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师美然[1](202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文中指出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也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服务管理。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革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理念。高校图书馆要想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就必须抓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张宝琼[2](202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大批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高校图书馆作为院校的重要文献服务机构,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持设备等先进科学技术和各种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学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需求呈现多样化。面对当前大学师生对文献信息需求发生的显着变化,就要求图书馆及时做出改变,转变传统的馆藏资源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挖掘,满足师生的多样化文献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新历史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共建已经成为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如何抢抓机遇,加强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就成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本次研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的必要性,论述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邢利平[3](202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校信息资源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何志鹏[4](2020)在《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渠道,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献的需求更加精准。然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和网络信息的混乱无序、良莠不齐又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读者自发的阅读中容易出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等问题。图书馆在高校中既是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承担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职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责任帮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选择和获取需要的文献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经典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最终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养。传统的导读服务形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和数字时代的要求。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环境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发新型的网络导读服务。目前,对网络导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广泛开展了网络导读服务。但是高校网络导读服务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模式。该论文旨在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网络导读体系方案,为今后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途径。目录一直承担着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网络导读也是现代目录学研究的方向。论文尝试从目录学的视角考察网络导读工作,将目录学中与导读有关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网络导读中,以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导读服务体系。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论文认为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问题探讨,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技术和实践,但对于网络导读的体系和模式还没有充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论文首先明确了导读的概念及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之后论文从目录学的视角分析导读,探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核心理念对阅读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我国传统导读书目实现导读功能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还介绍了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中对阅读指导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对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论文先选择国内“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站作为案例,调查了网络导读服务的大致情况和常见的网络导读服务模式。然后选择网络导读服务开展较好的12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作为典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目前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开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理论归纳和实例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设计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模型。第五章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网络导读服务为例,分析它们的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第六章对该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校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阐明了文章的创新点,之处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晶晶[5](2017)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创新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普遍认识到服务创新的重要性,都在开展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不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现状,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概述。首先,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法对15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了调查,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服务内容有哪些,指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为了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东北农业大学在校的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总结出用户新需求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挑战:服务方式个性化、多样化;空间服务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信息检索方面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再次,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服务现状的调查,探究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上,图书馆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缺少服务标准和监督机制,管理手段和方法缺乏活力;在资源建设上,计算机、网络设备老化,软件水平落后,限制了图书馆的服务发展水平;在服务人员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缺少高层次的服务人员;在资金支持上,与省内相同水平的高校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最后,本文从四个方面给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对策:在服务理念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首位;在服务内容方面,加快数字资源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强信息共建共享;在服务方式上,大力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开展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开展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开展智能化的自助服务,积极拓展数字体验服务和空间服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强用户需求研究和培训,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为保障服务创新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政策的引领、资金的支撑、制度的约束和目标的驱动。
林小娟[6](2011)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Web2.0社会软件和社会网站迅速发展,使社会网络日益强大。社会网络强调行动者的联结、互动与分享,社会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来自个体贡献的微内容。社会网络的发展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社会软件创建、贡献、评论资源,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的全过程,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目前,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为此,本文首先对目前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含义、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各阶段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借鉴先进经验,为下面的研究提供指导。其次,本文对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并从社会网络关系理论、结构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三个方面,对这些社会网络理论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系统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和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主要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环节模式假说。