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德政[1](2021)在《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分布着一系列由大型走滑/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活动块体。其中,横贯青藏高原的东昆仑断裂带作为巴颜喀拉块体北部边界的重要活动断裂,其地震活动性、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时序InSAR技术以及不断积累的长时间尺度大地测量数据成为研究东昆仑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揭示东昆仑断裂带两侧岩石圈流变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基于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处理和分析2003-2010年的ENVISAT/ASAR数据和2015-2020年的Sentinel-1A/B数据并辅之以GPS数据,获取东昆仑断裂带及其他构造区(台湾东部花莲地区)地震周期形变,研究重要地震事件的同震滑动、震后余滑-余震分布关系、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下地壳流变性质、结构差异及横向不均一性、东昆仑断裂带分段形变状态和闭锁状态等。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2003-2010年ENVISAT/ASAR数据分析了10年尺度的震后形变演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轨道误差和大气误差校正方法,获取不同破裂段分段形变演化差异,揭示了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显着的空间范围、量级和跨断层非对称形变特征。总体上,震后形变的范围为~300 km×500 km,断层南侧震后形变量级和分布范围都比断层北侧大,InSAR数据观测的最大累积位移量(2003-2010)为~45-60 mm(~92.5°E)。震后形变和同震形变类似且都具有分段性特征。断层近场为指数型衰减,断层中-远场接近线性衰减。(2)基于2001-2002年的GPS数据和2003-2010年的ASAR数据研究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机制和各自贡献。震后形变模型表明震后应力驱动余滑和粘弹性松弛是震后形变的主要机制。断裂带远场形变(>200 km)主要是青藏高原上地幔(深度>70 km)和柴达木盆地上地幔(深度>60 km)的粘弹性松弛形变贡献。基于双松弛时间的Burgers体约束的上地幔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量级为1019-1020 Pa s。断裂带近场形变主要受深浅部余滑及下地壳粘弹性松弛控制。剪切带和下地壳应力驱动余滑(>20 km)的量级为~1 m(震后前3年)。余滑和粘弹性松弛联合模型表明青藏高原下地壳最佳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分别为5×1018 Pa s和4×1019 Pa s(不考虑余滑的瞬态粘滞系数为2×1018 Pa s),柴达木盆地下地壳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为1×1019 Pa s和6×1019 Pa s(不考虑余滑的瞬态粘滞系数为4×1018 Pa s)。(3)基于2015-2020年Sentinel-1A/B数据获取了青藏高原中北部大范围(~2000 km×350 km)InSAR升降轨形变场和三维形变场。发现玛尼地震和昆仑山地震的破裂段仍然经历比较显着的震后形变过程,断层尚未愈合恢复至震间的完全闭锁状态,其他闭锁段的跨断层剖面揭示了震间应变积累以及重要分支断裂带(昆仑山口断裂带)的应变积累。基于大范围InSAR形变速率场和跨断层形变速率剖面并基于贝叶斯反演方法确定了断层闭锁和滑动速率沿断层的空间分布,发现东昆仑断裂带震间滑动速率向西端尾端存在系统性衰减,而中东段相对稳定。(4)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和2018年花莲地震为例,研究了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尾端隐伏断层的断层结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以及台湾纵谷断裂复杂多断层破裂事件的同震滑动和震后余滑分布的关系。基于同震InSAR和GPS观测研究了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的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特征。九寨沟地震使塔藏断裂西部增加了~0.1-0.4 MPa库仑应力加载,增加了塔藏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了花莲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揭示了发震断层复杂的几何结构和多断层破裂特征。基于InSAR、GPS和远震体波数据的联合反演约束了米伦、伶仃断层以及隐伏的西倾断层、拆离断层的破裂过程及各自的形变贡献。运动学余滑模型显示余滑主要发生在米伦断裂、伶仃断裂和隐伏的西倾断裂上。震后余滑和同震滑动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互补性。大地测量数据捕获的地震周期形变及其动态时间序列蕴含了丰富的断层结构、岩石圈流变和断层闭锁状态信息。本文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大地测量观测揭示了巨型东昆仑断裂带不同分段差异的地震周期状态和活动性特征,以及断层南北两侧不同的下地壳流变结构和性质。东昆仑断裂带滑动速率的变化受到次级断裂的调节和分配作用,进而影响主干断裂带的长期滑动速率和闭锁程度以及同震破裂方式和地震危险性。
李平恩,廖力,奉建州,刘盼[2](2019)在《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应力演化与周缘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以巴颜喀拉块体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活动块体和边界断裂带的划分结果,引入深部三维速度结构,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青藏高原地区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测量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自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周缘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从库仑破裂应力角度研究了应力演化与强震的关系、强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构造加载对强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的发生可能与震源区总应力的增加有关.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增加,表明汶川地震对2013年芦山地震有促进作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7级以上强震序列对发生在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有延迟作用.
