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海客(HAYKEL T0UMI)[1](2021)在《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突尼斯中文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师资、教材、教学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本文立足于语言规划和汉语国际传播理论,对突尼斯中文教育进行历时与共时的研究,聚焦突尼斯中文教育的“三教”(师资、教材、教法)问题,分析突尼斯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评析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提出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不仅可以为中文教育国别化研究增加一个个案,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同时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突尼斯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并且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我们对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和19所开设中文课程的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大学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和1位输入式教师以及在高中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实地走访了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马尔萨高中等开设中文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师资方面,突尼斯中文教师数量较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入型教师,即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的中国教师(7人);一类是突尼斯本土汉语教师(25人),其中在中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毕业于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师21人。突尼斯汉语师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中文教师短缺;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中文教师选拔和评估标准;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教师收入偏低导致教师热情不高。改进突尼斯中文师资的对策为:制定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标准;加大本土教师培养力度,充实突尼斯中文师资力量;加强中文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中文教师待遇水平。教材方面,40年以来突尼斯各高校中文教育一直使用中国政府赠送的通用型教材,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主,本土中文教材只有一套在高中使用的教材《龙》,缺乏针对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本土中文教材。教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输入型教材缺乏对突尼斯学习者的针对性;本土中文教材严重缺乏;教材种类不够丰富。改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的对策为:培养汉语知识足以承担编写任务的本土教师;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一起参加编写教材的项目;注重开发纵向的系列教材和横向的配套教材;根据突尼斯学习者的特点筛选教材内容。课程与教学方面,突尼斯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来支撑中文教学,教师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部分教师也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汉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中缺乏中国文化元素,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改进突尼斯汉语教学的对策为: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听说能力培养;创造中文情景,营造轻松氛围,增加学习者的开口率;采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为汉语学习者创造更多文化体验和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语言规划角度看,突尼斯是一个多语社会,中文在突尼斯的地位不太高,中文教育的竞争力有待提升。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中文教育缺乏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文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机构数量无法满足中文学习需求;突尼斯中文教育存在“四缺”现象,即:缺乏行业标准、缺少专业的汉语师资、缺少有针对性的本土汉语教材、缺少适合突尼斯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直接影响了中文教育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展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政府应更加重视中文教育,为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二)增加各级各类中文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中文教育规模;(三)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汉语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师标准等),确保中文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四)解决“三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文教育水平;(五)加强与中国高校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六)借鉴法国中文教育的有关标准和汉语教材。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中文教育发展上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倩倩[2](2020)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历史使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英语听说技能水平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因语言环境和应试机制的限制,课上学习者的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容易受到忽视,课后学习者又缺少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机会和环境,这就使得学习者的英语听说技能水平较为薄弱,进而导致了“哑巴式英语”现象的产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翻转课堂为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相结合,借助雨课堂平台设计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文献综述阶段、教学活动设计实施阶段和反思总结阶段,具体所开展的研究如下:第一,在文献综述阶段,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国内外英语听说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并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设计思路。第二,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阶段,笔者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习者的听说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教学活动设计依据进行分析,初步设计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流程。之后,笔者依据教学活动流程图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三轮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螺旋式调整并完善教学活动设计。第三,在反思总结阶段,笔者通过对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进行测验,并配合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验证了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改善了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使学习者在英语听说训练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个性化的评价,并能够使学习者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的转变。
