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行山山前平原夏玉米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鸿玺,李红军,齐永青,董增波,李飞,阎超,邵立威,张喜英[1](2022)在《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的精准控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之一,作物高产稳产严重依赖灌溉,多年对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威胁区域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地下水限采政策实施后,如何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下利用有限灌水维持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对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依据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对河北平原农用机井电气化改造实现的灌溉用电实时采集和计量,通过"以电折水"换算,根据用电数据调控地下水开采,实现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满足地下水压采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有限供水下的优化灌水制度和灌水调控土壤主要耗水层水分下限指标,通过提升限量供水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维持限水条件下区域粮食生产能力。集成用电信息和限量灌溉决策指标,形成确保地下水压采目标的精准控灌决策支持系统,服务农业生产。该决策支持系统可在实现调控灌溉水量的同时,进行优化灌溉决策,既满足政府对区域地下水开采的调控需求,也满足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用水管理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丁蓓蓓,张雪靓,赵振庭,侯永浩[2](2021)在《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定量综合分析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方法】以现状灌溉情形作为对照,基于47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所收集的551对冬小麦产量观测数据与459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观测数据,采用Meta-analysis方法对限水灌溉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并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案、土壤质地和田间管理措施等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现状灌溉相比,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平均减产1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4.3%。其中,灌溉3次方案可使得冬小麦稳产增效;在关键需水期灌溉1~2次的方案下,冬小麦的减产率可基本控制在10%以内,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以上,显示出适度减产但效率增加。推荐的冬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方案包括:选用"石家庄8号"、"石4185"等节水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适当晚播或晚播);种植密度控制为400~600株/m2;增加有机肥施用;使用地覆或秸秆覆盖;实施深松耕等农艺节水措施。另外,冬小麦限水灌溉方案更适宜在砂壤土区域进行推广。【结论】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减产但增效,适当的田间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减产程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姜鲁光,杨成,封志明,刘晔[3](2021)在《面向多目标情景的大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权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清河流域是中国人水关系最为紧张的流域之一,也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域。针对未来不同发展情景,研究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可能矛盾和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大清河流域水土资源定量评估为依据,以水-土-粮-人关系为纽带,研究了在惯性发展、休耕政策、农田节水3种情景下,流域水-粮关系的演变特征,提出了大清河流域水-粮权衡优化方案。研究表明:(1)大清河流域在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下,粮食生产可实现自给略有盈余,但过多的农业生产耗水导致大清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2)尽管已在大清河流域探索实施休耕政策,但当前局部休耕节约的水资源量远不及地下水超采量。若要实现控制地下水超采并使流域供需水平衡,需继续在白洋淀东部和南部平原扩大冬小麦休耕面积25.3万hm2,或从流域外增加引调水量7.2亿m3。(3)到2030年大清河流域将面临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双重压力,水资源缺口将达13.8亿m3。为缓解流域水资源压力,未来需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同时,继续扩大冬小麦休耕面积也是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的重要政策选项。
张雪靓,丁蓓蓓[4](2021)在《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对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影响——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支撑能力高度矛盾的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定量探讨冬小麦生育期"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可否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方法】应用改进的SWAT模型对灌溉量相异的8种情景进行模拟,并对不同灌溉方案的压采与节水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浅层地下水位止降回升这一约束条件,以冬小麦减产最小为目标,结合0-1规划,在22个子流域对灌溉方案进行了优选。【结果】(1)冬小麦"春浇一水"方案能使得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平均减缓至0.34m/a以内,但这将以冬小麦平均减产大约25%~40%为代价。(2)在空间分布上,位于研究区北部的大清河淀西平原具有相对较好的地下水涵养效果,而南部的子牙河平原内冬小麦产量相对更高。(3)优化后"春浇一水"模式的具体区划为:在保定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域,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50 mm的方案;在邢台和邯郸地区,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40 mm方案;在石家庄地区的西南部,主要推荐实施灌溉定额为30 mm的方案。【结论】在研究区内大约70%的面积上可通过实施"春浇一水"方案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本文可为这个浅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的井灌区为压采而实施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提供定量化的科学支撑和差异化的推荐方案。
张雪靓,任理[5](2021)在《既地下水采补平衡又冬小麦稳产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问题十分突出,然而,该区域又是我国优质冬小麦的重要产区。能否实现在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同时做到冬小麦稳产,是该区域水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在该区域若要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这一压采目标,仅利用浅层地下水进行灌溉,冬小麦的产量会减少40%以上。考虑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线路自南向北贯穿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建议在冬小麦关键需水期的灌溉中采用"一水用浅层地下水另一水用南水北调水"的"修改的春浇两水"模式。基于模拟结果的估算表明:在这种限水灌溉模式下有望实现浅层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且冬小麦基本稳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修改的春浇两水"模式,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每年提供的灌溉水量大约为8.6×108 m3,灌溉成本较纯井灌至少增加562.5~1282.5元/hm2。本研究可为我国最典型的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探索保产量与节水并举的新路径提供定量化的参考。
