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中易混淆的问题及数据的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蔡超[1](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与破坏性强等特点,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是受到滑坡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因滑坡灾害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发生。滑坡易发性评价的过程是利用区域滑坡特征来预测该区域评价单元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其预测结果可以为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城市规划以及滑坡监控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滑坡发生位置及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然而滑坡是一个自然现象,其发生环境与发生原因多变,是一个动态系统。人为主观定义与滑坡发生的复杂程度共同导致滑坡易发性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1)多源数据处理流程不明确。(2)没有分析尺度分割对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原因。(3)没有分析非滑坡单元的选取方法。基于此,论文首先以上犹县为研究区,在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探与遥感解译的方法,进行上犹县地质灾害调查。其次按照低信息量区选取非滑坡单元构建信息量-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耦合模型,基于斜坡单元与地形单元进行耦合模型的验证,并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ANN/SVM)的易发性评价对比。再次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分割,用耦合模型对各分割区域进行验证与评价。最后分析新的耦合模型与尺度分割对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对比得到较优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础地质数据与现场勘探数据相结合,总结滑坡发育特征。将不同数据格式、不同坐标、不同文件格式与不同形式的多源数据转化到统一的坐标、格式与形式的框架内。通过数据处理,提取16个滑坡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权重计算,筛选14个权重较大的弱相关因子,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2)建立信息量-ANN/SVM耦合模型,并以上犹县为例,进行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其评价精度与ANN/SVM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对比,结果显示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更高,精度提高3%~10%,验证信息量-ANN/SVM耦合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3)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对上犹县进行区域分割,得到局部区域,并建立GWR-信息量-ANN易发性评价方法。基于斜坡单元与地形单元,对局部与区域两个尺度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易发性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易发性评价精度。(4)从多个角度分析区域分割与耦合模型对易发性精度影响的原因。通过Origin软件做出不同区域因子权重曲线与权重柱状图,由图显示:不同分区的权重大小不一,区域评价导致评价因子权重出现“平均”的现象。说明区域易发性评价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平均到区域的每个栅格上,局部尺度下的各个评价因子影响权重更能代表对应局部尺度滑坡产生的影响程度。在局部与区域尺度评价过程中,模型的参数随着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改变而改变。文章研究不同分区下的模型参数变化对模型分类准确性的影响。通过混淆矩阵计算Kappa系数,结果显示:区域分割后模型分类准确,出错率低,使易发性评价精度更高,验证了区域分割的准确性与意义。
叶丹[2](2021)在《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点燃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引擎,全国开展了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有效标尺;开展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能够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胜任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构建课堂教学观察表,借助观察表利用课堂观察法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概率与统计课的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是应用构建的观察表观察数学课堂教学,解释观察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LICC范式和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经过三轮专家咨询,修改完善观察表,并在实际课堂中检验观察表的有效性,最终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的四种课型课堂教学观察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观察维度覆盖了与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课堂表现领域,观察视角简洁适合记录与处理,观察点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设置了较高的表现期望,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课堂教学观察工具合格;(2)经过实践检验,构建的课堂教学观察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预定的观察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有效,并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数据;(3)构建的观察表可以发挥诊断功能,能以观察报告为框架诊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并依据观察表和观察记录有针对性的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指明方向,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发挥观察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上的作用。本研究将数学核心素养细化为课堂中可观察、可评价的教学行为,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孕育点和生长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郭翠芳[3](2021)在《恶意代码分类与传播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复杂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攻击性病毒,一旦网络中的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并爆发,将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本文针对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恶意代码的分类和病毒的传播控制方法。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遏制或减小病毒在计算机中的传播,从而控制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进行两方面工作:(1)针对恶意代码家族存在的混淆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特征融合的恶意代码分类方法。