吴凯[3](2020)在《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着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不断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产物也是层出不穷,大量的智能系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信息时代下的新的学习模式。智能学习系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中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中解脱出来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是针对中小学学生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新型学习工具,作为一款英语听说类学习工具,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庞大的语音语料资源库吸引了很多学习者。听力与口语教学一直是初中年级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让学生们培养英语听说能力、获得丰富的语音语料资源、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等都是广大英语教师较为困扰的问题。“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作为国家第一批已备案的教育应用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音语料库,提供科学系统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关于智能语音系统在大学英语听说学习中应用较多,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最为重要的初中阶段的应用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通过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听说培养现状,分析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的便利为英语听说教学提出新的策略。借助智能语音系统的优势,提出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准实验研究法,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访谈、测试卷、智能语音系统,所得部分数据利用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多个方面证明本研究的实验假设基本正确,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即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陈丹[4](2020)在《新疆基础教育推普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工作在教育领域的大力开展,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文章系统地分析新疆地区基础教育推普所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学校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基本要素来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目标,从而深化学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理论研究。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结合国内学校的推普研究现状,对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概述。通过归纳整理资料,可以发现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各地区学校的语言调查,以及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等。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新疆少数民族教育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概况的阐述。第三章讨论基础教育的推普特点。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新疆的少数民族而言,学校学习是最佳的国家通用语言习得途径。与其他的语言习得方式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推普具有以下特点,即专业性、广泛性、持续性、全面性。第四章是新疆基础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机制研究。在了解基础教育推普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师、课程、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对新疆基础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和普及进行理论探讨。首先,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语言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其在基础教育中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教师是学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执行者和示范者,学校在扩大教师队伍的人数的基础上,一方面提高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入职的语言门槛,加强了在岗教师的语言培训;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强化,提升了学校语言教育的质量。其次,学校重视语文课程,在提供充足的语文课时基础上,通过增加教学目标中的语言教学比重、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在基础教育阶段,新疆地区的学校创建了适宜的语言环境,用语言物质环境确保学生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用语言制度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交流、用中华文化加强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的理解、用交往活动营造现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推普时,学校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从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到语言文化理解的全面培养,从而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第五章是在文章在现有推普机制的基础上,为新疆基础教育的语言推广提出的几点建议。第六章为文章内容的概述总结。
范立立[5](2019)在《印尼巴淡华人家庭语言规划调查》文中提出巴淡岛是印尼廖内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巴淡岛常住人口有100多万,华人占其中的14%。由于毗邻新加坡,受新加坡的“讲华语运动”的影响,巴淡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开始重视华语传承。本文结合笔者在印尼巴淡市启新学校连续两年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历,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日常观察,调查了巴淡启新学校部分华人学生及其所在家庭的语言规划情况,总结出了巴淡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如下:华人家庭在多语环境下的语言意识;华人家庭在多语环境下的语言实践情况;华人家庭在多语环境下的语言管理。通过调查发现,语言意识对华人家庭语言规划影响深远。家长与孩子共同决定着家庭语言关系的走势。巴淡地区华人家庭的族群认同对华语的传承及新生代华语学习的影响较大。华人家庭具有较为积极的多语态度,但大多数孩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学习力不从心。家长与孩子的华语实践具有明显的家庭性与社群性。家长对孩子的语言管理比较宽松;语言管理的方式较为传统,未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最后,针对印尼巴淡岛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欧阳英[6](2019)在《课前口练活动在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印尼哈山努丁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听说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日益受到学者及汉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针对听说教学的研究也愈加深入。本文以印尼哈山努丁大学为例,对课前口练活动在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并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将课前口练活动应用于教学。本文首先论述了课前口练活动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输入、输出理论和互动假说理论;阐明了任教学校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将课前口练活动引入听说课堂中的可行性主要包括学生特点和课堂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课堂气氛的营造及语言知识的教学等方面。其次,通过前人的研究及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前口练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交际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激励性原则、长期性原则以及全员性原则;分析出影响课前口练活动效果的要素主要包括:课前口练形式的选择、课前口练内容的来源、课前口练评价方式以及口练的时长与场地。再次,根据教学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教学模式为“(前)课上听—课下准备—(后)课前说”;设立初始阶段实现学生敢说愿说、提升阶段实现学生多说爱说以及深化阶段实现学生会说的教学基本目标;并进行以复述、角色扮演以及演讲为主的口练活动设计。最后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结合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明确课前口练活动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堂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发现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增强课堂效果、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以及拓展学习空间与时间;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某些口练环节的欠缺、教学效果的统计数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对课前口练活动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系统等。