张庆云[3](2019)在《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大震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取同震形变和震源参数对服务抢险救灾决策意义重大。而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能够克服恶劣的天气环境,为地震形变信息快速获取提供了有效途径。联合地震形变与地震参数(如断层参数、震源机制解等)的震情综合研判能更好确定救灾重点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震后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目前,InSAR技术在地震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而对于静态形变与地震动力学过程的联合分析较少。如何突破传统遥感技术静态观测局限性,使雷达干涉技术服务于地震动力学研究,实现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的交叉,更加高效、快速获取地震震情信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InSAR技术,立足于地震应急的震害信息获取需求,主要研究了InSAR高精度形变场提取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包括:失相干恢复技术,地震三维形变场解算,基于InSAR形变场高精度断层滑动分布反演方法等。概述如下:(1)失相干是当前InSAR处理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形变场失相干容易导致极震区形变信息缺失。本论文分析了InSAR形变场失相干的不同成因,结合地震形变场的特殊空间形态,提出了一种顾及发震断层性质、形变场特征的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失相干恢复流程和方法,克服Kriging插值缺少断层性质约束的不足,提高了失相干恢复的可靠性。(2)InSAR技术可直接获取视线向形变信息,其轨道姿态决定InSAR对南北向形变不敏感,因而对地震造成的地表立体形变观测维度有限。本论文引入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基于InSAR技术进行高精度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提升InSAR在南北向形变的观测精度。针对只有SAR数据情况,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进行三维形变场解算;针对多源数据情况,对InSAR、GPS以及强震数据归一化处理,顾及形变、轨道误差对形变场影响建模定权,再用最小二乘方法获取高精度三维形变场。(3)当前InSAR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表形变观测,而与地震深部响应过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如何基于InSAR结果进一步探索地震深部构造与破裂过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建立了InSAR地表形变场与GPS、强震观测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发震断层运动模式反演方法,探讨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中的定权问题,并引入层次分析法给出合适的定权参数,基于改进的随机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静态地表形变场与地震波观测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获取断层滑动分布模型及震源机制解。并针对传统伪三维形变场(“视线向+方位向”分解)输入数据的误差会在震源滑动模型反演中不断积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真三维(垂直向+东西向+南北向)形变场约束的震源滑动反演改进方法,通过三维形变场约束获取高精度断层滑动分布模型,有效降低反演过程中模型参数的不确定度,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4)基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结果,探索了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的相关性;基于反演结果使用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模型进行区域地震动模拟,并经强震台站数据验证和约束,产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细节清楚的烈度模拟图,克服传统仪器烈度获取面临的台站密度稀疏、空间分布细节特征不显着等局限,为震情信息的快速研判提供参考依据。
薛艳,刘杰,刘双庆[4](2018)在《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W≥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1)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震强度低于板间地震。(2)74.1%的板间地震为逆断层错动,61.5%的板内地震为走滑型错动。(3)58次地震序列中,82.8%为主-余型,17.2%为多震型;与5级以上地震序列不同,巨大地震没有孤立型,其余震比较活跃;板内地震中,多震型占7.7%,而板间地震中多震型占20%。(4)对于主-余型序列,75%的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差为1.0~2.0级;震级差与主震震源错动类型有关,走滑型的震级差明显大于逆冲型;68%的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3天内,其次为10天左右与1个月左右; 49%的Dmax-aft(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不超过余震区长轴的1/3,31%的Dmax-aft为余震区尺度的1/3~1/2;最大余震的发生时间、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同主震断层错动类型间的关系不明显。