在研究中,首先将恶意代码家族可执行文件转换为图像,然后基于离散分数阶卡尔曼滤波器,对混淆恶意代码进行降噪,并根据图像纹理特征提取GIST描述符,融合文件尺寸、系统调用、熵、n-grams特征和K最近邻算法,对滤波后的分类准确率进行测试与分析。同时,通过盐化对恶意代码进行混淆,验证分数阶卡尔曼滤波器算法的鲁棒性。选择适当的分数阶和状态矩阵,经过卡尔曼滤波,恶意代码家族内的变体距离更近而家族之间的变体距离增加。家族内的变体距离平均减小了66.5%,而家族间的变体距离增加了17.48%。多特征的融合恶意代码家族分类算法准确率达到98.76%,盐化后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3.5%。使用分数阶卡尔曼滤波的多特征融合方法,有效提升了恶意代码分类准确度。(2)针对现有的计算机病毒模型,在基于静态网络图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上,建模难度大、模型过于简化并且难于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博弈策略的复杂网络中病毒传播的SIQR模型。首先根据病毒的特殊属性,以及影响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网络结构中的病毒传播规律,建立连续时间的单一病毒模型。然后,在基于博弈策略的SIQR病毒隔离控制模型中,将节点分成不同的组,并在空间上将它们限制在单独的区域内。当策略时间尺度=1时,模型仓室内的节点密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计算机网络中的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系统趋于稳定状态。综上所述,本文从网络外部的恶意代码分类和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控制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病毒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论研究、仿真模拟和数值分析,得到了优化的结论,为恶意代码分类和病毒控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黄天莉[4](2021)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难点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其把握和突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直观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数学概念课是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的重要课型。科学合理的概念课教学难点,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纵观已有研究发现,关于数学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地设计研究是比较少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数学教师教学难点设计水平和指导概念课教学具有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是什么?为编制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得到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结构基础;其次在考虑教学难点样本文字性的特点下,结合专家建议,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59份优质教学难点样本进行编码分析,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通过两次征求专家意见,利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效度;然后计算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形成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评价实施检验,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形成合理、科学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为:(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包括课程因素3项、教学因素3项、学生因素3项),其中9个二级指标对应9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信度良好,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评价小学阶段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设计的测评工具使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建议:在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处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设计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符号表征、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困难;体现学生感悟与理解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困难之处;教学难点分析应体现概念在教材和知识体系中地位;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概念学习的认知过程的深刻理解,明确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根据学生与班级的不同学情确定教学难点。
朱月月[5](2021)在《基于XGBoost的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 ——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降水丰富,其地貌类型多样,以中低山为主,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等资料统计,湘西自治州总共包括70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主要包含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其中实有滑坡隐患点407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57.49%。本文利用湘西自治州实有滑坡灾害隐患点数据作为参考值,并结合该区域的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数据,断层、地层年代等地质构造数据,道路、建筑物等人类活动等地理影响因子数据,对该区域内滑坡隐患点的分布特征及发育环境详细研究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如下:(1)湘西自治州滑坡隐患点多发生在海拔高程400~600m、坡度3~30°、坡向为西北方向、剖面曲率为-0.6~1.4、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新滩组页岩(板岩)、砂质板岩为主的地方。从滑坡所在的地层年代、岩性及地质构造看,湘西自治州滑坡多以土质滑坡为主,滑坡灾害等级主要以小中型为主,占比94.84%。(2)基于XGBoost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滑坡隐患点识别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在测试集306个样本点中,模型准确率93.46%、精确率95.73%、召回率88.19%、F1分数为91.80%;而随机森林模型在测试集306个样本点中,模型准确92.48%、精确率91.27%、召回率90.91%、F1分数为90.91%,从测试集上看XGBoost模型性能优于随机森林。(3)通过分析XGBoost和随机森林算法滑坡隐患点识别模型的影响因子特征重要性排序,表明坡度、建筑物面积是影响滑坡发生的最重要的2个因素,其中坡度重要性最高为37.66%,这是因为一定倾斜程度的斜坡孕育着滑坡的发生;建筑物面积的重要性指数为5.08%,建造房屋通常都会进行挖填,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挖填面积的大小,这会导致周围地层或者地质构造的不稳定,造成岩体等稳定性的下降。(4)利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不同制图单元的滑坡易发性区划进行比较,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模型的得到滑坡易发性区划结果与实际情况最符合。同时对XGBoost模型得到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随着易发性等级的变高,单元总数量占比和历史滑坡隐患点占比逐渐增大,且基于斜坡单元进行滑坡易发性划分更加合理。(5)利用TreeSHAP解释模型,分析每个特征SHAP值的变化情况,从全部特征因子中选取前三个影响较大的进行针对性分析可看出,基于XGBoost模型中,坡度、耕地面积和建筑物面积与其滑坡灾害隐患点的贡献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坡度随特征值的增加先增大后下降,耕地面积随特征值的增加单调下降,建筑物面积随特征值的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平稳。
