、标签化明显等特点,并得出了反转新闻的产生模式,这个过程与媒体的报道以及受众态度密不可分。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分别从技术、媒体、受众三方面深究其背后原因。从技术角度来看,是碎片化阅读和信息门槛准入低等因素;从媒体角度来看,是媒体的“把关人”弱化和议程设置的迎合;站在公众的立场来看,是公众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和媒介素养的缺失,这三方面环环相扣促使了反转新闻的产生。第三部分,指出了“反转新闻”产生的负效应,它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损害,浪费社会资源。同时,它也消耗了公众的时间和精力,激发社会矛盾。第四部分,针对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我们有必要作出相应的规避措施。本文主要从技术、媒体、受众、法治、法治五方面着手,为新媒体时代的报道和舆论引导提供借鉴之处。

杨邦林[8](2019)在《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电子游戏是当今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又被成为“第九艺术”。但是,自从电子游戏诞生开,围绕它们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当下的游戏中多包含暴力、血腥成分,游戏为游戏玩家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的虚拟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游戏场景更加精良,游戏体验更加真实,这也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谈论:“游戏暴力是否导致现实暴力”。然而,暴力游戏的研究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暴力游戏是否增强现实攻击性正处于争论不休的阶段,不论是一般攻击模型,亦或是催化剂模型,现有的研究都不能充分的解释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化身认同视角下探讨暴力游戏对玩家攻击性的影响,探讨影响玩家攻击性的个人特质因素,进一步深化暴力游戏对攻击性的研究。首先,为了解决研究工具不统一的问题,修订适合中国大学生网游玩家使用的化身认同问卷,完善现有的测量问卷,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可行的测量工具。修订后中文版本化身认同问卷,总共包含17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情绪体验、沉浸感、积极态度、理想化认同。其中,情绪体验5个项目;沉浸感4个项目;积极态度5个项目;理想化认同3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均为正向计分,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化身认同程度越高。其次,采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考察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考察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攻击性的测量指标包括攻击行为、敌意情绪和敌意认知,力求从行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揭示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为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中提供了更加详实的实证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化身认同高的网游玩家攻击行为、敌意情绪以及敌意认知都显着高于化身认同低的玩家。研究结果还显示,敌意情绪、敌意认知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而攻击行为不存在显着性的性别差异。化身认同和性别对网游玩家攻击行为和敌意情绪的交互作用显着。最后,探讨了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影响的作用机制:敌意情绪和敌意认知在化身认同影响网游玩家攻击性中扮演的作用。结果显示,化身认同与敌意认知、敌意情绪、攻击行为呈显着正相关。并且,敌意认知在化身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敌意情绪在化身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即化身认同→攻击行为。总的来说,本研究对化身认同是否影响网游玩家的攻击性以及性别差异进行了考察,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化身认同影响玩家攻击性的作用机制。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防止产生高水平的化身认同是关键,化身认同较高的网游玩家更容易沉浸在虚拟游戏中,攻击行为倾向越强。

费蝶[9](2018)在《论伤痕文学的疗愈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启蒙、审美、娱乐、交际等多种功能,文学的治疗作用是其重要功能之一。早在伤痕文学产生之初,就有论者注意到伤痕文学的疗愈功能,但这一发现并没有得到更为系统的探索,研究普遍更重视对于伤痕的展示,只有少数涉及到疗伤。本文以伤痕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将文学与心理学、人文医学相结合,整理和分析伤痕文学的情感体验、伤痕症状、安全心理、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以及它们所具备的疗愈功能。绪论部分界定了伤痕文学的范畴,综述了国内外文学治疗的研究现状,梳理了伤痕文学的研究背景,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伤痕症状的诊断及暴露是疗愈的首要任务,既指明治疗方向,更恰合现代心理治疗学中的暴露疗法,帮助受创者消除负面体验。具体展现在冤案与归属迷失、身体暴力及死亡、伦理情感的割裂及个性精神的扭曲等四个方面。伤痕文学文本内容中对于读者安全心理的建构,是治愈受创者精神伤痕的基础,可为受创者提供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具体体现在苦难的治愈力、人际关系的支持、组织救援的保障及社会秩序的重归等四个方面。伤痕文学文本结构也提供了修复与安抚作用。叙事模式上,文本初始和结尾中幸福场景的循环回归暗合“文革”的非正常状态,给予民众对于社会康复的信心。人物形象上,在受害者的对立面加入施暴的反派角色,是诉苦与宣泄功能中的重要环节;英雄人物以其英勇反抗与坚定信仰的“赋能”特征成为弥合创伤的功能性角色;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能建立新的身份认同,达到创造价值感、回归社会秩序、最终满足自我实现的目标。结语部分回顾了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对于民族精神、民众灵魂的拯救与疗愈。几代作家筚路蓝缕以艺术的形式,前仆后继、不遗余力地疗救着国家、民族、社会、人民的种种顽疾,本身就是值得铭记的英雄创举。