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论文文献综述)
王峥[1](2017)在《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理论以及政治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构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分析框架,即从双边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层次),双边关系中领土争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构成了关系的内环境因素,双边关系行为体的权力条件和指标性关系条件构成了关系的外环境因素;从双边关系行为体自身的角度来看(第二层次),关系行为体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行为体自身的内环境条件,行为体与外部国家的关系情况构成了行为体的外环境条件。以争端水平为标志的内环境条件决定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密切度高低,以情境结构为特征的外环境因素影响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否,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正是在双重环境的制约与作用下,在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关系样式和状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同种领土争端的双边关系会存在关系状态差异性?影响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对象是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本研究的案例是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运用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原因,是本文的基本思路。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知识、文献回顾以及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等。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分析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双环境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重环境条件及其对双边关系状态的影响机制。第二章是论文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介绍了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对双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演变进程。第三章主要分析冷战后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以及特征,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描述性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影响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中越关系和中马关系的主要因素,从多重纬度解析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机制。第五章是论文的理论验证部分,也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解释性分析,分别从南海争端产生时间的先后差别以及关系双方围绕南海争端进行博弈的程度来分析南海问题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然后从关系双方的内部性权力条件和外部性关系条件分析外环境对关系的作用。第六章主要对影响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和系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对双边关系未来演变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回答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学识性的理论再思考和政策性建议。
葛燕楠,李建花[2](2016)在《李岚清:岚光倾洒改革史 清风亮节文于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履历1952年至1956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科计划员、副科长。1956年至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实习。1957年至1959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处科长并被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1959年至1961年任一机部秘书。1961年至1969年任国家经委秘书、企业
麻昌港,韦国善,张立[3](2014)在《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关键因素累积法,设定详细的事件赋值标准,从《中国—东盟年鉴》中的数千个事件的数据中筛选出895个典型事件进行赋值,以此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第二季度到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东盟的关系比较密切。自此以后,在2007年中国政府换届前后以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东盟关系出现了两个小高峰。除此之外,总体而言,2006年以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显得相对平稳,甚至略有下滑的趋势。最后,本文还对中国—东盟的外交关系进行了预测。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4](2006)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文中认为
许征[5](2004)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 ——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分析东亚金融危机的背景、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并总结全球化时代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和中国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为应对危机殚精竭虑,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政策和大量的措施。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借鉴治理与善治理论的最新成果,运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治理的经验和规律。治理和善治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政府统治的政治观念。一方面,它跨越了民族主权国家的边界,提出了多层治理理论。具体而言就是,把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等纳入了分析视野,形成了全球治理的理论,把次国家的地方组织和公民团体也纳入了分析范围,形成了地方治理理论。另一方面,它跨越了传统的政治观念,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试图在其中发掘政治意义,从而形成了多维治理理论。特别是在解决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环境污染、毒品犯罪、恐怖活动、走私活动、疾病传染等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政治概念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政治现实而提出的新的政治观念,也就是多层与多维治理观念,对我们分析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分析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将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置于全球化时代的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置于中国多层次和多维度卷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去审视,就发现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层与多维治理的过程。由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根据这一判断展开。首先,我们把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区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维度。东亚金融危机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它涉及许多政治问题,更具有深层的文化根源。作者用治理理论从三个维度去透视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就是努力描绘一幅整体的图景。其次,在每一个维度下我们将区分国际、地区、国家、地方四个层次。东亚金融危机不是一个纯粹的地区现象,它的影响波及全球,更深入到各个国家内部。<WP=5>本文力图结合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联系的理论,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治理与善治的理论,将中国在不同层次上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政策与过程勾画出来。 根据上述分析框架,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如下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检讨研究文献,设计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是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主要分析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危机的过程与原因,以及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章是经济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中国加快与国际机制接轨、推进东亚经济与金融合作以及宏观调控与金融治理等问题,分析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第四章是政治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构建东亚安全合作机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 第五章是文化应对与优化治理,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四个层次研究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亚洲价值观的功与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创新等问题。第六章是结论,主要是通过总结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基本经验,探讨全球化时代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分析中国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以及从治理走向善治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此项研究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揭示了全球化时代政治发展的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政治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全球化时代的新政治主要体现在:(1)政治内涵扩大。传统的政治主要是以国家为核心的垄断暴力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内涵空前扩大,一些在过去与政治基本无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现在都成为政治研究的重要对象,成为各个国家必须认真处理的重大政治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问题。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得金融问题成为关系到世界经济发展甚至各国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2)政治权威扩散。虽然民族国家现在仍然是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角色,但是民族国家现在已经不是政治权威的唯一拥有者和行使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民族国家之外和在民族国家之内正在产生一些新的团体和组织。它们虽然不能取代国家,但在许多方面它们的确能够分享政治权威,能够实施一定的治理和得到一定范围的认同。政治权威扩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内政<WP=6>治与国际政治联系的加深,国际机制逐渐建立和健全,民族国家的政治活动日益受体系相互依赖性的限制。在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种国家、次国家和超国家、非政府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3)政治目标扩展。传统的政治目标主要局限于在国内求秩序和在国外求霸权。但在全球化时代,随着政治内涵的丰富和扩大、政治权威的转移和扩散,单纯追求秩序和霸权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政治目标正在向综合性的安全目标、平衡性的发展目标等方面扩展和转变。建立以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双边、多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和谐合作机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迫切要求。以对话和协商争取“双赢”、“共赢”成为?
