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企看好

大型国企看好

一、大型国企积极向上(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肖赛玥[2](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指出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王金琦[3](2021)在《M研究院TR实验室员工离职案例研究》文中指出VUCA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型央企如果实施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对于人才的“选”“用”“育”“留”,将通过人才的优势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然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型央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始终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其持续健康的发展。面对愈加激烈开放的人才竞争环境,解决央企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迫在眉睫,同时大型央企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也需要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本文以TR系统实验室这一央企二级业务部门为研究对象,分析TR系统实验室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的问题。论文首先介绍TR系统实验室企业与所处行业概况,TR系统实验室组织架构,结合TR系统实验室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实际情况选取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员工,通过对“定向培养的青年员工小媛”、“校招技术人才于工”和“社招技术专家落工”3个员工离职案例的阐述,以及向近十年关键岗位已离职正式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揭示TR系统实验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人才流失的现状。然后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员工培训、职业发展通道、激励、企业文化和离职模型等相关理论,分析TR系统实验室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人才流失的原因,发现缺乏培训与职业规划、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缺乏合理的晋升机制、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是导致TR系统实验室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培训与职业规划,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优化晋升机制这几点措施。本研究企不仅有助于解决TR系统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将其分析方法以及合理的建议推广至其他类似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央企,为这些企业缓解关键岗位中青年优秀员工加速离职人才流失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赵永斌[4](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吴健艺[5](2021)在《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几年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是我国企业经济政治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促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推动国企改革,不断优化市场配置,解决国企股权分置问题,积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国企在公开选聘、约束机制、产权分化、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国企改革也在不断调整改革的路径和股权比例,目前国企混改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但是改革进程中仍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如何明确下一步改革方向,国企是否通过混改改善了国企经营,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总结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践经验。本文查阅与总结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在结合产权理论、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相关概念,结合当前背景下国企混改的政策,从理论的角度,对国企混改的路径与动因进行了介绍,并列明了财务绩效的指标与评价方法,然后以国药控股为本论文案例对象,深入分析了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方式和财务效果,最后总结归纳国药控股在十几年的混改历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通过分析混改的财务绩效,可以看出国药控股混改切实提升了企业的绩效,以国药控股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论文的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述与归纳了中外关于国企混改和财务绩效的文献资料,介绍了论文的背景、研究论文的意义,最后列举了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是混合所有制和财务绩效的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混改的概念、动因与路径,财务绩效的概念与评价方法以及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理论,上述理论与概念的介绍为后文国药控股混改财务绩效的分析提供一定的支撑。第三章是案例背景介绍,主要描述了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的历程,然后介绍了国药控股的混改的动因,具体分析了混改前后企业发生的变化。第四章是本文主要部分,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国药控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财务绩效的变化,并且从股权结构、内部治理、激励机制和业务重整四个方面介绍了混改的作用机理。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国药控股混改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以国药控股的成功经验为借鉴,本文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国药控股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其混改历程跨度长,混改涉及了股权、治理层、激励机制多个层面,是典型的“自下而上”模式,案例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在混改方面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其改革的过程与最终展现的财务效果,可以为其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提供改革的思路与借鉴。