(5)应用ETAS模型计算了46个序列参数后发现,b值、p值和a值均呈Beta分布,b值平均为1.164±0.211,p值平均为1.559±0.412,a值平均为1.673±0.911; p值和a值分布分散;对于不同的序列类型、震源错动类型及板内、板间地震,b值差异不显着;逆冲型序列p值明显大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板间地震序列a值明显小于板内地震;逆冲型序列a值明显小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这表明,与板内地震相比,板间地震具有较强的"余震激发余震"的能力;逆冲型破裂虽然会导致序列衰减较快,但触发次级余震的能力相对较强。(6)逆冲型巨大地震余震区长轴L的对数与主震震级MW间的拟合关系式为lg L=(-1.399±0.306)+(0.470±0.037) MW。
任天翔,程惠红,张贝,石耀霖[5](2018)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应力影响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地震的发生往往会引起周围区域形变场和应力场变化,且对临近断层上的应力状态也有影响.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大的MS8.1级地震.本文基于已有的滑动模型,建立了三维含地形高程的横向不均匀性椭球型地球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体力方法,分析了此次MS8.1地震产生的全球同震位移和应力场变化.与解析方法相比,该模型考虑了地形、Moho面起伏和地球介质横向不均匀性;与一般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相比,该模型考虑了地球曲率和椭率,合理地规避了有限块体模型假定边界位移为零所引入的误差.计算得出同震位移与GPS观测数据可以很好地吻合.据库仑破裂应力准则和震源参数,计算得出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发生造成了汶川、芦山、改则和当雄地震的发震断层上库仑应力增加,对这些地震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而造成玉树和德令哈地震发震断层上的库仑应力变化为负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些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此外,计算结果显示地球地形高程、介质非均匀性和椭率对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同震变化计算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地形和椭率造成的同震位移场相对误差约10%.
邵一席[6](2018)在《结合余震反投影成像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破裂过程》文中提出研究地震破裂过程对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震区的地质构造以及积极有效地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反投影方法是目前研究地震破裂过程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对于断层破裂尺度较大的地震,用单一震中进行时差校正的传统反投影方法,在结果上存在一些误差。因此,本文选用多震中的方法来进行校正,即利用余震与主震震中共同进行时差校正,减小因地球模型三维结构各向异性带来的影响,从而使成像结果更精确。本文利用2001年昆仑山地震的破裂过程来分析此方法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并考虑震区的大小、震级的强度以及记录的质量等因素,选取了它的一个Mw5.4余震,结合其主震震中对震区进行划分,得到左右两大震区,再基于传统反投影方法对两个震区分别进行校正。分别得到只利用单个主震震中以及余震震中校正的破裂过程与整体的能量分布以及同时利用两个震中进行校正的破裂过程成像结果与能量分布。并对比分析了利用多震中校正后对成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一震中校正,在距震中较小范围内,成像的结果在能量释放上以及破裂位置的成像上都比较符合实际破裂情况;而在距震中较远的范围内,出现能量收敛不好以及破裂位置偏移较大的情况;整体的能量分布与破裂带也存在较大的偏移。而利用主震与余震震中共同校正的结果,由于两个震中对震区进行了划分,使得整个震区的各个潜在震源点距各自对应的震中距离都不是特别的大,因此整体的成像结果在能量释放与破裂位置的成像上都更符合断层破裂的规律,尤其在原先距单个震中较远范围的震区,得到了相应震中的很好的约束,成像结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利用多个地震对震区进行划分,共同进行时差校正的反投影方法,相对于单一震中的时差校正,可有效提高地震破裂过程成像的准确度。
薛艳,刘杰,宋治平,黎明晓[7](2018)在《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较为显着的异常是:1970—2008年汶川地震前,从云南北部至甘青川交界形成规模巨大的5.5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区(或称环形分布);1970—1999年围绕龙门山断裂带形成5级以上地震背景空区,汶川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背景地震空区里;2001—2007年形成ML4.0以上地震孕震空区,震前1年孕震空区内部及其两端相继发生多次ML4.05.0地震,空区打破.上述地震活动增强区、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是大地震前普遍出现的现象.为对比分析,本文系统研究了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及邻区4次MS≥7.8级地震和全球10次MW≥8.0级地震前类似地震活动异常,并给出统计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增强区规模为8502700km,持续时间13—38年,增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增强区与余震区规模之比为2.37.7,其对数与主震震级呈负相关.