正是有了这一双双粗粝而坚实的手掌,传承着那面不倒的旗帜,中国文学的疗救精神才得以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张文[10](2018)在《动画作品中中国功夫的艺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动画作品中的“中国功夫”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武侠文化之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表演形态。做为一种独特的动画类型元素,它所承载的武侠精神是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刚性的一面,并在经世界范围内形成深远的影响。中国动画对功夫元素、武侠精神的表现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它继承和发扬了武侠文学作品、戏曲武戏、真人武侠电影中的经典艺术表现,在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动画曾经以民族特色风格享誉全球。上海美影厂四部长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都具备大量中国功夫元素的经典表现。近些年来,《功夫熊猫》和《大圣归来》等国内外优秀的动画电影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都与中国功夫、武侠精神的重构和创新表达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是中国武侠文化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商业价值与文化魅力的具体表现。令人惋惜的是在实践创作中虽然得到相对充分的挖掘和运用,但是动画理论界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理论专着寥寥无几。本文试图以“中国功夫”这一独特的动画类型元素作为研究核心,借鉴武侠电影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建构具有动画特性的功夫表演理论体系:从现象分析入手,梳理相关历史文化脉络,分析艺术表现的方法论和形式特征,再到文化精神内涵的探讨。进一步提炼中国功夫与武侠精神的形式内容和文化内涵;梳理功夫元素在动画中艺术表现的历史文化脉络;阐述功夫元素与动画表演相融合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手法;对比分析动画中中国功夫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探讨武侠精神在现代动画中的表现特征与人文价值。

二、“真人靶子”与“暴力宣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人靶子”与“暴力宣泄”(论文提纲范文)

(1)国产类型电影的后情感主义倾向研究(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理论视角
    四、文献综述
        (一) 电影中的后情感主义相关研究
        (二) 后情感主义的相关研究
        (三) 国产类型电影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2000年之前国产类型电影中的情感表现流变
    一、1949年之前: 专注革命情感的抒发
        (一) 《火烧红莲寺》: 避世与反叛的情感
        (二) 《木兰从军》: 爱国担当的民族气节
    二、1987—1999: 各类型情感的踊跃尝试
        (一) 《甲方乙方》: 戏谑与真诚的交叉
        (二) 《阳光灿烂的日子》: 苍白又鲜活的成长记录
第二章 2000至2019年国产类型电影中的后情感主义表现
    一、后情感主义在国产类型电影中的内容表现
        (一) 《心花路放》等: 男性视角下真爱的腐朽
        (二) 《我不是药神》等: 趣味处理下厚重感的缺失
        (三) 《泰囧》等: 嘲弄操作下传统道德的凋零
    二、后情感主义在国产类型电影中的形式表现
        (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线性流程隔绝反刍体验
        (二) 《飞驰人生》等: 包袱拼凑消解艺术品格
        (三) 《英雄》等:工具理性凸显感官刺激
第三章 国产类型电影中产生后情感主义倾向的原因
    一、国产类型电影的内部运作
        (一) 把握受众情感诉求的三大转变
        (二) 为受众建立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
        (三) 激发受众相对协调的情感反应
        (四) 范式组合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五) 对受众日常生活的再建构
    二、社会发展的外部助推
        (一) 规训情感与张扬情感
        (二) 快适伦理包装下的情感专制
        (三) 文化工业成为另类情感社区
        (四) 角色认同与情感标准化
        (五) 大众媒介拥有情感主导权
第四章 国产类型电影中后情感主义的社会塑形
    一、情感呈现异化、真空状态
        (一) 情感主体的被动丧失
        (二) 情感交流的媒介依赖
        (三) 情感价值的日益消弭
    二、情感绥靖主义成为精神鸦片
        (一) 白日梦解决人的困境
        (二) 加重受众的精神困顿
        (三) 媒介社会功能今何在
        (四) 温情回归的内向寻找
结语
附录:国产类型电影样本选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中西方关于电视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
        1.2.2 近年来少儿真人秀节目与儿童发展的研究
    1.3 “少儿真人秀节目”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2 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电视媒介参与
    2.1 儿童的媒介需要与媒介选择
        2.1.1 儿童是媒介的使用者
        2.1.2 媒介是儿童满足需要的工具
        2.1.3 收视行为:电视仍然是儿童的主要接触媒介
        2.1.4 收视范围:电视让儿童“无所不看”
    2.2 交叉点与信息桥:电视媒介中的儿童与社会文化
        2.2.1 儿童与电视的单向传播特性
        2.2.2 交叉点:儿童与电视中的社会文化
        2.2.3 信息桥:儿童对社会文化的获取
    2.3 电视参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2.3.1 “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2.3.2 现实环境对儿童社会化及媒介需求的影响
        2.3.3 电视参与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
3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呈现及社会化介入
    3.1 典型文本划定及关联性分析
        3.1.1 典型文本的划定及原因