司毅[6](2021)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看病贵”问题持续地存在,医药代表由于社会给予的职业污名,在职业认同上有一定的负性影响。改善医药代表的职业认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都会带来正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幸福感,但研究人群不完备,而且其作用机制探究还不够完善。本研究以医药代表为研究对象,了解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现状、关系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医药代表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提出建议,力图促进医药代表回归本位,为“看病贵”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为医疗改革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采用方便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选用《职业认同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工作幸福感量表》对选取的1303名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掌握其心理状况。研究获得有效问卷1295份,问卷有效率为99.39%,其中医药代表样本974份,占比有效问卷75.21%。通过方便性抽样选取8名医药销售管理人员和16名医药代表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学历、是否医药相关专业、毕业院校类型、工作城市类型、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负责产品类型、职级和月收入在职业认同上存在显着差异。2.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医药相关专业、毕业院校类型、毕业后计工作年限、医药代表从业年限、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负责产品类型和月收入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着差异。3.医药代表工作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幸福感>认知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情绪幸福感;性别、是否医药相关专业、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公司工作年限、当前负责产品类型和月收入在工作幸福感上存在显着差异。4.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各维度、工作幸福感、工作幸福感各维度两两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及各维度;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预测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心理资本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各维度。5.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6.收入因素和政策因素是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共同的影响因素。提高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方法为,医药代表自身需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心理建设;公司需加强培训、增加代表收入、提高人文关怀;领导需鼓励、认可及支持下属。研究结论如下:1.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是完全中介的作用,不同于其他行业部分中介的结果,值得在未来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对比,并进一步探究背后的理论原因。2.医药代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分别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进而可以针对医药代表的不同情况做个性化的的建议和帮助。3.未来的研究要重点要关注女性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并对单个维度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刘雷[7](2021)在《NKD贸易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石油是工业命脉,关系到国家存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作为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品贸易对经济效益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宗油品商品作为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形式,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对如金属原料、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家各部位相继颁布一系列关于油品行业发展和贸易促进的措施。因其战略属性,石化行业经营主体多为国企。民企的生存更像夹缝求生,相较国企,政策导向对企业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的研究对象甘肃NKD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NKD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是山东JBKG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BKG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于2007年12月7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依托JBKG集团,在满足集团石化板块自有需求的前提下,拓展了业务领域,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外部环境的剧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管理问题。鉴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企业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竞争战略和保障措施来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本文作者研究案例企业的初衷。本文以竞争战略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客观、有效、科学的分析NKD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文献研究和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刻剖析NKD公司现阶段在经营策略及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对NKD公司竞争战略的改善、选择和实施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市场、客户和经营模式创新的差异化战略措施,并从企业文化、组织建设、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等方面制定了战略保障措施,拓展了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为公司战略管理者特别是石油制品贸易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思路和实践建议,推动企业竞争战略的改善,促进战略制胜的理念推广,为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管理案例参考。

张昶[8](2021)在《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我国一直推行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人事制度改革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提升运行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更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为员工的晋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晋升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有效地激励手段,好的晋升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最终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活力与竞争力,所以晋升机制的改革是人事改革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探究晋升机制的核心在于把握影响晋升的因素,国务院于2020年6月印发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强调国企的改革应快速地朝着现代企业的市场化方向靠拢,并进一步强调了选人、用人应全面的、合理的根据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提出了国企管理者的“去行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先”等具体政策。