背景空区长轴3001100km,持续时间10—32年,其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孕震空区长轴为370780km,持续时间1—7年,孕震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板内地震,构成增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构成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分别为5.0级和4.0级.而对于板间地震,构成增强区和背景空区的最低震级为6.0级或6.5级,构成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基于坚固体地震孕育模型,认为地震活动增强区的环形分布是由于震源区的破裂强度高于周围介质造成的,地震孕育过程中体应变的范围和强度存在逐渐增大和变小的过程,这是地震活动增强区出现三阶段特征的原因.从包体弹性理论可以推导出增强区尺度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增强区与震源体比值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存在线性关系.
曲均浩[8](2017)在《黏弹应力松弛及余滑作用下余震衰减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震后趋势判定和强余震预测是震后抢险救灾、次生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科学基础是对地震序列统计特征及余震活动机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本论文考虑主震破裂面不均匀性、应力加载及余震间应力相互作用,构建表征余震活动过程的物理概念模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复杂的余震活动过程。通过G-R关系及修改的大森公式,检测模拟输出与实际余震活动统计特征的吻合程度,以此作为进一步调整、优化模型参数的依据。在结果稳定性检验的基础上,开展余震活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探究典型震例余震活动时间演化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假定主震破裂面上残余凹凸体的破裂导致余震。残余凹凸体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尺度上符合自相似的分形分布,初始相对失稳强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由此生成一组具有N个残余凹凸体的数据集合。以岩石圈下部黏弹介质震后应力松弛或以速率强化区余滑过程作为导致残余凹凸体破裂的直接动力输入,以库仑破裂准则为失稳判据,每个凹凸体的失稳相当于1次地震事件,考虑凹凸体失稳对周边区域的应力加载,在不同的介质环境、残余凹凸体分布状况、力学加载条件及破裂准则条件下,模拟余震序列发生过程,生成包含时、空、强三要素的人工“余震”序列目录。在应力松弛、余滑以及应力松弛和余滑共同作用三种不同的应力加载条件下,分别随机模拟100次7.0级主震所导致的余震活动,结果显示:(1)单纯应力松弛作用条件下,修改的大森公式p值略低于天然地震序列的平均统计结果,但总体上已显现出实际余震活动的统计特征,表明应力松弛应是余震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尤其是震后长时期的余震衰减活动;(2)单纯余滑作用下,模拟序列计算的余震活动G-R关系b值、大森公式p值与实际余震活动统计特征相符合,但余震活动持续时间较短,因而余滑作用可能在震后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但若需模拟较长时间的余震活动,后期应有持续时间更长的应力加载;(3)应力松弛与余滑共同作用条件下,模拟所得余震序列G-R关系b值、大森公式p值符合实际余震活动的平均统计特征,且余震时序衰减、地震不均匀丛集等特征与天然余震活动类似。因而,在序列衰减初期,余滑加载可能起到主导作用,随震后离逝时间的增加,应力松弛可能发挥更重要作用。依据模拟结果,震后应力松弛和余滑的联合作用,是主震后余震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基于上述三种不同的应力加载方式,分别探讨应力松弛过程初始应力、黏弹介质弹性模量、黏滞系数以及与余滑作用相关的速率强化区域厚度、弹性模量、区域构造滑动速率、流变参数、主震破裂对速率强化区的应力扰动及残余凹凸体分形维数等主震破裂面介质及力学因素对余震活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除分形维数外,各种因素对余震活动持续时间、衰减快慢均有影响,其中黏滞系数、速率强化区域厚度、滑动速率对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影响作用最为明显;黏滞系数、速率强化区域厚度、滑动速率、流变参数及主震对速率强化区应力扰动强弱对余震衰减快慢具有控制作用,其余因素影响作用相对较弱。分形维数决定了残余凹凸体数据集合中大小残余凹凸体的比例关系,模拟产生的余震是按照设定规则在其中的抽样,因而分形维数与序列余震大小地震的G-R关系有关;从模拟结果看,应力松弛过程初始应力大小及主震对速率强化区域的应力扰动强弱对序列大小地震比例有一定影响,其余诸因素影响作用不甚明显。以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为例,基于本文理论研究成果及三次地震的实际观测资料,探讨主要控制因素对余震活动的影响,力图揭示三次地震在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和衰减快慢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的可能原因。唐山7.8级和昆仑山口8.1级地震震级相近、主震震源机制相似(均为走滑型地震),然而其余震活动却差别巨大。