为了更好地从用户、馆员和专家的角度,了解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需求情况及需求认可情况,本文对南京、北京、上海和厦门(含福州)地区共14所高校图书馆的1450名用户、350名馆员和40名专家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查访问,以了解用户和专家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需求、认知情况;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认可和认知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在理论实践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提出的规划模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根据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发展模式;加强对社会软件的宣传和普及;以需求为导向,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等几点建议,对高校馆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荷艳[7](2012)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多层次、新颖、有价值等特征,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由实体馆藏拓展到虚拟网络信息,形成二者互补、并存的馆藏信息资源新模式,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建设特色化、多元性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联合发展模式,并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得率、获知率、利用率,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这就促使我们在有效整合现有馆藏资源的同时,就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和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建立具有协同保障能力的信息资源体系,以便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所担负的社会职能。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整个社会组织体系内的地位、职能,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的现实状况,进而分析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对馆藏信息资源的需求,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就馆藏信息资源亟需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剖析馆藏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障碍。最后作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总之,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空前复杂而又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我们只有把技术、资源、人文手段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进行逐层、逐类地开发和利用,才能构建高效、便捷、有序的馆藏信息资源空间,并实现信息资源效能的最大化。
舒宝淇[8](201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比较零散,本文拟通过文献调研及实践成果分析,系统理解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旨在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以期对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概述,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6章组成,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意义、特点、类型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第3章):通过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从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用户和馆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第4、5、6章):通过相关理论的引入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目标是“用户满意”,围绕用户满意的中心目标,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实现措施。在用户满意目标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在“以用户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交流传播”理论为基础,以个性化服务为基本要求,正确定位用户需求、信息资源、交互平台和馆员认知,不断优化信启、资源体系、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和个性化服务机制,不断引入交流互动新技术,不断创新,使用户获得更为满意的用户体验。为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即:基于CRM思想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运行模式优化,基于Lib2.0优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前台技术平台,进行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优化,不断拓展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工作方式,借鉴商业网站经验优化高校图书馆用户作用机制等。最后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即:组织领导保障,人员素质保障,法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保障。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现状调研范围还不够广,样本数量有限;所提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笔者将进一步关注新的实践,也将进一步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李媛[9](201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文中提出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迅速壮大使高校图书馆丧失了大量的用户。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又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借助Web2.0技术理念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已成为当下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而高校图书馆能否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能够吸引用户。用户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本文首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及其需求进行了探讨;再以中国民航大学用户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实例调查和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然后比较了网络环境下与传统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同,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模式、Web2.0理念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模式系统化方案,即开展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知识导航服务、构建交互性虚拟学习社区、强化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建立以创新性为导向的用户激励制度,并以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和豆瓣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及对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的知识导航服务提出了设想。
董秀娟[10](201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集合各种资源努力帮助用户获取需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了普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了自己理念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开展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且概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服务内容和基本实现形式。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且进行了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现状分析,在调查结果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的比较和特点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的结果,找出了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并进行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模型构建,其中包括总体架构的设计和具体模块的设计,最后对设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调研、比较分析和网络调查等方法。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特点分析 |
1.更加多元的信息资源 |
2.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
3.服务模式的转变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对服务工作需求的转变 |
1.服务内容需求 |
2.服务方式需求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面临的压力 |
1.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 |
2.信息技术压力 |
3.读者多种服务需求的压力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模式的转变策略 |
1.转变图书馆服务工作理念,提升服务工作质量 |
2.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促进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
3.注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地提升 |
五、结束语 |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发生的根本转变 |
1.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2.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 |
3.资源信息的共享方式发生了转变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的必要性 |
1.避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重复建设 |
2.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3.改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面临的难题 |
1.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性较差,网络开放程度不高 |
2.资源共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
3.文献资源加工缺乏统一标准,影响到共享共建进程 |
4.不能够实现针对性的用户服务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对策分析 |
1.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环节的共享共建 |
2.统一数字图书文献建设方式 |
3.高校图书馆户籍文献传递共享 |
五、结语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影响 |
2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的原则 |
2.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
2.2 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的原则 |
2.2.1 针对性原则 |
2.2.2 精确性原则 |
2.2.3 时效性原则 |
2.2.4 系统性原则 |
2.2.5 选择性原则 |
3 高校信息资源工作存在的问题 |
3.1 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匮乏,管理经营能力落后 |
3.2 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
3.3 相关规定还未完善 |
3.4 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
3.5 建设工作没有进行计划 |
3.6 对网络资源价值的判断出现偏差 |
4 网络环境下使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策略 |
4.1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
4.2 加强资金投入 |
4.3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
4.4 制定政策法规,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
4.5 加深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完成网络资源共享计划 |
4.6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教育,培养使用信息的能力 |
5 结束语 |
(4)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目录学视角下的导读 |