施官彪[6](2020)在《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能量的重要学科。要学好物理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些物理问题,特别是物理概念、定律、实验、生产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物理条件区分、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等容易混淆。本研究参考相应的文献资料,在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易混淆问题进行梳理,探究对应的教学策略,对整个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内容中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将易混淆的问题分解为七个板块。在梳理出学生易混淆物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易混淆的问题,探究出相关教学策略。第一、物理概念:从字面上抓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就是字、词、句。第二、定律:借助实验,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步步推进的方法加以理解和区分。第三、物理实验:对于不直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实验,利用自制教具、借助新材料、新手段对实验再改进、再创新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区分理解。第四、生产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用“直来直往”的方法,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知识,逐层推进,或者是利用关联的知识来解释。第五、物理条件:利用“去同求异”的策略加以理解和区分,即不考虑相同的因素,专注不同之处。第六、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利用谐音、物理解题三部曲、对称性来理解区分和记忆。第七、物理模型:对于看不见、摸不着、微观、抽象的物理问题,可以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在乡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它有教学策略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因为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它学科不同,学习物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尊重事实、相信科学,敬畏生命的意识和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根本上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申朝永[7](2020)在《西南山区滑坡隐患易发性及森林对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灾害在我国属于多发易发性灾害,其中滑坡灾害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西南山区最为严重。滑坡灾害往往发生在地质环境脆弱地带,研究滑坡隐患风险排查和防治,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保护生态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和机器学习技术(ML)相结合,从“区域隐患排查→区域隐患监测→区域风险评估→区域生态防治”入手,解决了大区域风险排查的相关技术难点,建立了一套区域滑坡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生态防治的方法。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模型开展滑坡隐患自动识别,可为地质灾害专家提供靶区,有效提升区域滑坡隐患排查的效率和精度。创建了国内首个山区滑坡识别样本库(包括滑坡样本、非滑坡样本、滑坡边界文件和相应的DEM数据),该样本库经地质专家核查确保其准确性,并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以促进基于光学遥感影像的滑坡自动探测研究。针对滑坡隐患识别设计了一个3D空间-通道注意力模块,通过直接生成三维空间和通道注意力特征图,而不是分别处理生成空间方向上与通道方向上的注意力图,以强调复杂背景下各种滑坡实例的独特特征。通过实验探索了一套适宜于西南山区滑坡隐患排查的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项目实践。(2)提出多时相、多波段、多视角InSAR协同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对西南山区开展大范围滑坡地表形变监测。在国内率先提出多时相、多波段、多视角InSAR协同监测的方法,首次实现大区域、长时序山区滑坡地表形变周期性监测。利用ALOS-2波段雷达数据,采用D-InSAR处理方法,监测雨季高植被覆盖区突发性地表形变;融合升轨RADARSAT-2和Sentinel-1降轨数据,利用MT-InSAR处理方法对区域蠕动型滑坡开展每月一次的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建立了西南山区分布式散射体(DS)MT-InSAR滑坡形变分析方法。采用Anderson-Darling(AD)检验提取分布式目标,然后对分布式目标进行空间自适应滤波,极大的保持了DS的相干性,使得独立的强散射目标的干涉信息得到很好保留;利用带秩M估计方法剔除非高斯分布散射目标和非平稳态散射目标的影响,提高同质目标检测的有效性。(3)利用识别的滑坡隐患数据开展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引入InSAR地表形变监测成果进行过程修正,可进一步提高评价准确性。分析已知滑坡隐患分布,从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中选取12种致灾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对致灾因子进行量化,选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制作滑坡易发性分区图。利用MT-InSAR升降轨长时序监测结果形成校正矩阵,对初始的滑坡易发性风险图进行更新,更新后的已知滑坡隐患数据位于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中所占比例由更新前的64%提高到69%,更新后的滑坡易发性判定更加准确。(4)森林对滑坡易发性起着一定调节作用,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考虑对滑坡的影响。构建评价模型研究了森林与滑坡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灌木林地相对有林地滑坡防护能力较强,天然林相比人工林一定程度能抑制滑坡的发生,中龄林相比幼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滑坡防护能力较强;研究区优势树种多为杉木、云南松为代表的浅根型针叶林和核桃、桃、桂花等经济林,林分结构单一,且多为人工林、幼龄林,遭受滑坡风险较高。林业规划设计和植树造林要综合考虑滑坡风险因素。要发挥天然林的生态防御功能,加强对已有天然林的保护,逐步修复坡度较高、土壤破碎的滑坡高易发区的天然林;在森林营造过程中要以仿自然式植物群落的原则开展,种植混交林,注重乔灌搭配,提高人工林林分多样性;对于已有人工纯林,应根据滑坡易发性分布情况,进行林分结构改造,加种固坡抗滑植物,提高土壤抗剪性,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在造林规划中特别是种植浅根型针叶林和山地特色经济林种时,要考虑规避高滑坡易发性区域,注重林地水土保持。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大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风险早期预警提供了多种技术支持,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变。