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鸭河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预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尚盈辛[1](2020)在《中国典型水库CDOM光学特性及遥感反演研究》文中提出内陆水体有机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基础。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具有特殊的吸光性,是水体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固有光学组分,对于解析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组分、反演水体水色参数和进行水质参数遥感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内陆水体有机物来源较为复杂,其光学特性也较为复杂,从而导致内陆水体CDOM浓度具有极大的空间差异性。水库是内陆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污染等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我国水库中CDOM浓度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我国五大地区(东北地区NLR、蒙新地区MXR、云贵地区YGR、青藏地区TQR和东部地区ELR)进行了六次野外采样共采集了131个典型水库样品,对其中109个水库进行全面的CDOM光学吸收特性研究,对131个典型水库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法(EEM-FRI)解析水库CDOM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营养状态下的组分和来源变化,对其中93个水库基于实测高光谱数据以及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对全国重要的水库CDOM浓度进行反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水库的CDOM吸收系数a CDOM(35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并且随着营养化程度的提高,a CDOM(355)也随之显着增加(p<0.05)。通过不同地区水库的CDOM吸收参数SUVA254、斜率S275-295以及相对分子量M(a CDOM(250):a CDOM(365))对比发现富里酸和腐殖质的相对比例具有差异性,青藏高原地区水库CDOM中富里酸的相对含量较高,而在云贵高原地区CDOM组分中腐殖酸的含量较高。贫营养水库中陆源污染较少,而在中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库中CDOM的腐殖酸含量较高,CDOM的相对分子量更大。水库CDOM的浓度和组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营养化状态下的差异性受到水库中水质参数、土地利用及降雨等影响,导致水库中的固有光学吸收分布特性在不同波长下三种固有光学物质的光吸收强度不同,其相对吸收贡献率也具有差异性。2.基于FRI荧光组分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及不同营养化程度水库CDOM的五种荧光组分。Q5组分(类腐殖酸)和Q3组分(富里酸)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营养程度下都占主导地位,以外源输入为主。东北地区的荧光总强度和腐殖化指数最高,青藏高原地区DOM总强度和腐殖化指数最低。在不同营养类型水库中荧光总强度值存在显着差异性(p<0.01)。随着营养状态升高,Q5组分和Q3组分比例升高,Q1组分(类酪氨酸)和Q2组分(类色氨酸)以及Q4组分(微生物类蛋白)含量降低,水库的腐殖化程度在逐渐增加,外源输入的荧光组分强度逐渐增加。3.在不同地区及营养状态严重的状态下水库DOC浓度与外源荧光组分(Q5和Q3)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而水质参数及社会环境因子与CDOM荧光参数具有相关性(p<0.05),这与水库周边地区水文、地形和污水排放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关。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日照时长(R2=0.18,p<0.05)和太阳辐射强度(R2=0.41,p<0.05)逐渐增加,CDOM吸收和陆源荧光组分逐渐减少,与CDOM光降解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构建了水库营养状态指数(TSIM)与荧光组分腐殖化指数(HIX)的高度相关关系(R2=0.65,p<0.01),实现了基于CDOM荧光组分对水库营养化状态的评价(RMSE=4.73)。4.在不同营养化程度下水库CDOM、水质参数和CDOM等固有光学活性物质吸收特性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营养状态下分类构建水库CDOM反演模型可以在大尺度水库CDOM反演研究中提高反演精度和普适性。利用实测的高光谱数据模拟Sentinel-2波段反演不同营养状态水库的CDOM浓度模型中发现高光谱反射率的波段比模型(Roli2=0.69;Rmes2=0.68;Reut2=0.73,p<0.01)和模拟Sentinel-2波段的高光谱模型(B5/B2)都具有较好的效果(Roli2=0.78;Rmes2=0.75;Reut2=0.72,p<0.01)。模型精度最高的是模拟Sentinel-2波段的高光谱波段比模型(B5/B2)。不同营养化程度的水库样品中波段比值组合与对应的实测a CDOM(355)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并且波段比值B5/B2的大气校正效果表现良好(R2=0.89)。基于Sentinel-2波段响应函数转换的高光谱反射率波段比组合(B5/B3)与对应的实测TSIM的相关性决定系数最高(R2=0.84,p<0.01)可作为水库营养指数分类判别模型。通过遥感影像的波段比值(B5/B3)估算的TSIM值与实测TSIM值的精度验证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3.77。利用该模型以及遥感卫星数据Sentinel-2反演我国35个不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水库CDOM浓度的空间分布,在这些贫营养、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库中的CDOM平均值分布范围存在显着变化(p<0.05)。
