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物[La(pic)_3(phen)_2]·CH_3C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氧簇化合物(Metal-Oxogen Clustes)作为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使得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热门方向。从元素组成上分类,金属-氧簇化合物主要可以分为:钼氧簇,钨氧簇,钒氧簇和铌氧簇等四大类。相比于其他三种金属-氧簇化合物,由于铌氧簇合成上的特殊性导致多铌氧簇的研究与发展均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尽管如此,铌氧簇合物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学家们的关注。本论文采用多种合成技术(水热、常温、以及水热常温相结合),合成了十八例多铌氧簇化合物。首先采用了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并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后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如:X-射线粉末衍射(PXRD)、元素分析(ICP)、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以及磁性分析等进一步对化合物进行了相应的表征分析。在基本表征测试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苯乙烯氧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和电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应用水热合成或水热与常温结合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六例结构新颖的铌氧簇合物(化合物1-6)。其中化合物1-5为Keggin型结构铌氧簇合物,而化合物6为一例具有{V4Nb6}结构的钒铌氧簇合物,且化合物1-4为首次合成。化合物1为Si为中心原子具有双Nb帽结构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化合物2是第一例V为中心原子具有双V帽的有机配体螯合帽原子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化合物3为稀有的四V帽1D链状铌氧簇合物。化合物4为具有双Sb帽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的二聚体。我们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光催化产氢以及苯乙烯环氧化的性能研究,并对化合物1作为光催化剂参与光降解Rh B染料的催化能力进行了分析。对于化合物3-6,我们主要研究了其作为苯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所含组分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和作用。K3[Nb2O2][H7Si Nb12O40]·16H2O(1)[Cu(en)2]9[(VNb12V1.69Nb0.31O42en0.31)2]·20.69H2O(2)K0.25[Cu(en)2]3.5[Cu(en)2(H2O)][VNb12V4O44][OH]2.25·2.25H2O(3)[Cu(en)2]3[Cu(en)2(H2O)]3[Cu(en)2(H2O)2]3{[Cu(en)2][Si Nb12Sb2O40]2}·25H2O(4)[Cu(en)2]2[Cu(en)2(H2O)2]4[Si Nb12V2O42]·7H2O(5)[Cu(en)2]3{[Cu(en)2][H2V4Nb6O30]}·12H2O(6)2.应用常温合成或水热与常温结合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五例具有铜-乙二胺(Cu-en)作为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中核铌氧簇合物(化合物7-11)。其中化合物7为具有18个壳层原子以及两个中心杂原子的类Wells-Dawson结构的杂多铌氧簇合。在化合物8中{B-Si Nb6O26}作为桥体连接了两个完整的{Nb6O19}使其呈现出一个类新月型的簇结构。化合物7和8的苯乙烯环氧化性质和电解水析氧(OER)性质被研究。化合物9-11的簇阴离子均为由三个Lindqvist结构的{Nb6O19}和一个环形结构的{Nb6O30}共同配位连接组成的{Nb24}类碗型簇。不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使得化合物9-11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对三个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染料、苯乙烯环氧化以及电解水析氧(O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Na12[Cu(en)2(H2O)2]5[H3(Si OH)2Si2Nb16O54]2·52H2O(7)K4[Cu(en)2(H2O)2]2[Cu(en)2(H2O)]2[Cu(en)2][Si Nb18O54]·16H2O(8)[Cu(en)2]9.75[Cu(en)2(H2O)]4[KNb24O72H9.25]2·36.5H2O(9)[Cu(en)2][Cu(en)2(H2O)]12[Cu(en)2(H2O)2]3[KNb24O72H7(H2O)2]2·99H2O(10)[K(H2O)4][Cu(en)2(H2O)2]5[Cu(en)2(H2O)]8.25[Cu(en)2]2[K0.5Nb24O72H7.75]2·115.31H2O(11)3.应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七例具有不同金属有机配合物的Keggin型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化合物12-18)。在化合物12中,其Keggin型簇结构与三个[Cu(en)2(H2O)]2+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相连接形成了一个三支撑的结构。化合物13具有两种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且其中的乙醇酸为乙酸分子原位一步氧化得到的。在化合物14中,同样含有两种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且其中的草酸配体为乙酸分子经过两步原位氧化得到的。化合物15只含有Phen一种含N有机配体,且在相邻的Cu-phen片段中存在着一种π···π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6中我们成功的首次将芳香酸作为有机配体引入到了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当中。在化合物17中,作为原料的烟酸分子发生了原位氧化,生成了羟基烟酸并作为有机配体参与到了化合物17的合成当中。化合物18是化合物12-18这一系列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中唯一一个Zn元素作为过渡金属中心引入的化合物,在簇阴离子和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类蟹型的簇结构。该系列化合物的性质部分测试还在进行中,在这里我们整理了化合物13和14的电催化传感以及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研究。[Cu(en)]0.75{[Cu(en)2(H2O)]3[H0.625Si W9Nb3O40]}2·14.5H2O(12)[Cu(2,2’-bpy)(H2O)]4[Cu(2,2’-bpy)(glc)]2{[Cu(2,2’-bpy)][HSi W9Nb3O40]}2·4H2O(13)[Cu4(2,2’-bpy)4(OH)4(H2O)2]{[Cu2(2,2’-bpy)2(ox)][HSi W9Nb3O40]}·3H2O(14){[Cu(phen)(OH)][Cu(phen)(H2O)]}4[H2Si W9Nb3O40]2·16H2O(15)[Cu(phen)(H2O)2]2{[Cu(phen)(H2O)]2(nic)}[Si W9Nb3O40]·7H2O(16)K[Cu(phen)(H2O)]6[Cu(phen)(hnic)]2[H0.5Si W9Nb3O40]2·14H2O(17)K2[Zn2(phen)(OH)]4[Si W9Nb3O40]2·7H2O(18)
姚志伟[2](2021)在《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文中认为手性稀土超分子由于其独特的圆偏振发光性质而广泛应用于手性光学信息存储、手性传感和手性光学成像等领域。然而,由于天然的手性源有限及合成路线繁锁等因素限制了对映体纯的稀土螺旋体的合成。因此本文通过手性传递策略构筑了两个系列光学纯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并对其结构和圆偏振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设计并合成了以二苯硫醚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L,与稀土离子和非手性辅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以摩尔比(L1:Ln3+:Phen=3:2:2)合成了外消旋体Ln2L3(Phen)2(Ln=Eu和Gd)。X单晶衍射证明Eu2L3(Phen)2是双核三股螺旋结构,光物理测试表明Eu2L3(Phen)2的发光量子产率为31%。同时,我们将手性膦氧作为辅配体(R/S-BINAPO)与配体和稀土离子以(L:Ln3+:R/S-BINAPO=3:2:2)的摩尔比进行超分子自组装。光谱和半经验量化计算表明手性辅配体的引入成功诱导了一对光学纯的双核稀土螺旋体的合成。基于β-二酮单元良好的敏化能力和螺旋体的手性放大作用,光物理测试表明Eu2L3(R/S-BINAPO)2的发光量子产率为34%,|glum|达到0.112。设计并合成了以联苯衍生物为间隔基的双-β-二酮配体L’,其与Ln3+离子以摩尔比2:1自组装形成双核四股外消旋体(HEt3N)2Ln2L?4。通过用手性抗衡离子胍盐1,3-双(R/S)-1-苯基乙基胍氢溴酸盐(R/S-BPG)代替非手性抗衡离子HNEt3+来诱导并分离手性螺旋产物。光谱表明了一对对映体纯的稀土配合物的成功构筑。此外,圆二色谱和圆偏振发光光谱进一步证明溶液中存在稳定的基态和激发态手性。光物理测试表明(R/S-BPG)2Eu2L’4的发光量子产率为51%,|glum|达到0.105。以上结果表明手性辅配体和抗衡离子传递策略可以有效地构筑具有良好圆偏振发光性能的材料。
仇亚茹[3](2020)在《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多功能电子器件材料已成为该领域当前的热门话题。具有磁性双稳态的配合物是实现分子集合体作为新的分子开关、分子传感器和光信息存储的理想分子体系,因此设计合成新型双稳态磁性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电子状态响应的外界条件的差异,双稳态分子基磁性材料主要分为自旋转换材料和分子纳米磁体。本论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自旋转换材料中的自旋交叉配合物和分子纳米磁体中的单离子磁体(尤其是Co Ⅱ单离子磁体)。我们引入了一系列多功能基元(如:四硫富瓦烯、萘四酰二亚胺、三苯胺等),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席夫碱配体和双齿或者多齿桥联配体,通过自组装获得了16例结构新颖和性能特殊的配位聚合物,并在合成、晶体结构、氧化还原活性、磁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成果如下:一、基于配体调控的Fe 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我们选用了四种不同的反应前驱体[Fe Ⅱ(L1-4)(Me OH)2](H2L1=3,3’-((1,2-phenylene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bis(pentane-2,4-dione),H2L2=diethyl 2,2’-((naphthalene-2,3-diyl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2E,2’E)-bis(3-oxobutanoate),H2L3=diethyl 2,2’-((1,2-phenylene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 ene))(2E,2’E)-bis(3-oxobutanoate),H2L4=diethyl 2,2’-(((4,5-difluoro-1,2-phenyl ene)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2E,2’E)-bis(3-oxobutanoate)),与双齿配体4-abpt(3,5-di(pyridin-4-yl)-4H-1,2,4-triazol-4-amine)自组装,成功制备了四例新颖的Fe Ⅱ配合物,[Fe Ⅱ(L1)(4-abpt)](1),[Fe Ⅱ(L2)(4-abpt)](2),[Fe 2Ⅱ(L3)2(4-abp t)·Me OH]·[Fe Ⅱ(L3)(4-abpt)](3),[Fe 3Ⅱ(L4)3(4-abpt)2·H2O](4)。在这些配合物中,配体4-abpt成功地取代了前驱体[Fe Ⅱ(L)(Me OH)2]中的甲醇分子,四者均是一维链状结构。其中心Fe Ⅱ离子处于{Fe N4O2}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席夫碱配体(两个氮原子,两个氧原子)位于赤道平面,两个吡啶氮原子占据八面体的轴向位置;每个Fe Ⅱ离子与末端的吡啶氮原子分别相互连接形成···Fe-py-Fe-py···交替的一维链状结构。磁性测试结果表明,1始终处于低自旋,2是顺磁性材料,3具有一步自旋转换(自旋转换温度T1/2=115 K),4呈现两步自旋转换(自旋转换温度T1/2=188 K和95 K)。导电测试表明,配合物1-4呈现一定的导电行为。