特别是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从空间格局上探讨了森林与滑坡隐患易发性之间的关系,为西南山区滑坡生态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王沛[8](2020)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词语搭配处理的考察与分析 ——以动名、动形、动名形兼类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词语搭配是二语词汇习得的难点所在,兼类词搭配尤甚。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针对兼类词搭配合理有效的处理,对于促进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重要意义。目前从学习词典视角考察搭配,尤其是兼类词搭配的体例设计仍不多见。本文试图根据兼类词在大规模本族语语料库中体现出的词语搭配使用规律,并对比考察留学生在中介话语料库中体现出的兼类词搭配使用特征,反观当前主流汉语学习词典对该问题处理策略的得失,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本文研究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词性标注,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甲乙级词汇表中遴选选8个高频动名、动形、动名形兼类词作为考察对象。中心工作任务有两个:其一是通过检索提取这些兼类词在汉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相关搭配实例,借助搭配词项、类联接等语料分析手段,对比上述兼兼类词搭配在本族语语料库和学习者语料库中的不同分布,藉此刻画并分析留学生对不同类型汉语兼类词搭配使用的真实面貌;其二是选取对外汉语教学界两部有影响的词典(《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作为研究对象,以从任务一真实语料中分析得到的数据为依据,对照考察当前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兼类词搭配处理设计上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汉语学习者对兼类词搭配的总体使川情况与本族语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兼类词搭配的典型词项和类型使用率也有差异。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兼类词的搭配处理上存在有值得商榷之处,有必要根据学习者的真实语言表现调整兼类词搭配的设计安排,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研究尝试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借且不同性质的大规模语料库语言使用的调查,得到二语学习者的真实语言使用情况,以此来评价作为学习资源的外向型学习词典的适切性,具有方法论的普适意义。相关发现对于深化汉语语言本体研究、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研究以及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编都有一定程度的贡献。
杨学臻[9](2020)在《基于语言模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易错字纠正与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辅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易错字的学习,本研究以易错字的纠正与个性化学习为主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语文汉字教学为例,进行了易错字的纠正与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应用研究与设计,共包括两个模块的研究和设计。首先,构建了易错字纠正模块。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纠错混淆集;通过实验对比基于n-Gram语言模型和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纠错算法的优劣,选择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纠错模块构建,该模块能够对经OCR识别后的文字进行检错和纠错。其次,构建了个性化学习模块,该模块能够依据易错字纠正模块中的检测结果,通过学习者模型和错别字知识模型,向学习者个性化的推荐与检测结果相匹配的章节知识、学习资源。本研究设计的模型能够方便学习者对错别字的检测和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教育技术在易错字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张文祯[10](2020)在《《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偏误研究及教学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对易混淆词的研究成果颇丰,也注意到了“国别性”这个问题,但“国别性”主要集中在欧美、东南亚留学生,并未对俄罗斯及中亚留学生使用《新HSK五级》易混淆词情况做过专门深入的挖掘与探究。随着“汉语热”潮流不断升温,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逐渐增加,新疆凭借与八个国家接壤的独特地理优势脱颖而出,让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留学生大多首选来疆学习汉语,为“国别性”这个问题提供了研究基础。因此本文从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出发,借鉴领袖人物张博及有关学者的易混淆词研究进行综述,再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依据并结合张博总结的“词语误用频率较高的”和“具有广泛的分布”两大特征筛选《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并按形式对其进行分类来确定《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主要类型;通过调查问卷考察俄罗斯及中亚留学生使用不同类别易混淆词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归纳《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偏误类型及深度挖掘成因,并根据总结出的偏误成因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式提出教学策略。第一章是论文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语料来源等方面去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二章是文献研究综述。借鉴了领袖人物张博及有关学者的易混淆词研究,整理出涉及本文关于对外汉语易混淆词的相关研究理论:易混淆词与同/近义词的关系及存在范围、“易混淆词”的提出、易混淆词分类研究、易混淆词国别研究等方面的综述。第三章是易混淆词的界定及在《新HSK五级》中的确定。首先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易混淆词的界定,并根据文献研究综述中易混淆词分类研究来明确易混淆词的类型;再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依据并结合张博总结的“词语误用频率较高的”和“具有广泛的分布”两大特征筛选《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并按形式对其进行分类来确定《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主要类型。第四章主要讨论了《新HSK五级》易混淆词使用情况及偏误分析。首先确定了调查对象;其次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做了些许准备并根据三方语料来源,找出共同包含且限定在《新HSK五级》范围内的易混淆词来进行问卷设计,以保证问卷设计的可靠性。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俄罗斯及中亚留学生易混淆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最后对调查问卷进行偏误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纳《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偏误类型及深度挖掘成因。第五章是《新HSK五级》易混淆词教学策略的实施。根据总结出的偏误成因,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式看待易混淆词辨析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运用语素法、情景法、搭配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易混淆词的课堂教学;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遵循记忆规律,提高易混淆词复现率,加强练习;注重培养留学生自主归纳与演绎的总结能力;慎用堆砌式的释义,重点突出中俄对比分析教学。第六章主要是结语部分。整理了本文的脉络结论,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测量中易混淆的问题及数据的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中易混淆的问题及数据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源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