        3.1.2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社会化的相关性
    3.2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群体的呈现与使用
        3.2.1 儿童成为被观察对象
        3.2.2 儿童形象的标签化
        3.2.3 “表演者”:综艺产业的低龄劳工
        3.2.4 节目对儿童主体性的消解
    3.3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介入
        3.3.1 儿童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特点
        3.3.2 儿童受众对少儿真人秀的模仿内容
        3.3.3 少儿真人秀模仿行为与儿童社会化
4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的社会化干预效果
    4.1 少儿真人秀节目与儿童心理特征的成人化
        4.1.1 儿童在节目中的成人化预演
        4.1.2 节目对儿童的成人化加工
        4.1.3 节目对儿童受众日常情感及行为的成人化暗示与培养
    4.2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4.2.1 少儿真人秀节目中的性别角色定型内容
        4.2.2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性别角色定型的影响
        4.2.3 少儿真人秀节目应帮助儿童建立现代社会性别观念
    4.3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思想行为的现代化
        4.3.1 儿童自我意识的张扬
        4.3.2 儿童开放意识的形成
        4.3.3 儿童权利意识的增强
        4.3.4 儿童价值观念的革新
    4.4 少儿真人秀与儿童职业价值观的多样化
5 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特殊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5.1 少儿真人秀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殊性分析
        5.1.1 与传统儿童节目对比
        5.1.2 与成人真人秀节目对比
    5.2 面向未来:建立少儿真人秀节目制作新理念
        5.2.1 重塑媒介伦理
        5.2.2 恢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
        5.2.3 寓教于乐:打造教育与娱乐并重的绿色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4)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1.1.2 新时代加强政治建军的务实举措
        1.1.3 增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新时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2.2 有利于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1.2.3 有利于新时代我军政治工作过好网络关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交媒体
        2.1.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2.1.3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2.2 直接指导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传媒思想
        2.2.3 习主席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
        2.2.4 习主席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2.2.5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2.3 相关理论借鉴
        2.3.1 传播学相关理论
        2.3.2 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第三章 社交媒体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交媒体的必然性
        3.1.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
        3.1.2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官兵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
        3.1.3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官兵难以摆脱的拟态环境
    3.2 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3.2.1 丰富了教育素材
        3.2.2 改善了教育方法
        3.2.3 强化了接受意愿
        3.2.4 提升了主导能力
    3.3 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3.1 教育阻力增加
        3.3.2 价值观异化
        3.3.3 学习能力弱化
        3.3.4 身心状态失调
第四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4.1 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4.1.1 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重视
        4.1.2 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矩阵规模初步显现
        4.1.3 教育主体借助社交媒体施教更为主动
        4.1.4 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4.1.5 官兵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高涨
    4.2 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教育主体对社交媒体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浮于表面
        4.2.2 官兵面对社交媒体中大量冗余信息时常陷入茫然
        4.2.3 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2.4 不同单位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层面的有效统筹规划