变温磁化率和变温电导率的测试结果表明,自旋交叉和导电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在一个Fe Ⅱ体系中,自旋交叉和电导率相互作用的研究为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二、含四硫富瓦烯基元的Fe 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在本章,我们引入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四硫富瓦烯(TTF)基元,设计、合成了六种不同的反应前驱体[Fe Ⅱ(L)(Me OH)2](H2L1,H2L3,H2L4,H2L5=diethyl2,2’-(((4-fluoro-1,2-phenylene)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2E,2’E)-bis(3-ox obutanoate),H2L6=diethyl 2,2’-(((4,5-dibromo-1,2-phenylene)bis(azanediyl))bis(me thanylylidene))(2E,2’E)-bis(3-oxobutanoate),H2L7=diethyl 2,2’-(((2-(4,5-bis(meth ylthio)-1,3-dithiol-2-ylidene)benzo[d][1,3]dithiole-5,6-diyl)bis(azanediyl))bis(methan ylylidene))(2E,2’E)-bis(3-oxobutanoate)),与四齿桥联配体TTF-(i-ql)4(4,4’,5,5’-te tra(isoquinolin-6-yl)-2,2’-bi(1,3-dithiolylidene))和bpy(4,4’-bipyridine)自组装,成功制备了六例新颖的Fe Ⅱ配合物,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的[Fe Ⅱ(LSchiff-base)(TTF-(i-ql)4)0.5]n(5-9)和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Fe Ⅱ(L7)(bpy)]n(10)。这些配合物均通过了基础的测试表征。热重分析测试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其热稳定温度可以达到200℃。单晶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5-9中,配体TTF-(i-ql)4成功地取代了前驱体[Fe Ⅱ(L)(Me OH)2]中的甲醇分子,其中Fe Ⅱ处于{Fe N4O2}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席夫碱配体L1位于赤道平面,桥联配体TTF-(i-ql)4占据八面体的轴向位置,都是二维网状结构;磁性测试结果表明,5-9均呈现渐变型的不完全自旋转换,自旋转变温度都在350 K左右。部分配合物(5和6)的固体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都很好地保持了配体的氧化还原活性。而配合物10是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10中每个Fe Ⅱ离子与吡啶氮原子相互连接形成··Fe-py-Fe-py···交替的一维链状结构,相邻平行链之间通过S···S弱作用形成梯子。此外,相邻的一维链状结构通过分子间的弱作用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10的变温磁化率测试表明,该配合物的降温和升温曲线不重合,自旋转变温度在室温附近,分别为T1/2↓=326.6 K,T1/2↑=334.7 K,热滞回曲线的宽度为8.1 K。配合物10的介电和导电测试证明了自旋交叉与介电、导电之间的耦合作用,这一现象归因于高温下四硫富瓦烯基元的弯曲。此外,固体电化学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很好地继承了配体的氧化还原活性。三、含萘四酰二亚胺基元的Fe 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本章中,我们引入了另一个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基元,萘四酰二亚胺(NDI),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前驱体[Fe Ⅱ(L)(Me OH)(H2L1=3,3’-((1,2-phenylenebis(az 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bis(pentane-2,4-dione),H2L3=diethyl 2,2’-((1,2-phen yl enebis(azanediyl))bis(methanylylidene))(2E,2’E)-bis(3-oxobutanoate)),与氧化还原性的双齿桥联配体NDI-py(di(4-pyridyl)-1,4,5,8-naphthalenetetracarboxy diimide)自组装,制备了两例一维链状的Fe Ⅱ配合物[Fe Ⅱ(L1)(NDI-py)]n(11)和[Fe Ⅱ(L3)(NDI-py)]n(12)。在这两个配合物中,配体NDI-py成功地取代了前驱体[Fe Ⅱ(L)(Me OH)2]中的甲醇分子,两者均是一维链状结构;其中心Fe Ⅱ离子处于{Fe N4O2}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席夫碱配体(两个氮原子,两个氧原子)位于赤道平面,两个吡啶氮原子占据八面体的轴向位置;每个Fe Ⅱ离子与末端的吡啶氮原子分别相互连接形成···Fe-py-Fe-py···交替的一维链状结构。我们详细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学、磁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磁性测试结果表明,11是顺磁性材料,12呈现出完全的自旋转换性质(自旋转换温度T1/2=300 K)。同时,也探讨了磁构效关系,配体的差异会导致金属中心配位环境的差异,从而引起磁性性质的变化。四、含三苯胺基元的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本章中,我们又引入了一个功能性基元(三苯胺),设计、合成了三齿桥联配体——m-NPy3(tris(4-(pyridin-3-yl)phenyl)amine),并且采取溶剂热和柱层策略成功合成了四种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m-NPy3)(NO3)2]n(M=Co 13,Ni14,Zn 15)和[Co(m-NPy3)(TPA)0.5Cl·CH3OH]n(TPA=bidentate terephthalic acid)(16)。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配合物13-15是同构的,其分子式为[M(m-NPy3)(NO3)2]n(M=Co 13,Ni 14,Zn 15),都是二维网状结构。金属中心Co Ⅱ离子是七配位的,其中四个氧原子两两分别来自于NO3─离子,三个氮原子来自于三个独立的m-NPy3配体,配体的三苯胺核心呈螺旋桨状的构型。水平方向上,金属中心Co Ⅱ离子通过与配体m-NPy3相互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其中存在的两两相连的m-NPy3二聚体有交错垂直排列,该一维链状结构包含有一系列的小孔,最短的孔径距离为10.60?。而竖直方向上,每一个一维链状结构有配体m-NPy3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二维网包含更大的孔隙,该孔的最小距离是15.04?。这些二维网状结构相互渗透形成三维结构。配合物14和15在二维平面上具有相似的结构,但孔径不同。其孔径尺寸分别是13.93?和14.13?。具有三维结构的配合物16既可以通过“一锅法”获得,也可以由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配合物13通过单晶到单晶(SC-SC)的转变获得。配合物16中的金属中心Co Ⅱ离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其中两个氧原子来自于采取双齿配位的对苯二甲酸配体,三个氮原子来自于三个独立的m-NPy3配体,一个氯原子来自于Co Cl2·6H2O。与13不同的是:16包含两种不同尺寸的孔隙结构,最小孔径分别为9.89?和14.29?。但16的二维结构中,它的每一个孔隙结构的最小孔径都比13的小,这可能是“支柱”——对苯二甲酸的存在导致的。我们研究了上述材料的稳定性、光谱特性、电化学活性以及磁性等性质,并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动态磁行为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固相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三苯胺的氧化还原活性在这四个配合物中仍然存在。与配合物13相比,16的第一个氧化峰降低,出现在0.14 V。磁学研究表明,配合物13和16均表现出场诱导的慢弛豫行为。此外,配合物16的磁学性质优于13。虽然两者有相同的磁性中心,Co Ⅱ离子,但13的Co Ⅱ离子是一个扭曲的七配位的Co Ⅱ离子离子,16的Co Ⅱ离子是一个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不同的配位环境可能是导致其磁特性不同的重要原因。
岳增慧[4](2020)在《镧锕金属配合物组装机理及其拓展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能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出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而如何实现前期矿物资源的绿色有效地获取、完善乏燃料后处理流程、从环境体系快速富集放射性核素是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镧锕元素配位化学贯穿整个核能化学的始终,不管是矿物开采、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镧锕元素的分离还是环境体系中锕系元素的迁移,都是基于金属与配体之间相互配位形成特定配合物的理念。因此从分子、原子和电子水平上探究镧锕金属—配体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配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能为解决核燃料循环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此外,镧锕元素本身具有丰富的配位方式和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形成结构多样的功能性配合物在催化、离子交换、荧光和单分子磁性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从研究镧锕元素配合物组装机理出发,以锕系元素(IV和VI价态)和镧系元素(III价态)为主要研究对象,选用氟离子、硫酸根离子、TPTZ分子为配体,通过调控反应酸碱度和抗衡离子,利用水热法或者溶剂热的方法合成结构新颖的镧锕元素晶体配合物。系统的研究了配合物结构组装机理,并且实现了配合物在离子交换、光催化和可调谐荧光发光材料方面拓展应用的探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含镧锕元素的单分子结构配合物,其中包括具有三种不同结构的14种稀土单分子配合物,Ln(TPTZ)(NO3)3CH3CN(LnTPTZ-1,Ln=Pr和Nd)、[Ln(TPTZ)(NO3)3(H2O)]·CH3CN(LnTPTZ-2,Ln=Pr–Er)和[Ln(TPTZ)(NO3)3(H2O)]·2CH3CN(LnTPTZ-3,Ln=Tm–Lu)以及2种钍和铀酰单分子配合物Th(TPTZ)(NO3)4(CH3OH)·CH3OH(ThTPTZ)和UO2(TPTZ)(NO3)2(UTPTZ),系统的探究了配合物之间的配位周期律和可调谐光致发光效应。基于2,4,6-三-α-吡啶基-1,3,5-三嗪(TPTZ)是一种具有三齿的半孔径配体并且在吡啶和三嗪环上具有三个邻位N原子,该配体与f-元素离子自组装成单分子零维拓扑结构。由于镧系元素收缩的影响,镧系元素配合物配位周期律体现在单位晶胞尺寸和同构结构的Ln–O/N键长的减少,这种现象在整体拓扑结构之间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此外,由于TPTZ配体和铀酰离子之间的空间位阻和电荷排斥作用导致UTPTZ的铀酰结构Oyl≡U≡Oyl单元弯曲程度极高,六角形双锥体的配位环境发生畸变。ThTPTZ相比UTPTZ配合物具有更大的配位数和更长的Ln–O/N键长。利用EuTPTZ-2和TbTPTZ-2的同构性,通过微调EuxTb1-xTPTZ-2混合物中Eu/Tb的摩尔比例,能够产生多色光致发光的现象。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实现了此类材料从绿色到黄色再到红色的多色光致发光,并且在色度坐标与颜色可调性上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选择碱金属离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合成一系列四价态铀硫酸盐配合物探究了抗衡离子对四价态铀硫酸盐配合物的整体拓扑结构和铀金属团簇成核的影响。在保证一致的合成条件下,从含有氧/羟基UIV硫酸盐低聚物结构分析显示,Na+和Rb+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六核[U6O4(OH)4(H2O)4]12+零维离散团簇的形成,而半径较大的Cs+离子仅能够促进具有三核[U3(μ3-O)]10+中心团簇的二维层状低聚物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团簇聚合数目与碱金属离子水合焓呈正相关,具有较大水合焓的碱金属阳离子能够合成具有更多团簇核数的水合配合物。而随着酸度的增加,从含有氧/羟基桥连的六聚体和三聚体的KUIVSO4-2、RbUIVSO4-2和CsUIVSO4-2结构转变为以单体或者二聚体为中心的KUIVSO4-1、RbUIVSO4-1和CsUIVSO4-1结构,这阐明了在水介质低酸度条件下UIV离子水解和聚合行为。研究结果拓展了抗衡离子在配合物合成中起到的作用,首次表明抗衡离子不仅能够影响配合物整体的拓扑结构而且还影响UIV离子聚合结构,为UIV的成核机理提供了新的解释。(3)选用一系列四烷基铵根抗衡离子,探究了其对铀酰配合物结构调控和铀酰配合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在ThF4和UF4存在的反应体系中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四烷基铵根阳离子表现出对铀离子的选择性络合。因此利用四烷基铵根阳离子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6种铀酰氟氧化物晶体,其中包括三维结构(MeUF)、二维层状结构(EtUF-1、PrUF、BuUF-1和BuUF-2)和一维链状结构(EtUF-2)。层间距可调的层状铀酰氟氧化物在选择性吸附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uUF-2能够有效地去除亚甲基蓝离子(MB+),在24 h内去除率可以达到94.5%。而基于空间排阻效应和阴离子骨架属性,BuUF-2对具有特异性尺寸的阳离子MB+实现了选择性吸附。对于MOF材料而言,已经证明了其对有机污染物吸附具有物理尺寸和电荷的依赖性,但在这方面对于二维层状材料的研究却很少见。此外,由于EtUF-1、EtUF-2、PrUF和BuUF-2材料还展现了优越的光催化降解MB+的作用,在紫外光辐射下可以极大的加快溶液中的MB+的降解速率。本工作将层状铀酰氟氧化物的层间距离可调性与铀酰离子的光氧化性能相结合,实现了该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离子的高效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双功能应用。