1.2.3 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基础地质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气候 |
2.4 人类工程活动 |
2.5 地质灾害 |
2.5.1 自然滑坡 |
2.5.2 工程滑坡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1 多源数据的定义 |
3.2 多源数据的获取 |
3.3 多源数据的处理方法 |
3.3.1 多源数据的分类 |
3.3.2 多源数据的特点 |
3.3.3 多源数据的处理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尺度与局部尺度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 |
4.1 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关键问题与处理流程 |
4.1.1 评价单元的选取 |
4.1.2 斜坡单元的划分 |
4.1.3 地形单元的划分 |
4.1.4 两种单元的对比 |
4.1.5 滑坡评价因子的提取及分析 |
4.1.6 多源数据处理 |
4.1.7 评价因子的筛选 |
4.2 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择 |
4.2.1 信息量模型 |
4.2.2 神经网络模型 |
4.2.3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2.4 信息量-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构建 |
4.3 区域尺度下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1 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
4.3.2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3 非滑坡单元的选取 |
4.3.4 基于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5 基于信息量-SVM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3.6 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分析 |
4.4 局部尺度滑坡易发性评价 |
4.4.1 区域尺度分割模型 |
4.4.2 区域尺度分割结果 |
4.4.3 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
4.4.4 基于GWR-信息量-ANN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
4.4.5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尺度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分析 |
5.1 多区域尺度易发性评价差异原因 |
5.2 区域尺度与评价因子的关系 |
5.2.1 基于斜坡单元的空间尺度与评价因子关系 |
5.2.2 基于地形单元的空间尺度与评价因子关系 |
5.3 区域分割、耦合模型对模型训练的影响 |
5.3.1 区域尺度分割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
5.3.2 非滑坡单元选取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
5.3.3 区域分割、耦合模型对模型分类准确性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迈向核心素养,体现时代要求 |
1.1.2 聚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观察专业化 |
1.1.3 胜任核心素养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计划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主要途径 |
2.2 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2 数学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 |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2.3 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 |
2.3.1 课堂观察的定义 |
2.3.2 课堂观察的工具 |
2.3.3 数学课堂观察的工具 |
2.4 有关“核心素养下课堂观察”的研究 |
2.4.1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2.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观察 |
2.5 文献评述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对象 |
3.2.1 文本对象 |
3.2.2 课堂观察对象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研究的工具 |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5.1 LICC课堂观察范式 |
3.5.2 PCK理论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小结 |
第4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构建 |
4.1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原则 |
4.2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步骤 |
4.2.1 开发设计 |
4.2.2 调试修正 |
4.2.3 正式使用 |
4.3 课堂教学观察表初步构建 |
4.3.1 一级指标观察维度的确定 |
4.3.2 二级指标观察视角的确定 |
4.3.3 三级指标观察点的分析 |
4.4 不同课型观察点的确定 |
4.4.1 概念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2 原理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3 习题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4 概率与统计观察点的确定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完善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1 基于第一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2 基于第二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3 基于第三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2 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1 概念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2 原理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3 习题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4 概率与统计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5 观察表评分的计算方法 |
5.2.6 课堂观察表的信效度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表的使用 |