    4.3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未能跟上媒体环境的变迁
        4.3.2 具体教育内容的设置与社交媒体环境相适度低
        4.3.3 教育方法的选用囿于思维固化而创新力不足
        4.3.4 相关平台建设运营思路理念不够清晰明确
        4.3.5 缺乏一整套成体系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运行机制
第五章 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
    5.1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5.1.1 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的能力素质
        5.1.2 理解媒体技术变革教育理念的能力素质
        5.1.3 掌握操作技能推动教育实施的能力素质
        5.1.4 “表里如一”彰显人格魅力的能力素质
    5.2 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优化途径
        5.2.1 院校培养培训奠定基础
        5.2.2 社会力量参与辅助支援
        5.2.3 岗位实践锻炼彰显成效
    5.3 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配套保障
        5.3.1 以岗位任职资格的形式明确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要求
        5.3.2 将审视教育主体能力素质作为党组织议教的规定内容
        5.3.3 建立针对教育主体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
第六章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
    6.1 优化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
        6.1.2 传承性原则
        6.1.3 适应性原则
    6.2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具体指向
        6.2.1 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6.2.2 着重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6.2.3 补充媒体素养教育内容
        6.2.4 优化教育内容呈现形式
    6.3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实施途径
        6.3.1 军队专家团队主导
        6.3.2 军地媒体机构合作
        6.3.3 鼓励普通用户参与
第七章 优化教育方式方法
    7.1 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宏观要求
        7.1.1 科学精准滴灌
        7.1.2 多方力量参与
        7.1.3 官兵喜闻乐见
    7.2 优化教育方式
        7.2.1 共享式教育
        7.2.2 互动式教育
        7.2.3 内隐式教育
    7.3 优化教育方法
        7.3.1 翻转传统课堂教育
        7.3.2 改造升级在线教育
        7.3.3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7.3.4 深化教育双方的交流互动
第八章 优化教育载体平台
    8.1 打造依托强军网固定设备的军用社交媒体
        8.1.1 广泛借助地方经验和资源
        8.1.2 满足官兵多样化使用需求
        8.1.3 注重平台常态化升级维护
    8.2 强化互联网主流涉军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
        8.2.1 有效设置议程
        8.2.2 提升传播技巧
        8.2.3 增强用户粘性
    8.3 净化基于互联网的各类社交媒体空间环境
        8.3.1 落实后台实名制
        8.3.2 完善监管方法手段
        8.3.3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第九章 优化教育运行机制
    9.1 完善教育筹划
        9.1.1 收集数据信息
        9.1.2 制定实施方案
    9.2 开展教育协作
        9.2.1 军内扁平化协作
        9.2.2 军地无界化合作
    9.3 健全教育评估总结
        9.3.1 定期评估总结
        9.3.2 定向评估总结
        9.3.3 比较评估总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 B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5)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雷·布拉德伯里: 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家
    第二节 科幻小说: 一种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理论框架
第一章 雷·布拉德伯里的反思哲学
    第一节 理性中心主义: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对象
    第二节 想象力: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武器
    第三节 对话性: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策略
第二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反思
    第一节 西方现代科幻小说的宗教基因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现状批判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愿景展望
第三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反思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政治批判传统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现状批判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愿景展望
第四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世俗时代的文化焦灼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现状批判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愿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成果综述
        一、中外文献综述