同萌[2](2020)在《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文中认为河流是连接大陆和海洋的重要纽带,流域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发展等导致的废水排放增加、水库大坝修建等,对流域库区,并通过河流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探讨大坝水库对流域及河口近海的影响已成为生态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坝水库导致流域物质和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二是流域内的变化导致河口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而探究难点在于寻找记录生态环境变化的载体和定量指标。沉积物生源要素是反演水体生态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探究水体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5个中上游典型水库及河口共8个柱状沉积物的粒度组分、年代框架(210Pb、137Cs)、生源要素(TOC(总有机碳)、TN(总氮)、BSi(生物硅))含量等指标的分析,结合长江下游大通站营养盐通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大坝建设如何改变库区生源要素通量并影响河口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对比库区及河口生源要素的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库区生源要素通量变化及其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水库封坝后,库区沉积性TOC、TN、BSi和BSi/TOC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大坝水库显着滞留了水体生源要素,硅藻生长量及占比也明显增加;据估算,因水库建设,流域C、N、P、Si的年均滞留量(g/m2.a)分别增加了10.49、2.53、0.42、24.35,其中对Si的滞留量最为显着;人类排放导致的入库营养盐的增加强化了滞留效应,上游水库减沙带来的入库泥沙的减少弱化了滞留效应。同时,流域水库对营养盐的滞留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流域南部水库的滞留量高于中部及北部地区的水库。(2)据估算,19982015年全流域水库平均N、P、Si年滞留量分别为0.91、0.15、8.79万吨,大通站年均入海DIN(溶解氮)、DIP(溶解磷)、DSi(溶解硅)通量分别为1.63、0.039、2.55百万吨,流域平均N、P、Si年滞留量分别占年入海通量的0.56%、3.85%、3.44%。因水库滞留导致大通站DSi通量自1998年至2015年下降了约41.9%,但DIN和DIP因人类化肥、废水排放的剧增,入海通量分别增加了61.4%、74.2%,其中DIP入海通量与流域化肥排放呈显着正相关(p<0.05)。(3)流域营养盐入海通量差异性输入导致长江口三角洲前缘沉积性TOC、TN、BSi近年来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BSi/TOC却总体呈减少趋势,且BSi与TOC、TN的关系也逐渐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表明在流域水库滞留和人类排放的综合作用下,长江口藻类生长量不断增加,但是硅藻占比却不断下降。其次,水库与河口生源要素间存在以下差异:(4)水库沉积物多以黏土、粉砂为主,沉积环境较为稳定,而河口粉砂含量较多,水动力条件强烈。由于黏土含量高,沉积环境稳定,库区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明显高于河口。当水库与河口沉积物粒度组分相似时,库区生源要素含量也明显高于河口,这主要与河口的咸水动荡环境有关,一方面强动力不适合藻类生长,且易导致沉积物发生再悬浮溶解,另一方面盐度的增加也加速了生源要素的分解。综上,由于长江水库的增加,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埋藏对河流营养盐输送尤其是Si的影响较大,导致平均每年滞留在库区的Si约占入海DSi的3.44%,入海DSi含量持续减少;而N、P因受到人类排放量的影响,入海量呈增加趋势;入海N、P含量的增加导致河口藻类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硅藻占比因入海Si含量减少呈显着降低趋势。同时水库及河口生源要素含量差异明显,河口因沉积物颗粒粗,且处于咸水动荡沉积环境,生源要素含量明显低于库区,这表明水库是营养盐滞留的良好场所。
韩飞,王华,赵义君,徐停[3](2019)在《基于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的星子站氨氮、总磷变化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及其邻近流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也是人类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生态特性。据调查长江口水体环境灾害事件愈发频繁,水体赤潮现象明显增多,故水环境质量引起社会各界学者及领导的重视,而水体中氨氮、总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引起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对星子水文监测断面近二十几年的氨氮、总磷等营养盐含量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引入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来探寻其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鄱阳湖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周佳林[4](2018)在《FEST系统在城市河湖水质可持续保障中的应用 ——以龙子湖2号区域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河湖作为当今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不仅可以为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开发相关的水上资源利用,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旅游及经济资源。然而,城市河湖因在城市整体规划内,往往傍城而建,且因为其周围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活动密集,这也就容易导致大量污染物的进入,再加上城市河湖与外界河流换水时所带来的污染物,使城市河湖的污染情况愈发严重。同时,因为城市河湖自身的低流动性等原因,很容易超过其自身污染物负荷能力,无法通过自净能力保证自身水体的稳定,因此相较于自然水体,其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城市河湖常流过多个区域,因此在选择治理及保障工艺的时候应该因地适宜,选择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不影响水体美观且可持续性保障的治理方案。在常用的方法中,物理法包括循环曝气在内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化学药剂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相较而言标本兼治,但占地面积较大。目前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常用方法的综合研究,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EST集成处理系统(Five Effectively Stereo Technique For The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Eutrophication)来进行城市河湖的治理。FEST集成处理系统以第三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双膜理论为基础,将生态水治理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导航定位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集为一体,设置有智能中心,可以实现数据实时监控、远程操控、数据收集保存分析等功能。