张梦娟[5](2019)在《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含氮杂环硫醇铜(Ⅰ)配合物不仅具有新颖多样的结构,而且在半导体材料、荧光、生物医药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催化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被化学工作者关注,这类配合物具有可见光吸收、荧光寿命长等特点,是潜在的光敏剂,人们对它们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也很少;在部分2-巯基嘧啶基金属簇合物中,2-疏基嘧啶配体往往只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另外一个氮原子没有配位,是潜在的配位原子,可以与外加金属离子配位,而此类簇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自组装鲜有报道。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氮杂环硫醇铜簇合物,研究了它们催化氢转移及其介导的偶联反应;以部分簇合物为光敏剂,实现了可见光诱导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或者还原自偶联反应、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还原反应和芳香硼酸的氧化轻基化反应。以[Cu6(dmpymt)6](Hdmpmt=4,6-dimethylpyrimidine-2-thiol)作为前驱体,与 CuI 或(Ph3P)CuI 自组装得到两个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在可见光下,该MOFs可以高效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主要结果简述如下:一、以氮杂硫醇Cu(Ⅰ)簇合物[Cu6(L)6](L=Hpyt(pyridine-2-thiol)(1a),Hdmpymt(4,6-dimethylpyrimidine-2-thiol)(1b),Hbtt(2-benzothiazolethiol)(1c),Hqlt(quinoline-2-thiol)(1d),Hmnee(2-mercapto-nicotinic acid ethyl ester)(1e),4-Hphpymt(4-phenylpyrimidine-2-thiol)(1f),4,5-Hdiphpymt(4,5-diphenylpyrimidine-2-thiol)(1g),[Cu6(4,6-diphpymt)6](4,6-Hdiphenylpyrimidine-2-thiol)(1h),Hmtpmt(5-methyl-4-(p-tolyl)pyrimidine-2-thiol)(1i))和[Cu3(pymt)3]n(Hpymt=pyrimidine-2-thiol)(1j)为催化剂,20%NaOH为碱,异丙醇为溶剂和氢源,这些簇合物可以催化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还原反应,高收率地得到相应的不饱和醇。机理研究表明,反应的区位选择性是由体系中原位生成的Cu-H/NH(SH)双氢物种调控的。二、以含氮杂环硫醇Cu(Ⅰ)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诱导下,可以实现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或者还原自偶联反应,高产率的得到一系列一级醇、二级醇和频哪醇,并实现了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反应制备不饱和醇。三、以[Cu6(dmpymt)6](1b)作为前驱体,与CuI和(Ph3P)CuI自组装,分离得到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Cu6(dmpymt)6]2[Cu2(μ-I)2]4(CuI)2}n(1k)和{[Cu6(dmpymt)6]2[Cu2(μ-I)2]4}n(1l)。在蓝色 LEDs 下,MOFs 1k 和 1l 可以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ADD),制备醛或酮,此体系具有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MOFs 1k和1l的催化活性分别是1b的1.58和1.63倍,经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四、在 120℃ 下,CuX(X=Br,I)与不同当量的 5-phenylpyrimidine-2-thiol(5-phpymtH)发生溶剂热反应,得到了一个六核簇合物[Cu6(μ3-5-phpymt)6](1m)、两个四核的簇合物[{(Cu2Br)(μ-5-phpymtH)}(μ3-5-phpymt)}]2(1n)和[Cu2(μ-5-phpymtH)(μ-5-phpym)(μ3-I)]2(1p)、两 个 二 维 聚 合 物[Cu4(μ5-5-phpymt)2(μ-Br)2]n(1o)和[Cu6I2(μ4-I)2(μ4-5-phpymt)2]n(1q)。CuX(X=Br,I)和5-phpymtH的比例及卤素阴离子的种类均对5-phpymt配位方式与铜离子的配位环境、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室温条件下,化合物1m不仅可以作为检测非质子性溶剂中的氢键给体物种的荧光探针,还可作为基于酸碱调控的荧光开关材料。在可见光下,化合物1m-1q催化芳香硼酸发生氧化羟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酚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1q的催化活性最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五、[Zn(dmpymt)2]n与Ni(NO3)2·6H2O反应得到的氮杂硫醇镍(Ⅱ)化合物[Ni(dmpymt)2]6(1s),可以催化一级醇与二级醇的交叉偶联反应,通过反应条件的调控,选择性地制备α,β-不饱和酮、α-烷基酮或β-烷基化的二级醇。反应体系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该催化体系还可以延伸至二级醇与2-氨基苄醇的交叉偶联脱氢环化反应制备喹啉衍生物。
尹成玲[6](2019)在《含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调控》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单分子磁体的慢弛豫和在高密度信息存储和量子计算领域的潜在应用,单分子磁体在分子基磁性材料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单分子磁体的深入研究主要是探索影响能垒Ueff和磁阻塞温度TB的主要因素。为此,人们将具有大的各向异性的4f稀土金属和具有大的基态自旋的3d过渡金属结合起来旨在合成优异性能的金属配合物。然而大多数镧系单分子磁体在零场下仍然存在快速的磁化量子隧穿效应(QTM),而磁化量子隧穿往往会影响能垒的大小和弛豫时间的长短。到目前磁化量子隧穿已经成为了合成较好性能单分子磁体最大的障碍。压制磁化量子隧穿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改善镧系金属中心的对称性;其二是增强金属中心的磁交换作用。3d-4f单分子磁体的合成给研究者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促使人们不断探索以合成优异性能的单分子磁体。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分子磁体研究背景,概述了几种不同种类的3d-4f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合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3d-4f单分子磁体并对其进行表征。本论文主要概述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背景做简单的介绍,包含研究方法和发展瓶颈,并对近些年合成的几种类型的3d-4f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的阐述,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合成的五个Zn-Ln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和研究。化合物Zn4Ln2(Ln=Dy 1,Tb 2,Gd 3,Ho 4)为同系物,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1-4在合成过程中,配体原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另外的配体并参与配位。化合物1与化合物2-4在结构上外围的中和离子不同,化合物2-4的外核有一个对称无序的[Zn N3Cl3]2-单元,而化合物1外围则是两个Cl-离子。我们对化合物1-3进行了磁性表征,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τ=τ0exp(Ueff/k T)]拟合得到化合物1和2的在不同外加场下的能垒分别为30.66 K和8.87 K,然而考虑多弛豫过程τ-1=τQTM-1+CTn+τ0-1exp(-Ueff/k BT)拟合得到化合物1和2的能垒分别为22.4 K和2.4 K。对化合物3进行磁性测试证明了化合物3内部的Gd离子是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通过完全自主空间自洽场计算了化合物1和2的能垒分别为93.4 cm-1和177.4 cm-1,高于拟合得到的能垒(Ueff=30.66 K对于1以及8.87 K对于2),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计算引入了总的耦合常数(Jtotal=Jdip+Jexch),并计算得出了化合物1和2的耦合作用分别是反铁磁和铁磁的。同时也通过计算得出了化合物1和2的主磁轴方向分别指向Dy1-O5和Tb1-O6,并分析了两个化合物主磁轴指向不同的原因。化合物5为Zn2Dy2结构,在配位过程中有两种混合配体参与了配位,丰富了Zn-Ln金属配合物体系。第三章是对合成的三个Fe 2ⅢLn2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和研究。本章使用多齿席夫碱和三乙醇胺两种混合配体得到了一系列的Fe 2ⅢLn2金属配合物(Ln=Dy 6,Tb 7,Gd 8)。通过对化合物6的磁性分析测试表明交流磁化率具有频率依赖的虚部信号,这表明化合物6具有单分子磁体的行为,然而无论是否存在外加磁场,化合物6的交流磁化率均未出现峰值,因此我们使用公式ln(χM″/χM′)=ln(ωτ0)+Ea/k BT,求出化合物6能垒的平均值为6.86 K,τ0=3.92×10-7s。第四章合成了四个Co 2ⅢLn2金属配合物(Ln=Dy 9,Tb 10,Ho 11,Gd 12,)和一个Co2Na(化合物13)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Co 2ⅢLn2金属配合物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是多齿席夫碱配体和刚性配体2,6-吡啶二甲醇混合配体。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9具有频率依赖和温度依赖的信号,因此具有单分子磁体的行为。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拟合化合物9的在零场下的能垒为46.42 K(在2000 Oe直流场下63.95K),通过多弛豫过程的公式τ-1=τQTM-1+CTn+τ0-1exp(-Ueff/k BT)对其进行全程拟合,得到零场下的能垒为Ueff=40.09 K(在2000 Oe下的能垒47.86 K)。化合物13是异核的Co2Na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尽管加入了4f稀土盐,然而4f金属没有参与配位,反而是3p金属Na参与了配位。
韩静瑜[7](2019)在《无机—有机杂化锡和砷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材料研究领域中,金属硫属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第14和15族金属硫属化合物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类有巨大潜力的功能材料,它们在光催化、磁性能、光致发光以及半导体材料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水热或溶剂热法具有反应设备简单、反应温度低、节约能量并且晶体生长完美等优点,已经成为制备金属硫属化合物的主流方法。因为金属硫属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合成条件,因此可以改变溶剂种类、配体种类或引入不同的有机胺作为模板剂,通过模板剂的导向作用,影响MQ3(M=Sb,As)和MQ4(M=Ge,Sn,As,Sb)等基本结构单元聚合和自组装方式,生成不同组成和结构的[MxQy]n-聚合离子。本文在M/Q(M=Sn、As;Q=S、Se)溶剂热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的金属和配体,通过改变溶剂、反应条件及合成方法等,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无机-有机的锡和砷硫属化合物,研究结果如下。一.溶剂热条件下在反应体系Ln2O3/Sn/S中引入了第三金属Ag,以镧系金属配离子[Ln(en)4]3+为结构导向剂,在en溶剂中首次合成了结构新颖复杂的新型有机杂化三元银锡硫化合物[Hen]4[Ln(en)4]2[Ag6Sn6S20]·3en(Ln=Er(1),Tm(2),Yb(3))。三个化合物的特征是具有相同的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三元[Ag6Sn6S20]10-阴离子簇。在该阴离子[Ag6Sn6S20]10-簇中,六个SnS4四面体和六个AgS3平面三角形通过共边连接在一起,且六核Ag6S6被两个Sn3S10单元包围。实验说明该体系中金属Ag(Ⅰ)的加入,不仅可以形成新颖的Ag-Sn-S三元阴离子结构,同时也改变了 SnS4四面体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相互聚合的方式。而在Ln2O3/Sn/Se体系中,同样加入亲硫金属Ag,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得到二元锡硒化合物[Ln2(en)6(μ2-OH)2]Sn2Se6(Ln=Er(4),Yb(5))。