但是目前,国企依然存在企业性质“政治性”,企业目标和岗位“多样性”等现状,加之委托人想要“降低代理人工作水平的甄别成本”以及“对高人力资本员工的高组织承诺”等行为,这会导致在晋升中业绩因素并不一定会占据十分主要的作用,而非业绩因素反而会在晋升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形成国有企业内部的较为复杂的晋升机制,最终影响晋升激励的效果,降低企业的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绩效产出,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所以,围绕国有企业的晋升机制这一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影响员工内部晋升的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和交互对于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晋升产生的不同的作用,概括了国有企业晋升模式,并研究了晋升机制的激励作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国有企业决策层更为清楚的看到企业内部晋升中存在的问题,更为深入的理解其内部的晋升机制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员工晋升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的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解决晋升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激励相容,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人的风险问题,有效推进国有企业中的人事制度改革。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高阶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文献综述为出发点,采用文献分析与理论推演、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博弈研究等方法,对国有企业中员工的内部晋升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对国有企业内不同晋升方式进行分析,以内容激励理论为基础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不同晋升形式为员工带来的不同满足感,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后续研究的因变量。第二,对影响晋升的因素进行思考,以人力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为基础分析非业绩因素对晋升的影响,选择了一些人口学特征因素并构造了政治资源因素作为职位晋升研究的自变量。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各省、地市、区县分公司的晋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以选定的非业绩因素作为独立变量并设计交互变量,以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员工内部职位晋升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业绩变量的引入,晋升层级的变化为切入点替换数据集,进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三,本文运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与人工神经网络等主要分类算法,对晋升数据进行建模和精度对比分析,找到最适用于晋升数据的分类算法,构建模型并基于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概括出国有企业内部不同层级员工的职位晋升模式和特征,这些模式和特征的总结也再一次印证了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的公平与激励问题,提出国有企业内同时存在的两种晋升机制,以员工感受为视角,通过多层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并以不同的晋升机制对获得晋升员工的不同激励为基础,构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晋升博弈模型,以此研究国有企业中的晋升激励、员工绩效与企业收益的问题。纵观全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简要概括如下:(1)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晋升形式中,职位晋升是最重要的一种晋升形式,员工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激励和满足感。该结论为企业晋升研究中的因变量选择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2)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职位晋升中,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得到:男性员工总是比女性员工更容易获得职位晋升,晋升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女性的“晋升天花板”仍然存在。员工的初始学历和最终学历越高,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且学历对于女性员工的职位晋升更为重要,即女性员工的晋升标准要高于男性员工。在不同层级的职位晋升中,员工的最终学历是否在入职前获得对于晋升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时,员工的年龄也在各层级的职位晋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这说明“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在企业内不同层级被差异化执行。岗位年限方面,在一定年龄阈值内,员工在晋升前岗位的任职年限越长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这与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策中对岗位年限的要求相关。政治资源方面,员工的政治资源越强则越容易获得职位晋升,而相对于高学历员工,政治资源对于低学历员工在职位晋升中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结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中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作用,为晋升研究中自变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不同于以往研究普遍关注的企业“一把手”的外部政治晋升,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企业内部的不同层级,丰富了晋升研究的框架。(3)基于晋升模式概括和归纳的目的,在目标维度为离散型,输入维度既有离散型又有连续型的晋升数据中,随机森林是精度最高的算法。而对于小数据样本,支持向量机分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目标维度为二分类的晋升数据,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精度相对较低,其更适用于目标维度为连续型的数据。此外,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概括出一些具体的、不同层级的晋升模式。这些模式为企业内部各层级晋升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分类算法的适用性也为企业晋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4)晋升公平除了对一般员工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用,对于获得晋升的员工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即通过非业绩因素晋升的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努力程度不如通过业绩因素晋升的员工。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的晋升标准,而是以业绩因素为主和以非业绩因素为主的两类晋升机制同时存在,企业对于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晋升机制,这种同时存在的两种晋升机制是可以被员工感受到的,由此会增大激励效用的差距。该结论对于国有企业晋升激励的研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晋升激励的理论延伸到获得晋升的员工。(5)基于委托代理的零和博弈分析,可以得到企业在两种晋升机制共存的情况下,若想使自身效益最大化,企业对于晋升后员工提供的薪资福利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应与企业对员工工作的甄别成本和不同激励下员工晋升后为企业带来的绩效的差额成正比,并与员工创造的最小绩效相关。