FEST集成处理技术已在开封市包公湖进行过治理效果前期实验,在一个多月的治理期间,效果明显,包括透明度、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在内的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质由重度富营养化转变为轻度富营养,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为了研究该技术在城市河湖中持续性保障的作用,课题组选择在郑州龙子湖2号区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持续性保障应用研究。追踪研究了该系统在Ⅲ、Ⅳ类水中的持续性保障作用,其中重点监控的溶解氧、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数,均保持在Ⅲ、Ⅳ类范围内,甚至有些指标可以达到Ⅱ类水要求。此外,在课题组进行实验期间,龙子湖不同区域中加入了其它公司的治理方案,主要采用的是物理法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搅拌曝气及铺种水生动植物来达到治理水体的效果。通过对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对比,分析FEST集成处理系统的治理优势。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水环境相结合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因此,课题组在FEST集成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理念,并初步构建了大数据云平台,持续进行大数据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建设过程中的可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周莉莉[5](2014)在《河口水库浮游植物变化特征及环境管理体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位于河口海岸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且面临水质性缺水城市的上海,如何充分了解和掌握河口水资源,并合理的进行利用迫在眉睫。也正是如此位于长江口的青草沙水库建设和运营被给予了高度重视。河口水库浮游植物作为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库区生态系统的演替,以及水库水质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2012年的10个月间(除2、3月),对河口水库青草沙的11个监测点(含5个分2~3层采样点共19个样点)进行了13次浮游植物监测,对调查期间青草沙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群落密度分布、优势种情况、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分析,选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典型对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Monte Carlo置换检验、水环境质量相关标准等方法,评价了青草沙水质状况的同时,分析了青草沙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分布、叶绿素a浓度等与水体各环境因子间存在的相关性,探讨青草沙水库富营养化管理体系,并为东风西沙水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及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调查期间青草沙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6属253种(含变种和属),其中绿藻47属126种,硅藻29属83种,蓝藻7属13种,隐藻2属7种,裸藻5属20种,黄藻1种,金藻1种,甲藻2属2种。单月浮游植物种类数在63~166种之间,5~10月浮游植物的种类均在100种以上;单点位浮游植物种类分布差异性较小,均在100种以上,变化范围在125~170种之间。单次监测浮游植物密度为2.05×106~2.95×108cells/L,均值3.87×107cells/L,达富营养水平,尤其是夏末和初秋多点浮游植物密度超108cells/L。单月浮游植物量为7.15×106~1.04×108cells/L;单点浮游植物密度为2.63×107~6.12×107cells/L,均达富营养化预警线。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性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库区浮游植物呈高度显着差异性,根据研究结果将水库分为三个区域(库首、库中和库尾),各区域的浮游植物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各区域内部:库尾浮游植物差异性最小,库首差异性最大,且各区域的藻类组成大不相同,库中和库尾主要以绿藻和蓝藻主,库首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优势种较多,铜绿微囊藻、颤藻属、啮噬隐藻、颗粒直链藻、库氏新月藻、小环藻等多次成为优势种,在库区浮游植物中占绝对优势,水华藻类的鱼腥藻仅在个别样点中成为绝对优势种,全年铜绿微囊藻的优势度均较高。优势种的种类数季节性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浮游植物Shannon-Wier1er指数H’各月均变化范围为2.62~4.00,均匀度指数J的月均变化范围为0.50~0.89,Margalef丰富度多样性指数D月均变化范围为2.73~4.62。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库首>库中>库尾,且指示水体基本处于轻或无污染。3)叶绿素a分布及水质评价结果叶绿素a年均值为2.73mg/L,月均变化范围为0.04~13.19mg/L,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与藻密度相同,其层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受长江口来水营养盐偏高影响,库区氮、磷严重超标,水库运营期水流速度相对变缓,有利于悬浮颗粒沉降,巨大库容、较大风速以及最大水深超10m等特点,最终呈现出整个库区除TP.TN超标(年均值达Ⅳ类水标准)外,其余水质基本上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为12.11-37.80,主要为贫营养等级,个别样点处于中营养水平。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春季(27.30)<冬季(27.34)<秋季(28.04)<夏季(28.46),表明库区春季水质较好,夏季较差。4)藻密度、叶绿素a及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环境变量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各不相同,环境因子中透明度、总有机碳、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可悬浮颗粒物、浊度、叶绿素a等与浮游植物的密度存在显着相关性。