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唐山余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序列衰减较慢可能源于孕震区速率强化区域较厚、长期滑动速率缓慢(0.124mm/a)、下地壳黏滞性较强(黏滞系数较高,1.0×1019Pa·s)、主震应力降较低(1.24MPa)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昆仑山口西地震及附近区域,由于区域下地壳低密度物质上涌造成中地壳出现规模不等、相互不连通、厚度较薄的速率强化区域,并且该区域构造加载速率较快(1012mm/a)、黏滞性较弱而流动性较强(黏滞系数低,5.00×1017Pa·s)、主震应力降较高(18MPa)等诸因素,可能是导致昆仑山口西地震余震持续时间短、序列衰减快的主要原因。汶川8.0级地震与唐山、昆仑山口西两次地震主震震级亦相近,但彼此间余震活动存在较大差异。从余震活动影响因素角度考虑,龙门山断裂带相对缓慢的滑动速率(12mm/a)及震源区明显增加的中下地壳厚度(1020km),可能是控制汶川余震活动持续时间长和衰减缓慢的重要因素;相对较高的主震应力降(618MPa)是汶川地震震后短时间内余震序列快速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汶川地震实际研究结果为模型参数,余震活动的统计关系作为约束条件,模拟汶川地震序列活动,可得:汶川地区岩石圈下部黏滞系数在6.0×1018-7.0×1019Pa·s之间、余滑过程流变参数在0.58-0.64之间较为合理。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9](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冀战波[10](2014)在《新疆及邻近地区强震震源破裂过程与动态应力触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演了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MS6.8地震、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MS7.8地震、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2008年10月05日新疆乌恰MS6.8地震和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6地震5次2001年以来的6.5级以上强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分析。对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和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MS7.9地震,我们收集了前人的时空破裂过程结果。在七次强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其震后余震(特别是强余震)、区域中小地震活动性和远场中强地震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和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MS6.6地震的余震在断层面上投影结果显示,余震尤其是较大余震更多分布在主震破裂滑动位移量迅速减小或梯度大的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余震的发展没有随着时间在空间上有明显的优势方向和趋势。我们推测主震发生后由于介质不均匀性造成的震源区局部应力的积累和调整是余震发生的主要原因;除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破裂持续了140s外,其它6次地震破裂时间大多在20s40s之间,不同断层类型的地震主破裂时间没有太大区别;走滑性质的地震可能倾向于比其他性质地震有更多的子事件,构造环境可能对震源的破裂过程有影响;地震的破裂尺度与震级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2001年以来新疆及邻近地区7次强震在近场的余震震中的完全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大部分余震发生位置与库仑应力变化的正负区域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动态库仑应力变化和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大部分余震均有触发作用,而动态库仑应力变化远大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且其图像能更好的解释余震的分布。在远场,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接近于零,而动态库仑应力变化依然有可能触发地震活动,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对2008年10月5日乌恰MS6.8地震或有促进作用。2003年新疆巴楚MS6.8地震和2008年新疆乌恰MS6.8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显示,改变主震断层和接收断层三要素会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二、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
2.1 InSAR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及校正方法 |
2.1.1 残余轨道误差及校正方法 |
2.1.2 大气误差及改正方法 |
2.2 时序InSAR技术方法及基本原理 |
2.2.1 Stacking算法 |
2.2.2 SBAS算法 |
2.2.3 PS算法 |
2.3 震后形变场模拟原理 |
2.4 震间形变场模拟原理 |
第3章 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 |
3.1 InSAR数据与处理方法 |
3.2 长条带干涉图残余轨道和大气误差特点及去除 |
3.2.1 长条带干涉图残余轨道误差特点及去除方法 |
3.2.2 长条带干涉图大气误差及去除方法 |
3.3 昆仑山地震破裂带分段震后形变速率场计算与分析 |
3.3.1 T448 条带揭示的布喀达坂峰-太阳湖拉分阶区震后形变特征 |
3.3.2 T176 条带揭示的布喀达坂峰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