刘志良[6](2021)在《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河北省冬小麦耕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小麦生育期间自然降水量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为实现稳产高产,以往该区冬小麦春季灌溉以二至三水为主,灌溉水需求量大。然而,河北省地表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在此背景下,河北省推行了节水压采制度,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冬小麦灌溉用水量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为缓解农业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促进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必要开展减少冬小麦春季灌水次数至一次的研究,探明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开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拔节后0 d(AJ0)、拔节后5 d(AJ5)、拔节后10 d(AJ10)、拔节后15 d(AJ15)、拔节后20 d(AJ20)共5个春灌一水时间处理和无春灌(CK1)、春灌二水(CK2)2个对照处理,阐明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春灌一水条件下,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两个试验年度冬小麦最终株高呈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以AJ5处理最高,AJ0和AJ10处理次之,二者与之差异不显着;最大叶面积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最终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显着大于CK1,但小于CK2。春灌一水处理冬小麦开花期的旗叶长度、宽度和干重随灌水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所有处理的旗叶性状均优于CK1。(2)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SPAD最大值出现在花后7 d,其随着灌水时间推迟呈减小的趋势;Pn、Tr和Gs在开花至花后7 d达到最大值,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冬小麦开花期旗叶Pn、Tr和G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个试验年度Pn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15和AJ5。所有春灌一水处理花后7 d的SPAD值和开花期Pn均大于同时期的CK1,小于CK2。(3)两个试验年度,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最大的处理均为AJ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5和AJ10,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的处理依次为AJ20和AJ15。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Logistic模拟下冬小麦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但灌浆持续时间增长,理论最大千粒重增大。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千粒重逐渐增加;AJ5的籽粒产量最高,AJ10籽粒产量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两个试验年度,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籽粒产量均大于CK1小于CK2,与CK1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52.18%~96.04%和49.84%~90.15%,差异均达显着水平;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籽粒产量依次降低0.80%~16.75%和3.79%~18.03%,其中2019-2020年差异达显着水平。(4)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成熟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规律与拔节期灌水前相似,但相比拔节期灌水前,各处理冬小麦成熟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有所下降,并且AJ15和AJ20处理100~200 cm土层含水率下降明显。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耗水量(ET)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逐渐增大,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灌水时间推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AJ5的WUE最高,AJ0和AJ10次之,三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大于其他一水处理。与CK1相比,两个试验年度AJ5和AJ10处理冬小麦的ET分别增加26.6~158.1 mm和31.0~176.8 mm,WUE显着增加20.78%~41.07%和12.34%~37.50%;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ET显着降低81.5~99.2 mm和62.8~94.8 mm,WUE分别增加5.33%~18.47%和2.67%~10.19%。综合考虑冬小麦灌水量、生长发育特性、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冬小麦适期春灌一水可以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节水稳产高效的角度考虑,推荐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春季限量灌溉一水的时间为拔节后5~10 d。
杨颖[7](2021)在《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与生态系统质量密切相关。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对于落实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上土壤健康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强调基于土壤多功能性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土壤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大多围绕土壤生产功能,难以全面体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亟需开展定量化评估土壤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在梳理国际上成熟的土壤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封丘、栾城、禹城、商丘和东台等5个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土壤及气候、生物等环境背景数据,构建适合案例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综合评估各典型农田系统土壤健康状况和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土壤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遵循“管理目标—土壤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程序,参考德国Müncheberg土壤评价系统,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土壤多功能性划分为作物生产、持水净水、养分运移与缓冲、碳固存和栖息地与多样性等5项功能。并针对每项功能,分别按照固有属性(I)和动态属性(D)选取对应的基础项指标,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土壤健康基础评分I值和D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限制因子的影响程度,分别对I值和D值进行系数修正,并进行加和以获得土壤各功能的总评分。再对5项功能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取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值。本论文对于土壤功能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针对土壤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中将限制因子对固有属性和动态属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分,不仅能体现土壤基础项指标的贡献,而且能反映不同限制因子的不同作用。(2)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表层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p H介于7.9~8.8之间,整体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暂无污染风险,耕作潜力较大。通过对封丘、栾城和禹城生态站综合样地和辅助样地土壤指标数据分析发现,各台站综合样地土壤肥力较高,未施肥的01号辅助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地,而实施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的禹城站02号辅助样地,其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由此可见,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存在一定差异。