亲硫金属 Ag 对 Ln2O3/Sn/S 和Ln2O3/Sn/Se体系的合成具有不同的影响。常温下空气氛围中,以化合物1、2和4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结晶紫(CV)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可见光照射2.5小时后,化合物1、2和4对CV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86.7%、82.3%和35.1%。相比于二元金属结构化合物4,具有三元金属结构的化合物1和2对CV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更强。二.含过渡金属的TMCl2/Sn/Q(Q=S,Se)反应体系合成方法研究中:(1)改变了传统以单一的螯合胺溶剂为反应介质的溶剂热合成法,本文以混合胺tren和tatda作为反应介质,首次合成了具有T3型超四面体簇结构的化合物[Mn(tren)(H20)][Mn(baen)]3Mn4Sn6S20·9H2O(6),该化合物为第一个含金属配离子的[Mn4Sn6S20]8-T3超四面体阴离子簇结构。T3簇[Mn4Sn6S20]8-由SnS4和MnS4四面体通过共角连接形成,其中SnS4四面体占据T3簇的四个顶角位置。在相同条件下用Se替代S作为反应原料,则得到二元锡硒化合物[Mn(baen)]2Sn2Se6(7)。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化合物6分别对有机染料结晶紫(CV)和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见光光照2.5小时后,对CV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2%,而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在可见光照射5小时后依然不到40%,化合物6对CV表现出较高的催化选择性。(2)改变了传统以螯合胺为反应介质的溶剂热合成法,在胺溶剂中加入CH3OH作为主要反应介质,即以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含有双齿μ-Sn2S6配体的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Mn(tren)}2(μ-Sn2S6)](8)、配合物[{Zn(tren)}2(μ-Sn2S6)](9)和配合物[{Mn(tepa)}2(μ-Sn2S6)](10)。它们结构中的阴离子μ-Sn2S6作为二齿桥连配体均通过反式末端S原子连接两个过渡金属配离子。合成实验表明甲醇的加入对晶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3)同样改变传统溶剂热反应介质,以C2H5OH和C2H5OH/PEG-200(PEG=polyethylene glycol)醇类溶剂为反应介质,对反应体系TMCl2/Sn/Se/en(TM=Mn,Fe,Zn,Ni)利用醇-溶剂热合成法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C2H5OH为溶剂,合成了多硒锡硒化合物[TM(en)3]Sn3Se6(Se2)(TM=Mn(11),Fe(12),Zn(13))及含有结构新颖的 1-D 结构 Z 字形链[Sn6Se13(Se2)]n2-的多硒化合物[Ni(en)3][Sn3Se6.5(Se2)0.5](14)。化合物11-13的结构特征是含有新颖的2-D[Sn3Se6(Se2)]n2n-阴离子层,它呈现出特殊的心型形状,通过层与层的有序排列从而产生一系列纳米级孔道。相同的条件下,以C2H5OH/PEG-200为反应介质时,成功制备出新颖的多硒化合物[TM(en)3][Sn(Se4)3](TM=Mn(15),Fe(16),Zn(17),Ni(18))。多硒离子[Sn(Se4)3]2-呈0-D结构的花瓣形状,该阴离子结构中含有三个多硒螯合配体Se42-离子均与同一个Sn4+离子配位。在化合物15-18中,多硒[Sn(Se4)3]2-阴离子中所有的SnSe4环都处于半椅式构象。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化合物11、12、15、16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相比之下,化合物11和12较15和16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在2.5小时内对MB的光降解率分别达到86.5%和82.8%(15和16对MB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60.1%和71.5%)。PXRD测试表明化合物11和15在500℃热分解后的产物组成为SnSe2/MnSe(SM1和SM5),化合物12和16的热分解产物组成分别为SnSe2/FeSe(SF2)和SnSe2/Fe3Se4(SF6)。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当以SM1、SF2、SM5和SF6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2.5小时后几乎所有的MB都被降解,降解率达到近100%。热分解产物SM1、SM5、SF2和SF6均比它们热分解前的前驱体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化合物11、12、15和16可作为制备TM-Sn-Se三相高效催化剂的优良前驱体。三.(1)含过渡金属的TM/As/S(TM=Co,Cr)反应体系的研究中,以传统溶剂热法制备了含砷硫配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Co(peha)][Co(As3S3)2](19)、[Co(trien)(AsS3)](20)(水热法)以及[Cr(trien)(AsS3)](21)、[Cr(en)2(AsS3)](22)(胺溶剂热法)。化合物19具有与20-22明显不同的结构特点,化合物19的[Co(As3S3)2]2-阴离子簇结构中,As3S3单元同时利用As原子和S原子与Co2+离子配位;而化合物20-22中,AsS3仅利用S原子与Co3+或Cr3+离子配位。(2)改变传统溶剂热反应介质,以高活泼性和配位能力的肼(N2H4)为溶剂,利用肼-溶剂热合成法系统研究了 Mn/As/S体系,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具有多维结构的 Mn(Ⅱ)-砷硫聚合物[Mn(en)3]n[(N2H4)2Mn6(μ6-S)(μ-N2H4)2(μ3-AsS3)4]n(23)、[N2H5]n[{ Mn(μ-N2H4)2(μ-AsS4)}·0.5en]n(24)、[Mn(μ-trien){Mn2(μ-N2H4)(μ3-AsS3)} 2]n(25)、[{Mn(N2H4)}2([μ-N2H4)2{Mn(μ-N2H4)2(μ-AsS3)2}]n(26)、[Mn3(μ-N2H4)6(μ3-AsS4)(μ2-AsS4)]n(27)和[Mn(NH3)6]n[{Mn(NH3)(μ3-AsS4)}2]n(28)。化合物23-28中通过μ-AsS3、μ-AsS4和μ-N2H4桥连配体对Mn(Ⅱ)的不同配位方式,形成从1-D到3-D结构的Mn-As-S聚合物,进而影响Mn(Ⅱ)之间相互作用。测定了化合物23、24和25的磁性质,对于化合物23,反磁化率1/χm对T曲线在100-300 K的温度范围内服从Curie-Weiss(居里-外斯)定律,其中C=5.42 cm3K mol-1且θ=-126.45 K。化合物24和25的反磁化率1/χm对T曲线均在50-300 K的温度范围内服从Curie-Weiss(居里-外斯)定律,其中C=4.51 cm3 K mol-1 且 θ=-19.85 K(24);C=4.46 cm3K mol-1且 θ=-7.47 K(25)。由化合物23、24和25的χm和χmT对温度T的磁化率曲线分析判断可知,三个化合物分子中均存在反铁磁性(AF)相互作用且化合物23显示出比化合物24和25更强的反铁磁耦合相互作用。四.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1-28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光吸收性能、光催化性能以及磁性等。
王思远[8](2019)在《咪唑、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Ⅵ/Ⅴ/Ⅳ)配合物化学模拟铁钼辅基钼配位环境》文中提出固氮酶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将氮气还原为生物可利用氮资源的金属酶。笼状的MoFe7S9C(R-homocitrate)(N-his)簇是固氮酶中铁钼辅基的活性位点,其中钥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被三个硫原子,一个组氨酸残基中咪唑基的氮原子和两个高柠檬酸中的氧原子所占据。高柠檬酸通过α-烷氧基和α-羧基与钼配位,α-烷氧基可能质子化为α-羟基。铁钼辅基中组氨酸残基中的咪唑基与钼单齿配位。高柠檬酸和钼是在最后一步插入铁钥辅基前体。R-高柠檬酸的长而灵活的CH2CO2与咪唑的NH基可以形成氢键,这在氮气还原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柠檬酸和咪唑两种配体可能对固氮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相关α-羟基羧酸和咪唑混合配体钼模型配合物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尤其是在与铁钼辅基中价态相似的低氧化态钼配合物。我们主要研究α-羟基羧酸和咪唑混合配体钼配合物的配位化学,尤其是低价态钼(Ⅳ/Ⅴ)配合物的配位模式。我们以高柠檬酸及其同系物等α-羟基羧酸,咪唑等N-杂环配体合成了一系列混合配体配合物1-21:[(Mo3SO3)(glyc)2(im)5]·im.H20(1),Na2[(Mo3SO3)(R,S-lact)3(im)3]·102O(2),[(Mo6O10)(R,S-lact)2(im)10]·16H2O(3),Na6[(Mo2O4)3(R,S-mal)4]·5H2O(4),K2{Mo3O4(im)3[MoO3(Hcit)]2}.3im.4H2O(5),(Him)2{Mo3S03(im)3[MoO3(Hcit)]2} im·6H2O(6),(Et4N)[MoO2Cl(H2cit)].H2O(7),trans-[(MoO)2O(H2homocit)2(bpy)2]·4H2O(8),[(MoO)2O(H2homocit)2(phen)2]·5H2O(9),trans-[(MoO)2O(glyc)2(bpy)2]·3H2O(10),trans-[(MoO)2O(lact)2(bpy)2]·3H2O(11),trans-[(MoO)2O(Hmal)2(bpy)2](12),cis-[(MoO)2O(glyc)2(phen)2].5H2O(13),trans-[(MoO)2O(glyc)2(phen)2](14),trans-[(MoO)2O(lact)2(phen)2]·4H2O(15),trans-[(MoO)2O(Hmal)2(phen)2].4H2O(16),cis-MoO2(glyc)(bpy)(17),Na6[(Mo02)2O2Fe2(nta)4].16H2O(18),Na6[(MoO2)2O2A12(nta)4].16H20(19),Na6[(MoO2)2O2Cr2(nta)4]·16H2O(20),[(MoO4)2FeⅡFeⅢ4(ida)8]n(21)。本文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我们采取两步合成的策略合成α-羟基羧酸咪唑混合配体钼配合物1~4作为铁钼辅基的模型化合物来研究固氮酶中钼的配位环境。α-羟基羧酸作为双齿配体通过α-烷氧基和α-羧基与钼配位,咪唑作为单齿配体通过N与钼配位。其中的Mo-Oα-alkoxy键的键长明显短于己报道铁钼辅基(Mo-Oav 2.272 A)中的键长,表明铁钼辅基中的高柠檬酸可能是质子化的。配合物1和2的固体13C核磁谱图中,烷氧基的共振峰出现在高场区域(71.6,77.4 ppm),表明其更容易被质子化。六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3中,乳酸作为双齿配体通过羧基的两个O配位,羟基仍保留游离状态。苹果酸作为三齿配体以α-烷氧基、α-羧基和β-羧基与Mov配位,形成新型六核苹果酸配合物4。2.五核柠檬酸咪唑(Ⅳ/Ⅵ)配合物5和6在高温水热条件下被合成出来。配合物5和6中Mo的氧化态为跨区的+4和+6,与已报道的处于相邻价态的混合价态配合物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物5和6中柠檬酸配位的α-烷氧基质子化为α-羟基,表明钼(Ⅵ)配合物中Oα-hydroxy具有更高的电荷密度,更容易被质子化。单核柠檬酸钼(Ⅵ)配合物7是在强酸性条件下用大型阳离子[Et4N]+捕获而分离得到的。单核柠檬酸配合物的一个端氧被C1取代,两个β-羧基仍保持质子化,但是α-烷氧基即使在强酸性条件下也是去质子化的。配合物5和6的1H and 13C NMR谱图中只有一组共振峰,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并未发生解离。配合物5和6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Mo3SO3]4+中的MoⅣ比[Mo3O4]4+中的更稳定,不易被氧化。3.高柠檬酸钼(Ⅴ)配合物8和9作为铁钼辅基的模型化合物被合成,一系列双核N-杂环 α-羟基羧酸钥(Ⅴ)配合物[(MoO)2OL2(bpy)2]·xH2O 和[(MoO)2OL2(phen)2]·xH2O 也同样被合成出来用于比较。配合物中的α-羟基羧酸通过α-烷氧基和α-羧基与Mo配位,即使在酸性条件下α-烷氧基也未发生质子化,表明Mo(V)可能电荷密度较低而无法发生质子化。配合物10和13中存在特征的六元环和十二元环的水簇,水簇对结构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配合物10和12的EPR光谱表明钥(Ⅴ)配合物8~16中Mo是顺磁性的,两个Mo是相互独立的。4.通过模块法合成了四核矩形杂金属配合物18~20。通过液体核磁的分析表明其在溶液中稳定,不易发生分解。具有3D结构的配合物21也通过类似的方法被合成出来,其直到250℃依然保持稳定,且具有直径3.3 A的孔道,可以高选择性吸附少量CO2。以H2O2降解甲基橙的催化反应来测试配合物18和21的催化性能,配合物18结构稳定,不具备催化能力。配合物21随着搅拌分解释放Fe,催化效率随着时间显着增加,4小时后降解率达到72.7%。