3.3.3 T405 条带揭示的库赛湖西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
3.3.4 T133 条带揭示的库赛湖东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
3.3.5 T90 条带揭示的昆仑山口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
3.4 东昆仑断裂带震后形变场整体形态及时空变化特征 |
3.4.1 大区域震后形变场整体分布图像及空间变化差异 |
3.4.2 大区域震后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
3.5 远近场震后形变衰减特征与动态演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过程与机制 |
4.1 昆仑山地震同震破裂模型 |
4.2 GPS和 InSAR联合的长时间尺度震后形变时间序列 |
4.3 震后形变机制模拟 |
4.3.1 运动学余滑与应力驱动余滑 |
4.3.2 粘弹性松弛模型 |
4.3.3 余滑和粘弹性松弛联合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昆仑断裂带大区域三维形变场及分段地震周期形变 |
5.1 数据和方法 |
5.2 大范围升降轨InSAR形变场结果及分析 |
5.3 大范围三维形变场提取和结果分析 |
5.4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二维震间-震后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
5.5 东昆仑断裂带断层滑动速率-闭锁深度、应变率空间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隐伏和多断层破裂事件同震-震后观测和模拟 |
6.1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滑动分布和应力触发关系 |
6.1.1 构造背景 |
6.1.2 数据和方法 |
6.1.3 九寨沟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 |
6.1.4 同震滑动分布及应力触发关系 |
6.2 花莲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与模拟 |
6.2.1 构造背景 |
6.2.2 数据和方法 |
6.2.3 花莲地震复杂的同震和震后形变 |
6.2.4 花莲地震同震断层模型、同震滑动和余滑分布空间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7.4 下一步研究设想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应力演化与周缘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 |
1.1 模型的建立 |
1.2 本构关系和材料参数 |
1.3 加载条件及模型可靠性检验 |
2 应力变化速率 |
3 历史强震序列模拟 |
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1 应力演化与强震关系 |
4.2 强震之间的相互关系 |
4.3 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应力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3)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同震形变测量技术 |
1.2.2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发展 |
1.2.3 反演结果的地震学应用 |
1.2.4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
2.1 D-InSAR技术 |
2.2 InSAR主要误差源 |
2.2.1 轨道误差 |
2.2.2 大气延迟误差 |
2.2.3 相位解缠误差 |
2.2.4 地形误差 |
2.2.5 失相干误差 |
2.3 同震形变场获取方法 |
2.3.1 D-InSAR获取LOS向同震形变 |
2.3.2 Stacking时序分析方法获取LOS向同震形变 |
2.3.3 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形变 |
2.3.4 MAI技术获取方位向形变 |
2.4 小结 |
第三章 同震形变场失相干恢复 |
3.1 失相干成因及其在干涉图上分类 |
3.1.1 失相干成因 |
3.1.2 干涉图上失相干分类 |
3.2 失相干恢复方法 |
3.2.1 基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失相干恢复方法 |
3.2.2 不同失相干类型的训练样本选取准则 |
3.3 失相干恢复震例与分析 |
3.3.1 简单形变场的失相干恢复 |
3.3.2 复杂形变场的失相干恢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高精度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 |
4.1 三维形变场解算原理 |
4.2 基于InSAR技术的三维形变场解算 |
4.2.1 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的三维形变场解算 |
4.2.2 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源数据三维形变场解算 |
4.3 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震例与分析 |
4.3.1 基于多种InSAR技术联合的三维形变场解算震例 |
4.3.2 基于最小二乘的多源数据三维形变场解算震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nSAR形变场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
5.1 震源理论与断层参数 |
5.1.1 震源理论 |
5.1.2 弹性位错理论 |
5.1.3 断层参数 |
5.2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算法及多源数据定权 |
5.2.1 随机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据定权 |