不同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的作用不同,叶绿素a与溶解氧、总氮、总磷等存在显着负相关性,与水温、透明度、pH值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虽然11个监测点中仅4个点叶绿素a与藻密度存在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但两者的月均值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5)多样性、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同环境因子对同一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程度(解释量)不同,同一环境因子对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相比较而言,透明度主要影响Margalef指数D(此外,D随高锰酸盐指数、温度、叶绿素a、pH等递增而递增),氨氮主要影响Shannon-Wiener指数H’,而溶解氧则更容易对均匀度J产生影响,其余环境因子对多样性贡献各不相同。同一环境因子对不同区域同一季节、同一区域不同季节的多样性指数影响不同;不同环境因子对同一区域同一季节多样性指数影响也不相同。分析表明浊度、温度和总氮是优势种(31种含变种和属)群落结构组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环境因子对不同优势种优势度的影响大小不同,优势种对环境因子的贡献有重叠部分,有些优势种对多种环境因子的贡献均很大。其中,多种蓝藻如铜绿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等对叶绿素a的贡献较大(导致夏季叶绿素a含量升高);湖沼圆筛藻、颤藻、月牙藻等对温度较为敏感;四尾栅藻、鱼腥藻等容易受pH、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而对总氮、总磷贡献大的优势种最多。6)河口水库的环境管理体系研究受长江口上游来水营养盐浓度超标影响,加上水体进入库区后水流变缓,水体透明度升高导致可溶性营养盐浓度升高等,导致青草沙伴有季节性和局部性蓝藻暴发迹象。其管理调控的措施应首先在可能暴发蓝藻的季节和局部区域采取防控措施,宏观调控以削减营养盐的继续输入,建立应急响应系统,实施预警监测与富营养防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程丽莉,谢玲,杨飞[6](2013)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综述了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温排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对水生生物以及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影响的研究等。分析认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尾排水会引起局部水温变化,并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水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程丽莉,谢玲,杨飞[7](2013)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综述了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温排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对水生生物以及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影响的研究等。分析认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尾排水会引起局部水温变化,并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水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韩旭[8](2012)在《滨海电厂温排水污染损害评估及生态补偿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滨海电厂温排水具有流量大,温升高等特点,对周边海域及生态环境存在一定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步伐逐步加快,大量滨海电厂兴建运营或处于筹建阶段,所产生温排水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损害不容忽视。因此,客观评估滨海电厂温排水造成的污染损害,并提出相应的生态补偿建议等措施,对维护我国海岸生态系统健康,对丰富近岸海域生态损害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基于滨海电厂现场温排水对于周围海域的水环境质量、渔业及生物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对于污染损害评估和生态补偿的体系和方法,初步建立了我国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体系,并以象山港宁海国华电厂为例,结合该电厂环境评价报告书和宁波环境监测中心站给予的相关数据,对于该电厂温排水造成的周边生态污染损害进行了简单初步的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初步建立我国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测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我国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的指标体系,主体包含水环境质量污染损害评估、渔业及生物资源污染损害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污染损害评估。在评估中,依据不同指标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基本反映温排水对于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情况。2、象山港国华电厂对于排水口海域水体温度变化的影响滨海电厂温排水导致的排水口附近海域水温变化的显着。春、秋季温排水对周边水域温度影响最强,冬季次之,夏季影响最弱。电厂排水口水域水温呈现以排水口为中心,调查海域按照扇形半径逐步降低的趋势,表层水温最高的站位基本出现在距离排水口较近的站位,三个断面呈现随距离增加温度衰减的趋势。水温分布按照潮流特征时刻呈现一定变化,垂直于岸线的角度温升相对比其他角度明显。3、典型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四种海洋生物对于热冲击的耐受性研究不同季节水温升高对于生物冲击影响不同,各种类海洋生物对于热冲击的耐受性也不同。室内热冲击实验表明:在夏季海水本底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温排水对生物的热冲击影响更显着,滨海电厂在夏季应适当采取措施缓解温排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四种生物中,以贝类在各季度热冲击实验中的起始死亡温度最高,说明贝类对于温度耐受力强于鱼类、虾类、蟹类,值得提出的是,因各种类生物游泳能力不同,故自然海域中温度对于不同种类生物的影响可能于该实验稍有差异。4、宁海国华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实例以宁海国华电厂为例进行了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依照本研究建立的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体系,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象山港宁海国华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进行初步的评估,得出其温排水造成的生态污染损害价值。并结合具体评估价值和象山港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补偿建议。