2.1 导读与网络导读 |
2.1.1 导读的定义 |
2.1.2 网络导读的概念和内容 |
2.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导读思想 |
2.2.1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核心和导读思想 |
2.2.2 中国传统导读书目的发展及其导读功能 |
2.3.数字时代目录学导读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调研 |
3.1“211 工程”院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概况 |
3.2 网络导读的主要形式 |
3.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2 境外典型案例分析 |
3.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构建 |
4.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
4.3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模块 |
4.5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实证分析 |
5.1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2 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 |
5.3 总结与改进 |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
6.1 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的发展方向 |
6.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网络环境的含义 |
2.1.2 服务的概念 |
2.1.3 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
2.1.4 图书馆的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 |
2.2.2 目标管理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 基于15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服务内容及功能调查 |
3.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
3.3.1 传统服务成熟 |
3.3.2 个性化服务各有千秋 |
3.3.3 基于新技术的服务层出不穷 |
3.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评述 |
3.4.1 服务理念缺乏创新 |
3.4.2 服务内容缺乏创新 |
3.4.3 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
3.4.4 创新服务人才缺乏 |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 |
4.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新需求调查的必要性 |
4.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对象 |
4.2.2 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分析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4 用户新需求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挑战 |
4.4.1 服务方式方面 |
4.4.2 空间服务方面 |
4.4.3 信息检索方面 |
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实证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
5.1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概况 |
5.1.1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历史及现状 |
5.1.2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布局 |
5.1.3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 |
5.2 网络环境下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服务现状 |
5.2.1 基础服务 |
5.2.2 电子资源服务 |
5.2.3 信息咨询服务 |
5.3 网络环境下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
5.3.1 管理机制问题 |
5.3.2 资源建设问题 |
5.3.3 服务人员问题 |
5.3.4 资金支持问题 |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对策 |
6.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对策 |
6.1.1 服务理念的创新 |
6.1.2 服务内容的创新 |
6.1.3 服务方式的创新 |
6.1.4 创新人才的培养 |
6.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保障 |
6.2.1 政策的引领 |
6.2.2 资金的支撑 |
6.2.3 制度的约束 |
6.2.4 目标的驱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与理论 |
1.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
1.3.1 调研方法 |
1.3.2 调研结果 |
1.3.3 典型案例 |
1.3.3.1 康内尔大学图书馆学用户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3.2 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模式假说 |
2.1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2.2.1 嵌入性 |
2.2.2 联结强度 |
2.2.3 网络密度与集中度 |
2.2.4 结构洞与中心性 |
2.2.5 社会资本 |
2.2.6 目标引导与目标偶得 |
2.2 社会网络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
2.2.1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运用 |
2.2.2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运用 |
2.2.3 社会资本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
2.3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系统构成 |
2.3.1 系统构成要素 |
2.3.1.1 用户要素 |
2.3.1.2 馆员要素 |
2.3.1.3 技术要素 |
2.3.1.4 数字资源要素 |
2.3.1.5 建设过程要素 |
2.3.1.6 管理要素 |
2.3.1.7 环境要素 |
2.3.2 系统结构 |
2.3.3 联接机制 |
2.4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假说 |
2.4.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 |
2.4.2 模式中的主要应用技术手段 |
2.4.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各环节的模式假说 |
2.4.3.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的模式假说 |
2.4.3.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其他环节的模式假说 |
第三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调查分析——以高校为例 |
3.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统计方法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与步骤 |
3.1.4 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
3.1.5 调查样本总量 |
3.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问卷一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1 问卷样本属性 |
3.2.1.2 对社会软件认知情况分析 |
3.2.1.3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情况的分析 |
3.2.2 问卷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2.1 问卷样本属性 |
3.2.2.2 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理念的认可分析 |
3.2.2.3 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应用的观点的分析 |
3.2.2.4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资源结构观点的分析 |
第四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的修正和建议 |
4.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的修正 |
4.2 高校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
4.2.1 转变观念,提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 |
4.2.2 根据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发展模式 |
4.2.3 加强对社会软件的宣传和普及 |
4.2.4 以需求为导向,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
4.2.5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调查(用户问卷Ⅰ) |
附录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员调查(馆员问卷Ⅰ) |
附录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与需求调查续(用户问卷Ⅱ) |
附录4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员调查续(馆员问卷Ⅱ) |
附录5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与需求的专家调查(专家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目标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基本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含义、特征 |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类型 |
3 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变化 |
3.1 多样化 |
3.2 多层次、立体式 |
3.3 新颖、及时 |
3.4 价值性明显 |
3.5 系统性 |
4 如何开发网络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
4.1 实体类文献信息资源与虚拟网络信息资源 |
4.1.1 实体类文献信息资源开发 |
4.1.2 虚拟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
4.1.3 实体类文献信息资源与虚拟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 |
4.2 在网络环境下开发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原则 |
4.2.1 重视馆藏信息资源发展政策的制定 |
4.2.2 建设多样化的文献信息资源 |
4.2.3 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4.2.4 突出馆藏信息资源特色化建设 |
4.2.5 科学配置图书购置专项经费 |
4.2.6 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读者的能力和水平 |
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5.1 各高校图书馆实体类、虚拟类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
5.1.1 实体类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弊端 |
5.1.2 实物类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
5.1.3 实物类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服务策略 |
5.2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1 实际利用现状: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及产生原因 |
5.2.2 转化策略 |
5.3. 立足本职,提高素质,增强服务本领 |
5.3.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
5.3.2 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基础 |
1.2.1 网络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1.2.2 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1.5 本文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概念 |
2.1.1 对"交互"一词的认识 |
2.1.2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含义 |
2.2 高校图书馆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 |
2.2.1 交互式数字参考咨询 |
2.2.2 个性化定制中的交互式信息服务 |
2.3 高校图书馆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意义 |