该结论为晋升激励中的薪酬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晋升候选人之间基于业绩的“锦标赛”博弈扩展为委托人和已获得晋升的代理人之间的基于不同晋升机制的博弈,这为晋升博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婕[9](2021)在《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发展的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与市场趋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因素,处在相同外部环境的不同企业其最终企业发展的走向表现出明显差异,已有学者研究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对于企业发展走向差异的根本原因尚未做出清晰解释。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纵观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外资品牌汽车一直是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我国汽车企业与外资合作开始于加入世贸组织后,而最初一批与外企合作的汽车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多是白手起家。汽车市场经过了多年的激烈角逐,最先获得外企合作机会的国企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如后起之秀的民企;同时,在国家正式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历史节点之时,最先响应与做出实际回应的依旧是民企,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上,民企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中,汽车企业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却在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显着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的市场竞争局面。根据已有研究,注意力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是否能从注意力视角切入,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呢?由此,本研究聚焦对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解释与研究:(1)不同组织身份的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力的分布是怎样的?(2)市场与政策对企业注意力配置的影响是什么?(3)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导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双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一汽与吉利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企业注意力为切入点,探究制度逻辑对于企业注意力的影响机理;对于企业外部情境以市场因素与国家因素为主,深入剖析汽车产业的市场逻辑与政策逻辑演变过程,同时总结提炼企业各自的发展逻辑,进而探究以市场逻辑和政策逻辑为代表的外部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之间的联结关系。通过研究,本文得出(1)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关注与企业利润直接相关的业务板块以及与企业利润非直接相关的非业务板块因素,民企与国企在注意力的聚焦方面有着本质差别,国企因为其特殊的组织身份对非业务板块的注意力配置要重于民企(2)市场因素反映出的市场逻辑以及国家政策因素反映出的政策逻辑对于企业注意力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国企的注意力配置呈现注意力稀释的特征而民企呈现注意力聚合的特征(3)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民企国企由于自身发展资源基础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企业发展逻辑,在以市场因素和国家因素为重要影响因素的情境中,导致了企业发展逻辑不同的走向,同时通过矩阵关系图更够更好的反映出市场逻辑政策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之间的联结关系。以一汽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从中高端品牌向中低端品牌渗透的发展路径,以吉利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则呈现出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延伸的发展路径。

陈巧琪[10](2021)在《航空类国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以“爱在东航”为例》文中认为航空类国有企业被视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交通运输命脉,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航空类国有企业打造志愿服务的品牌是政府,企业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国有企业推动志愿服务品牌的建设与企业打造商业品牌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志愿服务品牌是一种行为主体是非营利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为了社会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而打造的一种无形服务品牌,通过口碑相传和无偿广告等方式来打造和推广志愿服务项目。本文是从分析航空类国有企业打造志愿服务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例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得不到完善的法律保障,志愿服务品牌知名度不够,志愿服务资源重合度高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从而达到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知名度的目标,这样才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东航近十多年来打造“爱在东航”这一志愿服务品牌,针对其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1)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研究了航空类国有企业现阶段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2)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掌握“爱在东航”这一志愿服务品牌发展现状,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主要探究内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管理制度及组织架构,卷二则对受访者从品牌建设的三个维度进行探究,进而根据调查结果对“爱在东航”这一志愿服务品牌的现状及问题展开讨论。(3)通过对国外航空类企业开展志愿服务的品牌建设相关优秀经验的分析,得出可以参考借鉴的经验。(4)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及通过国外优秀经验对比,进一步延伸分析的结果从而总结出航空类国有企业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航空类国企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和政策建议。从最终的研究结论来看,为了更好地推动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解决其中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要从多个维度来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来说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其次要明确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制定志愿服务品牌长远发展战略,以实现志愿服务行业水平的大发展大跨越;最后,要利用航空企业媒体平台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宣传,加强自身志愿服务品牌规划,突出航空业特点,确立品牌定位提高自身志愿服务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国家、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才能够使得志愿服务品牌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多样性,创新性的公共服务。