刘福玲[9](2018)在《Hofmann类型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磁性调控》文中指出自旋交叉配合物在分子开关、分子传感器、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而成为磁性研究领域的热点。近三十年来,关于自旋交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制备更多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自旋交叉化合物,深入理解磁-构关系来实现对自旋交叉性能的精确调控。本文将Hofmann类型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期待在共价键体系中通过增加超分子作用力提高协同效应从而得到具有优良自旋交叉性能的化合物。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下:1三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的自旋交叉行为。基于非直线型双吡啶衍生物有机配体构筑了四个三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研究发现他们都表现出多步转变,其中两个表现出可逆地三步等量不完全转变且转变的顺序依次是HS1.00(?)HS0.75LS0.25(?)HS0.5LS0.5(?)HS0.25LS0.75。单晶结构表明每一步转变都伴随着相变,孔道中游离的配体是转变不完全的主要原因。此外,四个配位聚合物的自旋交叉行为都受客体分子的影响。2二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的自旋交叉行为。用单齿Hppy配体合成了两个二维同构的Hofmann类型的配位聚合物。变温磁化率曲线显示他们都发生了两步等量转变,DSC测试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变温单晶结构显示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相变。3客体分子对二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的影响。用单齿Hpim配体构筑了两个二维同构的Hofmann类型的配位聚合物。磁性测试结果显示带有少许母液的样品和晾干后的样品表现出不同的自旋交叉行为。前者只有一半的高自旋态Fe(Ⅱ)离子发生了转变,后者所有高自旋态的Fe(Ⅱ)离子都转变成低自旋态。研究证明客体分子的改变是自旋转变行为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4单晶到单晶的转变对自旋交叉行为的调控。延长配体Hpim的长度,采用PyHbim配体,也得到了两个二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研究发现新鲜制备的样品在室温条件下晾干后会自发地发生单晶到单晶的转变。转变前后化合物的成分和化学键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化合物的空间群发生了变化,进而自旋交叉行为也发生了变化,这主要归因于体系中超分子作用力发生了改变。
赵新花[10](2016)在《双稳态分子基磁性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分子水平的电子器件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具有磁性双稳态的化合物是实现分子集合体作为新的光开关、热开关以及信息存储元件的理想分子体系,与电子器件材料密切相关,因而设计合成新的磁双稳态材料成为化学和物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献上研究较多的磁性双稳态材料主要包括在低温下具有缓慢磁弛豫的分子纳米磁体和在高温区具有自旋转换性质的分子磁性材料。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思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磁性双稳态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质表征和磁构关系。研究成果如下:一、相变导致的室温分子磁性双稳态材料借鉴经典的无机钙钛矿类化合物及具有多铁性质的甲酸化合物,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由叠氮桥连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H3)nNH4-n][Mn(N3)3](n.1-4)(化合物1-4)。它们全部为由End-to-end叠氮桥连二价Mn2+而形成的三维钙钛矿结构,阳离子位于化合物的三维框架中。在室温附近,所有的化合物都发生了结构相变。磁性测量表明,化合物在低温下都表现为反铁磁体,其磁有序温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阳离子进行调控:随着阳离子体积的增大,有序温度从90 K降低为68 K左右。有趣的是,和无机钙钛矿化合物类似,这类化合物在室温附近的结构相变导致了其磁性的变化,其磁化率具有随温度变化的滞回曲线。不同于以往的双稳态磁性材料,该体系的室温磁性双稳态主要来源于结构相变所导致的磁相互作用的变化。这类材料为设计合成室温双稳态材料及多功能磁性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二、叠氮桥连CoⅡ离子一维链状化合物中的慢磁弛豫行为我们选用叠氮作为桥连配体,酰胺作为端基配体,构筑了三个基于CoⅡ离子的一维链状化合物:[Co2(M3)4(DMF)3](5) (DMF=N,N一二甲基甲酰胺),[Co4(N3)8(DEF)5] (6)(DEF=N,N-二乙基甲酰胺)和[Co2(N3)4(DIPF)2] (7)(DIPF =N,N-二异丙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表明,三个化合物都具有1D链状结构,然而由于酰胺配体空间位阻的不同,CoⅡ离子的配位环境在这三个化合物中具有很大差异。化合物5中包含两个不同的CoⅡ中心,分别具有[CoN402]和[CoN5O1]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化合物7中也包含两个不同的CoⅡ中心,与化合物5不同的是,两种CoⅡ中心分别具有[CoN402]扭曲的八面体和[CoN5]三角双锥构型;而在化合物6中有四个不同的CoⅡ中心,分别采用[CoNaO2]、[CoN5O1]、 [CoN4O2]八面体构型和[CoN5]三角双锥构型。磁性数据表明,在化合物5-7中,CoⅡ离子之间通过μ-N3传递铁磁相互作用,链与链之间通过弱的静电作用传递反铁磁作用,在低温区表现为反铁磁有序,而且在反铁磁有序相能够观察到慢的磁弛豫现象。对交流数据分析发现,化合物5属于自旋玻璃,而化合物6和7属于超顺磁体。从磁化强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在阻塞温度以下,三个化合物都具有磁滞回曲线,表明化合物在低温下具有外加磁场相关的磁双稳态。三、单价磺酸阴离子调控的自旋交叉化合物我们选用单价有机磺酸阴离子作为[Fe(2-pic)3]2+体系的抗衡离子,成功合成了3例单价有机磺酸阴离子调控的自旋交叉化合物:[Fe(2-pic)3]·A2·Solv(A:间氨基苯磺酸阴离子,Solv=MeOH,8;A=对氨基苯磺酸阴离子,9; A=三氟甲磺酸阴离子,10)。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8-10均具有由氢键构筑的3D或1D超分子结构,[Fe(2-pic)3]2+阳离子在化合物8和9中表现为经式构型(mer-),而在化合物10中表现为面式构型(fac-)。磁性测量表明化合物8-10都具有自旋交叉行为,采用不同的阴离子,我们实现了自旋转换温度在100-300 K之间的调控,自旋转换温度与高低自旋态的结构因子以及热力学性质相一致。由于阴离子结构以及氢键网络的不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自旋转换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mer-[Fe(2-pic)3]·A2·Solv化合物中,化合物9的自旋转换温度是最高的;同时化合物10是唯一一个具有晶体结构的fac-[Fe(2-pic)3]·A2·Solv自旋交叉化合物。虽然我们没有得到确切的磁一构关系,但是这一研究为我们合成和研究新的自旋交叉化合物提供了思路。四、二价磺酸阴离子调控的自旋交叉化合物我们采用二价有机磺酸阴离子作为[Fe(2-pic)3]2+体系的抗衡离子,成功合成了四个二价有机磺酸阴离子调控的自旋交叉化合物[Fe(2-pic)3]·A·Solv(A=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阴离子(DNDS),Solv=MeOH,11;A=4.4’-联苯二磺酸阴离子(BPDS),12;A=1,5一萘二磺酸(NDS),Solv=2H20,13:A=亚甲基二磺酸(MDS),14),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磁性和热力学性质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1-14均具有由氢键构筑的3D或2D超分子结构,[Fe(2-pic)3]2+阳离子在四个化合物中都表现为面式构型(fac-)。磁性测量表明化合物11-14在室温附近都表现出自旋交叉行为,自旋转换温度与高低自旋态的结构因子以及热力学性质相一致。由于阴离子结构以及氢键网络的不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自旋转换现象。化合物11和13在失掉溶剂分子之后磁性的变化说明了溶剂分子对自旋交叉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五、水分子敏感的自旋交叉化合物我们选用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阴离子(DSD2-)作为抗衡阴离子,成功合成了一例具有两个 FeⅡ中心的化合物{met-[Fe(2-pic)3]·fac-[Fe(2-pic)3]}·(DSD)2·(H20)6(1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磁性和热力学性质表征。磁性测试表明,两个不同的FeⅡ中心由于其配位环境的不同,发生自旋转换的温度也不同,经式构型在90 K左右发生了自旋转换,而面式构型在350 K左右发生了自旋转换,整体表现为两步自旋交叉行为。更为有趣的是,该化合物可以发生溶剂分子脱附与吸附的单晶到单晶转变,当化合物中存在溶剂水分子时,不对称单元中包含fac-[Fe(2-pic)3]2+和mer-[Fe(2-pic)3]2+两种阳离子,而当化合物脱掉溶剂水分子后,其中的fac-[Fe(2-pic)3]2+日离子转变为mer-[Fe(2-pic)3]2+阳离子,使得化合物15转变为只包含一个FeⅡ中心的化合物16:mer-[Fe(2-pic)3]·DSD.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在120 K左右发生了不完全的自旋转换。脱掉溶剂分子的化合物16在水蒸气氛围下还可以吸附水分子变回化合物15。单晶到单晶的可逆相变,使得化合物在室温附近表现出水分子敏感的磁性双稳态,当溶剂水分子存在时,化合物中只有一半的FeⅡ中心(mer)表现为高自旋态,而当脱掉溶剂水分子时,化合物中所有的FeⅡ中心都表现为高自旋态。溶剂水分子调控的[Fe(2-pic)3]2+阳离子的构型变化,最终导致了磁性的变化。对这一化合物的研究,为自旋交叉化合物在分子开关方向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二、配合物[La(pic)_3(phen)_2]·CH_3C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合物[La(pic)_3(phen)_2]·CH_3C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金属氧簇合物概述 |
1.3 多铌氧簇合物概述 |
1.4 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1 金属离子修饰的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2 有机化合物修饰的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3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 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1 金属离子修饰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2 有机化合物修饰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3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4 Nb/W混配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6 其他中核多铌氧簇合物 |
1.7 高核多铌氧簇合物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
1.8.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药品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X-射线单晶衍射(X-Ray)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2.2.3 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 |
2.2.4 红外光谱(IR) |
2.2.5 紫外-可见光谱(UV) |
2.2.6 磁性分析(Magnetic analysis) |
2.2.7 电化学分析(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
2.2.8 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 |
2.3 实验药品 |
第三章 具有不同杂原子修饰的杂多铌氧簇合物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1-6的合成 |
3.3 化合物1-4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3.4 化合物1-2的结构与表征 |
3.4.1 化合物1-2的结构 |
3.4.2 化合物1-2的表征 |
3.5 化合物1-2的催化性质 |
3.6 化合物3-6的结构与表征 |
3.6.1 化合物3-4的结构 |
3.6.2 化合物3-6的表征 |
3.7 化合物3-6的催化性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乙二胺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中核多铌氧簇合物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7-11的合成 |
4.3 化合物7-1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4.4 化合物7-8的结构与表征 |
4.4.1 化合物7-8的结构 |
4.4.2 化合物7-8的表征 |
4.5 化合物7-8的催化性质 |
4.6 化合物9-11的结构与表征 |
4.6.1 化合物9-11的结构 |
4.6.2 化合物9-11的表征 |
4.7 化合物9-11的催化性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Nb/W混配多金属氧簇合物 |
5.1 引言 |
5.2 化合物12-18的合成 |
5.3 化合物12-18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5.4 化合物12-18的结构与表征 |
5.4.1 化合物12-18的结构 |
5.4.2 化合物12-18的表征 |