        二、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理论辨析与概念界定
        一、宣传理论问题辨析
        二、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基本框架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公共协作机制
    第一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组织机构流变
        一、政府海报的主要需求方
        二、政府海报官方主导机构的流变
        三、官方与民间机构合作机制
    第二节 政府海报的创作与采购模式
        一、明星海报回购模式(1941-1945年)
        二、海报大赛征集模式(1941-1942年)
        三、协调机构原创模式(1942-1945年)
        四、专家协同创作模式(1943-1945年)
    第三节 政府海报印刷和媒体投放模式
        一、政府海报的指定印刷方
        二、民间公司组织捐赠和分发
        三、基层志愿者分发和张贴
    小结
第二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媒介景观营造
    第一节 海报分发渠道策略和趋势
        一、海报渠道系统设计
        二、海报分发与张贴技巧
        三、海报数量与年份趋势
    第二节 海报在各类生活场景的运用
        一、海报在户外场景
        二、海报在工厂场景
        三、海报在校园场景
        四、海报在社区场景
    第三节 海报相关媒介事件与媒介景观
        一、杂志国旗封面运动
        二、海报与视觉艺术大赛
        三、海报与战时宣传展览
        四、海报与真人宣传活动
        五、海报与战时宣传电影
    小结
第三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策略流变
    第一节 二战前海报宣传的历史演变
        一、二战前海报宣传简史
        二、一战中美国政府海报宣传
        三、一战与二战海报宣传策略对比
    第二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理念博弈
        一、政治艺术派的理想主义
        二、商业广告派的专业主义
        三、政府海报的商业化趋势
    第三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内容流变
        一、美国政府总体宣传策略
        二、政府海报宣传主题分析
        三、从抽象爱国到说服行动
    第四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技巧嬗变
        一、正反两面理诉求
        二、温和的恐惧诉求
        三、大众视觉艺术
        四、人物情感共鸣
        五、乐观主义基调
    小结
第四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宣扬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精神溯源
        一、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精神
        二、开国元勋的精神图腾
        三、四大自由的对外传播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国家精神的战时表述
        一、国内外民主统一战线
        二、外交关系的政治宣言
    第三节 政府海报的爱国主义图形符号象征
        一、国旗的爱国主义象征
        二、国旗的爱国主义背书
        三、国旗的爱国主义隐喻
    第四节 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图像符号象征
        一、国家精神的人格符号象征
        二、国家精神的物化符号象征
    小结
第五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战争逻辑建构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定性
        一、敌方谬论的批判
        二、屠杀行为的揭露
        三、难民问题的态度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场景
        一、我方军事装备的损失
        二、我方军事人员的伤亡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目标
        一、敌方的图形符号象征
        二、敌方的人物符号建构
    小结
第六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军事神话塑造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事武装力量
        一、武装力量霸权主义
        二、军需补给强力威慑
        三、出征场景仪式渲染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队集体人格
        一、乐观主义的军营纪实
        二、实用主义的战地纪实
        三、英雄主义的战场奇观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英雄神话塑造
        一、平民式真人英雄
        二、古典式战斗英雄
        三、人道主义式光环
    小结
第七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社会身份认同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民统一战线
        一、全民认同和集体主义
        二、前后方工作的同一性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性别身份认同
        一、战时女工与女权主义
        二、家政事务与爱国主义
        三、巾帼英雄的国家认同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种族平等意识
        一、少数裔形象的缺席
        二、刻意凸显的平等幻象
    小结
第八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文化价值输出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传统价值观
        一、国土情怀与乡民情结
        二、血缘情愫与情感需求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民战时价值观
        一、为国牺牲精神
        二、勤劳奋斗信念
        三、公平与诚信观
        四、节俭与环保意识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后和平憧憬
        一、安全感的获得
        二、丰衣足食的乐土
        三、乌托邦式的幸福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海报量化内容分析法详细步骤说明