二、大型国企积极向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国企积极向上(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单位文艺
        1.3.2 单位文艺组织
        1.3.3 单位文艺人
    1.4 理论基础
        1.4.1 结构功能主义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田野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
        1.6.3 阶段划分依据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现实意义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小结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小结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小结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小结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小结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7.2.1 即时性实效
        7.2.2 阶段性实效
        7.2.3 积累性实效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3)M研究院TR实验室员工离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案例正文
    2.1 公司概况
        2.1.1 公司简介
        2.1.2 公司的组织架构
        2.1.3 公司离职现状
    2.2 央企TR员工离职案例
        2.2.1 定向培养的青年员工小媛
        2.2.2 校招技术人才于工
        2.2.3 社招技术专家落工
3 案例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
        3.1.2 职业发展通道理论
        3.1.3 激励的相关理论
        3.1.4 员工离职的模型
        3.1.5 企业文化的理论
    3.2 问卷基本情况
        3.2.1 问卷调查对象
        3.2.2 问卷回收情况
        3.2.3 问卷调查内容
        3.2.4 问卷调查结果
    3.3 员工离职主要原因分析
        3.3.1 缺乏培训与职业规划
        3.3.2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3.3 缺乏合理的晋升机制
        3.3.4 缺乏企业文化建设
    3.4 员工离职对央企TR产生的影响分析
        3.4.1 企业关键岗位的人才空缺
        3.4.2 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
        3.4.3 企业品牌及社会影响缺失
4 解决方案
    4.1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4.1.1 成立人力资源管理三级部门
        4.1.2 人力资源规划
    4.2 加强培训与职业规划
        4.2.1 实验室领导层面的支持
        4.2.2 丰富新员工培训内容与方式
        4.2.3 循序渐进的培训与评估
        4.2.4 在职培训
    4.3 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4.3.1 设立科学绩效考核标准
        4.3.2 全面的绩效考核
        4.3.3 多元化的激励
    4.4 优化晋升机制
        4.4.1 公开透明的晋升机制
        4.4.2 多渠道晋升
    4.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4.5.1 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4.5.2 提升集体荣誉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离职原因调查问卷
致谢

(4)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1.2.2 关于财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财务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混合所有制改革及财务绩效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2.1.2 财务绩效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
        2.2.1 国企管理模式僵化
        2.2.2 减少国企政策性负担
        2.2.3 国企运营缺乏效率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2.3.1 引入战略投资者
        2.3.2 改制上市
        2.3.3 股权激励
        2.3.4 兼并重组
    2.4 财务绩效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
        2.4.1 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2.4.2 财务绩效影响因素
    2.5 理论基础
        2.5.1 产权理论
        2.5.2 委托代理理论
        2.5.3 财务绩效评价理论
3 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介绍
    3.1 公司基本情况
    3.2 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具体过程
        3.2.1 国药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国药控股成立
        3.2.2 国药控股赴港上市,开始并购整合
        3.2.3 重大资产重组,消除同业竞争
        3.2.4 国药控股首次股权激励计划
        3.2.5 国药一致引入境外投资者
    3.3 国药控股混改前后企业治理结构变化
        3.3.1 股权结构:多元化
        3.3.2 治理层:打破一股独大局面
        3.3.3 员工考核制度:引入股权激励制度
    3.4 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分析
        3.4.1 国家政策的引导
        3.4.2 医药产业格局变化
        3.4.3 国药集团内部压力剧增
        3.4.4 双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需要
4 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4.1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的财务绩效分析
        4.1.1 民营资本的加入使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4.1.2 过快扩张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偿债能力削弱
        4.1.3 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分销渠道趋于完善,成长能力良好
        4.1.4 资产营运能力高于正常水平
    4.2 国药控股混改财务绩效作用机理分析
        4.2.1 股权架构作用机理分析
        4.2.2 治理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4.2.3 激励机制作用机理分析
        4.2.4 业务整合作用机理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国药控股坚持由“改”到“混”的改革路径
        5.1.2 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改革方式提升了国药控股的经营业绩水平
        5.1.3 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了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效率
        5.1.4 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的资源与产业优势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5.2 启示
        5.2.1 国家政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
        5.2.2 全面落实员工持股计划
        5.2.3 大型国企可以选择“自下而上”的混改方式
        5.2.4 资本市场是国企混改重要的支撑平台
参考文献
致谢

(6)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职业认同概述
        1.2.1 认同的理论框架