5.3 基于InSAR形变场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与分析 |
5.3.1 考虑断层几何性质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
5.3.2 多源数据约束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
5.3.3 三维同震形变场约束的断层滑动分布反演震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InSAR成果的地震学应用 |
6.1 基于滑动分布反演结果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
6.1.1 基于滑动分布反演结果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计算 |
6.1.2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的相关性分析 |
6.2 基于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模型的地震动模拟 |
6.3 基于InSAR成果的烈度模拟-以九寨沟地震为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目录完备震级讨论与地震序列的挑选原则 |
2 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 |
2.1 地震序列类型与主震破裂方式 |
2.2 最大余震与主震的震级差、时间差和震中距离统计 |
3 应用ETAS模型计算地震序列参数 |
4 余震区规模与主震震级间关系的统计 |
5 结论与讨论 |
(6)结合余震反投影成像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破裂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及反投影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地球物理背景 |
2.1 昆仑山地质地貌概况 |
2.2 昆仑山地质构造背景 |
2.3 昆仑山地区地球物理研究背景 |
第三章 方法与原理 |
3.1 反投影基本原理 |
3.2 数据与计算 |
第四章 昆仑山地震破裂过程成像结果 |
4.1 昆仑山地震破裂过程 |
4.2 地震破裂过程能量释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
引言 1 |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2 |
大震前地震活动共性特征分析 2.1 |
大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区与背景空区 |
(1) |
板内大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区 2.2 |
地震增强区 |
(或环形分布) |
大小与震级关系 2.3 |
背景空区与主震震级 2.4 |
孕震空区与主震震级 3 |
大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解释 3.1 |
地震活动增强区 |
(环形分布) |
的机理分析 3.2 |
地震活动增强区大小的力学分析 3.3 |
地震活动增强区与震源尺度之比的力学分析 4 |
结论与讨论 |
(8)黏弹应力松弛及余滑作用下余震衰减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余震活动物理概念模型构建 |
2.1 残余凹凸体几何尺度分布 |
2.2 残余凹凸体失稳强度 |
2.3 余震活动动力来源 |
2.4 应力加载方式及残余凹凸体失稳准则 |
2.5 残余凹凸体失稳对附近区域的应力扰动 |
2.6“余震”震级计算 |
2.7 小结 |
3 模型合理性检验 |
3.1 应力松弛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3.2 余滑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3.3 应力松弛和余滑共同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3.4 小结 |
4 黏弹应力松弛及余滑作用下余震活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4.1 震后应力松弛的初始应力影响 |
4.2 岩石圈下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 岩石圈下部黏滞系数的影响 |
4.4 速率强化区域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 速率强化区域厚度的影响 |
4.6 速率强化区域长期滑动速率的影响 |
4.7 速率强化区域流变参数的影响 |
4.8 主震对速率强化区域应力扰动的影响 |
4.9 残余凹凸体尺度分布参数的影响 |
4.10 小结 |
5 典型震例余震衰减特征的初步解释 |
5.1 唐山、昆仑山口西地震序列持续时间、衰减特征差异 |
5.2 唐山 7.8 级地震和昆仑山口西 8.1 级地震序列衰减特征主要控制影响因素的定性讨论 |
5.3 唐山、昆仑山口西地震序列模拟比较 |
5.4 汶川余震活动衰减特征初步解释 |
5.5 汶川地震序列初步模拟及基于模拟对汶川地区部分真实物理参数或参数分布范围的界定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S-01 应力松弛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S-02 余滑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S-03 应力松弛和余滑共同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S-04 应力松弛过程的初始应力 |
S-05 岩石圈下部弹性模量 |
S-06 岩石圈下部黏滞系数 |
S-07 速率强化区域弹性模量 |
S-08 速率强化区域厚度 |
S-09 速率强化区域长期滑动速率 |
S-10 速率强化区域流变参数 |
S-11 主震对速率强化区域的应力扰动 |
S-12 应力松弛作用下的余震活动模拟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
2.1.4地壳介质特性 |