(3)从土壤物理、化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来看,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站点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仅少数样地个别指标有所下降。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施肥、耕作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禹城站2015年NPP值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87.5%,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土壤治理和保护性耕作,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4)土壤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商丘站土壤健康状况相对最优,而东台滩涂地区土壤盐碱化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土壤健康综合评分偏低。封丘站土壤生产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力最大。从变化趋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耕作和管理,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商丘站土壤健康评分提升速度最快,2015年综合样地土壤健康评分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升了72.3%。栾城站土壤健康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优水平。封丘和禹城地区历史上曾受盐碱化威胁,经过盐碱土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健康水平也获得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24.9%和36.0%。东台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近年来土壤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土壤健康综合指数仍偏低,盐碱化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对土壤碳固存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验证,R2分别达到0.64和0.56,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较为合理。本论文对国际已有土壤评价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案例区土壤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相近区域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田继杰[8](2021)在《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中北部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热量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不均衡、自然灾害频发、农机农艺融合差和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工程”在该地区集成了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丰产、增效和绿色”为目标,面向规模化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示范和推广。本研究在新乐市中同村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比分析该技术体系与传统技术的小麦、玉米生产的碳足迹,评价该技术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碳足迹方面该技术体系示范田的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对照田高6.57%,示范田的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0.79%。示范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33.2%和66.8%。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55.32%)和灌溉耗电(18.78%)。对照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总碳足迹的31.42%和68.58%。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60.1%)、灌溉耗电(20.09%)。(2)玉米碳足迹方面该技术体系示范田的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低11.62%,示范田的玉米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24.43%。示范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46.78%和53.22%。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24.58%)和灌溉耗电(24.3%)。对照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36.83%和63.17%。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41.16%)和灌溉耗电(21.63%)。根据测算结果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示范田小麦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的比对照田高6.57%,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0.79%。原因在于对照田生产技术不合理,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在化肥投入上不合理,产量降低所致。(2)示范田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低11.62%,示范田的玉米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24.43%。采用宽窄行种植和施用缓释肥在玉米生产上比传统技术能够增加产量并显着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示范田麦玉周年生产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高1.13%,两者基本持平。但是示范田在小麦和玉米产量上要远高于对照田,示范田在小麦玉米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上均低于对照田。可以认为该技术体系在此地区能够实现高产、增效的同时,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丰产、增效和绿色”的目标。为技术体系在太行山山前平原中北部地区的推广提供了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当地推广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缓释肥,优化化肥用量,降低碳排放;株行优化配置,通过实行宽窄行玉米种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在未来的推广可以考虑通过结合气象条件,开展播种和灌溉。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进而减少因灌溉耗电造成的碳排放和化肥施用造成的碳排放。
白梦呤[9](2021)在《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作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实施的13个示范省之一,从项目实施起,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模式,研发出多项适合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到底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又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目前对这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尚未有明确的标准,给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带来困难,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水热资源区小麦玉米两熟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典型案例来探索评价科技重大项目社会效益的指标和影响,为科学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提供参考。