        1.2.2 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
        1.2.3 职业认同的定义
        1.2.4 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1.3 心理资本概述
        1.3.1 心理资本的理论框架
        1.3.2 心理资本的定义
        1.3.3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1.4 工作幸福感概述
        1.4.1 幸福感相关定义
        1.4.2 工作幸福感研究现状
    1.5 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概述
        1.5.1 职业认同和幸福感的关系
        1.5.2 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1.5.3 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关系
        1.5.4 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三者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方案思路
        2.2.1 研究假设
        2.2.2 研究思路
        2.2.3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2.4 研究创新
3 调查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研究结果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4.2 总样本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3.4.3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总体情况
        3.4.4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3.4.5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3.4.6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3.4.7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的中介分析
4 访谈研究
    4.1 访谈目的
    4.2 访谈工具
        4.2.1 自编访谈提纲
        4.2.2 自编知情同意书
    4.3 访谈方法
        4.3.1 访谈被试选择
        4.3.2 资料收集方法
        4.3.3 资料分析方法
        4.3.4 质量控制方法
    4.4 访谈被试一般资料
        4.4.1 一线医药销售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4.4.2 医药代表基本情况
    4.5 访谈结果
        4.5.1 选择医药代表职业的原因及职业优缺点
        4.5.2 社会大众、客户及家人和朋友对医药代表的看法
        4.5.3 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职业认同
        4.5.4 心理资本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心理资本
        4.5.5 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
        4.5.6 择业观及对孩子的职业期待
    4.6 访谈小结
5 综合讨论
    5.1 量化研究讨论
        5.1.1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的特点讨论
        5.1.2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的特点讨论
        5.1.3 医药代表工作幸福感的特点讨论
        5.1.4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讨论
        5.1.5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的中介效应讨论
    5.2 访谈研究讨论
6 建议
    6.1 对政府的建议
    6.2 对媒体的建议
    6.3 对社会大众的建议
    6.4 对医生的建议
    6.5 对家人及朋友的建议
    6.6 对医药企业的建议
    6.7 对医药代表领导的建议
    6.8 对医药代表自身的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调研问卷》(部分)
    《访谈提纲》(部分)
    《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NKD贸易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文献
        2.1.1 竞争战略理论相关文献
        2.1.2 油品和油品贸易行业相关文献
    2.2 相关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传统竞争战略理论
        2.2.3 合作竞争理论
    2.3 简要述评
第3章 NKD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3.2.2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分析
        3.2.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
        3.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3.2.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3.1 物产中大欧泰有限公司
        3.3.2 青岛博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3.3.3 海南德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3.4 青岛贸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4 建立EFE矩阵
第4章 NKD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基本情况
    4.2 资源和能力分析
        4.2.1 资源分析
        4.2.2 能力分析
    4.3 价值链分析
        4.3.1 市场营销
        4.3.2 期现经营
        4.3.3 商务管理
        4.3.4 金融服务
        4.3.5 人力资源管理
        4.3.6 财务风控管理
    4.4 建立IFE矩阵
第5章 NKD公司竞争战略选择与实施
    5.1 SWOT分析
    5.2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5.3 基于QSPM的战略选择
        5.3.1 战略选择
        5.3.2 战略确定
    5.4 战略设计与目标
        5.4.1 战略设计
        5.4.2 战略目标
    5.5 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措施
        5.5.1 深挖市场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
        5.5.2 提供差异化的商务管理和服务
        5.5.3 打造差异化的精准经营模式
第6章 NKD公司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6.1 企业文化保障
    6.2 组织结构保障
    6.3 财务业务一体化保障
    6.4 人力资源战略保障
    6.5 数字化转型保障
    6.6 政策研究保障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主要问题的提出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高阶理论
        2.1.3 管理激励理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2 晋升概述
        2.2.1 晋升的概念
        2.2.2 职位晋升的划分
        2.2.3 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影响
        2.2.4 非业绩因素对于职位晋升的影响
    2.3 晋升公平与晋升博弈研究
        2.3.1 组织公平与晋升公平
        2.3.2 公平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2.3.3 晋升中的博弈研究
    2.4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方法
        2.4.1 数据智能化方法
        2.4.2 分类中的数据模型
        2.4.3 数据挖掘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晋升研究
    2.5 理论与文献评述