李春新[9](2011)在《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海洋开发活动的迅猛发展,象山港海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沿港的国华(强蛟)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鹰龙山电厂、春晓油气田等产生的温排冷却水直接影响着附近水域的生态环境,使象山港的海洋环境受到极大威胁。由于象山港是半封闭狭长形海湾,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因而港内水体与外海交换周期较长(约为3个月),温排水的流入对水体起到了进一步促进富营养化发展的作用。为回答温排水对象山港富营养化的影响问题,通过前期调研和调查,选取生物生长旺盛的季节(2010年10月份)进行围隔实验。确定布置围隔实验水域,般以水深、海流条件适宜、交通便利的海域为宜,根据这一原则,在分别设置3组围隔装置依次远离电厂排水口,代表不同的温度区,其中M1为显增温区,M2为弱增温区,第3组布置在温度异常区外,M3为对照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围隔内外实验。本文通过对围隔外现场调查监测数据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围隔内数据构建模型模拟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前者用围隔外实测数据进行评价实证,后者模拟温度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并尝试分析其机理,即本文包括评价和模拟。本文根据2011年10月象山港三个温度区海域(围隔外)的监测数据,利用OSPAR综合评价法、营养指数法(E值)、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以及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评价,比较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到温度对海域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结果最后对于四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不同温度区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差别,即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增温区富营养化水平最严重,弱增温区次之,对照区最轻,表明温排水加剧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利用2010年10月象山港其中一个温度区的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工作,确定相关参数的量值,并用该参数同时模拟三个不同温度区围隔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进而模拟得出温排水对围隔浮游生态系统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影响的结论,并尝试从溶解氧、营养盐浓度、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影响角度,分析温排水加剧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机理。
李宁[10](2009)在《近岸水质的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水质恶化和突发性海洋水质及生态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隐患,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近年来,遥感技术因为能够大范围快速监测海面状况在海洋水质监测中愈益受到重视。数值模拟方法因为能够对各种海洋现象进行模拟并可以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揭示海洋现象的变化过程,在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遥感数据的获取受到天气条件等的影响,数据间隔受航测周期或卫星运行周期制约;数值模拟需要合理选择参数,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模拟结果需要监测资料验证。将遥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可以使两种研究方法的不足得到互相弥补,对于近岸水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遥感与数值模拟方法有机结合,应用于我国近岸水质和突发性海洋灾害的研究中。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杭州湾水质状况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遥感技术对面源污染进行大面积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受物理混合作用控制,表现出保守性特征,说明海洋动力过程对污染的传输和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采用COHERENS模型中拉格朗日粒子传输方法和欧拉物质输运方法模拟面源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水质更新时间,对其物理自净能力进行分析。其次,对杭州湾的点源热污染进行遥感监测,并开展两次实测调查,通过热扩散数值模型模拟秦山核电站温排水的分布特征,分析点源热污染对杭州湾的水质影响。最后,在对杭州湾的常规水质因子进行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将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的数值模拟结果用于遥感数据补缺,使得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相互补充,在近岸常规水质研究中综合发挥作用。结果表明杭州湾点源热污染对水质影响并不严重;面源污染容易聚集在湾顶西北部和湾口东南部区域;湾内悬浮泥沙含量高、营养盐丰富、叶绿素浓度低,属于高营养盐低生产力的典型区域。第二部分,针对2008年青岛奥运基地附近海域爆发的浒苔藻华现象,将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应用于突发性海洋灾害的研究中。首先采用遥感手段对藻华的发展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然后利用COHERENS生态-动力耦合模型模拟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生长情况,并用拉格朗日粒子传输方法跟踪黄海中部浮游植物的漂移路径,最后采用一维生态-动力耦合模型模拟大风天气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中部地区浮游植物首先进入繁盛期,但是直接传入青岛附近水域诱发藻华的可能不大,浒苔藻华之前青岛附近海域持续大风和降雨天气对浒苔的大量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鸭河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预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鸭河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典型水库CDOM光学特性及遥感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CDOM研究文献计量学结果 |