6.1 课堂观察表的使用 |
6.2 课堂教学观察的分析 |
6.3 课堂观察表的实际使用 |
6.3.1 高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2 高中数学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3 高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4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课课堂教学观察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课堂观察表的构建 |
7.1.2 课堂观察表的检验 |
7.1.3 课堂观察表的实践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第一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 |
附录C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D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 |
附录E 第三轮专家咨询问卷及结果统计 |
附录F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G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H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I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率统计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J 课堂观察课例统计表 |
附录K 基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恶意代码分类与传播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恶意代码课题研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计算机病毒课题研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计算机病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计算机病毒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恶意代码分类与传播控制概述 |
2.1 分数阶卡尔曼滤波器基本原理 |
2.2 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
2.2.1 SIS模型 |
2.2.2 SIR模型 |
2.2.3 SEIR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数阶卡尔曼滤波的多特征融合恶意代码家族分类 |
3.1 系统模型 |
3.1.1 二维分数阶离散状态系统 |
3.1.2 分数阶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 |
3.2 实验与分析 |
3.2.1 数据集 |
3.2.2 卡尔曼滤波算法 |
3.2.3 实验结果 |
3.3 测试与分析 |
3.3.1 GIST特征提取 |
3.3.2 鲁棒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的SIQR复杂网络病毒模型分析与控制 |
4.1 基于复杂网络的病毒模型 |
4.1.1 连续时间的单一病毒模型 |
4.1.2 病毒模型分析 |
4.2 病毒模型的无病平衡状态 |
4.3 恒定漂移理论 |
4.4 病毒传播模型的实验 |
4.4.1 仿真模拟 |
4.4.2 恒定漂移模拟 |
4.5 基于博弈策略的SIQR病毒隔离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教学难点 |
1.2.2 数学教学难点 |
1.2.3 小学概念课教学 |
1.2.4 评价指标体系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专家咨询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教学难点及其成因 |
2.1.2 数学教学难点设计依据 |
2.1.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及其特点 |
2.1.4 数学教学难点设计评价 |
2.1.5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识发生理论 |
2.2.2 目标导向教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阶段 |
3.2.2 指标筛选阶段 |
3.2.3 权重划分阶段 |
3.2.4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3.2.5 指标体系检验阶段 |
第四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
4.1 一级指标的由来与确定 |
4.2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内涵分析 |
4.2.1 “数学因素”下二级指标的确定 |
4.2.2 “教师因素”下二级指标的确定 |
4.2.3 “学生因素”下二级指标的确定 |
4.3 基于全国小学数学优秀课展示教学设计的NVivo质性分析 |
4.3.1 教学难点样本的确定 |
4.3.2 质性分析工具与方法 |
4.3.3 质性分析结果与反馈 |
4.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专家的选取 |
5.1.3 专家意见咨询结果讨论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的确定 |
6.1.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6.1.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
6.2.1 效度检验方法的确定 |
6.2.2 效度检验评价人员的确定 |
6.2.3 内容效度检验实施步骤 |
6.2.4 内容效度系数检验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与以往相关研究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指标体系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应用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表 |
附录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卷 |
附录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检验 |
附录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附录5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检验 |
致谢 |
(5)基于XGBoost的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 ——以湘西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滑坡隐患点识别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易发性区划制图单元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滑坡隐患点分布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 |
2.2.3 土地覆盖 |
2.2.4 人类活动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小结 |
3 滑坡隐患点分布影响因子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高程 |
3.1.2 坡度 |
3.1.3 坡向 |
3.1.4 剖面曲率 |
3.2 地质 |
3.2.1 地层岩性 |
3.2.2 距断层距离 |
3.2.3 地质构造 |
3.3 土地覆盖 |
3.3.1 植被覆盖 |
3.3.2 土壤湿度 |
3.4 水文与河流 |
3.4.1 降雨 |
3.4.2 与河流的距离 |
3.5 人类活动 |
3.6 小结 |
4 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区划 |
4.1 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区划流程 |
4.1.1 样本数据选择与处理 |
4.1.2 模型原理和方法 |
4.1.3 模型建立 |
4.1.4 模型精度评价 |
4.1.5 滑坡易发性区划 |
4.2 基于XGBoost的滑坡易发性区划模型 |
4.2.1 模型优化 |
4.2.2 XGBoost分类的误差矩阵 |
4.2.3 滑坡易发性区划 |