第三章 国有企业中的不同晋升形式分析
    3.1 国有企业中的晋升形式
    3.2 基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晋升形式分析
    3.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国有企业中影响员工职位晋升的因素分析
    4.1 研究基础及研究假设
        4.1.1 文献与理论分析
        4.1.2 研究变量的选择
        4.1.3 主要研究对象及假设的提出
    4.2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实证分析
        4.2.1 实证背景
        4.2.2 数据及统计性描述
        4.2.3 Logistic回归分析
        4.2.4 稳健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中职位晋升模式分析
    5.1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在职位晋升中的应用
        5.1.1 分类方法与晋升
        5.1.2 决策树分类
        5.1.3 随机森林分类
        5.1.4 其他分类方法
    5.2 员工晋升模式分析
        5.2.1 数据的选择
        5.2.2 分类结果的精度对比
        5.2.3 晋升模式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有企业中的晋升激励与企业收益
    6.1 晋升的公平与激励
        6.1.1 晋升中的公平性问题
        6.1.2 晋升的激励与绩效产出
    6.2 国有企业的晋升机制与收益
        6.2.1 晋升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6.2.2 国有企业的双晋升机制
        6.2.3 基于企业收益的一种晋升博弈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晋升形式满足感的问卷调查
    附录2 双晋升机制的问卷调研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制度逻辑相关研究
        2.1.1 制度逻辑概念及内涵
        2.1.2 国家因素与制度逻辑
        2.1.3 市场因素与制度逻辑
    2.2 企业注意力相关研究
        2.2.1 注意力概念及内涵
        2.2.2 注意力的聚焦
        2.2.3 注意力的情境化
        2.2.4 注意力的结构性配置
    2.3 企业发展逻辑相关研究
3 汽车企业注意力分布与配置
    3.1 研究设计
        3.1.1 案例选择
        3.1.2 数据收集
    3.2 案例描述
        3.2.1 一汽集团案例描述
        3.2.2 吉利集团案例描述
    3.3 企业注意力分布
        3.3.1 一汽注意力分布
        3.3.2 吉利注意力分布
    3.4 汽车企业注意力分析
        3.4.1 一汽注意力分析
        3.4.2 吉利注意力分析
    3.5 汽车企业注意力配置特征
4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汽车产业政府逻辑
    4.3 汽车产业市场逻辑
    4.4 汽车企业发展逻辑
        4.4.1 一汽发展逻辑
        4.4.2 吉利发展逻辑
    4.5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联结关系
        4.5.1 市场逻辑与政府逻辑
        4.5.2 制度逻辑与国企发展逻辑
        4.5.3 制度逻辑与民企发展逻辑
    4.6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矩阵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贡献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航空类国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以“爱在东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航空类国有企业
        2.1.2 企业志愿服务
        2.1.3 品牌建设
        2.1.4 志愿服务品牌
    2.2 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航空类国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现状及相关分析
    3.1 航空类国企志愿服务品牌发展现状
        3.1.1 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政策环境
        3.1.2 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发展的现状
    3.2 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3.2.1 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特点
        3.2.2 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社会意义
4 “爱在东航”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案例分析
    4.1 “爱在东航”志愿服务品牌发展的总体概况
    4.2 针对“爱在东航”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问卷可信度分析
        4.2.2 调查问卷内容效度分析
        4.2.3 调查问卷研究思路和目标
        4.2.4 问卷设计
        4.2.5 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探讨
    4.3 “爱在东航”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 政府管理政策不统一
        4.3.2 志愿服务法律保护力度不够
        4.3.3 志愿服务内容重合率高
        4.3.4 志愿服务品牌认同感低
        4.3.5 志愿者综合能力不足
    4.4 “爱在东航”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问题原因的分析
        4.4.1 政府职能不够明确
        4.4.2 志愿服务务专项法律不足
        4.4.3 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力度薄弱
        4.4.4 志愿服务品牌规划不够
        4.4.5 志愿者缺乏专业化培训
5 国外航空类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达美航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
    5.2 德国汉莎航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
    5.3 国外航空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成功经验的启示
6 完善航空类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发展举措
    6.1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共识
    6.2 完善志愿服务专项法律法规
    6.3 强化舆论宣传力度和提升资源整合度
    6.4 积极建立志愿服务品牌发展规划
    6.5 提高志愿者综合服务能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1
附录2 问卷2
致谢

四、大型国企积极向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3]M研究院TR实验室员工离职案例研究[D]. 王金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5]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分析[D]. 吴健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司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NKD贸易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刘雷. 山东大学, 2021(02)
  • [8]多因素作用下中国国有企业晋升机制研究[D]. 张昶.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D]. 刘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航空类国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以“爱在东航”为例[D]. 陈巧琪. 东华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大型国企看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