郑岚[7](2019)在《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文中认为在2016年6月,广东省打破以往的省内命题现象,首次改用全国卷用于高考。但特别之处是,广东省高考英语这一科仍然保留了听说考试这一部分,因此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对人们的英语能力要求必将更高。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向国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吸引国外优秀文化时,英语听说教学课堂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惜中国最常见的便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人们在英语听说过程中经常产生交流障碍。本文通过采取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山市某高中(笔者所在单位)艺术班的学生、教师、家长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艺术生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艺术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缺乏,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艺术班英语教师的教学及其管理意识不到位、艺术生的自身学习动力不充足及艺术生家长的配合教育不得力有密切关系。考虑到艺术生不但要参加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还要在日后进行长远发展,艺术班的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总结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而且学校、教师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必须共同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用这种方式,艺术班英语教师才能以全新的心态去探索新一轮的听说教学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改善对策,帮助艺术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适应当今高考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论文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彭俊[8](2019)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外由政府官方编写的华文教材的设计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和民族特色。在海外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各国之中,新加坡作为拥有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至今为止双语教育政策已经贯彻了40余年。本文选择从新加坡特殊双语政策大环境下对其官方统编教材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从海外华文教材的编写中窥见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国情的影响,对新加坡华文教材中蕴含的国家的社会语言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历史和文化变迁以及教育方针进行探究。本文选取1992年起至2018年所使用过的或正在使用的四套由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编写的小学华文教材,通过回顾新加坡双语教育改革所走过的路程,结合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小学华文教材框架设计与体系的变迁,从课文编写理念的角度对这四套教材进行比较。本论文主要采用归纳法类对资料进行整理,再结合对比法进行分析。论文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对二十多年来新加坡小学华文课本中的编写理念及价值观的传递进行总结性分析,找出其发展的轨迹、规律、重点以及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延续历史的脉络,力求为未来的教材编写和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探讨其得以延续的新出路。
吴丹[9](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各个国家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研究的热门话题,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要求,是结合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所培养人的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具体阐述。我国众多学者紧跟时代步伐,针对核心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其归纳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英语学科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因其特殊性而备受关注。英语听说沟通能力是个人实现英语在日常交往和社会实践过程的具体展示和重要环节,是个人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的首要前提和主要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初中阶段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提升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对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笔者通过查阅书籍及文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英语学科听说有效教学进行简单概述。整理与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尝试剖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意蕴。然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选取鹤壁市三所初级中学部分班级学生和全体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了解到鹤壁市初中生英语听说学习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形势严峻,发现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阐述。为了弥补分发问卷调查的缺陷,本次调研也采用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方法来辅助研究,力求数据的完整性和结论的客观性。最后,在核心素养基础上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含义做进一步挖掘。笔者针对目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从改善学校听说学习环境、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意识、均衡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修订英语教科书内容以及完善听说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出发尝试给出建议。期望通过本研究能提高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完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发展策略,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意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促进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黄燕,林瑞芳[10](2016)在《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语境学阐释》文中认为语境对语言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学界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因此语境对英语听说能力影响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学习者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语境优势,构建有效的语言自主学习环境,发展意义潜势。尝试从语境学视角论证英语语境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阐明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如何通过主动融入英语语境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路径。
二、创造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动态 |
(一) 国别化汉语传播研究 |
(二) 国别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 |
(三) 有关国家的中文教育研究 |