廖小健[6](2003)在《后马哈蒂尔时代中马关系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后马哈蒂尔时代的中马友好关系不会出现逆转 ,主要根据是 :马来西亚新领导班底变动不大 ,将继续执行对华友好政策 ;中马关系具备继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继续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符合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 ;目前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不会成为后马哈蒂尔时代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 ;一系列促进措施将产生积极效应。
张连福[7](2003)在《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文中提出冷战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及地区形势的缓和以及双方发展关系愿望的增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不仅利及双方,而且惠及亚太。中国与东盟国家作为近邻,同是发展中国家,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双方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基石。但勿庸置疑,双方在南海海域划分、台湾问题、华人华侨等问题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分歧。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将发展彼此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的重要政策目标。如何推进这一重要目标的早日实现,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刘东凯,邱孝益[8](2003)在《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文中研究说明新华社吉隆坡1月13日电(记者刘东凯、邱孝益) 正在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3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切会面。李岚清向马哈蒂尔转达了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对马哈蒂尔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马哈蒂尔对此表示感谢,并请李岚清转达他对
孔建勋[9](1999)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文中认为
信息研究室[10](1995)在《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1995年3月—5月)》文中研究说明 亚洲 3月2日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会见日本外务省外务审议官福田博,唐家璇副外长同他举行了第十四次中日外交当局磋商。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使今年成为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二、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案设计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困难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
第一章 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双边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
二、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一般特征 |
二、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三、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结构 |
第三节 海洋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特点 |
二、宏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三、微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与南海问题 |
第一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现状及特征 |
一、南海情况概述 |
二、南海的主权声索与争端现状 |
三、南海争端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与发展 |
一、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中菲、中越和中马的南海争端史 |
三、中菲、中越和中马南海争端差异性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菲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二、中越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三、中马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四、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史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政策差异 |
一、对华政策的差异 |
二、南海政策的差异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定位的差异 |
一、关系定位的差异 |
二、争端定位的差异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差异性特征 |
一、负向性中菲关系 |
二、钟摆性中越关系 |
三、正向性中马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民族矛盾 |
四、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海洋国家 |
第二节 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志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党内派系斗争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越南民族主义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陆地国家 |
第三节 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不结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多民族互动与融合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战略:海陆国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争端水平差异 |
一、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争端水平 |
二、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争端水平 |
三、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争端水平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情境结构差异 |
一、宏观因素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二、微观机制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和稳定性差异 |
一、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比较 |
二、三对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 |
一、域内因素 |
二、域外因素 |
第二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系统因素 |
一、南海问题行为体结构变迁 |
二、南海地区权力结构重构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 |
一、中菲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二、中越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三、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双边关系定量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
二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 |
(一) 双边关系定量方法和流程 |
(二) 对双边关系分值标准的设定 |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
四预测 |
附录 |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 ——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评析 |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 |
第四节 研究计划 |
第二章 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 |
第一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背景 |
第二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过程 |
第三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
第四节 东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章 经济应对与优化治理 |
第一节 加快与国际机制接轨 |
第二节 推进东亚经济与金融合作 |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与经济金融治理 |
第四节 上海金融改革与扩大开放 |
第四章 政治应对与优化治理 |
第一节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第二节 参与构建东亚安全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
第四节 优化地方治理 |
第五章 文化应对与优化治理 |
第一节 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
第二节 亚洲价值观的功与过 |
第三节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创新 |
第四节 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新政治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创新 |
参考文献 |
(6)后马哈蒂尔时代中马关系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马友好关系不会出现逆转 |
1. 继任班子将继续执行对华友好政策 |
2. 中马关系具备继续发展的基础 |
3. 继续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符合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 |
中马关系存在的问题 |
1.资金和市场的竞争 |
2. 民间交往缺乏法律保障 |
近期发展与促进措施 |
1. 近期发展趋向 |
2. 促进交流与合作 |
3. 加强招生留学的审查和管理 |
(7)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冷战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敌视和对抗阶段(50年代-70年代初) |
第二节 缓和与合作阶段(70年代中-80年代末)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发展.背景及特点 |
第一节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
一. 全面友好合作(90年代初-1997年底) |
二. 睦邻互信伙伴关系(1997年底-- ) |
第二节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背景 |
第三节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特点 |
第三章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影响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东盟国家的影响 |
第四章 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双边因素 |
一. 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 |
二. 制约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国际因素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走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D]. 王峥. 外交学院, 2017(09)
- [2]李岚清:岚光倾洒改革史 清风亮节文于世[J]. 葛燕楠,李建花. 赤子(下旬), 2016(02)
- [3]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J]. 麻昌港,韦国善,张立. 国际政治科学, 2014(02)
- [4]中国与东盟关系大事记(一)[J]. 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写组. 东南亚纵横, 2006(11)
-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治理 ——以中国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例[D]. 许征. 复旦大学, 2004(01)
- [6]后马哈蒂尔时代中马关系展望[J]. 廖小健. 当代亚太, 2003(10)
- [7]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D]. 张连福.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8]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N]. 刘东凯,邱孝益. 人民日报, 2003
- [9]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J]. 孔建勋. 东南亚纵横, 1999(02)
- [10]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1995年3月—5月)[J]. 信息研究室. 国际问题研究, 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