1.2.2 内陆水体CDOM吸收特性分析进展 |
1.2.3 内陆水体CDOM荧光组分及来源研究进展 |
1.2.4 内陆水体CDOM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五大地区概况 |
2.1.2 我国水库概况 |
2.2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
2.2.1 野外数据的获取 |
2.2.2 光学物质吸收测试 |
2.2.3 CDOM荧光测试 |
2.2.4 环境水质参数的测试 |
2.2.5 研究区卫星影像获取及预处理 |
2.2.6 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
2.2.7 统计分析方法 |
2.2.8 精度评价方法 |
第3章 水库CDOM吸收特性研究 |
3.1 野外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2 研究区水质参数概况 |
3.2.1 五大地区的水质参数 |
3.2.2 不同营养状态下的水质参数 |
3.3 水库CDOM吸收分析 |
3.3.1 不同地区水库CDOM吸收 |
3.3.2 不同营养状态下CDOM吸收 |
3.4 水库DOC与 CDOM吸收关系 |
3.4.1 不同地区DOC与 CDOM相关性 |
3.4.2 不同营养状态DOC和CDOM相关性 |
3.5 水库CDOM吸收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
3.5.1 CDOM吸收的来源分布特征 |
3.5.2 水质参数对CDOM吸收的影响 |
3.5.3 土地利用和降雨的影响 |
3.6 水库相对固有光学吸收贡献率分析 |
3.6.1 不同地区固有光学要素相对吸收率 |
3.6.2 不同营养状态固有光学要素相对吸收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库CDOM荧光特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CDOM吸收和主要环境要素 |
4.3 CDOM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
4.3.1 不同地区CDOM荧光组分 |
4.3.2 不同营养状态CDOM荧光组分分析 |
4.3.3 基于PCA的荧光组分分析 |
4.3.4 CDOM荧光组分与吸收之间的关系 |
4.4 CDOM荧光组分与DOC之间的相关性 |
4.4.1 不同地区CDOM荧光组分与DOC之间的相关性 |
4.4.2 不同营养状态下CDOM荧光组分与DOC之间的相关性 |
4.5 CDOM荧光组分的影响因素 |
4.5.1 水质参数及社会经济因素 |
4.5.2 海拔高度分析 |
4.6 CDOM荧光组分与营养化指数的分析 |
4.6.1 CDOM荧光组分与营养化指数的相关性 |
4.6.2 基于荧光指数的水库营养状态模型构建 |
4.6.3 基于荧光指数的水库营养状态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库CDOM遥感反演 |
5.1 研究方法 |
5.2 CDOM吸收系数和水质状况 |
5.3 基于实测高光谱数据的CDOM浓度反演 |
5.3.1 光谱特征 |
5.3.2 单波段模型 |
5.3.3 波段比模型 |
5.4 基于Sentinel-2 波段的CDOM高光谱反演模型 |
5.4.1 单波段模型 |
5.4.2 波段比模型 |
5.4.3 大气校正结果分析 |
5.4.4 模型验证 |
5.5 基于遥感影像的CDOM浓度反演 |
5.5.1 基于高光谱的富营养指数反演模型及验证 |
5.5.2 中国重要水库CDOM反演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指标 |
1.1.1 有机碳指标 |
1.1.2 总氮指标 |
1.1.3 生物硅指标 |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流域水库生源要素研究现状 |
1.2.2 河口生源要素研究现状 |
1.2.3 科学问题和设想 |
1.3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长江流域水库基本概况 |
2.2 长江口基本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3.2 样品采集及站位分布 |
3.3 室内分析方法 |
3.3.1 沉积年代测定 |
3.3.2 粒度分析 |
3.3.3 沉积物生源要素测定及粒度校正 |
3.4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
3.4.1 资料收集 |
3.4.2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库区生态环境及滞留效应 |
4.1 库区沉积类型及沉积速率 |
4.2 水库生源要素含量特征及异常记录 |
4.2.1 生源要素建坝前后含量特征 |
4.2.2 生源要素建坝前后的异常变化:人类排放和上游减沙的响应 |
4.3 库区藻类结构与生态环境 |
4.4 水库生源要素滞留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口沉积物生源要素:河口生态环境变化 |
5.1 河口柱样沉积类型及沉积速率 |
5.2 河口生源要素含量特征 |
5.3 河口藻类结构与生态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库生源要素滞留效应对入海营养盐及河口生态的影响 |
6.1 流域水库生源要素滞留及其对营养盐入海通量的影响 |
6.2 流域人类排放对营养盐入海通量的影响 |
6.3 营养盐入海通量变化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
6.4 水库及河口生源要素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的星子站氨氮、总磷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研究方法 |
1.2.1 Mann-Kendall法 |
1.2.2 R/S分析法 |
2 历史数据的收集与数据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2 星子站氮磷监测成果 |
2.3 基于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的星子站氨氮、总磷变化趋势分析 |
3 结语 |
(4)FEST系统在城市河湖水质可持续保障中的应用 ——以龙子湖2号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城市河湖现状及污染原因 |
1.1.2 城市河湖污染现状 |
1.2 城市河湖治理的常用方法 |
1.2.1 物理修复法 |
1.2.2 化学修复法 |
1.2.3 生态修复法 |
1.3 国家政策支持及课题组研究内容 |
1.3.1 FEST技术在闭锁水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1.3.2 拟开展的研究计划 |
2 工程项目搭建 |
2.1 项目地点概况 |
2.2 FEST核心技术简介 |
2.2.1 微纳米修复技术 |
2.2.2 人工浮岛技术 |
2.3 项目工程搭建 |
2.3.1 微纳米气泡工程机 |
2.3.2 水生植物浮岛 |
2.3.3 光伏发电系统 |
2.3.4 主体浮岛平台搭建 |
2.4 监测及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