5.5 化合物13和14的催化性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圆偏振发光(CPL)的基本原理 |
1.3 CPL材料的概述 |
1.3.1 手性有机小分子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2 手性有机高分子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3 手性共组装体圆偏振发光材料 |
1.3.4 手性过渡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材料 |
1.4 手性稀土CPL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吡啶二羧酸类圆偏振发光材料 |
1.4.2 β-二酮类圆偏振发光材料 |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手性辅配体调控的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配体L的合成路线 |
2.2.3 配体L的表征 |
2.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1 配合物Ln_2(L)_3(Phen)_2和Ln_2(L)_3(R/S-BINAPO)_2的合成路线 |
2.3.2 配合物Ln_2(L)_3(Phen)_2和Ln_2(L)_3(R/S-BINAPO)_2的表征 |
2.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4.1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2.4.2 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手性抗衡离子调控的稀土配合物的构筑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及手性抗衡离子合成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配体L’和手性抗衡离子(R/S-BPG)的合成路线 |
3.2.3 配体L’和手性抗衡离子(R/S-BPG)的表征 |
3.3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配合物(HEt_3N)_2Ln_2L’_4的合成路线 |
3.3.2 配合物(R/S-BPG)_2Ln_2L’_4的合成路线 |
3.3.3 配合物的(HEt_3N)_2Ln_2L’_4的表征 |
3.3.4 配合物Ln_2(L’)_4(R/S-BPG)_2的表征 |
3.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4.1 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3.4.2 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旋交叉配合物 |
1.2.1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1.2.2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发展历程 |
1.2.3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研究热点 |
1.2.4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调控 |
§1.3 单离子磁体 |
1.3.1 单离子磁体概述 |
1.3.2 钴单离子磁体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配体调控的Fe~(II)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2.2.2 合成部分 |
2.2.3 X-射线单晶结构的测定与精修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初步表征 |
2.3.2 晶体结构分析 |
2.3.3 热力学性质 |
2.3.4 磁学性质 |
2.3.5 电学性质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四硫富瓦烯基元的Fe~(II)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3.2.2 合成部分 |
3.2.3 X-射线单晶结构的测定与精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初步表征 |
3.3.2 晶体结构分析 |
3.3.3 热稳定性 |
3.3.4 磁学性质 |
3.3.5 固体电化学性质 |
3.3.6 光谱化学性质 |
3.3.7 变温电导率测试 |
3.3.8 介电性质 |
3.3.9 理论计算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萘四酰二亚胺基元的Fe~(II)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4.2.2 合成部分 |
4.2.3 X-射线单晶结构的测定与精修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初步表征 |
4.3.2 晶体结构分析 |
4.3.3 热稳定性 |
4.3.4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 |
4.3.5 磁学性质 |
4.3.6 电学性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三苯胺基元的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5.2.2 合成部分 |
5.2.3 X-射线单晶结构的测定与精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初步表征 |
5.3.2 晶体结构分析 |
5.3.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5.3.4 热稳定性 |
5.3.5 固体电化学性质 |
5.3.6 光谱化学性质 |
5.3.7 磁学性质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镧锕金属配合物组装机理及其拓展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锕系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和配合物结构及拓展应用简介 |
1.2.1 锕系元素相对论效应和化学价态 |
1.2.2 铀元素配位结构研究 |
1.2.3 铀元素光谱性质 |
1.2.4 含铀配合物结构组装机理的影响因素 |
1.2.5 含铀配合物拓展应用研究 |
1.3 镧系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和配合物结构及其拓展应用简介 |
1.3.1 镧系元素化学价态和半径收缩效应 |
1.3.2 镧系元素配位结构研究 |
1.3.3 镧系元素光谱性质 |
1.3.4 镧系配合物结构组装机理的影响因素 |
1.3.5 镧系配合物拓展应用研究 |
1.4 晶体配合物合成方法 |
1.4.1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
1.4.2 室温缓慢蒸发法 |
1.4.3 高温熔融法 |
1.5 晶体表征仪器简介 |
1.5.1 常规表征仪器简介 |
1.5.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Ln/AnTPTZ配合物结构演化和可调谐荧光发光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合成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Ln/AnTPTZ晶体合成方法 |
2.2.3 Eu_xTb_(1-x)TPTZ样品合成方法 |
2.3 晶体样品表征方法和结果分析 |
2.3.1 样品表征仪器信息 |
2.3.2 X-射线单晶衍射(SXRD)数据结果 |
2.3.3 样品粉晶X-射线衍射(PXRD)数据分析 |
2.3.4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数据分析 |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IR)数据分析 |
2.3.6 固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n/AnTPTZ晶体拓扑结构描述和结构差异 |
2.4.2 晶体荧光光谱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金属和pH对四价铀硫酸盐配合物结构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合成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MUSO_4晶体合成方法 |
3.2.3 MThSO_4晶体合成方法 |
3.3 晶体样品表征方法和结果分析 |
3.3.1 样品表征仪器信息 |
3.3.2 X-射线单晶衍射(SXRD)数据结果 |
3.3.3 样品粉晶X-射线衍射(PXRD)数据分析 |
3.3.4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数据分析 |
3.3.5 傅里叶红外光谱(IR)数据分析 |
3.3.6 XAFS光谱技术 |
3.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质谱仪(ICP-OES/MS)结果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U~(IV)SO_4晶体拓扑结构分析 |
3.4.2 碱金属对MU~(IV)SO_4结构导向作用的研究 |
3.4.3 pH值对MU~(IV)SO_4结构导向作用的研究 |
3.4.4 MU~(IV)SO_4的亚历山大效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铀酰氟氧化物结构调控及对亚甲基蓝的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准备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UOFs晶体合成方法 |
4.2.3 吸附实验准备 |
4.2.4 光催化实验准备 |
4.3 晶体样品表征方法和结果分析 |
4.3.1 样品表征仪器信息 |
4.3.2 单晶X-射线衍射(SXRD)数据结果分析 |
4.3.3 样品粉晶X-射线衍射(PXRD)数据分析 |
4.3.4 热重(TG)数据结果分析 |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IR)数据分析 |
4.3.6 固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数据结果分析 |
4.3.7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数据结果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UOFs晶体层间调控及拓扑结构描述 |
4.4.2 UOFs对亚甲基蓝(MB+)离子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 |
4.4.3 UOFs解吸附实验研究 |
4.4.4 UOFs光催化亚甲基蓝实验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简介 |
1.2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结构 |
1.2.1 单核化合物 |
1.2.2 双核化合物 |
1.2.3 四核化合物 |
1.2.4 六核化合物 |
1.2.5 多核化合物 |
1.2.6 一维聚合物 |
1.2.7 二维聚合物 |
1.3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1.4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 |
1.5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氮杂环硫醇铜(Ⅰ)簇合物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设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a-1j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2.3.2 选择性氢转移反应的条件优化 |
2.3.3 底物拓展 |
2.3.4 机理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杂硫醇铜(Ⅰ)簇合物催化可见光诱导羰基化合物还原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设想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氮杂硫醇铜(Ⅰ)簇合物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质 |
3.3.2 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3 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底物拓展 |
3.3.4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自偶联反应 |
3.3.5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 |
3.3.6 机理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u_6(dmpymt)_6]簇基M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设想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1k和1l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化合物1b,1k和1l的光学性质 |
4.3.3 光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的条件优化 |
4.3.4 底物拓展 |
4.3.5 光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5-phpymt配体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设想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1m-1r的合成讨论 |
5.3.2 化合物的表征 |
5.3.3 化合物1m-1r的结构 |
5.3.4 化合物1m的光学性质 |
5.3.5 化合物1q的光催化性质 |