2.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特点 |
2.4.1 交互式信息服务不受空间限制 |
2.4.2 交互式信息服务不受时间限制 |
2.4.3 用户利用信息的方式为双向"推"、"拉"结合 |
2.4.4 个性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化 |
第3章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3.1 基于网络调研的分析 |
3.1.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总体情况分析 |
3.1.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具体情况分析 |
3.2 基于用户问卷调研的分析 |
3.2.1 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3.2.2 用户基本信息分析 |
3.2.3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认知度分析 |
3.2.4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参与度分析 |
3.2.5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满意度分析 |
3.3 基于馆员问卷调研的分析 |
3.3.1 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3.3.2 受访馆员基本信息分析 |
3.3.3 馆员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认知度分析 |
3.3.4 馆员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心理感受和意见分析 |
第4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 |
4.1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4.1.1 宏观层面的问题 |
4.1.2 具体层面的问题 |
4.2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目标 |
4.2.1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目标 |
4.2.2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具体目标定位 |
4.3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 |
4.3.1 以"用户中心"思想为优化服务的指导思想 |
4.3.2 以"信息交流传播"理论为优化服务的基础理论 |
4.3.3 以"个性化服务"理念为优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
4.3.4 以"信息交流互动"思想为优化服务的创新思维 |
第5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 |
5.1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运行模式优化 |
5.1.1 客户关系管理(CRM)思想的引入 |
5.1.2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作用 |
5.1.3 高校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构建 |
5.1.4 高校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实现 |
5.2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技术环境优化 |
5.2.1 Lib2.0技术的应用 |
5.2.2 Lib2.0技术环境的交互式优势 |
5.3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服务信息资源优化 |
5.3.1 信息资源共享思想的引入 |
5.3.2 信息资源整合 |
5.3.3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 |
5.4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主体作用机制优化 |
5.4.1 积分激励方式 |
5.4.2 头衔激励方式 |
5.4.3 机时/奖学金激励方式 |
5.4.4 用户排名激励方式 |
5.5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工作方式优化 |
5.5.1 微博客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5.2 手机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5.3 Living library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第6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 |
6.1 组织领导保障 |
6.1.1 争取领导重视 |
6.1.2 服务组织保障 |
6.2 人员素质保障 |
6.2.1 馆员培训 |
6.2.2 用户培训 |
6.3 法规制度保障 |
6.3.1 法规保障 |
6.3.2 制度保障 |
6.4 运行机制保障 |
6.4.1 信息反馈机制保障 |
6.4.2 服务评价机制保障 |
6.4.3 馆员激励机制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用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馆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9)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及其需求 |
2.1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 |
2.1.1 网络环境对馆藏资源的影响 |
2.1.2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员的影响 |
2.1.3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 |
2.1.4 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
2.2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影响 |
2.3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特点 |
2.3.1 用户数量增加 |
2.3.2 用户类型多样化 |
2.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 |
2.4.1 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特征 |
2.4.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障碍 |
2.4.2.1 个人主观因素 |
2.4.2.2 外界因素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2 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
4.1 网络环境下与传统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比较 |
4.1.1 服务内容上的不同 |
4.1.2 服务手段上的不同 |
4.1.3 服务范围的不同 |
4.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 |
4.2.1 虚拟参考咨询 |
4.2.2 个性化服务 |
4.2.3 网络资源导航服务 |
4.2.4 远程教育 |
4.3 Web2.0理念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 |
4.3.1 Web2.0理念简介 |
4.3.1.1 Web2.0概念 |
4.3.1.2 Web2.0的模式 |
4.3.2 Web2.0相关技术及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
4.3.2.1 Blog |
4.3.2.2 Wiki |
4.3.2.3 RSS |
4.3.2.4 Tag |
4.3.2.5 Podcasts |
4.3.2.6 SNS |
4.3.3 Web2.0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特性分析 |
第五章 面向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模式系统化方案 |
5.1 面向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模式构想 |
5.1.1 开展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知识导航服务 |
5.1.2 构建交互性虚拟学习社区 |
5.1.3 强化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
5.1.4 建立以创新性为导向的用户激励制度 |
5.2 面向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
5.2.1 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知识导航服务 |
5.2.2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
5.2.3 从豆瓣网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
5.3 中国民航大学知识导航服务设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 |
二、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的研究总结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服务内容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实现方式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研究——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为例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
一、山东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二、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三、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四、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五、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六、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七、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八、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 |
第三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比较 |
二、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
二、服务问题 |
三、用户问题 |
四、管理机制问题 |
五、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
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 |
二、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
三、加强用户研究和用户培训 |
四、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管理机制 |
五、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要求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原则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构建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 |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 |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接口模块的具体设计 |
第四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特点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
第三节 对图书馆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J]. 师美然. 兰台内外, 2021(34)
-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 张宝琼. 兰台内外, 2021(20)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分析[J]. 邢利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8)
- [4]目录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体系研究[D]. 何志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5]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 张晶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5)
- [6]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D]. 林小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7]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D]. 程荷艳. 郑州大学, 2012(09)
- [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D]. 舒宝淇. 云南大学, 2011(04)
- [9]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D]. 李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11(10)
- [10]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D]. 董秀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