(四) 突尼斯中文教育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基础 |
(一) 语言规划理论 |
(二) 语言传播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文献法 |
第一章 突尼斯国情及中文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突尼斯共和国概况 |
一、突尼斯的地理位置优势 |
二、突尼斯历史回顾 |
三、突尼斯的政治格局 |
四、突尼斯经济概况 |
第二节 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政策 |
一、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突尼斯语言政策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概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历史 |
二、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突尼斯中文教师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发展背景 |
一、突尼斯国民教育体制 |
二、突尼斯教师培养体系 |
三、突尼斯教师在职培训体系 |
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队伍状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来源 |
二、突尼斯高校的中文教师 |
三、突尼斯中学的中文教师 |
四、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构成 |
五、突尼斯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一、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尼斯中文教材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及输入型教材的适用性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 |
二、输入型教材对突尼斯大学生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龙》分析 |
一、《龙》的结构 |
二、《龙》的内容分析 |
三、《龙》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二、编写突尼斯本土汉语教材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法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初期(1977-1990年)的课程设置 |
二、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二个时期(1990-1998年)的课程设置 |
三、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三个时期(1998年-2007年)的课程设置 |
四、突尼斯中文发展第四个时期(2007至今)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学方法 |
一、语法翻译法 |
二、任务型教学法 |
三、游戏教学法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突尼斯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言规划视角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一、突尼斯的外语教育政策 |
二、突尼斯各种外语的地位 |
三、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第二节 突尼斯民众对汉语的态度及学习需求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汉语学习倾向 |
第三节 中阿合作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一、中阿关系及其对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的影响 |
二、语言规划背景下的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第四节 本研究对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 |
二、突尼斯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2: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阿拉伯语) |
附录3: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调查)(汉语) |
附录4: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教材内容的调查)(英语) |
附录5: 对突尼斯高中学习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对突尼斯高中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7: 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中国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 高校本土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补充访谈(高校本土教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看法) |
附录10: 教师访谈结果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学变革 |
1.1.2 .英语新课标对听说技能提出新要求 |
1.1.3 .翻转课堂提供教学新思路 |
1.2 问题陈述 |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翻转课堂 |
2.1.2 教学活动设计 |
2.1.3 英语听说能力 |
2.1.4 雨课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英语听说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翻转课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3 前人研究的总结和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行动研究法 |
3.2.2 文献研究法 |
3.2.3 调查研究法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工具 |
4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 |
4.1 学习者听说学习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4.2 教学活动设计依据 |
4.2.1 课程标准分析 |
4.2.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3 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
4.2.4 教学环境分析 |
4.2.5 学习资源分析 |
4.2.6 教学评价分析 |
4.3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初步设计 |
4.3.1 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4.3.2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4.3.3 教学活动流程图应用说明 |
5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
5.1 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前期测验 |
5.1.1 学习者听力能力前期测验 |
5.1.2 学习者口语能力前期测验 |
5.2 第一轮教学实践 |
5.2.1 计划 |
5.2.2 行动 |
5.2.3 观察 |
5.2.4 反思 |
5.3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3.1 计划 |
5.3.2 行动 |
5.3.3 观察 |
5.3.4 反思 |
5.4 第三轮教学实践 |
5.4.1 计划 |
5.4.2 行动 |
5.4.3 观察 |
5.4.4 反思 |
5.5 实施效果分析 |
5.5.1 问卷调查 |
5.5.2 师生访谈 |
5.5.3 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教学活动实施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英语听说课学习者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习者听力能力前期测验 |
附录五 学习者口语能力前期测验 |
附录六 学习者听力能力后期测验 |
附录七 学习者口语能力后期测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缘起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 |
1.1.2 国家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
1.1.3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1.1.4 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
1.1.5 我国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亟待突破 |
1.1.6 项目启示 |
1.1.7 问题陈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技术 |
2.1.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 |
2.1.3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境认知理论 |
2.2.2 语言输出理论 |
2.2.3 混合式学习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3章 研究内容 |
3.1 影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分析 |
3.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实证 |
3.3 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的听说能力教学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调查研究法 |