5.3.6 光催化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反应条件调控镍(Ⅱ)催化一级醇和二级醇交叉偶联反应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设想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二级醇与一级醇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优化 |
6.3.2 α-烷基酮的底物拓展 |
6.3.3 α,β-不饱和酮的底物拓展 |
6.3.4 β-烷基化二级醇的底物拓展 |
6.3.5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6.3.6 机理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八章 实验部分 |
8.1 仪器和试剂 |
8.2 配合物的合成 |
8.2.1 化合物1e-1h的合成 |
8.2.2 化合物{[Cu_6(dmpymt)_6]_2[Cu_2(μ-I)_2]_4(CuI)_2}_n(1k)的合成 |
8.2.3 化合物{[Cu_6(dmpymt)_6]_2[Cu_2(μ-I)_2]_4}_n(1l)的合成 |
8.2.4 化合物1m-1r的合成 |
8.2.5 化合物1s的合成 |
8.3 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1 化合物1e-1h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2 化合物1k·3CH_2Cl_2和1l·0.5MeCN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3 化合物1m-1r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4 化合物1s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4 理论计算细节 |
8.5 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1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选择性氢转移的一般步骤 |
8.5.2 光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3 光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自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4 光催化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5 光催化醇无受体脱氢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6 光催化苯硼酸氧化羟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7 合成α-烷基酮的一般步骤 |
8.5.8 合成α,β-不饱和酮的一般步骤 |
8.5.9 合成β-烷基化二级醇的一般步骤 |
8.5.10 合成喹啉衍生物的一般步骤 |
8.6 实验数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一 论文中名称缩写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致谢 |
(6)含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分子磁体简介 |
1.1.1 引言 |
1.1.2 单分子磁体研究方法 |
1.2 单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
1.2.1 Zn-Ln单分子磁体研究进展 |
1.2.2 Fe-Ln单分子磁体研究进展 |
1.2.3 Co-Ln单分子磁体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Zn-L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实验来源及原料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测试仪器 |
2.3 配体的合成 |
2.3.1 配体L的合成与表征 |
2.3.2 配体L12-和配体L23-的原位合成机理 |
2.3.3 配体L′的合成与表征 |
2.4 化合物1-4的合成与表征 |
2.4.1 化合物的合成 |
2.4.2 化合物1-4红外的测定 |
2.4.3 化合物1-3的X射线粉末衍射的测定 |
2.4.4 化合物2和3 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的测定 |
2.4.5 化合物1-4的单晶衍射晶体分析 |
2.4.5.1 化合物[Zn_4Dy_2(L_1)_2(L_2)_2(N_3)_2]Cl_2·2H_2O(1)的单晶衍射分析 |
2.4.5.2 [Zn_4Tb_2(L_1)_2(L_2)_2(Cl)_2][ZnN_3Cl_3]·2H_2O(2)的晶体描述 |
2.4.5.3 [Zn_4Ln_2(L_1)_2(L_2)_2(Cl)_2][ZnN_3Cl_3]·2H_2O(Ln=Gd(3),Ho(4))的晶体结构描述 |
2.4.6 X-射线单晶衍射的相关数据 |
2.4.7 化合物1-3的磁性表征 |
2.4.7.1 化合物1的磁性表征 |
2.4.7.2 化合物2的磁性表征 |
2.4.7.3 化合物3的磁性表征 |
2.4.8 化合物1-2的理论研究 |
2.5 化合物5的合成与表征 |
2.5.1 化合物[Zn_2Dy_2(L′)_2(Htea)_2Cl_2]Cl_2·2CH_3CN(5)的合成 |
2.5.2 化合物5的单晶衍射晶体分析 |
2.5.3 化合物5X射线衍射相关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L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来源及原料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测试仪器 |
3.3 配体的合成 |
3.4 化合物6-8的合成与表征 |
3.4.1 化合物的合成 |
3.4.2 化合物6-8的红外测定 |
3.4.3 化合物6-8的X射线粉末衍射 |
3.4.4 化合物6-8的单晶衍射晶体分析 |
3.4.4.1 [Fe_2Dy_2(L)_2(tea H)_2(Cl)_2]Cl_2·2CH_3CN(6)的单晶衍射分析 |
3.4.4.2 化合物[Fe_2Ln_2(L)_2(tea H)_2(Cl)_2](NO_3)_2·2CH_3CN(Ln=Tb(7),Gd(8))的单晶衍射分析 |
3.4.5 X射线单晶衍射的相关数据 |
3.4.6 化合物6的磁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L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主要实验来源及原料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测试仪器 |
4.3 配体的合成 |
4.4 化合物9-12的合成和表征 |
4.4.1 化合物的合成 |
4.4.2 化合物9-12的红外测定 |
4.4.3 化合物9-12的X射线粉末衍射 |
4.4.4 化合物9-12的单晶衍射晶体分析 |
4.4.4.1 化合物[Co_2Dy_2(L)_2(pdm)_2(CH_3COO)_2(CH_3OH)_2](NO_3)_2·3CH_3OH(9)的单晶衍射分析 |
4.4.4.2 化合物[Co_2Ln_2(L)_2(pdm)_2(CH_3COO)_2(CH3OH)_2](NO_3)_2·3CH_3OH(Ln=Tb(10),Ho(11),Gd(12))的单晶衍射分析 |
4.4.5 X射线单晶衍射相关数据 |
4.4.6 化合物9的磁性表征 |
4.5 化合物13的合成与表征 |
4.5.1 化合物[Na(Co~(Ⅱ))2(HL)_2Cl(N_3)_2] ·2CH_3CN(13)的合成 |
4.5.2 化合物13的单晶衍射晶体分析 |
4.5.3 化合物13的X射线衍射相关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无机—有机杂化锡和砷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含镧系金属配离子的锡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含过渡金属的锡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传统溶剂热合成方法 |
1.3.2 醇溶剂热合成方法 |
1.3.3 肼溶剂热合成方法 |
1.3.4 离子热合成方法 |
1.3.5 表面活性剂热合成方法 |
1.3.6 甲胺溶剂热合成方法 |
1.4 含过渡金属的砷硫属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传统溶剂热合成方法 |
1.4.2 醇溶剂热合成方法 |
1.4.3 肼溶剂热和表面活性剂热合成方法 |
1.4.4 离子热合成方法 |
1.4.5 甲胺溶剂热合成方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镧系金属配离子的锡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表征 |
2.2.2 化合物1-5的合成 |
2.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2.4 光催化实验流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的合成 |
2.3.2 化合物1-3的结构 |
2.3.3 化合物4-5的结构 |
2.3.4 结构讨论 |
2.4 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质 |
2.5 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质 |
2.6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质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过渡金属配离子的锡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化合物6-18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2.4 光催化实验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的合成 |
3.3.2 化合物6的结构 |
3.3.3 化合物7的结构 |
3.3.4 化合物8-10的结构 |
3.3.5 化合物11-13的结构 |
3.3.6 化合物14的结构 |
3.3.7 化合物15-18的结构 |
3.3.8 结构讨论 |
3.4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质 |
3.5 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质 |
3.6 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质 |
3.6.1 化合物6的光催化实验 |
3.6.2 化合物11、12、15和16的光催化实验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砷硫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化合物19-28的合成 |
4.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的合成 |
4.3.2 化合物19的结构 |
4.3.3 化合物20和21的结构 |
4.3.4 化合物22的结构 |
4.3.5 化合物23的结构 |
4.3.6 化合物24的结构 |
4.3.7 化合物25的结构 |
4.3.8 化合物26的结构 |
4.3.9 化合物27的结构 |
4.3.10 化合物28的结构 |
4.3.11 结构讨论 |
4.4 化合物的光吸收性质 |
4.5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质 |
4.6 化合物的磁性质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本论文总结 |
5.2 计划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咪唑、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Ⅵ/Ⅴ/Ⅳ)配合物化学模拟铁钼辅基钼配位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文中使用的缩写和代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氮酶的组成 |
1.1.1 铁蛋白 |
1.1.2 钼铁蛋白 |
1.1.2.1 P-簇 |
1.1.2.2 FeMo-co(M-簇) |
1.1.2.3 高柠檬酸 |
1.2 固氮酶催化机制 |
1.2.1 N_2络合和活化模式 |
1.2.2 H~+还原 |
1.2.3 H_2NNH_2等反应中间体 |
1.3 铁钼辅基的化学模拟 |
1.3.1 铁钼辅基的化学模拟 |
1.3.1.1 铁钼辅基的谱学性质模拟 |
1.3.1.2 铁钼辅基模拟物的化学合成 |
1.4 铁钼辅基中高柠檬酸的质子化构型 |
1.5 合成氨工业 |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合成思想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条件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4 键价计算 |
2.5 各种有机配体的结构、性质与用途 |
第三章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
3.1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
3.1.1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2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谱学分析和结构分析 |
3.1.2.1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谱学分析 |
3.1.2.2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3.2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的综合讨论 |
3.2.1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合成讨论 |
3.2.2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键长讨论 |
3.2.2.1 三核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1和2键长讨论 |