2.1.5应力-应变环境 |
2.2玉树地震 |
2.2.1发震构造模型 |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
2.2.3地壳介质特性 |
2.2.4应力-应变环境 |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
2.3.1发震构造模型 |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
2.3.3地壳介质特性 |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
3.2地震破裂空段 |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
4.4晋南危险区(D4) |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
(10)新疆及邻近地区强震震源破裂过程与动态应力触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二章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及库仑应力计算原理 |
2.1 破裂过程反演原理方法 |
2.2 动态应力触发原理方法 |
第三章 新疆及邻近地区强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 |
3.1 2001 年 11 月 14 日昆仑山口西 MS8.1 地震破裂过程 |
3.2 2003 年 2 月 24 日新疆巴楚 MS6.8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
3.3 2003 年 9 月 27 日中-俄-蒙 MS7.9 地震破裂过程 |
3.4 2005 年 10 月 08 日巴基斯坦 MS7.8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
3.5 2008 年 3 月 21 日新疆于田 MS7.3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
3.6 2008 年 10 月 05 日新疆乌恰 MS6.8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
3.7 2012 年 6 月 30 日新疆新源-和静 MS6.6 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
3.8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强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1 2001 年 11 月 14 日昆仑山口西 MS8.1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2 2003 年 2 月 24 日新疆巴楚 MS6.8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3 2003 年 9 月 27 日中-俄-蒙 MS7.9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4 2005 年 10 月 08 日巴基斯坦 MS7.8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5 2008 年 3 月 21 日新疆于田 MS7.3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6 2008 年 10 月 05 日新疆乌恰 MS6.8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7 2012 年 6 月 30 日新疆新源-和静 MS6.6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 |
4.8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新疆强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其动态应力触发 |
5.2 动态应力触发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D]. 赵德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块体应力演化与周缘强震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李平恩,廖力,奉建州,刘盼.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1)
- [3]InSAR同震形变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张庆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4]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J]. 薛艳,刘杰,刘双庆. 中国地震, 2018(04)
- [5]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应力影响数值分析[J]. 任天翔,程惠红,张贝,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2)
- [6]结合余震反投影成像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破裂过程[D]. 邵一席.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J]. 薛艳,刘杰,宋治平,黎明晓.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 [8]黏弹应力松弛及余滑作用下余震衰减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D]. 曲均浩.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9]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
- [10]新疆及邻近地区强震震源破裂过程与动态应力触发应用研究[D]. 冀战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