附件二:本研究所有海报样本清单
附录三 :本文各章节所有图表清单
附录四 :二战时期美国着名艺术家和插画师
附录五 :重要历史海报文献及来源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的成因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拟借鉴经典理论
第二章 反转新闻的“产生模式”
    2.1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概述
    2.2 反转新闻的主要特征
    2.3 反转新闻的“产生模式”
第三章 “反转新闻”产生的成因分析
    3.1 技术因素
    3.2 媒体因素:“把关人”弱化和议程设置的迎合
    3.3 受众因素:情绪狂欢以及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第四章 “反转新闻”的负效应
    4.1 过度消费事件致使新闻当事人身心俱疲
    4.2 消磨公众热情
    4.3 损害媒体公信力
    4.4 对新闻伦理的挑战
第五章 “反转新闻”的应对措施
    5.1 技术层面:人工智能的信息过滤系统
    5.2 媒体层面: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5.3 受众层面:提高媒介素养
    5.4 法治层面:网络实名制与“信息信用制”
    5.5 政治层面:加强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暴力游戏综述
        1.1.1 暴力游戏的概念
        1.1.2 攻击行为的概念
        1.1.3 暴力游戏影响攻击性的理论模型
        1.1.4 攻击行为的研究范式
        1.1.5 暴力游戏的相关研究
    1.2 化身认同概述
        1.2.1 化身认同的概念
        1.2.2 化身认同的结构
        1.2.3 化身认同的测量
        1.2.4 化身认同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3 研究设计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化身认同问卷的修订
    3.1 研究目的
    3.2 化身认同问卷的翻译
        3.2.1 翻译过程
        3.2.2 问卷形成及计分方式
    3.3 第一次施测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工具
        3.3.4 数据处理
        3.3.5 研究结果
    3.4 第二次施测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对象
        3.4.3 研究工具
        3.4.4 数据处理
        3.4.5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5.1 化身认同问卷的信度
        3.5.2 化身认同问卷的效度
        3.5.3 结论
第四章 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设计与程序
    4.5 研究工具
    4.6 统计分析
    4.7 研究结果
        4.7.1 实验数据初步整理
        4.7.2 数据结果
    4.8 讨论
        4.8.1 化身认同、性别对网游玩家攻击行为的影响
        4.8.2 化身认同、性别对网游玩家敌意情绪的影响
        4.8.3 化身认同、性别对网游玩家敌意认知的影响
第五章 化身认同影响网游玩家攻击行为的中介调节机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材料
    5.5 实验程序
    5.6 数据分析
    5.7 研究结果
        5.7.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7.2 化身认同、敌意认知、敌意情绪、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
        5.7.3 敌意认知中介模型检验
        5.7.4 敌意情绪的调节效应检验
    5.8 讨论
        5.8.1 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行为的影响
        5.8.2 敌意认知的中介作用
        5.8.3 敌意情绪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总讨论
    6.1 化身认同问卷
    6.2 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
    6.3 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影响的中介调节机制
    6.4 研究的创新之处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6.5.1 研究不足
        6.5.2 展望
    6.6 教育建议
        6.6.1 完善暴力游戏分级制度
        6.6.2 加强引导,防沉迷是关键
        6.6.3 重视暴力游戏对女性玩家的影响
        6.6.4 加强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第七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论伤痕文学的疗愈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伤痕症状的暴露
    第一节 冤案与归属迷失
    第二节 身体暴力及死亡
    第三节 伦理情感的割裂
    第四节 个性精神的扭曲
第二章 安全心理的构建
    第一节 苦难的治愈力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支持
    第三节 组织救援的保障
    第四节 重归社会秩序
第三章 审美形式的疗愈
    第一节 叙事模式的审美满足
    第二节 恶者形象的宣泄控诉
    第三节 英雄抗争的精神依托
    第四节 新人形象的自我实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动画作品中中国功夫的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核心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核心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第二章 中国功夫的文化探源
    2.1 中国功夫的本体概述
        2.1.1 “功夫”词义的辨析与国际化发展
        2.1.2 中国功夫的基本特征与属性
    2.2 中国功夫与武侠精神的历史渊源
        2.2.1 原始社会“巫”、“舞”、“武”同根同源
        2.2.2 先秦时期“侠”的诞生
        2.2.3 墨家思想对“武侠”的推进
    2.3 儒、释、道文化对武侠的影响
        2.3.1 儒家“仁义”思想对武侠的丰富
        2.3.2 道家“道义”思想与武侠的融合
        2.3.3 佛教“护生”思想对武侠的沁润