4.3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模型 |
4.3.1 模型优化 |
4.3.2 随机森林分类的误差矩阵 |
4.3.3 滑坡易发性区划 |
4.4 两种机器学习方法比较分析 |
4.4.1 模型的ROC曲线与AUC值的比较 |
4.4.2 分类精度比较 |
4.4.3 区划结果的比较 |
4.4.4 两种制图单元比较分析 |
4.4.5 基于TreeSHAP特征因子解释比较分析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6)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
1.1.2 城乡之间教育差异未得到明显改善 |
1.1.3 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
1.1.4 对学生选拔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特色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深入贯彻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1.3.2 为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
1.3.3 促进知识的迁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和渗透 |
1.3.4 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
1.4 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元认知理论 |
2.3 物理教学论 |
2.4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教学分析 |
3.1.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分析 |
3.1.2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
3.1.3 乡村学生情况分析 |
3.1.4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 |
3.2 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现状调查 |
3.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3 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
3.3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来源分析 |
4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
4.1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案例 |
4.1.1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4.2 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南山区滑坡隐患易发性及森林对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学遥感滑坡隐患识别研究现状 |
1.2.2 InSAR滑坡地表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2.3 滑坡隐患易发性研究现状 |
1.2.4 森林与滑坡风险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章节安排 |
1.8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选择及概况 |
2.1 研究区域选定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自然地理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地质构造 |
2.2.4 矿产资源 |
2.2.5 森林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滑坡隐患识别 |
3.1 卷积神经网络 |
3.1.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3.1.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2 针对滑坡隐患识别的注意力模型 |
3.2.1 注意力机制 |
3.2.2 三种最新的注意力模块 |
3.2.3 3D空间-通道注意力模块 |
3.3 实验和分析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及比较分析 |
3.3.3 测试分析结果 |
3.4 成效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InSAR的区域滑坡地表形变监测 |
4.1 InSAR监测原理及技术流程 |
4.1.1 D-InSAR地表形变监测原理与技术流程 |
4.1.2 MT-InSAR滑坡监测原理与技术流程 |
4.1.3 D-InSAR技术与MT-InSAR技术比较 |
4.2 InSAR在西南山区应用技术难点 |
4.3 多时相、多波段、多视角协同InSAR监测方法 |
4.3.1 L波段数据雨季D-InSAR监测 |
4.3.2 C波段升降轨融合周期性MT-InSAR监测 |
4.4 实验和分析 |
4.4.1 不同波段SAR相干性分析 |
4.4.2 多波段协同监测结果分析 |
4.4.3 多视角协同监测结果分析 |
4.4.4 大气延迟改正分析 |
4.4.5 PS/DS监测结果分析 |
4.5 成效验证 |
4.6 本章小节 |
5 利用隐患数据和InSAR监测数据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 |
5.1 分析隐患分布规律开展易发性评价 |
5.1.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5.1.2 致灾因子的选取 |
5.1.3 致灾因子的量化 |
5.1.4 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 |
5.1.5 初始滑坡易发性评价 |
5.1.6 初始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分析 |
5.2 引入MT-InSAR监测结果更新易发性评价 |
5.2.1 滑坡易发性更新流程 |
5.2.2 形变速率计算方法 |
5.2.3 滑坡易发性更新方法 |
5.2.4 更新后的易发性结果 |
5.3 结果对比分析 |
5.3.1 与已知隐患叠加分析 |
5.3.2 实例分析 |
5.4 成效验证 |
5.5 本章小节 |
6 森林对滑坡影响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贡献度模型 |
6.1.2 数据选择和模型分析方法 |
6.2 林地类型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2.1 有林地滑坡易发性空间分布 |
6.2.2 灌木林地滑坡易发性空间分布 |
6.3 森林起源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4 森林龄组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 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1 七星关区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2 大方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3 黔西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4 金沙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5 织金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6 纳雍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7 赫章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5.8 威宁县优势树种与滑坡易发性的关系 |
6.6 毕节市滑坡防治的森林经营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词语搭配处理的考察与分析 ——以动名、动形、动名形兼类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全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综述 |
2.2 词语搭配研究综述 |
2.2.1 国外词语搭配研究 |
2.2.2 国内词语搭配研究 |
2.3 兼类词研究综述 |
2.3.1 汉语学界兼类词研究 |
2.3.2 对外汉语学界兼类词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
3.3.1 目标兼类词的选择 |
3.3.2 “词语搭配”概念的界定 |