4.2.3 准实验研究法 |
4.3 研究环境 |
4.4 数据来源的收集与处理 |
4.4.1 “口语易”英语智能学习系统中的伴随性数据 |
4.4.2 课堂教学数据 |
4.4.3 教师访谈数据 |
4.4.4 学生问卷数据 |
4.4.5 口语测评数据 |
第5章 吴忠四中初中生七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研究 |
5.1 实验工具的设计 |
5.1.1 初中七年级听说能力测评量表设计 |
5.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5.1.4 初中七年级英语测试卷设计 |
5.2 调查设计思路 |
5.3 调查结果分析 |
5.3.1 学生听说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5.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应用策略 |
6.1 明确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
6.2 提供丰富的语料语境 |
6.3 培养学生的自主听说能力 |
6.4 重视学生听说感受和听说兴趣 |
6.5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
第7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验研究 |
7.1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
7.1.1 英语智能语音系统的功能分析 |
7.1.2 “口语易”系统功能分析 |
7.1.3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
7.1.4 “口语易”应用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可信性分析 |
7.2 实验方案设计 |
7.2.1 实验假设 |
7.2.2 实验变量 |
7.2.3 实验模式 |
7.2.4 实验对象 |
7.2.5 实验工具 |
7.3 实验实施 |
7.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同质性分析 |
7.3.2 实验实施过程 |
7.4 实验结果分析 |
7.4.1 学生听说能力对比分析 |
7.4.2 学生英语听说兴趣对比分析 |
7.4.3 学生听说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7.4.4 学生英语口语测试分析 |
7.4.5 相关性分析 |
7.4.6 家长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7.4.7 实验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7.5 实验结论 |
7.6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思考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主要工作 |
8.1.2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反思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学生调查问卷 |
附件2:家长调查问卷 |
附件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英语口语测试题 |
附录6 :英语测试卷 |
附录7 :“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简介 |
个人简历 |
(4)新疆基础教育推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依据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调查研究 |
1.3.2 国内学校的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研究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概况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教育 |
2.1.2 语言与教育 |
2.1.3 新疆的国家通用语言与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沉浸式教学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概况 |
2.3.1 南疆维吾尔族整体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
2.3.2 南疆维吾尔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
2.3.3 南疆维吾尔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
3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特点 |
3.1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的专业性 |
3.2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的广泛性 |
3.3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的持续性 |
3.4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的全面性 |
4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机制 |
4.1 充分利用教师队伍 |
4.1.1 扩充教师的队伍规模 |
4.1.2 提升教师的语言水平 |
4.1.3 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
4.2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 |
4.2.1 保障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 |
4.2.2 增加教学目标的语言内容 |
4.2.3 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
4.3 充分利用语言环境 |
4.3.1 构建语言物质环境 |
4.3.2 构建语言制度环境 |
4.3.3 构建语言文化环境 |
4.3.4 构建语言交往环境 |
5 新疆基础教育推普策略 |
5.1 结论 |
5.2 推普策略 |
5.2.1 加强各学校间的交流借鉴 |
5.2.2 做好家长的语言推广宣传工作 |
5.2.3 调动教师在决策中的主动性 |
5.2.4 善用推普周,开展推普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印尼巴淡华人家庭语言规划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调查设计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问题 |
2.3 调查方法 |
2.4 统计数据,整理材料 |
第三章 华人家庭语言规划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情况介绍 |
3.2 家庭语言意识调查分析 |
3.3 家庭语言实践调查分析 |
3.4 家庭语言管理调查分析 |
第四章 个案调查与日常观察分析 |
4.1 个案调查与日常观察分析 |
4.2 四个家庭的观察记录 |
第五章 印尼巴淡市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基本模式及一些建议 |
5.1 巴淡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基本模式 |
5.2 对华人家庭语言规划的一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子女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6)课前口练活动在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印尼哈山努丁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前口练活动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的依据 |
第一节 课前口练活动的理论支撑 |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支撑 |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支撑 |
第二节 课前口练活动的现实需求 |
一、当前听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课前口练活动课堂应用的可行性 |
第二章 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中课前口练活动的设计原则和要素 |
第一节 课前口练活动设计的原则 |
一、交际性原则 |
二、循序渐进性原则 |
三、激励性原则 |
四、长期性原则 |
五、全员性原则 |
第二节 课前口练活动设计的要素 |
一、课前口练的形式 |
二、课前口练的内容 |
三、课前口练的评价方式 |
四、课前口练的时长及场地 |
第三章 课前口练活动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实施背景情况介绍 |
一、教学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二、教材内容设计与分析 |
三、教学步骤和预期目标 |
第二节 关于以复述为主的课前口练活动设计与实践 |
一、活动时间及场地 |
二、活动内容与目标 |
三、活动形式 |
四、活动环节 |
五、活动总结 |
第三节 关于以角色扮演为主的课前口练活动设计与实践 |
一、活动时间及场地 |
二、活动内容与目标 |
三、活动形式 |
四、活动环节 |
五、活动总结 |
第四节 关于以演讲为主的课前口练活动设计与实践 |
一、活动时间及场地 |
二、活动内容与目标 |
三、活动形式 |
四、活动环节 |
五、活动总结 |
第四章 课前口练活动在听说课中应用的教学反馈与修正 |
第一节 教学反馈 |
一、课堂听说测试与分析 |
二、课后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课前口练活动在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
二、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
三、拓展学习空间与时间 |
第三节 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修正 |
一、教学反思 |
二、教学设计修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
(二) 英语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英语学科素养的界定 |
(二) 英语听说能力的界定 |
(三) 艺术生的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