2.4.1 远程数据采集模块 |
2.4.2 可视化显示模块 |
3 FEST集成处理系统应用效果及大数据研究 |
3.1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
3.1.1 采样点位的确定 |
3.1.2 水质监测方法 |
3.2 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1 总磷监控情况 |
3.2.2 总氮监控情况 |
3.2.3 高锰酸盐指数监控情况 |
3.2.4 溶解氧监控情况 |
3.2.5 TN/TP的变化情况 |
3.2.6 其他检测指标情况 |
3.3 水生态大数据研究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河口水库浮游植物变化特征及环境管理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名目录 |
表名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国内外浮游植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 |
1.2.1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2.2 温度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2.3 光照强度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2.4 吞食、竞争、拮抗 |
1.2.5 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方法 |
2.1 青草沙水库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浮游植物监测 |
2.2.2 常规水质指标的监测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
2.3.2 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
2.3.3 相关性分析方法 |
2.3.4 Monte Carlo检验 |
2.3.5 其他方法 |
3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1.1 种类时间分布特征 |
3.1.2 种类空间分布特征 |
3.2 浮游植物现存量表征指标分析 |
3.2.1 群落密度的时间变化 |
3.2.2 群落密度的空间变化 |
3.3 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 |
3.4 浮游植物多样性特征 |
3.4.1 Shannon-Wiener指数特征 |
3.4.2 均匀度指数变化特征 |
3.4.3 Margalef指数变化特征 |
4 青草沙水库水质评价指标分析 |
4.1 常规水质指标的评价 |
4.2 叶绿素A的变化特征 |
4.2.1 叶绿素a时间变化 |
4.2.2 叶绿素a空间变化 |
4.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
4.3.1 时间变化特征 |
4.3.2 层间变化特征 |
4.4 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4.5 藻密度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
4.6 叶绿素A含量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
4.6.1 Perason相关性分析 |
4.6.2 相关性可能原因分析 |
4.7 多样性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
4.7.1 约束排序分析(RDA) |
4.7.2 广义线性模型(GLM) |
5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布特征 |
5.1 优势种分布 |
5.1.1 时间分布及其优势度 |
5.1.2 空间分布及其优势度 |
5.2 优势种群所指示水体营养状态 |
5.3 优势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3.1 Monte Carlo检验 |
5.3.2 典型对应分析(CCA) |
5.3.3 重富营养型藻类分布 |
6 青草沙水库环境管理体系探讨 |
6.1 富营养化成因机理及防治经验 |
6.2 青草沙水库环境管理体系探讨 |
6.2.1 季节性和局部性蓝藻暴发防治 |
6.2.2 全面性蓝藻暴发预警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青草沙水库水质和生态调查结果 |
7.1.2 青草沙群落结构统计学分析结果 |
7.1.3 河口水库的环境管理体系研究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6)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
2 温排水对受纳水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2.1 温排水对受纳水域水质、水温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 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2.3 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影响的研究现状 |
3 低温排水对受纳水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建议 |
(8)滨海电厂温排水污染损害评估及生态补偿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滨海电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1.2 国内外滨海电厂温排水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2 研究方法 |
2.1 生态系统主要价值评价方法及温排水污染损害评估过程 |
2.1.1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指标选择原则 |
2.1.2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指标的筛选 |
2.1.3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过程 |
2.2 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研究概述 |
3 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内容 |
3.2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方法及计算公式 |
3.3 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表格 |
4 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1 温排水对现场海域的升温效应 |
4.1.2 不同温度下升温对黑棘鲷(大黄鱼)的影响 |
4.1.3 不同温度下升温对脊尾白虾的影响 |
4.1.4 不同温度下升温对日本蟳的影响 |
4.1.5 不同温度下升温对菲律宾蛤仔(熊本牡蛎)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不同季节背景下温排水对海洋生物热效应的差异性 |
4.2.2 鱼、虾、蟹、贝类对升温耐受力的比较 |
4.2.3 现场温排水对虾蟹类等生物资源的影响以及响应措施 |
5 滨海电厂温排水污染损害评估实例:宁海国华电厂 |