3.2.2.2 六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3键长讨论 |
3.2.2.3 六核苹果酸钼(Ⅴ)配合物4键长讨论 |
3.2.3 乙醇酸、乳酸咪唑钼(Ⅳ)配合物价键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
4.1 柠檬酸咪唑铝(Ⅵ/Ⅳ)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
4.1.1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2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的谱学分析、结构分析 |
4.1.2.1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的谱学分析 |
4.1.2.2 柠檬酸咪唑钼(Ⅳ/Ⅳ)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4.2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的综合讨论 |
4.2.1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合成讨论 |
4.2.2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键长讨论 |
4.2.3 柠檬酸咪唑钼(Ⅵ/Ⅳ)配合物价键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Ⅴ)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分析 |
5.1 N-杂环 α-羟基羧酸铝(Ⅴ)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分析 |
5.1.1 N-杂环α-羟基羧酸钥(Ⅴ)配合物的合成 |
5.1.2 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Ⅴ)配合物的谱学分析、结构分析 |
5.1.2.1 N-杂环α-羟基羧酸铝(Ⅴ)配合物的谱学分析 |
5.1.2.2 N-杂环α-羟基羧酸铝(Ⅴ)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5.2 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Ⅴ)配合物的综合讨论 |
5.2.1 N-杂环α-羟基羧酸铝(Ⅴ)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5.2.2 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Ⅴ)配合物键长讨论 |
5.2.3 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Ⅴ)配合物价键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分析 |
6.1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分析 |
6.1.1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1.2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谱学分析、结构分析 |
6.1.2.1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谱学分析 |
6.1.2.2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6.2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的综合讨论 |
6.2.1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合成讨论 |
6.2.2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键长讨论 |
6.2.3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讨论 |
6.2.4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吸附CO_2实验讨论 |
6.2.5 钼(Ⅵ)铁(Ⅱ/Ⅲ)杂金属配合物价键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氮酶铁钼辅基化学模拟的总结和讨论 |
7.1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研究 |
7.1.1 红外光谱(IR) |
7.1.2 核磁共振谱(NMR) |
7.2 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比较和讨论 |
7.3 固氮酶铁钼辅基化学模拟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Hofmann类型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磁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研究背景 |
1.2.1 自旋交叉现象 |
1.2.2 自旋转变的类型 |
1.2.3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表征手段 |
1.2.4 调控自旋交叉性能的手段 |
1.3 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构筑的一维链状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 |
1.3.2 Hofmann类型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的自旋交叉行为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磁性研究 |
2.2.2 晶体结构描述 |
2.2.3 客体分子对自旋交叉行为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的自旋交叉行为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讨论 |
3.2.1 磁性研究 |
3.2.2 差热扫描量热测量(DSC) |
3.2.3 结构分析 |
3.3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客体分子对二维Hofmann类型配位聚合物自旋交叉行为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讨论 |
4.2.1 磁性研究 |
4.2.2 差热扫描量热测量(DSC) |
4.2.3 单晶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晶到单晶的转变对自旋交叉行为的调控 |
5.1 实验部分 |
5.2 结果讨论 |
5.2.1 单晶到单晶的转变 |
5.2.2 磁性研究 |
5.2.3 差热扫描量热测量(DSC) |
5.2.4 单晶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双稳态分子基磁性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报道的化合物名称及结构列表 |
本论文工作所用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具有磁双稳态的分子纳米磁体 |
1.2.1 单分子磁体 |
1.2.2 单离子磁体 |
1.2.3 单链磁体 |
1.3 自旋转换磁双稳态材料 |
1.3.1 自旋交叉化合物 |
1.3.1.1 自旋交义的基本概念 |
1.3.1.2 滞回型自旋交叉化合物 |
1.3.1.3 多步自旋交叉化合物 |
1.3.1.4 反转型自旋交叉化合物 |
1.3.1.5 自旋交叉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
1.3.1.6 光致自旋转换现象 |
1.3.2 结构相变导致的磁双稳态材料 |
1.3.3 价态互变化合物 |
1.3.3.1 金属与配体之间电荷转移导致的价态互变化合物 |
1.3.3.2 金属与金属之间电荷转移导致的价态互变化合物 |
1.3.4 有机自由基磁双稳态化合物 |
1.3.5 自旋Peierls转换化合物 |
1.3.6 具有自旋转换现象的分子纳米磁体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具有室温磁性双稳态的叠氮桥连类钙钛矿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合物1-4的合成 |
2.2.1.1 [CH_3NH_3][Mn(N_3)_3](1)的合成 |
2.2.1.2 [CH_3NH_3][Mn(N_3)_3](2)的合成 |
2.2.1.3 [CH_3NH_3][Mn(N_3)_3](3)的合成 |
2.2.1.4 [CH_3NH_3][Mn(N_3)_3](4)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4的晶体结构 |
2.3.2 化合物1-4的热力学性质 |
2.3.3 化合物1-4的磁性质 |
2.3.4 化合物2的介电性质 |
2.3.5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叠氮桥连Co~Ⅱ一维链状化合物的结构、磁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合物5-7的合成 |
3.2.1.1 [Co_2(N_3)_4(DMF)_3](5)的合成 |
3.2.1.2 [Co_4(N_3)_8(DEF)_5](6)的合成 |
3.2.1.3 [Co_2(N_3)_4(DIPF)_2](7)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5-7的晶体结构 |
3.3.2 化合物5-7的磁性质 |
3.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单价磺酸阴离子调控的Fe(2-pic)_3~(2+)自旋交叉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前驱体的合成 |
4.2.1.1 [Fe(H_2O)_6]·(m-ABS)_2的合成 |
4.2.1.2 [Fe(H_2O)_6]·(p-ABS)_2的合成 |
4.2.2 化合物8-10的合成 |
4.2.2.1 [Fe(2-pic)_3]·(m-ABS)_2·MeOH(8)的合成 |
4.2.2.2 [Fe(2-pic)_3]·(p-ABS)_2(9)的合成 |
4.2.2.3 [Fe(2-pic)_3]·(OTf)_2(10)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8-10的晶体结构 |
4.3.2 化合物8-10的磁性质 |
4.3.3 化合物9和10的热力学性质 |
4.3.4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价磺酸阴离子调控的Fe(2-pic)_3~(2+)自旋交叉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前驱体的合成 |
5.2.1.1 [Fe(H_2O)_6]·BPDS的合成 |
5.2.1.2 [Fe(H_2O)3(CH_3OH)]·NDS的合成 |
5.2.1.3 [Fe(H_2O)_6]·MDS的合成 |
5.2.2 化合物11-14的合成 |
5.2.2.1 [Fe(2-pic)_3]·DNDS·MeOH(11)的合成 |
5.2.2.2 [Fe(2-pic)_3]·BPDS(12)的合成 |
5.2.2.3 [Fe(2-pic)_3]·NDS·2H_2O(13)的合成 |
5.2.2.4 [Fe(2-pic)_3]·MDS(14)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11-14的晶体结构 |
5.3.2 化合物11-14的磁性质 |
5.3.3 化合物12和14的热力学性质 |
5.3.4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溶剂水分子相关的Fe(2-pic)_3~(2+)自旋交叉化合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前驱体的合成 |
6.2.1.1 [Fe(H_2O)_6]·DSD的合成 |
6.2.2 化合物15-16的合成 |
6.2.2.1 {mer-[Fe(2-pic)_3]·fac-[Fe(2-pic)_3]}·(DSD)_2·(H_2O)_6(15)的合成 |
6.2.2.2 mer-[Fe(2-pic)_3]·DSD·H_2O(16)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化合物15和16的晶体结构 |
6.3.2 化合物15和16的磁性质 |
6.3.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 |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配合物[La(pic)_3(phen)_2]·CH_3C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手性传递的双β-二酮稀土螺旋体的CPL研究[D]. 姚志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多功能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D]. 仇亚茹. 南京大学, 2020(09)
- [4]镧锕金属配合物组装机理及其拓展应用的研究[D]. 岳增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5]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张梦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6]含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调控[D]. 尹成玲. 武汉工程大学, 2019
- [7]无机—有机杂化锡和砷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 韩静瑜. 苏州大学, 2019(06)
- [8]咪唑、N-杂环α-羟基羧酸钼(Ⅵ/Ⅴ/Ⅳ)配合物化学模拟铁钼辅基钼配位环境[D]. 王思远. 厦门大学, 2019(08)
- [9]Hofmann类型自旋交叉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磁性调控[D]. 刘福玲.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双稳态分子基磁性材料的研究[D]. 赵新花. 南京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