(一) 习得——学得假设 |
(二) 输入假设 |
(三) 情感过滤假设 |
二、输出假设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个案学校及其基本情况 |
(二) 艺术班英语教师和艺术生的基本情况 |
(三) 调查内容及概况 |
二、调查结果概述 |
(一) 学校缺失对艺术班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 |
(二) 教师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出现的问题 |
(三) 艺术生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 |
(一) 学校对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存在功利性的态度 |
(二) 学校现存的英语听说教学资料库内容不完善 |
二、教师因素 |
(一) 教师自身欠缺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 |
(二) 教师对艺术生的英语听说学习缺少正确的教学评价标准 |
(三) 教师没有与艺术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三、艺术生因素 |
(一) 英语学习动机不足 |
(二) 缺乏英语语言背景 |
(三) 听说交际意图薄弱 |
第四章 改善对策 |
一、学校方面 |
(一) 建立健全合理的英语听说教学体系 |
(二) 加大对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 |
(三) 提高艺术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
二、教师方面 |
(一) 教师要创设自然的英语习得环境 |
(二) 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听说教学模式 |
(三) 教师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以感化艺术生的学习心态 |
二、艺术生方面 |
(一) 增强英语听说动机 |
(二) 采取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
四、家庭方面 |
(一) 艺术生家长重视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 |
(二) 艺术生家长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及提升个人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课程标准及教材发展沿革研究 |
1.4.2 关于华文教材的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范围 |
2.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双语教育政策及华文课程标准的回顾 |
2.1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 |
2.2 新加坡华文课程理念变迁概述 |
2.3 发展调整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
2.3.1 1979年《吴庆瑞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3.2 1979年《报告书》指导下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 |
2.4 提倡效率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
2.4.1 1992 年《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4.2 1994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民族与国家认同感 |
2.4.3 1999 年《李显龙副总理政策声明》的主导思想 |
2.4.4 2002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多元文化与价值观 |
2.5 价值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
2.5.1 2004年《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国会白皮书》的主导思想 |
2.5.2 2007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实用的语言 |
2.5.3 2011年《乐学善用—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5.4 2015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乐学善用 |
3.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
3.1 历年理念变迁梳理 |
3.1.1 因材施教理念的贯彻落实 |
3.1.2 资讯科技的重视和使用 |
3.1.3 重视华族文化的熏陶 |
3.2 编写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传承和发展 |
3.2.1 《欢乐伙伴》中体现的编写理念特色 |
3.2.2 《欢乐伙伴》教材编写理念落实到课文中的具体分析 |
4.历年教材编写理念演变成因探究 |
4.1 国家语言政策及时代背景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2 国家语言环境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3 二语教学理论的演变与革新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4 新加坡课程标准内配套教学法的演变和发展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时代呼唤 |
(二)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驱使 |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有效教学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二语习得理论 |
(三)图式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意蕴 |
第三章 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调查分析 |
一、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与结果整理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意图 |
(二)问卷调查的调研对象与方法 |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与整理 |
二、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英语听说教学时间不够充足 |
(二)英语听说教学目标内部结构失衡 |
(三)英语听说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性 |
(四)英语听说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 |
三、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英语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
(二)学校缺失良好的英语沟通环境 |
(三)教师提升英语学科素养意识不强 |
(四)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需求 |
(五)学生语音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注意力不持久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标准界定 |
(一)语言能力 |
(二)文化品格 |
(三)思维品质 |
(四)学习能力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的路径探讨 |
(一)改善学校英语听说学习环境,释放学校英语学习活力 |
(二)注重通过学科教学和专业培训全面培养英语教师学科素养 |
(三)英语教学目标结构均衡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共同发展 |
(四)完善英语教科书内容,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
(五)坚持全面发展观点,逐步完善听说教学评价机制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10)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语境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语境的作用 |
(一)刺激与激励 |
(二)示范与模仿 |
(三)默化与熏陶 |
二英语语境的融入 |
(一)主动融入学校的英语语境 |
(二)主动融入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社会英语语境 |
(三)主动融入音频、视频设备等传播媒介提供的英语语境 |
三结束语 |
四、创造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D]. 海客(HAYKEL T0UMI).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2]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倩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D]. 吴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疆基础教育推普机制研究[D]. 陈丹. 新疆师范大学, 2020
- [5]印尼巴淡华人家庭语言规划调查[D]. 范立立. 暨南大学, 2019(05)
- [6]课前口练活动在初级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印尼哈山努丁大学为例[D]. 欧阳英. 扬州大学, 2019(06)
- [7]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D]. 郑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D]. 彭俊. 暨南大学, 2019(02)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研究[D]. 吴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语境学阐释[J]. 黄燕,林瑞芳.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6)