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福利评价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对河北省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阐述了河北省小麦玉米节水、丰产、增效项目概况,对评价对象的立项背景、建设目标和项目特点进行了描述;其次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设计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评价对象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从项目实施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和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三个层面构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了9个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三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项目社会影响度评价模型,对项目各评价指标影响社会效益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找出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并针对该项目实施中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该项目的实施对保障河北省农业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目标,产量提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评价理论,针对评价项目特点,从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影响和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项目实施的核心示范县为样本,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分析各指标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度,找出了所评价项目影响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本项研究为科学评价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赵晗[10](2019)在《基于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的河北平原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文中认为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指导意义。对于区域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说,田间尺度测算结果代表性较差,从作物实际消耗角度出发,将区域作物蒸散发量和有效降水量之差定义为净灌溉用水量,可用于区域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元氏、栾城和赵县及邯郸的馆陶和肥乡为研究区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研究作物,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作物有效降水量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提出适宜的估算模型并进行验证。利用研究区域周围气象站数据,计算作物系数和参照作物腾发量,确定作物生育期实际蒸散发量。利用作物有效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得到作物净灌溉定额,结合作物实灌面积确定净灌溉用水量,并结合毛灌溉用水量对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分析与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多影响因素的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393 mm;计算得到区域作物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值为626 mm,与遥感蒸散发量平均相对误差为2.6%,二者年内分布一致;区域作物净灌溉定额为234 mm,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净灌溉定额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13 mm和21 mm;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多年平均值为0.72,高于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水平,栾城、元氏、赵县、肥乡和馆陶灌溉水利用系数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70、0.64、0.71、0.83和0.74。
二、太行山山前平原夏玉米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山山前平原夏玉米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选择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综合效应 |
2.2 不同试验地点限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3 不同限水灌溉方案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4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5 不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2.6 土壤质地及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面向多目标情景的大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权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于In VEST模型的大清河流域产水量估算 |
3.2.2 农作物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评估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大清河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 |
4.3 大清河流域主要农作物需水空间格局 |
4.3.1 作物需水量 |
4.3.2 作物有效降水量和灌溉需水量 |
4.4 水资源利用多情景权衡 |
4.4.1 惯性发展情景 |
4.4.2 冬小麦休耕情景 |
4.4.3 节水情景 |
5 讨论 |
5.1 大清河流域产水量精度验证 |
5.2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精度验证 |
5.3 水-土-粮-人系统权衡分析 |
6 结论 |
(4)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对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影响——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SWAT模型的模拟情景设置 |
1.3 浅层地下水压采与农田节水效应的评估指标 |
1.4 基于0-1规划的区域尺度限水灌溉模式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2.1.1 浅层地下水位变化 |
2.1.2 作物产量 |
2.2 浅层地下水压采与农田节水的效应 |
2.3 区域尺度冬小麦生育期“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的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6)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
1.2.2 灌溉对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灌溉对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灌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5 灌溉对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率 |
2.3.2 形态发育指标 |
2.3.3 生理生态指标 |
2.3.4 地上部干物质 |
2.3.5 籽粒灌浆特性 |
2.3.6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7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 |
3.1.1 株高 |
3.1.2 叶面积指数 |
3.1.3 旗叶性状 |
3.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
3.2.1 叶绿素相对含量 |
3.2.2 净光合速率 |
3.2.3 蒸腾速率 |
3.2.4 气孔导度 |
3.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地上部干物质量 |
3.3.2 干物质转运 |
3.3.3 籽粒灌浆特性 |
3.3.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3.3.5 产量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 |
3.4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 |
3.4.2 耗水特性 |
3.4.3 水分利用效率 |
3.5 冬小麦春灌一水效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4.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概念 |
1.2.2 土壤功能及分类 |
1.2.3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
1.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
1.2.5 国内外土壤健康评价系统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淮海平原 |
2.1.2 野外台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样地 |
2.2 研究数据 |
2.2.1 动态监测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基础地理数据 |
2.2.4 其他资料和数据 |
2.3 基础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 |
3.1 总体框架 |
3.2 评价指标选取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3.4 限制因子乘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健康指标特征及其变化 |