第三章 文学、戏曲、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功夫形态
    3.1 文学艺术中的功夫形态
        3.1.1 诗歌艺术中的功夫形态
        3.1.2 从唐传奇到明清武侠小说中的功夫形态
        3.1.3 民国新派武侠小说与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功夫形态
    3.2 戏曲艺术中的功夫形态
        3.2.1 武戏与“武戏行当”的形成
        3.2.2 程式化与虚拟化
        3.2.3 变武为舞与化武为美
    3.3 真人武侠电影艺术中的功夫形态
        3.3.1 中国功夫作为核心元素的形成
        3.3.2 神怪斗法片中的奇幻魅力
        3.3.3 刀剑武侠片中的唯美飘逸
        3.3.4 拳脚功夫片中的真实再现
        3.3.5 功夫喜剧片中的机智幽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画中功夫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4.1 萌芽与草创—基于本土化的动画语言探索
        4.1.1 抗日救亡的宣传动画—本土化的第一步
        4.1.2 《铁扇公主》对美国迪斯尼的借鉴与本土化创新
    4.2 民族特色创新—基于戏曲程式的本土创新
        4.2.1 民族化创新语境下武侠衣钵的传承
        4.2.2 功夫形态戏曲化表演的探索与成熟
        4.2.3 功夫戏曲化表演的语言创新与拓展
        4.2.4 功夫戏曲化的式微与文化生态的转变
    4.3 国际化影响—武侠电影影响下的风格创新
        4.3.1 武侠电影对动画功夫形态的影响
        4.3.2 中国动画对功夫形态的探索与创新
        4.3.3 日本动画对功夫艺术表现的影响
        4.3.4 美国动画对功夫艺术表现的影响
        4.3.5 现代动画中功夫形态风格类型的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画表演与功夫相融合的艺术规律和手法
    5.1 动画中功夫形态的艺术创作规律
        5.1.1 动画中功夫形态的表演体系
        5.1.2 功夫形象、动画师与武术指导的创作关系
        5.1.3 动画中功夫格斗原理的运用
        5.1.4 真人表演与角色体验的重要作用
    5.2 功夫形态对角色个性的表现
        5.2.1 武功招式对角色个性的体现
        5.2.2 兵器运用对角色个性的体现
    5.3 功夫形态对戏剧张力的表现
        5.3.1 功夫形象设定的戏剧张力
        5.3.2 打斗环境设定的戏剧张力
        5.3.3 打斗招式设定的戏剧张力
    5.4 功夫形态中对角色情感与主题思想的表现
        5.4.1 功夫形态对角色情感的表达
        5.4.2 功夫形态对主题思想的深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画中中国功夫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
    6.1 中国功夫与动画表演相融合的本体特征
        6.1.1 万物有灵的童真思维
        6.1.2 非生理性的骨骼运动
        6.1.3 极尽夸张的形体变化
        6.1.4 违反自然的力学表现
        6.1.5 超视觉化的运动过程
        6.1.6 更加自由的时空转换
    6.2 功夫动作设计的艺术特征
        6.2.1 幻变性的神怪斗法
        6.2.2 杂耍式的喜剧嫁接
        6.2.3 舞蹈化的戏曲韵味
        6.2.4 象形化的打斗意象
        6.2.5 情感化的功夫礼仪
    6.3 打斗氛围营造的艺术特征
        6.3.1 猎奇惊艳的超现实景观
        6.3.2 唯美灵动的诗性渲染
        6.3.3 矛盾集中的封闭空间
        6.3.4 妙趣横生的市井街巷
    6.4 功夫视听表现的艺术特征
        6.4.1 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6.4.2 长镜头与“三镜法”蒙太奇
        6.4.3 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
        6.4.4 民族化的音画关系
    6.5 情节叙事建构的艺术特征
        6.5.1 英雄想象与现实隐喻
        6.5.2 叙事主题的多元化发展
        6.5.3 角色塑造中的“入物弧光”与“陌生化”技巧
        6.5.4 叙事建构中的“泪点”与“燃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动画中的武侠精神与文化自信
    7.1 国际视野下中国动画中的武侠精神
        7.1.1 武侠精神内涵的现代解读
        7.1.2 武侠精神与日本武士道
        7.1.3 武侠精神与美式英雄主义
        7.1.4 武侠精神与欧洲骑士精神
    7.2 动画中武侠精神的表现特征
        7.2.1 武侠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7.2.2 暴力的神圣化与伦理化
        7.2.3 对男权英雄神话的消解
    7.3 动画中武侠精神的人文价值
        7.3.1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
        7.3.2 对阳刚化教育的引导
        7.3.3 对局限性与法制精神的反思
        7.3.4 对文化自信的积极践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功夫题材动画年表
致谢

四、“真人靶子”与“暴力宣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类型电影的后情感主义倾向研究(2000-2019)[D]. 桑源. 山东大学, 2021
  • [2]少儿真人秀节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 王凤洲.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 孙晓楠.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D]. 刘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D]. 施州. 上海大学, 2019(03)
  • [7]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的成因与应对[D]. 甘梦珍. 广州大学, 2019(01)
  • [8]化身认同对网游玩家攻击性的影响[D]. 杨邦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论伤痕文学的疗愈功能[D]. 费蝶.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动画作品中中国功夫的艺术特征研究[D]. 张文.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真实目标”与“暴力宣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