3.3.3 “词语搭配”“类联接”“词汇搭配”“语法搭配”间的关系 |
3.4 研究理论及方法 |
3.5 操作性方法说明 |
3.5.1 语料选取 |
3.5.2 目标词选取 |
3.5.3 工具选择 |
3.6 数据处理 |
3.7 词语搭配提取说明 |
3.7.1 词语搭配中的搭配词项 |
3.7.2 词语搭配中的类联接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族语、中介词间兼类词搭配对比考察 |
4.1 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兼类词词语搭配 |
4.1.1 动名兼类词 |
4.1.2 动形兼类词 |
4.1.3 动名形兼类词 |
4.2 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兼类词词语搭配 |
4.2.1 动名兼类词 |
4.2.2 动形兼类词 |
4.2.3 功名形兼类词 |
4.3 两库间兼类词搭配行为的共性及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兼类词词语搭配处理 |
5.1 词典说明 |
5.2 《当代》《商务馆》中兼类词词语搭配处理考察 |
5.2.1 动名兼类词 |
5.2.2 动形兼类词 |
5.2.3 动名形兼类 |
5.3 学习词典中兼类词词语搭配处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5.3.1 学习词典中兼类词词语搭配处理存在的问题 |
5.3.2 学习词典中兼类词词语搭配处理的改进性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果及启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研究不足 |
6.4 今后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9)基于语言模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易错字纠正与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小学生错别字研究现状 |
1.3.2 易错字拼写错误纠正研究现状 |
1.3.3 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年级 |
2.1.2 易错字 |
2.2 技术基础 |
2.2.1 n-Gram统计语言模型 |
2.2.2 神经语言模型NNLM |
2.2.3 循环神经语言模型 |
2.2.4 预训练语言模型 |
2.3 理论基础 |
2.3.1 易错字纠正策略相关理论 |
2.3.2 认知学习理论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易错字纠正模型构建 |
3.1 中文混淆集的构建 |
3.1.1 构建中文混淆集的常用方法 |
3.1.2 中文混淆集的构建 |
3.2 n-Gram模型与纠错算法 |
3.2.1 n-Gram概率估计 |
3.2.2 纠错模型与算法 |
3.2.3 多粒度融合 |
3.3 预训练语言模型与纠错算法 |
3.3.1 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 |
3.3.2 BERT语言模型的微调 |
3.3.3 候选字过滤 |
3.4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软硬件设置 |
3.4.2 模型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易错字学习模块构建 |
4.1 学习者模型构建 |
4.1.1 学习者模型规范 |
4.1.2 学习者模型设计 |
4.2 易错字知识模型构建 |
4.2.1 知识模型标准 |
4.2.2 易错字知识模型设计 |
4.2.3 易错字知识模型的本体构建 |
4.3 个性化推荐模块构建 |
4.3.1 基于知识水平的关联规则推荐 |
4.3.2 基于学习者的协同过滤推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易错字纠错与学习系统设计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5.2 数据库模型设计 |
5.2.1 易错字模型 |
5.2.2 学习者模型 |
5.2.3 领域知识数据模型 |
5.3 模型接口设计 |
5.3.1 易错字纠正模块 |
5.3.2 易错字学习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偏误研究及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语料来源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 |
2.1 易混淆词与同/近义词的关系及存在范围 |
2.2 “易混淆词”的提出 |
2.3 易混淆词分类研究 |
2.4 易混淆词国别研究 |
第3章 易混淆词的界定及在《新HSK五级》中的确定 |
3.1 易混淆词的界定 |
3.2 易混淆词的类型 |
3.2.1 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 |
3.2.2 有相同语素的词 |
3.2.3 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 |
3.2.4 字形相近的词 |
3.2.5 无相同语素的词 |
3.3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确定 |
3.3.1 如何确定“词语误用频率较高的” |
3.3.2 如何确定“具有广泛的分布” |
3.4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的类型 |
3.4.1 同素易混淆词 |
3.4.2 异素易混淆词 |
第4章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使用情况及偏误分析 |
4.1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使用情况分析 |
4.1.1 调查基本情况 |
4.1.2 调査结果分析 |
4.2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偏误分析 |
4.2.1 偏误类型 |
4.2.2 偏误成因 |
第5章 《新HSK五级》易混淆词教学策略 |
5.1 加强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5.1.1 语素法 |
5.1.2 情景法 |
5.1.3 搭配法 |
5.2 遵循记忆规律,提高复现率,加强练习 |
5.2.1 提高易混淆词复现率 |
5.2.2 加强易混淆词练习 |
5.3 注重培养留学生自主归纳与演绎的总结能力 |
5.4 慎用堆砌式的释义,重点突出中俄对比分析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测量中易混淆的问题及数据的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与尺度分割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上犹县为例[D]. 蔡超.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D]. 叶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恶意代码分类与传播控制研究[D]. 郭翠芳.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难点突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黄天莉.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XGBoost的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 ——以湘西自治州为例[D]. 朱月月.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乡村初中物理易混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盘州市保基乡中学为例[D]. 施官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西南山区滑坡隐患易发性及森林对其影响研究[D]. 申朝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8]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词语搭配处理的考察与分析 ——以动名、动形、动名形兼类词为例[D]. 王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9]基于语言模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易错字纠正与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D]. 杨学臻.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新HSK五级》易混淆词偏误研究及教学策略[D]. 张文祯.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