4.1 土壤健康指标统计分析 |
4.1.1 自然地理特征 |
4.1.2 物理指标 |
4.1.3 化学指标 |
4.1.4 生物指标 |
4.1.5 污染指标特征 |
4.2 土壤健康指标变化特征 |
4.2.1 物理指标变化 |
4.2.2 化学指标变化 |
4.2.3 生物指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1 土壤健康评价 |
5.1.1 指标分级与权重确定 |
5.1.2 限制因子乘数的设定 |
5.2 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2.1 土壤健康及变化 |
5.2.2 评价结果验证 |
5.2.3 土壤健康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碳足迹的定义及计量方法 |
1.3.2 国内外农业碳足迹研究进展 |
1.3.3 碳足迹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法 |
2.1 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 |
2.2 试验区概况和选点依据 |
2.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2.2 选点依据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田布局 |
2.3.2 耕作方式与投资投入 |
2.4 数据的采集和测定 |
2.4.1 气象数据 |
2.4.2 产量 |
2.4.3 秸秆重量 |
2.4.4 冬小麦、夏玉米秸秆有机物测定 |
2.4.5 土壤有机碳含量 |
2.4.6 土壤容重 |
2.4.7 田间管理记录 |
2.4.8 土壤氨挥发 |
2.4.9 土壤N_2O排放 |
3 碳足迹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3.1 麦玉生产碳足迹计算方法 |
3.1.1 麦玉生产碳排放计算公式(生命周期法(LCA)) |
3.1.2 小麦、玉米生产农资投入品的碳排放计算公式 |
3.1.3 GHG_(N2O)的计算公式 |
3.1.4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C) |
3.1.5 碳足迹计算 |
3.2 碳足迹计算过程和结果 |
3.2.1 农资投入品的碳排放结果 |
3.2.2 N_2O_(FIELD)的碳排放计算与结果 |
3.2.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 |
3.2.4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 |
3.2.5 冬小麦、夏玉米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 |
3.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结果分析 |
3.3.1 冬小麦碳足迹分析 |
3.3.2 夏玉米碳足迹分析 |
3.3.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3.4 麦玉周年生产碳足迹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果与结论 |
4.1.1 研究结果 |
4.1.2 研究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冬小麦、夏玉米季试验农艺记录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 |
2.1.2 社会效益 |
2.1.3 社会效益评价 |
2.1.4 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社会福利评价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3 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
3.1 项目实施的背景 |
3.2 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
3.3 项目的主要特点 |
3.3.1 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 |
3.3.2 以技术集成和示范为核心 |
3.3.3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 |
4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4.3.1 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作用 |
4.3.2 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 |
4.3.3 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的作用 |
5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及影响度分析 |
5.1 社会效益总体评价 |
5.1.1 项目对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作用的评价 |
5.1.2 项目对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作用的评价 |
5.1.3 项目对促进粮食领域科技进步作用的评价 |
5.2 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度评价 |
5.2.1 评价方法选择 |
5.2.2 评价模型构建 |
5.2.3 评价指标赋值及说明 |
5.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2.1 从影响因素和项目区域两个方向建立倾斜的政府扶持政策 |
6.2.2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
6.2.3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力度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的河北平原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有效降水量研究 |
1.2.2 作物蒸散发量研究 |
1.2.3 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数据资料及计算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数据资料 |
2.3 作物有效降水量计算 |
2.3.1 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构建 |
2.3.2 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参数确定 |
2.3.3 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流程 |
2.4 作物蒸散发量计算 |
2.4.1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蒸散发量 |
2.4.2 作物遥感蒸散发量 |
2.5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
2.6 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3 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 |
3.1 作物有效降水量估算模型验证 |
3.2 作物有效降水量时空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作物蒸散发量 |
4.1 P-M法作物蒸散发量时空分布 |
4.2 作物遥感蒸散发量 |
4.3 本章小结 |
5 区域作物净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 |
5.1 区域作物净灌溉用水量 |
5.2 区域毛灌溉用水量 |
5.3 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太行山山前平原夏玉米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的精准控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王鸿玺,李红军,齐永青,董增波,李飞,阎超,邵立威,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 [2]华北平原限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Meta分析[J]. 丁蓓蓓,张雪靓,赵振庭,侯永浩. 灌溉排水学报, 2021(12)
- [3]面向多目标情景的大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权衡[J]. 姜鲁光,杨成,封志明,刘晔. 资源科学, 2021(08)
- [4]冬小麦“春浇一水”限水灌溉模式对浅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影响——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为例[J]. 张雪靓,丁蓓蓓. 灌溉排水学报, 2021(09)
- [5]既地下水采补平衡又冬小麦稳产的探讨[J]. 张雪靓,任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04)
- [6]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志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D]. 杨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8]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D]. 田继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9]河北省小麦玉米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 白梦呤.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基于区域作物有效降水量的河北平原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D]. 赵晗.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