5.1 宁海电厂概况及评估数据来源 |
5.1.1 宁海国华电厂概况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象山港国华电厂污染损失评估 |
5.3 象山港国华电厂生态补偿建议 |
6 结论 |
6.1 滨海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评估的基本体系的初步构建 |
6.2 象山港国华电厂温排水生态污染损害初步评估及补偿建议 |
6.3 现场温排水对于生物资源的影响以及相应措施 |
6.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温排水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海水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分析 |
1.3.1 富营养化的定义 |
1.3.2 海域富营养化形成原因 |
1.4 有关温排水对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围隔站点布设 |
2.2 围隔实验方法 |
2.2.1 围隔实验装置 |
2.2.2 围隔内外实验的实施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三章 象山港不同温度区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评价及对比 |
3.1 OSPAR 综合评价法 |
3.2 营养指数法 |
3.3 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 |
3.4 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 )法及评价标准 |
3.5 象山港不同温度区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评价及对比 |
3.5.1 OSPAR 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 |
3.5.2 营养指数法评价结果 |
3.5.3 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评价结果 |
3.5.4 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评价法评价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象山港不同温度区围隔浮游生态系统营养盐迁移-转化的模拟研究 |
4.1 模型原理与建立 |
4.1.1 模型假设条件 |
4.1.2 模型结构 |
4.1.3 主要过程说明 |
4.1.4 模型参数 |
4.2 模拟结果验证与模型参数分析 |
4.3 对三个不同温度区围隔模拟的对比 |
4.4 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 |
(10)近岸水质的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学模型介绍 |
2.1 模型简介 |
2.2 控制方程 |
2.3 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感数据介绍 |
3.1 公里级海洋卫星数据 |
3.2 百米级陆地卫星数据 |
3.3 米级机载遥感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州湾面源污染的物理自净能力评估 |
4.1 杭州湾简介 |
4.2 杭州湾DIN、活性磷酸盐和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监测 |
4.3 杭州湾面源污染物物理自净能力的数值模拟 |
4.4 杭州湾面源污染遥感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4.5 杭州湾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州湾点源热污染研究 |
5.1 秦山核电站简介 |
5.2 秦山核电站附近水域温度实测结果 |
5.3 秦山核电站附近水域温度遥感监测结果 |
5.4 秦山核电站温排水数值模拟结果 |
5.5 秦山核电站热排污遥感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5.6 秦山核电站热排污对杭州湾水质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杭州湾水质因子的遥感监测及数值模拟 |
6.1 杭州湾水质因子的遥感监测 |
6.2 杭州湾水质因子的数值模拟 |
6.3 杭州湾水质因子的分布特征 |
6.4 水质因子的数值模拟结果在遥感数据补缺中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感和数值模拟方法在突发性海洋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
7.1 引言 |
7.2 藻华发展过程的遥感监测 |
7.3 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生长情况的数值模拟 |
7.4 黄海中部浮游植物传输路径的数值模拟 |
7.5 青岛当地天气条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7.6 浒苔藻华突发现象的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鸭河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预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典型水库CDOM光学特性及遥感反演研究[D]. 尚盈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2]长江流域水库及河口沉积物生源要素对比研究 ——水库滞留效应[D]. 同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3]基于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的星子站氨氮、总磷变化趋势分析[J]. 韩飞,王华,赵义君,徐停. 山东化工, 2019(11)
- [4]FEST系统在城市河湖水质可持续保障中的应用 ——以龙子湖2号区域为例[D]. 周佳林. 河南大学, 2018(01)
- [5]河口水库浮游植物变化特征及环境管理体系探讨[D]. 周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6]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J]. 程丽莉,谢玲,杨飞.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3(06)
- [7]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尾排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A]. 程丽莉,谢玲,杨飞. 2013年第十五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 [8]滨海电厂温排水污染损害评估及生态补偿初步研究[D]. 韩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模拟与评价研究[D]. 李春新.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5)
- [10]近岸水质的遥感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 李宁. 天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